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建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管材适应性分析.pdf
在已建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管材适应性分析 张小强 , 蒋庆梅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 廊坊0 6 5 0 0 0 摘要 随着氢能源的发展, 在已建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进行混合输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由 于氢气的特殊性会对管道产生损伤, 因此对 已建天然气管道进行混氢输送前, 应对管材进行适应性 分析。结合 A S ME B 3 1 . 1 2和一些研 究成果 , 制定 了天然气管道加氢输送管材适应性分析 的流程, 并且结合某天然气管道工程进行 了实例分析与计算。该分析流程 系统全面, 可为 以后工程 实际应 用提供一定 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 添加氢气; 适应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H 4 9 ; T Q o 5 5 . 8 ; T Q 0 5 0 .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4 8 3 7 2 0 1 5 l 0 0 0 1 7 0 6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4 8 3 7 . 2 0 1 5 . 1 0 . 0 0 3 M a t e r i a l Ad a pt i v e Ana l y s i s o f Bl e nd i ng Hy d r o g e n i nt o Ex i s t i n g Na t ur e Ga s Pi pe l i n e Z HAN G X i a oq i a n g , J I A NG Qi n gme i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P i p e l i n e E n g i n e e r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 , L a n g f a n g 0 6 5 0 0 0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t o f h y d r o g e n e ne r g y, b l e n d i n g h y d r o g e n i n t o n a t u r a l g a s pi pe l i n e h a s b e c o me t h e t r e n d o f f u t u r e .Hy d r o g e n c a n c a u s e d a ma g e t o p i p e l i n e ma t e ria l d u e t o i t s s p e c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 t i c s, S O ma t e ria l a da p t i v e a naly s i s s ho u l d b e d o n e b e f o r e b l e n d i n g h y d r o g e n i n t o t he e x i s t i n g n a t u r e g a s p i p e l i n e s .Ba s e d o n ASME B3 1 .1 2 a n d s o m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 a ma t e r i a l a d a p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pr o c e s s a b o u t b l e n d i n g h y d r o g e n i n t o e x i s t i n g n a t u r al g a s p i p e l i n e s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w a s u s e d i n c a l c u l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a n a t u r a l g a s p i p e l i n e p r o j e c t . T h e a n a l y s i s p r o c e s s i s s y s t e ma t i c a n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 a n d i t c a n p r o v i d e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p r a c t i c al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t h e p r o j e e t . Ke y wo r d s n a t u r e g a s p i p e l i n e; bl e n di ng h y d r o g e n; a d a p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0引言 已建天然气管道加 氢输送概念在 1 9 7 2年提 出, 随着氢能源利用的不断发展 , 进一步促使了该 技术的进步。截至 2 0 1 3年底 , 我国的已建天然气 管道超过 6 . 3万 k m, 覆盖面广的天然气管网系统 已初步形成。同时, 我 国钢铁 、 烧碱等行业每年将 放掉超过 5 0 0亿 m 的副产氢气 。因此 , 应用现有 的天然气管道进行 天然气和氢气的混合输送 , 将 是未来天然气管道发展的一个趋势 。但是 , 由于 氢气特殊的物理 、 化学性质 , 相较于天然气 , 氢气 会对管道管材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 , 进而加速管 道的失效破坏 。所以, 对 已建天然气管道 添加氢 气进行混合输送 之前 , 需对管道 的管材进行适应 性分析 , 以确保管道在服役期间的安全可靠性 。 在已建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管材适应性分析 本文通过总结 国内外关于管道氢损伤的最新 研究成果 , 形成了针对 已建天然气加氢输送 管道 管材的适应性分析流程及方法 , 可以为以后 的工 程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 1 氢气对管材的影响 氢气和天然气 的主要组分 甲烷 的物理 、 化学性质有很 大差别 , 具体见 表 1 _ l j 。 由表 1可 以看出, 氢气加入后会改变管道内气体的性质 , 从 而引发管材方 面的风险。因此 , 天然气管道不能 直接用来输送氢气 , 即使 是在天然气 中添加一定 比例的氢气 , 在其输运 以及使用过程 中与其相接 触的金属材料都有可能发生氢损伤进而失效。 表 1 氢气 与 甲烷性质对 比 项 目 氢气 H 甲烷 C H 相对分子质量/ g m o l 2 . 0 2 1 6 . 0 4 临界温度/ ℃ 2 3 9 . 9 6 8 2 . 5 1 临界压力/ MP a 1 . 3 1 5 4 . 5 4 0 离散系数 0 . 2 1 5 0 . 0 o 8 在正常沸点的蒸汽 1 .3 4 1 . 8 2 密度/ k g m 在 2 9 3 K、 0 . 1 MP a 下 的蒸 汽 0 .0 8 3 8 0 . 6 5 1 密度/ k g m 在 2 9 3 K、 1 3 . 9 M P a下的蒸汽 1 O .5 8 l 1 1 . 2 密度/ k g I I 1 。 比热容比 c 。 / c 1 . 4 1 . 3 1 低 热值 重量 / MJ k g 1 2 0 4 8 高热值 重量 / MJ k g 1 4 2 5 3 低热值 体积, 标准大气压 / MJ i n一 1 1 3 5 高热值 体积 , 标准大气压 / MJm一 l 3 3 9 最高焰火温度/ ℃ l 5 2 6 . 8 4 1 2 2 1 . 8 4 爆炸极 限 1 8 .2~ 5 8 . 9 5 . 7~1 4 . 0 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 / % 可燃度极限 4 .1~ 7 4 5 . 3~1 5 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 / % 空气 中 自燃温度/ ℃ 5 7 0 . 8 4 5 3 9 . 8 4 2 9 9 K下稀释气体粘度/ P a s 91 0 一 1 11 0 一 向空气扩散的系数/ m s 6 . 1 1 0 一 1 . 61 0一 氢损伤是指在金属 中由于含有氢或金属 中的 某些成分与氢发生反应而造成金属的力学性能发 1 8 生改变的现象 , 氢损伤会导致金属材料的韧性或塑 性降低 , 易使材料发生开裂或脆断。一般来说 , 氢 气对金属的损伤主要包括氢脆和氢致开裂等 。J 。 H a e s e l d o n c k x 等 分析 了利用现有天然气管 道输送氢气时存在 的问题 , 指 出管道线路主要问 题是氢脆 。氢脆 问题不仅取决于管道材料本 身, 同时也和管道以前的服役状况有关 。如果在之前 管道 内压力起伏波动较大 , 管道会产生疲 劳损伤 甚至疲劳微裂纹 , 为氢原子 的聚集提供了场所 , 进 而管道发生氢脆 的概 率就会增 大。Me l a i n a等 认为氢对管道 的损伤程度受氢气压力 、 纯净度 、 环 境温度 、 管道强度水平 、 变形速率 、 微观组织等因 素影响。一般来说 , 低强钢 例如 A P I 5 L A, B, X 4 2 , X 4 6 适合加氢天然气 的输送 , 氢气浓度低于 5 0 %时管道不易发生灾难性 的断裂 , 输送压力低 于 2 9 0 p s i 2 MP a 时管道不易在缺陷处发生氢致 裂纹扩展 。L e r o y H R e m p _ 6 总结 了氢气输送管道 的经验 , 其 公认 的结论 是 管材 的硬度 不 宜超 过 2 2 H R C, 拉伸强度不宜超过 1 1 5 k s i 7 9 3 MP a 。 李正峰等 指出 , 在室温以及 1个大气压条 件下铁 中氢含量约 为 71 0 。 , 如此低 的氢含量 理论上不会对材料 的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然而 试验中发现 , 材料在外应力作用下 , 即使在低压氢 气 中 外氢压小 于 1个 大气压 也 能产生氢致滞 后断裂 。这就说明 , 即使天然气 中氢气 的分压小 于 1 个大气压 , 在输运压力以及其他外应力作用 下 , 天然气管道也有可能遭受氢致破坏。 黄明等 认为 , 氢脆 现象的存 在使 得输送 氢气和天然气的混合物对管材及其处理的要求特 别高。因此 , 在管材上加强对管道损伤、 裂缝的探 查和处理 , 一旦将来要用现有 管道输送氢气和天 然气的混合物 , 就必须对管道重新进行缺陷检测 、 修复和更新 。 综上所述 , 氢气对管道会产生氢损伤 , 并且氢 损伤的程度与氢气浓度 、 输送压力 、 管道材料性能 等存在一定 的联系。因此 , 在 已建天然气管道 中 添加氢气进行混合输送时 , 需针对管材情况进行 适应性分析 。 2 管材适应性分析 对 已建天然气管道加氢输送进行管材适应性 分析 , 主要就是针对 目前的管道状态 , 确定 出管材 第 3 2卷第 l 0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7 5 期 与氢气浓度 、 输送压力等之 间的相互关系 , 进而分 析得到, 当添加不 同浓度的氢气时 , 管材是否能够 适应或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结合国内外最新研 究成果及标准规范 , 本文制定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根据混合加入的氢气浓度 进行分类 , 当氢气 浓度大于等 于 1 0 % 时, 可依据 A S ME B 3 1 . 1 2 2 0 1 4 进行分析 ; 当氢气浓度小于 1 0 %时, A S M E B 3 1 . 1 2不再 适用 , 主要参 照欧 洲 的 C G A一5 . 6 H y d r o g e n P i p e l i n e S y s te m H 和现有研究结论进 行分析 , 具体分析流程见图 1 。 图 1 分析流程图 在已建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管材适应性分析 V o 1 . 3 2 N o . 1 0 2 0 1 5 2 . 1 氢气浓度大于等于 l 0 % , 当氢气 浓 度 大 于等 于 1 0 % 时 , 按 照 A S ME B 3 1 . 1 2 -2 0 1 4 1 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 具 体分析步骤如下 。 1 根据 A S ME B 3 1 . 1 2 _2 0 l 4表 G R一 2 . 1 . 1 2中的要求对管道最 大操作压力进 行分析 , 其 中要求 X 6 0 不含 X 6 0 以上钢级最大操作压力不 应超过 1 0 MP a , 如果满 足要求 , 则进 行第 2步分 析验证 ; 如果不满足 , 则此管道工程加氢混合输送 时最大操作压力需降到 1 0 MP a以下。 2 第 1 步分析后可以选取 以下两种方案中 的任意一种进行分析论证 , 具体如下 。 1 方案 I。 a 按照 A S M E B 3 1 . 1 2 _2 0 l 4表 P L一3 . 7 . 1 1中的设计 系数 O p t i o n A 和表 I X一5 A 中的 材料性能参数重新计算管道允许的最大操作压力 。 b按 照 A S ME B 3 1 .1 2 --2 0 1 4 中 P L 一 3 . 7 . 1 b 的要求对材料性能进行 分析验证 , 如果 不满足相关要求 , 则执行方案 I C 项 。 c 如果材料性能不满 足方案 I b 项 的性 能要求时, 需要将材料屈服强度降低 4 0 %后再按 照方案 I a 项的要求重新计算管道允许的最大 操作压力。 2 方案 Ⅱ。 a 管道材料 中的 P含量不能大于 0 . 0 1 5 % , 满足要求可执行方案 1 1 b 项分析, 不满足时直 接执行方案 I。 b 将满足第 2步方案 Ⅱ a 项要求的钢管 母材和焊缝金属材料分别 置于不 同氢气浓度 中, 按照 A S ME B P V C o d e S e c t i o n第Ⅷ部分第 3分册 第 K D一1 0章的规定 准则 , 对钢管母材和焊缝 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进行验证 。验证完成后 , 将 得到一个氢气浓度值 假设为 Ⅳ % , 当材料所处 的氢 气 浓 度 大 于 Ⅳ % 时 , 材 料 的韧 性 不 满 足 K D一1 0 的要求 ; 当材料所处的氢气浓度小于 % 时 , 材 料 的韧性 满 足 K D一1 0的要求 。将 满 足 K D一1 0准则要 求的管道材料进行方 案 Ⅱ C 项 验证 , 不满足 K D一1 0准则要求 的管道材料则需 按方案 I 执行 。 C 将满足第 2步方案 Ⅱ b 项条件下 假设 氢气浓度小于等于 Ⅳ % 的钢管母材和焊缝金属 材料分别置于不同氢气浓度 暂 时设 置为 1 0 % , 1 1 %, 1 2 % , ⋯⋯, 2 9 % , Ⅳ % 中, 按照 A S ME B P V 2 O C o d e S e c t i o n第 Ⅷ部分第 3分册第 K D一1 0 4 0中 的要求测定不 同氢气 浓度下材料 的 值 应 力 强度极限因子 。同时按照 K D一1 0中的疲 劳设 计准则 , 计算相同压力及氢气浓度条件下材料的 值 应力 强度 应用 因子 。假设 氢 气 浓度 在 %及其 以下时 ≤Ⅳ , ≥ , 则可得出此管 道可直接用于输送氢气浓度为 1 0 % ~ %的混合 天然气 ; 当氢气浓度为 % ~Ⅳ % 时, 则需按方案 I 执行。 2 . 2氢 气浓度 小 于 l 0 % 当添 加 的 氢 气 浓 度 小 于 1 0 % 时 , A S ME B 3 1 . 1 2 不再适用 , 本文主要参照欧洲 的研究成果 C G A一5 . 6 H y d r o g e n P i p e l i n e S y s t e m 进行 分 析。根据 C G A一5 . 6 H y d r o g e n P i p e l i n e S y s t e m 的相关要求 , 如果管道钢级低于 X 5 2 包含 X 5 2 , 则该天然气管道可用 于输送氢气浓度 小于 1 0 % 的混合天然气。这主要是因为自 从 1 9 9 0 年以来, X 5 2钢级 的管道就被用来输送压力高达 7 MP a的 氢气 , 并且管道状况一直 良好 , 因此欧洲研究成果 判定 X 5 2钢级 及以下 用于输送混合天然气 是安 全的 。同时, K u n i h i r o l l 列等通过研究也证实在 温度 3 7 3 K以下 , 压力为几个 M P a的条件下 , 氢 气并未对管材产生 明显 的影响。因此 , 如果管道 钢级为 X 5 2及 以下 , 可直接用于输送氢气浓度小 于 1 0 %的混合天然气 。 如果管道钢级高于 X 5 2 , 由于 目前还没有具 体应 用 的实 例 , C G A 一5 . 6H y d r o g e n P i p e l i n e S y s t e m 对管材性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具体 如下 1 管材的屈服强度不能 比 X 5 2的屈服强度 高 1 6 5 M P a及以上 ; 2 S含量小于 0 . 0 1 % ; 3 P含量小 于 0 . 0 1 5 % ; 4 碳当量 C E 小于 0 . 3 5 %; 5 晶粒度为 A S T M 8级或更细; 6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小于 9 5 HR B; 7 横向和纵 向全尺寸试样冲击功的最小平 均值为 9 4 J和 1 1 8 J 。 如果管材满足上述要求 , 则 可用于输送氢气 浓度小于 1 0 % 的混合 天然气。如果 上述要求无 法满足 , 需要将屈服强度降低 3 0 %后重新计算最 大操作压力 , 然后才能用于此氢气浓度的混合 天 然气输送 。 第 3 2卷第 l O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7 5期 3工程实例分析 以某天然气管道工程 为例 , 对其加氢输送管 材适应性进行分析计算。该天然气管道工程线路 用管基 本设 计参 数 见表 2 , 钢管 性 能 指标 按 照 A P I 5 L 执行 ,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表 2 管道基本参数 项 目 管径/ m m 设计压力/ MP a 钢级 设计系数 数值 1 0 1 6 l 0 X _7 O 0 . 7 2 , 0 . 6 , 0 . 5 , 0 . 4 3 . 1 氢气浓度大于等于 1 0 % 当氢气浓度大于等于 1 0 % 时, 根据 A S M E B 3 1 . 1 2 _2 0 1 4中的相关要求对管材 的适 用性 进 行分析验证。 1 由表 2可知 , 该天然气管道钢级为 X 7 0 , 最大操作压力为 1 0 M P a , 满足要求, 进行下一步。 2 选择按照方案 Ⅱ进行分析。 1 该天然气管道的执行标准为 A P I S p e c 5 L , 不能完全满足 P ≤1 . 5 %的要求, 则直接进入方案 I 进行分析, 为了对方案 Ⅱ的分析流程进行详细 说明 , 本方案以下步骤分析是假设值 。 2 假设该天然气管道管材 P含量满 足要求 , 则按照现行 A S ME B P V第Ⅷ部分第 3节第 K D一1 0 章的规定准则 , 在大于等于设计压力和环境温度 条件下 , 对钢管母材和焊缝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 进行验证 , 假设材料性能满足此步骤要求的氢气 浓度为 % , 则进入下一步。 3 按照 K D一1 0中的疲劳设计准则 , 计算设 计压力下的最大 值 , 按照 K D一1 0 4 0测定不同 氢气浓度 1 0 % 一 % 条件下 的 假设 当氢 气浓度为 y %时材料 的 坍≥ , 则该天然气管道 可直接输送氢气浓度为 1 0 % ~ 范 围内的混合 气体 ; 氢气浓度为 y %以上时 , 需按照方案 1分析 论 证 。 3 方案 1分析论证如下。 1 按照 A S ME B 3 1 . 1 2 --2 0 1 4表 P L一3 . 7 . 1 1中的设计 系数 O p t i o n A 和表 I x一5 A中的 材料性 能 参 数 重 新 计 算 最 大操 作 压力 。按 照 A S ME B 3 1 . 1 2 -2 0 1 4的要求 , 设计 系数 和材料性 能系数需要分别 由原来 的 0 . 7 2和 1 . 0改为 0 . 5 和 0 . 7 7 6 , 经 过 计 算 , 最 大 操 作 压 力 应 降 到 5. 3 8 MPa。 2 按照 A S M E B 3 1 . 1 2 2 0 1 4中 P L一 3 . 7 . 1 b 的要求对材料性能进行分析验证, 不满足要求执 行方案 I c 项 。该 天然气 管道 管材性 能按照 A P I S p e c 5 L执行 , 满足此项要求 。此方案分析论 证结束。 3 . 2氢 气浓度 小 于 1 0 % 当氢气浓度小于 1 0 %时, 因为该管道工程管 道钢级为 X 7 0 , 不满足 X 5 2及以下的要求 , 并且管 材 中的 P和 S的含量也不满足要求 , 需要将材料 的屈服强度降低 3 0 %后重新计算最大操作压力。 经过计算, 最大操作压力为7 M P a 。因此, 当在该 天然气管道中添加 1 0 %以下的氢气时 , 需将最大 操作压力降至7 M P a 。 3 . 3 分析结果 经过上述分析论证计算 , 当在该天然气管道 工程 中添加 1 0 %以下 的氢气进行混合输送时 , 需 将最大操作压力降至 7 MP a ; 当添加 1 0 %及 以上 的氢气时, 需将最大操作压力降至5 . 3 8 M P a 。 4结论 1 当天然气管道添加氢气浓度大于等于 1 0 %时, 可以按照 A S ME B 3 1 . 1 2 - _ 2 0 1 4的相关要 求 , 从管道钢级 、 运行压力 、 杂质元素 、 氢气环境韧 性指标等方面进行管材适应性分析 , 进而得 出添 加不 同氢气浓 度条 件下 , 管道 需要采 取 的相 应 措施 。 2 当天然气管道添加氢气浓度小于 1 0 % 时 , 可以按照欧洲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如果管道 钢级低于X 5 2 包含 X 5 2 , 则可直接用于输送; 如 果钢级高于 X 5 2 , 则需从管材强度 、 硬度 、 化学元 素 、 韧性等方面进行适应性分析 , 进而得出此条件 下管道需要采取 的相应措施。 3 本文的适应性分析是针对管道材料本身 .21 在已建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管材适应性分析 V o 1 . 3 2 N o . 1 0 2 0 1 5 性能进行 的, 在管道建设 、 服役期间相关 因素以及 周边环境等 , 对管道造成的破坏与损伤 可能加速 氢气对管道的损伤速率 , 本文暂不考虑上述 因素 的影响。 参 考文献 [ 1 ] T a b k h i F , A z z a r o P a n t e l C , P i b o u l e a u L , e t a 1 . A ma t h e ma t i c al f r a me wo r k f o r mo d e l i n g a n d e v a l u a t i n g n a t u r a l g a s p i p e l i n e n e t w o r k s u n d e r h y d r o g e n i n j e c t i o n[ J ]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na l o f Hy d r o g e n E n e r g y ,2 0 0 8, 3 3 2 1 6 2 2 26 2 31 . [ 2 ] 王金富. 制氢装置管道材料的选用[ J ] . 石油化工腐 蚀 与防护 , 2 0 0 4 , 2 1 3 1 9 2 2 . [ 3 ] T i w a 6 G P , B o s e A, C h a k r a v a r t t y J K, e t a 1 . A s t u d y o f i n t e r n a l h y d r o g e n e m b r i t t l e m e n t o f s t e e l s [ J ] . M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0, 2 8 6 2 2 6 92 8 1 . [ 4 ] H a e s e l d o n c k x D, D h a e s e l e e r W. T h e u s e o f t h e n a t u r a l g a s pi pe l i ne 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for h y dr o g e n t r a n s p o r t i n a c h a n g i n g m a r k e t s t r u c t u r e [ J ] .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Hy d r o g e n E n e r gy, 2 0 0 7 3 2 1 3 8 1 1 3 8 6 . 1 5 J Me l a i n a M W, A n t o n i a 0, P e n e v M. B l e n d i n g H y d r o g e n i n t o Na t u r a l Ga s Pi p e l i ne Ne t wo r ks A Re v i e w o f Ke y I s s u e s [ R] . C o l o r a d o U S A N a t i o n a l R e n e w a b l e E n e r g y L a b o r a t o r y, 2 0 1 3 . [ 6 ]L e r o y H R e m p . H y d r o g e n p i p e l i n e e x p e ri e n c e [ R] . Aug us t a Ge o r g i a Ai r Pr o du c t i o n s, 2 0 05. [ 7 ] 李正峰 , 孙明烨. 含氢气天然气对管道内腐蚀的影 响分析[ C ] / / 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 天津 煤气与热力 杂志社, 2 0 1 2 4 6 5 4 7 0 . [ 8 ] 黄明, 吴勇, 文习之 , 等. 利用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 氢气的可行性分析[ J ] . 煤气与热力, 2 0 1 3 , 3 3 4 3 942. [ 9 ] 蒋庆梅 , 张小强. 氢气与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设计 A S ME标准对 比分析[ J ] . 压力容器 , 2 0 1 5 , 3 2 8 4449. [ 1 0 ] A S ME B 3 1 . 1 2 _2 0 1 4, Hy d r o g e n P i p i n g a n d P i p e l i n e s [ S ] . [ 1 1 ] C G A 一 5 . 6 0 0 5, H y d r o g e n P i p e l i n e S y s t e m[ s ] . [ 1 2 ] A S ME B o i l e r 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C o d eⅧ , D i v i s i o n 3, Al t e r n a t i v e Ru l e s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i g h 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s [ S ] . 2 0 1 1 . [ 1 3 ] K u n i h i r o T a k a h a s h i .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g e n b y p i p e l i n e[C] / / E n e r g y C a r r i e r s A n d C o n v e r s i o n S y s t e ms , Vo 1 . I I . P a r i s , F r a n c e En c y c l o p e d i a o f l i f e s y s t e ms , 2 0 0 9.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7~ 0 8 修稿 日期 2 0 1 5 0 8 2 1 作者简 介 张小强 1 9 8 5一 , 男 , 工程师 , 主要从 事油 气长 输管道设计及焊接工艺研究工作, 通信地址 0 6 5 0 0 0河北 省廊坊 市和平路 1 4 6号管道设计 院线路室, Ema i l x q z h a n g c p p e c n p c . c o n. a n或4 1 4 9 8 1 2 1 0 q q . c o n。 欢迎订阅 2 0 1 6年度 包装与食品机械 杂志 邮发代号 2 6 1 1 1 包装 与食 品机械 杂志是 中 国机械工程学 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会刊 。本刊为中国科技核 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期刊 、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 据库全文收 录期刊 、 中国核心 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万方数据 一数字化 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 首批 C A JC D规范 执行 优秀期 刊 、 安 徽 省 优 秀期 刊 、 美 国 化 学 文摘 C A 收录期刊 、 美 国 乌利 希期 刊指南 U P D 收录期刊、 英国 食品科技文摘 F S T A 收录期 刊、 英国 科学文摘 I N S P E C 收录期刊。 包装与食品机械 杂 志主要报道 国 内外包 装机械与食 品机械的设计与制造 、 包装工艺 、 包装 工艺设备 、 包装材料及食 品加工技术 、 食品生物技 术 、 微生物发酵工程 、 食 品品质无损检测 、 食 品机 械以及食品包装 、 食 品贮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2 2 果以及应用技术 。 本刊主要栏 目有 试验研究 、 设计计算 、 技术 综述 、 经验交流 、 应用技术 、 检测技术等 。 本刊为了提高刊物技术水平 , 打造精品期刊, 对于国家 、 省 、 部级基金或其他重点科研项 目的研 究论文 , 将予 以优先安排发表。本刊所有来稿不 收审稿费、 版面费。 本刊为双月刊 , 大 1 6开 , 每册定价 l 0 . 0 0元 , 全年 6 0 . 0 0元。国内刊号 C N 3 41 1 2 0 / T S , 国际 刊号 I S S N 1 0 0 51 2 9 5 。邮局订 阅 国内邮发 代 号 2 6 1 1 1 ; 国外发行代号 B M 4 7 9 1 , 或直接由 本刊邮购 另加邮费 2 本 。地址 合肥 市长 江西 路 8 8 8号 , 邮 编 2 3 0 0 3 1 。 电 话 0 5 5 1 6 5 3 3 5 8 1 8 , 传真 0 5 5 16 5 3 3 5 8 4 6 , Ema i l b j z z p f ml 1 4 . C o rn, 网址 W W W . p f ml 1 4 .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