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钻井管柱力学模型与软件开发.pdf
一 2 8 一 石 油机械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M A C H I N E R Y 2 0 1 3年 第 4 l卷第 7期 . _ 钻 井技术与装备 水 平井钻 井管柱 力学模型与软件开发 郭凤超 陶 亮 贾晓斌 1 .西北工业大学2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摘要 在充分考虑侧钻水平井的屈曲、钻压、扭矩和摩 阻的基础上,将侧钻水平井分为直井 段 、曲率段和水平段,建立 了侧钻水平井钻井管柱 力学分析模型。采用基于 C O M 组件 的 V B与 MA T L A B混合编程软件制作技术 ,开发 了水平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 ,同时结合某井的钻 井参数对 软件进行 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软件可 以对 井身轨迹进行预览,能够进行钻压 、扭矩、应力及 稳定性分析 ,并能得到一定钻井轨迹下的水平钻进延伸极限。 关键词 水平 井;钻柱 ;摩 阻;螺旋屈曲;力学模型;触壁压力 ;M A T L A B 中图分类号 T E 9 2 1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4 5 7 8 . 2 0 1 3 . 0 7 . 0 0 8 M e c h a n i c a l M o d e l o f Ho r i z o n t a l Dr i l l i n g S t r i n g a n d S o f t wa r e De v e l o p me n t G u o F e n g c h a o T a o L i a n g J i a X i a o b i n 1 .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2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S I NO P E C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O i e l d C o m p a n y Ab s t r a c t S i d e t r a c k i n g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s t r a i g h t s e c t i o n s,c ur v a t u r e s e c t i o n s a n d h o riz o n t a l s e c t i o n s ,o n t h e ba s i s o f f u l l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bu c k l i n g,d r i l l i n g pr e s s u r e,t o r qu e a n d f ric t i o n o f s i d e t r a c ki n g h o r i z o n t al we l l s . Th e n,t h e s t rin g me c h a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mo d e l o f s i d e t r a c k i n g h o riz o n t a l we l l s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Th e COM c o mp o ne n t .ba s e d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wh i c h c o mb i n e d t h e p r o g r a mmi n g s o f t wa r e s o f VB a n d MATLAB wa s a d o p t - e d t o d e v e l o p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s o ft w a r e o f h o riz o n t a l d r i l l i n g s t ri n g . Me a n wh i l e.t h e s o f t wa r e wa s a p p l i e d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 i t h t h e d r i l l i n g p a r a me t e r s o f s o me we l 1 .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s o f t wa r e c a n c o n d u c t a p r e v i e w o f h o l e t r a j e c t o r y a s w e l l a s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d r i l l i n g p r e s s u r e , t o r q u e , s t r e s s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 Mo r e o v e r ,t h e e x t e n s i o n l i mi t o f h o r i z o n t a l d r i l l i n g u n d e r s o me d ri l l i n g t r a j e c t o ry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 Ke y wo r d s h o r i z o n t al we l l ; d ril l i n g s t rin g; f r i c t i o n; s p i r a l b u c k l i ng; me c ha n i c a l mo d e l ; wa l l t o u c hi n g p r e s s u r e;MATLAB 0 引 言 水平井涉及重要参数钻压 。虽然录井仪记 录了悬重和钻压 ,但是指重盘上的钻压数据并不是 井底的真实钻压。这是因为钻井管柱存在弯曲和螺 旋屈曲,会导致触壁压力产生摩擦阻力 ,所 以指重 盘上 的钻压不准确。若充分考虑钻井管柱压杆屈曲 稳定性摩阻 ,则能够计算 出钻头处 的钻压 ,进而可 方便侧钻井作业和设计。1 9 8 3年 J o h a n c s i s k _ 1 提 出 了预测钻柱拉 力和扭矩的理论。1 9 9 1年 P a s l a y和 C e r n o c k y _ 2 应用钻柱的扭矩和阻力模型,研究 了轴 向拉伸和压缩载荷的作用 以及全角变化 率为常 曲 率 ,钻柱和套管存在接触时弯 曲应力的放大效果。 李子丰等 建立了油气井杆管柱 的力学基本方程 , 并在石油钻井领域进行 了应用。闫铁 等 给 出了 大位移井的延伸极限力学判断准则及模型,得 出了 对延伸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井眼摩擦因数 、井眼 曲率和门限钻压 的结论。 国外对管柱力学 的研究正处在蓬勃发展之 中, 并从理论分析或试验方面得到了有实际用途的应用 软件 。但软件往往只适应某个地区,缺乏系统性的 中石化西北油 田分公 司项 目 “ 超深长位 移侧钻水平井 的管柱力学研究” G Y 2 0 1 00 3 9 。 2 0 1 3年 第4 l卷第7期 郭凤超等水平井钻井管柱力学模型与软件开发 全面认识。B a k e r H u g h e s 的应用软件 B HA S Y S能分 析管柱横向、轴 向和扭转振动以及管柱的应力和稳 定性 ,但不能解决长位移侧钻井管柱力学 的核心问 题。李敬元等 制作 了井下作 业管柱力 学分析软 件 ,可进行油管力学分析和油管柱优化设计。 笔者通过对水平井轨迹分解 ,并结合弹性力学 基本假设 ,建立了水平井钻井管柱力学模型,基于 C O M组 件的 V B与 MA T L A B混合编程技术 ,开发 了水平井钻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 ,同时结合某井的 钻井参数对软件进行了应用 。 1 分析对象 与基本假设 1 . 1 水平井轨迹分解 如图 1所示 ,取井 口、造斜点、曲率终点和钻 头点为参考点 ,将侧钻水平井井身分为直井段 、曲 率段和水平段 ,曲率段 的曲率半径 用 R表示。图 中 f 0 和 f 分别为直井段和水平段长度 ; f o 、 和 分别为直井段 、曲率段和水平段摩擦因数 。 d s Rdo L 2 3 图 1 水平钻 井分段轨 迹轴力分解 Fi g .1 1 . 2 基本假设 从管柱的稳定性角度出发 ,探讨螺旋屈 曲触壁 压力引起 的摩擦阻力 ,进而应用到所有井段钻压分 析的弹性理论方程 中,形成 弹性力学与稳定性理论 的新算法 。因此需要在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基础上 增加如下假设 1 杆管柱被压扭成 螺旋状正 弦屈 曲,并与 井壁连续接触 ; 2 油井半径与钻杆 半径之差相对于 钻井 管 柱 的长度为极小量 。 1 . 3 屈曲摩 阻 文献 [ 6 ]的微分方程得到螺旋屈曲平衡方程为 肼[ _ 0 2 0 ] P s in 1 式中P 钻井管柱的轴力或钻压 ; Z 管杆长度 ; q 单位长度杆管柱的浮重 ; 井筒半径与钻杆管柱半径之差 ; 螺旋屈曲的转角函数 ,可近似表示 为 02wl / L 钻井管柱的抗弯刚度。 管柱螺旋屈曲表现出螺旋状 ,则单位螺距 下 触壁压力可表示为 AN 式中P Y 随钻压变化的轴向载荷 。 考虑管柱在井 内复合钻进时的摩擦力作用 ,则 单位螺旋 内轴向力压力增量为 △ 厂 3 △ 厂 3 管柱上螺旋屈曲表现出的摩擦阻力通过积分可 以求得 ,即 F z f0 y d y 4 式 中产 _ 广义摩擦 因数 。 2 钻井力学模型 。 假设钻井过程 中钻杆处于螺旋屈 曲状态,根据 F i g . 2 图2 直井段钻井管柱力学模型 M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d r i l l i n g s t r i n g i n s t r a i g h t s e c t i o n 叮 ● ● ● ● ● ● 石 油机械 2 0 1 3年第 4 1卷第 7期 定 ,形成了简支梁的力学模 型。大钩载荷 P 、屈 曲摩阻 F 和造斜点的支撑轴力 P 与钻井管柱的 自 重平衡 ;直井段钻杆扭矩 则是转盘扭矩消耗在钻 杆与井壁的摩擦阻力矩后的结果。 为井 口处钻杆 扭矩。考虑井斜角 和管柱触壁压力可得如下方程 P . Y P g Y e o 一 f o s i 一 P 。 一 Jn y d 5 Y T 1 , O fo d y 6 式中p 钻井液浮力作用下 的管柱线密度 ; P Y 直井段轴力或钻压 ; D 直井段井径 。 2 . 2 曲率段力学模型 曲率段钻井管柱 的 自重和造斜点 P 支反力共 同克服曲率段侧壁分布支撑力 , v 2 0 和摩擦 力, 传递到曲率段终点形成末端轴力 P ;曲率 中心 的 弯矩 与摩擦 力矩 、轴 力 P 和 P 的力矩平 衡 , 得到如图 3 图中 、 分别为造斜点处钻杆扭 矩和曲率段终点钻杆扭矩 所示 的曲梁力学模型 , 用极坐标表示的平衡方程组为 P 1 p g R OP 2 0 c o s 0 f 』7、 『2 O R c o s O d O Jn 』N 2 0 R s i n O d O Jn P s in J0 N 2 O R c 。 s O d O 一 7 J N 2 0 R s i n O d O Jn 尸 一 M p g Rs i n P A A 0 J N 2 0 R d O .J O 图 3 曲率段钻 井管柱力 学模型 Fi g .3 Me c h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d r i l l i ng s t r i n g i n c u r v a t ur e s e c t i o n 曲率段的钻杆扭矩与分布的摩擦力矩平衡 ,用 极坐标可表示为 T 0 J N 0 R d 8 a 0 二 式 中P , 0 曲率段钻压 ; 0 曲率段侧 向分布力 ; 曲率段井径。 2 . 3 水平段力学模型 水平段钻井管柱在 自重条件下形成了分布摩擦 力。曲率段传递来的轴力 P ,经分布摩擦阻力 的克 服 ,在井底 钻头处形成钻压 P 。由于钻头在井底 固定 ,钻杆水平段能够滑动 ,可以简化为如图 4所 示的简支梁力 学模 型。考虑到水平段倾 角 的变 化 ,以及 曲率段传来 的扭矩 消耗在钻杆摩 擦力 矩和钻头切屑扭矩 上,建立如下方程 N 3 一p g c o s a 0 P p gx s i n o L 9 Ⅳ d ] P T 2 n 1 0 式 中P 。 水平段钻压 ; D, 水平段井径 ; N 3 侧向支撑力。 图4水平段钻 井管柱 力学模型 F i g . 4 M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d r i l l i n g s t r i n g i n h o r i z o n t a l s e c t i o n 2 . 4全局力学模型 在局部坐标下把各个分段 函数进行坐标变换 , 形成全局坐标系下的力学模型 ,对应管柱的应力可 结合其截面几何尺寸计算。以某井实际的钻井参数 0 1 7 7 . 8 m m套管 ,直井段钻深 5 8 7 2 m,井斜角 0 . 8 1 。 ;裸 眼 1 4 9 . 2 m m井径造斜段 曲率每 3 0 m 为 7 . 0 6 。 ;裸 眼 1 4 9 . 2 mm 井径 水平 段 水 平倾 角 0 . 5 。 ;钻井工具组合 0 1 2 7 mm钻杆 5 0 0 0 m;0 8 9 m m钻杆 2 0 0 0 m;大钩载荷 1 1 5 0 k N;钻头切屑 扭矩 5 0 0 N m;钻井液密度 1 . 2 g / c m 为 例 ,则全局坐标系下计算 的轴力如图 5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钻杆轴力等于 0的中性点位置 为 4 0 7 2 . 6 m,到达造斜 点 5 6 2 8 m时轴向压力达 到最大值 2 3 0 k N。钻杆拉伸段非线性影 响因素很 小 ,因此轴力表现为线性特征 ;进入钻杆压缩段 , 一 3 2一 石 油机械 2 0 1 3年第 4 1卷第7期 由图可知 ,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全局力学模型的 计算结果一致 ,中性点之上管柱处于拉伸状态 ,无 屈 曲接触的摩擦力矩 ,故井 口转盘提供的扭矩减小 极 慢 。 4 结 论 1 在充分考虑侧钻水平井钻井管柱螺旋屈 曲 、钻压 、扭矩和摩阻的基础上 ,建立了侧钻水平 井钻井管柱力学模型,形成了具有广泛意义的解析 算法 。 2 以解析算法为基础 ,编制 了侧钻水平井 钻井管柱力学分析软件 ,应用该软件可以实现对井 身轨迹 的预览 ,能够进行钻压 、扭矩 、应力及稳定 性等分析 ,并得到一定钻井轨迹下的水平钻进延伸 极限。 3 该软件 在理论基础上 开发,可为钻井设 计和工程作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1 ] J o h a n c s i s k C A . T o r q u e a n d d i r e c t i o n a l w e l l s p r e d i c t i o n a n d m e s s u r e m e n t[ R]. S P E 1 1 3 8 0 ,1 9 8 3 . [ 2 ]P a s l a y R P ,C e r n o c k y E P . B e n d i n g s t r e s s ma g n i f i c a t i o n i n c o n s t a n t c u r v a t u r e d o g l e g s wi t h i mp a c t o n d r i l l s t r i n g a n d c a s i n g[ J ]. S P E 2 2 5 4 7 ,1 9 9 1 . [ 3 ] 李子丰,马兴瑞 . 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 应用 [ J ].石油学报,1 9 9 9 ,2 0 3 8 79 0 . [ 4 ] 闫铁,张凤民,刘维凯,等.大位移井钻井极限 延伸能力的研究 [ J ].钻采工艺,2 0 1 0 ,3 3 1 47. [ 5 ] 李敬元,李子丰,李天降,等.井下作业管柱力学 分析软件及应用 [ J ].石油钻采工艺,2 0 0 8 ,3 0 5 1 1 81 2 1 . [ 6 ] 李子丰 .油气井管柱力学 [ M].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 ,1 9 9 6 . [ 7 ] 苏金 明,刘 宏,刘 波 . MT A L A B高级 编 程 [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5 . [ 8 ] 欧阳明,李玉清,曾海霞,等 . V B与 M A T L A B混合 编程在工程中的应用 [ J ].电子技术 ,2 0 0 9 7 79 . 第一作者简介 郭凤超 ,生于 1 9 8 6年 ,在读硕 士研 究 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力学中的软件与计算。地址 7 1 0 0 7 2 陕西省西安市。E ma i l g u o f e n g c h a o n b 1 6 3 . c o n。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5 0 9 本文编辑王 刚庆 上 接 第 l 8页 在的应力集中区域以及现场壳体损坏开裂部位 ,并 以F Z 2 81 0 5单闸板防喷器壳体为例 ,分别在额定 压力和静水压 2种工况下进行应力试验和有限元分 析 ,得出了闸板防喷器壳体外表面应力分布情况和 应力集中区域 ,2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外表面应力分 布结果基本相符 ,验证 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防喷器 壳体应力分析中的有效性。该试验方法和分析结果 可为闸板防喷器的改型设计 、现场检维修以及在役 防喷器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 2 ] [ 3 ] [ 4 ] [ 5 ] 参考文献 程靳,赵树山 .断裂力学 [ M].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 0 0 6 2 0 3 0 . 孙振纯,王守谦 ,徐明辉 .井控设备 [ M].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2 0 0 9 1 8 3 6 . 徐增永 . 双闸板防喷器壳体三维有限元法应力分析 概述 [ J ]. 石油机械 ,1 9 8 1 ,9 6 3 53 8 . 张斌 ,张祥来 ,刘雪梅,等 . G B / T 2 0 1 7 4 --2 0 0 6 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钻通设备 [ s ]. 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 0 0 6 . 朱海燕,刘清友 .闸板防喷器液压锁紧装置现状及 [ 6 ] [ 7 ] [ 8 ] [ 9 ] [ 1 0 ] 发展研究 [ J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8 4 8 3 8 6. 谢新设 ,秦疆,张宝彦,等 . F Z 3 51 0 5防喷器 的研制与应用 [ J ].石油钻探技术,2 0 0 9 4 6 5 6 7. 杨长青 ,王琨琦 .单闸板防喷器主壳体的有限元分 析及结构优化 [ J ].装备制造技术, 2 0 0 7 2 7 1 7 4. 晏祥慧,齐明侠 .双闸板防喷器壳体非线性有限元分 析 [ J ]. 石油矿场机械,2 0 0 6 ,3 5 6 4 3 4 6 . 费根胜,李斌,杨春雷,等 .旋转防喷器壳体的 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 J ].机械设计 与制造 , 2 0 0 8 5 2 1 2 5 . 李龙渊,李长春 .防喷器壳体的有限元分析[ J ]. 石油机械 ,1 9 8 4 ,1 2 1 3 0 3 3 . 第一作者简介唐洋,生于 1 9 8 8年,2 0 1 0年毕业于 西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现从事防喷器安 全评价和海洋深水测试工具研究工作。地址 6 1 0 5 0 0 四川 省成都市。电话 0 2 8 8 3 0 3 7 2 2 7 。Em a i l t a n g y a n g g r e a t 1 2 6. c o no 收稿 日期 2 0 1 21 2 0 9 本文编辑谢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