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用.pdf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学 报 J URNAL oF NORTHEAS T P ETROLEUM UNI VERS I TY 第 3 9卷 第 3期 2 0 1 5年 6月 Vo 1 .3 9 No .3 J u n . 2 0 1 5 白云 凹陷原油气洗作 用 陈 涛 ,侯读杰 ,米 巨磊 ,何大双 。 ,施和 生。 ,朱俊章。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能源学院 , 北京 1 0 0 0 8 3 ;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 富集 机理教育 部重 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0 8 3 ; 3 .中海石油 中国 有限公司 深圳分公 司, 广东 广州 5 1 0 2 4 0 摘要 白云凹陷天然气 资源丰 富, 同时产 出一定量轻质原油和凝析油. 其天然气成熟 度高于原油 的 , 具有油气 同源 不同期 、 早油晚气 的特 征, 后期充 注的天然气对早期形成的油气 藏进行气 洗分馏 改造 , 导致 原油轻级 分正构 烷烃大 量损 失并形成次生凝 析气藏 . 基 于全油气相色谱数据 , 计算原油正构烷烃损失量 , 研究 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 用强度及 成因. 结 果表明, 研 究区原油 多具有气洗分馏作用残 留油特征 , 原油 气洗作 用主要发 生在珠 江组储层 , 且东部 流花一 荔湾构 造带 气洗的广 度和强度大于北 部番 禺低 隆起构造带 的; 东 区 LH3构造正构烷烃损失量最大 , 达到 9 O 以上 ; 北部 番禺低隆起 构造带气 洗程度差异较 大, 与该 区断裂发育程度及 与油气源距 离有关. 该 结果 为寻找 富含 轻质烷 烃、 贫芳 烃的凝析 油气 藏提供指导. 关键词 气洗;正构烷烃损失量 ;蒸发分馏作用 ;白云凹陷 中 图 分 类 号 T El 3 3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2 0 9 54 1 0 7 2 0 1 5 0 3 0 0 6 00 7 0 引 言 当油 藏 中早期 形成 或运 移过 程 中形成 的原 油 与后期 注 入 的高成 熟天 然气 混合 后 , 原 油 成分 发 生变化 , 轻质 组分 多溶 解 到气相 中 , 饱含 原油 轻质 组分 的天 然气 继续 运移 并在 合 适 的条件 下形 成次 生凝 析 气藏 , 被 称 为原油 的气 洗作 用 . 气洗 作用 是相 分馏 作用 的一 种 , 在全 球范 围 内普遍 发生 , 包 括北 美 墨西 哥湾 、 阿拉 斯 加近海 、 印尼近海及北海地区等 , 人们研究建立气洗作用的理论模型. S i l v e r ma n S R发现油气藏在储层压 力和温度变化下发生相分离现象_ 】 ] . Mc a u l i ff e C D发现 , 即使沿同一路径运移, 原油在水溶液 中和在气溶 液 中运 移所 造成 的分 馏效 应不 同l 2 ] . T h o mp s o n K F M 研究 墨西哥 湾盆 地凝 析气 藏成 因 , 提 出“ 蒸 发分 馏 ” 理论 ] , 描述 在封 闭条件 下 单次 混合 相 分 馏过 程 , 解 释 非 热 解 成 因凝 析 气 藏 的形 成 机 理 . L a r t e r S等 对 蒸 发分 馏理 论 和实验 做 出补充 ] . Kr o o s s B M 等将 气 洗作 用 描 述 为 “ 气 一液 地 质 色 层效 应 ” , 即运 移 中气 相 流体 与相 对静 止 的液 相流体 混 合 、 平 衡再 分离 的 过程 ] . Me u l b r o e k P等拓 展 T h o mp s o n K F M 的理论 并提出“ 气洗 ” 概念 , 将它描述为在开放体系下持续混相分馏作用 , 其中蒸发分馏可视为一种限定条件下气 洗作用 ] . L o s h S等提 出计算原油正构烷烃损失量 Q的方 法 , 并将 Q作为定量评价气洗作用强 度的标 准 ] . 也 有人 通 过计算 Q, 对 塔河 、 库 车坳 陷 和轮南 低 隆起等 地 区 的气 洗作 用进 行 定量 研究 _ s . 白云凹 陷是南 海地 区油 气重 点勘 探 区块 . 该 凹陷天 然气 藏属 于典 型 的晚期 成 藏类 型 , 成藏 时期 晚 于距 今 5 Ma , 现 今仍 在成 藏过 程 中[ 1 引, 晚期形 成 的大 量 天然 气 对 早 期充 注 的原 油 进行 次 生 改 造. 关 于 白云 凹 陷气洗作用的研究很少. 通过原油气洗作用研究 , 笔者分析白云 凹陷气洗作用成 因及对油气成藏 的影响 , 探讨 不 同构造 带气 洗作 用强 弱 的原 因 , 研 究原 油气 洗作 用机 理 , 为该 地 区油气 勘探 提供 参 考. 1 地质概 况 白云凹陷位于珠江 口盆地南部坳陷带 , 是珠二坳陷内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 也是珠江 口盆地古近纪最大 的沉 降及沉积中心 , 主要包括 白云西洼、 白云主洼 、 白云东洼 3个次级洼 陷 见 图 1 . 地震及钻井 资料表 明, 白云凹陷新生界发育 8组地层 , 主力烃源岩层发育在始新统文昌组 、 始新一渐新统恩平组 和渐新统珠 收稿 日期 2 0 1 5一O 31 7 ; 编辑 张兆虹 基金 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0 1 1 Z X 0 5 0 2 50 0 3 作者简介 陈涛 1 9 8 9 一 , 男 , 硕 士,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与成藏地球化学方 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 侯读 杰, Ema i l h d j c u g b . e d u . c n 6 0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第 3 9卷2 0 1 5年 该地区原油镜质体反射率在 0 . 7 ~1 . 5 之问 , 不同构造带差异较 大, 北部番 禺低隆起原油成熟度 大于东部流花一荔湾构造带的 见表 1 . 北部大部分地区原油镜质体反射率在 1 . 3 %以上 , 成熟度高 , 与文 昌组高熟油的混入有关 ; 东部大部分地区原油镜质体反射率在 0 . 7 9 , 6 ~1 . 1 之间, 成熟度较低 , 与珠海组 低熟 油 的混入 有关 . 白云 凹陷天 然气组 分 以烃类 气 体为 主 , 甲烷 占绝对 优 势 , 天然气 干燥 因数 大部 分在 0 . 9 2 ~0 . 9 5之 间 , 属典型的湿气藏 , 以来 自于恩平组烃源岩的干酪根裂解气为主 , 属高一过成熟阶段 ] . 天然气成熟度远大 于原油的, 具有油气同源不同期 、 早油晚气的特征, 后期大量天然 气的充人对早期充注 的原油 改造作用 明 显 . 表 1 白云凹陷原油地球化学参数 Ta bl e 1 Ge o c h e m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c r u d e 0 i l s f r o m Ba i y un s a g 3 . 2原 油气 洗 作用 响应 Ki s s i n Y指 出, 未发 生次 生改 造 的基态 原油 正构 烷烃 的摩 尔分 数 的对 数 与其 对 应 的碳 原子 数 呈 线性 分 布关 系n , 即 I n Y 一 甜 I n A , 3 式 中 Y i 为 原油 正构烷 烃 的摩 尔分 数 ; z i 为 i对 应 的 正 构烷 烃 的碳 原子 数 , ≥ 1 0 ; 以为斜 率 ; A 为 归 一 化 因子. 经过气洗作用改造的原油正构烷烃的摩尔分数的对数与碳原子数 的分布曲线分为两部分 高碳数正 构烷烃部分曲线保持原有线性分布关系; 由气洗作用造成 的损失导致低碳数正构烷烃部分线性 曲线 的偏 离 ; 两者的转折点 z 称为拐点. 当 6时 , I n Y 与z 呈线性分布, I n Y i n 。 I n A; 当 i b时, 两者线性 关 系偏 离 , I n y a x I n A. 因为 C 。 及 以下 正构 烷 烃组 分 的 大 量损 失 由气 顶气 逸 散 等 因素造 成 , 所 以拐 点 在 C 。 及 以下 的原油 不列 入受 气洗 改造 的原 油范 围. 白云凹陷原油中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正常基态原油 , 其正构烷烃的摩尔分数的对数 与碳原子数呈线性关系 ; 第二类是受气洗作用改造的原油 , 其正构烷烃的摩尔分数的对数与碳原子数的关 系 曲线分 为两 段 , 拐点前 发生 线性 偏离 , 拐 点后 保持 线 性关 系 不 变. 白云 凹陷 东部 流 花一 荔 湾 构 造带 第 二 类 原 油较 多 , 气 洗作 用较 普遍 , 绝 大多数 原 油 的正构 烷烃 分布 曲线 发生 偏离 见 图 2 b ; 北部 番 禺低 隆起 构造 带第 一类 原 油较多 , 大 多为正 常 或经历 轻 微气洗 的原油 见 图 2 a . 第 3期 陈涛等 白云凹陷原油气洗作用 一 三 a 类 原油 P Y4 井,3 3 5 5 . O ~3 3 7 3 . 0 m b 二类 原油 L H3 井 ,2 4 7 0 . O ~2 4 9 0 . 0 m 图 2 白云 凹陷原 油正构烷烃分布 Fi g . 2 C a r b o n n u mb e r V S . t h e l o g o f mo l e f r a c t i o n f o r t h e n a l k a n e s i n o i l s f r o m B a i y u n s a g 在 复杂 地质 条件 下 , 生物 降解 和水 洗作 用 能造 成 原油 正构 烷烃 大量 损失 , 但 白云凹 陷原油 正构 烷 烃 大量 损失 与 生 物 降解 及 水 洗 作 用 无关 , 原 因为 1 一 般受 生物降解 作用影 响 的原油 的 W P r / 叫 n C 值相 对较 高r 1 , 但 白云 凹陷 正构 烷 烃损 失 量较 大 的原 油 的 W P r / w n C 。 值 较 低 , 多 小 于 0 . 8 3 . 2 气洗作用对 于原油 的改造是一个链烷烃 贫化 、 芳烃 富集的过程, 使原油的芳香度 甲苯/ 正 庚烷 值 增 加 、 石 蜡 度 W 正 庚 烷 / w 甲基 环 己 烷 值 降低 , 是判 断原 油受 “ 蒸 发分 馏” 作 用 的重要 标志 ; 而 生物 降解 作 用 使 正 构 烷 烃 、 环 烷烃 及 芳 烃 等全 油烃 组分 整体 损失 . 白云 凹陷原 油轻 质组 分 中 芳烃 和 环烷烃 的含 量相 对 丰 富 , 普 遍 存 在 “ 蒸 发分 馏” 特征 见图 3 . 3 生物降解作用使原油 中正构 烷烃 大 量损 失 , 在 全烃 气相 色谱 图上 形成 难 以识别 的复杂 峰型 ; 而 白云 凹陷受 气洗 作用 的原 油 的全烃 9 6 { 盘 暑 将 3 3 ■◆ ◆▲ 0 0. 5 1 .0 正庚 烷 / w 甲基环 己烷 图 3 白云 凹陷原油右蜡度 与芳香度关系 Fi g .3 Re l at i o ns hi p b e t we e n p a r a f f i ni c i t y a n d a r o ma t i c i t y o f c r u de oi l s i n Ba i y u n s a g 气相色谱 图完整 , 峰型易于识别 见图 4 . 4 水洗与气洗作用的区别在于前者可造成 甲苯和环烷烃 的大 量 损失 [ 1 . 白云 凹陷原 油 中苯 系物含 量丰 富 , 正构 烷烃 大量 损失 的 同时 , 环烷 烃 、 菲 、 萘及 二 苯并 噻 吩 相对 富集 , 表 明原油 主要 受气洗 作 用影 响. 3 . 3气 洗 作用 原 油气 洗作 用强 度可 以通 过全 油族 组分 变化 进行 定量 评价 , 评 价 以正构 烷烃 为 主. 原油 正构 烷烃 损失 量计 算模 型 见 图 5 . 首先 作 出实测 样 品 中正构烷 烃摩 尔分 数 的对数 与碳 原 子数 的关 系 曲线 ; 然后 找 出 实测 样品曲线拐点的碳原子数 , 利用拐点后高碳数正构烷烃摩尔分数 的对数与碳原子的线性关系, 得出未经气 洗 作用 改造 的原 油 中正构 烷烃 分 布 曲线 , 经 归 一 化处 理 得 到 未 分 馏 样 品 曲线 ; 在碳 原 子 数 高 于 拐点 的部 分 , 两条 曲线之 间存 在 固定 的差值 -厂 , 将实 测样 品 曲线所 有碳 数 的摩尔 分数 的对 数减 去 厂后就 得到 转 换后 的样 品 曲线 . 未 分馏 样 品与转 换后 样 品 曲线 之 间正构 烷 烃质 量 分数 的差值 百 分 比即为 原 油 正构 烷 烃 损失 量 Q, 表 示 为 Q一[ 1 一 M / M0 ] 1 0 0 , 4 式 中 M 为转 换后 原油 样 品正构 烷烃 的质 量分 数 ; Mo 为 未分 馏原 油样 品正 构烷 烃 的质量 分数 . 为 了避免 气顶 气逸 散及 样 品处理 等 因素 造 成 轻质 正 构 烷 烃 组分 损 失 , 计算 中不 考 虑 C 。 以下 范 围 的 烃 类 . m眦m眦叭 邯肿Ⅵ w L L L L L L L L L L P P P P P P ● V● ◇ ▲ ◆ ● V●◆ ▲ ●● ■◆ . . .v_ ◆ ●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第 3 9 卷2 0 1 5年 正 构 烷 烃 损 失 图 4 受 气 洗 的原 油全 烃 色 谱 以 LH2井 为 例 图 5 正 构 烷 烃损 失 量 计 算 模 型 Fi g. 4 Ga s c hr o ma t og r a m o f a ga s wa s he d o i l s a m p l e i s Fi g. 5 Cal c u l a t i on mod e l o f t he n a l k an e ma s s d e pl e f r om we l l I H 2 t i o n f r a c t i o n 通过 白云凹陷原油正构烷烃 的损失量计算 , 该地区东部流花一荔 湾构造带原油气洗作用 的广度与强 度大 于北 部番 禺低 隆起 构造 带 的 , 且 气洗 作用 主要 发生 在珠 江组 储层 见 表 2 . 白云凹 陷东部 L H3和 L H4井珠 江 组储 层原 油发 生强 烈气 洗 , 正构 烷 烃损 失 量 最 高达 到 9 1 . 1 6 ; 同 井深 度更 大 的珠海 组储 层原 油气 洗程 度 明显偏 低 , 正构 烷烃 损失 量 最 高仅 为 2 O . 8 3 % , 说 明 白云 凹 陷东 区 的天 然气 主要 沿珠 江 组砂体 侧 向运移 . I H3和 L H4井 处于 白云 主洼 、 东洼 烃 源 岩双 向供烃 的油 气优 势 运 聚地带 , 邻近主凹区域晚期发育大规模底劈构造 , 北部发育断开 白云东洼的深大断裂 , 配合广泛分布 的珠 江组 三 角洲储 层 , 可作 为后 期 天然气 运 移 的 重要 输 导 通 道 , 为该 地 区原 油 发 生 强烈 气 洗 作 用 的 主要 原 因 见图 6 . 表 2 白云 凹 陷原 油 正构 烷 烃 损 失 量 Ta bl e 2 Lo s s r a t e o f n a l ka ne s o f c r ud e o i l s f r o m Ba i y un s a g 北 部 番 禺低 隆 起 构 造 带 原 油 大 多 未 受 气 洗 或 只受 轻 微 气 洗 , 只有 处 于 隆 起 边 缘 、 靠 近 凹 陷 中心 的 P Y5和 P Y6井珠 江组 储层 原油 受 到大 强度气 洗 , 正构 烷烃 损 失量 平均 达 到 8 O . 白云 凹陷 北部 整 体 断裂 活 动 强度及 底 辟构造 发 育规模 小 于 东部 的 , 是 北 部气 洗 作 用 强 度 弱 于 东部 的原 因. 位 于 凹陷 北 缘 的 P Y5 6 4 0 _。 喝 加 一 罂 一 q u l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第 3 9卷2 0 1 5年 3 白云 凹陷底辟 构造 的形 成 与演化 、 晚期 断裂 的活 动 和长 期 活动 断 裂 的存 在 、 大 量 外 源气 的形 成 为 气洗分馏作用提供基本地质条件. 目前发现的原油大多具有气洗分馏作用残 留油的特征 , 寻找富含轻质烷 烃 、 贫芳烃的凝析油气藏成为下一步勘探的新方 向.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1 ] S l i v e r ma n SR.Mi g r a t i o n a n d s e g r e g a t i o n o f o i l a n d g a s E J ] .Ame r i c a n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Ge o l o g i s t s B u l l e t i n ,1 9 6 3 , 4 7 2 0 7 5 2 0 7 6 . E 2 ]Mc Au l i f f e C D.O i l a n d g a s mi g r a t i o n C h e mi c a l a n d p h y s i c a l c o n s t r a i n t s E J ] .A me r i c a n 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i s t s B u l l e t i n , 1 9 7 9 , 6 3 7 6 1 7 7 8. 1- 3 3 Th o mp s o n K F M.F r a c t i o n a t e d a r o ma t i c p e t r o l e u ms a n d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g a s c o n d e n s a t e s E J ] .Or g a n i c G e o c h e mi s t r y ,1 9 8 7 , 1 1 5 7 3 5 9 0 . E 4 ] T h o mp s o n K F M.Ga s c o n d e n s a t e s mi g r a t i o n a n d o i l f r a c t i o n a t i o n i n d e l t a i c s y s t e ms E J ] .Ma r i n e a n d P 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1 9 8 8 , 5 3 2 3 7 2 4 6 . [ 5 ] L a r t e r S ,Mi l l s N.P h a s e - c o n t r o l l e d mo l e c u l a r f r a c t i o n a t i o n s i n mi g r a t i n g p e t r o l e u m c h a r g e s E c ] / /P e t r o l e u m mi g r a t i o n ,g 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s p e c i a l p u b l i c a t i o n No . 5 9 t h,e d . En g l a n d a n d Fl e e t . Lo nd o nTh e G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1 9 91 1 3 7 1 4 7 . E 6 3 Kr o o s s B M,B r o t h e r s L, En g e l M H.Ge o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i n p e t r o l e u m mi g r a t i o n A r e v i e w E C] / / p e t r o l e u m mi g r a t i o n, g 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 e t y s p e c ia l p u bl i c a t i o n No . 5 9 t h,e d . En g l a n d a nd F l e e t . Lo n d o nThe Ge o l o g i c a l S o c ie t y,1 9 91 1 49 1 6 3. 1- 7 ] Me u l b r o e k P ,C a t h l e s L, Wh e l a n J ,e t a 1 .P h a s e f r a c t i o n a t i o n a t s o u t h Eu g e n e i s l a n d b l o c k 3 3 0[ J ] .O r g a n i c Ge o c h e mi s t r y ,1 9 9 8 , 2 9 1 / 3 2 2 3 2 3 9 . E 8 3 L o s h S ,C a t h l e s L, Me u l b r o e k P, e t a 1 .Ga s wa s h i n g o f o i l a l o n g a r e g i o n a l t r a n s e c t o f f s h o r e L o u i s i a n a E J ] .Or g a n i c Ge o c h e mi s t r y , 2 0 0 2, 3 3 6 5 5 6 6 3 . E 9 ] C u i J i n g w e i ,Wa n g Ti e g u a n ,Wa n g C h u n j i a n g , e t a 1 .Qu a n t i t a t i v e a s s e s s me n t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g a s w a s h i n g o f o i l in b l o c k 9 o f t h e Ta h e o i l f i e l d ,T a r i m b a s i n ,NW Ch i n a[ J ] .C h i n a .J .Ge o c h e m,2 0 1 2 , 3 1 1 6 5 一I 7 3 . [ 1 0 ] 张斌 , 黄凌 , 吴英 , 等. 强烈气洗作用导致原油成分变化的定量计算 以库车坳陷天然气藏为例E J 3 . 地学前缘 , 2 0 1 0 , 1 7 4 2 7 0 2 7 9 . Zh a n g Bin,Hu a n g Li n g,W u Yi n g,e t a 1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c r u de o i l c o m p o s i t i o n c ha n ge s c a u s e d b y s t r o n g ga s wa s h i n gA c a s e s t u d y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p o o l i n Ku q a d e p r e s s i o n E J ]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F r o n t i e r s ,2 0 1 0 , 1 7 4 2 7 O 一2 7 9 . [ 1 1 ] 吴 凡, 付晓飞 , 卓 勤功 , 等. 基 于定量荧光技术 的库车拗 陷英 买 7构造带 古近 系油气 成藏过程分 析[ J 3 . 东北石油大 学学报 , 2 0 1 4 , 3 8 4 3 2 3 8. W u F a n ,F u X i a o f e i ,Z h u o Qi n g o n g , e t a 1 .An a l y s i s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u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Yi n g ma i 7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 t i n Ku c h e d e p r e s s i o n b a s e d o n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t e c h n i q u e s[ J ]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4 , 3 8 4 3 2 3 8 . [ 1 2 3吴楠 , 蔡忠贤 , 杨海军 , 等. 轮南 低凸起气 洗作用 响应及定量评价[ J ] . 地球科 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报 , 2 0 0 9 , 3 4 3 4 8 6 4 9 2 . Wu Na n ,C a i Z h o n g x i a n , Ya n g Ha i j u n , e t a 1 .Qu a n t i t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g e o c h e mi c a l r e s p o n s e s o f g a s wa s h i n g i n L u n n a n p e t r o l e o m p r o v i n c e[ J ]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Ge o s c i e n c e s , 2 0 0 9 , 3 4 3 4 8 6 4 9 2 . [ 1 3 ] 施和生 , 秦成岗 , 高鹏 , 等. 珠江 口盆地 番禺低 隆起一 白云凹陷北坡 天然气 晚期成藏特征 [ J ] . 中国海 上油气 , 2 0 0 8 , 2 0 2 7 3 7 6 . Sh i He s h e n g,Qi n Ch e n g g a n g,Ga o Pe n g,e t a 1 . L a t e g a s a c c u mu l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Pa ny u l o w u p l i f t a n d t h e n o r t h s l o p e o f B a i y u n s a g ,P e a r l Ri v e r Mo u t h b a s i n[ J ] .C h i n a Of f s h o r e Oi l a n d Ga s , 2 0 0 8 , 2 0 2 7 3 7 6 . [ 1 4 ] 朱俊章 , 施和生 , 庞雄 , 等. 珠江 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天然气成因和气源分析E J ]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2 0 0 5 , 1 6 4 4 5 6 4 5 9 . Zh u J u n z h a n g,Sh i He s h e n g,Pa n g Xi o n g,e t a 1 .Na t ur a l g a s o r i g i n e s a n d g a s s o u r c e s t u d i e s o f Pa ny u l o w u p l i f t i n Pe a r l Ri v e r Mo ut h b a s i n E J 3 .Na t u r a l Ga s Ge o s c i e n c e ,2 0 0 5 , 1 6 4 4 5 6 4 5 9 . [ 1 5 ] [ 1 6 ] [ 1 7 ] K i s s i n Y.C a t a g e n e s i s a n d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Or i g i n o f n - a l k a n e s a n d i s o a l k a n e s i n p e t r o l e u m c r u d e s E J ] .Ge o c h i mi c a& C o s moc h i mi c a Ac t a,1 9 8 7, 51 9 2 4 4 5 2 4 5 7 . C u r i a l e J ,B r o ml e y B .Mi g r a t i o n i n d u c e d c o mp o s i t io n a l c h a n g e s i n o i l s a n d c o n d e n s a t e s o f a s i n g l e f i e l d E J ] .Or g a n i c Ge o c h e mi s t r y , 1 9 9 6 , 2 4 1 09 7 一 l l 1 3 . L a f a r g u e E,B a r k e r C .E f f e c t o f wa t e r wa s h i n g o n c r u d e o i l c o mp o s i t i o n s E J ] .Ame r i c a n 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i s t s B u l l e t i n,1 9 8 8, 7 2 2 6 3 2 7 6 .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