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北气田人人组2段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pdf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 0 1 4年 7月 出版 长北气 田山西组2 段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 董海东l , 林海 , 张振活- ,z 赵雷 ,2 刘婷婷1 ,2 1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2 . 低渗透油气 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 室 摘 要 长北气 田采用裸眼完井方式 , 水平段钻进过程 中钻井液跟储层 的接触时间长 . 液相和 固相侵入对 储 层的伤害严重 。 介绍了长北气 田储层特 征 , 模拟长北气 田地层条件进行了钻井液储层伤害实验 , 分析其储层伤害因 素 , 研 究出一套适合长北气 田水平段山 气 层的保护储 层钻井液 , 现场5 口井的应 用结果表明钻进过程 中钻 井液对 储层的伤害很小 , C B 8 3 井完井投产后获得超过2 3 0 1 0 m3 / d 的工业气流 , 创造单井产量最高记录。 所研究的储层保 护钻井液能很好地解决储层伤 害问题 。图4表7参7 关键词 钻井液长北 气田 储 层保 护 甲酸钠 0 引言 钻井液与油 、气储层接触会带来不 同程度的损 害。 其损害程度随储层特性和钻井液性质不同而异。 一 般认为储层被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外来流体侵入储 层 , 产生各种不利的物理 、 化学作用 , 造成 固体物的 堵塞或液体性质的改变 , 降低了油气相渗透率[ 1 1 。长 北气 田位于陕西省北部和 内蒙古 自治区境 内,是壳 牌公司与长庆油 田公司合作开发的一个气 田。总面 积1 5 5 8 m 。该气 田储层段开发采用双分支水平井 。 两条水平分支设计长度均为2 0 0 0 I n ,目的层为山西 组底部砂层 , 完井方式为裸眼完井 。 长北区块超长水 平段钻井过程中气层 同钻井液接触的时间长 ,接触 面积大 , 接触的纵深大 , 特别要求减小钻井液对储层 的伤害 , 从而实现保护储层的目的。 1 长北气 田地质特性 1 . 1气藏 物 性特 征 长北 主 力气 藏为 上古 生 界二 叠 系山 西组 山 P s 气藏 , 气藏储层属低孔 、 低渗储层 , 储层的岩石 类型 以中粗粒石英砂岩 、 岩屑石英砂岩 、 岩屑砂岩为 主。岩心渗透率分布在0 . 0 1 ~ 1 0 mD, 平均8 . 8 6 5 mD; 孔隙度分 布范围2 %一 1 2 % , 平均6 . 3 %; 气藏压 力在 2 2 . 9 3 ~ 2 8 . 8 7 MP a .平 均 为2 6 . 7 1 M P a 压 力 系数 在 0 . 7 8 ~ 1 . 0 2 之 间 ,平均为0 . 9 4 ,山2 段平均地层 温度 8 6 . 0℃, 气藏为常温气藏。并且具有储层薄 、 渗透率 低 、 存在阻流带等特点。 1 . 2 气 藏孔 喉特 征 长北气田的主渗流孔喉半径在0 . 0 4 ~ 2 _ 3 Iz m, 平 均 为0 . 4 4 m。相应汞饱和度在 1 2 . 8 %~ 3 7 %。0 . 1 0 . 0 1 I x m的孔喉控制了7 6 . 4 %的孔隙体积 ,由于小于 0 . 1 m的孔喉对渗透率贡献极小 ,因此在地层条件 下0 . 1 - 0 . 0 1 0 , m L 喉易造成束缚水的滞留 , 造成储层 水锁伤害。 1 . 3 气 藏黏 土矿 物分 析 根据薄片观察 , 砂岩中均含有大量的泥质杂基 , 其含量变化较大 , 一般5 %~ 2 5 %, 主要为高岭石 、 伊 利石 、 绿泥石。储层黏土矿物定量分析表明 , 粘土矿 物相对值平均含量相差不大 ,伊利石平均相对含量 2 6 %、 高岭石平均相对含量2 9 %、 绿泥石平均相对含 量3 0 % 伊蒙混层矿物平均相对含量为1 5 %。通过储 层砂岩大量薄片观察认为储层 中的填隙物主要是杂 基 , 杂基 成分 主要 为伊 利石 水化 云母 , 还 有大 量松 散的细粉砂级和黏土级长英质矿物颗粒。 伊利石 、 高 岭石 、 伊蒙混层矿物 、 绿泥石的结晶细小 , 结构松散 , 是储层水敏伤害 、 速敏伤害、 盐敏伤害和碱敏伤害的 潜在地质 因素。 2长北气 田储 层伤害机理分析 根据长北 主力气 藏 为上古生界二 叠系 山西 组 作者简 介 董 海东 , 男 , 1 9 8 8年 出生 , 本科 , 助理 工程 师 ; 2 0 0 9 年 毕业 于中国石 油大 学 北京 , 现在从 事钻井液 完井液研 究工作 。地 址 7 1 0 0 1 8 西安 市未央区凤城 四路 长庆科技 大厦0 8 1 8 -采 工程技术研 究 院长庆分 院钻 井液 与完井液研 究所 。 电话 1 3 5 7 1 8 6 5 0 4 6 。E ma i l d h d q q q 1 2 6 . c o m 7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7卷第 3期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山 P 。 s 气藏潜在地质伤 害因素及潜 在损害 , 在 室 内进行了水敏 、 速敏 、 酸敏 、 盐敏 、 碱敏 、 应力敏感性 、 水锁伤害等室内敏感性流动评价实验。还针对长北 气 田储层特点进行 了水锁和 自吸水能力的试验评 价。结果表明,目前长北气藏主要 以水锁和水敏伤 害为主。 2 . 1 水锁 伤 害 储层的孔隙结构属于大孔一 小喉 、中孔一 小孔 、 中喉一 细喉一 微喉 、 孔喉配位数低 , 孔隙类型 以粒 间 孔一 溶孔为主 ,对渗透率贡献主要是孔喉半径1 ~ 0 . 1 m的孔喉 ,而控制孔隙体积大多数的孔喉是0 . 0 1 ~ 0 . 1 ; x m的孔喉 , 所 以液相侵入后极易造成水锁伤害 , 由于气藏压力低 , 这种伤害形成后很难解 除。 水锁伤 害必然是长北气藏储层最主要的伤害因素之一 。在 对 1 4 块长北气 田上古储层岩心的水锁伤害研究结果 表明, 水锁伤害率在5 9 . 7 %~ 9 3 . 6 %, 平均7 7 . 5 %, 数据 表明, 长北储层存在中至强的水锁伤害, 即长北气田 上古储层 由于束缚水饱和度的升高引起的水相滞留 对储层的伤害较严重 , 平均伤害率在7 7 . 5 %。 2 - 2水敏 伤 害 长北气藏储层碎屑岩中存在的水敏矿物主要有 伊蒙混层矿物 、 伊利石 . 储层 中水敏矿物总量相对较 少 , 但由于长北气藏储层孔喉细小, 储层中存在的水 敏矿物易发生分散运移 , 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膨胀性 , 因此长北气藏存在水敏伤害,也是储层主要伤害因 素。 陕2 l l 井和陕1 1 8 井水敏实验分析结果见表1 。 从 表l 中看 出 , 陕2 1 1 井P s 的水敏指数 为0 . 1 4 , 属弱水 敏 弱水敏行业标准为0 . 0 6 ~ 0 . 3 。陕1 1 8 井P 。 s 的5 ~ 1 0 3 号岩 样 的水敏 指 数 为0 . 3 6 ,属 中等 偏弱 水敏 ; 5 9 1 号岩样的水敏指数为0 . 5 7。 属中等水敏 ; 5 3 8 号岩 样和6 3 1 号岩样的水敏指数为弱水敏 。综合表1 中6 块岩样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 P 。 s 储层的水敏程度属 弱水敏到 中等水敏 。 表1 岩心水敏实验数据表 3 钻 井液体 系处理剂筛选 为了防止钻井液对储层的水锁水敏伤害 .研究 具有暂堵作用的低伤害钻井液 ①尽量做到减少或 无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 ; ②改变钻井液滤液性质 增 强抑制性 ,改变表面润湿性 ,使侵入的滤液易于反 排 ,使反排后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接近于或等于原 始含水饱和度等 ; ③根据地层孔喉特 点 , 选择具有 低固相或无固相钻井液 , 控制MB T 坂土 含量 , 减少 固相颗粒侵入对储层的伤害。 3 . 1 复合 暂堵 剂筛 选 根据储层伤害机理和孔喉半径大小及分布 , 选 择暂堵剂是该项技术的关键 ,所 以我们在室内研制 了几种酸溶暂堵剂 ,并对它们进行了室内岩心对 比 评价实验 . 结果见表2 。 表 2几 种 酸 溶 暂 堵 剂 暂 堵 效 果对 比试 验 注 K . 一岩心初始渗透率 ; K 一岩心伤 害后的渗透 率 ; K 一岩心伤害端截取0 . 5 e m 后测渗透率 ; 基浆 5 0 m L 水 0 . 3 %X C D 4 %暂堵剂的胶 液 7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 0 1 4年 7月出版 从 上 表 可 以 明 显 看 出 , A S P暂 堵 效 果 最 好 9 0 . 2 % ,而且截掉岩心伤害端后岩心渗透率恢复 最好 , 为9 4 . 0 %。所 以决定选择AS P 为试验用酸溶暂 堵 剂。 室内进一步测试了A S P 的粒径分布 , 考察暂堵 剂粒度级别是否与苏里格气藏孔喉直径相匹配 。 结 果 见 图 1 . 结 果 是粒 径 分 布 在 0 . 0 3 0 . 8 L L m和 1 ~ 1 0 0 0 m区间 , 根据“ 1 / / 3 架桥” 规则 , 可 以实现对孔喉的高 效暂堵。 一 4 , 2 0 1 1 年 3月 3日 1 1 0 7 4 8 2 . 2 0 l 1 年 3月 3日 1 5 2 2 0 5 5 8 ,2 0 1 1 年 3月 3日 1 5 4 5 1 5 图1 复合暂堵剂A SP 的粒径分布情况 3 . 2 提黏 剂 的筛选 根据长庆低孔渗储层保护研究的结果 ,改性淀 粉等天然改性高分子聚合物对储层的伤 害为1 5 . 5 % ~ 2 9 . 0 %t2 J , 并且改性淀粉作为软化粒子与A S P 有协同 暂堵作用 ,与聚合物阴离子纤维素可酸溶和可生物 3 5 3 。 2 5 l 20 毒 l 。 5 0 8 .2 0 1 1 年 3月 3日 l 1 1 6 0 8 2 5 . 2 0 l 1 年 3月 3日 1 5 2 7 1 6 3 . 2 0 l 1 年 3月 3日 1 5 5 0 2 7 酶降解 . 从而可以很好的恢复储层的原始渗透率。 室 内试验将各种天然改性高分子处理剂按照正常加量 配成胶液 。对几种不 同的黏度处理剂做常温性能比 较 , 并且在1 0 0℃热滚3 h 后对抗温性能做对比, 结果 详见 图2 。 可以看出, H P G的常温性能很好 , 但是抗温性能 较差 , D T 一 1 常温性能和抗温性均不理想 ,经过对 比 筛 选 G 3 1 1 一 J L S、 H E C、 P A C HV, X C D抗 温 性 均 较 好 , 在热滚后粘度没有明显 的降低 , 可 以作储层温 度 1 0 0℃的钻井 液处 理剂 。 3 . 3加 重剂 的筛 选 长北水平段钻进中经常会遇到泥岩夹层 ,由于 泥岩易水化 , 长期裸眼钻进容易引起泥岩坍塌 , 必须 选择合适的加重剂对钻井液加重,确保井下压力平 衡 , 达到稳定泥岩的 目的 。研究表明I 3 , 甲酸钠在水 中极易溶解 , 其饱 和甲酸钠盐 水 饱和浓度4 5 % 的 密度为 1 . 3 3 8 c m ,甲酸钠作为钻井液加重剂具有 . 72 . ■AV/ mP a ■ 热滚后 A V / m P a s ■PV / mP a s ● 热滚后 P V /mP a s ■Y D a ■ 热滚后 Y P /p a 固相含量低 , 抗温性能好 , 易降解等特点。以甲酸钠 为加重剂对钻井液加重_ 5 1 . 能提高钻井液的密度和矿 化度 ,大幅度降低钻井液滤液和固相进入地层的概 率 , 甲酸钠抑制性能良好 , 可以减少钻井液液相和固 相对储层的侵入 。 以基浆为基础 , 加入不 同浓度的甲 酸钠做岩心伤害评价实验 , 结果如表3 所示。 在基浆 中加入不 同浓度的甲酸钠做岩心伤害实 验 . 实验表明 随着甲酸钠浓度的增加 , 渗透率逐渐 降低 ,在加入2 0 %的甲酸钠伤害时渗透率恢复率为 8 0 .7 %, 属于低伤害 , 实验中2 0 %的 甲酸钠可 以提高 基浆的密度至 1 . 1 8 g / c m , 说明用 甲酸钠作为长北 区 块钻井液的加重材料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 巧勰 H∞ ∞ O 1 5 5 日日日日 3 3 3 3 月月月月 3 3 3 3 年年年年 加加 加加 n 一 ~ 一 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7卷第 3期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表3不同浓度甲酸钠的岩心伤 害实验 4室 内评价试验 4 . 1 钻 井液 基 浆储 层保 护岩 心伤 害 实验 为了防止液相和固相侵入 ,材料筛选时都选用 易降解 的聚合物作为体系的基本配方 ,体系具有低 密度 、 低失水 、 所有成份易生物 降解 , 而且具有一定 暂堵性 , 能在长时间浸泡下有效保护储层 。 并且要求 钻井液暂堵层很薄 , 在完井投产前 , 可直接通过气举 除去暂堵层 , 恢复储层原来的渗透率 , 从而实现储层 不被钻井液伤害 , 达到保护储层 的目的_ 6 - 7 1 。筛选处 理剂后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安 排实验因素和水平 , 进行常温 、 高温条件下的一系列 的配方优选 ,以实验筛选材料为基浆 ,基本配方如 下 清 水 3 %A S R 一 14 %AS P0 . 5 %G 3 1 1 一 J L S 0 . 3 % P A C H 0 . 4 %X C D0 . 2 %HE C 调 节 p H 9 ~ 1 O , 其基本性能见下表4 。 表4钻 井液 基 浆性 能 钻井液基浆对气层伤害实验结果如下表5 , 实验 对3 块岩心在相同条件下做岩心伤害实验 , 三块岩心 经过基浆伤害后暂堵效果明显 ,切除端面后渗透率 恢复率达到8 8 %以上 , 平均恢复率为9 1 . 6 %, 属于轻 度伤 害 表5基 浆的岩心伤害实验 图3 为钻井液基浆伤害岩心后切除端 面的扫描 电镜图片 。可以看 出,钻井液未对岩 C , -f L 隙造成堵 塞 , 孔 喉非常清晰且干净 . 未发现 固体桥塞粒 子 , 表 明该钻井液体系对岩心的伤害很小。伤害后的岩心 取 出 , 发现伤害面上有很薄滤饼 , 呈白云状分布 , 滤 饼最表面形成致密的膜 , 说 明钻井液极压膜强度高 。 非常利于降低摩阻和扭矩 , 而且滤饼很容易冲洗掉 , 暂堵性能 良好 。 图3岩心伤害后切除端面扫描电镜 图片 4 , 2抗温 性实 验 由于苏里格长北各气 田井底温度为9 0℃左右 , 水平段长 , 长时间钻进对钻井液的抗温性和稳定性 要求较高 , 为此开展了体 系的热稳定性实验 , 以基浆 为基础配置现场用钻井液进行抗温性试验f 表6 。 表 6体 系 抗 温 性试 验 由表6 中试验数据可 以看 出, 9 0℃和1 0 0℃热滚 后黏度损失率低于3 0 %。然而温度从 1 0 0℃升高至 1 2 0 C C, 黏度降低率仍小于4 0 %, 表 明该钻井液体系 在井底温度为9 0℃~ 1 0 0 c c 时可正常使用 , 完全满足 长北气田水平井段钻井抗温要求 。 4 . 3粒度 分析 实验 为了验证该储层保 护钻井液在现 场应用时的 暂堵效果 , 分别选取长北现场新配钻井液和水平段 钻进时的钻井液做粒度分析对比实验 , 实验结果见 图4 。结果表明 钻井液的暂堵效果 良好 , 小于1 m 的颗粒对储层暂堵效果明显 ,但是1 0 ~ 1 0 0 Ix m的固 7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 0 1 4年 7月出版 相颗粒在钻井液中会逐步积累 ,随着钻井液使用周 期加长 , 较小的固相颗粒会逐渐增加。 o 0 一长北新 泥浆 , 一 长北 现场泥浆中部. 2 0 I 2 年 9月 2 9 H 9 I 2 2 4 2 0 I 2年 9月 7日 1 0 5 I 3 5 图4粒度分布对 比图 5现 场 应 用 5 . 1 CB 8 井 C B 8 现场三 口井都位于项 目的边缘地带 .储层 段有泥岩夹层 , 分别为C B 8 一 l , C B 8 2 和C B 8 ~ 3 , 其 中 C B 8 1 和C B 8 2 为双分支水平井 , C B 8 3 为三分支水 平井 。 C B 8 1 两条分支钻进 中未遇到泥岩 , 第一条分 支总计2 1 3 2 m,第二条分支2 2 4 5 m,水平段总进尺 4 3 7 7 m。 钻进中采用精细过滤设备为S WA C 0 三级固 控设备 , 包括 四台振动筛 , 除砂除泥设备和 两台离 心机 , 密度控制为1 . 0 3 ~ 1 . 0 6 g / e m 。 失水控制为4 . 5 ~ 5 . 5 mL / 3 0 m i n 。 整个水平段采用低密度钻进 , 直至完 钻控制MB T 含量为7 ~ 8 k g / m ,最终C B 8 1 试气产量 良好 。 达到预期产量。 C B 8 ~ 2 在 钻 进 中保 持 和 C B 8 1 同样 的钻 井 液 设 计 , 两条分支总长度分别为2 6 2 5 m 和1 6 2 5 m。 钻进 中 遇到大量泥岩和煤夹层 ,用甲酸钠加重提高密度至 1 . 1 8 g / e m 甲酸钠浓度为1 5 % 。钻进过程中保证钻 井液的MB T 含量小于1 0 k g / ms . 优化固控设备 , 尽可 能除去有害固相 , 防止钻进中有害固相侵入储层 。 在 保证井眼稳定的情况下 , 维持低密度钻进。 C B 8 3 第 一 条分支1 5 6 7 1T I ,第二条分支1 4 4 4 m,第三条分支 1 6 1 7 m, 钻进中钻遇大量碳泥岩和煤夹层 , 密度一度 提高至1 . 2 5 g / e m 2 1 %甲酸钠含量 , 降低钻井液失水 至2 . 8 4 mL / 3 0 mi n , 减少钻井液中液相和固相侵入 。 无黏土低伤害暂堵钻井液很好的解决了泥岩坍塌问 题 , 钻进过程无大掉块 . 无遇卡现象 , 保证了C B 8 3 三条分支正常钻进 。该井最 后的试气产量 为2 3 0 x 1 0 m3 / d , 创长北水平井产量记录 , 表 明钻井液对储 层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7 4 5 . 2 CB1 9 井 C B1 9 1 和C B1 9 2 处于 同一井场 ,其 中C B 1 9 1 两条水平分支为 1 8 6 7 I n 和1 6 4 3 m,钻进 中保持钻井 液密度为 1 . 0 3 ~ 1 . 1 5 g / c m ,失水3 . 5 ~ 4 . 8 mL / 3 0 m i n 。 MB T 含量8 ~ 9 k g / m 3 . 该井在钻进中钻遇泥岩较少 . 维 持较低的密度可以维持井底压力平衡 。泥岩段在钻 进过程 中并无坍塌掉块 出现 。C B 1 9 2 两条分支为 2 0 0 0 m 和1 9 0 3 m, 钻进 中维持密度为1 . 0 5 ~ 1 . 1 0 g / c m , 失水3 . 6 4 . 5 mL / 3 0 mi n , 稳定的p H值 , 低MB T 含 量。 目前5 口井都投入生产 , 完井测试产量如下表7 所示。 表 7五 口井 测试 产量 对 比 井号 C B g 一 1 C B 8 2 C B 8 3 C B1 9 1 CB 1 9 2 测试产量/ 1 0 4 m3 , d 1 7 0 1 6 0 2 3 0 1 1 0 1 3 0 可 以看 出, 测试时5 口井的均产量都大于预期产 量 预期产量1 0 0 x l 0 4 mT d , 目前仍然维持高产 , 其 中C B 8 井位 的 三 口井 于2 0 1 1 年投 产 . C B 1 9 两 口井 2 0 1 2 年投产, 目前产量稳定 , 说明在三开水平段钻进 中对储层的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6结论 与建议 1 以A S P 做 为暂堵剂研究 的低伤害暂堵钻井 液体系暂堵效果明显 , 抗温性能好 , 失水低 , 暂堵后 渗透率易恢复 ,该体系在长北区块应用后储层保护 取得明显成效 , 并且性能稳定, 易维护。用甲酸钠作 为该 钻井 液体 系加 重剂不 但 可 以很 好 的解 决 水平段 钻进 中的泥岩坍塌问题 , 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储层。 2 该钻井液体系能够很好适应超长水平段钻 进, 与同区块非试验应用井相比, 优良的润滑性能使得 长水平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 0 %以上。完全满足了长 北气田低压低渗储层水平井裸眼完井施工的需要。 3 在现场应用中发现除了暂堵材料外 , 钻井液 长时间钻进后较小的固相颗粒会逐渐积累 ,小微粒 在储存孔隙中积累会降低储层的渗透率 ,以后还需 要在除去该类细小微粒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 文献 1 鄢捷年. 钻井液工 艺学 [ M] . 北京 中国石 油大学出版 社 2 0 0 6 , 1 2 3 8 1 3 8 7 . 2 吴学升 . 王定峰 , 白明娜 . 等. 西峰 油田水平井完井 液技 术 研究与应用[ c 】 . 2 0 0 6 年钻井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 0 0 6 ,5 6 1 . 3 杨 呈德 , 蔺 志鹏 , 张 建斌 , 等. 强 抑 制酸 溶 钻井 完井 液 A S S 一 1 研制与应用Ⅲ.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0 3 , 2 O 6 1 7 2 0 . 4 栾 占彬 , 刘 小波 , 李明辉 , 等. 甲酸盐钻井 完井液的研究进 展[ J ] . 广州化工 2 0 1 0 , 3 8 1 0 4 2 5 1 . 门 转7 7 -Y i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7 卷第 3 期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_ _ _ 匝 啊 由 表2 可 知 预处 理 后 钻 井 液 滤 液 中C a 含 量 从2 2 4 m g / L 提高至6 1 8 mg / L、 C 1 一 含量从 1 0 0 0 0 m g / L 提 高至2 0 0 0 0 m g / L , 黏度和切力较低, 钻井液的流变性 很好 , A P I 滤 失 量3 . 0 m L, 1 3 0 o C H T H P 滤 失 量8 . 0 mL , 滤失量小 现场预处理效果较好。 3 在盐膏层 中钻进时 。 应勤测钻井液性能 , 通 过分析实验数据 . 判断钻井液性能的变化趋势 , 以便 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如果钻井液的漏斗黏度 和中压滤 失量增大 、 流变性 变差 、 滤液 中的C r、 C a 含量增加 , 说明钻井液遭遇盐膏侵 , 根据被污染的严 重程度 , 在胶液里适当增 J I I N a O H、 高温稀释剂H T x、 磺化酚醛树J ] h S MP 一 2 干粉 和抗高温抗盐降失水剂 R S T F 的加量 , 对钻井液进行稀释处理。 4 在盐膏层中钻进时 , 应管理使用好固控设备。 振动筛和一体化机 的使用率为1 0 0 %, 离心机 的使用 率不低于5 0 %,筛布应勤冲洗 ,并检查筛布是否损 坏 , 如有损坏 , 应及时更换新的筛布。 5 控 制钻 井液 的 膨润 土含 量在 2 0 g / L 以下 。如 果膨润土含量过高 , 则易高温分散 , 使钻井液的流变 性和高温稳定性变差。 同时, 要经常检查尖嘴罐和过 渡槽里是否有劣质固相沉淀 , 如有则应及时清除 , 以 免影响钻井液的性能。 6 增强钻井液的润滑性能。 由于L 4 井是大斜 度井 , 因此 在钻进 中, 通过加入防塌 润滑 J P H D、 封 堵润滑 IJ F R H A 和柴油等 , 保持钻井液中的油含量 在5 %~ 6 %之问 , 滑块摩擦系数小于0 . 1 3 。 上 接 7 4 页 5刘 斌 , 徐金风 , 蓝强 , 等. 甲酸盐 及其在钻 井液中的应用[ J 】 西部探 矿工程 . 2 0 0 7 . 1 2 7 3 7 6 . 6 赵 向 阳 , 张小 平 , 陈磊 等. 甲酸盐钻 井液在长 北区块 的应 用l J J . 石油钻探技 术 , 2 0 1 3 , 4 1 1 4 0 4 4 . 5结论 与认 识 1 钾聚磺钻井液体系适合川渝地区长段盐膏 层钻井。在进入盐膏层前 , 进行室内预处理实验 , 探 索K C 1 、 C a O 和稀释碱液的合理加量及配方 ,通过现 场预处理 , 提高钻井液的C l 一 、 C a 含量 ll p H 值 , 使钻 井液处于粗分散状态 ,从而增强钻井液的抗盐膏污 染能力。 2 在长段石膏层钻进过程中, 要勤测钻井液性 能 , 分析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原因, 及时采取适当的处 理措施 , 同时应管理使用好固控设备 , 控制较低的钻 井液膨润土含量 , 强化钻井液的润滑性能 。 3 在盐膏层钻进过程 中, 除优化钻井液的性能 外 , 还应结合工程技术措施 , 及时拉 划井壁 , 确保井 下安全 , 可有效减少或避免井下复杂情况 。 参 考文 献 1 孟庆 生 , 江山红. 塔河油 田盐膏层钻井液技术f J ] . 钻井液 与 完井液, 2 0 0 2 , 1 9 6 7 4 7 7 . 2 吉永忠 , 伍 贤柱 , 邓仕 奎 , 等.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 右岸 巨厚 盐膏层钻井 液技术研究 与应用 Ⅲ, 钻采工艺 , 2 0 1 3 , 3 6 2 6 -8. 3 杨莉 , 姚建华 , 罗平 亚. 钻井 液常见 污染 问题及处理 方法探 讨『 J ] . 钻井液 与完井液, 2 0 1 2 , 2 9 2 4 7 5 0 . 修改回稿 13 期2 0 1 4 0 5 1 9编辑景 岷雪 7 陈在 君 , 黎金 明 , 杨斌 , 等 . 长北气 田长水平井段裸 眼钻 井 完井 液技术[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0 7 ,2 7 1 1 1 9 5 1 . 修改回稿 13期2 0 1 4 0 6 1 0编辑景岷雪 - 7 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