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研究-.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研究 李玉城 中国石油辽河油 田工程技术研 究院 ,辽宁省盘锦市 1 2 4 0 1 0 摘要基于对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 自下而上划分为 S I l l 5 、S I l l 6 、s m 7 共 3 个三级层序和 8 个体系域,建立了凹陷西部具断裂坡折带和凹陷东部无明显坡折带两种不同的层序地层样式。分 析了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 通过建立戴南组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区评价标准, 结合凹陷主要勘探地 区层序地层、沉积相、油源、 储盖配套和保存等条件的分析研究, 评价出 I 类有利勘探区2 个 联盟庄一马家嘴地区、 邵 伯一真武地区 ,Ⅱ类较有利勘探区3 个 永安一富民西地区、黄珏西地区、周庄一陈堡地区 。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沉积相 ;隐蔽圈闭;油气勘探;戴南组;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中图分类号TE l 1 2 . 3 2 文献标识码A 高邮 凹陷为苏北盆地内一典型的南断北超箕状 凹 陷, 勘探面积为4 1 6 0 k m 图1 。凹陷内 自下而上发育 白垩系赤山组 、 泰州组及古近系一新近系阜宁组、 戴南 组、 三垛组、 盐城组和第四系东台组 , 最大埋深为6 0 0 0 多米⋯。 戴南组是高邮 凹陷一套重要的勘探层系,目前 图l高邮凹陷构造单元划分图 Fi g. 1 S t r u c t u r a l u n i t d i v i s i o n o f Ga o yo u s a g 其勘探程度很高,寻找构造油气藏的难度很大。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为高勘探程度盆地的油气 深化勘探、特别是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 了一种新的思 路和方法。高邮 凹陷戴南组在吴堡运动后起伏不平的 古地形背景上, 以早期充填 、 中后期超覆的形式 , 由深 凹逐渐向斜坡推进形成水进序列【 2 】 , 在地震、 测井等资 料上含有丰富的层序地层信息 ,为高邮凹陷开展层序 地层研究的首选层系 ,对在 凹陷内开展隐蔽油气藏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地层特征 钻井资料揭示 , 戴南组最大厚度达 j 2 o o o 多米, 可 分为戴一 、 戴二两个亚段。 戴一段由上而下可分为五高 导泥岩段、 砂岩集中段、 砂泥岩互层段、 低阻泥岩段和 梳状高阻段,其中五高导泥岩段为戴南组区域对比标 志层。 戴二段纵向上岩性具有三分性 下段为砂质泥岩 夹浅灰色粉砂岩 ;中段为暗棕色泥岩夹浅灰色泥质粉 砂岩;上段为暗棕色泥岩 、 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岩与浅 灰色粉砂岩互层。 作者 简介 李玉城 ,男 ,工程 师,1 9 9 0年 毕业于江汉石油学 院石油地 质专业 ,现主要从事油气 田开发及方案研究工 作。 收稿 日期 2 0 0 8 0 1 0 4;修改 日期 2 0 0 8 0 1 1 8 2 1 № 1 2 0 0 8 C h in a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o r a t io n 、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层序地层研究 2 . 1甚序翅i 分 层序地层学是根据地震、 钻井 、 测井和露头资料及 有关的沉积环境和岩相对地层型式作出综合解释b 1 。 基 于凹陷内2 0多条二维骨干地震剖面 、1 0 0 0 多平方千米 三维地震资料 、 1 5 0 余 IZ l 井的测井曲线分析、1 2 IZ l 典型 井的岩心观察和大量古生物资料 ,在建立高邮凹陷白 垩系及古近系一新近系层序地层框架基础上,将戴南 组划分为 3 个层序、8 个体系域 图2 。 2 . 1 . 1 层序 S I 1 / 5 E 2 d l a E 2 d 1 2 - t- 对应于戴一段中下部 ,层序底界面为吴堡事件不 整合面 ,即地震剖面上的T, 。 波组 ,界面以上地层上超 明显, 界面以下削蚀明显。 主要为一套砂、 泥岩交互层 沉积, 地层厚度为0 ~6 0 0 m。 基于层序地层样式、 沉积 旋回性及测井资料, 将该层序划分出低位、 湖侵和高位 3个体系域。 2 . 1 . 2 层序 S I I I 6 E 2 d 1 上 一 E 2 d l I 对应于戴一段中上部,层序的下部边界主要依据 测井资料识 别,地层厚度为 0 ~3 5 0 m。该层序发育低 位和湖侵两个体系域 ,其中低位体系域岩性为浅灰色 砂岩夹浅灰色泥岩 , 湖侵体系域即五高导泥岩段, 岩性 为黑色高导泥岩夹浅灰色砂岩。 2 . 1 . 3 层序 S I I I 7 E 2 d 2 对应于戴二段 ,层序底界面对应地震剖面上的 T 反射波, 在 凹陷西部马家嘴地区、 东部陈堡地区及深凹 带 ,戴二段超覆在戴一段之上 。地 层厚度为 l 0 0~ 9 0 0 m,岩性为浅灰色砂岩与暗红色泥岩互层,局部地 区与灰黑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电测 曲线显示高幅度 值, 层序内沉积序列有粗一细一粗的变化规律 , 该层序 发育低位、湖侵及高位 3 个体系域。 地层 层序 主要 生储盖组合 距今 地层 地震 四一 地质 生储 油气 油气层 典型油气 系 统 组 段 亚段 年龄 厚度 反射 一 级 二级 三级 五级 组合 运移 位置 藏类型 Ma m 标志 事件 5 0 . 5 ’ 真武 E 2 d 2 事件 o 背斜 HS T 藏 E 2 1 0 0 - 9 0 0 E 2d 2 ’ s m 7 反 向断 鼻 段 TS T 古 始 藏 E 2 d 2 断块 E2 d 2 L S T 5 3. 0 ∞ 近 新 南 T Sl l S I I 2 断 断层 一 0 - 2 0 0 层 岩性 E2 dt 研 f 牛、 T2 Sm6 系 统 组 戴 L S T 透镜体 E 2 dI 侧 向 辅 HS T 段 地 层超覆 0 7 5 0 研 SⅢ 5 E2 dt L ST 昊堡 5 4 . 9 T 3 事件 图2高邮凹陷戴南组层序划分及生储盖组合分析图 Fi g. 2 An a l y s i s d i a g r a m o f t h e s e q u e nc e d i v i s i o n a n d t h e s o u r cer e s e r v o i r -c a p r o c k s a s s e mb l a ge i n Da i na n f o r ma t i o n o f Ga o yo u s a g / / f f 中国石油勘探 2 0 0 8 年第1 期2 2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 2 层序地层样式 2 . 2 . 1 高邮凹陷西部具断裂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 高邮 凹陷西部地 区戴南组属典型的具断裂坡折带 的层序地层样式 图 3 ,其沉积可容空间的变化和层 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南部真武断裂和北部汉留断裂的活 动 ,低位体系域严格分布于两条大断裂之间。 此种样式的沉积特点是在南部陡岸地区发育有 近岸水下扇 、 斜坡扇、 扇三角洲及浊积扇, 北部的汉① 断层是真②断层的应力补偿断层 ,它控制了断层上下 盘的沉积厚度, 岩相变化不如南部剧烈。 由于汉①断层 的补偿作用, 使北部斜坡地层比较平缓 , 主要沉积相为 滨浅湖相及三角洲相。 2 . 2 . 2高邮凹陷东部具无明显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 高邮凹陷东部地区表现为单断箕状凹陷的特点, 南部发育吴堡断裂 , 北斜坡没有发育反向调节断层, 属 无明显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 图4 ,其可容空间的 变化和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南部吴堡断裂带的活动。 图 3高邮西部具断裂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 F i g. 3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s e q ue n c e i n t h e we s t p a r t o f Ga o y o u s a g wi t h f a u l t s l o p e b r e a k 图 4高邮东部无明显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样式 Fi g. 4 S t r a t i g r a ph i c s e q u e n c e i n t h e e a s t p a rt o f Ga o yo u s a g wi t ho u t o bv i o u s s l o pe br e a k 2 3 N o 1 2 0 0 8 C h in a P e t r o le u m E x p lo r a t io n 、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此种样式的沉积特点是南部陡岸地区主要发育 近岸水下扇, 斜坡扇 、 浊积扇不发育, 北斜坡地层角度 东部 比西部陡,在层序的高位体系域时期均发育大型 建设性三角洲。 2 。 3 沉积相特征 在层序研究基础上 , 完成了层序SⅢ5 SⅢ6 和层 序 SⅢ7 两张地震相图,完成 7 条沉积相剖面对比图, 完成8 个体系域的沉积相图。 总体而言, 高邮 凹陷戴南 组沉积相组合及展布受凹陷结构制约 ,沉积格局类似 于我国东部中、 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沉积模式 , 即在凹陷 的陡坡带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 、 扇三角洲 , 在缓坡带主 要发育三角洲,在深 凹部位发育湖相、浊积扇 图5 。 近 岸水下扇和浊积扇均形成于较深水环境。前者 发育于南岸陡坡带, 岩石组合以粗碎屑岩为主 , 具正递 变层理,平面上可划分出扇根、扇中、扇端 3 个亚相。 后者分布于北部斜坡带前缘 ,按成 因可分为滑塌浊积 扇 、浊积扇沉积体和扇状堆积一远岸水道浊积扇 引 。 其中远岸水道浊积扇按韵律组合 ,也可分出扇根 、扇 中、扇端 3 个亚相。 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于北部缓坡带。由西 向东有码 头庄、联盟庄、 永安、富民、 沙埝、花家庄等复合成朵 叶状分布, 并以富民、 永安三角洲最为发育。 三角洲沉 积体由陆向湖可划分 出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和前 三角洲泥 3 个亚相 。其 中三 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支河 道、 分支间湾沉积, 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河 F I 沙坝 、 水 图 5高邮层序S 1 1 1 6 湖侵体系域沉积相图 Fi g. 5 S e d i me n t a r y f a c i e s o f t h e t r a n s g r e s s i v e s ys t e m o f s e q u e n c e S1 1 1 6 i n Ga o y o u s a g 下分支河道、远沙坝、分支间湾沉积。 3 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高邮凹陷戴南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沉积体系, 即陡坡带发育的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以及 缓坡带发育的三角洲和河流相沉积体系,造就了隐蔽 , r 中国石油勘探 2 0 0 8 年第1 期2 4 油气藏形成的沉积背景。凹陷在湖侵体系域时期形成 了阜宁组二段、 阜宁组四段两套主要烃源岩 , 为隐蔽油 藏的形成提供 了物质基础。戴南组发育浊积砂 、水下 扇 、河道砂等砂体类型,3 个湖侵体系域发育了3 套以 泥岩为主的地层, 具有较好的封盖能力, 为戴南组隐蔽 油藏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通过对高邮 凹陷真武一曹庄、 黄珏、 马家嘴等油田 已知隐蔽油藏的解剖 ,控制凹陷内隐蔽圈闭成藏的主 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 2 . 1 沉积层序及体 系域 目前发现的隐蔽油气藏主要位于戴南组层序的低 位体系域 中,圈闭的发育与一定的古构造背景或沉积 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戴南组沉积期 , 高邮凹陷湖盆不 断扩大, 早期的沉积主要局限于深凹内, 晚期的沉积逐 步向斜坡推进。 这一时期离沉积物源区近 , 形成了大量 的浊积扇 、 水下扇等沉积体 , 是高邮凹陷隐蔽油气藏勘 探的主要 目的层。凹陷内已发现的地层超覆、岩性尖 灭、水下扇等隐蔽圈闭及油藏均与一定的构造背景或 沉积环境的变化有关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蔽圈闭是 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和聚集的场所。 3 . 2 . 2 阜四段成熟烃源岩区 油源对比表 明,凹陷内戴南组油气藏主要来 自阜 四段成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目前在凹陷内发现的黄 珏、 马家嘴和真武等油田均 围绕生油次 凹分布⋯。 高邮 凹陷阜四段成熟烃源岩 区主要局限于深凹带及北斜坡 内坡 ,大部分地区没有达到生烃 门限,生烃潜力小【 5 】 。 这就决定了在凹陷内寻找戴南组隐蔽油气藏地域上应 主要以中央深凹带和北斜坡的内坡为主。 3 . 2 . 3油源断层 苏北盆地不同于渤海湾盆地 ,其在断陷期沉积的 戴南组储层与断坳期沉积的阜宁组烃源岩之 间垂 向上 相距较远 , 断层是油气垂 向运移的通道, 因此戴南组油 气藏为次生油气藏,断层在油气的成藏过程中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 ,形成的圈闭和油气藏主要为受断层和岩 性共同控制的复合型 。 3 . 2 . 4储盖 配置 关 系 高邮凹陷戴南组主要以发育局部盖层为特征 ,泥 岩层数少 , 单层厚度薄 , 对隐蔽圈闭的成藏不利 。 前期 针对隐蔽圈闭钻探的一些井的失利就与砂岩上倾尖灭 圈闭的盖层条件差、不能阻挡油气的运移有关。 4 有利勘探地区分析 4 . 1 评价标准 综合高邮凹陷戴南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 、沉积 相分析 、 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表明, 控制高邮 凹陷 戴南组隐蔽油气藏成藏的主要因素包括层序与体系域、 沉积相及沉积微相、 成熟烃源岩分布、 油源断层、 储盖 配置关系, 各种因素在隐蔽圈闭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据 此可建立有利勘探区的定性评价标准。 1 层序与体系域。 控制隐蔽圈闭的发育层位、 砂 体的发育程度、储盖配置关系。 定性评价标准 高邮凹陷戴南组3 个层序的低位和 高位体系域是隐蔽 圈闭的发育层位 , 砂岩发育程度好 , 层序的湖侵体系域盖层发育,体系域的合理叠置形成 好的储盖配置关系。 2 沉积相及沉积微相。 控制了隐蔽圈闭的平面分 布、砂体分布、砂岩储层的物性、储盖配置关系。 定性评价标准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相的扇中、 扇端 , 三角洲相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 浊积扇等有 利于隐蔽圈闭的发育 , 形成较好的储盖配置关系, 这些 亚相 中的水下分流河道 、河 IS I 沙坝发育良好的砂岩储 层 。 3 成熟烃源岩分布。 控制 了隐蔽圈闭的成藏及有 利勘探领域。 定性评价标准位于成熟烃源岩分布范围之内有 利于隐蔽 圈闭的成藏 ,戴南组隐蔽圈闭有利勘探领域 应位于深 凹带。 4 油源断层。控制隐蔽圈闭的形成及成藏。 定性评价标准 大断 层不仅控制构造背景和隐蔽 圈闭的形成 ,而且为油气的垂 向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 道 , 凹陷内真武、 汉留断层及一些断距大、 发育时 间长 的次级断层是重要的油源断层。 5 储盖配置关系。控制隐蔽圈闭的成藏、保存。 定性评价标准良好的储盖配置关 系不仅有利于 一 些隐蔽 圈闭的形成 ,而且特别有利于隐蔽圈闭的成 藏和保存 。已有发现表 明,戴南组砂岩百分含量在 1 0 %~3 0 %范 围之内有利于隐蔽圈闭的发育与成藏。 充 当盖层的以泥岩为主的地层厚度以大干 5 0 m为佳 ,其 砂岩百分含量要小于 2 0 %。 此外 , 对隐蔽圈闭的识别、 评价与勘探 , 还受到地 震资料 品质、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地表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 。 在此基础上 , 建立隐蔽油气藏成藏的基本地质要 素油源 、储层、圈闭、油气运移 、盖层和保存条件的 定量评价取值标准 表 1 。如对储层的评价又分为 勘探 目的层段所处的层序与体 系域 、 沉积相带 、 埋藏 深度 、砂岩段砂岩厚度与百分含量 。评价标准中有 3 项 的分别按 l 、0 . 8 、0 . 5取值 ;仅两项的按 l 、0 . 5 取值 。 2 5 N o 1 2 0 0 8 C h in a P e t ro le u m E x p lo r a t io n 、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表 1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地区定量评价标准 Ta bl e 1 Qu a n t i t a t i v e a s s e s s me n t c r i t e r i a f or f a v or a bl e a r e a o f s u b t l e r e s e r v oi r s i n Da i n a n f o r ma t i o n o f Ga o yo u s a g 控制因素 评价标准 取 值 S I l I 5 ,序高位体系域, s Ⅲ6 层序的低位体系域 l 储 层条件 勘探 目的 层段 所处层序与体系域 s m5 N序的低位体系域,S II I 6 层序的湖侵体系域,S Il I 7 J 序的低位体系域 0 . 8 S I I I 5 层序的湖侵体系域 ,S m7 , 序的湖侵、高位体系域 0 . 5 三角洲、近 岸水下扇的水下分流河道砂 1 储 层条件 勘探 目的层段所处 沉积相带 分支河道砂 、河 口沙坝砂 0 . 8 浊积砂 、滨浅湖相砂岩 0 . 5 3 5 0 0 m 0. 5 储层段储层厚度大于3 0 m,砂岩段砂岩百分含量为2 0 %~4 0 % l 储层条件 砂岩段砂岩厚度 与百分含量 储层段储层厚度大于3 0 m,砂岩段砂岩百分含量小于2 0 % 0 . 8 储层段储层厚度大于3 0 m,砂岩段砂岩百分含量大干4 0 % 0 . 5 位于成熟烃源岩分布范 围之 内 l 油源 条件 位于成熟烃源岩分 布范 围之外 0 . 5 以 凹陷内真武 、吴堡 、汉 留大 型断 层作为主要油源断层 l 油气运移条件 以目 标区内断至阜宁组的继承性断层作为主要油源断层,或以T 。 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0 . 8 缺 乏较 好的油源断层和油气运移通道 0 . 5 一 发育3 种以上 圈闭类型,具 有良好的封挡条件 l 圈闭条件及圈闭有 效性 发 育两种 圈闭类型,具 有较好的封挡条件 0 . 8 只发 育单 一圈闭类型 ,封挡条件一般或较差 0 . 5 盖 层厚度大干5 0 m,盖 层段砂岩百分 含量小于1 0 %。 l 盖层条件 盖层厚度大于5 0 m,盖层段砂岩百分含量 l 0 %~2 0 %。 0 . 8 盖 层厚度大于5 0 m,盖 层段砂岩百分 含量大干2 0 %。 0 . 5 具有一定构造背景 ,构造运动不剧 烈 l 保存 条件 具 有一定构造背景 ,构造运动较剧 烈或 无明显构 造背景 ,但构造活动不剧烈 0 . 8 无 明显构造背景 ,构造 运动较 剧烈 0 . 5 4 2评价结果 在对高邮凹陷戴南组主要勘探地区各体系域的地 层厚度、砂岩厚度和砂岩百分含量及各体系域的沉积 相研究基础上, 结合评价标准 , 得到了凹陷内戴南组隐 蔽油气藏的几个主要勘探地区的定量评价结果 表2 。 分别以综合评价系数 0 . 5 和 0 . 2为标准 ,系数大干 0 . 5 为有利勘探区, 系数位于0 . 2 ~0 . 5 之间为较有利 区, 系 数小于0 . 2 为不利地区。 从中评价 出有利勘探地区2 个 , , r 中国石油勘探 2 0 0 8 年第1 期2 6 即联盟庄~马家嘴地区、 邵伯~真武地区; 较有利地区 3 个 , 即永安一富 民西地区、黄珏西地区和周庄一陈堡 地区;不利地区2 个,即花庄地区、卸 甲庄一发财庄~ 沙埝地区。 4 . 3 有科勘探地区分析 4 . 3 . 1 联 盟庄一 马家嘴地 区 该区位于高邮 凹陷西部汉留断层下降盘 ,勘探面 积为6 0 k in2 , 东为联盟庄油田, 西为马家嘴油 田。 在两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表 2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主要勘探地区定量评价结果 T a bl e 2 Qu a n t i t a t i ve a s s es s men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mai n e xp l or at i o n a r ea of s u b t l e r es e r v oi r s i n t h e Da i n a n f o r ma t i o n o f Ga o yo u s a g 储层条件 油 源 运移 圈闭 盖层 保 存 定量评价 综 合评价 地区 层序及 沉积相带 储 层段砂 岩厚度、 埋 深 条件 条件 条件 条件 条件 系数及排 队 体系域 砂岩 百分含量 联盟庄一 马家嘴地区 l l l 0 . 8 l l l l 0 . 8 0 . 6 4 有利 邵伯一真武地区 l l l 0 . 8 l l 0 . 8 0 . 8 l 0 . 5 l 2 有利 永安一富 民西地 区 l 0 . 8 0 . 8 0 . 8 l 0 . 8 0 . 8 0 . 8 l 0. 2 6 2 较有利 黄珏西地区 l 0 . 5 l l l 0 . 8 0 . 8 l 0 . 8 0 . 2 5 6 较有 利 周庄一陈堡地 区 l 0 . 8 0 . 8 0 . 8 l 0 . 8 0 . 8 0 . 8 0 . 8 0 . 2 0 8 较有 利 花 庄地 区 l 0 . 8 0 . 8 0 . 8 l 0 . 5 0 . 5 0 . 8 l 0 . 1 0 2 不利 卸 甲庄一发财 庄一沙埝地 区 0 . 8 0 . 8 0 . 8 l 0 . 5 0 . 5 0 . 5 0 . 5 0 . 5 0 . 0 l 6 不利 个油 田的滚动开发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隐蔽油气藏 ,类 型主要为断层一岩性、 透镜体和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两个油田的勘探开发实践证实 ,其主要勘探层序 和体系域为SⅢ6层序和 SⅢ7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有 利勘探层段为E d 2 s E d . 。 , 含油层段的主要沉积相类 型为滨浅湖相、 三角洲前缘一前三角洲 , 储层段砂岩厚 度为 l 0 ~4 0 m,砂岩百分含量为 1 0 %~2 0 %,湖侵体系 域形成的盖层段地层厚度为5 0 ~2 0 0 m, 砂岩百分含量 为 0 ~1 0 %,储盖配置关系好。该区南为邵伯次 凹,位 于成熟烃源岩分布范围之内 ,有汉留大断裂充当油源 断层,油源条件有利 ,主要圈闭类型有断层一隐蔽 圈 闭、 砂岩透镜体圈闭、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综合评价系 数为 0 . 6 4 ,位于各地区之首 ,是凹陷开展隐蔽油气藏 勘探的首选地区。 该区地震资料 品质较好 , 在联盟庄西通过利用三 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运用地震反演进行砂 岩储层横向预测 ,发现和落实 了 l 3个砂体 ,面积为 1 4 . 4 k in ,预测砂岩厚度为 8 ~2 5 m。通过设计并钻探 联 3 0 井 ,在戴南组获得发现。下一步要加强地震资料 的精细解释 、 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 , 以落实圈闭, 为扩 大勘探战果提供战场。 该区地面条件为湖区,是制约下步油气勘探的重 要因素。 4 . 3 . 2 邵伯一真武地 区 该 区位于高邮凹陷中一西部真武断层下降盘 ,勘 探面积为 8 0 k in , 东为真武油田, 西为邵伯油田。真武 油田为苏北盆地最大的油田,在其滚动开发过程 中发 现 了不少与隐蔽圈闭有关的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断层 一 岩性、 砂岩透镜体和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邵伯油田 仅在 E d . 。 发现油层。 真武油田的勘探开发实践证实 ,其隐蔽油气藏分 布的主要层序和体系域为SⅢ5层序的高位体系域、S Ⅲ6层序和SⅢ7 层序的低位体系域 , 有利勘探层段为 E d 2 4 一 E d ,含油层段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近岸水下 扇扇中一扇端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砂 、扇三角洲前缘 亚相的分流河道砂和滨浅湖相砂岩 ,储层段砂岩厚度 为 l 0 ~6 0 m, 砂岩百分含量为 1 0 %~3 0 %,湖侵体系域 形成的盖层段地层厚度为 l 0 0 ~2 5 0 m,砂岩百分含量 为0 ~2 0 %,储盖配置关系好。该区北为邵伯次凹,位 于成熟烃源岩分布范围之内,有真武大断裂充当油源 断层,油源条件有利 ,主要圈闭类型有断层一 隐蔽圈 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综合评价系数为 0 . 5 l 2 ,是凹 陷开展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地区。 该区地震资料品质一般 ,提高地震资料品质和进 行精细解释是下步重点工作, 一旦发现好的隐蔽圈闭, 可以实施钻探 。 参考文献 【 1 】贺向阳.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 J 】 . 勘探 家 ,2 0 0 2 , 5 3 9 8 ~1 0 3 . 【 2 】赵澄林,朱平,陈方鸿. 高邮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 储层研究【 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 0 0 1 . 【 3 J朱筱敏. 层序地层学【 M】 .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 0 0 0 . 【 4 】Mi c h e l T Ha l b o u t y . 刘民中,等译. 寻找隐蔽油气藏【 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 9 8 8 . 【 5 】贺向阳,熊学洲 ,杨立干. 高邮凹陷成藏控制因素及勘探 策略研究【 J ] _ 小型油气藏 ,2 0 0 l , 6 1 6 ~9 . 2 7 N o 1 2 0 0 8 C h in a P e t r o le u m E x p l o r a t io n 、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