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油气悬架的建模与试验研究.pdf
2 0 1 5年 第 3 7卷 第 8期 汽车工程 Aut o mo t i v e Eng i n e e r i n g 越野车油气悬架的建模与试验研究 2 01 51 61 刘 刚 , 陈思忠 , 王文竹 , 荣 刚 1 .北京 2. x - 大学机械 与车辆工程 学院 , 北京1 0 0 0 8 1 ; 2 .沈 阳航空航天大学机 电工程 学院, 沈阳1 1 0 1 3 6 [ 摘要] 在考虑沿程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和活塞杆与密封装置间的动摩擦等情况下, 建立了某越野车用 油气悬架非线性模型。通过仿真, 研究阻尼阀系的参数对油气悬架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 情况下, 可通过更换具有不同锥角的阀芯, 方便地获得不同的阻尼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验证了所 建油气悬架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油气悬架 ; 试验与仿真 ; 阻尼特性 Mo d e l i n g a n d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Hy d r o p n e u ma t i c S u s p e n s i o n o f Off r o a d Ve h i c l e s Li u Ga ng 一,Che n S i z ho ng ,W a ng W e nz h u Ro ng Ga n g 1 . S c h o o l o f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n e e r i n g, B e i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o i n g 1 0 0 0 8 1 ; 2 . C o l l e g e ofMe c h a n i c a l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y a n g A e r o s p a c e U n iv e r s i ty, S h e n y a n g 1 1 0 1 3 6 [ A b s t r a c t ] Wi t h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o f t h e p i p i n g l o s s e s , l o c a l l o s s e s a n d d y n a m i c f r i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p i s t o n s t e m a n d s e a l i n g,a n o n l i n e a r mo d e l f o r t h e h y d r o p n e u ma t i c s u s p e n s i o n o f a o f f - r o a d v e h i c l e i s b u i l t ,wi t h a s i mu l a t i o n c o n d u c t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p a r a me t e r s o f d a mp i n g v a l v e s o n t h e d a mp i n g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h y d r o p n e u ma t i c s u s p e n s i o n.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whe n o t h e r p a r a me t e r s r e ma i n u n c ha n g e d,d i f f e r e n t d a mp i n g c h a r a c - t e r i s t i c s c a n b e h a n d i l y o b t a i n e d b y c ha n g i n g t h e v a l v e c o r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fl o w a n g l e .Th 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ba s i c a l l y a g r e e w e l l w i t h t e s t d a t a , v e fi i n g t h e c o r r e c t n e s s o f h y d r o p n e u m a t i c s u s p e n s i o n m o d e l b u i l t . Ke y wo r d shy dr o- pn e u m a t i c s us p e ns i o ns;t e s t a n d s i m u l a t i o n;da mpi ng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日 Ij百 越野车辆设计时须同时考虑其在铺装路 面和非 铺装路面的机动性 , 这 给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油气 悬架具有变刚度特性 , 即刚度 随簧载质量的增加而 提高, 既能改善车辆在一般路面上的行驶平顺性, 又 能防止在大起伏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悬架被击穿 的情 况 , 较适合越野车辆使用。 目前 , 国内外学者对油气 悬架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两个方面 1 精准、 合理油 气悬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试验研究。如文献 [ 1 ] 和 文献 [ 2 ] 中对重型车辆主动油气悬架进行 了建模 和 仿真; 文献 [ 3 ] 中建立 了油气悬架长通孔紊 流阻尼 模型。 2 开发新型的油气 悬架结构形式 , 以避免 传统悬架在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的折 中设计 。如文献[ 6 ] 和文献[ 7 ] 中介绍 了连通式 油气悬架的几种连接方式 , 并对其性能进行 了对 比 分析。 1 油气悬架结构和工作原理 油气悬架是以油液传递压力, 以气体 如氮气 作为弹性介质的弹性元件。同时, 油液通过阻尼阀 时, 又产生阻尼力 , 可见 , 油气悬架就是一种带有液 力阻尼的气体弹簧。根据越野车辆 的行驶路况和驾 驶特点设计的油气悬架 ,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它主 要 由悬架缸组件 、 阻尼阀组和蓄能器组成。安装于 活塞杆 上 的 活 塞 , 其 周 向 均匀 分 布 6个 直径 达 原稿收到日期为2 0 1 3年2月 5日, 修改稿收到 日期为 2 0 1 4年 2月 2 6日。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刘刚 , 等 越野车油气悬架的建模与试验研究 9 3 7. 9 . 5 m m的通孔 , 虽然 活塞把 悬架缸 分为 I腔 和 Ⅱ 腔 , 但由于通孔直径较大, 节流作用非常小 , 可认为 悬架往复运动时 I腔和 Ⅱ腔的压力基本相 同 , 活塞 只起导 向作用。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活塞两侧受到的 压力差较小 , 且无须考虑活塞、 活塞杆与缸筒之 间产 生的泄漏 , 降低设计要求。 蓥 一 6 一压缩阀 F ; - 常 图 I 油气悬架结构简图 当阻尼阀内置 时, 车辆 在坏路上行驶 时就会遇 到散热问题 , 油液温度过高不仅会造成黏度降低 , 而 且会改变蓄能器 内气体的性能 , 从 而影 响到油气悬 架 的动态特性。外置 阻尼 阀组主要 由常通孔 、 压缩 阀和复原阀组成。当油气弹簧两端相对运动速度较 i l U ,-J , 油液只流经常通孔 , 避免了压缩阀和复原阀的 频繁开闭, 改善 了阻尼 阀的动态特性且能提高其使 用寿命 。 2 油气悬架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油气悬架的特性与其零部件的磨损情 况、 工作 时环境温度 、 油液黏度和油液在油气悬架 内流动状 态等有关, 影响因素较多, 因此在建立油气悬架数学 模型时, 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如下相应假设 J 。 I 各密封环节工作可靠, 系统没有外泄漏。 2 不考虑在油液 流动过程 中由于压 降产生 的气穴 现象 的影响。 3 I腔和 Ⅱ腔的压力相等。 4 在 整个拉伸 、 压 缩工 作过 程 中, 油液 温度 保持 不变 。 5 油液 的体积弹性模量为常数。 6 忽略压力变 化引起的系统刚性构件 的弹性变形。 根据油气悬架系统 的工作原理可知 , 油气悬架 在外界激励作用下, 其输出力主要有气体弹性力、 油 液阻尼力 和活塞与 缸筒之 间的摩擦 力。如 图 1所 示 , 以满载静平衡位置为原点 , 假设活塞杆 固定 , 作 用在悬架缸上 的力 为 F, 悬架缸的位移为 , 悬架缸 的受力平衡方程为 F P1 一 P g A g P g A g F f F d F F f 1 式 中 P 为 I 腔内的压力 , P a ; P 为蓄能器 内气体压 力 , P a ; A 为活塞杆 的截 面积 , m ; F d 为 阻尼力 , N; F 为弹性力 , N; F 为摩擦力 , N。 在通常情况下 , 由于油气悬架工作时处于振颤 的状态 , 润滑 良好 , 摩擦力较小。油气悬架的主要功 能性作用力为前两者 。由于摩擦力的值相对 于油 气悬挂缸的输 出力而言并不很 大 , 故在研究 过程 中 常用试验法来确定其值 , 本文 中在经过大量试验测 定后 , 油气 悬 挂 缸摩 擦 力 大小 的变 化 范 围 为 0. 5~1 k N。 2 . 1 蓄能器特性分析 根据热力学定律 , 蓄能器 中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P I/ g P j V 2 一 A 3 式中 为静平衡 时, 蓄能器 内气体体积 ; P j 为静平 衡时 , 蓄能器内气体压力 ; 为位移 时, 蓄能器 内 气体体积 ; r 为气体多变指数 ; 由蓄能器的结构 可知 , P P 为蓄能器油室 内的压力。 2 . 2非线性阻尼特性分析 油气悬架是利用油液黏性阻尼衰减振动的 , 阻 尼 的产生主要来 自3个方面 工作液流经阻尼孔 的 流体阻尼 、 流经蓄能器出 口的流体 阻尼和活塞与缸 壁相对滑动产生 的摩擦阻尼。流体流经阻尼孔的流 动状态为纯紊流, 这 已被大量的试验所验证 J 。 外置阻尼阀组的结构如图 2所示。由于锥阀阀 口关闭时为线密封 , 因此锥阀不仅密封性能好 , 而且 开启阀口时无 “ 死区” , 阀芯稍有位移 阀 口即开启 , 动作灵敏。因此 , 压缩 阀和复原 阀均采用锥 阀结构 型式。同时, 为充分实现弹性缓冲作用 , 压缩阀阀孔 的直径 d 大于伸张阀阀孔的直径d 。 图 2 外置阻尼阀组结构图 2 . 2 . 1 阻尼阀开阀前数学模型的建立 ’ 以压缩行程为例建立油气悬架 的数学模型 , 复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汽车工程 2 0 1 5年 第 3 7卷 第 8 期 原行程模型建立过程与之相 同。 当油气弹簧两端相对运动速度较低 时, 系统总 流量 q 亦较小 , 此时油液仅通过常通孔进入蓄能器 。 此时常通孔流量与总流量相等 , 油液流经常通孔满 足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 , 可得 [ q o q A gv 、 1 P P一 斗 【‘ 2 c A 式 中 P 为阻尼 阀人 出口处压力 , P a ; P ,为阻尼 阀出 人 口处压力 , P a ; q为系统总流量 , m / s ; q 。为 常通孔流量 , m / s ; p为油液密度 , k g / m ; C d 0 为常通 孔流量系数 ; A 。 为常通孔面积 , r n ; 为油气 弹簧两 端的相对运动速度 , m / s 。 2 . 2 . 2 阻尼 阀部分开阀后数学模型的建立 锥阀结构示意 图如 图 3所示 。从 阀的结构可 知 , 阀内液流速度 、 压力呈轴对称 , 作用于阀上 的各 种力在径向上 自相平衡 , 因此在讨论 中只须考虑沿 轴线方向上的力 。 阻尼阀导向 和限位装置 图 3 锥阀结构示意图 作用在阀芯上的力平衡方程为 P2 3 w d / 4 k v o F G 5 式 中 P 一 。 P - p 3 , P a ; k 为压缩 阀弹簧刚度 , N / m; 加为弹簧预压缩量 , m; h为阀 口开度, m; G为阀芯 重力, N; F C d w d h P 2 3 s i n 2 0 , 为稳态液动力 , N; 为液流角, r a d ; C 为压缩阀流量系数。 忽略阀芯重力和流体 与侧壁 间的黏性力 , 则压 差与开度的关系式为 f , 一 { q cd A, Pz 一,/ p c d x 1 T d h √ 2 P z 一 , / p 7 【 g o C do A o , / 2 P 2 3 / p 式中 q 为压缩 阀流量 , m / s ; A 为 压缩 阀通 流面 积 , m 。 2 . 2 . 3 阻尼阀全开时数学模型的建立 当系统流量 q继续增大时, 压缩 阀达到最大开 度 , 再度形成固定通道节流 , 为车辆提供较大阻尼 , 主要抑制车轮高频共振并防止悬架击穿 , 以适应车 辆安全性的阻尼匹配需要。此时的流量公式为 f 9 g 。 g A s { q , C a w d h √2 P 2 3 / p 8 【 q 0 C d 0 A 0 ,/ 2 P 2 3 / p 式 中 h y m a 为压缩阀最大开度 。 2 . 2 . 4 沿程压力损失 油液由油缸到蓄能器或由蓄能器流回油缸的过 程 中, 沿途须克服各种阻力 , 引起压力损失 , 即沿程 损失。按照达西一 韦斯 巴赫 D a r c y We i s b a c h 公式 计算 A Lp p I q 9 式中 P 为蓄能器接 E l 处压力 , P a ; A为沿程阻力系 数 , 与雷诺数 、 管路内径和管壁粗糙度有关 ; L 。 为管 路长度 , r n ; D 。 为管路内径 , m; s 。 为管路截面积 , m 。 2 . 2 . 5 局部压力损失 油液流经油气 弹簧管路 中的油管接头等部 件 时 , 引起的流动损失 , 即为局部压力损失。把各接头 处的局部压力损失都折算 到蓄能器接 口处 , 忽略了 其他接口处 的局部压力损失 , 则有 P P 。 ㈢ 10 式 中 为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 主要与局部 的形状有 关 ; 5 为蓄能器接 口处截面积 , m 。 P 一 P _一 6 3 油气悬架性能仿真分析 0 . 2 5 订 1 - 4 C d x h s i n 2 0 / d 一 当油气弹簧两端相对运 动速度较高时 , 系统流 量 q亦较大 , 根据式 4 , 阻尼 阀两侧压差 达到开启 压力时, 阻尼阀部分打开, 总的节流面积随压差的增 加而增大。此时油液分别流经常通孔和压缩阀进入 蓄能器 。压缩 阀两侧的压差与常通孔两侧的压差相 等, 则其流量公式为 油气悬架的具体结构参数和物理参数见表 1 。 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 利用 Ma t l a b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时采用振 幅为 0 . 0 5 m, 频率分别 为 0 . 4 , 0 . 9 5 , 2 . 5 , 3 . 1和 3 . 5 H z的正弦激励。 不同激励频率下作用在悬架缸上的力 F与激励 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由图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刘刚 , 等 越野车油气悬架的建模与试验研究 9 3 9 表 1 油气弹簧非线性数学模型仿真参数 参数 数值 蓄能器初始体积 / L 0 . 7 5 蓄能器初 始压力 P / MP a 3 . 3 1 活塞杆直径 d / mm 7 3 . 1 0 工作缸直径 D/ mm 1 0 4 . 4 0 常通节流孔面积 A o / m m 1 9 . 9 6 伸张阀孔直径 d / m 0 . 0 0 7 伸 张阀弹簧刚度 / N / m 1 9 3 4 5 伸 张弹簧 预压缩量 h , o / m 0 . 0 0 5 压缩 阀孔直径 d y / m 0 . 0 1 压缩 阀弹簧刚度 k y / N / m 1 7 5 4 6 压缩弹簧预压缩量 h ,o / m 0 . 0 0 5 流量系数 C d 0 . 8 2 管路 直径 D。 / m O . 0 1 2 管路长度 L p / m O . 1 8 沿程 阻力 系数 A 0 . 0 4 9 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0 . 9 6 液流角 0 / r a d , 4 丑 器 鼗 教 图4 不同激振频率下综合输出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 冬 丑 缸 淑 教 舞 图5 不同激振频率下综合输出力与速度的关系曲线 可见 , 激振频率较低时 , 复原行程的曲线与压缩行程 的曲线很接近 , 即曲线基本呈对称性 ; 但 随着激振频 率 的提高 , 非对称性逐渐显著。这是 由于阻尼力的 非对称性造成的。阻尼力与位移和速度 的关 系曲线 如图 6和图 7所示 。由于激振位移和激振速度与激 振频率分布存在 A s i n 2 和 A 2 w f c o s 2 的关系, 即激振位移和激振速度都随激振频率的升 高而增大。由图可见 , 当激振频率较低时 , 激振速度 也较低 , 没有达到开阀速度 , 油液仅通过常通孔在悬 架缸与蓄能器 间流动 , 压缩行程和阻尼行 程阻尼力 的大小相等 , 呈现对称性。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 , 激 振速度首先达到压缩 阻尼 阀的开启速度 图 7中的 V , 压缩阻尼阀逐渐开启。激振频率进一 步增加 , 激振速度达 到伸 张阻尼 阀的开启 速度 图 7中的 V , 伸张阻尼阀也逐渐开启 。相 同激振频率压缩阻 尼力小于伸张阻尼力。图 7中 V k m f 为伸张阻尼阀达 到开启极 限时的激振速度 , V 为压缩阻尼阀达到开 启极限时的激振速度 , 可见 , 伸张阻尼 阀先于压缩阻 尼阀达到开启极限。 嗵 盟 采 墨 图 6阻尼力与位移 的关 系曲线 ● ● Vkmf Ykf ’ Yky kmy - ● 图7 阻尼力与速度的关系曲线 研究阻尼阀系参数的变化对油气悬架阻尼特性 的影响, 可为阻尼可调油气悬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 据 加 。通过仿真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各阀系参数的 影响, 由于篇幅所限, 这里只给出液流角的变化对阻 尼特性 的影响曲线 , 如图 8和图 9所示 。可见 , 当液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9 4 0 汽车工程 2 0 1 5年 第 3 7卷 第 8期 凹 雹 稚 垮 位移, m 图8 不同液流角下的位移阻尼特性 一I 厂 0 / 2’ - - - 一 0n / 3 一一一 0h i 4’ , / 6 速度/ m/ s 图9 不同液流角下的速度阻尼特性 流角 由 6增大到 2 由锥 阀变为平阀 时, 压缩 行程和伸张行程的阻尼力都逐渐变小。对于不同吨 位的车辆 , 可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更换具 有不同锥角的阀芯 , 获得相应的阻尼特性。 4 油气悬架性能试验验证 为验证此油气悬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上述数 学模型的正确性, 选用北京佛力公司生产的悬架试 验台对该悬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 中采用标准 的正 弦信号作 为激励信 号 , 以 3种 振 幅 0 . 0 2 , 0 . 0 4和 0 . 0 5 m , 3种频率 0 . 5 , 1 . 6 7和 3 . 1 H z 分多组进 行 试验 。 由于篇幅所限 , 文中仅给出频率为 3 . 1 H z , 振幅 为 0 . 0 5 m时的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 比, 如图 1 0 所示 。由图可见 , 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 5 结论 1 仿真与试验 曲线基本 吻合 , 说明所建立 的 速度/ m / s 图 1 O 试验和仿真的速度特性曲线 油气悬架非线性数学模型基本正确 , 可用来分析 阀 系参数的影响。 2 可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 通过更换具 有不同锥角的阀芯 , 方便地获得不 同的阻尼特性 , 形 成系列化。 [ 1 ] [ 2 ] [ 3 ] [ 4] [ 5 ] [ 6 ] [ 7 ] [ 8 ] [ 9 ] [ 1 0 ] 参考文献 Mi c h e l e I e l u z z i ,P a t r i z i o Tu r e o,Ma u r o Mo n t i g l i o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H e a v y T r u c k S e m i - a c t i v e S u s p e n s i o n C o n t r o l [ J ] .C o n t r o l E n g i - n e e r i n g P r a c t i c e , 2 0 0 6 , 1 4 3 3 0 2 3 1 2 . Ga o B,Da r l i n g J ,Ti l l e y D,e t a l ,Co n t r o l o f a Hy d r o P n e u ma t ic A c t i v e S u s p e n s i o n B a s e d o n a N o n l i n e a r Q u a n e r c a r Mo d e l [ J ] . J o u r n a l o f S y s t e ms&C o n t r o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6 , 2 2 0 1 1 5 3 1 . 孙涛 , 喻凡 , 邹游. 工程车辆 油气悬架非线性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研究 [ J ] . 系统仿真学报 , 2 0 0 5, 1 7 3 2 1 0 2 1 3 . Zh a n g N,S mi t h W A,J e y a k u ma r a n J .Hy d r a u l i c a l l y I n t e r c o n n e c - t e d V e h i c l e S u s p e n s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 Mo d e l l i n g [ J ] .V e h ic l e S y s t e m D y n a m i c s , 2 0 1 0 , 4 8 1 1 7 - 4 0 . S mi t h W a d e A,Z h a n g No n g,Hu Wi l l i a m.Hy d r a u l i c a l l y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e d V e h i c l e S u s p e n s i o n H a n d l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 J ] .V e h i c l e S y s t e m D y n a m i c s , 2 0 1 1 , 4 9 1 2 8 7 1 0 6 . C a o D, R a k h e j a S , S u C Y .P r o p e r l y A n a l y s i s o f a n X- c o a v l e d S n s - p e n s i o n f o r s p 0 r t U t i l i t y V e h i c l e s [ c] .S AE P a p e r 2 0 0 8一O 1 1 1 4 9 . C a o D,R a k h e j a S , S u C Y.P i t c h P l a n e A n a l y s i s o f a T w i n g a s c h a mb e r S t rut S u s p e n s i o n [ J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Me e h a n i e a l En g i n e e r s ,P a r t DJ o u r n a l o f Au t o mo b i l e E n g i n e e rin g , 2 0 0 8 , 2 2 2 8 1 3 1 3 1 3 3 5 . 甄龙信, 张文明. 单气室油气悬架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J ] . 机械 工程学报 , 2 0 0 9 , 4 5 5 2 9 0 2 9 4 . 杨杰. 基 于油气悬架 的阻尼可调技术研究 [ D] . 北京 北京理工 大学 , 2 0 0 9 . 杨杰 , 陈思忠 , 吴志成 , 等. 阀系参数对油气悬架阻尼特性的影 响[ J ]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2 0 0 9 5 3 9 8 - 4 0 2 . N / 丑曝 淑敏 舞 N / 哩盛稚鞲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