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pdf
2 0 0 9年 1 0月 第 2 8卷第 5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fi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0c t ..2 0 0 9 V0 1 . 2 8 N o . 5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3 7 5 4 . 2 0 0 9 . 0 5 . 0 0 6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地质特征及勘探 方 向 任 延广 齐景顺 董景海 孙立 东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 开发研究 院,黑龙江 大庆1 6 3 7 1 2 摘要通过对深层天然气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认为, 北部深层发育多个断陷, 主要断陷期为沙河子期, 主要烃源岩 为沙河 子组 湖相烃 源岩 , 厚度大 , 分 布范 同广 ; 发育多种类型储集层 , 主要 为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 以近火 山 口爆发相 和溢流相流纹岩物性最好 ; 在登娄库组二段与泉头组一、 二段区域盖层控制下发育 3套生储盖组合, 以下部组合为 主; 深层发育 5种天然气成藏模式, 五大因素控制了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在此基础上, 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为坚 持 立足徐家围子断陷 、 加大预探双城和古龙断陷 、 积极 准备林甸 断陷 , 并指 出了有利 的勘探 区带 。 关键词 松 辽盆地北 部 ;深层 ;天然气 ;烃源岩 ;火 山岩储层 中图分类号T E l 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3 7 5 4 2 0 0 90 5 0 0 2 8 - 0 5 GEoLoGI C FEATURES AND EXPLoRAToRY DI RECTI oN oF DEEP GAS I N THE NoRTH oF SoNGLI Ao BAS I N R E N Y a n g u a n g ,Q I J i n g s h u n ,D O N G J i n g h a i , S U N L i d o n g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D a q i n g O i lfie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D a q i n g 1 6 3 7 1 2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r o u g h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g e o l o g i c c o n d i t i o n. i t i s c o n s i de r e d t ha t ,mu l t i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d e e p z o n e s i n t he n o r t h,t h e ma i n f a u l t i n g pe r i o d i s S h a he z i s t a g e,a n d t he ma i n s o u r c e r o c k i s l a c u s t r i n e s o u r c e r o c k i n S ha h e z i Fo r ma t i o n wi t h b i g t h i c k n e s s a nd wi de d i s t r i bu t i o n. Mu l t i r e s e r v o i r t y p e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a n d t he ma i n r e s e r v o i r i s t h e v o l c a ni c r e s e rvo i r o f Yi n g c he n g F o r ma t i o n,wi t h t h e b e s t r e s e r v o i r p r o p e rti e s o c c u r r i n g i n e x p l o s i v e a n d e f f u s i v e r h y o l i t e n e a r b y t he v o l c a ni c c r a t e r .T h r e e t y p e s o f s o ur c e - r e s e r v o i r - e a p r o c k a s s e mb l a g e s a r e d e - v e l o p e d u n d e r t h e c o n t r o l o f c a p r o c k i n Me mb e r Ⅱo f D e n g l o u k u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Me m b e r I a n d M e m b e r I I o f Q u a n t o u F o r ma t i o n,wi t h t h e l o we r p a r t b e i n g do mi n a n t . F i v e g a s g e n e t i c p a t t e r n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de e p z o n e,wi t h t h e g a s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fiv e f a c t o r s .Ba s e d o n t h e a b o v e,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t h e n e x t s t e p o f g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s t o t a r g e t o n X u j i a w e i z i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e f f o r t s o n p r e l i mi n a r y p r o s p e c t i n g i n S h u a n g c h e n g a n d Gu l o n g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 s,a n d a c t i v e l y p r e p a r e f o r t he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Li n d i a n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F a v o r a b l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r e a s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 Ke y wo r ds t he n o rth o f S o n g l i a o Ba s i n;d e e p z o n e;n a t u r a l g a s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o u r c e r o c k;v o l c a ni c r e s e rvo i r 大庆油 田对深层的研究 和探索始于 2 0世纪 7 0 年代 中期 , 由于深层地质结构复杂 , 断隆相间 、 地层 埋藏深 、 地温高 、 成岩作用强 , 勘探 目标找不准 , 特殊 岩性储层识别 、 评价困难 , 深层天然气勘探成为世界 级的难题 。随着层序地层学 、 含油气系统理论 、 火山 岩地质学等地质理论的应用 , 开拓 了深层的勘探视 收稿 日期 2 0 0 9 。 0 5 . 1 8 作者简介 任延广 ,男 ,1 9 6 4年 生 ,高级 T程 师,博十 ,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研究 。 E ma i l r e ny a n g u a n g pe t r o c h i n a . c o m.c n 第 2 8卷第 5期 任延广等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2 9 野 , 使勘探思路从构造圈闭向火山岩岩性圈闭转变 , 勘探 目标从断陷边部 的常规砂 岩储层 、 基 岩风化壳 向断陷内部的砂砾岩 、 火山岩等特殊储层勘探转变 , 逐步认识到深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 1天然气地质条件与成 藏特点 1 . 1深层构造格局与特征 松辽盆地深层主要包括上侏罗统一下 白垩统断 陷构造层和泉二段以下的坳陷构造层。古生代晚期 一 中生代早期松辽地 区位于中朝板块北缘 、西伯利 亚板块南缘各 自向外的褶皱增生带上 ,二叠纪晚期 至三叠纪早期完成板块 闭合形成统一的大陆,经过 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构造运动转变 ,成为滨西太 平洋构造域的一部分 。松辽深层发育 3 0多个彼 此分割的断陷盆地 ,整体呈现东西分带 、南北分块 的构造特征 。规模较 大的断陷 主要 分布于徐家 围子 、双城 、古龙和林甸等地区,其他地 区规模均 较小 ,断陷期地层分布范围小 。深层断陷经历 了断 陷期 、大型坳陷期 、新近纪盆岭伸展期 3个演化 阶 段,断陷期进一步划分出初始裂陷期 、强烈断陷期 和断陷萎缩期 3个 阶段。初始裂陷期虽有部分断裂 活动 ,但没有控制并形成断陷 ,只是伴随基底断裂 的强烈活动 ,并伴随以大范围的裂隙式喷发为主的 火山岩活动反映火石岭组沉积时期该 区壳一幔作用 十分强烈 。后期沉积环境主要为火 山岩台地沉积 。 沙河子期盆地进入强烈断陷时期 ,是盆地最大的伸 展沉降阶段。沉积地层以大断层为边界 ,断陷不断 扩展,是湖相泥岩的主要发育时期,以持续伸展沉 降为特点。营城期区域裂陷作用减弱 ,营城组并不 严格受控陷断层控制 ,进入断陷萎缩期 。 1 . 2地层充填序列与沉积特征 松辽盆地断陷期 地层在 3 0多个独立的断陷 中 都有分布 ,层序充填具 有火 山岩与沉积岩共存 的 “ 火 ” 、 “ 水” 、“ 二元地层建造” 沉积充填序列 。 火山岩在地表并未出露 ,是一套晚侏罗世一早 白垩 世的火山岩系,火山岩不整合于统登娄库组 、泉头 组沉积岩系地层不整合所覆盖 图 1 。 自下 而上 发育火 石岭组 、沙河 子组 、营城组 3套断 陷期地 层 ,其中沙河子组为湖相含煤砂泥岩系,火石岭组 及营城组为火山岩系,由熔岩 、火山碎屑岩与河湖 相砂泥岩等组成。 1 . 3烃源岩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 自下而上发育火石岭组 、 沙 河子组 、 营城组和登娄库组 4套烃源岩层系 , 以沙河 层 位 岩性剖面 岩性描述 年龄 反剿 构造期次 盆地类型 组 段 / Ma 界面 盆 岭 伸 展 构 造 期 湓岭 伸 展盆 舞 暗 紫 色 泥 岩 大 型 泉 段 ■ , ● , 夹 薄层砂 岩 坳陷 f 盆地 大 / 、 上 部暗紫色、 紫红色 泥岩 稳定 一 夹薄层砂 岩, 底 部中薄层 沉降 型 组 段 期 大 ● ● t 砂岩 夹泥岩 l 1 2 T3 坳 型 四 紫红色 泥岩夹中 薄层砂 岩 陷 段 坳 断陷 登 ● ● ● 萎缩 盆 一 盆 陷 娄 段 黼 厚 层 砂 岩 夹 薄层 紫 红 色 泥 岩 地坳 地 库 陷期 盆 二 发 地 组 段 厚层泥 岩夹薄 层砂岩 育 1 期 由 段 中厚层 砾岩 四 中 厚层 砾岩夹 1 2 4 T 4 段 一 ~ 泥岩 、粉砂岩 营 中基 性火山岩 三 断陷 段 夹 酸性火山 岩 强烈 城 活动 二 凝灰质砾岩、 期 段 由 组 砂岩、 泥岩互 层 小 由 中 厚 层 流 纹 岩 、 段 型 小 火山碎屑岩 1 3 6 L 1 丽 断 型 沙 上部 灰黑色 泥岩夹 薄层 陷 断 一 砾岩、 下邮厚 层砾岩 与 段 0一l 泥 岩 互 层 , 夹 煤 层 群 陷 河 强烈 霉 I 断陷 发 子 瓣 育 组 孽 蘑 孽 雏女 厚 层砾岩 与泥岩 期 段 l 互层,夹煤层 i 1 4 4 _ 2 火 鹫 g 厚层中 基性火山 岩 石 渊 夹 砾岩、泥 岩 裂陷 岭 初期 组 紫红色范岩和砂砾岩、 砂 岩不等厚互层 1 5 6 黑色 板岩、 Ts 磷 麟 麟 龋 千枚岩.花岗岩等 图l松辽盆地深层地层柱状图 Fi g.1 St ra ti g ra phi c co1 um n of de e p z o ne i n Son gli a o Ba si n 子组最为发育 , 烃源岩主要 为暗色泥岩和煤 。火 石岭组沉积时期 , 盆地处于初期裂陷阶段 , 断陷发育 规模有限, 仅在断陷中部相对较稳 定部位发育湖相 泥质烃源岩 , 局部地区发育煤层 。泥岩厚度为 5 0~ 2 0 0 I n , 平均有机碳为 1 . 6 3 % , 煤层分 布范 围小。沙 河子组沉积时期 , 盆地进人强烈的断陷期 , 深湖一半 深湖相泥质烃源岩发育 , 泥岩厚度一般为 2 0 0~6 0 0 1T I 。有机碳普遍大 于 1 . 0 % , 有机质类 型 以 Ⅲ型为 主 , 部分为 Ⅱ2型。此外 , 沙河 子组煤 系烃 源岩 发 育 , 煤层厚度为 1 ~1 7 1T I , 最厚为 1 0 3 m, 分布极不稳 定 , 有机碳含量高 , 最高达 8 4 . 4 % , 生烃潜力大。营 城组时期伴随着大规模 的火山作 用 , 盆地进一 步裂 陷, 烃源岩主要为火 山喷发间歇期的低洼处沉积 的 3 0 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 2 0 0 9年 一 套 滨 浅 湖 相 泥 岩, 平 均 有 机 碳 为 0 . 3 4 % ~ 1 . 4 4 % , 有机质类型Ⅲ型为主, 生烃潜力较差。登娄 库组时期 , 松辽盆地进入断坳转换期 , 以为河流一滨 浅湖相沉积为主, 暗色泥岩相对不发育, 主要分布于 双城 断 陷、 古 龙 断 陷, 最 厚 约 2 0 0 m, 有 机 碳 为 0 . 1 4 % ~ 2 . 3 4 % , 平均 为 0 . 4 4 2 % , 有机质 丰度低 , 生烃潜力差。可见 , 沙河子组烃源岩分布范围广, 厚 度大 , 是深层主力烃源岩层系。 1 . 4储层 特征 松辽盆地深层发育多层位 、多类型的储层 ,但 以火 山岩储集条件最好。主要包括营一 、三段和火 二段火山岩 ,营四段和登一段砾岩,登娄库组和泉 头组砂岩,此外还有基岩风化壳。 1 . 4 . 1火 山岩 储层 特征 火石岭和营城期大规模火山喷发 ,后期改造后 形成了火山岩储层 。其 中,营城组为主要储层 ,如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全断陷分布,总厚度 为 2 0 0~1 5 0 0 m,并具有多期次喷发 、相互叠置的 特征 图 2 。火 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多样 ,从 中性 的安山岩到酸性 的流纹岩均 见产气层 ,既有熔岩 类 ,也有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主要由各种类型的 孑 L 隙与各种成因的裂缝构成 。火山岩相是火山岩有 利储层 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 ,喷溢相上部亚相熔岩 是原始状态下储集性 能最有利 的相带 ,具有 物性 好 、分布广泛的特点 。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 ,基质 收缩缝和斑 晶溶蚀孔为主,发育于爆发相上部 ,在 火山间歇期或构造抬升期易遭受风化淋滤作用形成 次生溶孔 ,除细碎屑凝灰岩外 ,喷溢相和爆发相的 其他亚相也有一定储集能力 ,在裂缝配合下也可作 为好储层。另外,后期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作用对 火山岩储集性能具有 明显改善作用 ,成岩作用对火 山岩储集性有双重影 响。 升深2 一 升深2 6 ■■一 火 山通道槲 爆发相 喷溢相 ■_ 溢出相 图2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4 个期次火 山岩相连井对 比 F i g . 2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t h e j o i n t e d w e 1 1 s i n v o l c a n i c f a c i e s o f f o u r s t a g e s i n Y i n g c h e n g F o r m a t i o n o f X u j i a we i Z i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 1 . 4 . 2碎 溉%谎 岳特 征 深层碎屑岩储层 主要分布于营四段 、 登娄库组 和泉头组下部 , 包括 冲积扇 、 砾质辫状河成 因的砾 岩 , 各种河流和三角洲成因的砂岩 。埋藏较深, 成岩 作用强 , 局部层段存在次生孔隙, 改善 了储集条件。 登娄库组 砂 岩和砾 岩 近 7 9 % 的样 品孑 L 隙度 高 于 4 % , 渗透率高于 0 . 0 5 X l O~ m , 以登娄库组三 、 四 段物性最好。深层砂岩和砾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为正 常粒间孑 L 、 缩小粒 问孑 L 、 粒问扩大溶孑 L 、 胶结物 内溶 孔 、 粒内溶孔 、 裂缝孔隙和粘土矿物晶间孑 L 隙等七种 类型 , 对储集性改善最有意义 的是浊沸石溶孔 。浊 沸石溶孔的形成与油气排 前烃源岩排出的酸性水 运移有关 , 形成 了次生孑 L 隙发育带。登娄库组 以下 砾岩物性整体较差 , 与埋深大 、 成岩作用强和普遍含 有凝灰质有关 , 但断裂带和背斜构造核部裂隙发育, 同时有利于后期地下水活动 , 产生次生孔隙, 有效地 改善 了储层物性 , 也可成为有效储层。 1 . 5盖层特点与储盖组合特征 松辽盆地深层登二段和泉一 、 二段泥岩发育 , 是 两套主要的区域盖层 。登娄库期盆地处于断陷向坳 第 2 8卷第 5期 任延广等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3 l 陷转化时期 , 主要 为弱补偿条件下 的扇三角洲一湖 泊相沉积 , 岩性细。泥岩 累积厚度为 1 0 0~ 7 0 0 m, 高值区分布于古龙断陷 、 徐家 围子断陷 、 莺 山断陷 , 由断陷中心向四周泥岩累积厚度逐 渐减小 。泉一 、 二段沉积时期进入坳陷期 , 主要为滨浅湖相沉积 , 泥 岩明显较登娄库组发育 。泥岩 累计厚度一般为 2 0 0 ~ 3 0 0 m, 高值区位于古龙 、 肇源地区, 葡深 1井最高 达 6 0 4 m。泥地 比除滨北地 区小于 5 0 %外 , 在坳 陷 主体均大于 5 0 % , 高值 区沿 中央坳 陷区呈 带状展 布。在两套大的区域盖层控制下 , 松辽盆地北部深 层纵向上形成了深部含气组合 、 下部含气组合和上 部含气组合 3套生储盖组合 。深部含气组合和下部 含气组合烃源岩均为沙河子 、 营城组及 可能 的石炭一 二叠系暗色泥岩 , 盖层 为登二段的扇三角洲~湖泊 沉积的暗色泥岩。深部含气组合储层为基岩顶 面风 化壳 , 为 自生 自储或上生下储组合方式 ; 下部含气组 合储层是沙河子组 、 营城组 、 登一段的扇三角洲相 、 河流或滨浅湖相沉积 的砂岩 、 砂砾 岩 , 营城组火 山 岩 , 为 自生 自储或下生上储组合方式 。上部含气组 合烃源岩为登二段和沙河子烃源岩及石炭- 二叠系 可能烃源岩、 营城 组的暗色泥岩 ; 储层为登三 、 四段 砂岩 , 盖层为泉一 、 二段泥岩。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 然气主要为下部生储盖组合形式 , 天然气探 明储量 大都分布于该套组合中。 1 . 6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在区域构造控制下 , 深层天然气受区域盖层 、 砂 体分布及断裂 的影 响, 在基岩 凸起 、 侏 罗系火石岭 组 、 白垩系沙河子组 、 营城组 、 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一 、 二段地层聚集成藏 , 成藏模式有 5种 一是沿不整合 面短距离运移至基岩风化壳成藏模式 ; 二是沿裂缝 运移至源岩区内火 山岩成藏模式 ; 三是沿不整合面 或砂体和断层运移至古隆起之上各种类型圈闭成藏 模式 ; 四是沿砂体侧 向运移至地层超覆 圈闭成藏模 式; 五是深部无机成 因天然气沿深大断裂运移至盆 地盖层圈闭中聚集成藏模式。天然气形成与分布受 五大因素控制 一是天然气分布总体受断陷控制 , 深 层断陷具有相互独立 、 分割性强的特点 , 烃源岩主要 分布于断陷内, 烃源岩分布控制天然气 的平面分布 ; 二是断陷边部 隆起及斜坡 带是油气运 聚的有利地 区, 一般在隆起 区多形成基岩 凸起或与构造有关 的 气藏 , 斜坡区多形成岩性气藏 ; 三是伸人断陷中心的 鼻状隆起具有距气源区近 、 有利于油气聚集的特点 , 成为油气最富集区; 四是 区域构造背景控制油气 的 运聚指向, 岩性是形成罔闭的重要条件 , 如徐家同子 断陷丰乐低凸起 、 宋站低 凸起等大的区域性 隆起是 油气运聚的指向区 , 已发现的气藏 中同一 区带 内构 造高部位天然气最富集 。由于火山岩和砾岩储层非 均质性极强, 火 山岩和砾岩 自身具有较强的侧向封 闭作用 , 因此在大的构造背景下 , 气藏主要受岩性控 制 , 岩性遮挡形成气藏 图 3 ; 五是断层一方面是深 层油气运移 的通道 , 使断 陷期烃源岩形成的油气沿 断层 、 不整合等运移至营城组 、 登娄库组等较浅层位 形成气藏 , 同时断层又能起遮挡作用形成圈闭 , 如汪 家屯登娄库组气藏。 徐深8 徐深2 01 徐深7 目 \ 嫩 图3徐家围子断陷徐深8 徐深2 0 7 徐深7 营城组气藏剖面 Fi g . 3 T h e g a s r e s e r v oi r s e c t i o n o f W e l l X us h e n8 。 Wel l Xus he n2 07 ‘Wel l Xus he n7 i n Yi ng c h e n g F o r m a t i o n o f X u j i a w e i z i f a u l t d e p r e s s i o n 2资源潜力与有利 区带 2 . 1徐家围子断陷勘探潜力 徐家围子断 陷为 6 7 7 2 X 1 0 m 。 ,目前 已经探 明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徐家围子断陷中、西部 ,东 部斜坡带剩余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 ,为徐家围子断 陷下一步的重点勘探区。徐东斜坡带北起宋站,南 到朝阳沟 ,南北 长约 5 0 k m,东西宽约 2 5 k m,北 北西方 向展布,勘探面积约 1 0 4 0 k m 。该 区已经 实现了三维地震覆盖,西侧为徐家围子断陷的沉降 中心 ,徐东 凹陷地层发育 齐全 ,断 陷期 地层厚度 大 ,烃源岩发育 。营城组发育两套火 山岩。徐中断 裂控制了营一段火山岩的分布 ,徐东断裂带 由一系 列从南向北演化的走滑断裂带构成 ,其发育和演化 控制 了营三段火山岩地层的分布。徐东凹陷营城组 两套火山岩叠置分布。营一段火 山岩分布在升平一 宋站以南 ,一般 厚度为 2 0 0~9 0 0 m,中心部位最 厚达 1 0 5 0 m,营三段火 山岩西部边界主要 以徐中 断层为边界 ,断层西侧地层不发育 ,南部边界位于 徐深 3 0 1 一徐深 2 7井一线 ,以北 、以东至徐家 围 子断陷边界超覆在营一段火山岩之上 ,最大地层厚 3 2 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 2 0 0 9征 度超过 2 0 0 0 m。受后期 构造变动影 响,火 山岩地 层掀斜 ,营一段火山岩在沉积之后受到后期风化剥 蚀较为严重,其有利储层全区发育。徐东地区发育 东部斜坡带、徐东断裂带 、中部深 凹带和西部断阶 带 4个近南北向展布 的环带状火 山岩圈闭发育带 , 其中徐东断裂带和东部斜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徐 东断裂带位于主力烃源岩区,以火 山喷发中心区和 近火 山口区为主 ,处于有利的火山岩相带 ,储层条 件非常有利 ,圈闭有效性为成藏的主控 因素,营城 组两套火山岩叠置分布 ,厚度巨大 ,区内营城组下 段火 山岩为有利 目标。 2 . 2双城 断 陷勘探 潜 力 双城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构造东南断陷 区,勘探面积为 5 0 7 6 k m ,资源量 为 2 4 2 91 0 m ,是继徐 家围子后天然气勘探重要领域 。双城 断陷受 4条 近 N N E走 向的 “ S ”形 断裂控 制,断 陷期地层最大厚度为 2 4 7 9 m,沙河子组分布面积 为 1 6 6 1 k m ,沙河子组 、火石岭组 和营城组地层 均发育较好 的烃源岩 ,以沙河子组为主。营城组火 山岩在该区较发育 ,在莺 山凹陷和双城凹陷均有分 布 ,莺山凹陷火山岩最大厚度达 1 2 5 0 I T I 。钻井揭 示 ,营城组火山岩以酸性流纹岩 、凝灰岩为主,下 部见少量英安岩和安山岩 ,目前钻井揭示的物性条 件 比徐家围子略差 。双城断陷受松辽盆地晚期挤压 褶皱 回返影响,形成了北东走向的褶皱构造带 ,使 早期 的气藏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坏 ,在上部的扶杨 油层和葡萄花油层形成次生气藏。莺山凹陷北部和 南部受晚期构造破坏强烈 ,不利于原生气藏保存 。 在莺山凹陷中部 ,沙河子组烃源岩 、火山岩叠置发 育,构造变动小 ,是原生气藏有利分布区。 2 . 3古龙 断陷具 有较 大潜 力 古龙断陷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断陷区,呈南北 向 狭长带状分布 ,勘探面积为 8 9 0 0 k m ,预测深层 天然气资源量 为 2 2 7 01 0 m ,天然气资源潜力 大。古龙断陷结构 尚不十分清晰 ,主力断陷分布于 南部敖南地区,基底最大埋深达 7 0 0 0 m,断陷主 体表现为西断 、东超的大型复合箕状断陷结构,断 陷中、南部箕状断陷结构特征明显 ,北部表现为双 断断陷特征 ,总体为由多条断裂控制的复合断陷结 构。古龙断陷期地层发育齐全 ,具有与徐家围子断 陷和长岭断陷相同的地层充填序列 ,断陷期地层厚 度为 5 0 0~ 5 0 0 0 m,断陷南 部断陷期地层厚度大 , 厚度大于 2 0 0 0 r n的地层分布面积 为 2 6 6 1 k m , 目前探井揭示的断陷期地层有沙河子组和营城组。 地震预测古龙断陷沙河子组厚度 大于 1 0 0 0 m的面 积为 2 3 4 9 k m ,其 中古龙凹陷南部和敖南一茂兴 凹陷为沙河子组烃源岩发育区。南部的敖南 凹陷已 落实 ,凹陷规模较大 ,断陷期地层发育 ,为古龙断 陷天然气勘探突破的有利区带。 2 . 4林甸 断 陷勘探 潜力 林甸断陷是滨北地区最大 的断陷, 面积为 3 9 1 5 k m , 深层天然气资源量约为 1 9 0 0 X 1 0 m , 具有较 大的勘探潜力 。断陷期地层残余地层厚度为 5 0 0 2 5 0 0 m, 断陷整体北 高、 南低 , 向南倾没 , 断陷主体 位于南部 , 下一步勘探应 以南部为主要 目标区。 3结 论 1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发育 多个相互独立 的 断陷 ,沙河子组沉积时期为断陷主力发育期 ,烃源 岩发育 ,天然气资源潜力大 ,勘探潜力大。 2 深层发育多套储层 ,以营城组火 山岩储 层为主,营城组火山岩具有多期喷发 、相互叠置的 特点 ,储层主要受火山岩相 、火 山岩岩性及火山机 构等多因素控制 。 3 多套烃源岩 、 多套储层与盖层形成了深层 多套生储盖组合 , 其中以下部组合为主, 主要发育构 造. 岩性复合气藏 , 其形成与分布受五大因素控制。 参考文献 [ 1 ]蒙启安 ,门广 田,张正 和 .松 辽盆地 深层火 山岩体 、岩相预 测方法及应用[ J ].大庆 石油 地质 与开发 , 2 0 0 1 ,2 0 3 2 1 _ 2 4 . [ 2 ]姜传金 ,冯 肖字 ,詹怡 捷 ,等 .松 辽盆地 北部徐 家围子 断陷 火 山岩气藏 勘探 新技术[ J ].大庆石 油地 质与 开发 ,2 0 0 7 , 2 6 41 3 3 - 1 3 7 . [ 3]黄薇,印长海 ,刘 晓 .徐 深气 田芳 深 9区块火 山岩储层 预测 方法 [ J ].天然气T业 ,2 0 0 6,2 6 6 1 4 - 1 7 . [ 4]冯 志强 .松辽盆地庆深大气田的勘探前景 [ J ].天然气工业 , 2 0 0 6 ,2 6 6 1 - 5 . [ 5 ]吴河勇 ,冯 子辉 ,杨永斌 .松 辽盆地北 部深层 天然气勘 探风 险评价 [ J ].天然气工业 , 2 0 0 6,2 6 6 6 - 1 0 . [ 6 ]杨懋新 .松辽盆地断陷期火 山岩的形成及成 藏条件 [ J ].大 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 0 0 2,2 1 5 1 5 1 7 . [ 7 ]李锦轶 , 莫 申国,和政军 ,等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形走滑运 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 区 中生 代 以来地 壳构造 演化重 建的制约 [ J ].地学前缘 , 2 0 0 4,1 1 3 1 5 7 1 6 1 . [ 8 ]郭 占谦 .火山活动与沉积 盆地 的形成和演 化 [ J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1 9 9 8,2 3 5 9 - 6 4 . [ 9 ]王志宏 ,罗霞 ,李景坤 ,等 .松辽 盆地北部 深层有效 烃源岩 分布预测 [ J ].天然气地球 科学,2 0 0 8 ,1 9 2 2 0 4 - 2 0 9 . 编辑 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