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pdf
2 0 1 4年 2月 第 3 3卷第 1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n d Oi l fi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g F e b ., 2 01 4 Vo 1 . 3 3 No .1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 3 7 5 4 . 2 01 4 . 0 1 . 0 0 9 渤海湾盆地新近 系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 向 李瑜 中国石油辽河油 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宁 盘锦1 2 4 0 1 0 摘要渤海湾盆地勘探已进入高成熟阶段,必须加大新领域勘探,才能获得新发现。渤海湾盆地的新近系超覆 在古近系及前古近系不同时代地层和不同构造单元之上,是分布最广的层系,分析认为新近系的构造具有明显 的继承性,构造大、幅度小、埋藏浅 ;油藏的成藏期较晚,为次生性油藏 ,储层物性较好,具备良好的成藏条 件,油藏的主控因素为断层、圈闭、披覆背斜;辽河 、大港和冀东油田的滩海地区的浅层新近系有利构造带是 优先勘探方 向。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新近系;浅层;油气;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中图分类号T E 3 5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3 7 5 4 2 0 1 4 0 1 - 0 0 5 4 一 o 4 PoTENTI ALS AND EXPLoRATI oN oRI ENTATI oN FoR NEoGENE HYDRoCARBoN RESoURCES I N BoHAI BAY BAS I N LI Yu E x p l o r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L i a o h e O i lfi e l d B r a n c h C o m p a n y , P e t r o C h i n a , P a n fi n 1 2 4 0 1 0 ,C h i a n Abs t r a c tT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Bo h a i Ba y Ba s i n h a s e n t e r e d i n t o h i g h- ma t u rit y s t a g e,S O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t h e n e w r e g i o n mu s t b e f o c u s e d t o fi n d o u t n e w r e c o v e r y .Ne o g e n e o v e r l a p s a r e l o c a t e d o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ma t i o n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u n i t s o f t h e p r e v i o u s Ne o g e n e a n d t h e mo s t w i d e l y d i s t ri b u t e d .T h e a n a l y s e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o b v i o u s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 mo r e o v e r a r e f e a t u r e d b y l a r g e r s t r u c t u r a l a r e a ,s ma l l e r a mp l i t u d e a n d s h a l l o w b u rie d d e p t h;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a n d e n ric h me n t p e ri o d o f t h e o i l r e s e r v o i r s i s r a t h e r l a t e r ,S O t h e 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p e r t y o f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s v e r y o b v i o u s ,t h e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ti e s a r e p r e t t y b e t t e r a n d t h e n mu c h b e t t e r a c c u mu l a t i o n c o n d i - t i o n s a r e p o s s e s s e d.Th u s t h e s ha l l o w Ne o g e n e s y s t e m i n t h e o f f s h o r e a r e a s o f L i a o h e Oi l f i e l d-Da g a n g Oi l fie l d a n d Yi d o ng Oi l fie l d a r e f a v o r a b l e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 t s f o r f u r t he r o p t i mi z e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rie n t a t i o n s . Ke y wor d s Bo ha i Ba y Ba s i n;Ne o g e n e s y s t e m ;s h a llo w r e s e r v o i r ; o i l a n d g a s;r e s o u r c e p o t e n t i a l ; e x p l o r a t i o n di r e C t i o n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 程度 达 6 0 %以上 ,已进 人 了高成熟勘探阶段 ,但不 同油区或同一油 区的不 同构造带 、不同深度 的勘探程度差异较大 ,具有陆 上油气勘探程度高于海上 ,中层勘探程度高于深层 和浅层的特点。以往渤海湾盆地 的油气勘探主要集 中在陆上古近系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并通过滚动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0 7 改回 日期 2 0 1 3 1 0 1 5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课题 “ 渤海湾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0 4 1 0 1 2 1 1 0 0 0 6 项 目。 作者简介李瑜,女,1 9 6 5年生,工程师,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研究工作。 E- ma i l l i y p e t r o c h i n a . c o n. c n 5 6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1 4年 个面积较大的有利浅层构造 。 图2地垒或断块之上的披覆背斜 Fi g. 2 Dr a pe a nti cli ne o n t he ho rs t o r fa u lt bl o c k 图3古潜山之上的披覆背斜 F i g . 3 D r a p e a n t i c l i n e o n t h e a n c i e n t b u r i e d h i l l s 3 . 2 . 3断阶活动的滚动断层 系统之上的披覆背斜 由于伸展运动形成于地幔的拱张作用,很有可 能形成大型的宽缓披覆背斜。伸展运动发育大规模 断阶 ,系列断阶之上发育宽缓披覆背斜 图4 。 图4断阶活动的滚动断层系统之上的披覆背斜 Fi g . 4 Dr ap e a nt i cl i ne on t h e rol l i n g f a ul t s ys t e m wi t h a c ti v at i n g t e r ra ce s 3 . 2 . 4披覆构造的特点 1 由差 异压 实 作用 或新 构 造 运 动影 响形 成 。 2 一般构造倾 角很小 ,形态 比较完整 ,圈 闭面积大 ,但是地震剖面上 由于幅度较小 ,常易漏 过,较难识别。 3 以沙河街组 或东营组为主要烃源岩 ,新 近系为储层 ,新近系砂层厚度大 ,一些落差小的断 层 ,都消失在 厚砂 层 中 J ,只要 上有 泥岩 覆 盖, 就可把下部运移上来的油气捕获并聚集 ,形成古生 新储油气藏。 4 古近系断块很多 ,断层纵横交错 ,特别 是在顶部 ,由于受新构造活动影 响,继承性断层上 延至新近系 ,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 5 有 可能形成油 藏,也可能形成气藏 ,但 油多为重油 ,也可能有新近系 自生的低熟油。 4新近系油气潜力分析及有利目标 4 . 1新近系勘探潜力分析 4 . 1 . 1黄骅坳 陷大港探 区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已发现港西 、港东 、孔店等 油田和 1 0多个含油气构造 ,分别 占石油和天然气 总储量的 3 0 %和 1 0 %左右 。 。 成藏条件分析。有古近系沙河街组丰富油源补 给 ;存在馆陶一明化镇时期主断层活动所派生的一 系列张性断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有与新近纪断 层活动同期形成的背斜构造 ;有远离生油坳陷沿不 整合面和断面沟通运移的条件 ;在凸起和凸起围斜 部位形成新 近系背斜圈闭‘ 1 。因此 ,黄骅坳陷成 藏地质条件较好。 聚油方式主要有 2种 一是油气沿主断层大规 模垂向运移为主 ,形成下生 、上储浅层油气藏 ,如 南堡 、港东 、羊二庄逆牵引背斜油气田,港西披覆 背斜油气田;二是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交替进行的 阶梯状运移 ,在生油凹陷附近的凸起区形成新近系 披覆背斜油气藏 ,如孔店、羊三木披覆背斜油气藏 等。 4 . 1 . 2冀 中坳 陷 1 9 6 5年 3月 ,华北油 田冀 中坳 陷新 近系凤河 营构造的河 1 井明上段获 日产气 4 l O m 。之后发 现了逆牵引背斜、断鼻、构造一岩性等多种油气藏 类型 ,探 明油气储量超千万吨。近年来 ,又有多 口 新井获 l O x l O 。 t 以上的储量 ,油气主要集 中在饶 阳 凹陷 ,并 以留西 、留北油 田为主。 冀 中坳陷成藏地质条件较好 ,油气资源丰富 , 有古近系沙河街组丰富油源补给 ;具有 良好的油气 运移的通道 ;油气生、排与聚集配置条件好 ;存在 4种有利 的油气聚集带 ,即背斜型 包括逆牵引背 斜型、塌 陷挤压 背斜 型 、披 覆背 斜型 等 、断 鼻 型 、断块型和构造一岩性型l 1 。与黄骅坳陷相 比, 不利之处在于油气丰度不高,圈闭面积小 ,逆牵引 背斜不发育。冀 中新近系的勘探前景与黄骅坳陷相 比稍差 ,但从 目前勘探程度看 ,仍有很大的找油潜 力。 4 . 1 . 3辽 河 坳 陷 辽河坳陷位 于渤海湾盆 地东北部 ,新 近纪 以 来 ,构造活动较弱 ,断层不 发育 ,新近 系沉积较 薄,成藏条件相对较差 ,但向辽东湾 的滩海方 向, 新近系的成藏条件变好 。在滩海东部燕南构造带的 第 3 3卷第 1 期 李瑜 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5 7 Y N1 、Y N 2和 Y N1 0 1等井 的馆 陶组发 现 了较好 的 油气显示 ,预示着辽河滩海地区新近系 良好的勘探 前景。 辽河坳陷滩海地区成藏地质条件较好 ,油气资 源丰富 ,有古近系沙河街组丰富油源补给;具有 良 好的油气运移的通道 ,油气生、排与聚集配置条件 好 ;发现的有利的油气聚集构造类型主要为披覆背 斜型和塌陷挤压背斜型等。与黄骅坳陷相比,不利 之处在于圈闭面积较小 ,盖层保存条件相对较差 , 东营组生油能力低。辽河新近系的勘探前景 与黄骅 坳陷相 比稍差 ,但从 目前成藏条件和勘探程度看 , 辽河滩海仍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应继续加强研 究与勘探工作 。 4 . 2有利 目标预测 4 . 2 . 1黄骅坳陷大港探 区 新近系油气富集有利 区带是紧邻生油凹陷分布 的大断裂两侧构造及河 道砂岩 圈闭 如北 大港构 造带 、南大港构造带等 、隆起周边地层超覆 圈闭 如埕北披覆斜坡带等 、富油 凹陷周边低幅度构 造。从勘探程度和潜力来看 ,滩海地区的新近系勘 探潜力最大。 1 埕北披覆斜坡带 。埕宁隆起 的北 坡 ,可 分为关 家堡一埕海 、张东一张 东东 2个二级 构造 带 。新近系顺坡 向南抬起 ,层层底超 ,形成岩性 、 地层 、披覆背斜等圈闭。新近系是主要 目的层和勘 探领域 ,古近系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领域。 2 北大港构造带。新近系河道砂 体圈 闭面 积 1 0 k m ,资源量 2 x 1 0 t 。 3 张东一张东东构造带可形成 0 . 5 1 0 t 级 的探明储量区。中部滩海的沿岸带。受唐东近南北 向走滑断层控制 ,其东侧形成构造岩性圈闭带 ,圈 闭规模大 ,勘探前景广阔。 北部滩海的新港一新港东。该 区位于歧 口、北 塘、南堡 3大生油 凹陷结 合部 ,区域构 造位置有 利。G H3 1 井 在东 营组 和沙 河 街 组 突破 出油 关 , H 3井也在新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见 良好 的油 气显示 ,预示该区具有较大 的勘探潜力。 4 . 2 . 2冀 中坳 陷 通过控制油藏的主要 因素综合分析与评价 ,冀 中坳陷有利于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凹陷依次是饶阳、 霸县 、深县 、武清 、廊 固等 。饶 阳凹陷的留西一大 王庄 、河间一肃宁 、留楚一皇甫村构造带 ,霸县凹 陷的文安斜坡 、岔一高一莫构造带 ,深县凹陷的深 南一榆科构造带、武清 凹陷的河西务构造带等都是 较为有利的区带。 4 . 2 . 3辽 河 坳 陷 邻近盖州滩等生油洼 陷的潜山披覆背斜或塌陷 挤压背斜是油气可能的富集带。通过控制油藏的主 要因素综合分析与评价 ,辽河滩海有利于新近系油 气成藏的区带依次是太阳岛一葵花岛、燕南 、海南 一 月东及笔架岭等披覆背斜带。 5结 论 1 渤海湾盆地 由于受 区域差异 压实作用 和 垂直升降构造运动 的影响 ,主要发育地垒及断块 、 古潜山、滚动断层系统之上的3种披覆背斜 。 2 油气集 中在古 近系生烃 中心附近 ,断层 是渤海湾地区浅层油气垂向运移 良好通道。 3 利用老井 区的地震重新处理和解 释、测 井和录井的复查等综合手段 ,找到优质的生、储 、 盖组合的有利区。 参考文献 [ 1 ]赵政璋 ,杜金 虎 ,牛嘉玉 ,等 .渤海湾 盆地 “ 中石 油” 探 区 勘探形势与前景分析[ J ] .中国石油勘探 , 2 0 0 5 , 1 0 3 1 . 7 . [ 2 ]郑黎 明,蒲春生.浅层低渗透油层井 问连通 性分析方法 [ J ]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1 2 ,3 1 6 1 0 4 1 0 8 . [ 3 ]陈少平 ,熊才华 ,叶娅 ,等.双城地 区中浅层压力系统对油气 运 聚的控制 [ J ] . 大庆石 油地质与开发 , 2 0 0 5 , 2 4 6 7 - 1 0 . [ 4]程静波.浅层 弱稠油油藏 主体开发 技术 [ J ] .大庆石 油地质 与开发 ,2 0 1 2 ,3 1 1 1 2 9 1 3 3 . [ 5 ]杨 春梅 ,刘卫东 ,粱忠奎.渤海湾盆地中、浅层非典型油气藏 的非均质控油作用 [ J ] .特种 油气藏 ,2 0 0 9,1 6 3 1 8 2 2 . [ 6 ]张如才 , 周心怀 , 彭文靖 , 等. 渤海湾盆地海域新近系构造岩性 油 气 藏成藏特征及主控 因素 [ J ] . 石油 天然气 学报 , 2 0 1 2, 3 4 8 1 7 . 2 2 . [ 7 ]马明侠 ,王始波 ,张海燕 ,等.松 辽盆地 北部 浅层气 的地震 “ 亮点低 频 ” 识 别 [ J ] .大 庆 石 油 地 质 与 开 发 ,2 0 0 8,2 7 5 1 1 7 1 1 9 . [ 8 ]汪立君 ,郝芳 ,陈红汉 ,等.中国浅层 油气藏 的特征及其资源 潜 力分析 [ J ] .地质通报 ,2 0 0 6 ,2 5 增 2 1 0 7 9 . 1 0 8 7 . [ 9 ] 翟光明,何文渊.渤海湾盆地资源潜力和进一步勘探方向的探 讨 [ J ] .石油学报 ,2 0 0 2 ,2 3 1 1 5. [ 1 0]陈萍 ,夏丹.小型油藏群概念的提 出及 对油气勘探 开发 的意 义 [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 0 1 1 ,3 0 41 4 一 l 7 . [ 1 1 ]黄 臣军 ,刘格云 ,张林炎 ,等.黄骅坳 陷深层 油气成藏潜力 与勘探方 向 [ 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 0 0 9 ,2 0 5 6 8 3 6 9 . [ 1 2 ]刘华 ,蒋有 录,徐昊清 ,等.冀 中坳 陷新近系 油气 成藏机理 与成藏模式 [ J ] .石油学报,2 0 1 1 ,3 2 6 9 2 8 9 3 5 . [ 1 3 ]姜 培海 .渤海海域 浅层 油气勘探 获得 重大突破 的思索 [ J ] . 中国石油勘探 ,2 0 0 1 ,6 2 7 7 8 6 . 编辑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