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区海相层系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pdf
第 3 3卷第 1 期 2 0 1 1年 2月 石 油 蛮 兹 弛 届 PETROLEUM GE0LOGY EXPERI MENT Vo1 . 33。 NO .1 Fe b .. 2 011 文 章 编 号 t 0 0 1 6 1 1 2 2 0 1 1 0 1 0 0 l 7 一O 5 中上扬子区海相层 系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刘光祥 。 , 沃玉进。 , 潘文蕾 , 张长 江 1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能源地质学院 , 北 京 1 0 0 0 8 3 ; 2 . 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 石油地质研究 所 , 江苏 无锡 2 1 4 1 5 1 ; 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 石 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 北京 1 0 0 0 8 3 摘要 通过对 中上扬子区地层水化学特征 、 地层 水氢氧硫 同位 素、 天然气组成特 征、 天然气烷 烃碳同位 素、 甲烷氢 同位索 、 天然 气 轻烃组成特征等的研究 , 结合油气照示及产出情况将 中上扬子区流体 特征划分 为 5大区 , 即 川中一川西 区I 、 川北~ 川东 qIIXU 、 江汉盆地南部 1l I 、 黔东南坳 陷区 1 v 和 湘鄂西 区、 黔 中及邻 区、 江汉盆地北部等 区 V , 其对应 的油气保存 条件 逐 渐 变 差 。 关键词 氢氧硫 同位索 ; 碳氢同位索; 地层水 ; 天然 气; 油气保 存条件 ; 海 相层 系; 中 上扬子 医 中 图分 类 号 TE 1 2 2 . 3 4 文 献标 识 码 A Fl u i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h y d r o c a r b o n pr e s e r v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s i n m a r i n e f a c i e s s t r a t a o f m i d d l e -- u pp e r Ya n g t z e r e g i o n I . i u Gu a n g x i a n g ~,Wo Yu j i n 。 ,Pa n We n l e i 。 ,Z h a n g Ch a n g j i a n g 。 1 . S c h o o l o J ‘ En e r g y Re s o u r c e s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j Ge o s c i e n c e s ,B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2 . Wu xi Re s e a r e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SI NOPEC,Wu xi ,Ji a n g s u 2 1 4 1 5 1 ,Ch i n a; 3 . S I NOPEC Exp l o r a t i o n Pr o d u c t i o n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Be i j i n g 1 0 0 0 8 3,C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s t u di e s of f or ma t i o n wa t e r c h e m 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H , a nd S i s o t o pe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wa t e r,na t u r a l ga s c ompo s i t i o n,C i s o t o pe i n a l k a ne,H i s o t o pe i n m e t h a ne a nd l i g ht hy d r o c a r bo n c o m p os i t i o n i n t h e m i d dl e -- u ppe r Ya ng t z e r e gi o n。c om b i ne d wi t h p e t r ol e um s h ows a nd p r o d uc t i o ns ,t he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wa s di vi d e d i nt o 5 b l oc ks a c c o r di n g t o f l u i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e mi dd l e a n d we s t e r n Si c hu a n B a s i n I ,t h e n o r t h e r n ,e a s t e r n a n d s o u t h e r n S i c h u a n B a s i n Ⅱ ,t h e s o u t h e r n J i a n g h a n B a s i n I l 1 , t h e d e p r e s s i o n i n t h e s o u t h e a s t o f Gu i z h o u Pr o v i n c e I V,a s we l l a s t h e we s t o f Hu n a n a n d Hu b e i Pr o v i n c e s ,t h e mi d d l e o f GU i z h o u P r o v i n c e ,a n d t h e n o r t h e r n J i a n g h a n B a s i n V .Pr e s e r v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d e c r e a s e f r om 1 t o V . Ke y wo r d sH ,0 a n d S i s ot o pe s ;C a n d H i s ot op e s;f or m a t i o n wa t e r;na t ur a l g a s;hy dr o c a r b on pr e s e r v a t i on c o nd i t i on;m a r i ne f a c i e s s t r a t a;mi dd l e -- up pe r Ya ng t z e r e gi on 利 用储 层流 体特 征反 映油 气保存 条 件 的研究 , 目前 主要侧 重 于 以 下 2个 方 面 一 是 聚 集 的 烃 类 油 、 气 物质 的 物理 、 化 学性 质 研 究 , 如原 油 密 度 、 粘 度 、 饱 和烃气 相 色谱 图基 线 “ 鼓包 ” 未识 辨 化 合 物 高低 、 轻 重 比 、 P r / n C 2 5 ~ 降 藿 烷 及 其 浓 度 等 ; 尽管 天然 气成 分 相 对 单 一 , 所 包 含 的 天然 气 生 成 、 演化 及保存 的信 息 相对 较 少 , 但 天然 气 中往 往 含少 量 的轻烃 , 她所 包含 的生 源 、 演化 、 油气 保存 信 息量相对较多 , 浓缩轻烃分析近年来 已运用于过成 熟干气 气/ 源 对 比、 油 气保 存 条 件研 究 中[ 1 - a ] 。二 是地层 水无 机地 球化 学特 征研 究 , 如运 用地层 水 常 规水 化学 、 氢氧硫 同 位素 、 微 量 、 痕量 元 素特征 等来 判别其成因及演化 , 进而判别油气保存条件 。 1 地层水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1 . 1地 层水 化学 特征 中上 扬子 区地 层水 特征 纵横 向差 异显 著 , 反 映 不 同地 区 、 不 同层 系油气 保存 条件 差别 较 大 。 四川 盆地海 相 层系地 层 水矿 化度 普遍 较高 , 其 中雷 口坡组 的最 高 8 7 ~ 2 9 3 g / I , 二 叠 系相 对 最 低 ; 各层 系 地层 水矿 化度 平 面分 布 具 盆缘 低 、 向 盆 内逐渐增高的趋势 ; 变质系数 r Na / r C 1 一 普遍小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8 0 8 ; 修订 日期 2 0 1 0 1 2 2 5 。 作者简 介 刘光祥 1 9 6 9 一 , 男, 博士生 , 教 授级 高级 工程师 , 主要从事 含油气箍地分析研究工作 E ma i l l i u g x p e p r i s . c o r l l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 目 2 0 0 8 Z X 0 5 0 0 5 0 0 2 资助。 1 8 石 油 察 笏 弛 属 第 3 3 卷 于 1 , 脱 硫 系 数 r s o 一l O 0 / r C 1 ~ 较 低 ; 水 型 以 C a C 1 z 为主, 总体反映出除盆 内高陡构造带及盆缘 局部地区属开启环境外, 总体具备油气保存的水化 学条 件[ 9 。川 中一川 西 区 陆 相 层 系 须 家 河 组 为代表 地层水矿化度高 , 变质 系数、 脱硫系数低 、 水型以 C a C 1 z为主 , 反 映油气保存 条件优越 , 但川 东区须家河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变化大。在高陡背 斜带普遍遭天水渗混改造 , 不具备油气保存的水化 学条件 , 如张 1 井 、 成 1 5井等 ; 但在宽向斜 区具有 油气保存的水化学条件, 如新 5 井等n ” ] 。 湘鄂西 区地层水 主要见于下古生界 , 其矿化度普 遍较低, 最高的为鱼 l 井灯影组地层水 1 4 g / L , 其 它钻井揭露地层水矿化度仅为每升几克 ; 变质系数 普遍大于 2 , 反 映为大气水强烈渗混改造区 , 油气 保存 的水化学条件差。 黔 中隆起及邻 区各构造单元地层水矿化度较低 , 水型较差, 变质系数、 脱硫系数较高, 不利于油气的保 存; 仅个别井地层水矿化度较高, 揭示出局部具较好 的油气保存水文地质条件, 如庄 1 井 5 2 . 1 g / i 、 羊 2 井 2 0 . 5 3 4 g / L 等 [ 1 引。 江汉 平 原覆 盖 区 从 2 1口钻 井 的海 相地 层 水 化学资料看 , 海相地层水矿化度介于 0 . 8 5 ~6 6 . 8 g / L, 平 均值 为 1 9 . 8 g / L; 变 质 系 数 介 于 0 . 5 6 7 ~ 2 6 . 5 , 平均值为 2 . 4 ; 脱硫系数 变化于 0 . 0 2 ~2 0 2 , 平均值为 9 . 8 ; 表现 为中等矿化度 、 中等变质 系数 和中等脱硫系数 , 硫酸钠水型为主。从横向变化特 征看 , K 。 一E断陷盆地发育 区海相层 系地层水 矿 化 度较 高 , 变质 系数 、 脱硫 系数低 , 具淡 化后再 浓 缩 变质 特征 。 1 . 2地层 水氢 氧硫 同位素 组成 特征 1 . 2 . 1 地 层水 氢氧 同位 素组成 特征 由图 1可见 , 不 同层系地层水氢 、 氧同位素组 成特 征不一 。 威远震旦系地层水点落于 D 一 0相关图的 右下 方 , 远 离海 水端 元 , 是浓缩 变质 的结 果 , 反 映优 越 的封 闭保存 条件 。 寒武系地层水可明显分为 2类 威远气田寒武 系地层水 氢 、 氧 同位 素组 成特 征与 震旦 系地层 水相 近 , 仅 粕 值 略重 , 远 离海 水 端元 , 为封 闭浓 缩 的结 果 ; 城 口明通井、 彭水郁二井地层水氢 、 氧同位素组 成明显较威远气 田的轻 , 而与盆地大气降水平均 氢、 氧同位素组成 十分相近 , 集 中分布在大气降水 线下方的左右两侧, 说明大气水已基本交替原始地 层水, 油气保存条件差。 河 2井志留系地层水氢、 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与 图 1 四J 1 I 盆地 及邻 区地 层水 氢~ 氧同位素相关 图 部分数据引 自参考文献 E 1 9 2 o 3 。 Fi g. 1 H a nd 0 i s ot o pe s of f or ma t i on wa t e r i n S i c h u a n B a s i n a n d n e i g h b o r i n g a r e a 盆地大气降水平均值相近 , 大气水 已基本交替原始 地 层 水 , 开启 程 度高 , 油气保 存 条件差 , 这 与河 2井 地 层水 特征 反映 的油气 保存 条件 差相 吻合 。此外 , 河 2井 甲烷 碳 同位 素 异 常轻 , 接 近 于生 物成 因气 , 其可能是大气水携带喜氧细菌对 甲烷改造的结果 。 二 叠 系地层 水除 盆缘露 头 区氢 、 氧 同位 素组成 特征与大气降水平均值相近 如诺水河二叠 系泉 水 , 反映交替作用强烈 , 油气保存 条件较差外 , 其 它气 田地层水氢 、 氧同位素点落于 I _ 一 埔0相关 图的右上方 , 分布相对集 中, 且靠近海水端元 。但 氢同位素较海水轻 , 而氧 同位素较重 , 属封闭浓缩 变质水, 反映出具优越的油气保存水文环境 。 中下 三叠 统 地 层水 氢 、 氧 同 位 素 组 成 特 征 复 杂 , 可分为 3 类 , 第 1类 占 9 . 7 2 9 / 6 与盆地大气降 水平均值相近, 反映开启程度较高, 油气保存条件 差 ; 第 2 类 占 8 1 . 9 4 与二叠 系的主体相 近, 属 封闭浓缩变质水 ; 第 3类 占 8 . 3 4 与须家河组 地层水氢、 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相近 , 属海源沉积型 与 大气 降水叠 加型 , 如 建南 气 田建 1 O井 T 。 ,地 层 水 他 O一一4 . 8 ‰ , D一 一3 7 ‰ , 明显 有别 于第 2 类 地层 水氧 、 氢 同位素 组成特 征 。 1 . 2 . 2地层 水硫 同位 素组 成特征 据林耀庭 玎 对 四川 I 盆地 中下三叠统石膏和卤 水的硫 同位索研究表明 1 随时代变新 , 硫 同位素 明显 轻化 , 且具 阶梯 状 分 布演 化 特 点 ; 2 同一 层 段 的硫 同位 素纵横 向分 布稳 定 ; 3 石 膏和地 层水硫 同 位素具同源性, 同一层段的石膏和卤水的硫 同位素 大体相近 , 具同步现象。如 T J 层段的石膏和卤 水的 S值分别为 2 8 . 3 % o 和 2 9 . 2 ‰; T 2 f 4 则分别为 1 6 . 9 ‰和 1 5 . 6 ‰ ; T 1 . 。 分别为 3 4 . 2 ‰和 3 5 . 9 % o , 都 第 1 期 刘光祥 , 等.中上扬子 区海相层 系流体特 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 l 9 ‘ 十分相近 , 说 明两 者 具 同源 特 征 。 由此 表 明 , 中 下 三叠统 各储 集层 段 流 体 分 隔性 强 , 无 窜层 现 象 , 揭 示 出优 越 的封 闭保存 条件 。 川岳 8 3 井飞仙关组 地层水 硫 同位 素为 3 8 . 6 % 0 , 较嘉一至嘉三段地层水硫 同位素更重 , 反 映为封闭环 境 ; 川 2 7井 自流 井 群 地 层 水 硫 同位 素 为 3 5 . 4 ‰ , 与嘉一至嘉三段地层水硫同位素相近 , 可能揭示为 海相地 层水 , 反 映 出局部地 区海相地 层 水上窜 至 陆 相层 系并驱 替 了原有 地层 水 ; 而诺水 河二 叠 系 泉水 硫 同位 素轻 化 明显 , 仅 为 2 O . 1 ‰ , 交 替 强 烈 , 油气 保 存条 件差 。这 与前 述地 层水 化学 、 地层 水 氢氧 同 位 素所 获结 论相 吻合 。 2 天然气特征与保存条件 2 . 1 天 然气 组分 特征 中上扬子 区天 然 气 主要 产 于 四川 盆 地 。 陆相 产层 天 然气 干燥 系数 C / ∑C 卜 变 化 幅 度 大 , 分 布于 0 . 8 6 2 7 ~0 . 9 8 8 2 , 而海相产层天然气干燥 系 数普 遍 大 于 0 . 9 8 。陆 相 产 层 天 然 气 非 烃 气 具 低 N 、 低 C O 和不 含 或微一 低 含量 H S ; 海相 产层 天 然气 非烃 气 组 成 变 化 较 大 , H。 S含 量 从 低 含 硫 至 特高 含量 均有分 布 , N 、 C O。的 含量 变 化 幅度 也 较 大 , 其 中 CO 含 量 与 H S含 量 具 正 相 关 关 系 , 尤 以川东 气 区最为 显 著 除本 研 究 测 试 数 据 外 , 其 它 数据 引 自文 献 [ 2 2 3 1 ] 。 2 . 2天然气 烷 烃碳 同位 素组成 特 征 四川盆 地海 相产层 天 然气 多属 油型 气 , 仅 少数 气 样点 落 于煤 型 气与 油气 型 的混 源 气 区 图 2 , 如 通 南 巴 、 元坝 、 赤 水 等 。陆 相 产 层 天然 气 则 相对 较 复 杂 , 主体而 言 , 多属腐 殖 型气 , 少 数 陆相 气藏 气属 海 相成 因 , 如 卧龙 河 须 家河 组 、 合 江 须 家 河组 气 藏 5 “ C / ‰ 静光 ▲建南 ◆毛 坝 。券水 通南巴 7 坝 川科 新场 洛带 ’ 八角场 广安 南充 。脯溪 巾坝 -F 落 _ j l; 两 河湾场 荷包场 观 爵场 一纳溪 合江 威远 卧龙河 x棚喇寺 铁山 图 2 四川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 Fi g.2 Ge ne s i s t y pe s of na t ur a l ga s i n Si c hu a n Ba s i n 天 然气㈣ 、 川 东北 区川 涪 1 9 0井 自流井 群 天然 气 、 分 1井须 家 河组 天 然 气 等 。反 映 局 部 地 区 海 相 天 然气 上 窜 至 陆 相 层 系 聚集 成 藏 , 但 其 气 藏 规 模 较 小 。揭示 出海相层系天然气保存条件总体较好, 仅 局 部遭 受过 开启 。 2 . 3天然气 甲烷 氢 同位 素组 成特 征 川 西 、 川 中 、 川 南气 区陆 相 产 层 天 然气 甲 烷 氢 同位 素 普遍 轻 于 一 1 4 0 ‰ 图 3 , 其 中 , 川 中 、 川南 气 区 甲烷 氢 同位 素分 布范 围大 致相 当 , 不仅 反映其 母源性质相 似, 而且反 映其具大致 相似 的演化程 度 。这 与 乙烷碳 同 位 素 反 映 为须 家 河 组 湖 沼 相烃 源 岩 , 甲烷碳 同位 素反 映 为成熟 一 高成熟 的演 化特 点一 致 。川西 气 区天 然气 甲烷 氢 同位 素略重 , 应该 是演化程度较 高的表征 , 因其 乙烷碳 同位素 与川 中 、 川西 气 区陆相 层 系天 然 气 相 似 , 而 甲烷 碳 同位 素 明显偏 重 , 反映 源 岩 演 化 程 度 要 高 , 这 与须 家河 组烃 源岩 的埋 深相 对应 。 川东北 的毛坝 7 井 须家河组产层 天然气 甲烷氢 同位素 明显较上 述 气 区陆 相层 系 的重 , 而与 海 相产 层 天然气 甲烷 氢 同位 素相近 ; 从 乙烷碳 同位 素看 , 其 源 自煤系地层 , 从 甲烷碳 同位素 分析 , 其 演化程 度较 川 西陆相天然 气低而略 高于川 中陆相 天然气 , 因此 , 重 的氢 同位 素可 能并 非 高演 化所 致 , 而是 沉 积环 境 的表 征 。源岩 形成 时 沉积 水 体盐 度 较 高 , 与 区 内 及 邻 区龙 马溪 组 、 栖 霞⋯ 茅 口组 、 龙 潭组 、 须 家河 组 烃 源岩沉 积环境相 匹配的仅有龙 潭组 烃源 岩 , 因此 , 毛 坝 7 井 须家河 组 天然气 并 非 自生 自储 , 而 是龙 潭 组 下部煤 系烃源岩生 成的天然气 上窜 的结 果 。 海相产层 天然气 甲烷氢 同位 素分布于 一1 4 o X 。 ~ 一 9 7 % o , 平 均 值 为 一 1 l 8 ‰ , 标 准 偏 差 为 7 . 3 ‰ , 总 体 较 陆 相产 层 天 然气 的 重 , 表 明 源岩 发 育 环 境 、 母 8 3 C t PD / ‰ ◆川末陆相-川尔海相A』 , 1 .1g li t H O川北海柑x川 { 陆相 川中海相川南陆相-川南海干 H ◆川西陆柑 图 3 四川盆地天然气 甲烷碳 _ _ 氧同位 素相关图 F i g . 3 C a n d H i s o t o p e s o f me t h a n e i n na t u r a l ga s,Si c hua n Ba s i n 第 1 期 刘光祥 , 等.中上扬子 区海相 层系流体 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数 、 脱 硫 系数低 , 水 型 为 C a C 1 型 , 而且 海 、 陆 相 产 层天 然气 分属 不 同的成矿 系 统 , 陆 相产 层 中未 见海 相 天然气 , 海 相层 系油气 保存 条件 十分 优越 。 川北 一 川 东⋯ 一 川南 区 Ⅱ 区 内石 炭 系 、 上 震 旦统 无论 是地层 水 矿化度 、 水 型 、 离 子 组成 特征 、 水 化学 特征 系数 , 还是 地层 水氢 氧 同位素 均反 映 出浓 缩深变质的特点, 其保存条件优越 。川东一川南 区 二叠 系一 中三叠 统 在高 陡背斜 核部 裸 露地 表 , 致 使 局部 地 区 地 层 水 被 淡 化 , 矿 化 度 降 低 , 水 型 为 Na S 和 Na HC O。型 , 变 质 系 数 、 脱 硫 系 数 增 高, 油气保存 条件欠佳 , 如石油沟一石龙峡一 带嘉 陵 江组 地 层水 。从 建南气 田地 层水 氢 氧 同位 素 看 , 海相地 层水 曾遭 受过 大气 水改 造 印支 期 , 但 后期 盖层 的叠加 又 重建 了油 气 封 闭 保 存 系统 。本 区 另 一 显著 的特 点是 陆相 层 系中见 海相 天然 气 , 如卧 龙 河 、 合 江 须 家 河 气 藏 、 毛 坝 7井 T。 、 分 1井 T 。 、 川涪 l 9 O井 J z 等 。 表 明 海 相 油气 保 存 系 统曾一度遭受过开启 , 海相天然气上窜至陆相层系 成藏 , 但 其规模 较 小 , 可 能主 要 得 益 于 中 下三 叠 统 膏盐 岩 的可 塑性 , 构造 活动 之后 , 自行 愈合 , 又 重建 了海 相油 气保 存 系 统 。川 I 东 区 须 家 河组 地 层 水 明 显不 同于 川 I 中一J I I 西 区 , 以富 含硫 酸 根 , B a 含量 低 为特征 , 与海 相 层 系 的 相 似 , 而 且地 层 水 化 学 特 征横 向变 化大 同样 反 映 出海 相 油气 保 存 系 统 曾遭 受过 改造 。 江汉盆 地南 部 Ⅲ 海 相 层 系地 层 水矿 化 度 、 变质 系数 横 向 变 化 较 大 , 与 四川 I盆 地 海 相 层 系 相 比, 其矿 化 度要低 得多 , 而 变质 系数 明 显要 高 , 主要 是 因为 燕 山中幕 的改造 十 分强烈 , 局 部地 区震 旦 系 曾裸 露地 表 , 地 层 水 普遍 遭 强 烈 淡 化 ; K ⋯ E断 陷 盆地 的叠 加 , 地 层 水 再 次 封 闭浓 缩 形 成 今 貌 , 具 改 造再 浓缩 的特点 。 黔 东 南坳 陷 区 Ⅳ 本 区流 体 特 征 变 化 较 大 , 地层水 普遍 呈低 矿 化 度 、 高 变 质 系 数 的特 点 , 但 也 有 高矿 化度 地层 水存 在 , 如庄 1井 、 羊 2井 , 揭 示 出 局 部地 区存 在油 气 保存 的水 文地 质 条 件 ; 虎 4 7井 原油 饱 和烃气 相 色谱 图基线 平直 , 正 构烷烃 分 布齐 全 , 明显 不 同于洛 棉 上 青 山 奥 陶 系油 苗 , 也 反 映 地 腹原油保存条件较好 。结合多V I 钻井见油气显示 , 仅个 别钻 井获低 产工 业 油流 的现状 , 称该 区为改 造 残 留型 。 其 它地 区 V 湘 鄂 西 区 、 黔 中及邻 区 、 江汉 盆 地 北部 等 区 , 从 已有 的地 层 水 资料 看 , 其 矿化 度 一 般小于 1 0 g / I , 变质系数高 , 氢氧同位素点落于平 均大气降水线附近, 远离海水端元 , 大气水渗入改 造 强烈 ; 由于 多数 钻井 开孔 于寒 武 系 , 在 有 志 留 系 盖 层分 布 区其 流体特 征不 清 , 推测 局部 地 区可能 具 备 油气 保存 的水化学 条件 。 参 考文 献 [ 1 ] E z ] E 3 ] E 4 ] E s 3 [ 6 ] [ 7 ] [ 8 ] [ 9 ] [ 1 0 ] [ 1 1 ] [ 1 2 ] [ 1 3 ] [ 1 4 ] [ 1 5 ] [ 】 6 ] [ 1 7 ] [ 1 8 ] [ 1 9 ] [ Z O ] [ 2 1 ] 刘 光祥 , 蒋 启 贵 , 潘 文 雷 , 等.于 气 中 浓 缩 轻烃 分析 及 应 用 [ J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0 3 , 2 5 增刊 5 8 5 5 8 9 . 潘文蕾 , 梁舒 . 刘光祥 , 等.地 层水中微鬣有 机质分析 及应用 以川 I 东 、 川东北 区油气保 存条件 研究 为例 [ J ] .石 油实验 地 质 , 2 0 0 3 , 2 5 增 刊 5 9 0 5 9 4 . 王顺玉 . 明巧 , 贺祖 义, 等。四川 I 盆地 天然气 一C 烃 类指 纹 变化特征研究[ J ] .天然气 工业. 2 0 0 6 , 2 6 1 1 1 1 一l 4 . 谢增业 , 杨威 。 胡阐艺 . 等.四川翁地 天然气轻 烃组成特 征 及 其应用[ 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2 0 0 7 . 1 8 5 7 2 0 7 2 5 . 徐德英 。 周江羽 , 王华 . 等.渤海湾 地南嬷 l 陷东营组 地屡 水 化学特征 的成 藏指 示 意义 [ J ] .石 油实 验地 质 , 2 0 1 0 , 3 2 3 2 8 5 2 8 9 . 朱玉双 , 王小军. 李莉 , 等.准噶尔盆地 彩南油 田流体性 质变 化特征及其意义[ J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0 9 , 3 1 4 3 2 9 3 3 2 . 邓 模 , 岛俊 祥, 潘 文蕾 , 等.鄂 西 渝 东 区油 气 保 存 条 件分 析[ j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0 9 . 引 2 2 0 2 ~2 0 6 . 沈 照理.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M] .北京 地质 出版社 .】 9 8 6 . 江兴福 , 谷志 东, 赵 容容. 等.四川 锰地环开 江粱平海槽 飞 仙关组地层 水的地 化特 征及成因研 究[ J ] .天然气 勘探 与开 发 , 2 0 0 9 , 3 2 1 5 7 , 1 7 . ] 三 兰生 , 陈臻吉 . 扬家静 , 等. 川东 石炭系储层 及流体的地球 化学特征[ J ] .天然气勘探 与开发 , 2 0 0 1 , 2 4 3 2 8 ⋯3 8 , 2 1 . 徐嗣盛 , 刘树根.』 I I 东石炭系天然气 寓榘的水化学 条件 [ J ] .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 , 1 9 9 9 , 2 0 1 1 5 一l 9 . 成艳 , 陆正元 , 赵路子 , 等.四川盆地髑南边缘地 区天然气保 存条件研究[ J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0 5, 2 7 3 2 1 8 2 2 1 . 翟光明.巾嘲石 油地质 志 卷 十阴 川油气 区[ M3 .北京 石 油 工 业 出 版社 , l 9 8 9 . 吴欣松 , 姚睿 , 龚福华.川西须 家河组水 文保存 条件及其勘 探意 义[ J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 0 0 6 . 2 8 5 4 7 ⋯5 0 . 雍 自权 . 李俊 良, 周仲礼 . 等.川中地区 三叠统蒋溪群四段 地层水化学 特 征及其 油 气意 义 [ J ] .物探 化探 计 算技 术 , 2 0 0 6, 2 8 1 4 1 4 5 . 李伟 . 杨金利 . 姜均伟 , 等.网川盆地 中部 三叠统地层水成 因 与天然气地 质意 义[ J ] .石 油 勘探 与开 发, 2 0 0 9 . 3 6 4 4 2 8 4 3 5 . 杨 磊, 温真桃 , 宋洋.川 东 I二 三叠统气 藏保存条 件研究 [ J ] . 石油地 质与工程 , 2 0 0 9 . 2 3 2 2 2 2 5 . 翟光 明.中国 石油地 质志 卷 十一 滇黔 桂 油气 Ⅸ[ M3 .北 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8 9 . 尹观 。 倪师军 . 商志友 , 等.四川盆地 卤水 同位索组成及氘过 缀参数演化规律[ J ] .矿物 岩石, 2 0 0 8 , 2 8 2 5 6 ~6 2 . 林耀 庭 - 潘 尊仁.四川 舷 地 气 田 卤水 浓度 及 成 因 分类 研 究[ J ] .盐湖研究 . 2 0 0 1 , 9 3 卜一 7 . 林 耀庭.四川盆地三叠纪海 相沉积石 膏和 随水 的硫同位 索 研究[ J ] .盐湖 研究 , 2 0 0 3 , 1 1 2 1 7 . 下转 第 2 7页 第 1 期 彭 勇民, 等.四川盆地南缘 寒武系街溶角砾岩的识别标志 及勘探 意义 。 2 7 ’ 2 6 . 9 m/ l O层 , 石膏岩 层计 4层, 石膏质 自云岩层 计 7层 ; 林 1井膏 岩类 厚 9 9 m/ 1 0层 。这些 地下 所 见 的膏 质岩类 盖层 与 四川 盆 地南 部 的地 表 露 头 广 布 的膏溶 角砾 岩相对 应 。 所以, 结合地下与地表, 可 以说 , 四』 I l 盆地南部 形成 了一 条 1 0 0多公 里 长 的弧形优 质石 膏 盖层带 , 那么 , 盐下 领域 的勘探 前 景必 然大 有可 为 。 事实上 , 盐 下 的威 远 气 田的成 功勘探 与 突破就 是典型的例子。威远气 田发育 3套储 层, 其 中, 寒 武系盐 下 2套 即 震 旦 系灯 影 组 、 下 寒 武 统 龙 王 庙 组 。 盐 上 1套 即 洗 象 池 群 。1 9 6 4年 上 震 旦 统 灯 影 组 发 现 了灯 影组 大气 田 ; 2 0 0 4年 以后 , 威 远 构造 的 老 井上 试 回采 , 又 新发 现 了 中上 寒武 统洗 象池 群气 藏 群 ; 2 0 0 5年威 寒 1井 在 下 寒武 统 遇 仙 寺 组 产 气 1 2 . 3 0 31 0 m。 / d, 又开辟 了一个 盐 下新 层系 。 但是 。 其 他重 要 地 区 如川 东 南 区块 、 J I l 西 南 区 块 的寒武 系 与震旦 系 目的层 仍 然 没 有取 得 多 大 进 展 , 这与 6 O余 m 厚 的 膏盐 岩事 实不 符 合 。因 此 , 四川 盆地 南部 的膏 质 岩 类 优 质 盖层 的确 定 无 疑 为 该 区提供 了具 有较 大勘 探潜力 的科 学依 据 。 参 考 文 献 [ 1 ] 王津义 , 付孝悦 , 潘文蕾 , 等.黔西北地 区下 古 生 界盖层 条件 雷电S乜G 上接 第 2 1页 [ 2 2 ] [ 2 3 ] [ 2 4 ] [ 2 5 ] [ 2 6 ] [ 2 7 ] 研究E J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0 7 . 2 9 5 4 7 7 4 8 2 . [ 2 ] 田海芹 , 郭彤楼。 胡东风 . 等.黔 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海相下组 合与油气勘探前景E J ] .古地理学报, 2 0 0 6 , 8 4 5 0 9 5 】 8 . [ 3 ] 周 明辉 , 梁秋原.黔中隆起 及其周 缘地 区“ 下组合” 油气地质 特征[ J ] .海相油气地质 , 2 0 0 6 , 1 1 2 1 1 2 4 . [ 4 ] 陈洪德.中国南方海相震旦 系 ⋯中三藏统构造 鼷序岩相 占地 理研究及编图[ M]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出版社 . 2 0 0 2 l 一1 6 1 . [ 5 ] 杨勤生.滇 东北油 气盐矿 产资源 成矿条 件 j找矿前 景[ 』 ] . 云 南 地 质 。 2 0 0 9 , 2 8 1 卜 一7 . [ 6 ] 刘家军 , 柳振江 , 杨艳 , 等.敖类在 金属 、 非金 成矿过程 中的 作用[ J ] .地质找矿论丛 . 2 0 0 7 , 2 2 3 1 6 1 1 7 1 . [ 7 ] 四川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鹫队.雷 波幅 区域地质调森报告 12 0万 [ R ] . 1 9 7 2 . [ 8 ] 四川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 6 分 队.荥经幅区域地质调 查报告 12 0万 [ R ] .I 9 7 4 . [ 9 ] 四川地质局第 1 0 7区域 地质 测鲢队.南川幅 区域地质调套报 告 1 2 o万 [ R ] . 1 9 7 7 . [ 1 ] 冉 隆辉. 谢姚样 , 戴 弹申.四J 1 l 盆地东南 部寒武 系含气前 景 新认 识口] .天然气工 、 №, 2 0 0 8 , 2 8 5 5 9 . [ 1 l1 ] 冯增 昭, 彭 勇民, 金振奎 , 等.中网寒武世和奥陶纪岩相占地 理 [ M]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2 0 0 4 1 2 6 0 . [ 1 2 ] 冯增 昭。 彭勇 民, 金振奎 , 等.中国中寒武世岩棚古地理 [ J ] . 古地理学报 ,2 0 0 2 . 4 2 1 1 2 . [ 1 3 ]徐 克定 .南方 海 相 古生 界 油气 勘 探 选 区 评 价 的一 螳 想 法口] .南方油气地质 . I 9 9 5 4 1 ~l 5 . [ 1 4 ] 孙玮 , 刘树根 . 韩克猷 . 等.四川盆地 震旦系油气地质条件 及 勘探前景分析[ J ]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