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化工关键技术获得突破.pdf
330防乳助排剂配方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最大,在40℃时为 24.0%,50 。C 时 为 94.7%,60 。C 时为96.0%;在相同浓度下,温度越高,脱水率越 大。 2.5岩心模拟实验 . 使用南阳未洗油岩心进行模拟实验 ,测岩心原 始渗透率,驱 入 F R P活性水2 P V ,稳定2h,再测岩 心渗透率恢 复值,实验结果见表7。 Q “Pk ml/minmpa5MPa10 ~ “m 。 原始值K0 0.3930.8470.4501.4 98 恢复值K1 0.40.84 7 0.24 02.517 现象 少量油滴 出油量增多,油水分离 由表 7可知,驱入F R P后能洗出大量 原 油,驱 出液体的含油 量高,并使渗透率有较 大程度 的提高。 可见F R P具有 防止乳化驱油特性。 3 结 论 1针对酸化 残酸 返排困难的 问题,配制了防 乳助排剂FRP,该剂有较强 的破乳性能,在 60 。C 、加 量为 100m g/ L 时,破乳率达到 96.0%。 该剂 能有 效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加量 为 0.5%时,表面张力 仅为36.3 mN/m 。 2添加 剂FEA、ACJ、F PA分 别 加入时对 FRP的破乳效果影响很小,但是当三种添加剂 同时 加入时,破乳率下降到了 54.7%。 从 表面张 力 来 看,模拟酸液体系中加入 FRP后体系 的表面张力为 36.3mN/m ,当加入F EA、ACJ、F PA时,其表面张 力分别下降到32. 2mN/m 、34 .5mN/m 、35.1 mN/ m ,说明酸液添加剂 的加入能使体系 的表面张力下 降。 3温度越高,脱水量越大,在60 。C 下,FRP加 量为 100mg/L,破乳 180min,脱水率可 达到 96.0%。 在温度 一 定 时,脱水率随着浓度增 加而先 升后降。当FR P浓度为 100m g/L时,脱水率达到 最大,在 40℃时为24.0%,50 。C 时 为 94.7%,60 。C 时为96 .0%;在相同浓度下,温度越高,脱 水率越 大。 4岩心实 验表明,注入F R P可以提高 洗油 率、增加储层渗透率。 参 考文 献 1孙铭 勤,张贵才,葛际江,等.高温酸化助 排 剂H C2 1的研究[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 、 ,123 93 96 2周效 全,范 波.试论 油田化学药剂与表面 活性剂的关系I - J] .石 油 与天然气化工 ,2002, 01 37 4 0 3常 燕 .助排 剂JM 一 3的 改进 研究及性 能 评 价EJ2.湖北化工, 1998,53 l 一 32 4张艳杰,杨胜来,何建军.新型破乳 一 助排剂的研制及其在吉林油 田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8142 14 3. 5李文建,王太 聪,严思明,等.AP R 一 60防 乳 破 乳助排 剂的 研制及 性能评价EJ] .石 油钻采工艺,1 997,1 969697 6向 斌,俞宗谷 .C T5 4压裂酸化工艺 助 排 剂 的现场 应用效果 EJ] .石油 与天然气 化工,1 995,04267 2 70 作者 简 介 张晓丹女, 19 83年生,硕士研究生,从 事 油田化学方面的研究 工作,联系电话15826537760。 收稿日期2008 091 6;收修 改稿2008 1 1 20;编辑冯学军 天然气化工关键技 术获得突破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 3 -. 学院完成的 甲 烷CO。重整反应 制 合成气技术中试 试验项目,2009 年5月 通 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这项天 然 气化 工应用的 关键 技术具有创新性 ,整体 技术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甲烷 C O 。重整反应 是天然 气化 工应用的 关 键 技术。该技术中的反应 物甲烷、C O。均是非常丰 富 的自然资源,将其催化转化成高附加值 的化学品,有 利于碳资源 的合理开发 与 利用。该项目的成功开发 不但能减 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 而 且 从该技术的 生成产物来看,氢碳比低,能直接用 于费托合成、氢甲酰化反应等,从 而克服已工业化的 水汽 重 整H/C 比高给相应 应用带来的不利。此外, 与空气、水蒸气等氧源相比,以 C O 。为氧源 反应条 件温和,容易控制。 该 项目在催化剂载体设计中,创新性 地利用固 态反应结构导向法和醇热法合成 介孔纳米 二 氧化 锆,所得产物比表面积大,孔分布集中。该成果在介 孔氧化铝的合 成中,首次使用葡萄糖和蔗糖等生 物 小分 子作为结构导向 剂,合成出了比表面和孔径可 调 的介孔氧化铝 。中试结果表明,新型催化剂 拥有 较高的 金属分散度,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化学 稳 定性。两种介孔材料合成的催化剂具有巨大的 应 用潜力。 钱伯章报 道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