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室内研究.pdf
2013年2月胡小燕等.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室内研究 5 超 高 温 超 高 密 度 钻 井 液 室 内 研 究 胡小燕,王旭,周乐群,张滨,张丽君,王中华 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濮阳457001 [ 摘要]分析了超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技术难点,采用室内合成的黏度效应低的抗 高温降滤失剂M P488,LP527和H rI A sP为主处理剂,同时在体系中引入K cl,制得抗温240℃、密度 2.5 g/cm 3的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该钻井液经240℃/16h高温老化后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 高温高压滤失量180℃小于25m L。钻井液的抗盐、抗钻屑和黏土污染能力强,页岩一次回收率 达99.4%,沉降稳定性好。解决了流变性与滤失量控制难以及黏土高温分散导致钻井液增稠、胶 凝等问题。 [ 关键词]钻井液降滤失剂流变性滤失量 在超深井钻井过程中,井底可能遇到高温、高 压油气层等复杂情况⋯。当这些复杂情况同时 存在时,要求钻井液在高温、高固相含量的复杂情 况下性能稳定,而现有的钻井液体系不能满足这 一要求旧一J。为此,分析了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 液的技术难点,采用室内合成的黏度效应低的抗 高温处理剂M P488,LP527和H TAsP怕。等,在室 内配制了抗温240℃、密度为2.5g/cm 3的KC l 钻井液体系,解决了高温、高固相条件下钻井液的 流变性和滤失量控制难题。 1实验材料 膨润土钙基、重晶石、磺化褐煤,均取自现 场;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M P488、抗高温解絮凝 剂LP527∽.7J、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H TA sPj 、 分散剂J、高温保护剂C G w 一5,均为室内合成。 2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 2.1高温条件下钻井液高温增稠和胶凝 室内配制了密度2.3g/cm 3的淡水钻井 液归J,分别经220℃/16h和240℃/16h老化, 然后在60℃下测其性能,结果见表l 。220℃老 化后钻井液的流变性和滤失量均较好,240℃老 化后钻井液出现了高温胶凝现象,流变性变差,滤 失量增大。 钻井液高温条件下增稠、胶凝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高温条件下钻井液中的黏土、劣质固相分散 严重,二是高温条件下处理剂护胶能力变差。 在高温作用下,黏土矿物片状微粒的热运动 加剧,增强了水分子渗入黏土晶层内部的能力, 使钻井液中黏土颗粒浓度增加。黏土的高温分 散与黏土的种类、温度及作用时间、pH 值等密 切相关。密度2.3g/cm 3的淡水钻井液不同温 度老化后的搬土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20℃和 240℃老化后膨润土含量分别为18.4m g/L和 27.6m g/L,说明温度升高导致钻井液中的黏土 颗粒、重晶石中的劣质搬土高温分散,从而导致 钻井液高温增稠。 高温条件下处理剂护胶能力变差的原因有 处理剂高温降解、高温解吸附和高温去水化作用。 1任何高分子化合物在高温下均会发生降解, 这导致钻井液增稠、胶凝甚至固化;2高温解吸 附会直接影响处理剂的护胶能力,使黏土颗粒更 加分散,常常表现出流变性失去控制、高温滤失量 剧增;3高温去水化使黏土颗粒表面水化膜变 薄,导致处理剂的护胶能力减弱,表现为滤失量增 大、高温胶凝和高温固化等现象。 表1密度2.3g/锄3的淡水钻井液在 不同温度下的性能 注A y为表观黏度,Py为塑性黏度,yP为动切力,凡为A PI滤 失量,H n驴为高温高压滤失量,测定条件180℃、压差3.5 m Pa,下表同。 收稿日期2012一ll 15。 作者简介胡小燕,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从事钻井液技术研究工作。 6A未 怎si篙E竺 二 赢, 三E 第,4卷第一期 A D V A N C ESINnN EPETR O CH EM ICA E 2.2高温、高固相条件下钻井液流变性与滤失量 控制难 高温条件下,高密度钻井液中处理剂,特别是 聚合物类处理剂,断链降解严重,这会导致钻井液 滤失量增大,需要频繁维护。而降低滤失量就必 须加大处理剂用量,这又给高密度钻井液带来流 变性控制难的问题。 3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思路 3.1引入KC l 抑制黏土、劣质固相的高温分散 为了考察K C l 加量对超高温超高密度淡水钻 井液性能的影响,设计并采用室内合成的处理剂 M P488,峭27和H TA sP等配制了密度为2.5 g/cm 3的淡水钻井液,配方为1%膨润土浆 35 %CG W 一5 5~9 %H T’A SP 1.0~ 2.O %M P488 1.03.0 %LP527N aO H 0.5% J重晶石。然后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K Cl,在240℃下老化16h后,在60℃下测其流 变性、中压滤失量和高温高压滤失量180℃,结 果见表2。随着K Cl加量的增大,钻井液的表观 黏度、切力逐渐下降。说明K cl 能抑制钻井液中 的黏土高温分散,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K C l加 量在7%左右,能较好地控制钻井液的流变性。 表2K Cl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注G比为静切力,下表同。 3.2 采用黏度效应低的抗高温处理剂控制流变性 为了控制钻井液的流变性,在体系中引入黏 度效应低的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M P488和抗 高温解絮凝剂LP527。M P488和u巧27的1%水 溶液表观黏度分别为14m Pas和4.5m Pas, 并且M P488和LP527在淡水、饱和盐水浆中均具 有较好的降滤失能力。 实验考察了峭27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 响,钻井液配方为1%膨润土浆3~5 % C G W 一5 5~9%H TA SP1.02.0% M P488N aO H 0.5% J7%K Cl 重晶石。 在钻井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LP527,240℃老 化16h,在60℃下测其流变性和高温高压滤失量 180℃,结果见图1。随着LP527加量的增大, 钻井液表观黏度下降,高温高压滤失量有所降低。 说明LP527能有效分散重晶石,拆散钻井液中的 网架结构,降低钻井液的黏度,并能降低钻井液的 高温高压滤失量。 冒 、、 衄{ 水 煺 幽 惶 赠 惶 ∞ ● 帕 % \ 蜊 桴 鼷 懈 LP527力口量,% 图lLP527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3.3 采用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H TA SP控制 滤失量 采用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M P488、抗高 温解絮凝剂LP527、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 H TA SP来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考察了H TA SP 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钻井液配方为1% 膨润土浆 35%C G w 一5 1.03.0 % LP5271.0~2.0%M P488O .5%X J 7%K Cl N aOH 重晶石。在钻井液中分别加 入不同量的H TA SP,240℃老化16h,在60℃下 测其流变性和高温高压滤失量 180℃,结果 见图2。随着H TA sP加量的增大,钻井液的高 温高压滤失量由54m L降低至22m L,表观黏度 先升高后降低。说明H TA sP能有效降低钻井液 的高温高压滤失量。 一 { 咖 水 煺 出 框 赠 幄 HTA SP加量,% 图2l I,r ASP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 ● 对 % \ 型 嘏 鼷 僻 2013年2月胡小燕等.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室内研究 7 3.4抗温240℃、密度2.5g/cm 3钻井液配方 确定 通过对M P488,LP527,H TA SP和C G W 一5等 处理剂加量和配伍性研究,确定了抗温240℃、密 度2.5g/cm 3淡水钻井液配方1%膨润土浆 35%CG W 一55~9%H TA SP1.0~ 2.0 %M P4881.0~3.O %u巧27 7%K Cl N aO H 重晶石。钻井液经240℃老化 16 h,在60℃下测其流变性、中压滤失量和高温 高压滤失量,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钻井液经 过高温老化后,流变性和滤失量均较好。 表3抗温240℃、密度2.5g/cm 3钻井液性能 项目 ~,心a5 ppr/m Pas Y P/Pa G EU Pa FL /m L H T H p/rnL 4超高温超高密度钻井液综合性能评价 4.1抗盐性 为保证钻井液在盐污染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 的沉降稳定性和流变性,对其进行N aCl 污染性能 评价。将配制好的钻井液用不同加量的NaCl进 行污染,经240℃高温老化16h,在60℃测其性 能,实验结果见表4。随着N aC l加量的增大,钻 井液的流变性、滤失量变化较小,均保持相对稳 定,说明超高温超高密度K Cl钻井液具有较好的 抗盐性能。 表4N aC l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项目 Nacl加量,% A Ⅳm Pas PVr/m Pa8 Y P/Pa G E L/Pa FL /m L H TH P,m L 4.2抑制性 4.2.1页岩滚动回收率实验 为了考察超高温超高密度K Cl钻井液的抑制 防塌性能,对密度为2.5g/cm 3的K Cl钻井液进 行页岩滚动回收率实验,同时配制淡水钻井液做 对比实验。实验用岩屑为马12井在井深2 700m 处的岩屑,岩屑粒径1.703.35m m ,采用孔径 0.38m m 标准筛回收。240℃滚动16h后的回收 率见表5。淡水钻井液的一次页岩回收率仅为 86.7%,而超高温超高密度K cl 钻井液的页岩回 收率达到99.4%,二次回收率达到96.38%。说 明超高温超高密度K cl钻井液体系能有效抑制泥 页岩水化。 表5K CI钻井液页岩滚动回收率实验结果 4.2.2黏土、岩屑污染实验 配制密度为2.5g/cm 3的K Cl 钻井液,分别 加入5%的钙膨润土和5%的岩屑及岩屑粉 小于 10目 ,240℃高温老化16h后测其性能,结果见 表6。超高温超高密度KC l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抑 制性,在5%的钙膨润土和5%的岩屑及岩屑粉污 染下,钻井液没有出现增稠现象,保持了较为稳定 的流变性和滤失量。 表6K Cl 钻井液抗岩屑、黏土污染实验结果 4.3沉降稳定性 为了考察超高温超高密度K C l 钻井液的沉降 稳定性,配制密度为2.5g/cm 3的Kcl 钻井液, 240℃滚动老化16h后,高速搅拌5m in,放人 1000m L量筒中静置,测定一定时间后钻井液 上、下部的密度。钻井液经过72h静置后,上、下 部密度差仅为0.02g/cm 3,说明该钻井液具有较 好的沉降稳定性。 4.4不同密度的7%K Cl 钻井液性能 按照密度2.5g/cm 3的钻井液配方,即1%膨 润土浆 3~5%CG W 一5 5~9 %H 11A SP 1.0~2.0 %M P488 1.0~3.0%LP527 据一M m j弧4矗 数一瑚s“川t H 一0 O O豇 ; Om一~灿 舢吣% 灿 一 ~ 一O O O L 5 0,一~灿 ㈣肌舢 一O O 0 18,一灿舢㈨ 蚴㈣⋯ 一5 O 5 m l 8。一;堇灿 ;兰蚴⋯ 8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A D V A N C ESINnN EPETR O C HEM IC ALS 第14卷第1期 7%K C l N a0H 重晶石,通过改变重晶石用 量,配制不同密度的钻井液。240℃老化16h后, 在60℃下测钻井液性能,结果见表7。钻井液的 密度从2.3g/cm 3增加至2.6g/cm 3,其表观黏度 从48.5m Pas增加至106.0m Pas,高温高压 滤失量均小于25.0m L。漏斗黏度均小于100s。 这说明研制的KC l 钻井液配方具有较好的适应 性,密度为2.3~2.6g/cm 3时均可保持较好的流 变性和较低的滤失量。 表7不同密度的K Cl 钻井液性能 项目万乇}旦之广百 F∥s47.088.O96.O99.0 ∥m Pas40.092.O100.5106.0 P∥m Pas39.077.092.O91.0 玎/Pa1. O15.017.515.O GE L/Pa1.O /4.03.5/12.54.5/9.O7.5/22.0 FL /m L4.45.67.26.0 H 力量尸/m L15.O14.O22.O24.O 注Ⅳ为漏斗黏度。 5结论 1以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M P488、抗高 温解絮凝剂LPl 527、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 H TA sP为主处理剂,研制出抗温240℃、密度为 2.5 g/cm 3的K Cl 钻井液体系,其配方为1%膨润 土浆3~5%C G w一559%H TA SP 1.0~2.0%MP488 1.0~3.0%LP527 7%K Cl N aO H重晶石。 2 研制的钻井液经240℃老化16h后,流 变性较好,高温高压滤失量 180℃小于25m L, 在盐含量达10%时仍保持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 抑制性和沉降稳定性,抗钻屑和抗黏土污染能力 强,密度为2.3~2.6g/cm 3钻井液均可保持较好 的性能。 参考文献 曾义金,刘建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J].石油钻探技术,2005,33 5 15. 赵文,谢克姜.南海海域高温高压钻井液技术[J].石油钻 采工艺,2007,29 68789. 孙金声,杨泽星.超高温 240℃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23 1 15一18. 刘天科,邱正松,裴建忠,等.胜科l井高温水基钻井液流 变性调控技术[ J] .石油钻探技术,2007,3564043. 王中华.钻井液化学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M ].西安西 北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中华.超高温钻井液体系研究 I抗高温钻井液 处理剂设计思路[ J].石油钻探技术,2009,37 3l 一7. 王中华,王旭.超高温钻井液体系研究 Ⅱ 聚合物降滤失 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J].石油钻探技术,2009,374 l一丘 王中华,王旭.超高温钻井液体系研究Ⅲ抗盐高温 高压降滤失剂研制[ J].石油钻探技术,2009,37 559. 王旭,周乐群.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室内研究[J].钻 井液与完井液,2009,2624345. Laborat ory R esearchon D ri l l i ng Fll li d丽th I刀t阳.一high Tem peratIl reresi sta眦e and U l tI .all ighD e璐i 锣 H u xiaoyanw ang xuzhou Lequnzhang Bin ZhaJl gU unwaI lgzhonghua D r姚增扎c凡ofogyReseorc危h捌£u把矿劢ongy眦儿D 以E印Zom £i on曰ure帆,Pu妒噌457001 [Abs勃愀t 】The t echni caldi 伍cul t iesw hen usi ng t hetitle dri ui ng nui dsat ul tr adeep w el l sw i t h hi gh t em perat ureaJldhi gl lpres sure w er e anal yzed.Usi ngl aborat or ys ynt hesi zed fil 妇tereducel lsM P488,LP527, ar I dH TA SPw 汕hi gh t em perat ureresi st ar Ice aIldl owvi scosi t ye娲ctandsi m ul t aneous l yaddi ngK C l ,t l l e dri l li ngnuidw i t ht em perat urer esi st anceof240℃anddensi t yof2.5g/cm 3w as fo珊ul at ed.711l e dri l li ng nui dst i l lhad goodrheol ogi calpropert i es aft er agi ng at240℃for16hours.The dri l li ng nui dhadH TH Pfil tm t i onl oss ofless t llan25m Lat180℃.The dri ll i ng nuidhadexcel l ent perfom ancessuch鹊set tli ng stabi liza- t ion,salt resi st ance,ant i pol l ut i onof dr il l edsol i dsandbent oni t ecl ayw i t ht hepr i m aryrecoVeryr at eofshal eup to99.4%.The probl em s suchasdi 伍cul t iest ocont m l rheol ogi calpm per ti es andfil幻nationl oss,and t l l ickeni ng andgel at i onof dri ll i ng nuid caused bydi spersi on ofbent oni t e cl ay at hi ght em per at ur e w eresolV ed. [ K eyw ords]dri l l i ngnui d;fi l t rat ereducer;rheolo舀calpr oper ti es;f i l tr at ion l oss 1j 1j 1j .二 心 口 H ∞ № 口 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