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主动式钻井绞车升沉补偿系统.pdf
6 2 0 2 0 1 3年 1 0月 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0LEUM EXPL0R T1 0N AND DEVEL0PM ENT Vb1 .40 NO. 5 文章编号 1 0 0 0 0 7 4 7 2 0 1 3 0 5 0 6 2 0 0 5 DOI 1 0 . 1 1 6 9 8 / P E D. 2 0 1 3 . 0 5 . 1 8 半主动式钻井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黄鲁蒙 ,张彦廷 一,张磊 ,刘美英 1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机 电工程学院;2 .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5 0 8 7 5 2 6 2 ;浙江大学开放基金项 目 G Z K F 一 2 0 1 0 2 5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研究生创新X - 程资助项 目 C X 2 0 1 3 0 5 5 摘要为 了简化海洋钻井绞车升沉补偿系统的结构、降低主动式绞车补偿系统的能耗,通过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建 模、内 模 P I D 鲁棒位移控制器设计等,设计了一种半主动式海洋钻井绞车升沉补偿系统,并通过非线性时域仿真与 实验研究对系统进行 了验证。系统结构设计实现 了升沉补偿与 自动送钻两种运动的解耦控制,降低 了系统能耗。系 统建模 时采用质量集中法和能量守恒原则对系统进行 了简化。提 出了外环大钩位移闭环与内环电机转速 闭环的双层 控制方案,设计 了外层内模 P I D 鲁棒位移控制器 ,内模控制在模型匹配与模型失配情况下的稳态偏差均为零,滤波 器时间常数越小动态性能越好、抗干扰能力越强。仿真模拟和实验研 究的补偿率均在 9 0 %以上,补偿效果 良好,系 统具有可行性。图 8参 1 4 关键词钻井平台;绞车;升沉补偿;半主动式;系统设计 中图分 类号 T E 5 2 文献标识 码 A Se mi - a c t i v e dr i l l i n g dr a wwo r ks h e a v 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s ys t e m Hu a n g Lu me n g , Zha n g Ya nt i ng , Zh a n g Le i , Li u M e i y i n g 1 . C o l l e g e o f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y o f P e t r o l e u m, Qi n g d a o 2 6 6 5 5 5 , C h i n a ; 2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F l u i d P o w e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 Z h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y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7 , C h i n a Abs t r ac t I n o r d e r t o s i mp l i f y t h e s t r uc t ur e o f t h e oc e a n d r i l l i ng h e a v e c o mpe ns a t i o n s ys t e m a nd r e d u c e t h e e n e r g y c o n s ump t i o n o f a c t i ve d r a wwo r ks h e a v e c o mp e n s a t i o n s ys t e m, a ne w t yp e of s e mi a c t i v e d r a wwo r ks he a v e c omp e n s a t i o n s y s t e m wa s d e s i g ne d t h r o u g h s t r u c t u r e de s i g n, s ys t e m mo d e l i n g a n d i n t e r n a l mo d e l PI D r o b us t d i s pl a c e me n t c on t r o l l e r d e s i g n .Th e n t h e f e a s i bi l i ty o f t h e s y s t e m wa s v e r i fie d b y n o n l i n e a r t i me d o ma i n s i mul a t i o n a n d e xp e r i me n t a l s tud y . Th e s tr u c t u r e d e s i g n r e a l i z e s d e c o u pl i n g c o n tro l o f h e a v e c o mp e n s a t i on a n d a u t o ma t i c bi t f e e d, r e d u c e s e ne r g y c o n s umpt i o n of t he s ys t e m. Th e s ys t e m i s s i mpl i fie d t o b ui l d s i mul a t i o n mo d e l b y l u mp e d ma s s me t ho d a n d e n e r g y c o ns e r va t i o n pr i n c i pl e .Th e d o ub l e c o n t r ol s c h e me o f ho o k d i s pl a c e me nt c l o s e d l o o p i n t h e o u t e r l oo p a n d mo t o r s p e e d c l o s e d l o o p i n t h e i n n e r l o o p i s p u t f o r wa r d ,t h e i n t e r n a l mo d e l P I D r o b u s t d i s pl a c e me n t c o nt r o l l e r o f o ut e r l o o p i s d e s i g n e d .Th e s t e a d y s t a t e d e v i a t i o n o f i nt e r n a l mo d e l c o n t r o l i s z e r o wh e n t h e mo d e l i s ma t c h i n g o r mi s ma t c hi n g.Th e d yn a mi c p e r f o r ma nc e a nd r e s i s t i n g di s tur b a n c e c a p a c i t y o f t h e i n t e rn a l mod e l c o n t r o l i s b e t t e r whe n t h e fil t e r t i me c o n s t a nt i s s ma l l e r .Th e c o mpe ns a t i on r a t e i s a b o v e 9 0% b y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e x p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 t h e c o mpe ns a t i o n e ffe c t i s g o o d a nd t he s ys t e m i s f e a s i bl e . Ke y wor ds d r i l l i n g pl a t f o r m; d r a wwo r k s ; h e a v e c ompe ns a t i o n; s e mi a c t i v e ; s y s t e m d e s i gn 0引言 升沉补偿装置是保障海洋浮式钻井正常工作 、提 高工作效率 的重要装备之一 ,其综合性能直接影响海 洋石油的开采成本 。 ] 。绞车升沉补偿是对钻柱进行升 沉补偿的一种方式 ,具有传动简单 、设备重心低 、结 构紧凑 、占用空间少的优点_ 4 】 。目前 ,国外仅有美国 NO V公司将 1 款主动式补偿绞车产业化l 6 J ,国内既没 有厂商生产绞车升沉补偿装置,也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主动式补偿绞车虽然具有较高的补偿精度 ,但能耗较 高 ,因此 ,本文在主动式补偿绞车的基础上 ,研究半 主动式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既保持较 高的补偿精度 又 降低能耗 。首先对半主动式绞车升沉补偿 系统 的 结构与参数进行设计 ,提出双层闭环控制方案 ,针对 外层变频控制系统设计内模 P I D比例. 积分. 微分 鲁 棒位移控制器 ,然后通过内模 P I D控制器非线性仿真 和模拟实验分析本文设计 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的可 行性 。 1结构设计 图 1为本文设计的半主动式绞车升沉补偿装置结 构示意图。采用两输入一输出的差动行星减速器作为 6 2 2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工程 V l . 4 0 N O . 5 Q T O C n 9 z P 1 2 -G o 一 一 c ⋯ 至 2 n U 1 2 R 2 ㈩ 1 U 0 1 1 8 4 7 01 3 s l l . 1 3 . 3 内模 P I D控制器设计 图 3 控制 方案 示意图 传统 P I D 与模糊智能控制依靠工程经验 ,具有随 意性和不确定性 。内模控制 I MC是一种基于被控 系统数学模型的新型控制策略 ,其结构简单、鲁棒性 与抗干扰能力强[ 1 们 。内模 P I D控制器具有内模控制的 优点 ,并且参数整定方便 、系统快速性与鲁棒性关系 明确 ” 。 图 4为内模等效反馈控制结构【 l ,r 、 、y 、d分 别表示控制系统输入 、控制器输出、控制系统输出 、 干扰信号,z为Y经过系统采样后变换成的信号 ,C s 1 为内模控制器,P 为被控对象模型 , 为被控对象 内部模型 ,J[ 为干扰信号对系统输出的影响,C e s 为等效反馈控制器。 图 4 内模控制结构 围棋 弪 制 裕 c ㈤ ⋯ 其中 取一阶滤波器 ,则内模等效反馈控制器 C e 面 ‘ 鲁棒稳定条件 ] I 1 ≤ 其 中 根据 1 1 式可知系统开环不稳定 , 馈闭环镇定,被控对象 特 进行单位反 1 6 模型匹配时 ,求得等效反馈控制器 1/ 1 、 l 0 .4 3 8 2 3 .8 1 9 7 l 1 7 /, 1 7 式 中含有比例、积分与微分环节 ,因此内 模控制与 P I D控制方法具有等效性, 可以得到等效 P I D 控制器参数。通过调节 值 ,可以调整系统的动态性 能与鲁棒性。 建立 内模 P I D控制的传递函数线性仿真模型 ,针 对模型匹配与模型失配 假设压频转换系数 提高 2 0 %,加入忽略的变频器一阶惯性环节 1 / 1 0 . 0 5 s 尚五 一 母 一 菌堡 2 0 1 3年 1 O月 黄鲁蒙 等半主动式钻井绞车升沉补偿系统 6 2 3 两种情况 ,分别调节 为 0 . 1 0 、0 . 0 5 、0 . 0 2 ,得到系统 阶跃响应 见图 5 。结果表明 内模控制在模型匹配 与模型失配情况下的稳态偏差均为零 , 越小动态性能 越好 、抗干扰能力越强 ,但 过小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 调节 时,要权衡系统鲁棒性与快速性两方面的要求。 4系统验证 图 5 内模 P I D阶跃响应 4 . 1内模 P I D控制器非线性仿真 为 了验证半主动式海洋钻井绞车升沉补偿 系统的 补偿效果 ,考虑各种非线性因素及传动效率 ,建立了 非线性时域仿真模型。针对万米钻柱进行补偿 ,最大 补偿位移为 7 . 6 2 m,补偿周期为 1 2 s ,最大补偿载荷 为 3 5 0 t 。采用 内模 P I D控制器 ,取 为 0 . 0 5 。仿真结 果 见图 6 表明 补偿后大钩位移稳定在一 0 . 2 2 ~0 . 2 2 r n ,补偿率达到 9 5 %,补偿效果良好 。 罢 j 四 图 6 内模 P I D补偿曲线 4 . 2 实验 研究 为了验证绞车升沉补偿系统的可行性 , 根据相似理 H 及工程经验搭建了小功率钻机起升系统实验台 见 图 7 ,主要包括升沉补偿模拟液压缸、负载模拟液压 缸、绞车驱动与传动装置 减速器 、绞车、变频电机 。 图 7 小功率钻机起升系统实验台原理图 利用小功率钻机起升系统实验台 ,针对大钩补偿 位移 3 . 6 m、 补偿周期 1 5 s 、 钩载 0 . 5 t 的条件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 见图 8 表 明补偿率达到 9 0 %以上 ,外层 内模 P I D控制器在时变扭矩干扰下具有较好的动态性 能 ,本文设计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具有可行性。 5结论 图 8 实 验曲线 本文设计的半主动式绞车升沉补偿系统采用差动 行星齿轮系作为传动机构 ,实现了升沉补偿与 自动送 钻两种运动的解耦控制 ;气液转换器通过被动补偿液 压马达承担钻柱的部分静载荷 ,主动补偿 电机克服运 动补偿过程 中的其余载荷 ,降低了系统能耗。 系统建模时 ,采用质量集中法和能量守恒原则对 系统进行 了简化 ,求得了液压马达与蓄能器的流量连 续性方程 、绞车多轴拖动运动方程 、钻机起升系统负 载动力学方程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等。 6 2 4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工程 V O 1 . 4 0 N o . 5 提出了外环大钩位移闭环与内环电机转速闭环 的 双层控制方案, 设计了外层内模 P I D鲁棒位移控制器, 内模控制在模型匹配与模型失配情况下的稳态偏差均 为零 ,滤波器时间常数越小动态性能越好 、抗干扰能 力越 强 。 通过非线性时域仿真与实验研究对系统进行了验 证 。结果表 明 仿真模拟和实验研究 的补偿率均在 9 0 %以上 ,补偿效果 良好 ,系统具有可行性。 符 号注释 电机轴折算转动惯量 ,k g m ;mz 补偿负载 当量质量,k g ;C n 钢丝绳折算刚度 , N/ m; 电机输 出扭矩 ,N m;Kf 变频器压频转换系数 ;U 电机电 压,V;F l p 电机转速,r / rai n ;k 电机极对数 ;R 2 折合到定子侧 的转子每相电阻 , Q; 蓄能器流量 ,IT I / S ; P蓄能器实际压力,MP a ;t 时间,s ;P 0 蓄能器 平衡位置工作压力 ,MP a ;Z 0 蓄能器平衡位置工作体积 , m ; 液压马达排量 , m / r ;i 】 2 差动减速器外齿圈啮 合传动比;i l H 电机轴到行星架传动比;l。b R 行星轮与 内齿圈 自转啮合传动比;J 滚筒轴转动惯量 ,k g 1 T I ; 滚筒体转动惯量,k g 1 T 1 ; 外齿圈小齿轮转动惯 量 ,k g m ; ‘ , 4 外齿圈转动惯量,k g m ;以行星轮 自转转动惯量 , k g m ; J 6 行星轮公转转动惯量 , k g IT I ; 行星架转动惯量 ,k g 1 1 3_ ;J 8 电机轴转动惯量 , k g 1T I ; 负载折算转矩,N m;P 1 2 快绳拉力 ,N; v 快绳速度,m/ s ;C 1 负载系统组合刚度,N / m;z 一 游绳根数 ;C 钢丝绳刚度 , N/ m;C d 井架刚度 , N/ m; 叩 游动系统效率 ;G o 升沉补偿静载荷 ,N; 钢 丝绳伸长量 ,m;KO 万米钻柱的当量刚度 ,N/ m;c 钻井液阻力系数;Y h 大钩绝对位移 ,m;O s 补偿电 机轴运动角位移 ,r a d ;s 最大补偿位移 ,m; 控制 系统输人 ;“ 控制器输出;y 控制系统输出; 干 扰信号 ;c 内模控制器 ;P s 被控对象模型 ; 被控对象内部模型 ;D s 干扰信号对系统输出 的影响;C o 等效反馈控制器 ; f s 低通滤波器 ; 内部模型最小相位系统; 滤波器时间常数 ; 滤波器阶次;△ 建模误差。 参考文献 [ 1 ] 方华 灿 .海 洋钻 井船 升沉 补偿 装 置的设 计 [ J ] l石油 矿场 机 械, 1 9 7 6 5 2 5 3 7 . F a ng Hu a c a n. T h e d e s i g n o f h e a v e c o mp e ns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 o f o c e a n d r i l l s h i p [ J ]Oi l F i e l d E q u i p me n t , 1 9 7 6 5 2 5 - 3 7 . [ 2 ] 姜浩,刘衍 聪,张彦 廷,等 .浮式钻井平 台主动式钻柱升沉补偿 装置设计[ J ] .石油学报, 2 0 1 2 , 3 3 3 4 8 3 - 4 8 4 . J i a n g Ha o, Li u Ya n c o n g ,Zh a n g Ya n t i n g, e t a 1 . De s i g n f o r a n a c t i v e d r i l l - s t r i n g h e a v e c o mp e n s a t i o n s ys t e m o f t h e flo a t i n g d r i l l i n g p l a t f o r m[ J ] . Ac t a P e t r o l e i S i n i c a , 2 0 1 2 , 3 3 3 4 8 3 - 4 8 4 . [ 3 】 鞠少栋,畅元江,陈 国明,等.深水钻 井隔水管连接作业 窗口分 析[ J 】 l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1 2 , 3 9 1 1 0 5 . 1 1 0 . J u S h a o d o n g , C h a n g Y u a n j i a n g , C h e n G u o mi n g , e t a 1 . E n v e l o p e s for c o n n e c t e d o p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d e e p wa t e r d r i l l i n g r i s e r [ J ]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 2 0 1 2 , 3 9 1 1 0 5 - 1 1 0 [ 4 ] 任克忍,沈大春,王定亚 ,等.海洋 钻井升沉补偿系统技 术分 析 [ J 】 _ 石油机械, 2 0 0 9 , 3 7 9 1 2 5 1 2 8 . Re n Ke r e n ,S h e n Da c h u n , W a ng Ding y a , e t a 1 . T e c h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o c e a n d r i l l i n g h e a v 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s y s t e m[ J ]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Ma c h i n e r y , 2 0 0 9 , 3 7 9 1 2 5 - 1 2 8 . [ 5 ] 张彦廷,黄鲁蒙,刘 美英,等.海 洋浮式钻井平 台绞车升沉补偿 装置中国, 2 O 1 2 1 0 1 8 3 4 4 2 . 5 [ P ] . 2 0 1 2 . 0 9 2 6 . Zh a n g Ya n t i n g ,Hu a n g L u me n g , Li u M e i y i n g ,e t a 1 .Dr a wwo r k s h e a v e c o mpe n s a t i o n d e v i c e o f o f f s h o r e fl o a t i n g d r i l l i n g p l a t f o r m C h i n a , 2 0 1 2 1 0 1 8 3 4 4 2 . 5 [ P ] . 2 0 1 2 - 0 9 - 2 6 . [ 6 ] Na t i o n a l Oi l we l l V a r c o .P r o d u c t d a t a s h e e t AH D一 7 5 0 5 7 5 0 6 3 8 2 - 1 0 . 5 a c t i v e h e a v e d r i l l i n g d r a ww o r k s [ E B / O L ] [ 2 0 1 2 - 1 1 1 0 ] . h t t p / / a p p s . n o v . c o m/ Ge t Do c u me n t / g e t Do c u me n t .a s p x d o c R VNBk P g F k 9 z J Nb G b t d v 9 Od l d x s s P Kf M3 4 / s P Y F uf d z xk L O p s r g E u y j uf V g c u 8 3 C 5 q Z k E e x p Ux q 6 V z P 8 D 1 E o E mP V1 6 H V i 6 r 0 8 C T K q B / D B YQ3 e a b b Kbd x 6 U5 6 DHt J i v m. [ 7 ] 胡 军,唐 友 刚 ,李 士喜海洋 钻 机 井架 振 动 检测 及 评估 以 Z J 5 0 / 3 1 5 0 DB钻机为例 [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1 3 , 4 O 1 1 1 7 - 1 2 0 . Hu J u n , T a n g Yo u g an g , L i S h i x i . Vib r a t i o n t e s t and a s s e s s me n t f o r an o c e an d r i l l i n g r i g d e r r i c k T a k in g t h e Z J 5 0 / 3 1 5 0 D B d r i l l i n g r i g a s an e x a mp l e [ J ]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2 0 1 3 , 4 0 1 1 1 7 1 2 0 [ 8 ] 刘庆.交流变频 电驱动钻机起升系统仿真研究[ J ] .石油矿场机械, 2 0 1 1 , 4 O 2 1 0 - 1 5 . L i u Qi n g . P r e l i mi n a r y s t u d y o n s i mu l a t i o n for o i l d r i l l i n g r i g h o i s t i n g s y s t e m o f AC c o n v e r s i o n e l e c t r i c d r i v e n d r i l l i n g r i g [ J ] .O i l F i e l d E q u i p me n t , 2 0 1 1 , 4 O 2 1 0 1 5 . [ 9 ] 陈伯时.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系统[ M] . 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 2 0 0 5 . C h e n B o s h i . E l e c t r i c i t y p u l l a u t o ma t i o n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M] . Be i j i n g Ch i n a M a c h i n e Pr e s s , 2 0 0 5 . [ 1 0 ] Ga r c i a C E , Mo r a r i M. I n t e r n a l mo d e l c o n t r o l A u n i f y i n g r e v i e w a n d s o me n e w r e s u l t s [ J ] . I n d .E n g .C h e m.P r o c e s s De s .D e v ,1 9 8 2 , 2 1 2 3 0 8 - 3 2 3 [ 1 1 】 龚 晓峰,高衿畅,周春晖.时滞系统 P I D 控制器 内模整定方法的 扩展[ J 】 l控制与决策, 1 9 9 8 , l 3 4 3 3 7 - 3 4 1 . Go n g Xi a o f e n g ,Ga o J i nc h a n g ,Z ho u Ch u n h u i .Ex t e n s i o n o f I M C t u n i n g o f P I D c o n t r o l l e r p a r a me t e r [ J ] . C o n t r o l a n d De c i s i o n , 1 9 9 8 , 1 3 f 4 1 3 3 7 - 3 41 . [ 1 2 ] 魏乐.面 向工业过程 的 I MC - P I D 控制器设计 ⋯.华北 电力 大学 学报, 2 0 0 3 3 5 3 . 5 6 We i L e . D e s i g n i n g o f I MC- P I D c o n t r o l l e r for 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c e s s e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3 3 5 3 5 6 【 l 3 】 赵志诚 ,文新宇.内模控制及其应用[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 0 1 2 1 8 . 4 O . Z h a o Z h i c h e n g , We n Xi n y u . I n t e rna l mo d e l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 M] . B e i j i n g E l e c t r o n i c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 2 0 1 2 1 8 - 4 0 [ 1 4 ] 杨俊杰.相似理论 与结构模型试验[ 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出版 社. 2 0 0 5 1 0 - 5 0 . Y a n g J u n j i e . S i mi l a r i t y t h e o r y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mo d e l t e s t [ M] . Wu h a n W 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e s s , 2 0 0 5 1 0 - 5 0 . 第一作者简介黄鲁蒙 1 9 8 6 . ,男,山东单县人 ,中国石油大学 华 东 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石油钻井装备 方面 的研究工作。地址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机 电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 6 6 5 8 0 。E - ma i l y a n j i u s h e n g h u a n g 1 6 3 . c o m 收稿日期 2 0 1 2 . 1 2 1 2 修回 日期2 0 1 3 - 0 5 . 1 5 编辑胡苇玮 绘图 刘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