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井工具的研制与应用.pdf
2 0 1 6 年第4 期 西部探矿工程 5 7 3 感应 电阻率识别法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随着注入水进入油层, 不 仅能驱赶原油, 而且还会使油层物理性质、 储集层参数 和测井参数发生明显而复杂的变化。油层的含油饱和 度不断下降, 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 电阻率明显下降。 在水驱过程中, 随着水驱程度的提高, 地层含水饱和度 增高, 从而使岩石孔隙体积中总含盐量也得以增 多, 地 层导电性能加强, 电阻率下降嘲 。通过多井纵向对比, 结合油藏构造的高低, 如果高部位的电性比低部位的 电性还低, 就可判断该储层已被水淹。 图4 和图5 分别为同一区块的2 口井, 从构造位置 看, 盘8 o . 斜 1 O 侧比盘8 o 一 斜1 高4 m, 在储层泥质含量 相当的情况下电性下降明显, 因此, 可以推断盘8 0 - 斜 1 0 侧井电阻率明显下降的原因为储层水淹所至, 解释 为水淹层。 4 结论 1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可用于识别水淹层, 但在应 用时要注意区分是否为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引起的基线 偏移。 2 微电极曲线局部重合或成直线认为是强水淹 的特征, 伴有电阻率急剧降低 排除泥质夹层影响 ; 尽 管整体 电阻率绝对值相对较高 , 投产也会高含水。 3 在利用电阻率下降趋势法识别水淹层时, 要充 分结合地质、 构造特征 , 通过多井对比, 参考邻井的试 油试采情况, 才能进一步给出定性结论。 4 3 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实例进行了分析论证 , 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在实际操作中, 要采用多种方法 相结合的手段 、 相互佐证, 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测井解释 精度。 参考文献 f 1 】 姜林甫.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J 】 . 工业技术 , 2 O1 3 . 【 2 ] 黄宏才, 吴玉贤, 谭海芳, 王联 国. 高矿化度地层水地区水淹 层识别的几种实用方法[ J ] . 断块油气田, 2 0 0 2 3 5 4 5 6 . 上接第5 3 页 工具受钻井液冲蚀和高频的机械冲击及摩擦 , 影 响工具使用寿命 , 需要提高内部机构表面的抗磨损和 抗冲击能力。针对冲击机构磨损问题 , 进行了材料优 选 , 采用抗冲击性强 、 耐磨性高的锰钢, 并进行表面高 频淬火 , 增加表面硬度 , 改善表层组织结构, 进一步提 高了工具寿命。 4 室 内试验 冲击钻井工具输人端连接高压管线连接 , 输出端 连接回水管线, 通过F 1 3 0 0 泥浆泵进行循环, 试验介质 为清水 , 此时构成一个连接冲击钻井工具的循环系 统。在冲击钻井工具下本体处安装频率测试仪, 开泵 循环, 工具有明显纵向振动, 同时排量在3 0 L / s 时, 振动 频率为3 5 H z , 泵压为1 . O MP a 。 5 现场应用 2 0 1 5 年 1 1 月研制的冲击钻井工具在汪深 1 - 4 井 开展了现场试验, 应用层位为泉头组泉二段至登娄库 登四段 , 单趟钻进尺3 4 9 m, 平均机械钻速4 . 5 3 m / h , 累 计工作时间1 0 2 h , 与上一趟钻牙轮钻头钻进相比机械 钻速提高了1 2 7 %, 进尺提高1 9 0 %。与临井汪深 1 - 1 井 同层位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 4 4 %, 平均单只钻头进尺提 高2 2 3 %; 对比效果显著 ; 同时该工具现场应用压耗较 低, 排量3 4 L / s 时压耗仅为1 MP a ; 井斜控制较好, 人井 井斜为O .8 。 , 使用后井斜变为O . 2 。 。现场试验表明 使 用冲击钻井工具后机械钻速明显提升。 6 结论 1 自主研发出能够冲击破岩、 提高机械钻速且安 全可靠的冲击钻井工具 , 以满足深井提速和降低钻井 成本的需求; 2 独特的螺旋面传动机构实现了冲击载荷的平 稳输 出; 3 现场试验效果明显 , 现场适用性强, 寿命高于 国外同类产品, 提速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1 】 黄万志. 冲击回转钻具的能量传递和参数选择[ J ] . 西南石油 学院学报, 1 9 9 7 4 7 4 7 9 . 【 2 】 孙莉. 高机械转速冲击钻井设备[ J ] . 国外油田工程, 1 9 9 8 3 9 . [ 3 】 周燕, 安庆宝. s 唧型扭转冲击钻井提速工具【 J 】 . 石油机械, 2 0 1 2 。 4 0 2 1 5 1 7 . [ 4 】 李昱, 张海滨. 液动冲击旋转钻井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J 1 .石油 矿场机械, 2 0 0 6 3 1 0 7 1 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