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pdf
第 4 3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1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 ETR0LEUM DRI LLI NG TECHNI QUES Vo 1 . 4 3 No . 1 J a n ., 2 0 l 5 . . 钻井完井 d o i 1 0 . 1 1 9 1 1 / s y z t j s . 2 0 1 5 0 1 0 0 7 大庆深层钻 井提速技术 李瑞营 , 王 峰 ,陈绍云 , 刘金玮 1 . 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 1 6 3 4 1 3 ; 2 . 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国际事业部, 黑龙江大庆 1 6 3 4 1 1 摘要 为提高大庆深层钻井速度 , 加快勘探开发进程, 开展 了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深层 提速技术成果, 分开次、 分层段制定了不同的提速对策, 建立了大庆深层 自上而下的钻井技术序列。二开井段优选 应 用 T1 9 5 1 D B型 、 C K5 0 6型、 C K6 0 6型等 P DC钻 头 , 全部 实现 P D C钻进 , 施 工周期控制在 2 5 . 0 0 d以 内; 三 开井段 分析对 比了液动旋冲 工具 、 涡轮钻 具、 气体钻 井 3种提速技术的现场试验效果 , 确 定 了气体 钻井适 用井段 最短长度 为9 0 0 . O 0 m, 液动旋 冲提速 工具适 用于岩石 可钻性级值 小于 7的 井段 , 涡轮 钻具 主要 用 于岩 石可钻 性级值 大 于 7 的硬地层。大庆深层提速技术在 1 9口井进行 了应用, 平均钻井周期缩短 4 8 . 6 O d 。研究结果表明, 大庆深层钻井 技术序列的建立, 解决了大庆深井钻井提速技术单一、 集成应用少、 整体提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关键词 深 井钻 井 涡轮钻具 气体钻 井 大庆油 田 中图分 类号 T E 2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5 0 1 0 0 3 8 0 6 ROP I mp r o v e me nt i n De e p Fo r m a t i o ns i n t h e Da qi ng Oi l f i e l d Li Ru i y i n g ,W 粕 g F e n g 2 ,Ch e n S h a o y u n ,Li u J i n we i 1 . Dr i l l i n g En gi n e e r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NPC Da q i n g Dr i l l i n g Exp l o r 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 Da q i n g , He i l o n g j i a n g, 1 6 3 4 1 3 ,C h i n a ; 2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u s i n e s s De p a r t me n t , C NP C Da q i n g Dr i l l i n g E x p l o r 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 Da q i n g, He i l o n g j i a n g , 1 6 3 4 1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o i mp r o v e t h e ROP i n d e e p f o r ma t i o n s o f t h e Da q i n g Oi l f i e l d i n o r d e r t o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c e s s . r e l e v a n t t e c h n i q u e s we r e r e v i e we d wi t h t h e g o o l o f d e t e r mi n i n g a n d i d e a 1 p r o c e s s . Ba s e d o n a v a i l a b l e ROP i mp r o v e me n t a c h i e v e me n t s f o r d e e p f o r ma t i o n s i n Ch i n a a n d a b r o a d, d i f f e r e n t t e c h n i c a l s o l u t i o n s we r e p r o p o s e d f o r s p u d d i n g i n, a n d f o r d r i l l i n g t h r o u g h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ma t i o n s . Th e n, t h e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e r i e s f r o m t o p t o b o t t o m we r e c o n f i r me d f o r t h e Da q i n g Oi l f i e l d s d e e p f o r ma t i o n s . PDC b i t s e . g . T1 9 5 1 DB, CK5 0 6 a n d CK6 0 6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a p p l i e d f o r t h e 2 n d s p u d f o r ma t i o n s , wi t h t h e d r i l l i n g t i me c o n t r o l l e d wi t h i n 2 5 d . B y c o mp a r i n g t h e f i e l d t e s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t h r e e s o l u t i o n s e . g . t h e h y d r a u l i c r o t a r y i mp a c t t o o l 。 t u r b i n e d r i l l s a n d a i r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f o r t h e 3 r d s p u d f o r ma t i o n s , i t wa s c o n f i r me d t h a t t h e g a s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wa s a p p l i c a b l e f o r i n t e r v a l s wi t h s h o r t e s t l e n g t h o f 9 0 0 m , t h e h y d r a u l i c r o t a r y i mp a c t t o o l wa s a p p l i c a b l e f o r t h e i n t e r v a l s wi t h a d r i l l a b i l i t y g r a d e 1 e s s t h a n 7 , a n d t h e t u r b i n e d r i l l s we r e a p p l i c a b l e f o r t h e h a r d f o r ma t i o n s wi t h d r i l l a b i l i t y g r a d e mo r e t h a n 7 .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s e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1 9 we l l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a v e r a g e d r i l l i n g t i me wa s s h o r t e n e d b y 4 8 . 6 0 d . Th e s t u d y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d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p r o t o c o l s a d d r e s s e d t h e p r e v i o u s l y i n d e n t i f i e d p r o b l e m i mp e d i n g ROP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d e e p f o r ma t i o n s o f t h e Da q i n g Oi l f i e l d, s u c h a s u n i t a r y t e c h n i q u e t e s t s , I e s s i n t e g r a t e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u n o b v i o u s o v e r a l l e f f e c t s o f i mp r o v e me n t . Ke y wo r d s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 g; t u r b o d r i l 1 ; g a s d r i l l i n g; Da q i n g Oi l f i e l d 大庆深层勘探 目的层主要位于埋藏 深度大于 2 5 0 0 . 0 0 m 的白垩系下统和侏罗系上统火石岭组及 基底, 多为砂岩、 泥岩、 火山岩、 变质岩及砂砾岩等致 密性 岩石 , 可钻性 差 , 单 只钻 头进尺短 、 机 械钻速 低[ 卜 。针对该 问题 , 2 0 1 1年以前 , 大庆油 田开展了 欠平衡/ 气体钻井技术 、 水力脉冲钻井技术、 扭力冲 击钻井技术、 涡轮钻井技术等单项钻井提速技术现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7 2 8 ; 改回日期 2 0 1 4 1 2 1 8 。 作者简介 李瑞营 1 9 7 1 一 , 男, 黑龙 江伊春 人, 1 9 9 6年毕业 于大 庆石油学院油气钻井工程专业, 2 0 0 6年获大庆石油学院钻 井3 - 程 专业 硕士学位 , 高级工程师, 从事钻井工程设计和相关管理工作。 联系方式 0 4 5 9 4 8 9 3 6 6 5 , l i r u i y i n g c n p c . c o m。 基金项 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 司重 大科技 专项“ 大庆探 区非 常规油气勘探 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 编号 2 0 1 2 E - 2 6 0 3 0 8 资助 。 第 4 3卷第 1 期 李瑞营等. 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 场试验 ,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 但 多项技术 应用井段 存在重叠 , 且缺 乏 明确有效 的方法 来划 分各 项技 术使用界 限 , 存 在提 速技术 单一 、 集 成应 用少 、 整 体提速效果不明显、 试验费用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大庆深层整体钻井速度 , 笔者从钻井 顶层优化设计 、 自主研发提速工具、 完善气体钻井配 套技术等方 面出发 , 开展了科研攻关与现场试验 , 加 快 了大庆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与开发。 1 地质特点及钻井难点 1 . 1 地质特点 大庆深层气藏岩性 复杂 , 主要有砂岩 、 泥岩 、 熔 岩 、 碎屑岩 、 砂砾岩及其过渡性岩石 , 并具有多套 储 集类型。其典型特征为 1 纵向上分布井段长, 埋藏 深, 最深达到 6 3 0 0 . 0 0 m; 2 井温高, 平均地温梯度在 4 . 0℃/ 1 0 0 m左右 ; 3 岩性致 密, 密度 最高可达 2 . 7 5 g / C I T I3 ; 4 物性差 , 火山岩储层渗透率最低仅有 0 . 0 2 mD, 孑 L 隙度 4 . 0 ; 5 储集空 间复杂, 主要有原生气 孔和裂缝组合 、 纯裂缝储层 、 溶孔与裂缝组合等E 。 1 . 2 钻井难点 1 深层 岩石硬度 大, 岩石 可钻性级值最 高达 1 O . 3 8 , 强度超过 5 0 0 0 MP a , 钻进火 山岩、 砾岩地层 时钻头磨损严重 、 钻速低。 2 平均地温梯度高达 4 . 0℃/ 1 0 0 m, 4 0 0 0 . O 0 ~ 5 5 0 0 . 0 0 m井段 的温度 为 1 6 0 ~2 2 0℃ , 对钻井 工 具、 仪器、 助剂的耐温性能要求高, 易发生井下故障, 固井施工难度大。 3 深部地层压实程度高 , 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 徐家围子断陷带 主力气层孔 隙度 2 . 0 9 / 5 ~ 1 0 . O , 渗透率 0 . 0 4 0 ~ 2 . 5 7 4 mD, 一 般地 层压 力系 数 为 0 . 9 0 ~1 . 1 0 , 局部存在异常压力层系。 4 部分区块裂缝发育, 存在胶结性差的破碎性 地层 , 易 发 生井 壁 剥落 、 坍 塌 和恶 性 漏失 等 井下 故障。 2 钻井设计优化 2 . 1 井身结构优化 钻井设计优化有利于深层钻井提速提效 , 需综 合考虑设计井深 、 层位 、 岩性、 地层压力、 三开裸眼段 长度和各开次固井施工难度等多种因素。直井技术 套管下深以 P D C钻头实现二开井段完钻为优化原 则 ; 三开井段设计应用高效 P DC钻头复合钻井 、 气 体钻井 、 液动旋冲钻井 以及涡轮钻井等配套技术 , 以 提高钻井速度 , 缩短钻井 周期 , 降低 钻井成本[ 4 ] 。 统计分析表明, 古龙等区块四开井段仅完井时间就长 达 6 9 . 1 4 d , 因此开展了井身结构优化, 明确各开次完 钻层位, 深层直井全部采用三开井身结构 。以古深 3 井为例, 说明深层直井井身结构优化过程 1 表层套 管下深优化为 3 5 2 . 0 0 m, 封固地表松散地层 ; 2 气体 钻井 地 层 出 水 预 测 软 件 结 果 显 示, 3 1 8 0 . 0 0 ~ 4 3 8 8 . 0 0 m井段地层出水量少, 适合应用气体钻井技 术 , 因此将 技术套管 下深优化为 3 1 8 0 . 0 0 m 泉一 底 , 封 固泉头组上部水层 , 并优选高效 P D C钻头 , 采 用复合钻井技术 , 提高二开井段机械钻速 , 实现二开 井段 P D C钻头完钻; 3 三开井段设计应用气体钻井 、 涡轮钻井等综合 配套 提速技术 , 完成 钻井施工 见 图 1 。 a 古深1 井 b 古深2 井 c 古深3 井 图 1 直井井身结构优化前后示意 Fi g . 1 Ca s i n g p r o g r a m o f v e r t i c a l we l l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古深 3井完钻井深 4 9 2 0 . 0 0 r f l , 与采用四开井 身结构的古深 l 井和古深 2井相 比井, 仅完井 时间 就缩 短 了 1 9 . 3 7 d 。 2 . 2 高效钻头优选 大庆深层气井利用综合定量选型方法 , 根据所 钻遇地层的岩性、 测井资料等确定所钻井段的岩石 可钻性级值及其匹配的钻 头类型 , 利用 已钻井的实 钻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 用最优化理论和模糊数学 中 的聚类分析方法 , 对 二开、 三开井 段进行 了钻头优 选l_ 8 ] , 确定了大庆深层钻头适用范 围 见表 2 , 形成 大庆深井钻头序列, 2 0 1 3 年基本实现二开井段 1 ~2 只 P D C钻头完钻 , 钻进周期控制在 2 5 . 0 0 d以内。 古深 3 井技术套管下至 3 1 8 0 . 0 0 m, 砂泥岩抗 压强度大于 1 3 7 . 9 MP a , 在 2 5 0 3 . 9 0 ~3 1 8 0 . 0 0 m 井段优选并试验应用哈里伯顿 MM6 4 DH 型钻头 , 进尺 6 7 6 . 1 0 m, 纯 钻 时 间 2 8 7 . 7 h , 机 械 钻 速 达 2 . 3 5 m/ h , 相比常规钻头节省 5趟钻, 钻进 时间缩 短1 2 . 0 0 d , 突破 了泉头组下部地 层无法应 用 P D C 钻头 的技术瓶颈。 表 1 大庆深层岩石力学参数及适用钻头类型 Tab l e 1 Roc k me c ha n i c s p ar a me t e r s a n d o pt i o na l b i t t y pe s f o r d e e p f o r ma t i o ns o f Da qi n g Oi l fie l d 注 登二段至沙河子组地层采用特殊工具或工艺钻进时 , 可考虑采用 P DC钻头 。 3 提速工具 的研制 针对深层机械钻速低 , 起下钻频繁等问题 , 根据 井史资料和岩石力学分析结果, 分析了深层天然气 井的提速潜力和破岩机理 , 研制 了抗高温提速工具 并进行了应用 , 深井钻井速度不断提高 。 3 . 1 液动旋冲提速工具 液动旋冲工具是将钻井液的流体能量转化为机 械能, 使 P D C钻头受到周向周期性 冲击和轴 向水力 脉冲, 优化了 P D C钻头的破岩方式 , 提高了钻头的破 岩效率 , 减缓了钻头磨损 , 进而提高了机械钻速 n 。 该工具的特点 1 提供额外 的周 向高频 冲击力 , 消除 黏滑现象 , 辅助 P D C钻头剪切破岩; 2 提高 P D C钻头 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 3 液动脉冲辅助破岩 ; 4 纯机械 构造 , 适用温度高 ; 5 现场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 3 . 2 涡轮钻具 涡轮钻具是利用高压钻井液冲击反向弯曲的涡 轮定子 、 转子叶片, 将钻井 液 的压力 能转 换为机械 能 , 使钻头高速旋 转 , 研磨地层实 现破岩 1 。该工 具的主要特点 1 全金属结构 , 抗温性能 良好 ; 2 输 出扭矩平稳 , 钻具震动小 , 不易损伤钻具 和失速 ; 3 涡轮钻具 驱 动孕 镶金 刚石钻 头 高 速旋 转 8 0 0~ 1 1 0 0 r / mi n 研磨地 层 , 所 钻井 眼规 则 , 井径 变 化 小 ; 4 配合孕镶金刚石钻头 , 可以提高硬或极硬地层 单只钻头的进尺和行程钻速_ 1 。 第 4 3卷 第 1 期 李瑞 营等. 大庆深层钻 井提 速技术 4 气体钻井配套技术 2 0 1 0 年前, 大庆油 田 2 3口井应用了气体钻井技 术 , 平均单井进尺 6 6 8 . 8 6 m, 平均机械钻速6 . 0 8 m/ h , 与常规钻井相比, 机械钻速提高 4 ~5 倍 , 深层提速见 到良好效果 , 但存在地层 出水卡钻、 井斜角超标、 断钻 具等问题 。2 0 1 1 年 , 完善了地层出水预测技术、 改进 了配套设备 、 优化了现场施工工艺 , 累计应用 6口井 , 在大幅提高钻速的同时, 实现了零井下故障。 4 . 1 完善地层出水预测技术 原有地 层 出水预 测方 法精 度较低 , 无法 满 足 气体钻井技术推广应用 的需求 。对 预测参数进行 了重新识别 , 建 立 了不 同渗透率 条件下 地 层 出水 判别公式 , 以及 不 同流动 方式 和天然水 域 外边 界 条件下的地层出水量计算公式, 预测精度提高至 8 0 以上[ 。 。 2 5 0 0 . 0 0 ~3 0 0 0 . O 0 m 井段 , 采用 T1 9 5 1 D B型钻 头MM6 4 DH螺杆钻具 , 机械钻速大于 5 . 0 0 m/ h 。 3 三开, 根据地层条件选择不同的技术组合 a 若气体钻井适应井段大于 9 0 0 . 0 0 m、 且井深小于 3 8 0 0 . 0 0 m 或井深大于 3 8 0 O . 0 0 l n 、 但地层可钻性 级值小于 7 , 采用气 体钻井U6 1 3 M 型液动旋 冲 工具 的技 术 组 合 ; b 若 气 体 钻井 适 应 井段 大 于 9 0 0 . 0 0 1 “I “1 , 井深大于 3 8 0 0 . 0 0 r n且可钻性级值大于 7 , 则采用气体钻井 4 - D D 5 5 6 0 M- A1型涡轮钻具 的 技术组合 ; c 若气体钻井适应井段小于 9 0 0 . 0 0 I T I 且 井深小 于 3 8 0 0 . O 0 m 或井深大于3 8 0 0 . O 0 m, 但 可钻 性 级 值 小 于 7 , 采 用 T1 3 6 5 D B 型 螺 杆 U6 1 3 M 型液动旋冲工具的技术组合 ; d 若气体钻井 适应井段小 于 9 0 0 . O 0 m, 井深大于 3 8 0 0 . O 0 m, 且 可 钻 性 级 值 大 于 7 , 则 采 用 T1 3 6 5 DB型 螺 杆 U6 1 3 M 型液动旋 冲工具DD 5 5 6 0 M- A1型涡轮钻 具 的技术组合 。 4 . 2 改进酚筐 设备 6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1 开展钻具受力和携岩效果分析 , 优化并设计 了方接头小钟摆钻具组合 , 在提高钻速的同时 , 保证 了井身质量 。 2 在原有注气参数监测软件基础上 , 增加了存 储 、 回放 、 曲线分析及报警功能, 同时利用视频远距 离传输同显技术, 实现了钻台直接监测注气参数, 并 在排砂管线加装湿度传感器和配套降尘装置等地 面 设备 , 保证了监测的连续性 , 提高了识别地层 出水 的 及时性和准确性[ 1 6 - 1 7 ] 。 3 应用内喷外侵注白油施工工艺 , 保证 了气液 转化时井壁的稳定, 降低了卡钻概率。 提速技术集成应用 2 0 1 1 年起, 通过对井身结构优化、 高效钻头优选、 液动旋冲工具、 涡轮钻井和气体钻井等技术进行集成, 深井钻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并制定了以下提速技 术应用原则, 实现了深层直井提速技术集成配套 1 一 开选 用 B 5 3 5 E 型 钻 头 机 械 钻 速 大 于 2 0 . 0 0 m/ h , 防泥包 。 2 二开井深 2 1 0 0 . 0 0 1T I 以浅 , 采用 T1 9 5 1 一 D B 型钻头, 机械钻速大于 1 2 . 0 0 m/ h ; 二开 2 1 0 0 . 0 0 ~ 2 5 0 0 . O 0 m井段 , 采用 T1 9 5 1 DB型钻头 C K6 0 6 / 5 0 6螺 杆 钻 具 , 机 械 钻 速 大 于 8 . 0 0 m/ h ; 二 开 通过近几年的科研攻关 与现场试验 , 形成 了大 庆深层钻井提速集成配套技术 , 取得了 良好 的提速 效果 。2 O 1 1 2 0 1 3 年 , 累计钻深井 1 9口, 平均井深 4 0 7 5 . 3 0 m, 平均钻井周期 9 1 . 6 0 d , 平均建井周期 1 1 8 . 4 0 d , 平均机械钻速 4 . 1 3 m/ h , 与 2 0 0 4 --2 0 1 0 年相 比, 平均钻井周期缩短 4 8 . 6 0 d , 建井周期缩短 5 6 . 9 O d 见 表 2 。 表 2 深层直井提速效果对比 T a b l e 2 C o n l l r i s o n o f R OP i mp v e m e n t i n d e e p f o r m a t i o n s 时 何 嚣 d 2 0 1 1 2 O 1 3 4 0 7 5 . 3 0 4 . 1 3 9 1 . 6 0 1 9 . 0 5 1 1 8 . 4 0 1 9 2 0 O 4 2 O 1 0 4 1 1 8 . 8 O 2 . 9 9 1 41 . 7 0 2 5 . 8 5 1 7 5 . 3 O 1 2 3 6 . 1 专项技术应用效果 6 . 1 . 1液动 旋 冲工具 对液动旋 冲工具 进行不 断改 进完 善 , 研制 了 适用 于 l 5 2 . 4 , 2 1 5 . 9 , 2 4 1 . 3和 3 1 1 . 1 mm 井 眼的 1 3 4型、 1 8 2型、 l 9 6型 、 2 7 9型等 4种规 格 的 液动旋 冲工具 。该 工具广 泛应 用于深 井提 速 , 累 计钻井 1 3口, 总进 尺 4 0 6 7 . 0 7 1T I , 平均 机械钻 速 3 . 6 4 m/ h 见表 3 , 取得 了 良好的应用效果 。 4 2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0 1 5年 1月 6 . 1 . 2涡轮 钻具 美国及俄罗斯涡轮钻具在大 庆油 田 3口深井 进行 了应用 , 自己研制的 D QW- 1 7 8型涡轮钻具在 大庆油 田 2口深井进行 了应用 , 应用效果如表 4所 示 。从表 4可以看 出 , D WQ- 1 7 8型涡轮钻具 的各 项指标接 近或优 于 国外 同类产 品 , 机 械钻 速显 著 提高 。 表 4 D WQ - 1 7 8 型涡轮钻具与引进涡轮钻具提速效果对 比 Ta bl e 4 ROP i mp r o v e me nt p e r f o r ma nc e o f do me s t i c an d f o r e i g n t ur bi ne dr i l l s 6 3 气体钻井技术 7 结 论 完善后的气体钻井技术在 6口井 中成功应用 , 平均单井进尺 8 2 0 . 5 2 m, 平均机械钻速 7 . 3 8 m/ h 。 与完善前相比, 平均单井进尺和平均机械钻速分别 提高 2 O . 5 8 和 1 O . 3 1 , 无任何井下故 障发生, 平 均钻井周期缩短 2 5 . 7 0 d , 节约钻头 8 . 3 0只 , 井斜角 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降低了钻井成本, 实现了气体 钻井提速提效 的目的。 6 . 2 典 型 井例 达深 1 6 井完钻井深 4 4 0 0 . 0 0 m, 完钻层位为沙 河子组, 全井岩石可钻性级值小于 7 , 组合应用井身 结构优化、 钻头优选 、 复合钻井 、 液动旋冲提速工具 等配套技术 , 钻井周期仅为 6 4 . 9 6 d , 创造了松辽盆 地深层直井钻井周期最短的纪录。 古深 3井 完钻井 深 4 9 2 0 . 0 0 m, 完钻层 位为 营城组 , 气体钻井适应层段大于 9 0 0 . 0 0 m, 登娄库 组 以下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大于 7 , 组合应 用井 身 结构优化 、 钻 头优选 、 气体钻井 、 复合钻井 、 涡轮钻 井等配套技术 , 钻井周期仅 为 1 2 6 . 2 9 d , 与古深 1 井和古深 2 井相比, 钻井周期分别缩短 1 9 9 . 1 2和 1 02 .5 4 d 1 大庆深层采用顶层优化设计 、 引进先进技术 进行先导试验 、 自主攻关研发 的提速思路 , 分层、 分 井段研制多种提速技术手段, 并针对单井实 际情况 优选组合提速技术 , 形成 了深井提速集成配套技术 , 解决 了提速技术单一、 组合集成应用少 的问题 。 2 大庆深层钻井配套技术集成后 , 累计钻深层 直井 1 9口, 平均井 深 4 0 7 5 . 3 0 m, 平 均钻井 周期 9 1 . 6 0 d , 平 均 机械钻 速 4 . 1 3 m/ h , 与 2 0 0 4 -- 2 0 1 0年 相比, 平均钻井周期缩短 4 8 . 6 0 d 。 3 建议开展深井岩石可钻性 、 研磨性和硬度的 分布规律研究 , 分层建立三维岩性剖面 , 针对 I生地开 展钻头选 型 和工具优 化, 以进一 步 实现深 井提 速 提效 。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c e s [ 1 ] 韩福彬, 李瑞营, 李国华, 等. 庆深气田致密砂砾岩气藏小井眼 水平井钻井技术[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1 3 , 4 1 5 5 6 6 1 . Ha n Fu h i n, Li Ru i y i ng , Li Gu o h u a, e t a 1 .Ho r i z o n t a l s l i m- h o l e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f o r d e e p t i g h t g l u t e ni t e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i n Qi n g s h e n Ga s F i e l d F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3 , 第 4 3 卷第 1 期 李瑞营等. 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 4l 5 5 6 - 61 . [ 2 ] 陈绍云, 邢琛, 孙妍. 提高庆深气田气体钻井效率技术研究[ J ] . 石油钻采工 艺, 2 0 1 4 , 3 6 1 2 2 2 5 . Ch e n Sh a o yu n, Xi ng Ch e n, S u n Ya n . Re s e a r c h o f imp r o v i n g g a s d r i l l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y i n d e e p g a s f i e l d [ J ,1 . O i l D r i l l i n g P r o d u e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2 0 1 4, 3 6 1 2 2 2 5 . [ 3 ] 王海波. 大庆徐家围子超深井提速技术研究[ D ] . 大庆 东北石 油 大学 , 2 0 1 3 . W a n g Ha i b o . Re s e a r c h o n d r i l l i n g r a t e im p r o v e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u l t r a d e e p w e l l o f D a q i n g X u j i a w e i z i D i s t r i c t [ D ] . D a q i n g No r t h e a s t P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 . [ 4 ] 唐志军. 川东北河坝区块井 身结构 的优化 与实践 [ J ] . 石油钻探 技 术 , 2 0 1 1 , 3 9 1 7 3 7 7 . T a n g Z h ij u n . Ca s in g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p r a c t i c e a t He b a B l o c k o f No r t h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B a s i n[ J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e c h ni q u e s , 2 0 1 i, 3 9 1 7 3 7 7 . [ 5 ] 李克智 , 闰吉 曾. 红河 油 田水平 井 钻井 提速 难点 与 技术 对策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4 , 4 2 2 1 1 7 1 2 2 . L i Ke z h i , Ya n J i z e n g .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f o r i mpr o v i n g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o f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s i n Ho n g h e Oi l f i e l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4 , 4 2 2 1 1 7 1 2 2 . [ 6 ] 朱军 , 高英强 , 任杭洲 , 等. 腰英 台地 区深井 钻井提 速技术 [ J ] . 断块油气 田, 2 0 1 2 , 1 9 4 5 3 3 5 3 6 . Z h u J u n , Ga o Yi n g q i a n g , Re n Ha n g z h o u , e t a 1 . Te c h n o l o g y t o i mp r o v e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o f d e e p we l l i n Ya o y i n g t a i Ar e a [ J ] . F a u i t - B l o c k Oi l & Ga s F i e l d , 2 0 1 2, 1 9 4 5 3 3 5 3 6 . [ 7 ] 文乾彬 , 杨虎 , 谢礼科 , 等. 准噶尔盆 地阜东 探区钻井 提速技术 [ J ] . 石油钻采工艺 , 2 0 1 3 , 3 5 6 2 9 3 1 . We n Qi a n b i n , Y a n g Hu , Xi e L i k e , e t a 1 . D r il l i n g s p e e d i mp r o v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F u d o n g A r e a o f Z h u n g g a r B a s i n口] . O il Dr i l l i ng Pr o d u c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2 01 3, 3 5 6 2 9 3 1 . [ 8 ] 李杉 , 云海涛. 大庆海拉尔油 田钻井 提速难点 与对策 I J ] . 石油 钻探技术 , 2 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