钻井液对不同煤阶孔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第 3 1 卷 第 2期 2 0 1 4年3月 钻井 液与 完井 液 DRl LLI NG FLUI D C0M PLETI ON FLUI D V.ol | 31 NO. 2 M a r .201 4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1 5 6 2 0 . 2 0 1 4 . 0 2 . 0 0 1 钻井液对不同煤阶孔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龙江, 杨志远 , 任晓媛 , 屈世存, 张小宁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 龙江等 . 钻井液对不同煤阶孔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1 4 ,3 I 2 1 . 5 . 摘要 以长治、象山、保德原煤和用 2种钻井液浸泡 钻井液 1主要成分是 K C 1 ,钻井液 2主要组成是f 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氧化铵 4 8 h后的煤样为原料,研究了原煤和浸泡后煤样的 S E M 照片和低温氯气吸j 等温曲线,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了分形分析.探 索了钻井液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煤的表面孔隙j 特性,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可以方便地求算分形维数 ; 钻井液组分易堵塞微孔,造成较小孔以一端封闭的孔为 在高压区其吸附等温线的解吸分支与吸附分支分离而形成吸附回线。对于长治煤,钻井液 1和钻井液 2都能j 面变粗糙,其分形维数变大 ; 对于象山煤,钻井液 l 和钻井液 2对表面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影响不大 ;对于保 井液 1 导致煤表面变粗糙,其分形维数变大,钻井液 2对表面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影响不大。 关健词 吸附等温线 ; S E M ; 分形维数 中图分类号T E 2 5 8 T E 2 5 4 _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 5 6 2 0 2 0 1 40 2 . 0 0 0 1 - 0 5 在 煤层气 的开采过 程 中,钻井液 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它可能对煤的孑 L 隙产生影响 ,而煤 中孔隙的 性质 如大小 、形态及其发育规律 直接关 系到煤 中 气体 主要是甲烷 的吸附性、解吸性及其在煤层中 的流动I生。研究煤的孑 L 隙特征及钻井液对煤的孑 L 隙特 征的影响已成为一项重要 的基础性工作。煤是一种多 孑 L 介质 ,其孑 L 隙大小多种多样 ,本文所谓 的微孔隙是 指煤储层 中小于 1 0 0 a m 的孑 L 隙。 目前对微孔隙的研 究可以通过扫描电镜 、 核磁共振以及吸附等方法,其 中技术 比较成熟 ,描述孑 L 隙特性 比较全面 、准确当属 低温液氮吸附法 ⋯ 。但由于煤储层这种多孔介质孑 L 隙 的复杂性及形状 的不规则性 ,使之难于用传统的几何 等方法加 以精确地描述 ,且无法用 固定的尺度来度 量。许多多孑 L 材料,如活性碳 【2 】 、硅胶以及煤等的孔 隙结构都有比较典型的分形特征 [ 3 】 。分形理论提 出的 3 O 多年来,已经建立了吸附法、压汞法、毛细冷凝 法、x射线小角衍射法以及图像分析法 『4 等方法来 分析不同材料的孑 L 隙分形特征。陈萍 【 5 等通过研 究 低温氮吸附 同线探讨了煤岩孔隙形态 ,胡宝林 、傅雪 海 [6 等分别通过液氮比表面数据分析了煤纳米孔隙 的 B E T分形特征。本文用 N , 吸附法研究煤孑 L 隙并引 入分形维数来讨论其孑 L 隙特征。 1原料 与设备 1 原料。该实验采用长治煤、象山煤和保德煤 为原料 ,煤样用多层塑料袋密封包装运回。用网盘粉 碎机把原煤粉碎 ,通过筛分得到小于 0 . 0 7 6 mm 的煤 样用 于实验。煤 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见表 1 。 表 1 原 煤的工业分析和 元素 分析 煤种 一 M a d Ad V血f F C a d C Ha r N盯 S t .盯 O。 盯 长治煤1 . 6 0 1 0 . 8 7 9 . 6 0 7 9 . 5 2 7 3 . 1 1 3 . 8 6 0 . 8 1 0 . 3 4 8 . 2 0 象 山煤 l 0 . 1 1 l 4 . 2 9 1 5 . 2 1 6 0 . 3 9 8 8 . 3 1 4 . 2 4 1 . 2 O 2 . 5 6 3 - 3 3 保德煤7 . 6 9 l 2 . 2 4 2 9 . 5 6 5 0 . 5 1 6 1 . 9 5 3 . 8 4 0 . 4 4 1 . 0 8 7 . 5 8 注 差减法计算得出 ; M 为空气干燥基水分,A d 为十 燥基灰分,V曲 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F C 为空气f燥基同定 碳 ,C 为收到基碳元素含量 ,H 为收到基氢元素含量,N 为收到基氮元素含量,s . 为收到基全硫含量,O 为收到基 氧元素含量。 显微组分和镜质组反射率分析见表 2 。钻井液 l 和钻井液 2由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提供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专项 “ 煤层气藏低伤害高效能压裂液” 2 0 1 1 Z X 0 5 0 3 7 . 0 0 3 。 第一作者简介 龙江, 1 9 8 8 年生,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煤岩组分分离工作。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 5 8号西安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 7 1 0 0 5 4;电话 1 5 8 2 9 7 9 7 0 3 5; E ma i l I o n g j 0 4 2 6 1 6 3 .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钻井液与 完井 液 2 0 1 4年 3月 钻井液 1 主要成分是 KC 1 ,钻井液 2主要组成是 阳 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 镜质体反射率直接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与煤 的挥发分对应,反射率越高,挥发分越低。由表 2 可 知,保德煤、象山煤、长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别为 0 .8 4 %、2 .0 9 %、2 .2 6 %,分别属于贫瘦煤 l / 3 焦煤、 贫煤、瘦煤。长治煤、象山煤的镜质组含量高,惰质 组含量低, 保德煤的惰质组含量相对较高 ; 无机矿物 主要是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 ,并且矿物质 中黏土矿物含量较低 ,在钻井液作用下发生膨胀堵塞 孔隙的可能性小。 表 2 原煤的显微组分和镜质组反射率分析 有机物 / % 煤种 镜质组 惰质组 壳质组 黏土硫化 碳酸盐 市 矿物 物 矿物 一’ 2 设备。主要 检测仪器设 备为 马弗炉、D / MA X 一 2 4 0 0型 X R D 衍射 仪、 日本 电子株式 会社 J S M一 6 4 6 0 L V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美国麦克公司 A S A P 2 0 2 0 型自动物理吸附仪等。 2 结果与讨论 2 . 1 3 种煤低温氮气吸附一 脱附等温曲线分析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是采用美国麦克公 司 A S A P 2 0 2 0 型自动物理吸附仪。通过测定低温氮气吸 附. 脱附等温曲线,用 B E T法计算 比表面积, B J H 法计算孔径分布、孔体积及平均孔径,t _ p l o t 法计算 微孔体积及微孔面积。原煤及经钻井液浸泡后的低温 氮气吸附一 脱附等温曲线见图 1 ~图9 。 相对 压力 哪 图 1 长治原煤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等温曲线 煤的低温氮气吸附和解吸的过程 [7 -9 ] ,是氮气在 微孔内发生毛细凝聚和毛细蒸发的过程。由于微孔孔 径具体形状不同,同一个孔发生凝集与蒸发时的相对 压力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果凝聚与蒸发时的相 对压力相同, 吸附等温线的吸附分支与脱附分支重叠, 反之,若 2 个相对压力不同,等温线的2 个分支便会 分开 ,形成所谓的吸附回线。 蓍 0 0 . 0 0 .2 0 . 4 0 . 6 0 .8 l _0 栅 医力 | P 图2 长治原煤经钻井液 1 浸泡后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曲线 1 0 8 喜 蓍z 0 相对压力 P , 图 3 长治原煤经钻井液 2 浸泡后的低温氮气吸附 一 脱附曲线 2 .5 2 .0 毛 1 .5 l _0 莲0 .5 昏0 ,0 - 0 .5 糨鼬医力 捧 图4 象山原煤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等温曲线 藕 督0 .5 O .O 相对压力 图 5 象山原煤经钻井液 1 浸泡后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曲线 吸附回线有 3 种类型 煤中较小的孔和较大的孔 都以两端开放的形式存在,其吸附线和脱附线在高压 区和低压区都不重合,吸附回线为Ⅲ型 ; 煤中较小孔 以一端封闭的孔为主,而较大的孔则大量以两端都开 口 形式存在, 其吸附线和脱附线在高压区不重合,在 低压区重合,吸附回线为 Ⅱ 型 ; 煤中较大孔以一端封 闭的孔为主,而较小的孔则大量以两端都开口形式存 在, 其吸附线和脱附线在高压区重合,在低压区不重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l 卷 第 2 期 龙江等钻井液对不同煤阶孔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3 合,吸附回线为 I 型。 0 .0 . 0 .2 0 .0 0 .2 0 .4 0 .6 0 . 8 1 . 0 相对压力 产 图 6 象山原煤经钻井液 2浸泡后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曲线 喜 瞽 P /e o 图 7 保德原煤低温氮气吸附 一 脱附等温曲线 喜 蓍 相对压力 图 8 保德原煤经钻井液 1 浸泡后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曲线 2 . O 盔0 . 5 0 . 0 冒 怼医力| iP 图 9 保德原煤经钻井液 2浸泡后的低温氮气吸附 . 脱附曲线 由图 l ~图 9 可知,长治煤,原煤的吸附回线为 Ⅲ型,经钻井液 1和钻井液 2浸泡后 ,吸附回线为 Ⅱ 型 ; 象山煤,原煤的吸附回线为 I 型,经钻井液 1 和 钻井液 2 浸泡后吸附回线仍然为 I 型 ; 保德煤,原煤 和经钻井液 1 和钻井液 2 浸泡后的煤样 ,吸附回线都 为 Ⅱ型。 原煤和经不同钻井液浸泡后煤样的微孔变化见表 3 。由此可知,3 种原煤经钻井液 2 浸泡后,总比表 面积分别减小,而平均孔径呈增大趋势。可能是由于 钻井液 2中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分,其易堵塞微 孔,微孑 L 含量相对降低,平均孔径增大 ; 长治原煤的 吸附回线为Ⅲ型,经钻井液 2 浸泡后,堵塞微孔,造 成微孔以一端封闭的孔为主,其吸附回线变为Ⅱ型 ; 象 山原煤的吸附回线为 I型,经钻井液 2浸泡后 ,堵 塞微孔 ,造成微孔少量以两端都开口形式存在,其吸 附回线依然为 I 型 ; 保德煤吸附回线都为Ⅱ型,经钻 井液 2 浸泡后,堵塞部分微孔,其吸附回线依然为 Ⅱ 型。长治原煤经钻井液 l 浸泡后 ,总比表面积减小 , 而平均孔径呈增大趋势。可能是 由于钻井液 1 中含有 氯化钾组分, 其易堵塞微孔,微孔含量相对降低 , 平 均孔径增大。长治原煤的吸附回线为 Ⅲ型 ,经钻井液 1 浸泡后 ,堵塞微孔 , 造成微孔以一端封闭的孑 L 为主, 其吸附回线变为Ⅱ型。象山煤和保德煤经钻井液 l 浸 泡后 , 总 比表面积分别增大, 而平均孔径呈减少趋势。 可能是由于钻井液 1 中的氯化钾组分堵塞部分微孔, 并吸附于煤的中孔中,导致部分中孔变为孔径更小的 微孔 ,平均孔径减小。由此可见 ,钻井液对原煤 的孔 隙结构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其组分易堵塞煤中微孔孔 道 ,并吸附于煤 的中孔中。 表 3 原煤和经不同钻井液浸泡后煤样的微孔变化结果 煤样 2 . 2 3 种煤孔结构的分形特征 1 吸附等温线求算分形维数基本原理。P f e i f e r [ 1 伽 等提 出 了基 于 F H H F r e n k e l Ha l s e y . Hi l 1 模 型的分 形维数计算方法 ,对在分形表面上的气体吸附 ,有 I n c l lIl I lIl 1 【 【P JJ 式中, 为平衡压力 P下吸附的气体分子体积 ; V o 为 单分子层吸附气体的体积 ; e o 为气体吸附的饱和蒸气 压 ; C为常数 ; A为系数,与分形维数D相关。 值 即 l n 和 ln 1 n 。 的双对数曲线的斜率。当 压力 P比较小时, 吸附界面主要受范德华力控制, 有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钻井 液与 完井 液 2 0 1 4年 3月 D一 3 / 3 2 其中, D为分形维数。当覆盖度较高时,吸附行为主 要受毛细凝结作用所控制 ,有 A D一 3 3 P f e i f e r 等认为 ,考虑到分形 维数 J [ 的取值范 围 为 2≤ D≤ 3 , 当 一 1 A 一 1 / 3时应该选择式 3 , 当 一 1 / 3≤A 0时 ,由于用式 3和式 2均 可 以得到合理的D值,这时有一个经验法则 o o - l ] ,如 果 A拟合的数据是低覆盖度区 起始于 一 1 , 那么A越接近 一 1 / 3 ,则应使用式 2 。 2 分形分析。根据 P f e i f e r 等的理论分析了长治、 象山 、保德原煤和经钻井液浸泡后 的长治 、象山 、保 德煤 的分形结构 ,结果见图 1 0 ~图 1 2和表 4 。 O . 8 O . 6 嚣 量- o .2 .o . 4 .o . 6 .0 . 8 l n P 0 , 尸 陶 1 0 经钻井液浸泡后的长治煤和原煤的分形分析 O . 8 o .6 0 .4 0 .2 o .o .o .2 .o .4 .o . 6 .0 . 8 tn C P o m 图 1 1 经钻井液浸泡后的象山煤和原煤的分形分析 表 4 经钻井液浸泡后的煤样和原煤的孑 L 隙分形分析 注 尸小于 O . 0 0 0 1 。 由图 l 0 ~网 l 2和表 4可以看出,原煤 的分形维 数 D接近 2 , 说明原煤 的表面孑 L 隙基本 一 } 还是 2维的 , 主要是 由较大的片状层煤堆砌形成的孑 L 隙 ; 长治煤经 钻井液浸泡后 , 其分形维数 D变大 , 导致表面变粗糙; 象山煤经钻井液浸泡后 ,D变化不大,煤表面粗糙度 变化不大 ; 保德煤经钻井液 2浸泡后 ,D变化不大, 煤表面粗糙度变化不大 , 经钻井液 1 浸泡后 , J [ 变大, 导致表面变粗糙。表面变粗糙可能是 由于大片层状煤 被部分破坏形成一系列纳米尺度的细小粉煤 ,并且钻 井液从中孑 L 中带m一部分小颗粒,吸附在煤表面 ,导 致煤表面变粗糙。 1 . o . 0 . o . O . o . .o . .o . 一0 . 一0 . .1 . n t n t 图 1 2 经钻升液浸泡后的保德煤和原煤的分形分析 2 . 3 3 种煤的s E M分析 经钻井液浸泡后的煤样和原煤 的 S E M 照片见图 l 3 ~ 网 l 5 。 原煤 经钻井液 l 浸泡后经钻井液 2 浸泡后 图 1 3 经钻l井液浸泡后的长治煤和原煤的 S E M 图片 原煤 经钻井液 l 浸泡后经钻井液 2浸泡后 图 1 4 经钻井液浸泡后的象山煤和原煤的 S E M 片 原煤 钻井液 l 浸泡后 钻井液 2浸泡厉 图 1 5 经钻井液浸泡后的保德煤和原煤的 S E M 图片 从图 l 3 ~图 l 5可以看出,长治原煤表面有明显 脆性 断裂特征 ,部分 区域可 见几组平行分布的裂隙,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1 卷 第 2 期 龙江等钻井液对不同煤阶孔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5 其表面孔隙主要由较大的片状层煤堆砌形成 ; 经钻井 液浸泡后,煤表面大片层状煤被部分破坏,产生一系 列纳米尺度的细小碎屑,包附在煤表面 ; 保德煤的孔 隙类型以碎粒孔为主,主要由较大的片状层煤堆砌形 成,有部分微裂隙,经钻井液 1 浸泡后 , 煤表面大片 层状煤被部分破坏,产生一系列纳米尺度上的细小碎 屑 ,并且钻井液从 中孔带出一部分小颗粒 ,吸附在煤 表面,经钻井液 2 浸泡后,煤样表面出现裂隙,但表 面细小碎屑含量变化不大 ; 对于象山煤,煤样的孔隙 类型以角砾孔为主,经钻井液浸泡后,煤表面碎屑较 少,基本呈现 2 维结构,其分形维数接近 2 。煤样和 原煤的 S E M照片分析结果与分形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3 结论 1 . 煤的表面孔隙具有分形特性,分形维数 D可 以更为准确地描述煤表面的粗糙程度,用 N 吸附等 温线可以方便地求算分形维数J[ ,它是一种值得推荐 的方法 。 2 . 钻井液对煤的孔隙结构有一定影响。钻井液组 分易堵塞微孔,较小孔以一端封闭的孔为主,导致在 高压区其吸附等温线的解吸分支与吸附分支分离而形 成吸附回线。 3 . 钻井液对煤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对于长治煤 , 钻井液 1 和钻井液 2 都能导致煤表面变粗糙,其分形 维数 D变大 ; 对于象山煤,钻井液 1 和钻井液 2 对 表面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影响不大 ; 对于保德煤,钻井 液 1 导致煤表面变粗糙 ,其分形维数 D变大 , 钻井液 2 对表面粗糙度和分形维数影响不大。 参 考 文 献 [ 1 1 张松航 ,汤达祯,唐书恒,等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 层微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J ] . 地质学报,2 0 0 8 , 8 2 1 0 1 3 4 2 1 3 4 9 . Zh a n g S o n g h a n g,Ta n g Da z h e n,Ta n g S h u h e n g,e t a 1 . Th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c o a l b e d s mi c r o . p o r e s a n d i t s i n f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 i n t h e e a s t e r n ma r g i n o f o r d o s b a s i n [ J ] . A c t a G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 2 0 0 8 , 8 2 1 0 1 3 4 2 . 1 3 4 9 . 『 2 1 Kh a l i l i N R,Pa n M ,S a n d i G.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f r a c t a l d i me n s i o ns o f s o l i d c a r b o n s f r o m g a s a n d l i q u i d p h a s e a d s o r p s i o n i s o t h e r ms[ J ] . C a r b o n , 2 0 0 0 ,3 8 4 5 7 3 . 5 8 8 . [ 3 ] 刘龙波 , 王旭辉 . 由吸附等温线分析膨润土的分形孔隙 [ J ]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 0 0 3 , 1 7 5 5 9 2 5 9 5 . Li u Lo ng b o,Wa n g Xu h u i . Fr a c t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b e nt o n i t e p o r o s i t y b y u s i n g n i t r o g e n a d s o r p t i o n i s o t h e r ms [ J ] . J o u r n a l o f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C 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2 0 0 3 ,1 7 5 5 9 2 . 5 9 5 . [ 4 ] 霍超,任晓红 . 用分形方法研究负载型聚稀烃催化剂的 表面形貌及其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J ]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 0 0 0 , 1 4 6 5 7 0 . 5 7 6 . Hu o Ch a o,Re n Xi a o h o n g. Re s e a r c h f o r mo rph o l o g y o f s u p p o se d p o l y o l e fi n c a t a l y s t a n d i t s e f f e c t o n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a c t i v i t y u s i n g f r a c t a l t h e o r y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2 0 0 0 , 1 4 6 5 7 0 5 7 6 . [ 5 ] 陈萍,唐修义 . 低温氮吸附法与煤中微孔隙特征的研究 【 J ] . 煤炭学报, 2 0 0 1 5 5 5 2 . 5 5 6 . Ch e n Pi n g,Ta n g Xi uy i . Th e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 o f n i t r o g e n i n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mi c r o - p o r e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c o a l [ J ] .J o h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2 0 0 1 5 5 5 2 . 5 5 6 . [ 6 ] 赵志根, 唐修义 . 低温氮吸附法测试煤中微孔隙及其意义 [ J ]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 0 0 1 ,2 9 5 2 8 . 3 O . Zh a o Zh i g e n,Ta n g Xi u y i . S t u d y o f mi c r o - p o r e i n c o a l b y l o w t e mpe r a t u r e ni t r o g e n a d s o r p t i o n me t h o d a n d i t s s i g n i fi c a n c e [ J ] . C o a l G e o l o g y&E x p l o r a t i o n , 2 0 0 1 , 2 9 5 2 8 . 3 0 . 【 7 ] 郭晓华, 蔡卫,马尚权 ,等 . 不同煤种微孔隙特征及其对 突出的影响 [ J ] . 中国煤炭, 2 0 0 9 , 1 2 3 5 8 2 . 8 5 . Gu o Xi a o h u a l ,Ca i W e i ,M a S h a n g q u a n,e t a 1 . Th e mi c r o - p o r e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c o a l s a n d t h e i r i n flu e n c e s o n o u t b u r s t s o f c o a l a n d g a s [ J ] . C h i n a C o a l ,2 0 0 9 ,1 2 3 5 82 . 8 5. [ 8 】 童宏树 , 胡宝林 . 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吸附孔隙分 形特征研究 [ J ] . 煤炭技术, 2 0 0 4 , 2 3 7 1 - 3 . To n g Ho n gs h u, Hu Ba o l i n.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f r a c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o r e o f c o a l r e s e r v o i r s t e s t e d wi t h c r y o g e n i c n i tr o g e n a d s o rpt i o n i n t h e o r d o s b a s i n [ J ] . C o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4 ,2 3 7 1 . 3 . [ 9 】 张慧 .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 [ J ] . 煤炭学报, 2 0 0 1 , 2 6 1 3 9 . 4 3 . Zh a n g Hu i . Ge n e t i c a l t y p e o f p r o e s i n c o a l r e s e r v o i r a n d i t s r e s e a r c h s i g n i fi c a n c e [ J ] . J o h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1 , 2 6 1 3 9 . 4 3 . [ 1 0 】P f e i f e r P,L i u K. Mu l t i l a y e r a d s o r p s i o n a s a t o o l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f r a c t a l n a t u r e o f p o r o u s a d s o r b e n t s [ J ] . S t u d i e s i n S u r f a c e S c i e n c e a n dC a t a l y s i s. 1 9 9 7 。1 0 4 6 2 5 - 6 7 7 . [ 1 1 】I s ma i l I M K,P f e i f e r P . F r a c t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s u r f a c e r o u g h n e s s o f n o n p o r o u s c a r b o n fi b e r s a n d c a r b o n b l a c k s[ J 】 . L a n g mu i r , 1 9 9 4,1 0 1 5 3 2 - 1 5 3 8 . 收稿 日期2 0 1 4 . 0 2 . 1 1 ;HG F 1 4 0 2 N1 ;编辑王小娜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