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坳陷WC反转背斜构造的形成与油气成藏.pdf
2 0 1 1 年 2月 第 3 O卷第 1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fi 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i n g F e b ., 2 01 1 Vo 1 . 3 0 N 1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3 7 5 4 . 2 01 1 . 0 1 . 0 0 3 珠 三坳 陷 WC反转背斜构 造的形成 与油气成藏 贾存 富 冯全雄 , 逄建 东 关伟龙 1 .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特普地球物理分公 司,广东 湛江5 2 4 0 5 7;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 0 0 0 8 3 摘要 珠江 口盆地西部 区域的珠三坳 陷文昌组和恩平组地 层具有 巨大的生烃潜 力 ,但 在勘探 中一 直未有重大发 现 ,对油气运移聚集等问题认识不 清楚 。为此 ,在 WC A凹陷 、WC B凹陷和 WC C凹陷认识的基础上 ,开展 了 以精细构造解释研究为基础的大比例尺工业制 图、构 造特征研究 、油气 运移及 聚集 规律等技 术攻关 ,进一步深 化了珠三坳陷油气分布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认识。WC区伴随着珠三坳陷断陷、断坳和坳陷的演化,经历了特殊 的演化过程,具有先正后逆的独特构造演化特征,形成了WC浅层反转背斜构造。通过对 WC反转背斜构造成 藏匹配关 系的分析 ,认识到 WC反转背斜构造形 成时间晚 于烃源岩大量 生排烃 时间 ,油气 的供给 主要来 源于后 期近东西 向和北西 向断层对早期油气藏 的再分配。 关键词 珠三坳 陷 ;构造演化 ;反转背斜构造 ;油气 成藏 中图分类号T E l 2 1 .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3 7 5 4 2 0 l 1 0 1 - 0 0 1 2 - 0 4 THE ATI oN oF W C REVERS AL ANTI CLI NE STRUCTURE AND HYDRoCARBoN RES ERVoI R F oRM ATI oN I N ZHU Ⅲ DEPRES S I ON J I A C u n f u ,F E N G Q u a n x i o n g ,P A N G J i a n d o n g ,G U A N We i l o n g 1 . r e e u G e o p h y s i c a l B r a n c h C o m p a y o fE n e r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m p a n y ,C N O O C 。Z h a n j i a n g 5 2 4 0 5 7 ,C h i n a; 2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B e q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r e i s g r e a t h y d r o c a r b o n g e n e r a t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i n We n c h a n g F o r ma t i o n a n d E n p i n g F o r ma t i o n o f Z h u W D e p r e s s i o n i n w e s t e r n a r e a o f Z h u j i a n g k o u B a s i n , b u t n o s i g n i fi c a n t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i s c o v e r y h a s b e e n m a d e d u e t o i n s u ffic i e n t un de r s t a n d i n g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 n d a c c u mu l a t i o n. Ba s e d o n t h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W C A , W C- B a n d W C C s a g, l a r g e s c a l e i n d us t r i a l c a r t o g r a p h y,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r e s e a r c h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 n d a c c u mu l a t i o n a r e s t u d i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f i n e s t r u c t u r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a n d t h e h y d r o c a r b o n d i s t ri b u t i o n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f o r ma t i o n i n Z h u 1 1 I De p r e s s i o n i s 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o o d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i n WC a r e a t a k e s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g r e s s a l o n g w i t h f a u l t i n g ,s u b s i d e n c e a n d d e p r e s s i o n o f Z h uⅢ De p r e s s i o n,wh i c h i s f e a t u r e d b y n o r l T l a l f a u l t i n g b e f o r e r e v e r s e f a u l t i n g a n d f o r ms s h a l l o w r e v e r s a l a n t i c l i n e s t r u c t u r e .Th ro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ma t e h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i p o f W C r e v e r s a l a nt i c l i n e s t r uc t u r e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f o rm a t i o n,i t i s r e ali z e d t ha t r e v e r s a l a nt i c l i n e s t r uc t u r e f o rm a t i o n i s l a t e r t h a n s u b s t a n t i a l h y d r o c a r b o n e x p u l s i o n o f s o u r c e r o c k a n d t h a t t he s o u r c e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i S f r o m t h e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e a r l y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e r v o i r t h r o ug h l a t e EW a nd NE f a u l t s . 收稿 日期 2 0 0 9 - 0 8 2 0 改回 日期 2 0 1 0 -08 - 0 1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 田及煤层气开发项 目 “ 近海大中型油气 田形成条件及勘探 技术” 1 2 0 0 8 Z X 0 5 0 2 3 资助 。 作者简介 贾存富 ,男 ,1 9 8 1 年生 ,硕 土,从事地震资料解释和综合地质研究。 E ma i l j i a c mff u t p 1 6 3 . C O H I 第 3 0卷第 1 期 贾存富等珠三坳陷 WC反转背斜构造的形成与油气成藏 1 3 Ke y wo r d s Z h u m D e p r e s s i o n;s t r u c t u r e e v o l u t i o n ;r e v e r s a l a n t i c l i n e s t r u c t u r e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e r v o i r f o r ma t i o n 反转构造是指在地史发展过程中,不 同时期各 种构造作 用在一个地质体 上联合 、叠加的构造 面 貌。在含油气盆地 中反 转构造常常构成 大型油气 田。因此 ,反转构造 的研究一直是沉积盆地分析 和油气勘探预测 中的热点课题 圳。笔者较为系统 地分析了 WC反转构造的形成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1地质概况 珠江 口盆地是我 国重要 的第三系含油气盆地 , 珠三坳陷是盆地 内勘探程度高 、勘探效益比较好 的 地区之一 ,在珠 三坳 陷 WC B凹陷周 围 ,已发 现 WC 1 3 . 1 、WC 1 3 - 2 、WC 8 . 3 、We 1 4 3油 田和 Q H1 8 1 、Q H1 8 - 3含 油 构 造 ,展 示 了 良好 的 勘 探 前 景 。 WC反转构造位于 WC . B凹陷东部 ,属于珠 三南断 裂西段北支下 降盘 的次 级正 向构 造单元 图 1 , 其形成演化 、成藏规律复杂 、勘探难度大 ,成藏规 律研究和勘探 目标选择一直是制约该带勘探的一个 难 题 北 f L vT B \. . ‘ 0一 3 多 “ . - -- ./ 一 蕊 W C 圈珠三 南 断 裂 圈w ①珠三南断裂北段 珠三南 断裂 西段北支 ④ 珠三南断 裂西 段南支 图1珠江 口盆地珠三 坳陷构造单元示意图 F i g . 1 T h e t e c t o n i c u n i t s i n Z h u HI D e p r e s s i o n o f Z h u j i a n g k o u B a s i n 2 WC反转背斜构 造的形成 WC区伴随着珠三坳 陷断陷 、断坳和坳 陷的演 化 .经历了先正后逆独特 的构造演化历程 ,具有了 WC浅层反 转 背斜构 造样 式 。 断 陷阶段 主要 发育神狐 运动 、珠 琼运动 I 幕 和珠琼运动 Ⅱ幕三大构造运 动。神 狐运动发育 于 珠三坳 陷初始扩张期 ,该 时期 沉降速率较低 ,形 成 了以杂 色 河 流 相 粗 质 碎 屑 沉 积 为 主 的 神 狐 组 地 层 ,其分布范 围局限在湖心部位 ,但在 局部还发 育 了滨 浅湖 相 沉积 ;珠 琼 运 动 I幕 构 造运 动 强 烈 ,沉降速率加 大 ,受 珠三南断裂控制 ,珠 三坳 陷发育 了以湖相 烃源岩为主 的文 昌组地 层 ;珠琼 运动 Ⅱ幕为珠江 口盆地断陷阶段 以来 的最 重要 的 构造运动 ,受珠三南 断裂控制 ,形成 了湖泊 沼泽 相 为 主 的恩 平 组 地 层 。 至 此 ,珠 三 坳 陷 最 主要 的 文昌组 、恩平组两套烃 源岩 已经形成 ,前者 以生 油为主 ,后者以生气为主。 珠海组沉积初期盆地 由断陷向断坳转化 ,形成 了 T , 。 不整合面。由于海水 的侵入 ,在坳陷部位沉 积 了海陆过渡相砂岩 。在珠海组沉积末期 ,珠三南 断裂西段 包括 北支 、南 支 活动减弱 ,珠 江组 二段沉 积 中期 断层进 人休 眠状态 图 2 。此 时 WC凹陷成为一个统一的海盆 ,沉积 了厚度相对稳 定的珠江组二段中后期和珠江组一段。 聊 今 图2珠三南断裂西段北支构造演化剖面 Fi g. 2 Th e pr ofi i e of s t ruc t ura l e vol ut i on i n t he no rt he rn o ffs h oo t of t he wes t s ect i o n o f t h e Z h u l l I s o u t h f a u l t 珠三南断裂西段北支休眠的时问,前人的观 点多为珠海组沉积末期 ,即 2 1 . 0 Ma 暂 时 停止活动,但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结合断层两 侧钻井岩性 、测井分析 ,文昌组二段上部地层在大 断层两 侧 自然伽 马 、声波 时差 曲线 特征 一致 、厚度 相当 图 3 a ,地震反射特征相 同。将文 昌组 二段中部 相当于 T 层拉平后容易看出 图 3 1 4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1 1 正 b ,受珠三南断裂西段北支控制,文昌组二段 下部在 B凹陷有较大厚度分布,断层上升盘 WC c凹陷缺失。也就是说,珠三南断裂西段北支控 a 文 昌组二段上 部沉积 制了文昌组二段下部的沉积,珠江组二段沉积时期 断层进入休眠状态 ,WC . B凹陷和 WC . C凹陷沉积 了珠江组二段到韩江组较为稳定的海相地层。 b 文 昌组二段下部沉积 图3过 1 井和3 井地震 剖面 Fi g . 3 T he s e i s m i c p ro f i l e C I “ OS S W e1 1 1 a nd We l 1 3 之后受北西一南东向挤压作用影响,珠三南断 裂西段北支由正转逆 ,局部地区 T 表现出逆断层 的性质 ,T 。 之下 由于前期为正断层 ,其逆 断性质 无法体现出来 ,上部层位发生逆冲变形 ,但没有明 显的错断。关于反转构造的形成时间存在争议 ,在 对地震资料反映的沉积特征分析后认为,T 加 一T 地震反射界面之间反转背斜轴部和翼部地层厚度一 致 、没有明显的地层超覆现象 图3 a ,而 T 。 之上轴部地层厚度明显 比翼部薄,且具有明显超覆 现象,因此认为其形成时间为韩江组沉积末期到粤 海组沉积早期。 3反转构造的形成与油气成藏 反转构造对圈闭形成 、油气运移 、聚集以及保 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构造反转前 ,凹陷内通常沉 积了厚的生 、储 、盖层。构造反转形成的背斜为油 气聚集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成藏与否或者成藏规模 大小不仅取决于资源潜力 、圈闭类型和圈闭大小 , 而且烃源岩大量生烃时间和圈闭定型时间的匹配关 系也直接影 响 了反转构 造的成藏 规模 i - 3 0 j 。 珠三坳陷 WC B凹陷是珠江 口盆地西部富生烃 凹陷之一 ,具有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 富生烃源岩 , 埋藏深、厚度大 。其 中,文昌组 湖相烃源岩在 其沉积 中期便开始成熟 R i0 . 5% ,并在珠海 组沉积早期大量排烃 ;恩平组湖沼相煤系源岩 ,在 珠海组 沉积 中期 开始 成熟 R ≥0 . 6% ,并 在珠 江组沉积时期进 入大量排烃 阶段。前者以生油为 主,后者以生气为主。WC反转背斜构造主要发育 于珠江组中期到韩江组末期 ,圈闭类型好 、面积大 表 1 ;珠江组到韩江组发育多套非常有利的储盖 组合 ,已经被该区及周边勘探实践所证实 ;如果具 备圈闭与烃源岩生排烃合理的匹配关系及良好的疏 导体系,一个大型的油气 田便呼之欲出。 表 1 WC反转 背斜 圈闭要素 Tabl e 1 El e me nt s of W C r e v e r s a l a ntic l i n e t r a p 油气成藏最合理的匹配关系应该是圈闭定型于 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这样圈闭可以得到油气源 源不断的供 给,否则难 以成藏或者 圈闭充 满度较 低 ,最终导致勘探效益差。因此圈闭形成时间与烃 源岩匹配关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wC . B凹陷文 昌组和恩平组两套主要的烃源岩生排烃时间都在珠 海组到珠江组沉积时期 ,边界断层作为主要油气源 纵向疏导体系可能造就了珠三南断裂西段北支下降 盘中深层逆牵引背斜油气藏的形成 ;而 WC反转背 斜构造形成于韩江组沉积末期 ,也就是说圈闭形成 第3 0卷第 1期 贾存富等 珠三坳陷 WC反转背斜构造的形成与油气成藏 1 5 时烃源岩生排烃 已经进入衰退期 ,油气 的供给主要 来源于后期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对早期油气藏破 坏导致的油气再分配 ,成藏规模小 ,勘探实践也 已 经证实勘探成果远远低于期望值 。 4结 论 珠三坳陷 WC . B凹陷资源丰富 ,WC反转背斜 构造圈闭类型好 、面积大 ,珠江组到韩江组发育多 套非常有利的储盖组合 ,但 由于 WC反转背斜构造 形成时间晚于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时间,因此成藏规 模小 ,勘探效益较差 ,该带勘探的重点应放在圈闭 有效性和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上 ,达到提高勘探成 功率 的 目的 。 参考 文献 [ 1 ]褚庆忠 .含油气盆地反转构造 研究综述 [ J ].西安 石油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 0 0 4 ,1 9 1 2 8 . 3 3 . [ 2 ] 中国石油 天然气 总公 司勘 探 局 ,石油 构造 地质学[ M] .北 京 石 油工业 出版社 ,1 9 9 8 . [ 3 ]谭试典 .关 于反 转 构造 的几 个 问题[ J ] .新 疆 石 油 地质 , 2 0 0 5,2 5 1 l O 3 - l O 5 . [ 4 ]胡望水 ,刘学 峰 ,吕新华 ,等 .论正反 转构造 的分类[ J ]. 新疆石油地质 ,2 0 0 0,2 1 1 5 8 . [ 5 ]杨勉 ,付广 ,张云峰 ,等 .构 造变换 带沉 积充填特 征 与油气 分布规 律 [ J ] .大 庆 石 油 地 质 与 开 发 ,2 0 0 8 ,2 7 3 1 5 . 1 7 . [ 6 ]冯志强 ,张晓东 ,任延 广 ,等 .海拉 尔盆 地油气成 藏特 征及 分布 规 律[ J ] .大 庆 石 油 地 质 与 开 发 ,2 0 0 4,2 3 5 l 6. 1 9 . [ 7 ]邬光辉 ,漆家 福 .黄 骅 盆地 一 级构 造变 换 带 的特 征 与成 因 [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 9 9 9 , 2 2 2 1 2 5 - 1 2 8 . [ 8 ]马学辉 ,张海桥 ,宋吉杰 .海拉 尔盆地 乌尔逊 凹陷 油气成 藏 期次研究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4,2 3 1 7 - 8 . [ 9 ]姚勇 .江桥地区油藏地 质特征与油气 成藏主控 因素[ J ].大 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8 ,2 7 4 3 9 - 4 1 . [ 1 0 ]张维琴 ,杨玉 峰 .松辽 盆地 西部斜 坡油 气来 源 与运 移研 究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5,2 4 1 1 7 -2 2 . [ 1 1 ]吕学 菊 ,肖力 ,林正 良,等 .珠江 口盆地西部珠 三坳陷沉 降 史分 析 [ J ].新疆石油地质 ,2 0 0 8 ,2 9 2 1 9 5 1 9 7 . [ 1 2]王春 修 ,张 群 英 .珠 三坳 陷典 型 油气 藏 及 成 藏 条 件分 析 [ J ].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1 9 9 9 ,1 3 4 2 4 8 - 2 5 3 . [ 1 3 ]赵永强 .北部湾盆地涠西勘查 区反转构造及其 油气成藏意 义 [ J ].石油实验地质 ,2 0 0 7 ,2 9 5 4 5 7 ..4 6 1 . [ 1 4]沈华 ,陈发 景,尹微 .伸展构造体系 中反转构 造研 究 [ J ]. 特种 油气藏 ,2 0 0 5,1 2 1 2 3 - 2 5 . [ 1 5]张文婧 ,任延广 ,陈均亮 ,等 .松辽 盆地徐家围子断裂挤 压 变形 特 征 [ J ].大 庆 石 油地 质 与 开 发 ,2 0 0 8,2 7 4 21 _ 2 5 . [ 1 6]王树 恒,吴河勇 ,辛仁 臣,等 .松辽盆 地北部西部斜坡 高台 子油层 三砂组 沉 积微 相研 究[ J ] .大庆石 油地 质 与开 发 , 2 0 0 6,2 5 3 1 0 1 2 . [ 1 7 ]张丽伟 ,孙铁 ,杨 懋新 .松辽 盆地 T 2断层 “ 假逆” 现象 的 思考 [ J ].大庆石油地 质与 开发 ,2 0 0 6,2 5 4 1 3 . 1 4 . [ 1 8 ]江涛 ,苗洪波 ,王芳 ,等 .松 辽盆地西部盆缘 带地层超覆 油 藏形 成条 件[ J ] .大庆 石油 地质 与开 发 ,2 0 0 6,2 5 4 2 4- 2 6 . [ 1 9 ]张洪江 ,井玉艳 .松辽盆地北部沙河 子组一登 二段含气子 系 统评价[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6,2 5 6 1 - 3 . [ 2 O ]李景坤 ,宋兰斌 ,刘伟 .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一二叠 系古镜质 体反射率恢复 [ J ].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 ,2 0 0 7,2 6 3 3 2- 3 4. [ 2 1 ]张明学 ,王丽静 ,梁江平 .松辽 盆地头 台地 区扶余 油层沉积 特征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7 ,2 6 6 4 3 46 . [ 2 2 ]付广 ,石巍 .徐 家围子地 区深层 天然气成藏机 制及有利勘探 区预测[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6 ,2 5 3 2 3 - 2 6 . [ 2 3 ]邵英梅 ,冯子辉 .徐家 围子断 陷营城组火 山岩 岩石 学及地球 化学 特 征 [ J ].大庆 石 油 地 质 与 开 发 ,2 0 0 7,2 6 4 2 7 - 3 0 . [ 2 4]张文军 ,胡 望水 ,官 大勇 .松辽 裂 陷盆地 反转 期构 造分 析 [ J ].中国海上油气 ,2 0 0 6 ,1 6 4 2 3 0 - 2 3 4 . [ 2 5 ]余 和中 ,韩守华 .松辽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 j ].大庆石油地 质 与开发 ,1 9 9 7,1 6 1 1 - 4 . [ 2 6 ]胡望水 .正反转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方法 [ J ].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 ,1 9 9 7,1 6 2 6 - 9 . [ 2 7 ]方立敏 ,李玉喜 ,殷进垠 .松辽盆地 断陷末期反转构造 特征 与形 成 机 制[ J ] .石 油 地 球 物 理 勘 探 ,2 0 0 3,3 8 2 1 9 0. 1 9 3 . [ 2 8 ]周雯雯 . 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其在油源和油气运移分 析 中的应用 [ J ].中 国海上 油气 地质 ,2 0 0 0,1 4 5 3 2 4. 3 31 . [ 2 9 ]殷进垠 ,刘和甫 ,迟海江 .松辽盆地徐 家围子断陷构造演 化 [ J ].石油学 报,2 0 0 2 ,2 3 2 2 6 - 2 9 . [ 3 O ]朱伟林 .珠江 口盆地珠三坳 陷石油体系 [ J ].石油勘探与 开 发 ,1 9 9 7,2 4 6 2 l - 2 3 . 编辑宋铁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