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YSH1-1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pdf
第 4 O卷 第 4 期 2 0 1 2年 7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E TRoL EUM DRI LLI NG TE CHNI QUES Vo 1 . 40 No. 4 J u 1 ., 2 0 1 2 . . 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专题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2 . 0 4 . 0 0 5 昭通 Y S HI - 1 页岩气水 平 井钻 井完 井技术 王金 磊 ,黑 国兴 ,赵 洪 学 1 . 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 司 P K项 目钻井部 , 阿拉木图 0 5 0 0 1 0 ; 2 .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 司, 辽宁盘锦 1 2 4 0 1 0 摘要 为加快 中国石 油昭 通 页岩 气 示范 区页岩 气水 平 井钻 井技 术探 索 , 根 据该 区块第 一 口水 平 井 评价 井 Y S HI 一 1 井的实钻情况, 基于常规水平井安全优快钻井完井技术研究, 通过优选钻头、 细化防漏堵漏方案、 试 验应用 高密度 油基钻 井液 、 优化 固井工艺等措施 , 有效解 决 了地层研磨性 和冲击性 强、 恶性井 漏频发 、 泥 页岩 井壁垮 塌严重 、 固井质量难 以保证等技术难点。Y S H卜1 井的 实钻 效果表 明, 上 述各技术措施 切 实可行 , 可在该 区块推 广应 用, 并提出了昭通页岩气示范区未来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的研究重点, 对国内页岩气钻井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页岩 气 水平 井 堵 漏 油基钻 井液 固井 YS H卜1 井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2 0 4 0 0 2 3 0 5 Dr i l l i ng & Co mp l e t i o n Te c hni q u e s Us e d i n Sh a l e Ga s Ho r i z o n t a l W e l l YS H1 1 i n Zh a o t o n g Bl o c k W a n g J i n l e i , He i Gu o x i n g , Zh a o Ho n g x u e 1 . Dr i l l i n gDe p a r t me n t , CNPCKa z a k h s t a n Co mp a n y PK , Al ma t y, 0 5 0 0 1 0, Ka z a k h s t a n; 2 . GW DC No . 1 Dr i l l i n g C o mp a n y, C NP C, P a n j i n , L i a o n i n g, 1 2 4 0 1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o s p e e d u p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f o r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s h a l e g a s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i n Z h a o t o n g b l o c k。 t h i s p a p e r t a k e s W e l l YS H1 1 a s a n e x a mp l e t o i n t r o d u c e t h o s e s u c c e s s f u l t e c h n i c a l me a s u r e s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 b i t o p t i mi z a t i o n,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l e a k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b r i d g i n g , e x c e p t i o n a l c e me n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OBM t o c r a c k d o wn t e c h n i c a l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s u c h a s f o r ma t i o n a b r a s i v e n e s s a n d s t r o n g i mp a c t , f r e q u e n t v i c i o u s mu d l o s s , s e r i o u s b o r e h o l e c o l l a p s e a n d c e me n t q u a l i t y . Th e s u c c e s s i n p i l o t d r i l l i n g i n W e l l YS H1 1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t h o s e a d o p t e d t e c h n i c a l me a s u r e s a r e p r a c t i c a b l e , wh i c h c a n b e p r o roo t e d i n t h i s b l o c k .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p a p e r a l s o p r o p o s e s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f o c u s i n s h a l e g a s we l l d r i l l i n g i n Z h a o t o n g Bl o c k . I t wo u l d p r o v i d e a g u i d e l i n e i n t e c h n i c a l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s h a l e g a s we l l d r i l l i n g i n Ch i n a . Ke y wo r d s s h a l e g a s ;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 c i r c u l a t i o n l o s s c o n t r o l ; o i l b a s 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we l l c e me n t i n g; W e YSH 1 一] YS H1 1 井是 中国石油昭通 页岩气示范 区第一 口水平井 , 该井通过探索应用钻头优选技术 、 防漏堵 技术 、 特殊 固井工艺 、 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等关键技 ,获取 了地质、 工程所需 的各项技术参数 , 为下古 界龙马溪组页岩气井产 能评价 、 储量计算及开发 方案编制提供 了重要依据 , 也为 国内页岩气水平井 钻井技术积累了施工经验 。 1 YS H1 1 井概况 YS H1 1 井位 于 四川 台坳川南低 陡褶带 南缘 , 南与滇黔北坳陷相邻 , 沉积盖层从震旦系到侏罗系、 白垩系 , 川南低陡褶带以华蓥山背斜为主体 , 向南逐 渐分支 , 发育有温塘峡一临峰场等构造带 , 背斜构造 呈左列雁行排列 。该 井 自上 而下分别钻 遇飞仙关 组 、 乐平组 、 峨眉山玄武岩组 、 茅 口组 、 栖霞组 、 梁 山 组 、 罗惹坪组和龙马溪组地层 。目的层为龙马溪组 ,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2 - 2 7 ; 改回日期 2 0 1 2 0 6 0 8 。 作者简介 王金磊 1 9 8 3 一 , 男, 山 东阳谷 人 , 2 0 0 6年 毕业 于 中 国石油大学 北京 石油工程专业 , 2 0 0 9年获 中国石 油大学 北 京 岩 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 2 0 1 0年获俄罗斯石油天然 气大学水平 井钻 井 专业硕士学位 , 工程师 , 现从事钻井现场施工管理及安全优快钻 完井 技术研究 。 联系方式 1 3 8 1 0 4 1 3 2 4 6 , 1 3 8 1 0 4 1 3 2 4 6 1 6 3 . c o m。 漏 术 生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主要岩性为一套黑色笔石页岩 , 上部为泥灰岩及粉 砂质灰岩 , 下部含较多黄铁矿结核, 岩性在探 区内变 化较小 , 仅在上部泥灰岩或粉砂质灰岩内有所变化。 YS HI - 1 井设计的井身结构如 图 1所示 。 1 3 3 9 7mm套 管 X1 5 0 0 0m 4 4 4 5 m i ll 钻头 X1 5 1 0 0 m 水泥返至地 面 2 4 4 5mm套管 1 5 2 0 0 0m ≠ 3 l 1 1 mm钻头 1 5 2 2 0 0m / 造斜点井深l 6 4 5 0 0 m / 点 垂深2 o 2 8 3 0 m , 斜深2 2 5 4 o 0 m l 3 9 7 m m套管 3 2 5 2 .0 0 m 2 1 5 9 m m钻头 3 2 5 4 0 0 m 图 1 Y S H1 1 井设计井身结构 Fi g .1 Ca s i ng pr o g r a m d e s i g n o f W e l l YS H1 1 2 钻井技术难点 1 地层可钻性差 , 钻头选型困难 。峨眉山玄武 岩组和罗惹坪组地层以致密细砂泥岩和灰岩为主 , 软硬交错频繁 , 抗压强度高 , 研磨性 、 抗冲击性强。 常规 P D C钻头不适用于该地层 , 牙轮钻头机械钻速 低 ; 蹩跳钻现象严重 , 钻具易疲劳折断。 2 防漏 、 堵漏 困难 。全井各开次均钻遇溶洞 , 地层裂缝发育 、 承压能力极差 , 堵漏 困难 , 钻井 质量 难以保证 ; 茅 口组、 栖霞组灰岩地层漏失严重 , 清水 强钻时 , 地质录井无法预知钻头前井段的地层岩性 ; 龙马溪组水平段用油基钻井液容易漏失 , 用普通堵 漏材料效果不佳 。 3 井壁垮塌严重 。乐平组煤系地层和龙马溪 组泥页岩易水化膨胀, 导致井壁剥落、 垮塌I 1 ; 乐平 组、 梁 山组煤系地层发育 , 煤 系地层中夹 泥岩 , 井漏 造成井壁失稳垮塌 ; 水平段堵漏效果差 , 泥页岩井壁 垮塌严重 。 4 固井质量难 以保证 。全井段存 在多处严重 井漏 , 常规固井工艺易导致水泥低返 ; 水平段较长且 采用油基钻井液, 井壁界面油湿 , 套管居中度差 , 易 造成顶替效率和界 面胶结强度差 , 无法满足后期分 段改造对水泥环密封性能的要求[ 2 4 ] 。 3 施工工艺 3 . 1 钻头优选 为尽快探索 出昭通 页岩气 示范 区钻头优选 技 术 , 结合 地 层岩 性 和钻 头破 岩 机 理、 钻 头技 术参 数 、 钻齿形状及保径等综合 因素l 5 ] 试 验了多种类 型 的钻头 , 对每 只钻头 的使用情 况都进 行 了分析 评价 。以下重点介绍 YS H1 1 井 三开井段 钻头优 选分析。 YS H1 1 井三开造斜段 1 5 0 1 . 6 2 ~2 1 2 9 . 3 8 m 主要为灰质泥岩 、 细粉砂岩和泥 页岩互层。由于三 开造 斜段 的地 层 岩 性 复 杂 且交 替 变 化 , 依 次 用 ≯ 2 1 5 . 9 mmHJ T6 1 7 G 型牙 轮钻头 、 Q5 0 6 X型 P D C 钻头、 HJ T6 3 7 G 型牙 轮钻 头 、 GP 4 4 6 D 型 P DC钻 头、 MD6 1 7型和 MD5 3 7型牙轮钻头试钻 , 以探索适 合该井段的优质高效钻头 。为 了充分发挥 P D C钻 头的优势 , 特 别试钻 了 Q5 0 6 X型和 GP 4 4 6 D型钻 头 , 但它们在入井钻进 3 8 . O 0和 6 4 . 9 3 m后均 因牙 齿严重磨损而被迫起钻更换。YS H1 1 井三开造斜 段钻头使用数据见表 1 。 表 1 Y S H1 1 井三开造斜段钻头使用情况 T a b l e 1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i s t o f u s e d b i t s i n t h e t h i r d s p u d a n g l e b u i l d u p i n t e r v a l f o r W e l l YS H1 1 第4 O卷第 4期 王金磊等. 昭通 Y S HI l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 2 5 由表 1可知 在 1 5 0 1 . 6 2 ~2 1 2 9 . 3 8 m 井段 , MD6 1 7型和 MD5 3 7型牙轮钻 头的使用效果 较好 , 钻头磨损较轻 , 单只钻头进尺纯钻时间较长 , 机械钻 速也较为理想 , 推荐使用 。 三开水平段 2 1 2 9 . 3 8 ~3 1 6 5 . 7 2 m 所在龙马 溪组主要为泥岩、 页岩夹粉砂质泥岩 、 粉砂岩 。该井 段试用 2 1 5 . 9 mmQS 0 6 X型 P D C钻头取得 了良好 效果 , 单 只钻 头进 尺 7 3 8 . 1 5 m, 机械 钻速 达 7 . 9 2 m/ h 。该型钻头 的结构特点是 采用双排异 步切削 六刀翼结构 , 在主刀翼切削齿磨损到特定程度前 , 备 用切削齿不会接触地层 , 适 用于软到中硬地层 研磨 性较强的砂岩、 碳 酸盐岩和泥页岩 、 软硬夹层的地 层 ; 同时, 在钻头肩部切削区域增 大金 刚石体积 , 延 长了钻头使用寿命。 通过分析 YS H1 1 井钻头使用情况及进一步研 究认为 对四川台坳川南低 陡褶带地层而言 , 表层粉 砂岩 、 泥岩地层可选择 S KH5 1 7 G型牙轮钻头 ; 峨眉 山玄武岩 组可选择 D F I 6 0 6 B U 型 P DC钻头 ; 茅 口 组、 栖 霞 组 和 梁 山 组 的 大 段 灰 岩 地 层 可 选 择 HJ T5 3 7 G型牙轮钻头 ; 罗惹 坪组 的泥页岩、 粉砂岩 地层可选择 MD6 1 7型和 MD5 3 7型牙轮钻头 ; 龙马 溪组的页岩夹粉砂质泥岩 、 粉砂 岩地层推荐选用优 质 、 高效的 Q5 0 6 X型 P D C钻头。 3 . 2 堵漏技术 YS H卜1 井钻井过程 中发生多次井漏 。根据漏 失速度 、 漏失类型和漏失原因 , 同时考虑漏层以上的 井眼状 况 , 总结 了针对该 地 区 的不 同堵漏 技术 和 措施。 3 . 2 . 1 随钻 堵 漏 对于漏失速度小 于 1 0 m。 / h的小 型漏失或 渗 漏 , 采用随钻堵漏方式。 YS HI 一 1 井 一开钻 至井 深 2 1 . 0 0 m 时出现 渗 漏 , 漏速为 4 m。 / h 。通过 降低钻井液密 度、 调整 流 变参数和排量及改变开泵措 施等方法 , 减小了地层 产生诱导裂缝的可能性。堵漏配方为 1 0 . 0 膨润 土4 . o N复合堵漏 剂 4 . 0 超低 渗透井 壁稳定 剂 0 . 8 C MC - HV。 3 . 2 . 2 架桥 停钻 堵 漏 对于漏失速度为 1 0 3 0 m。 / h的一般性裂缝漏 失 , 可采取高强度架桥停钻堵漏措施。 YS HI 一 1 井二开钻 至井深 6 3 5 . 8 5 m 时发生井 漏 , 漏速为 2 8 m。 / h , 判断 为乐平组砂 岩裂缝 性井 漏。立即停钻起钻换 钻具 , 并不断向环空中注入钻 井液 , 配复合堵漏钻井液 3 5 m。 。注入堵漏 钻井液 后基本不漏 , 静置 9 h后微渗漏 4 m。 , 堵漏成功, 该 期间共漏失钻井液 8 7 m3 。堵漏配方为 4 . 0 膨润 土8 . 0 棉籽壳 十5 . 0 粗核桃壳 5 . 0 细核桃 壳 5 . 0 玉米芯0 . 4 P AC。 3 . 2 . 3 凝 胶 或水 泥堵 漏 对于漏失速度大于 3 0 m。 / h的溶洞或大型裂缝 性漏失 , 若不满足清水强钻条件 , 则只能采取水泥浆 堵漏措施。 YS HI l 井三开钻水平井段至井深 2 8 6 7 . 5 3 m 时 , 井 口发生失返 。立即起钻 , 向井筒内注入常规堵 漏钻 井 液 3 0 m。 , 静 止 堵 漏 无 效 。注 入 密 度 为 I . 6 5 k g / L的夹江 G级水泥浆 8 m。 , 再注入后置液 1 m。 , 替 2 1 . 6 m。 油基钻井液 , 起钻至井深 2 5 0 0 m 关封井器憋压。不断泵人油基钻井液 共计 8 m。 , 立压 0 . 9 ~1 . 5 MP a , 候凝 4 8 h , 探塞 面深 2 7 6 8 m, 井内能注满钻井液 。 3 . 2 . 4 清 水强钻 根据滇黔北地区的实钻经验 , 当发生大型溶洞 性井漏时, 架桥堵漏无法在溶洞漏失通道 中形成有 效堵塞。若井壁稳定 , 井场能储备足够清水 , 可采用 清水强钻 , 快速钻穿漏层 。 YS H卜l 井二开钻至井深 8 0 7 . 5 4 m 时 , 井 口失 返 , 漏速约 7 4 m。 / h , 漏层为茅 口组灰岩地层 。多次 采用常规技术堵漏无效 , 因上部井壁较稳定 , 实施清 水强钻直至井深 1 4 6 1 . 0 0 m时井下恢复正常 , 表明 已成功钻穿漏层 , 随后继续钻 进 , 钻过 漏层至井 深 l 5 0 1 . 6 2 m 中 完。清 水 强 钻 时 平 均 机 械 钻 速 6 . 7 7 m/ h , 共漏失清水 7 4 3 2 m3 , 漏失钻井液 6 6 4 m3 。 3 . 3油基钻井液技术 为 了充分保护页岩气储层 , 强化钻井液的抑制 性 、 造壁性 、 封堵性 、 流变性和润滑性 , 防止泥页岩水 化垮塌和卡钻事故 的发生_ 6 ] , YS HI 一 1 井 三开井段 1 5 0 1 . 6 2 ~ 3 1 6 5 . 7 2 m 选用 了高密 度油基 钻井 液 , 基础配方为 7 0 ~8 O 白油l O ~1 2 氧化 沥青 3 ~4 有机膨润土 TF - 4 6 2 . 0 9 / 6 ~3 . 2 主乳化剂 YZ G - 1 1 . 5 9 / 6 辅乳化剂 YZ G一 2 1 9 / 6 ~ 2 润湿剂 YZ G 一 3 2 流型调节剂 M3 1 7 5 降 滤失剂 YZ G- 4 3 防塌封堵剂 MP - I 5 ~1 0 2 6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生石灰粉 C a o加重剂 C a C O 。 , 加重剂加量视实钻 情况而定 。 3 . 3 . 1性 能维护措 施 根据机械钻速和钻井液消耗量及时补充基液 , 保证施工安全 。实时检测钻井液各项性能指标, 若 发现异常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 三开下钻探塞后 , 用油基钻井液替 出井筒 内 全部水基钻井液 , 尽量处理掉混浆; 根据地层压力系 数调整初始钻井液密度后开始钻进 , 结合钻进气测 值和后效气测值 , 逐步调整钻井液密度。 2 为抑制龙马溪组页岩水化膨胀 , 严格控制高 温高压失水量 , 使其小于 8 mL; 根据实 际钻遇页岩 的工况逐渐提高钻井液密度 , 维持较高破乳电压 , 维 护时保持油水 比稳定。 3 三开进入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后 , 维持较高 的黏度和动切力 , 提高钻井液的悬浮携砂能力, 用 白 油、 有机土 、 增黏剂、 结构剂和润湿剂来调整钻井液 的流变性l 7 ] , 密切配合短程起下钻等工程措施 , 最大 限度地消除岩屑床, 保证井眼通畅。 4 保持油基钻井液具有 良好 的电稳定性 , 破乳 电压大于 2 0 0 0 V。在钻进 中如果地层水侵严重 , 需要加入乳化剂 、 润湿剂和石灰进行处理 , 使电稳定 性逐步上升并趋于稳定 。 3 . 3 . 2现 场 应 用 效 果 YS H1 1 井三开钻至井深 1 5 0 1 . 6 2 m 时换用油 基钻井液 , 顺利钻穿罗惹坪组 的灰色泥岩, 钻至井深 1 8 4 4 m进人龙马溪组 的黑色页岩地层 。采用逐步 提高油基钻井液 的密度 最高达 到 1 . 8 9 k g / L 、 抑 制防塌性、 胶结封堵性 、 破乳 电压大于 4 5 0 V等技术 措施 , 保证了钻进 的安全顺 利, 井下无 明显 垮塌现 象 , 每次起下 钻、 接 立柱 均无 阻卡, 起 钻附加 拉力 3 0 5 0 k N, 下钻摩阻 2 O ~3 O k N; 三开完钻后 , 通 井 、 电测、 下套管和固井均较为顺利 , 油基钻井液钻 井产生的岩屑全部采用燃烧技术处理, 同时进行油 基钻井液的回收再利用 , 既降低 了钻井液成本 , 又减 小 了环境污染 。 3 . 4 优化 固井技术 YS H1 1 井固井中存在水平段长、 套管偏心 、 井 壁界面油湿、 恶性井漏频发等技术难题 , 针对这些难 题 , 改变固井工艺方法 , 优化水泥浆性能设计 , 提高 顶替效率和界面胶结强度 , 以满足后期分段压裂改 造对水泥环密封性能的高要求[ 8 ] 。 该井二开电测完成后 , 下原钻具组合通井 , 因井 漏无法建立循环 , 直接对 5 0 0 m 以深井段注稠浆封 闭, 套管顺利下至 l 4 9 8 . 9 5 m。因 8 0 7 . 5 4 8 1 3 . 0 0 m 井段强漏失 , 采用 了正注反挤 吊灌 固井 工艺 。环空 吊灌常规水泥浆 4次共计注入 4 6 . 5 m。 , 候凝 4 8 h , 测得水泥返高 9 1 0 m。再泵注 1 0 m。 堵漏稠浆后 , 用水泥车注 8 m。 夹江 G级干混速凝 水泥浆 , 关井 憋压候凝 1 2 h , 继续 吊灌水泥浆 3 . 9 m。 , 井 口返出 水泥浆 , 关 井憋压候凝 4 8 h , 测 固井质量 、 试压 均 合格。 三开电测后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 用 2 1 0 . 0 mm 双球形稳定器通井 , 在遇阻卡井段反复划眼至完全 畅通 。采用刚性滚轮旋流扶正器和弓形弹性扶正器 来提高油层套管居 中度, 具体安放设置及效果见表 2 。通过选用优质冲洗液和隔离液、 增加水泥浆接触 时间、 优化顶替液流变性等措施来提高顶替效率_ 7 ; 选用加表 面活性剂 的 冲洗 液冲洗 井壁 和套管 壁 , 使其从 亲油变为亲水 , 提高界面水泥胶结 强度 ; 全 井筒采用清水顶替 、 憋压候凝技术 , 增大套管 内外 压差 , 减小胶结面微 间隙, 同时对大斜度和水平段 有漂浮顶替作 用 ; 采 用塑性抗 折 、 抗 冲击 、 防气 窜 的优质水泥浆 , 在 1 8 0 0 m 以深井段采用 高强度低 密度水泥浆 , 关 井憋压候 凝 4 8 h , 测 固井 质量 、 试 压均合格 。 表 2 Y S H1 1 井油层套管稳定器安放设置 Ta bl e 2 S e t t i ng po s i t i o n of p r o d uc t i o n c a s i ng c e nt r a l i z e r f o r W e l I YS Hl 一 1 4 取得的技术成果 1 在 YS H1 1 井钻井过程中, 通过及时调整钻 具组合 、 应用带伽马探管的无线随钻测量技术、 随钻 测井地质导 向技术 , 成功穿透 8 9 5 m储层 , 页岩气 储层钻遇率 1 0 0 , 精确控制井眼穿过 目的层上部 物性较好的储层 。 2 通过现场优选钻头和优化钻井参数 , 特别是 成功应用了 P D C钻头 , 探索 出了一套适用于昭通页 岩气示范区的优快钻井技术 。 第 4 O卷 第 4期 王金磊 等. 昭通 YS H1 1 页岩 气水平 井钻 井完井技 术 3 针对存在大型裂缝或溶洞 的复杂地质条件 , 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 的防漏堵漏技术及配套的特 殊 固井工艺。 4 优选了高密度 白油基钻井液 , 提高了钻井液 的抑制性 、 造壁性和封堵性 , 有效防止了泥页岩水化 垮塌 , 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油气储层 。 5 结论与建议 1 通过在 YS H1 1 井 的探索和技术优化 , 有效 解决 了各项技术难点 , 特别在优快钻井技术 、 防漏堵 漏技术 、 油基钻井液技术和固井工艺方面 , 总结 出了 适合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的钻井完井技术。 2 对于大斜度及水平井段页岩层理发育、 极易 垮塌的情况, 建议开展储层地应力与岩石 弱面 力 学研究 , 通过室内试验及实钻资料进行井壁失稳机 理分析 。为提高钻井液性能 , 特别是在 页岩地层 中 的抑制性 、 造壁性和封堵性 , 建议加强油基、 合成基 高性能钻井液和配套堵漏技术研究 。 3 为实现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安全优快钻井技术, 建议针对该地区地层研磨性和冲击性极强 的技术难 点, 从耐磨地层破岩机理出发, 研制个眭化高效钻头。 4 针对昭通 页岩示 范区地层 恶性 井漏频发 的 问题 , 建议继续开展易漏长封 固段 固井工艺及水泥 浆配方研究 , 以满足水平段优质固井质量要求 。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c e s [ 1 ] 沈建 中. 宣 页 1井 钻井 技术 难 点及 对策 [ J ] . 石油 钻探 技 术 , 2 O 1 1, 3 9 3 4 1 4 5 . S h e n J i a n z h o n g .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d i f f i e u h i e s a n d c o u n t e r r n e a s u r e s i n We l l Xu a n y e 1[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3 9 3 4 1 4 5 . r - e l 徐波, 李敬含, 谢东, 等. 中石油探区主要盆地页岩气资源分布 特征研究 _ J ] . 特种油气藏 , 2 0 1 1 , 1 8 4 1 - 6 . Xu 1 3 o , L i J i n g h a n , Xi e Do n g , e t a 1.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h a l e g a s r e s o u r c e s i n C N P C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r e a [ J ] . S p e c ia l O i l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2 01 1 , 1 8 4 1 6 . 1- 3 ] 薛承瑾. 页岩气压裂技术现 状及发 展建议 _ J ] . 石油钻探 技术 , 2 01 1 , 3 9 3 2 4 2 9 . Xu e C h e n g j i n . T e c h n i c a l a d v a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p o s a l s o f s h a l e g a s fr a c t u r i n g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 3 9 3 2 4 2 9 . E 4 ] 崔思华 , 班凡 生 , 袁光 杰. 页 岩气钻 完井 技术现 状及难 点分 析 I- J ] . 天然气工业 , 2 0 1 1 , 3 1 4 7 2 - 7 5 . C u i S i h u a , B a n F a n s h e n g , Yu a n Gu a n g j i e . S t a t u s q u o a n d c h a l l e n g e s o f g l o b a l s h a l e g a s d r i l l i n g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 [ J ] . N a t u r a l Ga s I n d u s t r y, 2 0 1 1, 3 1 4 7 2 75 . E s ] 王海柱 , 沈忠厚 , 李 根生. 超 临界 C O2开发页 岩气技 术E J ] . 石 油钻探技术 , 2 0 1 1 , 3 9 3 3 0 3 5 . Wa n g Ha i z hu, S he n Z ho ng h o u, Li Ge ns h e n g . Fe a s i b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n s h a l e g a s e x p l o i t a t io n wi t h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C O a E J ] . P e t r o l e U l T I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 3 9 3 3 0 3 5 . [ 6 ] 方俊华 , 朱炎铭 , 魏伟 , 等 . 蜀 南地 区龙 马溪组 页岩气成藏 基础 分析 E J ] . 特种油气藏 , 2 0 1 0 , 1 7 6 4 6 - 4 9 . F a n g J u n h u a , Z h u Ya n mi n g , W e i W e i , e t a 1 . Ba s i c g e o l o g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s h a l e g a s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in t he Lo n g ma x i f o r m a t i o n i n S h u n a n r e g i o n 1- J ] . S p e c i a l Oi l Ga s R e s e r v o i r s , 2 0 1 0 , 1 7 6 4 6 4 9 . [ 7 ] 唐代绪 , 赵 金海 , 王华 , 等. 美 国 Ba r n e t t 页岩 气开发 中应 用 的 钻井工程技术分析与启示 [ J ] . 中外 能源 , 2 0 1 1 , 1 6 4 4 7 5 2 . Ta n g Da ix u , Z h a o J i n h a i , Wa n g Hu a , e t a 1 . Te c h n o l o g y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n l i g h t e n me nt o f d r i l l i n g e ng 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B a r n e t t s h a l e g a s i n Ame r i c a 1, J ] . S i n o - Gl o b a l E n e r g Y, 2 0 1 1, 1 6 4 4 7 5 2 . [ 8 ] 刘德华 , 肖佳林 , 关富佳. 页岩气开发技术现状及研究方向[ J ]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 0 1 1 , 3 3 1 1 1 9 1 2 3 . L i u D e h u a , X i a o J i a l i n , G u a n F u j i a .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o f s h a l e g a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J ] . J o u r n a l o f O i l a n d Ga s Te c h n o l o g y, 2 01 I , 3 3 1 1 1 9 1 2 3 . 、 ‘ ‘ ■d ‘ ’ ’ J‘ ‘ ‘ ‘ ‘ ■d ’ ’ ’ J ‘ 国外保护油气层疏水暂堵技术 智能 R D F r e s e r v o i r d r i l l i n f l u i d s 油气层保护技术主要采用破胶剂体系 , 用于需采用化学处理来 预防 完井伤害的油气井 。然而如果化学破胶剂破胶能力太强或加入的过早 , 泥饼破胶太早 , 油层会被完全充填 , 导致油气层损害 。美国 M- I S WAC O公 司研究 出一种疏水暂堵技术 , 利用疏水成分在泥饼 中产生亲油通 道 , 该通道控制滤液的流入 , 为油气提供 了流动通道 。泥饼的水相渗透率非常低 , 油相渗透率则相对高得多 , 从而减少使用化学破胶剂清除泥饼的时间和成本。疏水暂堵技术主要应用在地层和完井管柱之间的裸眼完 井井段 。即使在非裸 眼完井作业 中, 该技术仍然可以使地层在保持较高渗透率恢 复率的情况下 , 具有更低 的 流动初始突破压力 。 该暂堵技术可 以通过调整暂堵液组分来满足环保要求 , 具有裸眼砾石充填完井 的渗透率恢复率高 , 流动 初始压力低 , 油流通道稳定 , 不需化学破胶剂 , 节省完井作业时间和费用 , 允许油优先产出等特点 。 [ 杨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