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探区海安区块钻井液技术.pdf
第 2 7卷 第 5期 2 0 1 0年 9月 钻井液与完井液 DRI LLI NG FLUI D COM PLETI ON FLUI D Vo 1 . 2 7 NO. 5 Se pt .2 01 0 文章编号 1 0 0 1 5 6 2 0 2 0 1 00 5 0 0 7 9 0 2 苏北探区海安区块钻井液技术 范先祥, 夏景刚, 王风雨 渤海钻探第五钻井分公司,河北河问 摘要海安区块位于浙江油田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曲塘次凹南部斜坡带, 地层黏土矿物含量高, 水化膨胀能力强, 该区块上部地层造浆严重,易缩径 ;中下部地层存在石膏层、矿化度高,易污染钻井液 ; 下部地层特殊岩性发育, 易造成井壁坍塌。采用 了强抑制性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增强了钻井液的抗黏土、抗石膏以及抗盐的污染能力 ; 控制了地层缩径、井壁垮塌,较好地解决了钻头泥包 、起钻拔活塞 、下钻划眼、电测遇阻卡等问题 ; 该钻井液在 1 3口井的应用 中取得 了明显 的效果 ,保证 了该钻 井液 的性 能稳定 ,满足 了该地 区钻 井施工的要求。 关键词 聚磺硅 氟成膜 钻井液 ; 井眼稳定 ; 井 眼清洁 中图分类号 T E 2 5 4 _ 3 文献标识码 A 浙江油 田海安区块位于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曲塘 次凹南部斜坡带 ,地层黏土矿物含量高 ,水化膨胀 能力强 。该 区块实施勘探开发以来 ,井漏、 井塌 、 卡 钻 、 电测遇阻等复杂情况频繁发生。 为解决井壁失稳 问题 ,采用 了强抑制性 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 ,增强 了钻井液 的抗黏土 、抗石膏 、抗盐污染能力 ; 控制 了地层缩径 、井壁垮塌。该体系在 1 3口井 的应用 中取得 了明显的效果 , 保证 了钻井施T的顺利进行。 1地层 特 点 浙江油 田海安区块 东台组地层以灰色粉砂质黏 土和浅灰色粗砂岩为主 ; 盐城组地层为灰绿色和棕 红色黏土、 浅黄色含砾中. 粗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 三垛 组地层以暗棕红色 、 灰黑色泥岩和白色含膏泥岩为主; 阜宁组地层以深灰色、棕色泥岩为主 ; 泰州组地层以 深灰色、灰黑色 、浅棕色泥岩和深灰、浅棕灰色块 状砂岩为主。该区块上部地层泥岩造浆严重,易缩 径 ; 中下部地层存在石膏层、流体矿化度高,易污染 钻井液 ; 下部地层特殊岩性发育,易造成井壁坍塌。 2 钻井液技术难点 1 井 眼缩径 。①盐城组和三垛组地层 的泥岩 成岩性较差,蒙脱石含量高,遇水易水化膨胀 ; 砂 岩和砾岩发育 ,渗透性较好 ,当钻井液滤失量较大、 黏度和切力高时 ,井壁易形成虚厚 的泥饼 ,造成井 眼缩径 。②盐一段地层泥岩性软 ,易塑性变形 。 2钻井液受污染。地层含膏泥岩,流体矿化度 较高,易引起盐水侵,造成钻井液I 生 能大幅度变化。 3 井壁失稳。①阜 宁组 和泰州组地层伊 蒙混 层含量较高 、 层理裂隙发育,钻井液滤液侵入地层 , 造成 了地层应力 的改变 ,易引起井壁剥落掉块 ,井 壁垮塌 ; ②三垛组 、阜宁组和泰州组地层含有火成 岩 ,地层胶结性较差 、裂缝非常发育 ,易剥落掉块 ; ③受荧光 限制沥青类防塌剂难 以使用 ; ④深探井限 制 P DC钻头 的使用 ,钻井施工周期 长,井壁浸泡 时间长 ; 为保护油层 ,钻井液密度设计偏低 ,不能 平衡地层压力。 3钻 井 液 配 方 针对该地层特点和钻井液技术难点,经过室 内 实验 ,确定出海安 区块 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 ,其性 能见表 1 。 由表 1可以看 出,该钻井液性 能优 良, 抑制性和热稳定性能好 。其配方如下。 5 . 0 %膨润土浆 0 . 6 %K P AM 2 . 0 %S MP . 1 0 . 6 % 双 聚 铵盐 H MP 一 2 1 1 . 0 % 无荧 光 防塌 剂 wF 1 0 8 第一作者简介 范先祥, 高级工程师, 1 9 6 2年生, 1 9 8 2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 现任渤海钻探第五钻井分公司经理。地址 河北省河 间市华北油 田华苑服务处矿 区 ;邮政编码 0 6 2 4 5 0; 电话 0 3 1 7 2 5 8 2 9 7 3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8 0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1 0年 9月 1 . 0 %树脂页岩稳定剂 KJ 一 1 1 . 0 %磺化硝基腐植酸钾 NS KHm I . 0 %QS . 4 1 . 0 %高效半透膜抑制剂 H B T - 2 1 . 5 %润滑剂 RH. 8 5 0 1 1 . 0 %S F 一 2 6 0 C A C O 3 表 1 海安 区块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的实验性能 常温 1 . 2 0 6 1 2 2 1 2 3 . 2 9 1 2 0。 C、 1 6 h 1 . 2 0 5 5 2 1 1 0 3 .4 l 0 9 2 4钻 井 液技 术 4 . 1 抑制 地层造浆 、防缩径钻井液技 术 1 提 高 钻 井 液 抑 制 性 。钻 井 过 程 中 保 持 K P AM 的含量为 0 . 5 %, 以抑制泥岩水化膨胀、 分散 , 控制地层 自造浆 ,缓解井眼缩径现象。 2 保 持钻井液具有低黏度 和低切力。三级 固 控设备的使用率均达到 1 0 0 %,及时清除无用 固相, 在盐城组 、三垛组井段施工过程中,控制膨润土含 量在 5 0 g / L以下 、钻井液黏度为 3 0 ~4 2 S ,使钻井 液形成紊流 ,冲蚀扩大井眼 , 减轻砂砾岩虚厚泥饼 、 泥岩水化膨胀 、塑性蠕变等缩径作用 。 3提 高动塑 比。在阜宁组 、泰州组井段施工 过程 中,调整钻井 液黏度 为 5 0 ~6 5 S ,塑性 黏度 为 1 9 ~2 8 mP a S ,动切力为 1 0 ~1 4 P a ,动塑比为 0 . 4 ~0 . 6 P a / m P a S ,缓解井壁贴岩屑和贴砂现象 。 4降低钻井液 的滤失量。在盐城组、三垛组 二段地层采用 O . 6 %HMP 一 2 1 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小于 7 mL, 钻开含膏泥岩前加人 I %S MP . 1 、 1 %WF T - 1 0 8 , 使钻井液滤失量降低至 5 mL以下 ,以改善泥饼质 量 ,抑制井壁泥岩水化膨胀缩径 ,避免砂 、砾岩地 层形成虚厚泥饼缩径。 5 调整钻井液密度。三垛组钻井液密度为 1 . 1 2 ~ 1 . 1 6 g / c m ,起 钻前提高裸 眼井段 的钻井液密度 至 1 . 1 8 g / c m , 平衡地层应力 , 控制软泥岩塑 l生变形。 4 . 2 防膏侵 、盐水侵钻井液技术 钻开石膏层前将井浆转化成聚磺钻井液 ,以提 高钻井液的稳定性。控制膨润土含量小 于 5 0 g / L, 调整钻井液的p H值大于9 ; 发生膏岩侵后 , 加人0 . 1 % N a , C O 、0 . 1 %Na O H、I %S F 一 2 6 0胶 液处 理 受 污 染 的钻井液 ; 发生地层盐水侵时应提高钻井液密度 以 压住盐水层 ,采用双碱水 、 磺化处理剂和 I %S F . 2 6 0 配制胶液 冲放钻井液,恢复钻井液性能。 4 . 3 提高钻井液防止地层垮塌能力的技术 1 防止地层垮塌 。钻井 过程中 ,保持 K P AM 的含量达到 0 . 4 %,R H. 8 5 0 1 和 NS K Hm 的含量不低 于 1 . 0 %,控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 1 0 mL, 形成薄而韧的泥饼 ,促进泥饼润湿反转 ,抑制泥页 岩水化 ,利用 K 的镶嵌 固定作用抑制泥页岩水化。 2强化封堵能力。维持 WF T - 1 0 8 、 KJ 一 1 、 QS 一 4 和 H B T - 2的含量 不低 于 1 . 0 %,以封堵 地层 裂缝 , 在井壁形成薄膜 。 3 平衡地层压力 。①在钻进过程 中,阜 宁组 地层钻井液密度 为 1 . 1 9 ~1 . 2 0 g / c m ,泰州组地层 钻井液密度为 1 . 2 5 ~1 26 g / c m ; 起钻前将井筒 内 钻井液密度提高 O . 0 2 g / c m ,保证 井底正压差 ,下 钻到底正常钻进时 ,使用离心机降低钻井液密度至 设计要求 ; ②起钻按要求灌好钻井液 ,下钻注意钻 井液返出情况 ,及 时发现 因井漏或钻井液倒返钻具 水眼而造成的环空液面下降。 5 应 用效 果 1 该钻井液适应苏北探 区海安 区块的地层特 点 ,满足 了钻井施工的要求 ,在浙江油 田苏北探 区 圆满完成 8口开发井 、l口探井的钻井施工任务。 2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很好地解决了盐城组 、 三垛 组地层 的井 眼缩径 问题。完成井缩 径井段 由 2 5 0 0 m降至2 0 0 m,最小井径始终保持在 2 0 2 IT lI n 以上 ,起下钻、电测 、下套管作业J l , N ,开发井电 测一次成功率为 1 0 0 %。 3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解决 了三垛组地层石 膏侵 的技术 难题。以袁 1 . 2 6井 为例,该井发生钙 侵后 ,钻井液黏度 由4 1 S 上升至 8 8 S ,使钻井液滤 失量 由 4 mL上升至 7 . 2 mL,加人双碱水 、硅氟稀 释剂处理后 ,滤失量降至 4 . 2 mL,黏度 降至 4 5 S , 钻井液性能恢复正常 ,保证了井下安全 。 4聚磺硅氟成膜钻井液解决 了阜 宁组 、泰州 组地层垮塌 问题 。完成井 的平 均井径扩大率小 于 7 % ; 探井鹤 1 井完钻井深为 3 4 8 5 m,钻井周期为 6 6 . 1 7 d ,井 眼扩 大率为 1 2 . 8 %,是 2 0 0 9年 海安 区 块所钻6口 探井中唯一一口 井身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井下安全无事故的探井 。 下转第8 3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7卷 第 5 期 沈勇等 乌 东I 井大环空井眼固井实践 8 3 变为螺旋上升流型 ,使工作液对井壁产生一个附加 冲刷力 ,从而提高对井壁和不规则井眼段的顶替效 率 。在主力层段全段使用 了螺旋定位器 2 0只 ,以 使工作液在施T中达到长井段旋流的 目的。 2 . 4 壁 面剪应 力计算 在乌东 1 井施T组织 中, 因考虑采用塞流顶替 , 根据实测水泥浆流变性能数据 、井径 、下井管窜和 施工设计参数 ,进行 了壁面剪应力计算 ,经过计算 , 该井壁面剪应力达到 3 5 P a以上 ,而根据壁面剪应 力的理论 ,能取得 良好的顶替效率。 2 . 5 冲 洗液 、前 置液组 合 为避免乌东 1 井施工 中形成大段混浆 ,根据 固 井接触时间、有效长度 、浮力效应等技术要求 ,选 用 了 6 m 冲洗配浆水 6 m H V - C MC隔离液 6 r n 密度为 1 . 5 5 g / c m 稀水 泥浆 的前置结构 ,保证钻井 液和水泥浆的分隔。 2 . 6 其他技 术措施 采用近平衡压力 固井施工设计 。固井施工前 , 大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 2周 以上 ,调整好钻井液性 能 ,使其满足 固井施T技术要求 ; 选配大功率 、性 能优良的水泥车进行施工 。 3 现 场 应 用 3 . 1 堵漏措施 乌东 1 井在完井循环处理钻井液时发生了井漏, 钻井液 “ 只进不出” 。井内的钻井液无法建立正常循 环,钻井液I 生能无法处理。采取反向灌注堵漏的方 法,未及时见效 。经判断漏失位置在井深 1 3 1 m 处, 考虑井 内钻井液密度低 1 . 1 9 g / c m 的实际情况,经 过计算,决定采用 4 0 m 优 质前置钻井液 6 IT I 冲 洗配浆水 6 1 1 “ 1 HV C MC隔离液 6 m 密度为 1 . 5 5 g / c m 的稀水泥浆的前置体系进行施工 ,堵漏成功。 3 . 2 固井施工 使用 T E M8 0 0型水 泥车 注入 1 7 2 . 5 t 水 泥,水 泥浆密度 、施工排量和施 工流程严 格按设计执行 , 施 工时 问过半后 ,井 口逐渐返浆 正常。经 电测数 据 显示 ,乌东 1 井实测水泥返 深达到 8 2 8 m,超过 了设计 1 0 0 0 1T I 的返深要求 ,固井质量合格 其中 井底 到井深 1 3 8 0 m处 ,声 幅小 于 1 0 %,1 0 8 8 ~ l 3 8 0 1 T I 井段声幅为 2 0 %,8 2 8 ~1 0 8 8 1 T I 井段声幅 为 2 0 %~3 0 %,V DL显 示有 效封 固,达到 了预期 要求 ,乌东 1 井超大环空固井取得了成功。 4 结 论 1 . 针对乌东 1 井现场井径不规则 的现象 ,室内 优选 出水泥浆配方 ,采用变排量 固井施工工艺和壁 面剪应力的方法 固井 ,取得了成功。 2 . 对以往单项固井技术 、措施 、经验 的整合和 综合应用 ,在乌东 1 井 固井施工中表现出明显的综 合优势和应用效果。 收稿 曰期2 0 1 0 0 3 1 9 ;HG F 1 0 0 5 M8 ;编辑 马倩芸 上接第8 0 页 鹤 1 井钻井液的性能见表 1 。 表 1 聚磺 硅氟 成膜钻井液的性能 6 结论 和 认 识 1 . 采用具有强抑制性 、 低滤失量、 低固相、 低黏度 和低切力的钻井液是防止海安地区地层缩径的关键。 2 . 采用单根划眼技术 、勤搞短程起下钻有利于 保持井眼畅通 ,缓解地层缩径 。 3 . 泥页岩水 敏是苏 北探 区地层垮塌 的主要方 式 ,降低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 、缩短钻井周期可 以解决该 区块井塌问题。 4 . 采用双碱水 、硅氟稀释剂可以有效消除钻井 液膏侵 、盐水侵现象 ,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 收稿 日期2 0 1 0 0 4 . 2 5 ;HG F 1 0 0 5 A8 ;编辑 张炳芹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