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油气勘探前景.pdf
第 3 2卷 第 6期 2 0 1 0年 1 2月 石 油 察 劈 弛 届 PETROLEU M GEOLOGY EXPERI M ENT Vo1 . 32. No.6 De c ., 2 01 0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6 l 1 2 2 0 l 0 】 0 6 0 5 2 1 0 6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油气勘探前景 吕修祥 一 , 杨 海军。 , 白忠凯 , 雷刚林。 , 刘丹丹 , 马玉杰。 1 . 中国石 油大 学 地球科 学学院 , 北京 1 0 2 2 4 9 ;2 . 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 0 2 2 4 9 ; 3 . 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 田公 司 勘探 开发研 究院 , 新疆 库尔 勒8 4 1 O O 0 摘要 塔 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具有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本区发育 的寒武一奥 陶系的烃源岩和一套高 丰度 的石炭系油源 岩, 为该区形成 大油气 田提供 了物质基础 。发育以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为储 层、 志留系泥岩 以及石炭 系下泥岩段 为盖层和以石炭 系砂 砾岩段 、 生屑灰岩段作储层 、 下泥岩段及中泥岩段为盖层的多套储盖组合 。储层分布稳定 , 储集条件 良好 , 盖层保 存完好 , 良好 的 储盖条件 为油气 富集创造 了条件 。麦盖提斜坡经历了寒武一 奥陶纪北倾斜坡 和 自石炭纪 以来南倾斜坡 的发展 过程 , 处在构造 活 动的枢纽部位 , 既有利于油气聚集更有利于油气的后期保存 , 是有利 的油气聚集成藏 区。麦盖提斜坡东段具有 良好的油气远景 , 奥陶系碳 酸盐岩岩溶圈闭 、 石炭系构造及地层岩性圈闭应为进一 步勘探 的主要对象 。 关键 词 烃源岩 ; 储盖组合 ; 构造演化 ; 麦盖提斜坡 ; 塔 里木 盆地 中 图 分类 号 TE 1 2 2 . 3 文献 标 识码 A H YDRoCARBo N EXPLo RATI oN PRoS PECTS I N THE EAS T S ECTI oN oF THE M AI GAI TI SLoPE I N THE TARI M BAS I N Lv Xi u x i a n g ,Ya n g Ha i j u n 。 ,Ba i Z h o n g k a i ,I e i Ga n g l i n 。 ,L i u Da n d a n ,Ma Yu j i e 。 1 . C o l l e g e o f Ge o s c i e n c e s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B e i j i n g 1 0 2 2 4 9, C h i na ;2 .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J ’ Pe t r o l e u m Re s o u r c e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e t r o l e u m , Be i j i n g 1 0 2 2 4 9 ,C h i n a; 3 . E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e vel o pme n t R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T a r i m Oi e l d Br a n c h,CNPC, Ko r l a,Xi i a n g 8 4 1 0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t wa s c o ns i d e r e d t ha t t he e a s t s e c t i o n o f M a i g a i t i Sl o pe i n t he Ta r i m Ba s i n h a d t he f a v or a b l e c on di t i o ns f or hy d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 ul a t i o n. Ca m b r o Or d o v i c l a n hy d r o c a r b o n s o u r c e r o c k s a n d a s e t o f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o i 1 s o u r c e r o c ks wi t h h i g h a b u nd a n c e whi c h d e v e l o p i n t h i s a r e a p r o v i d e ma t e r i a l f o u n d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l a r g e o i l / g a s f i e l d s i n t h i s a r e a .Th e r e a r e s e v e r a l r e s e r v o i r --s e a l a s s e mb l a g e s i n t h e Ma i g a i t i S l o p e . One i s t h e a s s e mb l a g e o f Or d o v i c i a n we a t he r e d c r u s t o f t h e b u r i e d h i l 1 3 S r e s e r v o i r b e d.a n d S i l u r i a n m u d s t o n e a n d Ca r b o n i f e r o u s l o we r m u d s t o n e me mb e r a s s e a l s .The o t he r i S t he a s s e m bl a g e o f t he Ca r b on i f e r ou s g l u t e ni t e me m b e r a nd b i oc l a s t 1 i me s t o ne m e m be r a s r e s e r vo i r be d。a nd 1 O W m u ds t o ne me m b e r a nd m e d i um mud s t o ne me m b e r a s s e a l s .Re s e r v o i r be d s wi t h f a v or a b l e r e s e r v oi r c o nd i t i o n a r e di s t r i bu t e d s t a bl y,a nd s e a l s a r e i n p e r f e c t c o n di t i on . Fa v or a b l e r e s e r v o i r~ s e a l a s s e i nb l a ge s pr o vi de f a vo r a bl e f ou nd a t i o n f o r hy dr o c a r bo n e nr i c hm e n t . M a i ga i t i Sl o pe e x pe r i e nc e d de v e l o pme nt pr o c e s s e s o f no r t h d i pp i n g s l op e du r i ng Ca m b r o-- Or d o vi c i a n a nd s ou t h di ppi ng s l o p e s i nc e Ca r bo ni f e r o us pe r i od,a n d i s l o c a t e d a t pi vo t p a r t o f t he t e c t o ni c mo ve me n t, whi c h i S f a v or a bl e f or t he hy dr o c a r b o n a c c um u l a t i o n a nd t he l a t e r s t o r a g e . I t i s a f a v o r a b l e a r e a f o r t he h y 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wi t h f a v o r a b l e h y d r o c a r b o n p r os pe c t s .I t i s p r e di c t e d t ha t Or d o v i c i a n b u r i e d h i l l a n d Ca r b oni f e r o us a nt i c l i ne r e s e r v oi r i n t he e a s t s e c t i o n o f Ma i g a i t i S l o p e s h o u l d b e t h e ma i n o b j e c t s f o r t h e f u r t h e r e x p l o r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s o ur c e r o c k;r e s e r v oi r -- s e a l a s s e m b l a ge;s t r u c t u r a l e vo l ut i on;M a i ga i t i Sl op e;Ta r i m Ba s i n 麦盖提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 巴楚隆起 以南 图 1 , 面积近 5 1 0 k m2 , 是一 个经多期 构造 变动 最终 发育成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前 陆斜 坡 , 区域性南倾 。塔 西南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Ⅲ, 但勘探难度大, 发现 极为有限。目前在麦盖提斜坡西段发现了以石炭系 为产层 的巴什托普油气 田, 在麦盖 提斜坡东段北 部边 界玛扎塔格构造带 探 明了 以奥 陶系碳 酸 盐岩潜 山和 石炭系为产层的和田河气田, 控制了以奥陶系碳酸盐 收稿日期 2 0 1 0 0 1 ~2 5 ; 修订 日期 2 0 1 0 1 0 0 8 。 作者简 介 吕修祥 1 9 6 3 一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 。E ma i l l u x x c u p . e d u . c n 。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 1 0 7 2 1 0 2 5N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计划” 项 目 2 0 0 5 C B 4 2 2 1 0 8 资助。 5 2 2 石 油 寥 鲐 沾 届 第 3 2卷 图 1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构造位置平剖面 Fi g.1 Te c t o ni c l oc a t i o n a nd s e c t i o n o f t he M a g a i t i Sl ope i n t he Ta r i m Ba s i n 岩潜山为产层 的鸟山气藏 。形成 于喜马拉雅构造 期的玛扎塔格 构造带E ] , 可 以聚集储量 规模达 6 2 0 t 0 m。的 天 然气 , 说 明 新 构 造 也 可 以 成 藏 ; 也说 明 了本 区不 乏油 气 源 。由此 也 增 大 了人 们 向 斜 坡方 向找油 气 的渴望 , 但是 位于斜 坡东 段 的玛参 1 井和位于斜坡西段 的塔参 2井钻探落空使人们 对麦盖提斜坡油气勘探更增一层疑虑 。 勘 探 实 践证 实 麦 盖提 斜 坡具 有 丰 富 的油 气来 源, 不仅有寒武系的气源, 同时还有石炭系的油源。 自塔里木盆地发育之初 , 麦盖提斜坡就已存在 , 但 经 历 了早 期 北倾 向晚期 南倾 的强烈 反转 过程 , 从寒 武 纪时 的和 田古 隆起 到新 近 纪定 型 的 巴楚 活动 古 隆起 ] , 古隆起 由南向北的迁移演化及其对沉积 与岩溶的控制作用 、 对油气运移格局的控制作用的 认识 十 分 有 限 , 增 大 了 勘 探 目标 选 择 的 难 度 。 同 时 , 斜坡向下倾方 向埋深偏大 、 目前勘探程 度下解 释出来的构造贫乏也是影响该 区油气勘探进程的 重要 因素 。 第 6期 吕修祥 , 等.塔里木盆地麦 盖提斜坡 东段 油气勘探前景 ‘5 2 3 。 1 发育优质烃源岩 无论 是 油气 富 集 的 “ 源 控 论” r 6 ] , 还 是利 用 “ 含 油气系统” 认识油气分布 , 都离不开有效烃源岩 。 油 源对 比结果 表 明 , 巴什 托普 油气 田的油气 来源 于 寒 武一奥 陶 系源岩层 ] , 同 时也有 石 炭 系油 源 的 混 入 l J 。和 田河 气 田处 在 巴 楚 隆 起 南 部 断 褶 带 , 紧邻 麦盖 提斜 坡 , 气 源 对 比证 实 天然 气 来 自于 麦 盖提斜 坡深 埋部 位 的寒武 系 , 并 且天 然气 来 自原 油 裂解气 与 干 酪 根 裂 解 气 l 1 。 引。由此 看 来 , 麦 盖 提 斜坡寒 武一 奥 陶系是 一套 现实 的烃 源岩 , 并且 原 油 裂解气 包 括早期 已形 成 油 藏 的 原 油裂 解 及 没 有 从烃源岩中排出来 的原油裂解口 ] , 由此使天 然 气 的资源 潜力 大 为 提 高 。从 形成 于喜 马拉 雅 晚 期 的玛扎塔 格 断垒依 然能 捕获 到大 量 的天然 气 和 田 河气 田 的事实来看 , 这套烃源岩对任何时候形成 的与之相 连通 的圈闭都 是有 效烃 源岩 。 麦盖提斜坡石 炭系烃 源岩 的发育 东部优 于西部 图 2 。从有机碳的分析数据看 , 西部的巴 2 井 、 巴 3 井 一 般都 小 于0 . 5 , 群4 井 只有个 别样 品大 于1 . 0 ; 深 地层 度/ 岩性 剖面 、S I 是 / rag ‘ 有机 碳/ % k m 0 l 2 l l l l ;重量; j一 5i 一 1 .4 卡 ~ . ; . 石 1 ~l 拉 一 ~_ 1 6 。 . 。‘ _ 沙 ~I 炭 依 I l 组 l 8 z口 g ■爿 三二 系 卫 卫 工 三 二 二 ] 1 9 l 2O 巴 楚 组 、,V , ~ I F 2 上 一 I ~l 奥 I一 I 陶 l I ■C 系 I I l I 2 一 l l 田田曰日匣目 旺] 昭圈圃圃 口 细砂岩粉砂岩 泥质 粉砂 岩泥岩 灰岩含膏砂岩 膏砂岩泥灰岩 膏岩生屑灰岩 图 2 塔里木盆地和 田河气 田玛 4 0 1井地球化学剖面 Fi g. 2 Ge o c he mi c a l s e c t i on of W e l l M a 401 o f t h e He t i a nhe Oa s fie l d i n t he Ta r i m Bas i n 而 东部 的 巴东 2井 、 玛 4井 、 玛 4 0 1 井 在卡 拉 沙依 组普遍存在一套高丰度的暗色泥岩 , 有机碳含量一 般 都 大于 1 . 5 图 2 ; 玛参 1井 有 机 碳 最 高含 量 达 2 4 , 4 8个 样 品平 均 值 大 于 2 。井 下 统 计 显 示 这套 高丰 度 的泥质 岩厚 3 o 8 o m, 含 煤 , 显示 为 沼 泽相 沉积 。有 机质 类型 为腐 植型 及过 渡型 , 成熟 度 R 。 值 约 0 . 6 ~0 . 8 。煤 系 泥 质 岩 是 陆相 盆 地 的一 类重 要 烃 源 岩口 , 如 吐 哈 盆 地 台北 凹 陷原 油 主要 来 自中 、 下侏 罗统 , 是 典 型 的煤 成 烃[ 2 。近 年 来 , 在玛 4井 也 已经发 现 了源于 石炭 系源岩 的轻 质油 , 石炭系的源岩值得关注。 2 发育 多套储盖组合 从和田河气 田的含气层位来看 , 石炭 系的砂 岩 、 砂砾 岩 以及灰 岩 包括 标准 灰岩及 生 屑灰 岩 皆 为含气层 引, 并且产能较高, 一般 日产气大于 1 1 0 m。 。另一个重要含气层位是奥陶系的风化壳 , 在 和 田河气 田石 炭 系直 接超 覆 在 下 奥 陶 统碳 酸 盐 岩之上 , 下奥 陶统经历 了长期溶蚀以及喜马拉雅期 正在 活动 的玛 扎塔 格 断裂 的改造 作用 , 裂缝 及溶 洞 段厚 度 超过 4 0 0 IT I l 2 。麦 盖 提斜 坡东 段 下奥 陶统 与石 炭 系之 间 的残 留地 层 比和 田河气 田多 , 说 明碳 酸盐 岩经 历 的改造 时 间短 , 推 测储 层厚 度不 及和 田 河气 田的储层厚度, 但是下奥陶统岩溶发育, 储层 发育 好瞳 。在麦 盖 提 斜 坡 , 纵 向上 发 育 了几 套 良 好 的储盖组合 。 2 . 1奥 陶 系储 盖 组合 即奥 陶系潜 山风化壳为储 层 , 志 留系泥岩 以及石 炭系下泥岩段为盖层的储 盖组合 , 是本 区较 为理想的 一 套储盖组合 。奥陶系 碳酸盐 岩储 集 岩岩 石类 型包 括亮 晶鲕粒灰岩 、 亮 晶藻砂屑灰岩 、 亮 晶藻鲕粒灰岩 、 亮 晶绵云藻灰岩 、 亮 晶粒 屑灰岩 、 泥 晶粒 屑灰 岩 、 泥粉 晶白云岩 、 中细 晶 白云岩 、 藻 云岩 、 残余 藻 云岩 、 残 余 叠层石云岩 、 层纹石云岩 、 砂 屑粉 细晶云岩 、 构造溶 塌 角砾 藻云岩等 。碳酸盐储集 岩 由于 长期暴露地表 , 形 成了大量的风化壳溶蚀孔洞, 在大气淡水的渗滤作用 下 , 形成 了一系列垂 直的溶蚀孔洞 系统和较 大的溶蚀 洞穴。此外, 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缝成为后期地层水 垂直渗滤的通道, 沿着构造裂缝发育的一系列溶蚀孔 洞大大增加了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其储集空问主 要有 粒问孔 、 粒 间溶 孔 、 晶问孔 、 晶问溶 孔 、 藻孔 、 裂 缝溶孔 、 粒内溶孔 、 基质溶 孔 、 充填物溶孔 、 溶 洞、 窗 格 孔、 收缩缝、 构造溶蚀缝、 压溶缝等 图 3 a , b 。在斜坡 北部的和田河气田, 奥陶系风化壳测井解释孔隙度最 大 7 . 4 , 加权平均2 . 5 5 , 一般1 . 2 ~1 . 3 , 渗透 5 2 4 石 油 雾 鲐 沾 厦 第 3 2卷 a . N 2 井 , 1 8 2 1 o 1 8 2 1 . 1 2 m O , 溶N L N 2育 b玛 4 0 l 井 ,2 3 2 9 .3 7 m O , 1 2 5 , 泥 晶球粒 灰岩 , 网状 张开裂 缝发 育 c . 4 。0.1 _井,c I I I l t 2 1 6 5 0 5 m , 1 l o o , 中 粒 岩屑 石英 砂岩 , 孔 隙非 常发 育 , d . 玛 5 井,C I I 油组 1 9 6 0 3 6 1“I 1 , 1 5 0 ,泥粉晶 云 质灰 岩,构造一 溶 蚀裂 缝 分布 均匀 图 3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 北部储层储集 空间类 型 Fi g .3 Type s of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s pa c e o f t h e no r t he r n M a i g a i t i Sl ope i n t he Ta r i m Ba s i n 率 0 . 0 0 4 3 6 2 6 7 . 6 8 1 0 。裂缝孔隙度 占总孔 隙度的 1 .5 ~3 .5 , 但裂缝渗透率却占总渗透率 的 9 9 .4 % o 左右_ 2 。钻井揭示下泥岩段厚度一般 9 0 ~ 1 1 0 m, 是一套 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 2 . 2石 炭 系储 盖 组合 即 以石 炭系砂砾 岩段 、 生屑灰 岩段作储层 , 以下 泥岩段 、 中泥岩段为盖层 的储 盖组合 。含砾砂岩段 主 要为含灰细 中粒 石英 砂 岩 , 含砾 石 英砂 岩 和 细 中砾 岩 。储集空 问为粒间溶孔 、 基质微孔 、 粒 间孔 , 次 为构 造缝及溶洞 图 3 c , 储层 表现 为细孔细 喉 、 特细孔 喉 特征 , 储集类型为裂缝一 孔隙型 。斜坡东段北部 的和 田河气 田分 析 孔 隙 度 为 1 . 2 2 ~ 1 3 . 8 , 平 均 为 3 . 4 6 , 渗透率为 0 . 0 0 7 1 7 9 . 2 5 1 0 _ 。 m2 , 平均为 3 . 1 2 M1 0 , 测井孔隙度为 4 ~6 。根据测井评 价结果 , 工 , Ⅱ 类储层约 占 2 O ~3 0 ; 而生屑灰岩段岩 石类 型为生 屑泥 晶灰 云岩 、 亮 晶生屑 灰岩 、 泥 晶粉屑 灰岩 、 亮晶粒屑 灰岩 。主要 孔 隙类 型 为 晶问孑 L 、 晶 内 溶孔 、 构造缝 、 溶解缝等 图 3 d 。在斜坡 东段北 部 的 和田河气田孑 L 隙度范围为 0 . 1 ~1 9 . 1 1 , 平均为 3 . 5 5 , 渗透率值分 布于 O . 0 0 5 1 2 8 1 0 肚 m2 , 平 均为 2 . 2 3 1 0 一 /a m2 。钻 井揭 示 中泥岩段 厚度 一般 为 1 2 0 1 6 0 m 左右 , 为一 巨厚泥 岩 , 局 部夹粉砂质泥 岩薄层 , 为一套 良好 的区域性盖层 。 结 合 和 田河 气 田 、 巴什 托普油 气 田认为 石炭 系 和奥 陶系是 麦盖 提斜坡 东 段 的重要 目的层 图 4 , 且 石炭 系 的储 层 已为 玛参 1井所 证 实 。多 套有 利 的储盖 组合 为麦 盖 提斜 坡 东 段 的 油气 富 集 创造 了 条 件 。 3 发育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枢纽部位 在 多期发 育 的叠合 盆地 中, 构 造活 动枢纽 部位 是 有利 的油气 聚 集 区 , 国内外 有 许 多 实 例 , 如 阿拉 斯 加北 坡著 名 的普 鲁 德 霍 湾 油 田l l2 ] 、 塔 里 木 盆 地 塔北隆起南坡 的大型油气 富集带 东起 轮南塔 河 , 中到哈拉 哈塘及 哈得 逊油 田, 向西至英 买力 以 及 巴什 托普油 田 。构造 活 动 的枢纽 部 位 是有 利 的油 气 聚集 区 , 其原 因有 三 1 构 造 活 动 枢纽 部 位 的构 造背 景 , 一 直具 有形 成构造 或 构造一 地层 圈闭 的条件 ; 2 无论有几期油气成藏 , 构造活动枢纽部 位 总是处 在油 气 由低 向高运移 的路 径上 ; 3 构 造活 动枢 纽部 位始 终没 有成 为构造 的最 高部位 , 后期 破 坏或改造作用难于影响到该部位的油气聚集, 油气 第 6期 吕修祥 , 等.塔里木盆地麦盖 提斜坡 东段油气勘探前景 5 2 5 地 层 岩性剖面 源岩层 储集层 盖层 代表井 系 段 上碎 屑岩段 一 火 山岩 段 和 3 叠 下碎 屑岩段 系 I f 顶灰岩段 上 上L l ll l Il l ll I l【 ll ⋯ ⋯ ⋯ ⋯ { I 玛2 上泥岩 段 石 标准灰岩 段 f f d 5 炭 中泥岩段 系 生屑灰岩段 广 ] _厂 5 d g s I l l l l l l l l l 下泥岩段 I 【 1 I I j I I I I l I I 玛4 砂砾 岩 段 ,、 、 /一 /、 ’ ~ L l 奥 和 4 陶 f J 系 | f 山~一 l l l l I l l l 寒 丌兰 J 武 || 114 l l 系 / / 圈田目 固皿 圈口E日 火山岩 砂岩 泥岩 灰岩 白云岩 青泥岩 泥灰岩 砂砾岩生屑灰岩 图 4结合和 田河气 田预测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储盖组合示意 Fi g . 4 Th e f o r e c a s t i n g r e s e r v o i r s e a l a s s e mb l a g e of t he e a s t e r n M a ga i t i Sl o pe a c c or di ng t o Het i a n he Ga s f i el d i n t h e Ta r i m Ba s i n 图 5 塔里木盆地构造活动 枢纽部位构成有利油气 聚集 区模式 Fi g. 5 Th e m o de l o f t h e f a vo r a b l e hy d r o c a r b on a c c umul a t i o n a r e a i n t he pi v ot p a r t o f t he t e c t on i c mo ve me nt i n t he Ta r i m Bas i n 成藏之后保存条件好。位于塔北隆起 区的轮南一 塔河油 田就是典型实例 图 5 。 现今 构造单元划 分 中所称麦 盖提斜坡实 际上是 古 、 今斜坡 的叠合 。古构 造恢复结 果显 示 , 奥 陶纪末 期 , 沿和 田 、 叶城一 线 存在 一 个近 东 西 向 的古 隆起 , 向北 为麦 盖提斜坡 、 巴楚一 阿 瓦提凹 陷 , 古 隆起 斜坡 为北倾 , 呈现北低南高、 东低西高的构造格局 ] , 这 时 的麦盖提 斜坡 为北 倾 斜坡 , 是 一个 沉 积斜 坡 。 自 石炭 纪开始塔 里 木盆 地 出现第 二 次 大规 模 的海 侵 , 昆仑 洋海 水 由南 向北 向塔 里木 西部侵 进 , 石炭 系 地层 南厚北薄 , 反 映南深北浅 的沉积 格局 , 说 明从 石 炭纪 开始麦盖 提斜 坡 已变 为南倾 斜 坡 , 现今 的麦盖 提斜坡是一个构造斜坡。在斜坡长期演化过程 中, 麦盖 提斜 坡位 于 构造 活动 的枢纽 部位 , 一 直具 有捕 获油 气 的条件 , 是 有利 的油气 聚集 区 。 4 西段为 已证实的油气聚集 带 巴什 托普 油 田位于麦 盖 提斜 坡 的西段 , 油气具 有 混 源特 征 , 既 有 寒 武一奥 陶 系 也 有 石 炭 系 的 贡 献 , 但 以前者 为 主 ; 含 油气 层位 为石 炭 系 的生 屑灰 岩 和砂 砾岩 , 与 盆地 内塔 中隆 起 、 塔 北 隆 起 3个 油 组 可 以对 比 ; 圈 闭是 形 成 于 海 西 晚期 的 断鼻 构 造 , 在喜马拉雅运动期 间经历 了一次东西向的倾翘活 动 , 使 已形 成 的油 气 藏 受 到调 整 , 经历 了 由西 向东 的运移过程。含氮化合物分析证实, 沿 巴什托普断 裂向上运移 的油气 发生 了进 一步 由西 向东 的运 移 [ 3 。对 巴楚 隆 起及 麦盖 提斜 坡 流 体运 移 分 析认 为 , 在喜 马拉 雅成 藏 期 在 巴楚 隆起 存 在 一 个 “ 水 力 天窗” , 流体经历了由西向东 的运移过程 。 。由 此 可见 , 麦 盖 提 斜 坡 东 段 不 仅 是 有 利 的 油气 聚 集 区 , 而且 是有 利 的保 存 区 。 位 于麦 盖 提 斜坡 东 段 以北 的 巴楚 隆起 南 部 断 褶带先后发现山 1 井含气构造及和田河大气 田, 其 共 同特点是有断层与 目前所认识到 的源岩层相 沟 通 , 并且 “ 源 ” 是来 自于麦盖 提斜 坡东 段 。麦盖 提斜 坡东段发育玛南 1号断裂构造带, 其控制性断层为 玛南 1号 断 层 , 该 断 层 为 一 北 冲 逆 断 层 , 该 断 层 NW 走 向延 伸 2 2 k m, 向上切 穿 古 近 系 , 向下 切 穿 奥 陶 系而滑 脱 消失 于寒 武 系 盐 膏 层 中。断 裂 的存 在 为油 气 的运移 提供 了通 道 , 且 麦盖 提斜 坡东 段具 备形 成油 气 田的优 质 烃源 岩 。因此 , 本 区最关 键 的 任务 是寻 找有 断层 与 目的层 沟通 的 圈闭 。 塔 西南 在 海 西期 构 造 运 动作 用 下 产生 了一 系 列 的古 生代 褶 皱构 造 带 。这些 褶 皱 构 造 带 主要 发 育在麦盖提斜坡上 , 虽然后期经历 了剥蚀 , 但仍保 持相 对 高 的地 形 凸 起 , 则 为 潜 山 圈 闭 、 披覆 背斜 的 形成和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 。麦盖提斜坡东段 可能 的油 气藏类 型 有奥 陶 系潜 山 储层 是关 键控 制 因素 、 石 炭系背 斜及 地层 岩性 型 油气藏 。 5 结论 与建议 1 麦盖提斜坡区具备形成油气聚集的基本石 油 地质 条件 , 不 仅有证 实 的寒 武系 对油 和气 的贡献 5 2 6 石 油 雾 骀 沾 届 第 3 2 卷 包 括原 油裂解 天 然气 , 同 时有潜在 的正 处在 生油 窗 内的石 炭 系烃源 岩 ; 从麦 盖 提斜坡 东段周 边 的情 况看, 该区存在 2大勘探领域 , 一是石炭系碎屑岩, 二是 奥 陶系碳 酸盐岩 。 2 麦盖提斜坡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南北方 向上 的反 转 , 存 在 构造 活 动 的 枢纽 部 位 , 有 利 于 多 期油气聚集 , 目前发现的巴什托普油田及和 田河气 田正是 处在 这一 有 利 构 造部 位 。塔 北 隆 起 南坡 就 是一个 典 型实例 。 3 从 目前 的勘探程 度来 看 , 麦 盖提斜 坡带 没有 找到规 模较 大 的构造 圈闭 , 塔 参 2井 曾对 规模 巨大 的古近系地层 圈闭 圈闭面积达 2 5 0 0 k m , 圈闭 幅度 1 2 0 0 m 进行 钻 探 , 但 因无 沟 通 源 岩 层 与 圈 闭的油气运移通道而落空。建议对该区加强地震 攻 关 , 逼 近烃 源岩 , 准确 揭示 断裂 , 有效预 测奥 陶系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区, 同时寻找石炭系构造及 地 层岩 性 圈闭 。 参考文献 [ 1 ] 金之钧, 吕修祥. 塔 西南 前陆盆地 油气 资源与勘探 对策 [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 0 0 0 , 2 1 2 1 1 O l 1 3 , 1 l 7 . [ 2 ] 吕修祥, 周新源 , 皮学军 , 等.塔里木 盆地巴楚 凸起 油气聚集 及分布规律 [ J ] .新疆石油地质 , 2 0 0 2 , 2 3 6 4 8 9 4 9 2 . E 3 ] 杨海军, 李日俊 , 冯 晓军 , 等.塔里木 盆地玛扎塔格 构造带断 裂构造分析 [ J ] .地质科学 , 2 0 0 7 , 4 2 5 0 6 5 1 7 . [ 4 ] 贾承造.中国塔里 木盆地构 造特征与油 气[ U1 .北 京 石油 工业出版社 ,1 9 9 7 1 7 1 3 2 2 . [ 5 ] 何登发 , 柳少波 , 李洪辉 , 等.塔里木盆地大油田的勘探方向 以 麦盖提斜坡构造为例[ J ] .勘探家 , 1 9 9 9 , 4 2 5 7 6 4 . E 6 1 胡朝元.生油 区控制油气 田分布 中国东部陆相 盆地进行 区 域勘探的有效理论 [ J 1 .石油学报 , 1 9 8 2 , 2 2 9 1 3 . [ 7 ] 吴元燕 , 吕修祥 .利用含油气系统认识 油气分布[ J ] .石油学 报 , 1 9 9 5 , 1 6 4 1 7 2 2 . [ 8 ] 董大忠 , 肖安成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 陷石油地 质特征及油气 资源E MI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9 8 1 4 1 1 4 9 . [ 9 ] 李玉冠 , 邓兴 梁 , 吐尔逊 江.巴什托普 石炭 系油气藏 成藏 规 律[ J ] .新疆石油地 质, 1 9 9 8 , 1 9 3 2 0 7 2 0 9 . [ 1 o ] 艾华国 , 兰林英.巴什托普构造石炭系气藏 的成藏特征及麦 盖提斜坡古生界含油气性 [ J ] .新 疆石油地质 , 1 9 9 5 , 6 2 1 0 9 1 1 3 . [ 1 1 ] 陈俊湘 , 屈秋平 , 邱斌 .塔里木 盆地 巴什托 普背斜石炭 系油 气藏形成条件[ J ] .新疆石油地质 ,1 9 9 7 , 1 8 4 3 1 9 3 2 3 . [ 1 2 ] 赵孟军 , 卢 双舫.原 油二 次裂 解气 天然 气重要 的生成 途 径[ J ] .地质论评, 2 0 0 0 , 4 6 6 6 4 5 6 5 0 . [ 1 3 ] 赵孟军 , 张水昌 , 廖志勤.原油裂解气 在天然气勘探 中的意 义E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 0 0 1 , 2 8 4 4 7 4 9 , 5 6 . [ 1 4 ]赵 孟 军 , 曾 凡 刚 , 秦 胜 飞 , 等.塔 里 木 发 现 和 证 实 两 种 裂 解 气[ J 1 .天然气工业 , 2 0 0 1 , 2 1 1 3 5 3 9 . [ 1 5 ] 赵孟军.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 田天然气 的特殊来源及 非烃 组分 的成 因_ J ] .地质论评 , 2 0 0 2 , 4 8 5 4 8 O 一4 8 6 . E 1 6 1 赵孟军 , 张水 昌, 刘丰忠.油藏演化的两个极端过程 [ J ] .石 油勘探与开发 , 2 0 0 3 , 3 0 5 2 1 2 5 . [ 1 7 ] 秦胜飞 , 贾承造 , 李梅.和 田河 气 田天然气 东西部差异及 原 因r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2 , 2 9 5 1 6 1 8 . [ 1 8 ] 秦胜飞 , 李 梅 , 戴金星, 等.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 田天然气裂 解类型[ J 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 0 0 5, 2 6 4 4 5 5 4 6 0 . [ 1 9 ] 赵文智 , 王红军 , 王兆云, 等.天然气地质基础研究中的几项新 进展及其勘探意义[ J 3 .自然科学进展 , 2 0 0 6 , 1 6 4 3 9 3 --3 9 9 . E z o l 赵文智 , 王兆云, 张水 昌, 等.油裂解 生气是海相气源灶高效 成气的重要途径 E J ] .科学通报 , 2 0 0 6 , 5 1 5 5 8 9 5 9 5 . [ 2 1 ] 傅家谟. 煤成烃地球化学E MI .北京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