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坝超深水平井钻井设计的难点及对策-.pdf
2 01 4矩 第8 卷 第 2 期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 t u r a l Ga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c o n o my Vo 1 . 8, No . 2 Apr . 2 01 4 d o i 1 0 . 3 9 6 9/ j .i s s n .2 0 9 5 1 1 3 2 .2 0 1 4 .0 2 . 0 1 2 元坝超深水平井钻井设计的难点及对策 刘 伟何 龙李文生史 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钻井工程处,四川 成都6 1 0 0 4 1 摘要针对元坝地区海相开发水平井在面临超深、位移长、多压力系统并存、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情况 下要保障钻井设计科 学性和施工安全性的难题,分析了诸如开发井超深且以大斜度井及水平井为主、地质对靶框要求 高且水平位移长、井身结构须满足不同完井方式要求、对地质跟踪轨迹控制要求高以及钻井成本高等复杂的工程地质 给钻井设计带来的难点,相应地在井身结构设计优化、提高钻具安全性、保障套管质量及顺利下入、提升固井质量等 方面提 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对策,并将对策应用于现场二十余 口井的设计施工,结果表明无论是钻井周期还是 日进尺均 优于前期施工井的钻井情况。 关键词 元坝气田 超深水平井钻井设计套管质量同井质量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 0 9 5 1 1 3 2 2 0 1 4 0 2 0 0 4 5 0 3 0 引言 川东北元坝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作为川气 东送工程 资源接 替的重要 阵地 ,元 坝地 区已成为中 国石 化继普光气 田之后 天然气 增储 上产 的又一重点 探区。元坝地区无论是钻井施工还是设计都面临井 超 深 、位移长 、多压力系统并存 、硫化氢和二氧化 碳含量高等难题。钻井设计关乎气 田的安全与高效 开发,需要体现方案的先进性和针对性 。近年来 , 钻井工程设计人员在总结借鉴已有钻井经验的基础 上 ,不 断论证 和优化 ,按 “ 地 面地下一体化 、地质 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的理念精心设计 , 根据区域的特殊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及对 策 ,笔者就此作一深入的探讨分析 。 1 钻井设计的难点 根 据元坝 地 区的地质 预测和 已钻井 资料分析 , 千佛崖 一 须家河组地层压力较高,压力系数为1 .5 一 一 2 . 1 ,嘉 陵江组若钻 遇高压水 层 ,压力 系数 为 1 . 5 2 . O ,长兴组为常压 ,压力系数为 1 . 0~1 . 1 ;自流井 、 须家河组易钻遇高压气层 ;嘉陵江组普遍存在水 层 ,不 同区域水层 压力差异较 大 ;钻井液密 度超 过 1 . 7 g/ c I l l 3 ,斜井段易发生压差 卡钻 ;陆相深部地层 岩石可钻性级值普遍为5 ~ 8 级甚至更高 ,属高硬 度、高研磨性地层 。 复杂 的工程地质给钻井工程设计增 添了诸 多难 题 ,主要体现在 1 开发井超深 、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 。试 采 区9口井平均完钻井深超过 7 5 0 0 m,最大完钻井 深近 8 0 0 0 m,最 大水 平位移 1 5 0 0 m,近期完钻 的 Y B 1 0 1 1 H井完钻井深 7 9 7 1 m,创 陆上水平井最深 纪录。 2 需兼顾多套砂组,地质对靶框要求高,水平 位移长 。受储层 和钻井成本制约 ,往往需要 钻遇多 个层位 ,难免会设 置多个靶点 ,定 向施工时需要扭 方位 ,如 Y B 2 7 1 井设置 4 个 靶点 ,轨迹成倒“ C ” 形 ,Y B 2 7 2 H、Y L 3 0 1 H井施工 时根据砂体展 布 ,多 次调整靶点 ,轨迹起伏大 ⋯。 3 井身结构须满足不同完井方式的要求。不同 储层 、完井方式不 同 ,选择何种完井方式还需要根 据实钻情况和科研水平 的深人情况而定 ,在设计初 期无法针对一种完井方式进行设计 ,需要兼顾。 4 井位部署原则上不打斜导眼,对地质跟踪、 轨迹控制要求高。为降低开发成本 ,试采区和滚动 区以及陆相开发井均未设计导眼,在储层深度超过 6 5 0 0 m的情况下,借鉴邻井资料卡层难度极大,井 修订 回稿 日期 2 0 1 4 0 3 0 4 作者简介刘伟 1 9 8 1 一 ,硕 t,高级工程师,从事钻井设计工作。E m a i l l i u w1 9 9 9 1 6 3 . c o m。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4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8 卷 刘伟 ,等元坝超深水平井钻井设计的难点及对策 第2 期 身结构设计满足轨迹调整的需要,能够根据地质要 求实现水平段增降斜中靶。 5 钻井成本高 ,工艺技术优选需要考虑技术和 经济性。第一 口水平井 Y B 1 0 3 井应用 了欠平衡钻 井、旋转导向、进 口钻井液等,在顺利成井的基础 上 ,钻井成本也大 幅增加 。开发井需要 进一 步降低 钻井成本。 差 卡钻 统计 数据 的分 析 ,发 生压差 卡钻 的风 险极 大。据此调整井身结构,油层套管下至飞一段。调 整后的井身结构有利于后期侧钻施工 ,降低了工程 风险 ,为后期开发评价奠定了基础 。近期完钻的 Y B 2 1 1 井 ,第四次开钻裸眼段长2 2 7 7 m,技术套管 只下至 4 7 5 5 m,第 四次开钻钻进未 出现 复杂情况 , 为井身结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 钻井设计总体原则 3 .2 应对地质目标时常调整对策 水平井设计方案是在前期探井设计 和施工基础 上 ,依托开发方案和近期完钻井的资料 ,不断优 化、调整而形成的,应遵循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① 以气藏工程为基础 ,结合储层改造需求和完井要求 编制钻井工程设计方案;② 井位部署尽可能利用地 层自然造斜规律和已建井场;③ 钻井总进尺尽可能 少,减少钻井成本 ;④ 管材、工具应满足酸I生 气田 安全施工的要求 ;⑤ 钻井液体系应满足封堵、防 塌、防漏及保护气层的要求;⑥ 固井工艺和质量应 满足防气窜、防腐蚀要求;⑦ 钻井工程工艺应满足 安全 、快速、经济 、环保 的要求。 3 设计对策 针对 元 坝超 深开 发井 的钻井 难点 ,将 技 术调 研、科技攻关成果应用于设计中,完善各层段钻井 工艺 。针对钻井工程设计 的难点 ,采用了以下技术 对策 3 . 1 应对完井方式 的不确定性 ,采用多功能井身结 构设计方案 针对完井方式不确定的难题,井身结构主体设 计为 1 6 5 . 1 m m井眼完钻 ,满足3 种完井方式;积 极论证扩眼技术、长水平段固井技术,尽量增大尾 管尺寸 ;及时跟踪钻井情况 ,根据水平段钻井情况 优选完井方式 ] 。根据已钻井特性及井身结构设计 原则 ,将必封点进行优化 ,封雷 四气层后 ,油层套 管下至长兴组储层顶部 ,第五次开钻单独揭开长兴 组 ,完钻后回接油层套管至井 口。在实施过程 中, 根据地质认识 、完井方式的优化以及现场试验情 况 ,再对井身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如 Y B 2 7 2 H井第 四次开钻钻至 6 0 0 6 . 8 9 m发现地层出水 ,调整钻井液 密度至 2 . 0 6 g / c m ,测得硫 化氢浓度最高为 6 0 0 m g / L 。若以此密度打斜导眼揭穿长兴组,钻至长兴 组底压差可达到6 8 .3 4 M P a ,根据元坝地区长兴组压 46/N a t u r a l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c o n o m y 超深井依靠地震资料很难精确预测储层深度 , 即使同井场施工 ,储层深度也可能相差数十米。在 给定靶点坐标的垂直深度后,工程设计按靶心零位 移中靶设计 ,若靶区要求苛刻或调整井段较短将存 在脱靶 的风 险 ,无法钻达地质 目的。鉴 于此 ,钻井 工程设计应与地质结合,预测出有利储层的顶底界 面和靶点深度 ,轨迹设计时按空间 中靶 考虑 ,优选 人窗点与轨迹 ,预 留增 降斜空 间 b ;优选抗高 温 、 性能稳定的测量仪器,水平段大于8 0 0 m后优先考虑 旋转导向;钻至飞仙关组后,地质工程跟踪组协助 卡层 。如 YB 2 7 2 H井根 据钻井情况 ,地质工程相结 合,先后6 次调整轨迹,打成了区内首口台阶式水平 井 ,钻遇各类气层 7 3 2 . 3 m,为有效控制和动用多个 礁滩体的储量积累了经验。 3 . 3 提高钻具安全性对策 斜井段 受井身结构制 约 ,水平段 只能采用小 尺 寸钻 杆施 工 ,工程 方案设 计 时 ,按第 四次 开钻 深 7 1 0 0 m、第 五次开钻深 7 8 0 0 m对 5 种钻杆 、6 套组 合的抗拉安全 系数 、承受扭矩 、拉力余 量 、施工泵 压和环空携岩效果等进行了评价,单井设计时根据 单井井型、井身结构 、完钻井深等资料进一步演算 和优化 。从元 坝地区钻具准备情况和减少物质准备 等 方 面考虑 , 2 j 2 4 1 . 3 m m井 眼优选 1 3 9 . 7 mm 3 0 0 0 m 4 - 1 2 7 mm组合 , 1 6 5 . 1 m m井眼优选 1 3 9 . 7 mm 3 5 0 0~4 5 0 0 m 4- 1 0 1 . 6 mm组 合 表 1 。从现场施工来看 ,推荐的钻具组合完全满足元 坝超深水平井施工。 3 .4 保障套管顺利下入和固井质量对策 元坝 水平井 由于井身结 构复杂 、套管层 次多 、 环空间隙小,存在套管居中困难 ,顶替效率难以保 证等难题 ,固井设计和施工一直是工程环节的重中 之重 。 2 4 1 . 3 mm井眼需下人 1 9 3 . 7 m m套管至长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总第 4 4 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钻井工程 表 1 完钻超深井常用钻具组合表 兴顶 ,套管下入难度大,本体环空间隙为2 3 .8 m m, 接箍位置 间隙仅有 1 2 . 7 mm。 1 6 5 . 1 m m井 眼中需 要下人 1 2 7 m m衬管至井底。在保障套管顺利下入 方面,要求下套管前进行井眼几何学和管串力学相 容性分析 ;强化通井 、清洁井眼、注降阻剂等措 施 ,确保安全顺利下人套管;采用螺旋刚性减阻扶 正器 、套管抬头工艺 ,减少下套管阻力 ;工具服务 方提前安装调试好工具附件。在保障固井质量方 面,应借鉴前期施工情况 ,在油层套管设计悬挂 / 回接固井 第五次开完钻后 时采用带顶封尾管悬挂 器,使用抗盐领浆 胶乳防气窜尾浆。 4 现场应用 截至 2 0 1 3 年 3 月 ,元坝地区已有 2 3口开发井 含 完钻井 进入主要目的层,海相水平井完钻9口,均 顺利 中靶 ,未出现因设计 因素导致 的复杂情况 。从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看 ,采用相应 的钻井工艺对策 后 ,无论 是 钻井周 期还 是 日进 尺均优 于前 期施 工 井 ,女 口 Y B 2 0 4 1 H、Y B 2 0 5 1 、Y B 1 0 1 一 l H、Y B 1 1 H 井钻机平均月钻速均超过 6 0 0 m,试采区水平井完钻 井平均钻井周期为3 8 7 d ,较前期完钻井平均钻井周 期缩短近5 0 d 。 3 .5 现有技术条件下保障套管强度对策 5 结论 套管设计主要面临规范与管材实际设计要求的 两难 问题 。普遍存 在根据 规范校核出的套管安全系 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情况。以一 口完钻井深7 6 0 0 m 的水平井为例 ,套管柱采用S Y/ T 5 7 2 4 2 0 0 8 套管 柱结构与强度设计进行强度校核;抗 内压按下开次 最大井 口关井压力 、未考虑外载荷进行强度校核 ;抗 外挤按各开次掏空深度 、外载荷按预测地层压力进行 强度校核。目前技术条件下,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 抗挤 强度普 遍不 足 ,全掏 空时安全 系数仅 为 0 . 6 左 右 。工程设计应针对 区域 特殊性 ,在满 足安全钻井 和生产基础上,采取控制掏空深度的措施来满足抗 挤需要 ,如技术套管 ,按控制掏空深度不大于 1 6 5 0 m,油层套管按掏空深度不大于3 3 0 0 m计算,抗挤 安全系数可达 1 .0 以上。设计中一方面提示油气水层 分布规律和邻井钻井情况 ,采取套管防磨措施 ,强 化井控操作 ;另一方面与套管生产厂家交流,从工 艺和加工中保障套管强度。 1 钻井工程设计是一个 系统工程 ,需要在满足 地质要求 的前提下 ,根据储层改造与完井要求 ,考 虑井下复杂情况 ,在现有技术水平基础上优选优配 钻井工艺,达到科学设计、安全高效施工的目的。 2 从现场实施情况可 以看 出,针对元坝超深水 平井设计难点采取的技术对策满足开发需要。在设计 人员和甲乙方密切配合下 ,能够顺利完成地质 目的。 3 建议井位部署 时工程设计人员提前介人 ,便 于熟悉地质 目的以进行科学设计 。 参考文献 [ 1 ]王超,刘伟 ,胡大梁 ,等.旋转导向在元坝超深水平井 的应用[ J ] _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 0 1 2 ,6 4 2 8 3 0 . [ 2 ]刘伟 ,蒋祖军,李丽,等.元坝超深水平井井身结构设 计与应用[ J ] . 石油规划设计 ,2 0 1 2 ,2 3 2 2 9 3 2 . [ 3 ]胡永章. 影响元坝气田超深井钻井提速的工程地质因素 及技术对策[ J ] .中外能源,2 0 1 2 ,1 7 4 5 3 5 8 . 编辑 蒋龙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4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