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地区的应用.pdf
第2 3 卷第2 期 2 0 1 3年 6 月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J I ANG HAN P ET ROI EUM S C I E NC E AND T EC HNO L OGY V0 1 . 2 3 No . 2 J u n . 2 0 1 3 垂直钻 井技术在 川东地 区的应用 胡 鹏 ,张 策 中国石化石油机械装备重点实验室、江汉石油管理局石油机械研究院,湖北武汉 4 3 0 2 3 3 摘要 川 东地 区地层各向异性强,多为高陡构造和大倾角地层,常规的被动防斜工具不能从根本上解 决直井井斜问题 。近年 来出现的井下闭环垂直钻井技术,属 于主动防斜打快技 术,最大程度的释放 了钻压 , 彻底改变传统轻压吊打被动防斜的钻井方式, 解决了 钻压与井斜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有效连续控制井斜和提 高机械钻速的双重效果。川 东地 区使用的ve n i T r a k 和P o we r V均是国外进 口工具,工程服务 日费用昂贵 ,造 成经济效益不明显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推广。因此 ,研究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南区块的应用,对于生 产和产品开发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川 东地 区;高陡构造 ;垂直钻井技术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及重庆市,为一具有 明显菱形边框的构造盆地。其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川 南低陡构造带,是盆地内褶皱最强烈的地区。一般 陡翼倾角大于4 5 。,甚至直立倒转。常用的塔式钻 具 、钟摆钻具、满眼钻具、偏轴钻具 、压不弯钻 铤 、铰接钻具和旋冲钻具这类被动防斜技术已经不 能满足该地区优快钻井的需求 , 尤其不能满足在高 陡构造与大倾角等易斜地层和 自然造斜能力强的条 件下钻垂直井的要求。而2 0 世纪8 O 年代末出现的自 动垂直钻井技术 ,属于主动防斜打陕技术 ,有效 的 解决 了钻压与井斜的矛盾。 目前 ,在川东南地区 , 这类 自动垂直钻井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贝克休 斯的V e r t i T r a k 和斯伦贝谢的P o w e r V 为主。 1 V e r t i t r a k 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南 的 应用 1 . 1 V e r t i T r a k 简介 V e r t i T r a k 是美国贝克休斯公司最先进的闭环垂 直钻井工具 如图1 ,它综合了高性能泥浆马 达 、随钻测量M WD 等先进技术,通过选择欠尺寸扶 正器在钻井组合中的位置及扶正器外径 的大小 ,可 以对预期降斜率进行设定,最大的降斜能力可达 1 . 5 / 3 0 m 见图1。 1 . 2 V e r t iTr a k E J I I 东南的应用 ● 搿 D 撞● I 短书 西 Q辱自i 图1 V e r t i T r a 睡 直钻井工具 1 . 2 . 1 天 东0 0 4 一 X3 应 用情 况 天东0 0 4 一 X 3 井位于川东南地区龙门区块的一 口 开发井 ,地表实测地层倾角高达8 0 。 ,在采取 8 ~ 1 2 k N 钻压吊打情况下 ,井斜角达到了6 .3 ~ 1 0 .3 ,平 均机械钻速仅为1 . 1 5 m / h 。二开开始采用V e r tiT r a k 垂 直钻井技术 ,作业井段4 1 5 1 6 7 2 .6 6 m,累计进尺 第一作者简介 胡鹏 ,男 ,2 0 0 8 年毕业于中国石 油大学 北京 自动化专业 ,获硕士学位 ,工程师 ,现 在江汉石油机械研究院主要从事智能化钻井技术。 第2 期 胡鹏 等 垂直 钻 井技 术 在川 东地 区的应 用 5 7 表1 Ve r t i Tr a k 在天东0 0 4 一 X3 井的应用情况 表4 Ve r t i T r a k 在雷 t L 1 井的应用情况 开始井段 结束井段 机械钻速 井斜 铂 升 力 / m / m m / h / o 常规 4 0 0 . 0 0 4 1 5 . 0 0 0 . 8 4 2 . 5~2 . 7 41 5 . O O 5 72 . 61 6. 1 5 2 . 5~O . 2 5 7 2 . 61 7 6 7 . 4 8 5 . 5 7 0 . 5~O.3 VTK 7 67. 48 9 71 . 40 5. 1 O 0. 5~0. 2 9 71 . 4 0 1 2 0 7. 2 9 4. 81 0. 3~0 . 2 1 2 07 . 2 9 1 4 4 0. 3 8 4 . 9 5 0. 6~0. 2 常规 1 4 4 0 . 3 8 1 4 4 2 . 7 8 1 - 3 0 0 . 5 0 . 4 1 4 4 2 . 78 1 5 3 3 . 3 5 2 . 0 6 0 . 5~0 _ 3 VT K 1 5 3 3 . 3 5 1 61 5 . 7 1 . 61 0. 5~0. 2 1 61 5 . 7 0 1 6 7 2. 6 6 1 . 0 7 0 . 3~0 . 1 表2 Ve r t i Tr a k 在大湾1 井的应用情况 开始井段 结束井段 机械钻速 井斜 铂 升 力 .r -k , / m , m m/ h / 。 常规 1 7 0 4 . 4 3 1 8 0 4 _ 8 0 0 . 4 7 3 . 0 0 4 . 5 0 纠斜 1 8 0 4 .8 0 1 8 2 8 . 9 6 0 . 5 2 4. 5 0~4. 3 0 VTK 1 8 2 8 . 9 6 1 93 9 . 0 0 2 . 2 5 4 . 3 0 0. 21 垂直 1 9 3 9 .00 20 8 7 . 0 0 2. 3 1 0. 21~0. 1 4 2 0 8 7 . 0 0 2 08 7 . 5 7 0 . 4 3 0. 1 4 0. 1 9 钻井 2 0 8 9 . 5 7 2 2 5 0 . 0 0 2 . 2 7 0 . 1 9~ 0 . 4 5 系统 2 2 5 0 .00 23 97. 00 1. 18 0. 21~0. 55 2 397. 00 2 444. O0 1 . 01 O. 55~0. 30 表3 V e r t i T r a k 在大湾3 井的应用情况 钻井 井段 井段 平均机械 井斜 方式 开始 结束 钻速m / h 。 1 460. 2 1 525. 1 1 . 91 4. 6l~2. 18 l 525. 1 1 67 4. 04 2. 93 2. 18~0. 05 VTK 1 67 4 . 0 4 1 9 0 0 . 9 1 3 . 4l 0 . 01~0 . 1 5 1 9 0 0 . 91 2 09 1 . 3 7 3 . 8 6 0 . 01~0 . 3 5 21 65. 5 2 2202. 32 3. 02 O. O9~0. 16 1 2 5 7 .6 6 m,累计作业时间5 5 9 .5 h ,纯钻时间3 4 3 .5 h , 井斜角控制在1 以内,机械钻速提高了2 ~4 倍 见 表1 。 1 . 2 . 2 大湾1 井 钻井 井段 井段 平均机械 井斜 方式 开始 结束 钻速m/ h 。 1 4 0 2 . 1 2 1 4 7 5 . 3 0 5 . 5 0 1 . 4 9~ 0 . 1 3 1 4 7 5 . 3 0 1 8 0 6 . 9 3 5. 3 2 0. 0 5~0 . 1 5 VTK 1 8 3 8 . 1 8 1 9 5 9 . 6 4 4. 3 2 0. 01~0. 2 1 1 9 5 9 . 6 4 2 0 81 . 2 9 4 . 1 2 0. 0 1~0 . 1 8 大湾 l 井是中石化在川东南地区大湾一 雷音铺背 斜带大湾构造带中的一口 重点探井。钻遇千佛崖推 覆体地层,该类地层具有倾角较大 1 9 。 ~5 2 。 各 向异性强、可钻l生 差及自 然造斜能力强等特点,井 斜 控 制 十 分 困难 , 钻 井 速 度 极 慢 。 从 井 深 1 8 2 8 . 9 6 m处开始使用 V e r t i T r a k 垂 直钻井技术 ,至井 深2 d A .4 ..0 0 m 结束服务,共钻进6 1 5 .0 4 m。井斜角从 4 -3 降至0 - 3 ,纯钻时间为3 1 6 .5 2 h ,平均机械钻速为 1 . 9 4 m / h 见表2。 1 . 2 . 3k 5 3 井 大湾3 井是中石化在川东南地 区大 湾雷音铺 背 斜带大湾构造 的一 口评价定 向井 。从 1 4 6 o . 2 m开始 使 用 V e r t iT r a k 垂 直 钻 井 技 术 。 作 业 井 段 1 4 6 0 . 2 ~ 2 2 0 2 . 3 2 m, 进 尺 7 4 2 . 1 2 m, 纯 钻 时 间 2 4 5 .9 8 h ,平均机械钻速3 .0 2 m / h 。使用垂直钻井系统 顺利将井斜从4 .6 1 。降至0 .2 0 。 见表3 。 1 . 2 . 4 雷北 1 井 ‘ q 雷北1 井是中石化在川东南断褶带黄金口构造 带 雷 音 铺 构 造 北 段 轴 部 的 一 口预 探 井 。 从 1 4 0 2 . 1 2 m 开始使用V e r t iT r a k 垂直钻井技术。作业井 段 1 4 0 2 . 1 2 2 0 8 1 . 2 9 m,其中所钻进尺6 4 7 . 9 0 m,纯 钻时 间1 3 3 . 2 9 h ,平均 机械钻速4 . 8 6 m / h ,井段井斜 大多控制在0 . 2 。以内 见表4。 1 . 2 . 5 铁 北 1 井 铁北1 井是中石化川东断褶带分水岭一 铁山构造 带铁山构造 的~口预探井。从 1 9 1 3 .6 8 m 开始使用 V e r t i T r a k 垂 直 钻 井 技 术 , 作 业 井 段 是 1 9 1 3 . 6 8 ~ 1 9 7 9 . 0 4 m,进 尺6 5 . 3 6 m,纯钻 时 间4 3 . 3 h, 平均机械钻速 1 .5 1 m / h 见表5。 1 . 2 . 6 分 1 井 分1 井是 中石化川东断褶带分水岭构造 的一 口 第2 期 胡鹏 等 垂 直钻 井技 术在 川 东地 区的应 用 5 9 2 . 3 P o we r V 垂直钻井工具经济技术情况 P o w e r V 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南地区应用情况显 示 ,该工具能够很好 的控制井斜 ,井身质量 良好 , 提高机械钻速 ,缩短钻井周期。 黑池1 井二开开始使用P o w e r V 垂直钻井技术 , 累积下井工作时间6 0 d 和进尺量 1 6 7 7 m,地面检修和 维护时间5 3 m i n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总体来说,租用P o w e r V 垂直钻井工具 ,能够满 足钻直井的需要 ,有效控制井斜 ,但应尽量保证井 下下井时间,才能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3 结论和建议 1 使用垂直钻井工具最大程度的释放了钻 压 ,彻底改变传统轻压吊打被动防斜的钻井方式, 解决 了钻压与井斜之 间的矛盾 ,达到了有效连续控 制井斜和提高机械钻速的双重效果。 2四川盆地P o w e r V 和Ve r t i T mk 垂直钻井技术 的应用井段 主要在2 02 5 0 0 m的范围内。在严重 易 斜地区的2 0 0 2 2 0 0 m井段防斜提速效果 明显 ,在超 过2 2 0 0 m 的井深情况下 ,因高密度钻井液等因数影 响,其提速效果不明显。 3 目 前 , 使用的V e r t i T r a k 和P o w e r V 均是国外 进 口工具,工程服务 日费用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我国该技术推广,应根据我国高陡地层中遇到的 井斜和低效率等技术难题 ,尽快研发具有 自主知识 产权的 自动垂直钻井工具。 参考文献 [ 1 ] 刘文忠, 易炳刚, 范宇, 濮强, 肖金裕,等. V e r t i T r a k 垂直钻 井技术在高陡构造天东0 0 4 - - X 3 井的应用[ J 1 . 钻采工 艺, 2 0 1 0 ,3 3 6 3 6 - 3 9 . [ 2 】 李杰, 翟芳芳慕 骐骥. 贝克休斯垂直钻井系统在大湾1 井 的应用 天然气技术 ,2 0 0 9 _ 3 62 9 - 3 0 . [ 3 ] 徐泓. v T K 垂直钻井系统在大湾1 井 的应用[ J ] 钻 采工 艺 ,2 0 1 0 . 1 1 1 3 4 - - 1 3 6 . [ 4 】 刘伟, 李晓亮, 王强, 李丽. 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北的应用 『 J ]. 石油矿场机械,2 0 0 8 . 3 7 47 5 7 7 . [ 5 】 张东清, 刘新义. 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北探区的应用[ J ] . 内 蒙古石油化工, 2 0 0 8 . 8 1 0 0 1 0 2 . [ 6 ] 丁旭庄, 聂翠平. 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北探区的应用[ J ] . 内 蒙古石油化工,2 0 0 8 . 1 6 2 3 _ 2 4 . [ 7 ] 刘振宇, 易明新, 魏广建, 王鸿远, 曾鹏珲. P o w e r v 垂直导向 钻井技术在普光7 井的应用[ J ]. 天然气工业, 2 0 0 7 _ 3 . [ 8 】 刘 以明, 翟建明. P o w e r V 垂直钻井技术在黑池1 井的应用 中石化胜利黄河钻井公司 南方油气,2 0 0 5 . 6 2 5 1 5 3 . 编辑胡素梅 潜江凹陷潜四下亚段油气运聚特征 潜四下亚段是潜江凹陷重要的生储层系,基于地层埋藏史及热史的恢复,定量模拟了潜四下亚段油气 的生、排、运、聚特征。结果表明潜江凹陷现今热流值4 0 . 2 0 m 一 4 7 . 9 9 m W/ m , 古热流经历了3 个演化阶段 , 即早期 4 5 .0 ~ 4 1 .0 M a 快速升高阶段、中期 4 1 .0 ~ 2 6 .5 M a 持续升高阶段和晚期 2 6 .5 0 M a 逐渐降低阶 段 ;潜四下亚段烃源岩现今成熟度 为0 .4 5 % ~ 1 . 5 8 %,多数大于0 .5 5 %,其底部烃源岩进人生烃门限和达到 生烃高峰的时间分别为4 1 .0 Ma 和2 9 . 0 Ma ;潜四下亚段烃源岩的排烃期为3 3 . 6 ~ 2 6 . 5 Ma , 2 6 . 5 M a ~0 Ma 排烃量较 少 ;潜江凹陷油气运移路径受流体势和古构造面的控制。潜江凹陷存在7 个有利油气聚集区,其中以 I, Ⅱ,Ⅳ,Ⅶ,最有利,主要是因为近源、储集j生 能好、油气运移动力强和运移距离短。 摘自 断块油气田V o 1 . 1 9 N o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