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pdf
第 3 0卷 第 4期 2 0 1 3年7月 钻井液与完井液 DRI LLI NG FLUI D COM PLET1 0N FLUI D 、 , 0 1 . 3 0 No . 4 J ul y 2 0l 3 【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邓 田青 , 鄢捷年 , 杨贵峰 。 , 叶艳 , 魏红梅 , 姚如钢 1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化学事业部钻完井液所 ,河北燕郊 ; 2 .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 3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钻井分公司,重庆 邓田青等 .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1 3 ,3 0 4 2 5 2 8 . 摘要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差,非均质性严重,微孔微裂缝较为发育,储层易发生应力敏感 性损害和水锁损害。结合英买2油田致密碳酸盐岩油气藏特征,系统分析 了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损害特征。评价 结果表明,该油田储层应力敏感损害率达 8 2 . 9 %、水锁损害率为7 2 . 5 3 %~9 1 .2 2 % 是该储层的主要损害类型。在该 区原用聚磺钻井液基础上, 通过优选高性能处理剂和可有效降低油/ 水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 应用理想充填技术, 优化设计出了保护储层低损害钻井液 ; 通过开展配伍性、动态污染等实验对该钻井液的储层保护特性进行 了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 良好的流变性与配伍性,天然岩心和不锈钢缝板岩心污染实验均表明,优化配方的 渗透率恢复值均要高于现用配方,其储层保护效果显著。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 应力敏感损害 ; 水锁损害 ; 钻井液 ; 防止地层损害 中图分类号T E 2 5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 5 6 2 0 2 0 1 30 4 0 0 2 5 0 4 碳酸盐岩储层在世界油气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据统计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 的油气产量约 占油气总产量的 6 0 %, 储量 占4 7 %【 】 】 。与国外相 比, 中国碳酸盐岩储层受到大陆板块和盆地沉积条件限 制,储层埋深大于4 0 0 0 m,普遍经历了多次构造 运动 ,地质条件复杂 ,大多数碳 酸盐岩储层多属于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 ,其储层物性差 ,裂缝开度具 有不确定性,非均质性极强,油气储集空间及渗流 通道多 以微孔 、微喉和微裂缝为特征 ,储层极易受 到污染,且污染后不易解除 【3 ] 。因此,研制保护储 层低损害钻井完井液,最大限度地减轻钻井过程中 造成 的储层损害尤为关键 。在分析塔里木油 田奥陶 系储层特征基础之上 ,研究 了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 的潜在损害机理 ; 在优选表面活性剂降低钻井液表 / 界面张力的同时,应用理想充填技术和高性能处 理剂,设计出了低损害钻井液体系,其可以有效阻 止滤液侵入储层,实现保护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 目的 [ 4 - 8 1 1 YM一 2区块奥 陶系储层 地质特征 塔里木油田英买 2 地区 Y M一 2 总体属于低孔、 低渗碳酸盐岩储层 ,目的层段为奥陶系鹰山组和一 间房组 ,储层埋深为 5 0 0 0 ~6 0 0 0 m,压实作用强 烈。储层孔隙度平均约为 0 . 8 5 %,渗透率平均约为 0 .6 4 1 0 g m ,孔渗相关性低,基质渗透率很低。 YM一 2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岩性总体为灰 色荧 光 、油斑粉 晶灰岩 ,以方解石为 主,含少量石英 , 黏土矿物含量很低 ,平均为 2 %。裂缝主要为构造 缝和缝合线 ,缝宽主要分布为 1 0 ~5 0 g m。该 区储 层裂缝普遍发育 ,储层渗透率大小与裂缝的发育程 度密切相关 , 裂缝充填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铁泥质 , 充填方式为全充填或半全充填 ,孔缝率小于 l %l 4 ] 。 2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 损害特征 1 储层 敏感性 损害。按 照行业标 准 S Y / T 5 3 5 8 --2 0 0 2 ,采用低渗敏感性测试仪,选用 Y M2 . 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0 9 7 4 1 2 9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0 0 9 Z X0 5 0 0 9 0 0 5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邓田青,1 9 8 5 年生,2 0 1 2 年获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气井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在主要从事油田化学 及储层保护研究。地址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行宫西大街 3号 ; 邮政编码 0 6 5 2 0 1; E ma i l t i a n _ q i n g _ 2 0 0 6 1 2 6 . t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6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1 3年 7月 井奥陶系储层岩样进行了室 内敏感性分析。结果证 实,该储层盐敏损害和水敏损害相对较弱,存在中 等程度速敏损害 ,酸敏和碱敏损害强 。 2水锁效应。应用 S C MS C 3气液稳定渗流测 量系统模拟地层水锁情况 【 6 】 ,评价 YM一 2油 田奥陶 系储层岩心发生水锁前后的渗透率损害程度,结果 见表 1 。由表 1 可 以看 出,该区 由于水锁效应引起 的渗 透率损害率为 6 8 . 3 4 %~8 9 . 3 5 %,水锁 损害相 当严重。 表 1 YM一 2油田奥陶系储层水锁损害实验结果 3应力敏感性损害。选取 Y M2 . 3井岩样 埋 深为 5 8 9 3 .5 m 对该油 田碳酸盐岩的应力敏感性 进行了研究。选定 的实验流速为 1 . 5 mL / mi n ,驱替 液为模拟油,密度为 0 .9 g / c m ,黏度为 0 . 8 9 mP a S 。 岩样渗透率随有效应力 近似等于围压 变化的关 系 曲线见 图 1 。 由图 1 可 以看 出 ,当有 效应 力从 1 MP a 增至 9 MP a 时,岩心的油相渗透率由原来的 1 8 .2 1 0 g m 降低到 3 . 1 1 0 ~i.tm 2 ,损害程度达 8 2 . 9 %,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是很强的。 量 图 1 Y M2 . 3井岩样 5 8 9 3 . 5 m 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 3 低伤害钻井液保 护技术 根据 Y M一 2 地区的地质特性,确定 Y M. 2 地区 保护储层低损害钻井液优化的基本思路为 ①优选 高性能处理剂 , 进一步提高体系的抑制性和封堵性。 ②应用理想充填暂堵技术封堵储层 ,形成超低渗透 泥饼,将滤失量降至最低 ; ③优选适宜的表面活性 剂进行处理 , 以降低油 / 水界面张力 , 减小水锁损害。 3 . 1 优选高性能处理剂 1 阳离子沥青粉的替换。现用配方中使用了 阳离子沥青粉处理剂,其荧光级别相对较高,因此 影响了地质录井的准确性 ,同时其对环境有一定的 污染 。研究 中,采用无荧光仿沥青替代 阳离子沥青 粉 试剂取 自天津天诚拓 源科技发 展有 限公 司 。 该无荧光仿沥青 由油溶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通过特 殊工艺制成 ,适用于各种水敏性地层和其他复杂地 层 。其具有相对更好的一般沥青类性能 ,且荧光级 别低 ,不影响地质录井 ,可用于各种生产井 、探井 , 此外对环境无污染 、无毒 、易降解 。 2胺基聚醇的应用。胺基聚醇是一种高性能 水基钻井液主处理剂,其防塌机理不同于普通的醇 醚产 品,它主要 是靠特殊结构牢牢吸 附在黏土上 , 减少黏土层 间距 ,从而阻止水进入地层。将其应用 于钻井液中可防止钻头泥包 , 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层 ;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 阻止钻井液滤液进入储层 ,提高 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降低储层伤害 ; 其在钻井液中 的抗高温能力强,配伍性好,荧光级别低,不影响 地质录井 ; 对环境无污染、无毒、易降解。 通过优选实验确定该区块的钻井液中无荧光仿 沥青适合加量为 2 %,胺基聚醇加量为 2 %。 3 . 2 理想充填技术暂堵剂优选 实验过程中使用 C a C O 作为屏蔽暂堵剂,根 据 YM一 2区 块 奥 陶 系 碳 酸 盐 岩 储 层 裂缝 缝 宽 分 布 规律 ,采用 D。 规 则设 计暂 堵剂 颗粒 的复配 比 例 。根据钻井液暂堵剂理想充填优化软件计算 ,该 区块理想充填暂堵剂的最佳复配 比例为 1 0 0 0目 0 . 0 1 3 mm 5 0 0目 0 . 0 3 r n n q 1 0 0目 0 . 1 5 4 mm 1 7 6 4 3 3 。但考虑到暂堵颗粒磨损,做出适当 调整,优化得出Y M一 2 地区 C a C O 暂堵剂复配比例 为 0 . 0 1 3 I T l l n 0 . 0 3 mi i 1 0 . 1 5 4 mi n 1 0 5 0 4 0 简 称 I P - T B A 。 在原聚磺钻井液体系 其配方如下 中加入 I P T B A,钻井液的性能见表 2 。由此可知,当暂堵 剂加量为 3 .0 %时,钻井液性能稳定,滤失量得到 进一步降低。因此 ,I P T B A的适宜加量为 3 .0 %。 3 %膨润土 0 . 2 %N a z C O 0 . 5 %KP A M 3 %S P NH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0卷 第 4期 邓田青等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 井液保护技术 2 7 4 %S MP 一 1 3 %P S C 一 2 2 % 阳离子沥青粉 1 %润滑 齐 0 0 . 5 % 消泡齐 0 2 %F B 一 2 2 %YX l 2 %YX. 2 表 2 理想充填复合暂堵剂对聚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3 . 3 表面活性剂优选 室内通过 “ 自吸一离心”的方法对 5种常用 的 表 面活性剂进行 了评价。使 用 “ s wT岩心 自吸水 评价系统”中的高精度电子天平连续测量置于恒温 恒湿箱 内的岩心 自吸水量 ,测得最 大含水饱和度 ; 而后利用离心机进行离心 ,对 比不同转速下 的岩心 质量,计算最大转速 1 0 0 0 0 r / m i n 离心后的岩心 质量差与岩心孑 L 隙体积的比值 , 即为束缚水饱和度 , 以此作为岩心水锁损害程度 的一个评价指标。 离心过程模拟井下返排 ,不同转速离心后的岩 心含水饱和度可 以认 为是不 同返排压力下 的岩心水 锁伤害程度。束缚水饱和度值越大,说明岩样内部 的非移动水 即束缚水 饱和度越高,代表储层的 水锁效应就越强。实验结果见图 2 。 7 0 6 0 5 0 4 0 3 O 2 O 1 0 0 模拟地层水 T 一 8 O AB S S p a n 一 8 0 O P - 1 0 A B S N 浓度为O .4 %的不同 自吸介质 图 2 岩 t2 , 自吸 5 种表面活性剂的水锁损害程度 由此可知 ,5种表 面活性 剂 中,ABS N的最 大 含水饱和度 、 束缚水饱和度最低, 即降低表面张力、 减小水锁损害效果最明显,因此优选 A B S N为防水 锁剂,确定 A B S N加量为 0 .4 %。 4储层保 护性 能评价 4 . 1 钻井液常规性能评价 对原钻井液配方进行优化 ,实验结果如表 3所 示 。表 中钻井液配方如下。 0 3 %膨润土 0 . 2 %Na , C O 0 . 5 %K P AM 3 % S P NH 4 %S MP I 3 %P S C 一 2 1 % 润滑N o . 5 %消泡剂 1 0 6 % 储层保护剂 储层保护剂按照 F B 一 2 YX. 1 YX一 2 1 1 1 复配 2 % 阳离子沥青粉 2 0 6 % 储层保护剂 2 %无荧光仿沥青 3 0 6 %储层保护剂 2 %无荧光仿沥青 2 % 胺基聚醇 4 0 3 %I P T B A 2 %无荧光仿沥青 2 %胺基 聚醇 5 4 0 . 4% ABS N 表 3 优化前后的钻井液性能 由表 3可知,现用聚磺钻井液配方 1 与最 终优化后配方 5 经 1 2 0℃高温热滚后 ,其塑性 黏度及动切力等变化不大 ,流变性较好 ; 但与 1 配 方相比,5 配方的滤失量明显降低,滤失量由6 .5 m L降至 3 .4 m L , 高温高压滤失量由 1 8 m L降至 7 .5 mL。可见 ,最终的优化配方综合性能最好 ,能达 到该区块储层保护的要求。 4 . 2 钻井液与储层配伍性评价 将优化钻井液滤液与模拟地层水按不 同比例混 合,使用 L P 2 0 0 1 1 型浊度仪测量其浊度值。如表 4 所示 ,优化钻井液滤液与模拟地层水按不 同比例混 合后,均无任何沉淀生成,且浊度变化不明显, 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8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1 3年 7月 明优化钻井液与地层水之间有良好的配伍性。 表 4 优化钻井液与模拟地层水配伍性测试结果 4 . 3 优化钻井液储层保护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低损害优化钻井液的储层保护效 果 , 分别使用不锈钢缝板岩心和天然岩心进行 了岩心污 染实验 ,结果见表 5 。 表 5 优化前后钻井液污染不锈钢缝板 和天然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对比 注 天然岩心样品 G、H分别取 自YM2 , 3井奥陶系井 深 5 8 9 0 . 5 m及 5 8 9 2 . 5 m处,在人工造缝后垫人 3根细铜 丝制成 ; 不锈钢缝板模拟岩心 平行于轴向单一贯穿缝,缝 宽约 2 0I.t m。 不锈钢缝板岩心的压缩系数小 ,不易受评价流 体侵蚀,实验可重复性好,避免了天然岩心人工造 缝缝宽的不确定性。但天然岩心更具有真实性和代 表性,得到的实验数据更有说服力。2 者都具有优 缺点 ,因此在研究 中,同时采用天然岩心和不锈钢 缝板岩心进行钻井液储层保护效果评价。由表 5可 知,无论采用哪种岩心进行评价,优化配方的渗透 率恢复值均要高于现用配方,储层保护效果显著。 5 结论 1 . Y M一 2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 非均质性强等特征 。室内实验结果显示 ,该储层应 力敏感性损害达 8 2 . 9 %,由水锁引起的渗透率损害 率为 7 2 . 5 3 %~9 1 . 2 2 %。 2 . 应用 理想充填 暂堵技术 ,通过粒 径不等 的 碳酸钙颗粒进行复配封堵储层中大小不等的各种孔 喉 ,以及暂堵颗粒之间形成的孔隙 ,形成滤失量极 低 的致密泥饼 ,防止钻井液滤液和 固相侵入储层 。 选用无荧光仿沥青和胺基聚醇处理剂 ,不仅增强 了 体系的封堵性和抑制性 ,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无毒 、 易降解,他们是良好的环保型处理剂。 3 . 采用理想充填暂堵技术和选用高性能处理剂 的低伤害聚磺钻井液体系, 其流变性、 配伍性 良 好。 天然岩心和不锈钢缝板岩心污染实验均表 明,优化 配方的渗透率恢复值均高于现用配方,其储层保护 效果显著。 参 考 文 献 [ 1 ] Ge n g J i a o j i a o ,Ya n J i e n i a n,L i Z h i y o n g,e t a 1 . M e c h a n i s ms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d a m a g e f o r f o r m a t i o n s wi t h l o w p o r o s i t y a n d l o w- p e r me a b i l i ty[ R ] . S P E 1 3 0 9 6 1 , 2 0 1 0 . [ 2 ] E s t e b a n M, T a b e me r C . S e c o n d a r y p o r o s i ty d e v e l o p me n t d u r i n g l a t e b u r i a l i n c a r b 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a s a r e s u l t o f mi x i n g a n d c o o l i n g o f b r i n e s[ J ] . J o u r n a l o f Ge o c h e mi c a l Ex pl o r a t i o n, 2 0 0 3, 7 8 - 7 9 3 5 5 3 5 9 . [ 3 ] 黎平 ,陈景山, 王镇宇 .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 形成控制因素及储层类型研究 [ J ]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 0 0 3 ,2 6 1 3 7 . 4 2 . [ 4 ] 邬光辉 ,岳国林 ,师骏,等 .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 连通性分析及其意义 [ J ] . 西部油气地质, 2 0 0 6 ,2 2 1 5 6 . 1 5 9. [ 5 ] 耿娇娇,鄢捷年,邓田青,等 . 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 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 [ J ] . 石油学报, 2 0 1 1 , 3 2 5 8 93 89 9. [ 6 ] 范文永,舒勇,李礼,等 . 低渗透油气层水锁损害机理 及低损害钻井液技术研究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8 , 2 5 4 1 6 1 9 ,8 4 . [ 7 ] 张金波,鄢捷年 . 钻井液中暂堵剂颗粒尺寸分布优选的 新理论和新方法 [ J ] . 石油学报, 2 0 0 4 , 2 5 6 8 8 . 9 1 , 9 5 . [ 8 ] 叶艳,鄢捷年 ,邹盛礼,等 .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 井液损 害评价新方 法 [ J 】 . 石油 学报, 2 0 0 8 , 2 9 5 7 52 . 75 6. [ 9 ] 张朔,蒋官澄,郭海涛,等 . “ 协同增效”钻井液体系 在潍北油气 田的应用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1 3 , 3 0 3 2 0 . 2 2 . 收稿 日 ] 2 0 1 2 1 1 . 0 5 ;H GF 1 3 0 3 N 4 ;编辑王小娜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