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5—2—2H井钻井工程设计优化与应用.pdf
第 4 1 卷 第 5 期 2 0 1 3年 9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E TROL EUM DRI LLI NG TE CHNI QUE S Vo 1 . 4 1 No . 5 S e p . , 2 0 1 3 现场交流 d o i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3 . 0 5 . 0 2 3 苏 2 5 2 2 H 井钻 井工程设计优化与应 用 吴 杰 ,肖松平 , 徐 敏 , 黄 琳 ,彭 超 1 . 中国石 油渤海钻探 工 程有 限公 司工 程技 术研 究 院 , 天 津 3 0 0 4 5 7 ; 2 .中国石 油渤 海钻 探工 程有 限公 司油气 合 作开 发公 司 天津 3 0 0 2 8 0 摘要 为进 一步提 高 苏里格地 区水平井钻井速度 、 加 大后期储层 改造 力度 , 对 苏 2 5 2 2 H 井进 行 了钻井工程 设计优化。首先根据该井钻遇地层的特点及开发要求, 将井身结构优化为二开井身结构, 并利用 C o mp a s s 软件的 P l a n E d i t o r 模块将剖 面优化 为“ 直一 增一 调整 稳~增 ” 剖 面类型 ; 其 次优化 了适合 直井段 、 斜 井段 和水平段 的钻 具组合 ; 再 次利 用 We l l p l a n软件校核 了钻具和套 管的强度 , 其强度符合 现场施 工需 求; 最后根 据岩层性 质、 地 层压 力剖面等优选出了适合该井钻遇地层特点的P D C钻头及具有 良好抑制性能及流变性能的 KC l 钻井液。苏 2 5 - 2 - 2 H 井现场实钻结果表明, 将井身结构优化为二开井身结构, 并对其工程设计进行优化后, 机械钻速较邻井提 高了 2 4 . 6 1 , 钻 井周期较 邻井缩短 了 3 O . 7 9 。苏 2 5 2 2 H 井的成 功实施 为今 后该地 区的完并方 式、 后期 的增产改造 提 供 了更 多的 选 择 。 关键词 水平井 钻井设计 井身结构 井眼轨迹 苏里格地区 苏 2 5 ~ 2 2 H井 中图分类号 TE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3 0 5 ~ 0 1 1 5 - 0 4 Dr i l l i n g Eng i ne e r i ng Opt i mi z a t i o n a nd I mpl e m e nt a t i o n f o r W e l l S u 2 5 2 2 H W u J i e , Xi a o S o n g p i n g , Xu M i n , Hu a n g Li n , P e n g C h a o 1 . En g i n e e r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NPC Bo h a i Dr i l l i n g E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p a n y Li mi t e d, Ti a n j i n, 3 0 0 4 5 7, Ch i n a; 2 . Oi l Ga s Co o pe 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Co mp a n y, CNPC Bo h a i Dr i l l i n g E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p a n y Li mi t e d, Ti a n j i n , 3 0 0 2 8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i n d r i l l i n g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a n d p r e p a r e f o r l a t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r e s e r v o i r s t i mu l a t i o n i n S u l i g e Ar e a , d r i l l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o f Ⅵ l l S u 2 5 2 2 H wa s o p t i mi z e F i r s t l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o r ma t i o n c h ara c t e r i s t i c s t o b e d r i l l e d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t h e we l l p r o f i l e wa s o p t i mi z e d i n t o a t w o - s e c t i o n i n“ v e r t i c a l - b u i l d u p - a d j u s t me n t ” t y p e b y u s i n g t h e P l a n E d i t o r Mo d u l e o f C o mp a s s . S e c o n d l y , B HA b o t t o m h o l e a s s e mb l y f o r v e r t i c a l s e c t i o n, i n c l i n e d s e c t i o n a n d h o r i z o n t a l s e c t i o n we r e o p t i mi z e d . T h i r d l y , t o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s i t e o p e r a t i o n, t h e s t r e n g t h o f d r i l l i n g s t r i n g a n d c a s i n g wa s v e ri f i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Mo d u l e o f W e l l p l a r Fi n a l l y, t h e KCl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s , wi t h g o o d i n h i b i t i o n a n d r h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a n d t h e P I X2 d r i l l i n g b i t we r e o p t i mi z e d t o ma t c h t h e r o c k f e a t u r e s a n d f o r ma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F i e l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h o we d t h a t d r i l l i n g r a t e i n c r e a s e d b y 2 4 . 6 1 , a n d t h e d r i l l i n g c y c l e t i me r e d u c e d b y 3 0 . 7 9 V 0 a f t e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we l l p r o f i l e . 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 d r i l l i n g o f 、 v e 1 l S u 2 5 ~ 2 2 H h a s p r o v i d e d mo r e o p t i o n s i n c o mp l e t i o n a n d s t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s . Ke y w o r d s h o r i z o n t a l w e l l ; d r i l l i n g d e s i g n ; c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w e l l t r a j e c t o r y ; S u l i g e A r e a ; We l l S u 2 5 2 2 H 随着对地层认识的提高和钻井技术的集成 , 苏里 格气田水平井的井身结构逐步优化, 钻井速度也逐年 提高, 但依靠现有技术进一步提速的空间越来越小。 为了加大储层改造力度, 进一步提高钻井速度 , 降低 开发成本 , 笔者经过综合分析, 尝试将苏 2 5 2 2 H井 优化为二开井身结构 , 并对其工程设计进行了优化, 应用表明, 钻井速度得到提高 , 钻井周期创苏里格气 田最短 纪录 。 收稿 日期 2 0 1 2 ~ 0 9 2 4 ; 改回 日期 2 0 1 3 0 8 1 5 。 作者简 介 吴杰 1 9 8 7 一 , 男, 天 津人 , 2 0 0 9年毕业 于长江大 学 石 油2 r- 程专业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石 油钻 井设计及钻井工具研发 。 联 系方式 O 2 2 2 5 9 7 6 3 1 8 , } e r r y wu 8 7 1 9 l i v e . c r l 。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1 钻井技术难点分析 1 裸 眼井段 较长 , 钻 具与井壁摩擦所 产生 的 摩阻和扭 矩大 。为了避免 井壁 失稳 , 应对钻 井液 进行 适 当加 重 , 使 其 固相 含 量 增 加 , 润 滑 性 能 降低 。 2 二开裸眼井段长 , 钻井周期长 , 且二开钻遇 的和尚沟组与刘家沟组地层存在区域性漏失, 石千 峰组与石盒子组地层易发生井壁坍塌 , 上漏下塌 , 钻 井液密度不易控制。 3 苏里 格区块地温梯度 2 . 5 ~3 . 0℃/ 1 0 0 m, 井底温度近 1 0 0℃, 而钻井液在高温下性能很容易 变差。因此 , 对钻井 完井 液的高温稳定性 和抗污 染能力要求较高l 1 ] 。 4 二开裸 眼井段长 、 套管尺寸大 , 且在实钻过 程中存在井眼曲率变化较大 、 易形成岩屑床等现象 , 影响生产套管的安全下人。 2 钻井工程设计优化 2 . 1 井 身结构优 化及 剖面设 计 2 . 1 . 1 井身结构优化 苏里格气田当前普遍采用三开井身结构 一开, 采 用 7 4 . 6 T n r n钻 头 钻 进 , 下 入 7 3 . 1 mm 套 管 ; 二开 , 采用 2 1 5 . 9 I T I I I I 钻头钻进, 下入j 5 1 7 7 . 8 mm 套管 ; 三开, 采用 1 5 2 . 4 i i l l n钻头钻进, 裸眼完井。该 井身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 水平段井眼尺寸小 , 钻头 水功率低, 影响破岩效率 ; 2 水平段钻具尺寸小 , 钻柱 沿程压耗高, 泵压高 , 影响施工安全 ; 3 裸眼完井方式 难以进行选择性酸化或压裂作业, 增产措施单一。为 进一步提高水平井钻井速度, 加大后期储层改造力 度, 尝试将苏 2 5 2 2 H井的井身结构优化为二开井身 结构。通过分析苏里格气田的地质特点及钻井难点 , 确定该井表层套管封至侏罗系地层 , 一方面可避免侏 罗系地层的垮塌问题 , 另一方面可减少二开裸眼段长 度, 有效降低钻井施工风险。生产套管下至井底, 水 泥返至气顶 以上 3 0 0 m。苏 2 5 2 2 H井井身结构优 化结果为 一开 , 3 1 1 . 1 I T I 1X 1 钻头钻至井深 8 5 6 . 0 0 m, 2 4 4 . 5 mn l 套管下至井深8 5 5 . 0 0 m, 水泥返至地面; 二 开, 2 1 5 . 9 舢m 钻 头 钻 至 井 深 4 2 9 7 . 0 0 iT I , 1 3 9 . 7 n 1 n 1 套管下至井深 4 2 9 3 . 0 0 1 T I , 水泥返至井深 2 9 0 0 . 0 0 12 0 。 2 . 1 . 2 井身剖面设计 井身剖面类型 由“ 直增一稳一增一调整 稳一 增 ” 优化为“ 直一增~调整 稳增 ” , 将上部稳斜段 取消, 一方面可以降低下部井段的造斜率, 增加复合钻 进井段, 提高钻速; 另一方面, 下部井段造斜率降低, 可 为准确判断地层提供充裕的时问。苏 2 5 一 2 H井的井 身剖面设计结果见表 1 。 表 1 苏 2 5 2 - 2 H井的井身剖面设计结果 Ta bl e 1 Pr o f i l e d e s i g n o f W e l l S u 25 2 2 H 2 . 2 钻具组合优化 直井段1 采用复合钻进方式 , 利用钟摆钻具 防斜的同时, 利用螺杆的高转速提高钻头转速 , 以起 到防斜打快的作用 ; 2 选择中空低速螺杆 , 一方面降 低钻井液通过螺杆的量 , 满足携屑要求 ; 另一方面转 速较实心螺杆低 , 可延长钻头使用寿命 j 。 造斜段、 水平段1 采用带螺旋稳定器 的螺杆 , 以提高下部钻具组合 的滑动导 向能力 ; 2 简化井下 钻具组合 , 尽可能使用柔性钻具组合 , 以加重钻杆代 替钻铤 , 无磁钻杆代替无磁钻铤 , 在大斜度井段采用 倒装钻具 , 减少托压现象; 3 在满足设计造斜率条件 下 , 合理选择螺杆钻具弯角 ; 4 在钻柱组合 中装震击 器 , 以避免发生卡钻事故 ; 5 保证下部钻具组合及钻 柱具有足够 强度, 通过合理配置钻具组合 , 减小摩 阻 , 使钻头得到足够钻压和扭矩[ _3 j 。 第 4 1 卷第 5期 吴 杰等. 苏 2 5 2 2 H 井钻 井工程设 计优化 与应用 2 . 3 二 开 钻 具 强 度 校 核 及 摩 阻 扭 矩 预 测 2 薹 蓑 一洲 一 为保证 该井 身结 构及 现场 的 可操作 性 , 利 用 We l l p l a n软件对二开钻具强度进行 了校核 , 对摩阻 扭矩进行了预测 。 表 2为二 开钻具强度校核 结果。从表 2可 看 出, 在不同摩阻系数下 , 计算 出的抗拉安全 系数 为 1 . 9 0 ~1 . 9 8 , 均大于 1 . 2 5 , 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 表 3为二开钻柱 摩阻扭 矩预测 结果 。从 表 3 可看 出 , 在不 同摩阻系数下 , 二开采用 1 2 7 . 0 mi D _ 钻杆 , 钻柱 的最 大瞬 时扭矩都小 于 1 2 7 . 0 iT l m 钻 杆抗扭矩屈服强度 6 1 . 2 8 k N m , 最大旋转扭矩 都小 于顶驱的工作 扭矩 5 0 k N m , 满足钻井施 工 要 求 。 i I s e c t i o n 2 . 4 优选钻头 造斜段1 采用具有螺旋 刀翼 的钻头 , 以减少 钻头侧 向振动 , 提高钻头造斜能力; 2 采用复齿 、 规 径齿和硬质合金复合保径结构的钻头 , 以强化保径 位置抗研磨性 ; 3 减小钻头切削齿直径 , 增大布齿密 度 , 以延长钻头使用寿命 。 表 3 二开井段钻柱摩阻扭矩预测结果 Ta bl e 3 Pr e di c t e d f r i c t i o n a nd t o r qu e o f dr i l l i ng s t r i ng i n t h e s e c o n d d r i l l i ng s e c t i on 水平段1 选择具有螺旋刀翼及螺旋保径的钻 头, 以减少钻头发生侧 向振动 ; 2 选择短保径钻头, 以降低钻头扭矩和卡钻风险 ; 3 增加倒划 眼齿 , 增强 保径能力 , 保证起下钻通畅 ; 4 选择具有长抛物线冠 部的钻头 , 以增强钻头攻击性 , 提高钻速 。 改善作用的降滤失材料, 降低钻井液浸泡对井壁稳定 所造成的不利影响。4 降低摩阻与防卡技术措施。使 用胶质含量高、 润滑效果好、 作用时间长的液体润滑 剂, 与极压润滑剂、 固体润滑剂合理复配 , 以满足润滑 防卡要求 。 2 . 5 钻井液优选与性能维护 2 . 6 套管的安全下入及强度校核 鉴于二开水平井的施工难度及以往长裸眼段水平 井的现场施工经验, 笔者针对钻井液技术的难点 , 对钻 井液进行了优化 1 钻井液的优选 。优选了 K C 1 钻井 液 , 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和流变性能, 并具有 优 良的润滑性能、 抗污染性能。2 井眼清洁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以保证钻井液对岩屑的 悬浮能力E ; 在大斜度裸眼井段及水平段, 较低黏度的 钻井液更易扰动岩屑床, 有利于井眼净化E 。3 井壁 稳定技术措施。严格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 进人水平 段后控制钻井液 A P I 滤失量低于 3 n 1 L 、 高温高压滤失 量低于 7 mL , 同时使用高效抑制材料和对流变l生能有 针对二开水平井裸眼井段长 、 施工周期长导致 的井壁稳定性差等问题 , 按照井身结构与剖面设计 要求 , 笔者利 用 We l l p l a n软件对 9 5 1 3 9 . 7 n l m套 管 的强度校核及安全下入能力进行了分析 。 入井套管的强度校核结果表明, 钢级为 N8 0 、 壁 厚为 9 . 1 7 mm的 3 9 . 7 r n i i 1 梯形扣套管的抗挤安全 系数为 1 . 6 4 、 抗压安全系数为 2 . 0 4 、 抗拉安全系数为 2 . 1 7 , 均能满足套管下入安全要求。 表 4为生产套管下入能力分析结果 。从表 4可 以看出 在不 同摩阻系数下 , 1 3 9 . 7 m m套管下至井 底的最小下放载荷为 5 9 8 k N, 因此能将 机3 9 . 7 mi t t 表 4 生产套管下入能力分析结果 Ta b l e 4 Ana l y s i s o f ru nni ng a bi l i t y o f pr o duc t i o n c a s i n g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0 1 3年 9月 套管下至井底; 在不 同摩 阻系数下 , 全井二开下人 1 3 9 . 7 mm套管, 最高载荷发生在上提 套管时, 最 大载荷为 9 4 1 . 1 k N, 小于所用钻机最大钩载的 8 0 2 5 2 0 k N , 能够满足所用钻机的要求。 3 现场实施效果 1 靶前距优化为4 5 0 m, 造斜率降至小于 5 / 3 0 m, 滑动钻进进尺为总进尺的 3 6 , 二开定向井段滑动进 尺大幅度减小。 2 优选的 KC 1 钻井液具有 良好的防塌性 、 润滑 性和携砂能力 , 钻进过程中无坍塌掉块及阻卡现象 , 岩屑返出正常, 未发现短时无岩屑返出现象 , 起下钻 开泵顺利 ; 全井摩阻系数控制在 0 . 0 4 ~0 . 0 7 , 滤饼 质量 良好 , 无压差卡钻事故 。 3 该井钻头选型合理 。全井平均机械钻速达 1 O . 3 3 m/ h , 较邻井 苏 2 5 3 2 ~ 1 4 4井提高 2 4 . 6 1 , 钻井周期缩短 3 O . 7 9 。 4 实钻中采取 了多种有效的控制 当量循环密 度 的措施 随时监测 当量循环密度的变化 ; 尽量采用 低密度钻井液; 控制机械钻速 , 减小环空岩屑浓度; 简化钻具组合, 减小环空钻具压耗 ; 分段钻进 , 减小 到底后的循环阻力 ; 优化钻井液流变参数 , 减小环空 循环阻力 ; 加强倒划眼作业 , 及时清除岩屑床 , 避免 随着裸眼段的延伸, 石千峰组及石盒子组地层泥岩 浸泡时间的延长 , 较高环空静液柱压力使上部地层 发生漏失的问题 , 保证了井下安全。 5 在二开大斜度 裸眼段钻进过程 中 , 采取边 钻进边划眼和短起下钻的措施 , 降低 了液柱压力 , 预防了砂层 漏 失, 降低 了含 砂量 , 改善 了泥 饼 质 量 , 避免了岩屑床 的形成 , 提高 了润 滑性 , 防止 了 压 差卡 钻 。 6 水平段采用 1 2 7 . 0 mm替代 了 8 8 . 9 mm 钻杆 , 大大降低了钻柱压耗 , 以及对地面钻井泵的要 求 , 钻头水马力较以往提 高了 1 0 0 0 以上 , 最终达 到了以水力为主要破岩方式的 目的。 7 由于在 3 7 9 5 . 0 0 ~3 9 5 5 . O 0 m井段钻遇 了 1 6 0 . O 0 m泥岩 , 为了保证井眼顺畅 , 确保 下套 管顺 利 , 使用 3套通井钻具组合进行通井, 最终使井眼顺 畅, 套管顺利下至井底 。 8 在 钻井过程 中, 利用 We l l p l a n软件进行两 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 进行钻具受力、 临界转速和疲 劳破坏系数分析 , 从而优选合适的钻具组合、 确定合 理的钻井参数 、 保证钻具受力合理 ; 另一方面, 进行 井眼清洁分析 , 以指导适 时调整钻井液 的性能及流 变参数 , 增强钻井液的携岩性能, 尽可能减少岩屑床 的形成及降低岩屑床的高度 , 并为其他保证井下安 全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r- 。 4 结论与建议 1 苏 2 5 ~ 2 2 H井优化为二开井身结构 , 并对其 工程设计进行优化后 , 平均机械钻速与三开井身结 构井相 比得到显著提高, 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 。 2 苏 2 5 2 2 H井 的成功实施为今后苏里格地 区水平井的完井方式及后期 的增产改造提供了更多 的选择 , 建议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 c e s [ 1 ] 王中华. 国内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__ J ] . 石 油钻探技术 , 2 0 1 1 , 3 9 2 卜7 . W a n g Zh o n g h u a .S t a t u s a n d d e v e lop m e n t t r e n d o f u l t r a high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d r i l l ing f l u i d a t ho m e a n d a b r o a d _ I7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1 , 3 9 2 卜7 . [ 2 ] 汪海阁 , 苏 义脑. 直井 防斜 打快理 论研究进 展E J ] . 石油学 报 , 2 0 0 4, 2 5 5 8 6 9 0 . W a n g H a i g e , Su Yi n a o . Pr o g r e s s o f t h e o r e t ic a l r e s e a r c h OH d e v i a t io n c o n t r o l a n d d r i l l in g f a s t f o r v e r t i c a l w e l l s [ J ] . Ac t a P e t r o l e i Sini e a , 2 0 0 4, 2 5 5 8 6 - 9 0 . [ 3 ] 苏义脑. 水平 井井 眼轨 道控 制[ M] . 北 京 石 油工 业 出版社 , 2 0 0 0 1 8 1 1 9 . S u Yin a o . H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t r a j e c t o r y c o n t r o l [ M] . B e ij i n g P e t r o l e u m I n du s t r y Pr e s s , 2 0 0 0 1 8 1 1 9 . [ 4 ] 何振奎, 刘庆来, 孟怀启, 等. T K 2 4 0 井钻井液技术[ 刀. 钻井液 与完井液 , 2 0 0 5 , 2 2 6 ; 7 3 7 5 . He Zh e nk u i , Li u Qi n g l a i , Me ng Hu a i q i , e t a 1 . F K一 2 4 0 H We l l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 o mp l e t i o n F l u ~ id, 2 0 0 5, 2 2 6 7 3 7 5 . [ 5 ] 王先洲, 邓增库, 夏景刚, 等. 苏7 6 一 I 一 2 0 H 井钻井液技术[ J _ _ . 钻 井液 与完井液 , 2 0 1 2 , 2 9 5 5 0 - 5 3 . Wa n g Xi a n z h o u, De n g Z e n g k u, Xi a J i n g g a n g, e t a 1 .Su 7 6 1 2 0 H We l l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d C o m p l e t i o n Fl u i d, 2 0 1 2 , 29 5 5 0 5 3 . [ 6 ] 尹亮先 , 章术 , 首照兵 , 等. 低粘度 高 比重钻井液在 华泽煤 田勘 探中的应用[ J ]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1 1 , 2 3 1 2 5 5 5 7 . Yi n Li a n g x i a n, Z ha n g S h u, Sh o u Zh a o b i n g, e t a 1.Ap p l i c a t io n o f l o w v i s c o s i t y a n d h i g h d e ns i t y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Hu a z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c o a l f i e l d[ J ] .We s t C h in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1, 2 3 1 2 5 5 5 7 . [ 7 ] 华远信, 张桂强, 朱伟鸿 , 等. C O MP AS S 、 WE L L P L AN软件在钻井 设计和旌工中的应用_ J ]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 2 0 0 4 , 2 6 1 8 3 - 8 5 . H u a Yu a n x i n, gh a n g Gu i q i a n g, Zh u W e i ho n g, e t a 1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0MPASS W ELLPLAN s o f t wa r e i n d r i l l i n g d e s i g n a n d f i e l d p r o c e s s i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I n s t i t u t e , 2 0 0 4, 2 6 1 8 3 8 6 . f 编 辑刘文 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