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pdf
2 0 0 9年 l 0月 第 2 8卷第 5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 t r o l e u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f i 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0c t ..2 0 0 9 Vo 1 . 2 8 No . 5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 3 7 5 4 . 2 0 0 9 . 0 5 . 0 1 0 大三江地 区油气勘探进展 吴河勇 杨 建 国 , 王世 辉 李子顺 1 .大庆油田有 限责任公 司勘探开发研究 院,黑龙 江 大庆 1 6 3 7 1 2;2 .中国地质 大学地 质过 程与矿 产资源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1 0 0 0 8 3 摘要通过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区域研究 ,确定了叠合型、继承型和残留型 3种盆地类型;明确了早白垩世和 古近纪地层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古近系和下 白垩统为主力烃源岩,中上部组合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重点盆 地的勘探进展包括方正断陷石油勘探获得突破,断陷勘探规模扩大;在汤原断陷、虎林盆地首次见到少量油 流,在孙吴一 嘉荫盆地钻探见到较好的烃源岩和储层。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的攻关方向是开展 3个层次的勘探 第一勘探层次是寻求新的接替;第二勘探层次是寻求突破 ;第三勘探层次是落实资源、优选坳陷。在 比较详细 地总结大三江地 区油气 勘探 进展的基础上 ,提 出了下一 步的重点攻关方 向。 关键词 盆地类型 ;勘探 目的层 ;成 藏条件 ;勘探方 向;大三 江地 区 中图分类号T E l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3 7 5 4 2 0 0 9 0 5 - 0 0 4 9 - 0 5 PRoGRES S I N PETRoLEUM EXPLoRATI oN I N LARGE THREE RI VERS REGI oN WU He y o n g ,YANG J i a n . g u o , ,WANG S h i . h u i ,L I Z i . s u n 1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D a q i n g O i lfie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D a q i n g 1 6 3 7 1 2 ,C h i n a ; 2 . G e o s c i e n c e s C o l l e g e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G e o s c i e n c e s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y me a n s o f t h e r e g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o f p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L a r g e Th r e e Ri v e r s Re g i o n,t h r e e ki n ds o f b a s i n s i . e.o v e r l a i d,i n he r i t e d a n d r e ma i ne d t y p e s a r e de t e r mi n e d; t h e ma i n e x pl o r a t i o n t a r g e t s i n Ea r l y Cr e t a . c e o u s a n d P a l a e o g e ne f o r ma t i o n s a r e a l s o ma d e c l e a r,a n d mo r e o v e r Cr e t a c e o u s a n d Pa l a e o g e n e s y s t e ms a r e v e r i fie d t o b e ma i n s o u r c e r o c ks a nd t h e a s s e mb l a g e i n t h e u p pe r a n d mi d d l e p a r t s p o s s e s s mu c h b e t t e r r e s e r v o i r . f o r mi n g c o n d i t i o ns .T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pr o g r e s s i n i mpo rta n t ba s i n s t h e o i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b r e a kt hr o u g h h a s o b t a i ne d i n Fa ng . z h e n g Fa u l t e d De p r e s s i o n a n d f u r t he r mo r e t h e s i z e h a s e n l a r g e d a g r e a t d e a l ; a l i t t l e o i l fl o w i s fir s t s e e n i n Ta n . g y u a n De p r e s s i o n a n d Hu l i n Ba s i n;mu c h b e t t e r s o u r c e r o c k s a n d r e s e rvo i r s a r e p e n e t r a t e d i n S u n wu . J i a y i n B a s i n . Th e t h r e e r e s e a r c h o r i e n t a t i o n s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La r g e Th r e e Ri v e r s Re g i o ns e e k f o r n e w r e p l a c e me n t ; s e a r c h f o r t he n e x t b r e a k t hr o u g he n s u r e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o p t i mi z e s a g s .On t h e b a s i s o f mo r e d e t a i l e d s u mma r i z a t i o n 0 f t h e e x pl o r a t i o n p r o g r e s s e s i n La r g e Th r e e Ri v e r s Re g i o n,t he n e x t k e y r e s e a r c h o r i e n t a t i o n s h a v e b e e n c a u g h t o ut . Ke y wo r d s b a s i n t y p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a r g e t ; r e s e r v o i r f o r mi n g c o n d i t i o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r i e nt a t i o n La r g e Th r e e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5 1 8 基金项目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 目 x Q 一 2 0 0 4 0 2 资助。 作者简介吴河勇,男,1 9 6 3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后 ,从事油田勘探部署研究工作。 E ma i l wu he y o ng p e t r o c hi na . C O I I .c n 5 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9年 大三江地区指黑龙江 、松花江和乌苏里江限定 的区域 ,区内主要发育依一 舒地堑 汤原 、方正 、 三江 、鸡西、孙吴一 嘉 荫 、勃利 、虎林 、宁安 、鹤 岗等 8个盆地 ,总面积达 8 . 81 0 k m 。该区油气 勘探始于 2 O世纪 5 0年代末期 ,依据勘探程度和油 气发现情况可划分 为 3个阶段 1 9 5 9 -- 1 9 8 1年 为 区域概查阶段 ,部署 了参数井和重磁 ,对主要盆地 进行侦查 ;1 9 8 2 --2 0 0 5年为盆地探 索及局部发 现 阶段 ,部署 了二维 、三维地震和探井,主要是 了解 各盆地 凹陷分布 ,生储盖层及含油气情况 ,在依一 舒地堑获得天然气 工业 发现。2 0 0 1年 ,汤原 断陷 提交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2 6 . 2 11 0 m ,方 正断 陷提交 预测天然 气地质储量 3 8 . 8 61 0 i n 。2 0 0 6 至今为石油勘探的重要发现 阶段 ,转变勘探思路 , 加大了科研攻关力度 ,下 凹找油 ,在方正断陷精细 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 的基础上部署 的方 6井 、方 4 井相继获得 8 . 9 t / d和 7 5 . 8 t / d的工业油流 ,展示 出大三江地 区油气勘探潜力 。 1区域研究成果 1 . 1大三 江地 区发 育 3种 类 型盆地 依据盆地结构和沉积盖层发育特点 ,将大三江 地区各盆地划分 为叠合 、继 承和残 留 3种类 型 图 1 。叠合型盆地以方正 、汤原断陷为代表 ,受 依兰一伊通走滑断裂影响 ,早 白垩世坳陷期地层之 上接受了古近系断陷沉积。继承型盆地 以三江 、孙 吴一嘉荫盆地为代表 ,表现为早 白垩世拉张 ,盆地 接受断陷期的陆缘碎屑沉积 ,早 白垩世末期一晚白 垩世早期盆地遭受挤压 ,地层遭受剥蚀 ,晚白垩世 中晚期盆地再次稳定沉降 ,发育坳陷期地层 。残 留 型盆地以鸡西、勃利 、虎林等盆地为代表 ,早 白垩 世沉积的含煤地层在晚白垩世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 响,抬升遭受剥蚀 ,现今表现为残留盆地特征 。 1 . 2大三江地区发育 4套勘探层 系 大三江地区发育中上侏罗统 、下 白垩统 、上白 垩统和古近系 4套勘探层系 图 2 。中、上侏 罗统主要发育于三江 、虎林等盆地 ,其沉积中心在 绥滨坳陷和七虎林坳 陷,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 , 形成了 1 0 0 0 m厚的沉积地层。大三江地区最发育 的层系是下 白垩统 ,三江 、鸡西 、勃利及虎林等盆 地沉 积 了一 套 海 陆 交 互 相 地 层 ,厚 度 为 5 8 0~ 图 1大三 江地 区盆 地分 布 Fi g .1 Bas i ns’ di st ri b uti o n i n L a rg e T h ree Ri ve rs R egi on 3 2 0 0 I n , 这套地层与松辽盆地火石岭组 、沙河子组 及营城组相当。上 白垩统主要分布在孙吴一嘉荫盆 地 ,为厚层 泥岩 夹砂岩 的沉 积 ,厚 度为 1 0 0 0~ 3 0 0 0 i n , 其他地 区分布局限 ,厚度为 8 8~1 6 0 0 i n 。 古近纪依一 舒地堑为典 型的断陷半深湖一深湖相沉 积 ,三江 、鸡西 、虎林等盆地发 育了滨浅湖相 沉 积 ,厚度为 9 3 0~ 5 7 0 0 m。从烃源岩的发育和油气 发现上看 ,下 白垩统和古近系是有利的勘探层系。 1 . 3大 三江 地 区发 育 3套 烃源岩 根据钻井和区域露头资料确定 ,大三江地区存 在 中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和古近系 3套烃源岩 ,下 白垩统和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较好 ,且获得 油气发现 ,为大三江地区主力烃源岩。下 白垩统烃 源岩发育在城子河组 、穆棱组 ,主要为滨浅湖相的 泥岩和煤层 ,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暗色泥岩有机质 丰度较高 ,有机质类 型为 Ⅱ 一 Ⅲ型 ,R 。 为 0 . 5 % ~ 2 . 4 6 % ,烃源岩成熟一高成熟 ,综合评价为中等 一 较好烃源岩 ;下第三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新安村 组 、达连河组 ,主要为滨浅湖一半深湖相泥岩和煤 层 ,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 高,有机 质类 型为 Ⅱ 一 Ⅲ型,R 为 0 . 3 % ~1 . 4 6 % ,烃源岩低熟一成熟 , 综合评价为较好一好烃源岩 表 1 。 第 2 8卷第5期 吴河勇等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 5 1 地层 也 层 柱状 图 岩性特征 生 物 特征 沉积相 沉积旋回 毕 诸盖组 旨 系l统l 组 T 生 油 屡 储层 盖层 组合 关 系 新 素 l 蝴 螂 武 岩 与 砂 砾 岩 咨 粉 、 黄 近 曩 絷 3 8 4 妃 岩 砂 烁 岩 夹 粉 、 山 核 河 流 相 系 屏 桃 粉 组 合 宝 圮 岩 渺卷砂砾 栗 粉 组A 滨浅 湖 相 上 泉 岭 渐 组 岩 互层 , 夹 煤 层 二 古 三 新 段 _ 部 呢 岩 、粉砂 质 泥 榆 科 , _ 生 岩与琵页岩 栗粉组台 半深湖相 储 宝 叫 l 泉 统 岭 近 组 段 盖 始 达 砂 砾 岩 、 砂岩 栎粉 、榆 滨浅湖 相 l 组 新 连 5韶 ●_一 层夹 粉, L e _ 合 统 河 桃 粉 组 合 半 深湖 相 组 系 砂 砾 岩 ,粉细 栎 粉 、 滨 浅 相 古 新 圃 砂 岩 与 泥 岩 互 杞 木 粉 、 层 夹 煤 层 ,下 椴 粉 组合 半 深湖 相 部曲 页 岩 ■■■ 新 安 搠 i i 汜 岩 夹杂 色 砂 河 拼 5相 l l l l l 】 I 统 村 一 组 翩 嚏 融 3l 2 砾 岩 上 海 泥 岩 夹 粉 细 砂 介 形 虫 、 『 f 由 浪 998 岩 及 杂 色 砂 砾 叶 肢 介 、 河 流 相 白 统 轮藻组合 蠢 部 组 I 锵 帅 砂 岩 坭岩 盏 同 蛭灰岩、安山威 生 垩 组 火 角 砾岩 夹 砂 火山 岩 相 穆 无 突 肋 致 J 储 孢 , 蓼 椤 滨 浅 湖 相 盖 聃 L 与 砂 岩 、 凝 灰 粉 组 合 孑 L 下 L 棱 组 匾 岩 互层 5 组 合 系 城 ● 一 豫 鞭 统 子 I 一 耗 岩 夹 粉细 砂 无突 肋 纹 河 岘 _ 岩 、 煤 层庸 部 孢、 莎 椤 滨 浅湖 相 - 一 为 厚 层 杂色 砂 孢、 三 孔 组 曩 砥 岩 粉 组 台 墒 昆 岩 发 育 . 上 部 l l l l l l l 道 4 50 蠢 勰誊 滨 浅 湖 相 祖 抹 上 囊 粉 细 砂 岩 要 凝 舟 形 娄 . IIIIiII 耋 罗 绕 灰 岩 . 下 部 夹 双 壳 类 , 摈 浅 海 相 馨 系 戳 I亚 鼎 旨 砾中 砂 岩 l 嚏 足 类 组 苣 基 底 ■_ 花岗 岩 火山 岩 相 图2大三江地区勘探层系及生储盖组合划分 Fi g. 2 Cl as si fi ca ti o ns of bot h e xpl o rati on se ri es o f s t ra ta a nd s o urc e re s er voi r c ap roc k as se m bla ge i‘ n La rg e Th re e Ri ve rs R egi o n 1 . 4大三江地 区发 育 3套生储盖组合 根据烃源岩 、储层及油气发现情况 ,确定大三 江地区发育上 、中、下 3套 生储 盖组合 图 2 。 其 中,中、上部组合成藏条件较好 ,上部组合生油 层为达连河组 、新安村组暗色泥岩及煤层 ,储层为 达连河组 、新安村组砂岩 ,盖层为达连河组 、新安 村组和宝泉岭 组泥岩 。中部组合 生油层 为城 子河 组 、穆棱组 暗色泥岩及煤层 ,储层为城子河组及穆 棱组砂岩 ,盖层为城子河组及上覆泥岩。下部组合 生油层为绥滨组和东荣组泥岩 ,储层为绥滨组和东 荣组砂岩 ,盖层为上覆泥岩。 2重点 盆地勘探效果 2 . 1方正断陷石油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 ,勘探领域 进一 步 扩大 2 . 1 . 1方 6井和方 4井获得 高产工业油流 依. 舒地堑方正 断陷为受东 、西两条深 大断裂 控制的双断式断陷,具有一凸 、两凹、两斜坡的构 造格局 _ 6 j 。由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斜坡 、南部凹陷 、 中部凸起 、北部 凹陷、北部斜坡 ,发育的地层 自下 而上为白垩系、古近系古新统乌云组 、始新统新安 村组 、始新统达连河组一段和二段 、渐新统宝泉岭 组一段和二段 、新近系中新统富锦组和第四系 引。 为了尽快实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的突破 ,寻找新 的 储 量接替 区 , 研究 中加 大了依一 舒 地堑研 究 、 部 署 表 1 大三江地区古近系和下白垩统烃源岩综合评价 Ta b l e 1 Co mb i n e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b o t h p a l a e o g e n e a n d Lo we r Cr e t a c e o u s s o u r c e r o c k s i n La r g e T hr e e Ri v e r s Re g i 0 n 力度。在研究成果基础上 ,依据钻探结果对依 舒 地堑汤原、方正断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进 一 步研究 ,发现部署在构造 圈闭上的工业气流井和 油气显示井 多分 布在深 凹陷 的上倾 方 向和深 凹陷 处 ,而远离生烃凹陷的构造圈闭多没有显示 ,推测 深凹陷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通过与莫里青断陷类 比,结合松辽盆地向斜成 藏的新理论,坚定了下凹子找油的信心,提出依一 舒地堑 由构造型油气藏勘探转变为向深凹处及其上 倾方 向找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在这一勘探思路 的指导下,研究确定方正断陷北部凹陷带为油气勘 探 的有利地区。在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和岩性预测基 础上 ,进一步明确 了方正断陷柞树 岗向斜是实现油 气勘探突破的首选地区 ,优选 目标部署 了方 6井 , 该在古近系和白垩系见到两套含油显示 ,古近系为 砂岩含油 ,白垩系为砂岩裂缝含油 ,古近系试油获 5 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9年 日产 1 0 . 8 m 的工业 油流。在方 6井获得突破 之 后 ,2 0 0 7年在方 正断陷的更深部位 、储层更 发育 的圈闭部署 了方 4井 ,该井在古近系见到了更好的 含油显示 ,试油获 日产 9 6 m 的高产工业油流 ,实 现了依一 舒地堑石油勘探的历史性突破 。 2 . 1 . 2新 三维地 震成 果显 示 方正 断 陷有 效勘 探 规模 扩 大 当方正断陷获得突破后 ,在断陷北部主体部位 部署 5 0 0 k m 三维地震 ,初步解释认为伊汉通断裂 东部凹陷比西部凹陷更深 ,分布范围更大 图 3 。 根据方正断陷古近系烃源岩热演化规律推测 ,伊汉 通断裂东部凹陷存在有利生烃凹陷 ,是下一步勘探 的重点地 区。新三维工 区内并未发现方正断陷东部 的边界断裂 ,推测盆地东部的边界断裂被逆冲的老 地层覆盖 ,盆地范 围应 比现今发现 的范围大。方 D 5井和方 l 0井钻探证实 ,伊汉通断裂东部 凹陷古 近系厚度大且见到较好 的油气显示。 图3方正断陷东 、西部 凹陷对 比地震剖面 Fi g. 3 Co r rel at ed s ei s mi c s e cti o n be t wee n Ea s t Sa g a nd Wes t Sa g i n Fa ngz h en g De pr es si o n 2 . 2汤原断陷首次见到少量油流 依. 舒地堑汤原 断陷也是受 东 、西两条深大断 裂控制的双断式断陷 ,具有东西分带 、南北分块的 构造格局[ 1 0 - 1 5 1 。5个带分别为东部走滑逆冲带 、东 部 凹陷带 、中央凸起带 、西部 凹陷带 、西部斜坡 带 ,在南北方 向上发育 5个块体 ,发育的地层 白下 而上为白垩系 、古近系古新统乌云组 、始新统新安 村组 、始新统达连河组一段和二段 、渐新统宝泉岭 组 一 段 和 二 段 、新 近 系 中新 统 富 锦 组 和 第 四 系 1 6 - 1 9 1 。2 0 0 7年 ,借鉴方正断陷石油勘探 突破经 验 ,在汤原断陷面积最大 、埋藏最深的东兴 向斜部 署了汤 1 井 ,钻探 目的是探索深凹陷部位的含油气 性 ,目的层 是新 安村 乌 云组。汤 1井 2 8 0 6~ 4 2 2 2 1 T I 井段均见到不 同程度的油气显示 ,累计厚 度为 4 3 9 1T I 。钻 井取心见显示 9 . 4 9 I l l ,其 中油浸 0 . 3 4 m,油斑 0 . 9 6 m,荧光 8 . 1 9 m。综合 解释差 油层为 3 6 . 6 m / 8层。2 0 0 8年 ,对古近系新安村 乌云组 2 3 9、2 4 0号层试油 试油井段为 3 8 2 7 . 0~ 3 8 3 7 . 6 m,厚度为 1 0 . 6 1 T I 见少量油流 ,说明汤 原断陷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储层物性较差是未获 得工业油流的主要原因,寻找好储层是实现石油勘 探 突破 的关键 。 2 . 3虎 林盆地 虎 1井试 油压 裂首 次获得 低产 油流 虎林盆地具有三 凹、三隆的构造格局 ,由北至 南为云山凹陷 、迎春隆起 、七虎林河 凹陷、中央隆 起 、穆棱河一兴凯湖 凹陷、金银库隆起 ,发育地层 自下而上为上侏罗统裴德组 、七虎林组 ,下白垩统 下云山组 、上云山组 、珠山组 、东山组 ,古近系虎 林组 ,新 近系 富锦组 、道 台桥组 和第 四系。2 0 0 5 年 ,对虎林盆地面积最大的七虎林河 凹陷二维地震 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解释。七虎林河凹陷的深凹陷 部署了虎 1井 ,其 目的是探索虎林盆地古近系及白 垩系烃源岩发育情况及含油气性。虎 1 井钻遇主要 目的层古近系虎林组虎一段 1 1 2~ 2 4 0 0 m厚度 为 1 2 8 8 1T I ,岩性主要为灰色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与灰色 、灰黑色泥岩及煤层互层。暗色泥岩总厚度 为 3 8 6 m,单层最大 厚度为 2 1 m,煤层总厚度 为 2 2 0 1 T I ,最 大 单 层 厚 度 为 4 m。在 虎 一 段 底 部 2 2 5 8~ 2 3 7 8 m岩屑 中见 到 8层 含油 ,累计显 示厚度 1 5 m,荧光显示级别为 6~9级 。虎一段见 到 1 0 4层气测异常 1 1 0 7 . 8~ 2 3 7 1 m ,总厚度 为 2 3 3 . 2 1 T I 。其 中,煤层气异 常 9 9层 ,累计 厚度 为 2 2 3 . 1 m,单层最厚为 1 2 . 0 m,砂岩层气测异常 5层 ,累计厚度为 1 0 . 1 IT I 。虎 1 井试油压裂获得低 产 油 流 。 2 . 4孙吴一 嘉荫盆地钻探见到较好的烃源岩和储层 孙吴一 嘉荫盆地与俄罗斯的结雅一 布列亚盆地为 同一盆地 ,具有三坳 、两隆的构造格局 ,自北向南 依次为孙吴断陷 、茅栏河隆起 、沾河断陷、富饶 隆 起和嘉荫 断陷,发育地层 主要 为下 白垩统宁远村 组 、淘淇河组 ,上 白垩统永安村组 、太平林场组 、 鱼亮子组 、富锦组 ,古近系乌云组 ,新近系孙吴组 和第 四系 ,主要勘探 目的层 为淘淇河组 ,与松 辽盆地登娄库组相当。在新采集 、处理 、解释的二 维地震成果基础上,优选沾河断陷最深 的沾河向斜 部署 了嘉 1 井 ,该 1 井揭示淘淇河组暗色泥岩厚度 第2 8卷第 5 期 吴河勇等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 5 3 达 8 3 8 m,最 大 单 层 厚 度 达 2 7 . 6 m。有 机 碳 为 0 . 7 l % ~ 3 . 5 9 %,均值为 1 . 9 2 % ,S 1 S 2 为 0 . 3~ 8 . 4 m g / g ,均 值为 3 . 1 1 mg / g ,氯仿 沥青 “ A” 为 0 . 0 1 5 9 % ~ 0 . 0 8 5 6 % ,有机质丰度达到 了较好 烃 源岩标 准 ;有机 质类 型为 Ⅱ 和 Ⅲ型 ;暗色泥 岩 为 4 2 0~4 6 2 o 【 ,镜 质 体 反射 率 为 0 . 5 4 % ~ 0 . 9 2 % ,有机质处于低成熟一成熟 阶段 ,综合评价 为中等一较好烃源岩。嘉 1井淘淇河组储层发育 、 物性较好 ,砂岩孑 L 隙度为 7 . 6 % ~2 0 . 2 % ,平均值 为 1 5 . 4 %;渗 透 率 为 0 . I 1 x 1 0一 ~1 7 . 5 x 1 0 I. z m ,平均值为 5 . 3 9 x 1 0 一 m ,为 中孔一低渗储 层 ,具有一定油气储集能力 。淘淇河组烃源岩和储 层都比较好 ,孙吴一 嘉荫盆地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3油气 勘探攻 关方 向 在系统总结前期 研究 成果 的基础上 ,确定 了 “ 整体研究 、整体认识 ,突出重点 、分清层次 ,坚 持程序 、把握节奏 ” 的勘探思路 ,明确 了下一 步 的工作方向是开展 3个层次的勘探 第一勘探层次 以快速沉降 的依一 舒地堑为主 ,立足三维 区,加快 节奏 ,重点突破 ,立足全凹陷 ,整体评价 ,重点预 探 ,寻求新的接替 ;第二勘探层次是稳定沉降的三 江盆地和孙 吴一 嘉荫 盆地 ,加强 侦察 ,积极 准备 , 选凹定带 ,寻求突破 ;第三勘探层次是隆起剥蚀的 鸡西、勃利 、虎林 等盆地 ,深化研究 ,落实资源 , 优选坳 陷。 4结 论 1 区域研究进展 包括大三江地 区发 育叠合 型、继承型和残留型 3种 ,叠合型盆地以方正 、汤 原断陷为代表 ,继 承型盆地 以孙吴一 嘉荫盆 地为代 表 ,残留型盆地 以鸡西 、勃利等盆地为代表。 2 大三江地 区存在 中上侏 罗统 、下 白垩统 和古近系 3套烃源岩 ,下 白垩统和古近系烃源岩地 球化学指 标较 好且 获得 油气 发现。该 区发育 上 、 中、下 3套生储盖组合 ,中、上部组合具有较好的 成藏条件。 3 重点 盆 地 勘 探 进 展 包 括 方 正 断 陷 石 油 勘 探获得突破 、汤原断陷有望实现古近系石油勘探突 破 、虎林盆地虎 1 井试油压裂首次获得低产油流和 孙吴一 嘉荫盆地钻探展示 的良好勘探前景。 参考文献 [ 1 ]吴河勇,王世辉 ,杨建 国,等 .大庆外 围盆地勘探潜力 [ J ] 中 国石油勘探 ,2 0 0 4,9 4 2 3 - 3 0 . [ 2 ]吴河勇 ,刘文龙 .外围盆地评价优 选 [ J ].大庆石油 地质与 开发 ,2 0 0 4,2 3 5 2 0 - 2 2 . [ 3]孟 祥军 ,金成志 ,杨平 ,等 .从 海托尔 盆地 勘探历 程看 大庆 外 围中小 型盆 地 勘 探 前景[ J ] .中 国石 油 勘 探 ,2 0 0 5,1 0 3 2 2 - 2 5 . [ 4]刘 文龙 .大庆 探 区外 围盆 地 构造 演 化与 油 气 资源 赋存 方 式 [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0 5,2 4 1 2 3 2 6 . [ 5 ]杨建 国,吴河勇 ,刘 俊来 .大 庆探 区外 围盆 地 中、新 生代地 层对 比及 四大 勘 探 层 系 [ J ].地 质 通 报 ,2 0 0 6,2 5 9 1 0 1 0 8 8 - 1 0 9 3 . [ 6 ]何星 ,杨建 国,李映雁 .依. 舒 地堑方 正断 陷古 近系构 造演化 与沉积相带展 布特征[ J ].中 国地 质 ,2 0 0 8,3 5 5 9 0 2 91 0 . [ 7 ]高君 ,李晶 .方 正断陷的形成及 其动力学 机制[ J ].大庆石 油地质与开发 ,1 9 9 7 ,1 6 2 1 7 - 1 9 . [ 8 ]黄清华 ,孔 惠 ,金 玉东 .依 兰 一伊 通地 堑方正 断 陷孢 粉组 合 及其地层层序 [ J ]. 微体古生物学报,2 0 0 2 ,1 9 2 1 9 3 1 9 8 . [ 9 ]黄清华 ,杨建 国 ,孔惠 .东北 依兰一伊通 地堑 方正断 陷方正 组 的建 立 及其 意 义 [ J ]地 层 学杂 志 ,2 0 0 3,2 7 2 1 3 8 1 4 5. . [ 1 0 ]杨建 国,刘俊来 ,吴河勇 ,等 .黑龙江 东部汤原 断陷构造特 征及其演化[ J ].大庆石油 学院学 报,2 0 0 7 ,3 1 1 1 9 21 . [ 1 2]王世辉 ,杨建国 ,梁晓东 ,等 .黑龙江东北部 汤原断 陷断块 体运 动特征及 其 对 油气 成藏 的 控制 作用 [ J ].地质 通 报 , 2 0 0 6,2 5 91 0 1 1 2 1 - 1 1 2 7 . [ 1 3 ] 马金龙 ,张宝权 .汤原断陷构造 沉积特征 与油 气成藏分 布规 律 [ J J.石 油实验 地质 ,2 0 0 6 ,2 8 3 2 2 0 - 2 2 4 . [ 1 4 ]许浚远 .依舒地堑新生代 构造演 化 [ J ].地球科学 ,1 9 9 7 , 2 2 4 4 0 6 41 0 . [ 1 5]罗群 .汤原断 陷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 的关 系 [ J ].新疆石油 地质 ,1 9 9 9 ,2 0 2 9 0 - 9 5 . [ 】 6 ]杨建 国 ,黄清 华 ,吴朝 东,等 .黑 龙江汤原 断陷第三纪地层 层序及 时代[ J ].地层学杂志 ,2 0 0 4 ,2 8 2 1 6 8 . 1 7 2 . [ 1 7 ]黄 清华 ,黄福堂 ,张莹 ,等 .汤原 断陷第三 纪地 层研究新进 展 [ J ].地层 学杂志 ,1 9 9 8 ,2 2 1 7 3 . 8 O . [ 1 8 ]吴河勇 ,杨建 国,王世辉 ,等 .黑龙 江东部汤原 断陷古近系 沉积相类型及其演化规 律 [ J ].地质通 报 ,2 0 0 7 ,2 6 5 5 3 7 - 5 45 . [ 1 9]王洪伟 ,杨建国 ,林东成 .汤原断陷古近 纪砂岩重矿物 组合 与物 源 分析[ J ].大 庆石 油地 质 与开 发 ,2 0 0 7,2 6 3 3 9 42 . [ 2 0 ]杨建 国,邵 璺一 ,吴河 勇,等 .黑龙江北部孙吴. 嘉荫盆地沉 积相类型及 其演 化 [ J ].地球 科学 ,2 0 0 8,4 3 4 6 4 8 . 66 0 编辑宋 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