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pdf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第 2 3 卷 育期 ,N W向大多数断裂都在这一时期形成 ;海 西 早期 泥盆纪末期一石炭纪 的断裂活动主要发育 在卡塔克隆起东部及塔中主垒带 ,一些较大规模的 断裂继续活动 ;海西晚期断裂活动明显减弱。 北西向的断裂 以塔 中I 、 Ⅱ号为代 表 ,它们从 奥陶纪中期开始发育 ,控制了卡塔克隆起 中上奥陶 统碳酸盐岩台地相的沉积;奥陶纪末期~志留纪早 期 ,在中加里东运动影响下 ,北西向断裂又一次大 规模活动 ,导致断裂两盘上奥陶统遭受大量削蚀 , 中央断垒带上则被全部削蚀 ,志留系不整合在奥陶 系之上 ,志留纪以后基本停止活动。 北东向断裂的四期发育 第一期发生在奥陶纪 末期 ,受车尔臣断裂强烈活动影响,塔南 隆起大规 模 向西北挤 压逆冲 ,塘古巴斯 及卡塔克隆起南 部 N E向断裂开始活动 ;第二期 ,发生在志 留纪晚期一 泥盆纪中晚期 ,构造活动总体表现为西南一东北走 向的构造隆起 ;第三期发生在泥盆纪末一 石炭纪早 期 ,构造活动表现为断裂再次活动,并控制着石炭 系早期的沉积 ;第四期发生在海西晚期 ,构造运动 使N E 向的断裂、构造再次活动 ,导致上覆石炭系 、 二叠系上拱变形。 以上分析认为 ,志留纪一石炭纪早期是N E向 断裂的主要发育期 ,依据区域断裂活动的特 ,古 城墟隆起西段奥陶系灰岩发育的N E 向的小断裂就是 这一时期形成的 ,由于构造挤压应力在塔中 I号断 裂以南基本释放,因而古城墟隆起西部倾没端仅发 育一些N E 向的小断裂 。 5 构造演化史 古城墟隆起在寒武纪及早中奥陶世台地一盆地 沉积的基础上经历 了多次构造运动 ,经断裂活动后 逐步抬升发展定型。 寒武纪一早奥陶世 ,古城墟隆起西部与卡塔克 隆起为统一碳酸盐岩台地 ,台地边缘坡折带位于古 隆1 井以西。加里东中期一幕运动在此表现为台地 普遍暴露 ,遭受剥蚀 ,岩溶发育 ,塔 中与古城墟之 间受拉张作用力影响 出现了东北倾 向的同生正 断 层 ,致使虽塔 中处于暴露剥蚀区 ,但古城墟隆起在 新的海侵 中除东部地形较高外 ,大部接受 了海侵体 系 的沉积 ,最大海 泛面到达断裂边缘。图2 为古城 墟隆起沉积构造演化图。 加里东 中期一幕最强烈的运动在本 区表现为从 拉张到强烈挤压,满加尔盆地南北隆起成 山,大量 火 山碎屑 向盆 内迅 速堆积 ,随着沉积速率不断加 快 ,台地向西萎缩 ,碳酸盐岩沉积范围大大缩小 , 晚奥 陶世岩相 分异 ,古城墟 隆起 、塘 古孜 巴斯 坳 陷、塔中隆起北斜坡同属却尔却克群沉积岩相区, 与塔中隆起 区迥然不同。 晚奥陶世后。加里东中期二幕运动更为强烈 , 由于北昆仑洋闭合 ,塔里木板块与周缘板块碰撞 聚 合 ,阿尔金陆缘隆起 ,进一步逆冲,出现大规模 冲 断推覆构造 。在本区的表现一是卡塔克隆起形成逆 冲 、滑脱断层 ;二是使古城墟隆起东部及南部出现 一 系列挤压推覆断层 ,东部整体 台阶式逆 冲,民丰 且北断裂带形成,其根部首先抬升,坡折带以东最 为明显, 盆地反转,古城墟隆起雏形基本形成。志 留泥盆纪,随周缘板块闭合作用增强,民丰断裂继 续活动, 古城墟隆起整体呈东高西低构造形态。志 留系围绕隆起周缘上超 , 后又遭受过剥蚀,隆起上 缺失志留泥盆系。 海西早期活动 ,区域挤压增强,晚泥盆世与下 伏地层区域性不整合 ,古城墟 隆起及塔 东地区整体 抬升 。下二叠统上超后 ,长期处于剥蚀状态。印支 运动是塔里木盆地与羌塘地体碰撞事件 ,使盆地整 体 抬升 ,塔东地区石炭 、二叠 、三叠系大 面积缺 失 ,古城墟隆起定型。白垩、下第三系与之前的不 整合是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作用的结果,白垩系沉 积以后 ,古城墟隆起形成北倾单斜 ,老第三纪,盆 地处于伸展构造环境 ,北 民丰一罗布庄与古城隆起 形成统一的南倾单斜 ,第三纪晚期 ,活动较弱,保 持了北高南低 的构造特征。 6 古城墟隆起油气前景 2 0 0 5 年 ,中石化西部新 区勘探指挥部钻探的古 隆 1 井在奥陶系中途测试获得 日产天然气 1 0 0 6 7 m 良 好效果 ,储层明显受岩性控制 ,细一 中晶云岩的晶 间孔隙是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问,从地震资料储层预 测结果看 ,储层层状分布特征 明显;天然气样品分 第 1 期 张孝玉等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析结果 ,甲烷含量7 3 . 2 %,乙烷含量0 . 6 8 %,丙烷含 量0 .0 8 %,氮气含量3 . 2 1 %,二氧化碳含量2 2 . 1 5 %, 8 c 一 38 . 5 ‰ , 6 ”C 2 -4 .5 % 。 ,地层所产气明 显为干气 ,烃类气体为过成熟 的油型气 ,源岩应来 自寒武系 一下奥陶统 ,与塔东2 井的可动稠油来源 相 同,因此古城墟隆起 油气来源于寒武 系一下奥陶 统烃源岩。 图3 为塔 东2 井埋 藏热演化史 图。根 据塔东2 井 流体包裹体及埋藏热演化历史资料推测 ,满加尔坳 陷寒 武一 下奥 陶统烃 源岩在加 里东 中期 随着厚 达 5 0 0 0 m以上的上奥 陶统快速沉积 ,烃源岩快速达到 成熟并开始大量生成油气 ;奥 陶纪末期 ,烃源岩 已 达很高的成熟阶段 ,生烃作用基本停止 。而古城墟 距今对阐 Ma 图3 塔东2 井埋藏热演化史 图 据肖中尧等 。2 0 0 2 隆起在加里东 中期 已形 成雏形 ,加里 东晚期 早海 西期 ,古 隆起基本形 成 ,早 海西期 以后 继承性 发 展 ,是满加尔凹陷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和有利 聚 集 区,具有 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虽然先期形成 的 油藏 中原油 由于持续埋藏发生蚀变裂解 ,但巨厚 的 上奥陶统泥质岩可以有效阻止烃类气体的逸散 ,控 制古城墟隆起形成高产工业气藏 的关键是奥陶系内 幕是否存在优质的储层。 参考文献 【 1 ] 楼雄英.T 7 2 界面与塔中隆起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 储 层I J 】.沉积 与特 提斯 地质 ,2 0 0 5 ,2 53 2 4 31 . [ 2 】 何登发 ,贾承造 ,李德生,等.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 地 的形成与演化l J 1 .石油与 天然气地质 ,2 0 0 5 ,2 6 1 6 4 7 7 . [ 3 】 贾 承造.塔里 木盆地构造 特征与 油气聚集 规律『 J ] . 新 疆 石油 地质 ,1 9 9 9 ,2 0 31 7 7 1 8 3 . 编辑汪孝芝 敏 油 致密油是指与生油岩层系同生 的、在各类致密储集层聚集的石油 ,油气经过段距离运移 ,储集层岩性 主要包括致密砂岩和致密灰岩等 ,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0 . 1 1 0 。 m 2 ,孔隙度小 于1 0 %,。 A P I 一般大于4 0 ,单 井无 自然工业产能。形成致密油需具3 个条件 一是面积分布的储集层 ;二是广覆式分布的优质生油层 ;三 是连续型分布 的致密储 集层与生油岩紧密接触的共生层 系。与北美巴肯致密油 地质资源量为5 7 8 l o “ t 和鹰滩致密油 比较 ,中国致密油有特殊性 中国致密油 以陆相沉积为主 ,分布范 围有 限,而北美致密油以 海相为主,面积大;中国致密油储层物性较差, 孔隙度和渗透率总体小于北美致密油储集层;中国致密油油 质相对较重 ,而北美致密油多为凝析油 ,油质较轻。 目前中国致密油在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四川 盆地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等获得工业性发现 ,地质储量在1 51 0 t 以上,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 、松辽 盆地青山口组等的致密油也有 良好资源前景 ,中国致密油总体有利勘探面积可 11 2 01 0 k m 以上 ,总体地质 储量可达7 0 ~9 01 0 s t 。 摘 自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1 2 ,No 1 j 一 璐糖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