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pdf
第 3 9卷 第 6期 2 O 1 1年 1 1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 ETROI EUM DRI I LI NG TE CHNI QUE S Vo 1 . 39 NO .6 N O V ., 2 01 1 . . 专 家视 点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1 . 0 6 . 0 0 1 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林永 学, 杨小华 , 蔡利 山, 王 琳 中国石化石 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北京 1 0 0 1 0 1 摘要 针 对超 高密度钻 井液黏度 不易控制 、 沉降稳定性差等难题 , 首先提 出构建超 高密度钻 井液体 系的方法 和原 则, 并在此基础上 以重 晶石 为加重材料 , 通过研发和优选关键处理剂 , 形成 了密度 大于 2 . 7 5 k g / L的超 高密度 钻 井液体 系。该钻 井液体 系在 高温高压下具有 良好 的流 变性 , 高温高压 滤失量 小于 1 0 mL, 抗盐 污染性能及 沉降 稳定性好 , 解决 了超 高密度钻 井液 流变性 与沉降稳 定性及 高温高压滤失量控 制的难题 , 确保 了在 高温高压下具有 良 好的流变性和 悬浮稳定性。该钻井液在贵 州官渡地区官深 1井三开井段进行 了现场应用, 三开井段 应用密度 2 . 7 5 ~ 2 . 8 9 k g / L的超高密度钻井液安全钻进 7 4 5 . O 0 m, 钻进过程 中钻井液性能稳定 , 没有 出现沉 降现 象。 关键词 钻 井液 超高密度 钻井液添加剂 钻 井液性 能 官深 1井 中图分类号 TE 2 5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0 8 9 0 2 0 1 1 0 6 0 0 0 1 一 O 5 Ul t r a H i g h De n s i t y Dr i l l i n g Fl u i d Te c h no l o g y Li n Yo ng x u e, Ya n g Xi a o hu a, Ca i Li s h a n, W a ng Li n S i n o pe c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n g i n e e r i n g, Be i j i n g, 1 0 0 1 0 1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Con s i d e r i n g t h e d i f f i c u l t y o f v i s c os i t y c o n t r ol a n d u ns t a bl e s e di m e nt a t i o n o f u l t r a hi g h d e n s i t y d r i l l i ng f l u i d, we pr op os e d t he me t h od a nd p r i nc i pa l o f c o ns t r uc t i ng ul t r a - hi gh d e ns i t y d r i l l i ng f l ui d s y s t e rn. An u l t r a h i g h d e n s i t y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wi t h d e n s i t y o f 2 . 7 5 k g / L wa s d e v e l o p e d b y u s i n g b a r i t e a s we i g h t i n g ma t e r i a l a nd op t i mi z e d ke y a g e nt s . Th i s d r i l l i ng f l u i d s y s t e m pr e s e n t e d go o d r he o l o gi c a l b e h a v i o r un de r HPH T wi t h f i l t r a t i on l e s s t h a n 1 0 m L. I n a d d i t i o n, i t s t ol e r a n c e t o c a l c i u m c o nt a m i n a t i on a n d g oo d s e di me nt a t i o n s t a b i l i t y he l p e d s o l ve t he pr ob l e m of v i s c o s i t y c o nt r o l , H THP f i l t r a t i o n a n d s e d i me n t a t i on s t a bi l i t y. A1 l t he s e e ns ur e d i t s g o od r he o l o gy a nd s us pe ns i on pr o pe r t y u nde r HT HP.Thi s dr i l l i n g f l ui d wa s u s e d i n W e l l Gua n s h e n 1 i n Gua ndu Ar e a, Gu i z ho u. 7 45 m o f we l l b o r e s e c t i on wa s s a f e l y d r i l l e d wi t ho ut a ny s e d i me n t a t i o n p h e n o me n o n a n d f l u i d d e n s i t y wa s f r o m 2 . 7 5 t o 2 . 8 9 k g / L . Ke y wo r d s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 u l t r a - h i g h d e n s i t y;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a d d i t i v e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p r o p e r t y; W e l l Gu a n s h e n 1 随着石 油勘 探开 发 向深层 发展 , 深井 、 高 压井数 量逐渐增多 , 对超高密度钻井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检索 相关 文献 可 知 , 国外钻 井 液 的 密度 最 高 为 2 . 3 0 k g / L 口 ] , 国内钻 井液密度最高达 到 2 . 9 1 k g / L __ 6 ] , 但国内外都没有在钻井液密度高于 2 . 7 5 k g / L情况 下顺 利钻 进 的先 例 [ 7 _ 8 ] 。分析 文 献 _ 9 ] 发 现 采用 超 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施工难度大 , 在超高 固相条件下 存在稳定性/ 流变性的“ 跷跷板” 效应 ; 在超高固相条 件下受盐水侵后其稳定性会变差 , 一旦井下出现“ 失 稳” , 加重材料沉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加重方式 选择 困难 , 无论采用液相、 固相或复合加重都会对钻 井 液 性能 调控 与 成 本 形成 重 大挑 战 。为此 , 提 出 了 超高密度钻井液体 系构建方法 , 通过研制优选关键 处理剂 , 采用经济适用的重晶石作为加重剂, 形成 了 具有 良好 综合 性能 的超 高 密度 钻 井 液体 系 , 并 在 贵 州官 渡地 区官 深 1井 三 开井 段 进 行 了应 用 , 采 用 密 度 2 . 8 7 k g / L的钻井 液顺 利钻 穿地层 压力 系数高 达 2 . 7 2的超高压盐水 层, 取 得 了较好 的技术 和经济 效益 。 收稿 日期 2 0 l 1 一 O 9 2 9 ; 改回 日期 2 O 1 1 1 1 1 6 。 作者简介 林永学 1 9 6 3 , 男, 山东乳 山人, 1 9 8 4年毕业 于华 东 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 2 0 0 1 年获石油大学 北京 油气井工程专业工 程硕士学位 , 教授级 高级工程师 , 从事钻井液技术科研及管理工作。 联 系方式 0 1 0 8 4 9 8 8 1 5 8 , l i n y x . s r i p e s i n o p e c . c o rn。 基金项 目 中国石油化 工股份有 限公 司科技 攻关项 目“ 官渡地区 超 高密度钻井液技 术研 究与应 用” 编号 P 0 8 0 7 5 研究 内容。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1 超高密度钻井液体 系的构建 由于使用超 高密度 钻 井液 的井 段不含 有 多类 型 地质 与工程 目标 , 因此 , 构建 超高 密度 钻 井液 体 系时 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同时, 由于超高密度聚合物钻 井液中的固相含量超高 , 导致常规处理剂与其在普通 钻井液 中的表 现 差异 巨大 , 甚 至 出现 反 常“ 行 为” , 因 此 , 其构建方法 又具有 独特性 , 构建 难度极 大 , 这也 是 超高密度体系构建与应用的关键性难题。结合官深 1 井 具体 地质 与工程 目标 , 提 出了可满足 官深 1井施 工需要的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构建方法与原则 。 第一 , 按照钻 井液体 系 构建 的一 般 原则 , 即满 足 钻井施工“ 安全、 优质、 高效” 要求, 结合官渡地区施工 经历 以及 世界范 围内可借 鉴的经验 , 遵 循钻井液 体 系 构建的“ 优先原则” , 即首先考虑可安全施工的原则 。 第二 , 官深 1 井超高密度钻 井液施工井段 为非 目 的层的高压 盐水层 , 地层 温 度 约 1 2 0℃ 。 因此 , 要求 钻 井液体 系抗温 达 1 3 0℃ , 具 有抗 1 0 盐水 的能力 。 第 三 , 在超 高 固相 含量条 件下 , 存在 稳定性 与 流 变性的“ 跷跷板” 效应。因此 , 保持钻井液体系稳定 性 与流变性 的平 衡至 关重要 。 第 四 , 加重 材 料优 选 原 则 。1 加 重材 料 与 加 重 方式既要满足钻井液体系的总体要求 , 又要尽可能 优先采用纯度高、 来源稳定、 经济适用、 稳定性好 的 加重材料 ; 2 复合加重要兼顾钻井液性能和经济性; 3 加重材 料 可选有 机 盐 、 无 机盐 和具 有 合理 粒 度 分 布的高密度固相加重材料 , 如微锰。 第五, 降滤失剂的优选原则。首先, 以降滤失剂 对 钻井 液体 系 的低 黏 度 效 应 为原 则 , 在 钻 进含 盐 量 不 高 的高压 地层 时 , 可优 选 含 特殊 基 团结 构 的处 理 剂作为超高密度钻井液 的降滤失剂 ; 降滤失剂的相 对 分 子质量 要较 小 , 并 含有 一 定 比例耐 盐 和 表 面润 湿等基团, 既确保钻井液体 系在高温下 的吸附稳定 性和 抗 电解 质 污染 能力 , 又兼 顾 钻 井 液体 系 的 稳定 性和流变性 ; 要求 降滤失剂 1 水溶液的表观黏度 不超 过 3 mP a S 。 第六, 分散剂的选择原则。应选择含有一定 比例 特殊官能团的环状结构聚合物, 同时其分子主链上含 有一定数量的可提高分子吸附能力的基团, 尽可能选 用含有羟基、 胺基、 季铵基或水解稳定性强的基团的 聚合物; 同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磺化度、 良好 的抗盐 和降滤失性能, 以确保超高密度钻井液高温老化后的 流变性与沉降稳定性; 一般要求 2 . 5 k g / L密度钻井 液中加入分散剂后 , 其降黏率不低于 4 5 。 第七 , 其他处理剂的选择原则。其他处理剂 的 选择 均 以低 黏度 效应 为准则 。 第八 , 合理 控制 膨 润 土 含量 。钻 井 液 体 系 中加 入适量的膨润土是为了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胶体稳定 性 , 并能够及时形成泥饼 , 但要尽量维持低膨润土含 量 的原 则 。 2 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配方与性能 2 . 1 加重 材料 的优选 遵循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构建原则 , 经过 比对 各种 加重 材料 , 优选 重 晶石 粉 作 为 超 高密 度 钻 井液 的加 重材 料 。图 1为重 晶石粉粒 度分 布 。从 图 1可 知 , 重 晶 石 粉 的 D 。 在 3 7 . 1 m 左 右 , 粒 径 小 于 5 m 的粒 子含量 少 , 为 2 . 4 , 粒 径 5 ~2 5 m 的粒 子 为 2 9 . 5 9 % , 但 比表 面积达 到 9 3 2 . 6 2 c m / g 。 图 1重晶石粒 度分 布 Fi g .1 Pa r t i c l e s i z e di s t r i bu t i o n o f Ba r i t e 2 . 2关键处 理剂 的研 制 2 . 2 . 1 分 散 剂 鉴于常用分散剂难以满足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 的需求 , 遵循超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构建原则 , 采用分 子设计原理 , 通 过优 化合 成工 艺及 配 方 , 研 制 了适用 于超高 密度钻井 液体 系的分散剂 S MS 一 1 9 。利用 I R 2 0 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分散剂 S MS - 1 9进行 了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见图2 。由图 2 可看出, 分散剂 S MS - 1 9 是一种含磺酸基团的具有螯环结构 的络合 物。S MS - 1 9的磺化度适 当使其具有 良好的水溶性, 其分子链上的胺基提高了其在泥页岩上 的吸附能力 , 其分子中一定比例的水化基及吸附基使其具有很好 的抗盐和抗钙稀释分散作用, 兼具有降滤失作用。 第 3 9卷第 6期 林永 学等. 超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图 2分 散 剂 S MS l 9的 红 外 光 谱 图 Fi g .2 I n f r a r e d s pe c t r a o f di s pe r s a nt S M S -1 9 在密度 2 . 2 k g / L淡水钻井液和密度 2 . 4 k g / L 盐 水 钻井 液 中加 入 不 同量 的分 散 剂 S MS 一 1 9 , 测 其 常 温 和 1 2 0℃ 温 度 下老 化 1 6 h后 的滤 失 量 和 降黏 率 , 结 果见 表 1 。从表 1 可 看 出 , 无论 是 淡 水 钻井 液 还是盐水钻井液 , 加人 分散剂 S MS 一 1 9后的降黏率 都大于 5 0 , 高温老化后的滤失量明显降低 。 表 1 分散剂 S MS - 1 9的性能评价 Ta bl e 1 Pe r f o r ma nc e e v al u t i o n o f di s pe r s a nt S M S 一1 9 注 配方 1为淡 水钻 井液 , 其 配方 为 5 钠 膨润 土浆 重 晶石 4 . 2 k g / L , 下 同; 配方 2为淡水钻 井液 0 . 2 S MS 一 1 9 ; 配方 3为 淡水钻井液 0 . 5 %S MS - 1 9 ; 配方 4为淡 水钻井 液1 . 0 S MS 一 1 9 ; 配方 5为盐水钻井 液, 其配方 为 8 钠膨润土浆 4 Na C 1 重晶石 4 . 2 k g / L , 下 同; 配方 6为盐水钻井液 2 . 5 S MS - 1 9 。 ① 的测试条件 为常温 ; ② 的测试条件是在 1 2 O℃下老化 1 6 h 。 2 . 2 . 2 抗 温 抗盐 降滤 失剂 原理 , 通过优化合成 工艺及配方 , 研制 了适用于超 高密度钻井液体 系的降滤失 剂 S ML 一 4 , 并对其进 行了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结果见图 3 。由图 3可以 看 出, S ML 一 4是一种含磺酸基 团的共聚物 。该聚合 物具有适当的磺化度 , 相对分子质量小 , 能够部分改 变加重剂粒子表面性质, 提高其分散均匀度 , 降低水 膜厚度等特点 , 可在不增加钻井液黏度的情况下降 低 钻 井液 滤失 量 。 图 3降滤失剂 S ML - 4的红外光谱图 Fi g . 3 I nf r a r e d s p e c t r a o f f i l t r a t e r e du c e r S M L一 4 测试 1 . 0 降滤 失 剂 S ML - 4水 溶 液 的表 观 黏 度 , 其表观黏度为 2 . 5 mP aS , 符合超 高密度钻井 液 降滤失 剂 的优选 原则 。 在密 度 2 . 2 k g / L淡水钻 井 液 和密 度 2 . 4 k g / L 盐水钻井 液 中分 别加 入 0 . 7 和 1 . O 的 S ML 一 4 , 测 其滤失量, 结果见表 2 。从表 2可以看出, 加入降滤失 剂 S ML - 4 后淡水钻井液的滤失量从 1 2 0 mL降至 5 . O mL, 盐水 钻井 液的滤失量从 1 6 2 mL降至 5 . 6 mL 。 表 2降滤失剂S ML - 4的性能评价 Tab l e 2 Pe r f o r ma nc e e r a l u a t i o n o f f i l t r a t e r e du c e r S M L- 4 针对高 固相加 重材 料对 降滤 失剂 的需 求 , 遵 。 . ’注 ‘ 7 S 配 M 方L 井 7 液 NS M 。 S . - 1 9 循超高密度钻 井液体 系构 建原则 , 采 用分 子设 计 S M S - 1 9 I . O S M L 一 4 。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由 以上试 验 结果 可 以看 出 , S ML 一 4是 一种 可用 于超 高密度 钻井 液 , 且对 钻 井 液 黏度 影 响相 对小 的 降滤失 剂 。 2 . 3膨润 土加 量 根据 室 内不 同密度 钻 井 液 的试验 , 采用 回归 方 法得出了膨润土加量与超高密度钻井液密度之间的 公式 B 6 P 。 f P { 0 R一 0 . 9 8 6 1 式 中 B 。 为膨润土加量 , g / L ; p为钻 井液密 度 , g / c m3 ; a , b , C , d , -厂为 试验 常数 。 2 . 4 超 高密度 钻 井液体 系配方 与性 能 依据 上述 构建方 法 , 通 过研 发优选 关键 处理剂 , 并经 室 内试验 对配 方 进行 优 化 , 形 成 了超 高密 度 淡 水 钻井 液和盐 水钻井 液 2套钻井 液体 系 。 2 . 4 . 1超 高密度 淡水钻 井液 2 . 7 5 k g / L超高密度淡水钻井液配方 0 . 5 膨 润 土浆 3 . 0 ~ 4 . 0 S MS 一 1 9 1 . 0 ~ 2 . 0 S ML 一 4 十 1 . 0 ~ 1 . 5 S ML P 0 . 8 ~ 1 。 0 % S ML C0 . 8 ~1 . 0 S ML - T适量 S ML - S P适 量 Na OH重 晶石 。 将 2 . 7 5 k g / L超 高 密度 淡水 钻 井液 在 不 同温度 下滚动 t 6 h后 , 测 其 性能 , 结 果见 表 3 。由表 3可看 出, 2 . 7 5 k g / I 超高密度钻井液在 1 2 0 , 1 5 0和 1 6 5℃ 高温下 滚 动 1 6 h以及 在 1 2 O℃ 下滚 动 4 8 h后 , 均 具有 良好 的流变性 及较 低 的高温 高压滤 失量 。 在密度 2 . 7 5 k g / L钻井 液的基 础上 , 将 钻井液 密 度提高 至 2 . 8 5 k g / L , 测其 性 能 , 结果 见 表 4 。从 表 4 表 3 2 . 7 5 k g / L超高密度钻井液性 能 T a b l e 3 U l t r a - h i g h d e n s i t y I 2 . 7 5 k g / L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p r o p e r t y 表 4 2 . 8 5 k g / L超高密度钻井液性能 T a b l e 4 Ul t r a - h i g h d e n s i t y 2 . 8 5 k g / L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p r o p e r t y 注 “ 一 ” 表 不 未 测 出 ,FI 司。 可 以看 出 , 2 . 8 5 k g / L淡 水钻 井液 在 1 2 0和 1 5 0℃高 温下老化 1 6 h 后 , 流变 性能较 好 , 高 温高压 滤失 量均 低 于 1 0 mL 。 2 . 4 . 2超 高密度 盐水钻 井液 超 高密度 盐水 钻 井 液 配方 1 . O O 膨 润 土 浆 3 . 5 O ~ 4 . O 0 S MS - 1 9 1 . 8 O ~ 2 . O O S ML 一 4 1 . 5 0 ~1 . 8 O S ML P0 . 3 5 % ~0 . 5 0 S ML ~ C 1 . O O ~ 1 . 2 0 S M LT 0 . 3 5 ~ 0 . 5 0 0 o S ML S P 1 0 . 0 0 Na C 1 适 量 Na OH 重 晶 石 。 表 5 是不同密度盐水钻井液在 1 2 0和 1 5 0℃下老化 1 6 h后的性能。从表 5可看 出, 超高密度盐水钻井 液在 1 2 0℃下 老 化 1 6 h后 还具 有 良好 的流 变性 及 较低的高温高压滤失量。 表 5 超 高密度盐水钻 井液性能 Ta b l e 5 Ul t r a - hi g h de n s i t y b r i ne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pr o pe r t y 试验条件 密度/ k g L _ 。 高温高压滤失/ mL p H值 静切力/ P a 8 . 0 / 1 6 .5 1 2 . 0 / 2 8 . 0 1 6 . 0 / 3 2 . 0 1 5 . 0 / 3 0 . 0 1 2 O℃ / 1 6 h 1 2 O ℃ / 1 6 h 1 2 0℃ / 1 6 h l 5 O ℃ / 1 6 h 1 5 1 5 1 1 8 3 现场应用 官 深 1井是 中 国石 化部署 在贵 州官 渡地 区 的一 口重点预探井, 设计井深 4 1 l O 1 T I , 主要 目的层为下 二叠统茅 口组, 兼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飞仙关组及 上二 叠 统长 兴 组。该 井 地质 预测 地 层 压力 系 数 2 . O O ~2 . 4 0 , 钻 井液设计 最高密 度为 2 . 4 0 ~2 . 5 5 k g / L 。同时, 根据该 区块 以往钻遇地层情况 , 要求 配备 2 . 8 5 k g / L超高密度储备浆 。 根据官深 1井的实际情况 , 在前期准备试验的基 础上 , 确定采用淡水超高密度钻井液。为了验证室内 研究的可靠性, 首先在现场配制了密度 2 . 8 5 k g / L 的钻 井液 , 其 在 1 2 0℃下 老 化 1 6 h后 的性 能 为 密 度 2 . 8 8 k g / L, 黏度 1 7 5 S , 高温高压滤失量 7 . 6 mL, p H值 9 . 5 , 静切力 1 1 . 0 / 3 2 . 5 P a , 六速黏度计 2 0 0 , 塑 度 一 一 黏一 0一 一 速一 一 ∞ _。 第 3 9卷 第 6期 林 永学等. 超 高密度钻 井液技术 5 1 0 0 , 6和 3 转 的读 数分 别 为 2 4 4 , 1 4 3 , 3 5 , 3 0 。可见 , 所配钻井液经高温老化后流动性及其他性能 良好 , 能够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该井钻至井深 2 8 6 7 . O 0 r n , 以 2 . 4 5 k g / I 钻井液 替换井筒中 1 . 7 0 k g / L钻井液开始 三开钻进 。在三 开 的 2 9 1 2 . 8 0 ~ 2 9 1 4 . 1 1和 2 9 2 7 . O 0 ~ 2 9 3 0 . O 0 r n 井段钻遇含气层 , 气侵导致钻井液密度降低, 将钻井液 密度提高至 2 . 5 5 k g / I 压稳。当钻至井深 2 9 5 5 . 4 2 IT 1 时, 钻遇高压流体层 , 钻井液密度由 2 . 5 4 k g / L降至 2 . 3 8 k g / L , 黏度由 7 6 s 降至 5 0 s , 直接用 2 . 8 5 k g / L 储备浆循环压井。压稳后 , 以密度 2 . 8 5 k g / L钻井液 恢复正常钻进 , 钻进过程中钻井液密度最高达到 2 . 8 9 k g / L 。当钻至井 深 2 9 5 4 . 9 0 m 时发 现溢 流 , 停 止 钻 进 , 在 节流状 态 下用 密度 2 . 8 9 k g / L的钻井 液 压井 , 整个压 井过程 耗时 1 1 6 h , 在此期 间 未发现 超 高密度 钻井液有沉降现象。在中完井深 3 7 0 0 . O 0 i 1 1 进行电 测时, 仪器顺利到底 , 无阻无卡现象 , 测井作业期间静 止 3 9 h , 钻井液 性能 稳定 , 无沉 降 。该 井三 开井 段 以 密度 2 . 7 5 ~2 . 8 9 k g / L的钻 井液 安全 钻进 7 4 5 . 0 0 m, 钻进过程 中不 同井段 的钻井 液性能见表 6 。 表 6 官深 1井不 同井段 的钻 井液性能 Ta bl e 6 Dr i l l i ng flu i d pr o pe r t y a t di f f e r e nt s e c t i o n i n W e l l Gu a n s h e n 1 4 结论 1 通过研制低黏度效应 的降滤失剂及分散剂等 关 键处理 剂 , 形成 了抗 温达 1 2 0 1 5 0℃ 、 密度 2 . 7 5 ~ 2 . 9 0 k g / L超高密度钻井液体 系, 该钻井液体 系具 有 良好 的稳 定 性 、 流变性 以及 抗盐 性 。 2 在 官 深 1井 三 开 井 段 应 用 密 度 为 2 . 7 5 ~ 2 . 8 9 k g / I 的超 高密 度 钻 井 液安 全 钻 进 7 4 5 . 0 0 m。 表明超高密度钻井液体 系具有 良好 的施 工可控制 性 , 在 官渡地 区第一 次 实 现 了探 明超 高压 盐 水 层 下 油气 的 目标 。 参 考 文 献 Re f e r e n c e s E 1 ] E z e l l R, Ha r r i s o n D J . D e s i g n o f i mp r o v e d h i g h d e n s i t y , t h e r ma l l y s t a b l e d r i l l i n f l u i d f o r HTHP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R] .S P E 1 1 55 3 7, 2 0 0 8 . E 2 ] E 3 3 [ 4 ] E s ] Gr e g o i r e M , Ho d d e r M , Pe n g S hu a n g J u n, e t a 1 . S u c c e s s f u l d r i l l i n g o f a d e v i a t e d, u l t r a H THP we l l u s i n g a mi c r o ni s e d b a r i t e f l u i d R 1 . S P E / I AD C 1 1 9 5 6 7 , 2 0 0 9 . Ca r b a j a l D, Bu r r e s s C, Sh u mwa y B, e t a 1 . Co mbi n i n g p r o v e n a n t i s a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f o r HPHT No r t h S e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c l a y f r e e o i l b a s e d f l u i d a n d s y n t h e t i c , s u b mi c r o n we i g h t ma t e r i a 1 r R] . S P E / I ADC 1 1 9 3 7 8 . 2 0 0 9 . S p o o n e r M ,M a g e e K , Ot t o M ,e t a 1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 i gh t e mp e r a t u r e p o l y m e r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o n s m a c k o v e r o p e r a t i o n s i n mi s s i s s i p p i t h e AADE 2 0 0 4 Dr i l l i n g Fl u i d s Co nf e r e n c e , Ho u s t o n , T e x a s , Ap r i l 6 - 7 , 2 0 0 4 r C ] . AI S a e e d i M J,A1 一 Kh a y y a t B,Al En e z i D,e t a 1 .Su c c e s s f u l HPH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o t a s s i u m f o r ma t e / ma n g a n e s e t e t r a o x i d e f l u i d h e l p s i mp r o v e d r i l l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ma g i n g l o g q u a l i t y [ R] . S P E1 3 2 1 5 1 , 2 O 1 0 . [ 6 ] 程启 华 , 杨 青廷. 赤水地 区深井超高 密度钻井液技 术问题 的研 究及应用[ J ] . 钻采工艺 , 2 0 0 6 , 2 9 2 1 1 0 1 1 1 , 1 1 7 . C h e n g Qi h u a , Ya n g Qi n g t i n g . R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o f u l t r a h i g h d e n s i t y mu d o n d e e p we l l i n Ch i s h u i Ar e a E J ] . Dr il l i n g P r o d u c t i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6 , 2 9 2 1 1 0 1 1 1 , 1 1 7 . [ 7 ] 张斌 , 卢 虎, 王 秀平 , 等. 克拉 4井超 高密度钻井液 现场应用技 术[ J ] . 钻井液 与完井液 , 2 0 0 7 , 2 4 5 2 2 ~ 2 5 . Z h a n g B i n, I u H u , W a n g Xi u p i n g, e t a 1 .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u l t r a h i g h d e n s i t y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i n We l l Ke l a 4 [ J ] .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Co mp l e t i o n F l u i d, 2 0 0 7, 2 4 5 2 2 2 5 . [ 8 ] 张东海 , 马洪会. 超高密度钻井液 在官 7井 的应 用E J ] . 钻井液 与完井液 , 2 0 0 6 , 2 3 5 8 - 1 1 . Zh a n g Do n g h a i , M a Ho n g hu i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u l t r a high d e n s i t y mu d i n We l l Gu a n 一 7 [ J ]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C o mp l e t i o n Fl u i d, 2 0 0 6, 2 3 5 8 -1 1 . [ 9 ] 刘明华 , 苏雪霞 , 周乐海 , 等. 超高密度钻井 液的室 内研 究[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8 , 3 6 2 3 9 4 1 . Li u M i n gh u a , Su Xu e x i a , Zh o u Le h a i , e t a 1 . La b o r a t o r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a n u l t r a h i g h d e n s i t y mu d [ J ] . P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e c hn i q u e s , 2 0 0 8, 3 6 2 3 9 4 1 . [ 1 O ] 蔡利山, 胡新中, 刘 四海 , 等. 高密度钻井液瓶颈技术问题分析 及发展趋势探讨E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 0 0 7 , 2 4 增刊 1 3 8 4 4 . Ca i L i s h a n, Hu Xi n z h o n g, L i u S i h a i , e t a 1 .Hi g h d e n s i t y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b o t t l e n e c k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t h e p r o g r e s s e s t h e r e o f [ J ] . Dr i l l i n g Fl u i d Co mp l e t i o n F l u i d, 2 0 0 7, 2 4 Su p p l e me n t 1 3 8 4 4 . [ 1 1 ] 肖超 , 宋明全 , 刘 贵传, 等. 缅甸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