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pdf
第 l 9 卷第 5期 中 国 石 油 勘 探 C HI NA P E TR 0 L E UM E XP L OR AT I O N 2 0 1 4年 9月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6 7 2 - 7 7 0 3 . 2 0 1 4 . 0 5 . 0 0 2 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 张抗 门相勇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3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中国探明而未开发的石油储量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但未开发率变化却不明显。截至 2 0 1 3 年底 ,全国地 质储量中的未开发量为 8 5 . 1 1 x 1 0 。 t ,未开发率 2 1 . 9 %;可采储量中的未开发量为 1 0 . 7 1 1 0 t ,未开发率 1 2 . 5 %。 在分别做了未开发储量的盆地分布和公司分布、不同类型油田的未开发储量分析后,提出了以新思维、新技术来动用 未开发石油储量的有关问题①未开发石油储量是现实的增产领域,②重新认识探明储量的动态和现状;③适宜技术 的应用是关键。在适宜技术的应用中包括必须强调每块未开发储量的特殊性,进行新一轮的精细地震工作,适度引 入致密储层油气的钻井和储层改造技术,大力推进稠油开发,以先进方式开发海上中小油田群,重视凝析油气田的开 发等问题。最后提出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要想在全方位发展过程中集中力量为石油增产做出更大贡献,可适当缩小 已占有勘探区块面积,集中力量在已开发的油田上提高采收率 ,大力动用未开发储量 ,以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整 体经济效益 。 关键词未开发储量;储量开发率 ;未开发储量分布;致密油,稠油;凝析油 中图分类号T El 5 文献标识码 A An al y s i s a n d St r a t e g y o f Ch i n a ’ S Un de v el op e d 0i l Re s e r ve s Zh a n g Ka n g , M e n Xi a n g y o n g , r l Ex pl o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me n t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i no pe c ,“ 2 Pe t r o e hi n a Co a l be d M e t h an e Co mpa n y Li mi t e d , “ 3 Nat i o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C h i n a U n i t e d C 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C o . , L t d . Ab s t r a c t Ch i n a’s p r o v e n a n d u n d e v e l o pe d o i l r e s e r v e s i n c r e a s e wi t h t i me b u t t h e u nd e v e l o p e d r a t e d o e s n o t c h a n g e s i g n i fi c ant l y . As o f t h e e n d o f2 01 3 . t he un d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ve s i n t h e c o u n t r y’ s o i l i n p l a c e a r e 8 5 . 1 1 1 0 t a n d t h e u nd e v e l o p e d r a t e i s 21 . 9 p e r c e n t . Th e u nd e ve l o p e d r e s e r v e s i n t he c o u nt r y’ s r e c ov e r a bl e r e s e r ve s a r e 1 0. 71 x1 0 t a nd t h e u nd e v e l o p e d r a t e i s 1 2 . 5 pe r c e n t .Ba s e d o n t he a n a l ys i s o f t h e un 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 v e s 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 di ffe r e n t ba s i n s , o wn e d b y di ffe r e n t c o mp a n i e s a nd b e l o n g i n g t o d i ffe r e n t t y p e s o f o i l a n d g a s fie l d s ,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t o u s e n e w mi n d s e t and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s o l v e the i s s u e s r e l a t e d t o u n d e v e l o p e d o i 1 r e s e r v e s 1 Un d e v e l o p e d o i 1 r e s e r v e i s a r e a l i s t i c are a t o i n c r e a s e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 2 R e e v a l u a t e the d y n a mi c a n d c u r r e n t c o n d it i o n s o f p r o v e n r e s e r v e s ; 3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u i t a b l e t e c h n o l o gy ho l d s t h e k e y t o d e v e l o p me n t . S o f a r a s t he s ui t a bl e t e c hn o l o g y i s c o nc e r n e d ,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s t r e s s t he u n i q ue n e s s o f e a c h b l o c k o f un 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ve . 1 a un c h a n e w r o u nd o f a c c u r a t e s e i s mi c s u r v e y ,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 i n t r od uc e t i g h t O i l a nd ga s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a nd r e s e r v o i r t r an s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n o l o gy , an d p us h a h e a d wi t h h e a v y o i l d e ve l o p me n t . T he a d v an c e d m e t h od s s h o u l d b e u s e d f o r d e ve l o p m e n t o f o i l fi e l d s o f me d i u m and s ma l l s i z e s wh i l e i mpo r t anc e i s a R a c he d t o d e ve l o p me n t of c o n d e ns a t e o i l a nd g a s fi e l d s . Fi n a l l y , t h e p a p e r p r o po s e s tha t i f Ch i n a ’ s t h r e e ma j o r o i l c o mp ani e s want t o c o n c e n t r a t e t h e i r e ff o rt s t o i n c r e a s e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the i r b u s i n e s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l l c y s h o u l d a pp r o p r i a t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are a s o f t h e i r e x pl o r a t i o n b l o c k s a n d c o n c e n t r a t e t he i r e ffo r t s t o i mp r o v e r e c o v e r y f a c t o r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e d o i l fi e l d s a nd e n e r ge t i c a l l y p u t u n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 v e s i n t o p r o d u c t i o n for h i g h e r i n ve s t me n t r e t u r n s and e c o n o mi c pe r f o r man c e . Ke y wo r ds u n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ve s , r e s e rve d e v e l o p me n t r a t e , d i s tri b ut i o n o fun 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ve s , t i g h t o i l , h e a v y o i l , c o n d e n s a t e o i l 1 中国储量系列中的特殊问题 在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历程中曾经历了由初期学习 前苏联储量规范到改革开放以来努力与世界接轨的过 程,同时考虑到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特点和数十年来历 史数据的衔接 ,形成 了自己的储量系列 。这集中反映 第一作者简介张抗 1 9 4 0 一 ,男,山东费县人,硕士,1 9 8 1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油气勘察开发、 油气和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3 l 号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邮政编码 1 0 0 0 8 3 。 E ma i l z h a n g k a n g . s y k y s i n o p e c . c o i l 2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7 - 0 2 ;修改 日期 2 0 1 4 - 0 8 -0 4 2 4 中 国 石 油 勘 探 2 0 1 4年第 1 9卷 在现行的 常规 油气储量规范和每年发布的油气矿 产储量通报等文件上。与国际通用的石油储量 系列相 对 比,笔者发现其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这恰是 讨论本文的论题时必须要提前说明的。 1 . 1 可采储量 在国际上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 ,强调的不是地下 有多少油气资源 地质储量 ,而是作为经营者可以 采出多少油气资源 可采储量。所以当报道其新探 明若干储量时 自然就指其可采量 , 无需再赘加 “ 可采” 的限定词, 仅在研究需要时才特别指出其地质储量 往 往称原地储量。但在中国,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历来更重视地质储量 ,以其作为考核勘探成绩的首要 指标。在公司对政府的简明报告、特别是对外宣传中 往往只提储量而不加地质二字 当然也不报出可采储 量,似乎这样更容易出成绩,但这就有可能造成一 些误导。值得庆幸的是,在各种内部报表中在地质储 量之后平行列出可采储量及一系列相关数据 ,这样能 够使业 内人士理解从地质储量到可采储量的计算过程 并可使人关注提高采收率所带来的收益 。特别应指出 的是 ,国际上使 用储量 r e s e r v e s 一词而不加任何 限定时就是指剩余可采储量 ,即累计探 明可采储量与 累计产量之差 。其含义非常明确 已被采出的油气既 不能再被列为地下资源,也不能用于反映其油气生产 潜力。须知 ,一个公司 剩余可采储量的多少直接 反映出其财富持有量和发展潜力,因而须经专业性的 第三方严格复审才能作为股票市场所承认的公司报表 中的重要数据。 在 中国储量 系列 中常列出两种可采储量 技术可 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并相应有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和 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笔者认为 ,生产活动必须要求有 经济效益 ,因而市场化经济越成熟经济可采储量越重 要 ,甚至可成为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所以在本文中仅 采用经济可采储量作为讨论对象 ;与之相应 ,以其与 地质储量的百分比作为经济采收率 ⋯。考虑到这个值 往往是在上报储量时确定的 ,可低于开发后期的实际 值,本文有时特称其为标定采收率。至于技术可采储 量与经济可采储量的差值可归为业界内部常用的 “ 次 经济储量”的范畴 。 1 . 2 未开发储量 众所周知,所谓探明储量就应该指经工程验证和 研究证明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开发的资源。当 然,限于工作量多寡 、认识程度不同 ,可允许探明储 量有一定误差。 在进一步充实资料 特别是开发 后, 应定期复算储量,增加新承认的储量、核销达不到探 明可采标准的储量。换言之,如长期未能开发则必须 重新评价其是否可部分应被核销。但遗憾的是这个工 作在中国做得很不够 ,以致出现了令业外人士不解的 现象 一方面老是说探明储量不足、 “ 等米下锅” , 另一方面在储量平衡表 中探明而未开发 在生产中也 常用未动用一词储量长期存在 、甚至越来越多。这 成为中国储量的另一个特别之处。但退一步说 ,在每 年的储量通报 中未开发储量被赫然列 出也提醒着业内 人士注意这一特殊现象并想法去动用它。 2近年中国未开发储量所 占比例变化 在研究中常把 已开发储量 占全部储量的百分比称 为开发率 ,与之相应 ,未开发储量 占全部储量的百分 比亦可称为未开发率 。在正常 理想情况下未开发 率应占比例不大且所占全部探明储量的比例应随时间 推移而有所缩小。因为如果真的在近期内不可开发 , 按储量规范在定期复算时应该核销。进一步,应在此 后的储量评审中以此为实例不再批准这类储量进入探 明 地质 /可采储量之列。 但在 中国实际执行 中的情况却不然 ,未开发储 量 有增 高之 势。以 2 0 0 6年 、2 0 1 0年、2 0 1 3年 的相 应数据对 比发现 ①以原油 为区别于颜色很浅的 凝析油,生产中常称其为黑油地质储量计,未开发 储量有增高 之势。2 0 0 6 --2 0 1 0年 间未开 发储量年增 率 为 2 . 2 9 %,平均年增 1 . 6 0l O g t ;2 0 1 o - _ 2 0 1 3年 间 未开发储量年增率为 3 . 9 8 % , 平均年增 3 . 0 51 0 t 。 总的来看,近几年 累计的未开发储量约 占原油探 明 地质储量 的近 1 / 4 。②以原 油可采储量计 ,未开发 储量亦 呈增高之势 ,但其未开发率却略大于 1 0 % , 明显低于原油地 质储量未开发率。显然,开 发时充 分贯彻 了先肥后瘦、先 易后难的原则 ,优 先动用采 收率较高的优 质储量 ,这 意味着未开发储量多具 难 采性。③凝析油的未开发率 明显高于原油 ,大致有 一 半储量仍未开发。凝析油的开发难度大,且其有 比一般原油更高 的经济价值 ,开发时态度更谨慎 , 在 条件不够成 熟时往往推迟开发 。但 由于凝析油的 储量相 当小 ,故以两者相加的 全部石油储量计 , 其未开发量和未开发率的基本情况与原油大致相 同, 近年约占石油地质储量的 1 / 4 表 1 。 令人注意的是 ,未开发率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 第 5 期 张抗 等 中 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 2 5 表 1 2 0 0 6年.2 0 1 0年 2 0 1 3年全国石油 原油和凝析油储量的未开发量和未开发率 T a b l e 1 U n 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 v e s a n d u n d e v e l o p e d r a t e o f n a t i o n wi d e o i l r e s e r v e s c r u d e o i l a n d c o n d e n s a t e o i l i n 2 0 0 6 2 0 1 0 a n d 2 0 1 3 原油 凝析油 合计 年份 储量类型 探 明量 / 未开发量 / 未开发率 / 探 明量 / 未开发量 / 未开 发率 / 探 明量 / 未开发量 / 未开 发率 / 1 0 t 1 0 。 t % 1 0 t 1 0 t % 1 0 t 1 0 t % 地质 2 6 2 . 9 1 6 7. 2 6 2 5 . 6 2 . 1 8 1 . 1 4 5 2 . 3 2 6 5 . 0 9 6 8 . 4 0 2 5 . 8 2 0 06 可 采 6 6 . 5 0 6. 8 8 1 0 . 3 0 . 5 4 0 . 2 7 5 0 . O 6 7 . 0 4 7 . 1 5 l 0 . 7 地质 3 1 O . 1 6 7 3. 6 7 2 3 . 7 3 . 8 0 2 . 2 3 5 8 . 7 3 l 3 . 9 6 7 5 . 9 2 4. 2 2 0 1 0 可 采 7 6 . 6 9 8 . 3 6 1 0 . 9 0 . 9 5 0 . 5 3 5 5 . 8 7 7 . 6 4 8 . 8 9 l 1 . 5 地质 3 4 6 . 4 4 8 2. 8 3 2 3 . 9 4 . 2 4 2 . 2 8 5 3 . 8 3 5 0 . 6 8 8 5 . 1 1 2 4 . 3 2 0 l 3 可 采 8 4 . 4 3 1 O. 1 7 1 2 . O 1 . 0 9 0 . 5 4 4 9 . 5 8 5 . 5 2 1 0 . 7 1 1 2 . 5 注原始数据取自相应年度 全国油气矿产储量通报,笔者统计编表。 笔者 曾计算过 2 0世纪末期的情况 ,以 1 9 8 5 年 、1 9 9 0 年 、1 9 9 5年 为 例 ,中 国地 质储 量 未 开 发率 依 次 为 2 2 . 3 % 、2 1 . 1 %、2 2 . 3 %,其可采储量未开发率依次 为 2 5 . 6 %、1 4 . 0 %、1 2 . 4 % [ 2 J 。将上列数据与表 1 相 应值对比发现 1 0余年 间地质储量未动用率仅略有 升高 , 可采储量未开发率有所降低 , 但幅度也不很大。 这说 明储量的增加与未开发率的变化处于大致的动态 平衡 中。 3 未开发石油储量的盆地分布 要深入分析未开发储量的分布特点,还是要分盆 地进行研究 ,不同盆地不仅开发程度不同,其开发条 件也有很大差异 表 2 。 表 2 2 0 1 3年中国主要盆地石油 原油 凝析油未开发储量及其比例 T a b l e 2 U n d e v e l o p e d o i l r e s e r v e s c r u d e o i l a n d c o n d e n s a t e o i l a n d i t s p r o p o r t i o n i n C h i n a ’ s ma i n b a s i n s i n 2 0 1 3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盆地 探 明量 /1 0 t 未开发量 /1 0 t 未开 发率 / % 占全 国比例 / % 探明量 / 1 o t 未开 发量 /1 0 4 t 未开 发率 / % 占全 国比例 / % 松辽 7 6 8 5 0 8 1 3 6 6 1 8 1 7 . 8 1 6 . 1 2 8 3 9 8 0 l 5 0 8 3 5 . 3 1 4 . 1 渤海湾 l 1 l 9 3 4 7 2 1 2 1 6 5 1 9 . O 2 4 . 9 2 6 4 2 4 0 2 3 8 0 0 9 . 0 2 2 . 2 苏北 3 4 1 7 6 6 5 6 8 l 9 . 2 0. 7 6 5 1 3 7 8 3 l 2 . O 0 . 7 鄂 尔多斯 4 6 6 0 8 1 l l 7 9 4 0 2 5 . 3 1 3 . 9 6 9 4 l 1 1 6 0 2 7 2 3 . 1 l 5 . O 准 噶尔 2 4 8 0 0 4 7 5 1 5 5 3 0 . 3 8 . 8 5 4 7 2 3 9 4 7 0 1 7 . 3 8 . 8 塔里木 2 2 3 7 7 0 9 4 3 7 1 4 2. 2 I 1 . I 3 6 5 0 6 9 6 6 0 2 6. 5 9 . 0 柴达 木 5 0 1 8 9 1 2 2 0 2 2 4. 3 1 . 4 8 2 7 2 1 4 0 2 1 6. 9 1 . 3 渤海海 域 2 9 0 4 5 9 l 1 7 7 4 9 4 0 . 5 1 3 . 9 5 7 2 7 9 1 8 9 1 0 3 3 . 0 1 7 . 6 东海 4 0 9 9 3 0 0 7 7 3 . 4 0 . 4 l 4 l 7 9 5 9 6 7 . 7 0 . 9 珠江 口 8 1 5 2 8 1 3 6 4 5 1 6. 7 1 . 6 3 0 2 4 6 3 6 7 4 1 2 . 1 3 . 4 全 国 3 5 0 6 7 9 9 8 5 l 0 3 3 2 4 . 3 8 5 5 2 1 9 1 0 7 1 0 0 1 2 . 5 注 原始数 据取 自相应 年度 全 国油气矿产 储量通报 ,笔者统计 编表 ; 盆地 仅取地 质储量大于 51 0 t 者 ,并取 苏北 、东海 为低储量盆地 的代表 。 3 . 1 开发条件好的盆地石油储量未开发率低 3 . 2 开发历史久的盆地石油储量未开发率低 一 般说来 ,石油 未开发率 陆上低于海 上、陆上 东部低于 中西部 ,这在可采储量上表现比地质储量更 明显。因而 ,在主要盆地 中储量未开发率最低的是松 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 ,其地质储量的未开发率分别是 l 7 . 8 %和 1 9 . 0 %,可采储量 的未开发率分别是 5 . 3 % 和 9 . 0 %;而最高的是渤海海 域和东海海域 ,其地 质 储量的未开发率分别是 4 0 . 5 %和 7 3 . 4 %。 在开发条件相似、同以平原为主的东部松辽盆地 和渤海湾盆地中 ,松辽盆地开发历史更久 、开发程度 亦更高,在开发难动用的低渗储层、薄储层上有更深 入的工作 J 。因而松辽盆地未开发率较低些 ,这在可 采储量上表现更明显。同样以戈壁沙漠为主的准噶尔 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前者在 2 0世纪 5 O和 6 0年代就 投入开发 ,后者在 2 0世纪末 9 0年代 中期主力油田才 中 国 石 油 勘 探 2 0 1 4年第 1 9卷 投入开发 ,这是后者地质储量未开发率居中国陆上之 首 4 2 . 2 % 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还受开发条件差 特 别是开发层系埋藏深度大 的叠加影响。 3 . 3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四大盆地中 从地质上看,广义的渤海湾盆地应包括渤海海 域与相邻的陆上两部分 ,其油气地质特点基本一致 , 仅前者第四纪后期有更大的沉降幅度并有较浅的海水 大部分在 2 0 m左右覆盖,致使开发难度加大。 从这个角度出发 ,广义的渤海湾盆地的地质储量和可 采储量未开发率分别达 3 8 . 8 %和 3 9 . 8 %,近 2 / 5 。 仅从开发条件很好的该盆地陆上部分计算 ,未开发石 油地质储量也名列全国之首。未开发石油地质储量名 列第二、三、四名的分别是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在未开发可采储量的排名中鄂尔多斯盆 地先于松辽 盆地 。以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中未开发 量 占全 国比例计 ,后 3个盆地 之和分 别为 4 1 . 1 %和 3 8 . 1 %。这样 ,上述四大盆地 地区共分 别占全 国 未开发石油地 质储量和未开发可采储量的 7 9 . 9 %和 7 7 . 9 %,即约 占全国的近 4 / 5 。 4不同类型油田未开发储量分析 从不同盆地开发情况分析中已可对其影响因素有 初步了解 ,若深入一步再对典型油田情况进行研究 , 将可得到更丰富的认识 。为论述方便 ,以下仅列出原 油 不包括凝析油 开发的数据。 4 . 1 松辽盆地两类油田对比 表 3中所列 出的萨尔 图和 杏树 岗两油 田可作为 陆上东部开发最早的主力油田代表 ,其各项参数表明 虽仍有千万吨级未开发储量 ,但未开发率 已很低 了。 更突出的是地质储量与杏树岗相近的喇嘛旬油田未 开发储量为零 。表 3中的肇州油田是晚开发难采油 田 的代表 ,这个以储层薄 、丰度低为突出难点的岩性油 田至今仍有较大潜力 。进一步看,肇州油田技术可 采储量与经济开采储量间差别较大。按前者标定采收 率和未开发率分别为 l 8 . 4 %和 4 8 . 7 %,皆明显高于 后者相应值的 9 . 3 5 %和 2 3 . 5 %。这就表明在大 力降 低开发成本、提高各种井下作业对薄储层的有效性 、 成功进行合采等一 系列适应技术的综合开拓下有可 能大幅降低经济边界,延长经济开发期。大庆油田开 发 中的精细工作还证明 ,即使过去因某些参数 如储 层厚度不达标而未被计入的所谓 “ 表外储量”,在 油田开发后期细致工作中仍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可挖。 用这种观点去重新评价东部老油 田 包括像萨尔图这 样高开发程度的油 田,会对其开发前景做 出更乐观 的评价。 4 . 2 新疆两盆地两类油田对比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和风城两油田的共同点是 老油田不断有新层系开拓、新储量补充 ,石油中、浅 层多是稠油 特别是后者。这类油田的开发生命曲 线不是简单的而是多峰的、多个不同类型的开发曲线 在不同的时间起始点叠加。其中,克拉玛依油田更多 表现 出老油 田的某些特征 ,而风城油田则更多表现 出 潜力相当大的特点 J 。塔里木盆地 3个油 田多开发较 晚,油田类型不同,但都具 复杂难采、埋深很大 、标 定采收率低等特点。表 3中的静态参数已显示出其尚 有很大开发潜力,如果动态考虑到这几年和今后 由于 深层地震信息研究的进展和深井钻井及井下作业成本 大幅降低所造成的经济可采性提高 ,则可对其开发上 产有更高的期待。 表 3 2 0 1 3 年中国东 西部几个典型油田原油开发对比 Ta bl e 3 Co mp a r i s o n o f c r u d e oi l de v elop me n t o f s e v e r a l t y pi c al oi l f i elds i n e a s t e r n a n d we s t e r n p a r t s o f Ch i n a i n 2 01 3 开发参数 地质储量 可 采储量 盆地 油田 开发面积 / 综合含水率 / 标定采收率 / 探明量 / 未开发量 / 未开发率 / 探明量 / 未开发量 / 未开发率 / % % % 1 0 t 1 0 % % 1 0 4 t 1 0 4 t % 萨尔 图 9 8 . 4 9 4. O 6 5 4 . 2 2 5 8 9 4 1 2 0 0 3 0 . 8 1 4 0 4 2 2 3 4 l 0 . 2 松辽 杏树 岗 1 0 O. 0 9 3 . 0 4 5 8 . 3 8 2 3 3 l 3 l 1 4 3 . 8 4 7 3 9 4 6 1 4 1 . 3 肇州 4 4 . 5 6 1 . 7 0 9 . 3 5 1 4 5 4 2 8 2 5 2 5 6 . 7 1 3 5 9 3 1 9 2 3 . 5 克拉玛依 7 3 . 8 8 2 . 6 0 2 5 . 9 9 4 0 0 4 1 4 9 5 6 l 5 . 9 2 4 3 4 6 1 3 3 1 5 . 5 准噶尔 风城 3 9 . 7 7 8 . 3 0 2 3 . 3 2 0 9 5 5 1 2 9 7 7 6 1 . 9 4 8 8 0 3 0 3 3 6 2 . 2 哈拉哈塘 1 2 . 9 0 1 2 . 1 l 6 5 1 7 1 2 6 1 2 7 6 . 4 2 0 0 2 1 5 2 2 7 6 . 0 塔里木 塔中 l O 5 4 . 0 8 5 . 4 0 9. 9 2 6 7 2 l 5 6 6 5 8 . 6 2 6 4 1 0 2 3 8 . 6 塔河 6 0 . 1 2 7 . 4 0 1 2 . 2 1 3 1 6 6 0 4 8 6 9 3 3 7 . 0 1 6 1 1 7 2 5 2 3 1 5 . 7 注 原始数据取 自相应年度 全国油气矿产储量通报,笔者统计 编表 。 第 5期 张抗等中国未开发石油储量分析和对策 2 7 5 未开发石油储量的公司分布 中国油气生产主要集 中于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中 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石油、中国石 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 有限公司 简称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 ,后者不仅储产量小,且基本不存在未开 发储量 问题 ,故以下的讨论仅提到前三大国有石油公 司,即通常所说的 “ 三桶油 ”。由于三大国有石油公 司占有开发区块的多寡、条件有所不同,故各石油公 司石油未开发率及未开发储量占全国比例有很大差异 表 4 。 表 4 2 0 1 3年按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统计的石油 原油和凝析油未开发量和未开发率 T a b l e 4 U n d e v e l o p e d r e s e r v e s a n d u n d e v e l o p e d r a t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s b y C h i n a ’ s t h r e e ma j o r o i l c o mp a n i e s in 2 0 1 3 地 质储量 可采储量 公司 探 明量 /l o t 未开 发量 / 1 0 t 未开发率 / % 占全 国比例 / % 探 明量 /1 0 t 未开发量 /1 0 t 未开 发率 / % 占全 国比例 / % 中石油 2 1 4 2 6 0 7 5 1 4 1 3 1 2 4 . 0 6 0 . 4 5 6 2 9 8 7 6 6 0 3 9 1 1 . 8 6 1 . 7 中石 化 8 5 7 5 8 6 l 7 4 8 6 4 2 0. 4 2 0. 5 l 8 8 0 3 5 1 3 8 4 3 7 . 4 1 2 . 9 中海 油 4 0 1 7 3 3 1 4 7 2 5 4 3 6. 7 l 7 . 3 9 4 6 7 1 2 5 8 2 8 2 7 . 3 2 4 . 1 全国 3 5 0 5 7 9 9 8 5 1 0 3 3 2 4. 3 8 5 5 2 1 9 1 0 7 1 0 O 1 2 . 5 注原始数据取 自相应年度 全国油气矿产储量通报,笔者统计编表 ; 表中未列其他公司储量且中石化与中海油在东海的储量有重复,故三大公司占全国未开发储量比之和不等于 l o 0 %。 5 . 1 未开发率 以未开发率由高到低排名 ,依次为中海油 、中石 油、中石化。 中海 油所辖油 田投入 开发较晚且在开 发 困难的 海上。许多在陆上有 良好 开发效益 的油 田在海上具 有边际性、甚至因无效益而不能 独立开发,这在 稠油油田表现尤为突出。据 中海油业内人士所述 ,苏 北最大的真武油 田 地质储量 2 l 3 71 0 t 、可采储量 8 9 41 0 t 在海上无单独开发价值。以中海油下属天 津分公司为例 其总体情况基本与表 2中渤海海域一 致 ,经笔者统计 ,截至 2 0 1 3年年 底,其地 质储量 大 于 4 5 0 01 0 4 t的未 开发 油 田尚有 8个 ,其 中稠 油油 田 5 个 ,平均储量 9 6 4 5 1 0 t ,最大的为蓬 莱 9 1 ,储量 2 7 1 1 61 0 t ;稀油油 田 2个 ,平均储 量 4 9 4 0 1 0 4 t 。按 2 1 世纪初的统计 ,渤海海域 8 0 % 以上的储量属黏稠度大 的重质油油藏 】 。为了开发边 际性油 田 ,中海油以 自营开 发方式做 了大量艰苦 的 努 力,更深 切地体会到 了海 上高成本背景下开 发的 艰难。 中石化的未开发储量占全国的份额较低,但其未 开发率 却最低 ,可采储量未开发率仅为 7 . 4 %。这是 由于其面临上游储量和产量低的劣势 ,充分发挥 了许 多油 田在陆上经济发达 区的优势 ,努力降低开发的经 济边界 ,持续向处于边际上下的中小油田、难采油田 开拓的结果。如苏北、江汉两小盆地油田规模小且极 其复杂 “ ,但经过长期细致工作的艰苦积累,却使其 2 0 1 3年的未开发率分 别仅为 l 9 . 2 %、1 7 . 8 % ,远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这种艰难开发中 自然更加注意劣 中选优,使 标定采收率较高者先投入开发,于是 造成表 4中石化的可采储量未开发率 明显偏低现象。 5 . 2 未开发储量占全国比例 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未开发石油储量 占全 国比例 较高的是中石油,其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分别占全国 未开发储量的 6 0 . 4 %和 6 1 . 7 % ,即占全 国的 3 / 5 。 这首先是 因为它 占有 了全 国累计 探明储 量的最大份 额 6 1 . 1 %,其次是它在开发难度大的盆地 占了更 高的份额。如中石油在陆上未开发率居前 的的塔 里 木盆地 4 2 . 2 %、鄂尔多斯盆地 2 5 . 3 %分别 占 7 8 . 2 %和 7 7 . 6 %;在松辽 盆地 占全 国未开发储量 的 1 6 . 1 %更几乎是中石油的 “ 一统天下”,其占全 盆地未开发储量的 9 5 . 2 %。 以地 质储量计 ,中海油未开 发石油地 质储量 占 全 国比例略低于中石 化 低 3 . 2 %,但以可采储量 计却反之 高 1 1 . 2 %。中石化未开发可采储量 占全 国比例最低的原 因前面 已有分析 。至于中海油的情况 则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