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区带法油气资源评价的勘探检验-.pdf
预测与 目前钻探结果基本吻合。 2 , 5 珠三坳陷各评价单元 2 0 0 6 年滚动评价指 出,珠三坳陷待发现油气田以 中 小规模为主。文昌A、文 昌B隆起和琼海低凸起 3 个单元 4 0 个未钻构造的商业成功率平均为 1 6 %。待发 现油气田数量为 6 ~2 1 个。待发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 0 . 1 1 ~2 . 2 6 1 0 0 I 1 1 ,期望值为 0 . 9 61 0 m ;天 然气待发现地质资源量为 7 6 ~ 4 8 5 1 0 n q ,期望 值为 2 3 31 0 m 。4 年来新发现的含油气构造、油气 田7 个, 地质成功率约为5 0 %。但 目前评价确定为商业 发现的仅有 WC1 3 6 N、WC1 3 - 6 S 两个,商业成功率 约 1 4 %。2 0 0 6 2 0 0 9 年,新发现构造的新增 1 2 级石 油地质储量合计 1 5 3 31 0 m ;新增 1 2级天然气地 质储量合计 1 6 91 0 m 。数量、油气储量均介于预测 待发现资源特征值 P ~P o 之间。琼海 凸起评价单元 预测的待发现油田规模为 1 6 8 ~1 2 8 8 1 0 m ,期 望值为6 3 81 0 4 m 。 实际发现的WC1 3 6 N、 WC1 3 - 6 S两个构造合计的 1 2级石油地质储量为 l 2 2 3 1 0 m 。 文昌A评价单元预测的待发现气田规模为 7 ~ 9 3 1 0 m , 期望值为4 21 0 1T 1 图2 。实际发现 的 WC 5 -1 、WCl 1 - 2 和 WC 9 - 6 构造的 1 2 级天然气 地质储量依次为1 41 0 。 m 、 4 3 X 1 0 I I 1 和 1 0 71 0 I n 。 3 认识与讨论 3 . 1 开展区带法油气资源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油公司的上游业务来说,勘探家的使命是通 过地质研究和实施钻探搞清楚一个地区油气田的规模 大小和数量多少。资源评价工作的角色就是在勘探的 不同时期预测未来待发现油气田的规模 、数量及其他 属性 目的层地质层位、 产层深度、 或油或气及其品质 和不确定性分布等 。如果 出现了上述预测的空缺,不 论近海或海外, 当进入一个勘探程度低的地区时, 就难 以对勘探的投入与回报展开详细的论证并做 出清醒的 判断。 当处于或进入一个勘探程度较高地区时, 也难以 对未来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增长趋势做出明确的估计。 从这个意义上说, 笔者支持这样的提法, 在石油地质 评价4 个阶段 盆地分析、 含油气体系研究、 区带评价 和目标评价 中, 区带评价应该是油公司地质研究工作 的主线 ,这与前两者的基础性和后者的重要性不仅不 矛盾, 而且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如果资源评 , r 中国石油勘探 2 0 1 1 年第2 期 2 8 价仅仅满足于计算一个资源量 “ 大数” , 则容易导致与 勘探研究本质的脱节[ 5 】 。 3 . 2开展区带法油气资源评价也是可行的 资源预测和钻探结果的对比表明,区带法油气资 源评价可以就不同单元的地质风险、待发现油气田规 模与数量、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做出较为符合实际的预 测。主要体现在以下 3个方面 1 可以根据勘探证实程度和石油地质条件区分 不同风险的单元 。 2 0 0 6 年评价通过对3 9 个评价单元风 险前、 风险后待发现资源量的排序 , 并伴以单元风险和 待发现资源量交会图, 得出不同单元、 成藏层带的油气 勘探潜力和风险 不同把握程度 。为保证储量任务的 完成,4 年来探井优先部署于惠西西部、番禺4 洼等低 风险单元、 区带, 新发现储量亦集中在这些地区。 近几 年也钻探了一些 “ 风险井” , 例如阳江地区的探井、 距凹 陷较远的隆起上的探井、 探索隐蔽油气藏的探井和开辟 古近系下组合勘探领域的探井 ,至今均尚未取得突破。 这些都说明对不同单元勘探风险的预测是正确的。 2 可以通过圈闭规模的落实、 油气田参数类比和 统计 , 预测待发现油气田规模分布。 上文已经列举了一 些评价单元预测待发现油气田规模与实际发现油气田 规模的数据。 可以看出, 通过同一成藏区带历史上或可 类比成藏层带油气田的规模,特别是当不同勘探阶段 储量发现规模的趋势 已经显现后 ,预测待发现油气田 规模的分布可以做得比较可信。 3 可以通过有利成藏组合的确定、 圈闭数量的落 实、地质条件存在概率的客观分析和经济规模下限等 的研究, 预测待发现油气 田的数量分布。 主要勘探 目的 层、 圈闭落实以后 , 不同评价单元或亚单元未钻圈闭地 质条件存在概率的认识是关乎待发现油气田数量预测 是否合理的关键。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有地质成功概率 的一般经验,例如雪佛隆海外石油公司 1 9 9 7 年根据 5 年钻井反馈得出的探井平均地质成功概率分布 ,即 由 油气产区的 7 5 %到勘探新区 f r o n t i e r 的平均 5 %t 】 ;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评价地区的石油地质模 型, 对未钻圈闭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 , 特别是对成藏 主控因素的不确定性范围做出预测,给出地质风险的 预测值; 此外, 历史成功概率的统计也是很实际的参考 资料。 以上文所述的惠西评价单元为例 , 上组合构造油 藏是珠江 口盆地主要的油 田类型,西部有利带是珠江 口盆地的主要石油产区。带内的未钻圈闭主要是经过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后发现的低幅度圈闭 ,圈闭面积一 般仅有 l ~2 k in , 圈闭条件是最主要的地质风险。 评价 时给 出了平均地质成功率 6 1 %的预测,钻探结果高达 7 5 %。 而惠西单元东部鼻状构造带 , 圈闭类型主要为一 群狭窄的断鼻构造。 盆地大量的钻探实例证明, 由于侧 封条件难以满足 , 这类圈闭的勘探成功率极低 . 力 Ⅱ 之较 远离生烃灶, 油气的有效运移 、 充注也未在该带得到证 实 , 以往在该带的 3 口探井全部落空。 评价时根据各项 地质条件打分 ,给出了平均地质成功概率 6 %、属于极 高风险区的预测。通过上述几项工作的努力并辅之以 圈闭密度系数、待发现圈闭系数取值等经验性评价技 术,可以给出有相对依据的待发现油气田数量分布范 围。 从 目前的勘探进展看, 珠江 口盆地4 年来新发现的 油气田数量,一般处于预测待发现油气田数量分布的 P 至P 。 区间, 最终结果是否符合实际, 只有放到更长 的勘探进程中去检验 。 1 未钻圈闭有待进一步落实和数据更新。 未钻圈 闭的搜索、落实、整理和及时数据更新是区带法资源评 价的基础和保证 。通过 4年的钻探结果发现 ,这方面的 努力尚需加强。除了已发现含油气构造上不同断块的预 探井 , 珠江口盆地2 0 0 6 2 0 0 9 年预探构造约为4 6 个 , 其 中只有2 0 个2 0 0 6 年做了单个构造的评价,多一半则没 有评价 或圈闭库中没有该圈闭, 或圈闭要素不全 。 其 原因除了评价时投入工作量不足外 , 还与室内地质研究 本身总会不断发现并落实一些新构造的工作性质有关。 2 白云凹陷南部的倾油 、 倾气性 。 这一问题在以 往多次评价中没有很明确的结论 ,即 白云主凹以南的 广大深水地区如果富含烃 ,是更富含油,还是更富含 气 ] 2 0 0 6 年评价时,笔者仅根据对全球深水油气田 的检索结果, 即全球很少有水深平均在2 0 0 0 米以上。 上 覆地层薄、目的层顶部埋深约为3 0 0 ~8 0 0 m这样条 件下的天然气田, 提出白云凹陷南部的 “ 丘状异常体评 价单元”如果富烃 , 更可能含油的推断, 并按照此模式 计算 了未钻圈闭的潜在石油资源量 。 如果判断正确 , 白 云南部是珠江 口盆地石油勘探最有潜力的地 区,同时 伴有储层条件、 保存条件等地质风险。 由于该区尚未钻 探, 含油还是含气的问题尚待证实。 白云主凹单元近期 还发现了少量石油储量,2 0 0 6 年也没有作预测。 3 各评价单元地质模型和成藏主控 因素的研究 有待深入。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这一命题无疑是关乎 评价质量的主要 因素之一。 正如前文所述 , 对未钻构造 风险的把握总体上是合适的, 例如文昌A天然气单元的 预测 , 评价时对文 昌5 -1 、 文 昌2 1 -1 不很看好, 预测商 业成功概率分别为 1 6 %、1 0 %,实际钻探虽然获得了一 定的油气储量, 但规模较小, 天然气1 2 级地质储量分 别为 1 4 . 1 X 1 0 。 m 和 4 . 5 x 1 0 8 m 。有的预测与勘探结 果相左, 例如成功概率赋值4 7 %、 4 1 %的文 昌1 0 - 2 、文 昌9 2 S 构造钻探后, 再次遇到了含气储层差的问题 , 至 今未见正式储量计算结果,或许难以达到商业门槛。 4扩展储量问题。有必要提一下扩展储量【 】 r e s e r v e g r o w t h 的问题, 尽管它不是区带评价的重 点内容。2 0 0 6 年 珠江 口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报告中 没有计算老油田的扩展储量 。 本次回顾中笔者注意到 , 珠江口盆地浅水区储量扩展,即老油田新增加的储量 与新发现储量的比是 1 . 3 1 ,扩展储量所 占比例过半。 提示今后的资源评价应该考虑扩展储量,以求对于资 源总量有更全面的包括; 同时也从侧面看 出, 珠江 口盆 地浅水区新近系成藏组合业已有很高的勘探程度。 参考文献 [ 1 】B e t t y M Mi l l e r 著. 油气评价方法与应用[ M】 . 翟光明等译.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 9 8 6 2 ~5 . [ 2 】B a k e r R A,G e h ma n H M,J a me s W R,e t a / .G e o l o g i c f i e l d n u mb e r a n d s i z e a s s e s s me n t s o f O i l a nd g a s p l a y s . AAP G B u l l e t i n,1 9 8 4 , 6 8 4 4 2 6 ~4 3 7 . [ 3 】张宽,宫少波,胡根成. 中国近海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方 法[ J ] .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2 0 0 4 , 1 6 4 2 1 7 ~2 2 1 . [ 4 ]Wh i t e D A.G e o l o g i c r i s k i n g g u i d e f o r p r o s p e c t a n d p l a y s .AAP G B u l l e t i n,1 9 9 3 , 7 7 1 2 2 0 4 8 ~2 0 6 1 . [ 5 ]张宽. 从近海油气勘探一些实例看 “ 定凹” 、“ 选带”的辩 证关系[ J ] .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2 0 0 9 , 2 1 2 8 1 ~8 5 . [ 6 ]Ro ber t M O t i s .N a h u m S c h n e i d e m a m ,A P r o c e s s f o r Ev a l u a t i o n Exp l o r a t i o n Pr o s p e c t s .AAPG Bu l l e t i n, 1 9 9 7 , 8 1 7 1 0 9 3 . 【 7 ]朱俊章,施和生,庞雄,等. 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分析白 云凹陷L w3 1 1 井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 J 】 . 中国石油勘 探,2 0 1 0 , 1 5 1 5 5 . 【 8 ]赵红静,张敏,张春明,等.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 珠海组烃源岩倾油倾气性判识【 J 】 . 地质科技情报,2 0 1 0 , 2 9 2 8 ~9 . [ 9 ]朱俊章,施和生 ,庞雄,等.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 珠海组烃源岩评价及储层烃来源分析【 J 】 . 中国海上油气, 2 0 0 8 , 2 0 4 2 2 7 . [ 1 0 ]查全衡. 代表性石油资源分类的比较研究[ J 】 . 石油学报, 2 0 0 8 , 2 9 6 8 1 4 . 2 9 N o 2 2 0 1 1 C h in a P e t ro le u m E x p l0 r a t io n 、 - 1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