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台-H3Z双层鱼骨型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pdf
第 3 8卷 第 3期 2 1 0年 j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I t- TI l 卜 I j M DRI I I 1 N TECI 1 NI QUE S V O 1 . 3 8 \ . 3 M a v. 2 01 ] . _ 钻 井与完 井 边台- H3 Z双层鱼骨型分支水平 井钻 井技术 张 辉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钻井二公司,辽宁 凌海 1 2 1 2 0 7 摘 要 简要 介 绍 了 国 内首 口 TAML 4级 完 井 同向 双 层鱼 骨型 分 支水 平 井 边 台一 H3 Z井 的设 计 概 况 , 分析 了该 井的钻井技 术难 点, 从井眼轨迹控制 、 动 力钻 具选择 、 钻 具组合和 钻井 液体 系的优 选 、 窗 IJ “ 保 护、 套管 内分支 与完 井 、 悬空侧钻及 夹壁墙的保护 等方面, 对该井所采取 的技术措施进行 了详细介 绍。该井的成功 , 为应 用分 支水 平井 技术开发古潜山难动 用储量 、 提 高单井产量 、 提 高采收 率、 降低 综合 开发成本 、 提 高经济效益开辟 了新的途径。 关 键词 水 平 井 ;分 支 井 ;井眼 轨 迹 ;辽 河 油 田 ;边 台一 H3 Z井 中图分类号 TE 2 4 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 0 8 9 0 2 0 1 0 0 3 0 0 4 4 0 5 辽河油 田的边 台区块位 于辽 宁省 沈 阳市于 洪区 马三家子 乡高 家窝 堡东 南 , 区域 内地势 平坦 , 海拔 一 般在 3 0 m左右 , 地 面上 多为农 田。该 区块 的油 藏属 于古潜 山裂缝 性块状 油藏 , 受 中高 角度 裂缝 的影 响 , 没有稳定分布 的隔夹层 。而鱼 骨型分 支 水平 井可 以 从一个井眼 中获得最 大的总水平位移 , 在 相 同或 不 同 方向上钻穿不 同深度 的多套 油气层 , 能大幅度增加 油 气层的裸露面积 , 从而达到 提高油 井产量 和采 收率 的 目的l 】 。 ] 。为此 , 辽河 油 田边 台 区块部 署 了双层 鱼 骨 型分 支水平井边 台一 H3 Z井 , 以利用 分支 水平 井开 发 边台古潜 山北部 难动 用储 量 , 开 发不 规则 的油层 , 达 到提高采收率 的 目的。因此分 析边 台一 H3 Z井 的技 术 难 点 , 总结钻 井技 术措施 及施 工 经验 , 对推 广分 支 水 平井 和降低油 田开发成本具有 重要 意义 。 1 边 台一 H3 Z井设计概况 1 . 1地质设计 边 台古潜 山钻井揭 露 的地层 自下而 上发育 有太 古 界 , 下 第三 系沙河 街 组 、 东 营组 , 上第 三 系 和第 四 系地 层 , 其 中太 古 界是 该 区块 主要 目的层 段 。太 古 界地 层 主要 由鞍 山 群变 质 岩 组成 , 储 集 岩 以混 合 花 岗岩 、 浅粒 岩为 主 , 为无 底水 裂缝性 块状 油藏 。 1 . 2工程 设计 主井 眼 1设计 完钻 井深 3 2 6 0 . 9 6 I“1 “1 , 完钻 垂 深 2 3 3 3 . 5 O 1T I 。主井眼 2 设计完钻 井深 3 1 1 】 . 2 5 I T I , 完 钻垂 深 1 1 2 4 . 7 0 IT I 。主井 眼 1包含 6 个鱼骨分 支 , 侧 钻点间 隔 1 4 0 . 0 0 I T I , 设 计 鱼 骨段 平 均 长 1 9 0 . O 0 l n 。 主井眼 2开窗位置井深 1 8 6 0 . 0 0 I T I , 其 中包含 5个鱼 骨分支 , 侧 钻 点 间 隔 1 4 0 . 0 0 I T I , 设 计 水 平 段 平 均 长 1 8 0 . 0 0 IT I 。设计 井身结构 和 套 管程 序 为 一 开 , 采 用 4 4 4 4 . 5 mm钻头钻 至井 深 2 0 2 . 0 0 mm, 4 3 3 9 . 7 m m 套 管下深 2 0 0 . 0 0 m; 二开 , 采用 4 3 1 1 . 1 m m 钻头钻至井 深 2 2 9 7 . O 0 m, 2 4 4 . 5 ram套 管 下 深 2 2 9 2 . 0 9 I T I ; 三 开 , 采用 2 1 5 . 9 r n m 钻 头钻 Z 1和 z 2两个 主 分支 井 眼和 1 1 个分支井 眼, Z 1主分 支井 眼钻深3 2 6 3 . 5 3 m, 1 7 7 . 8 mm筛 管下 深 3 2 6 3 . 5 2 I T I , Z 2主分 支 井眼钻 深 2 1 7 2 . 4 7 1“i “1 , 1 7 7 . 8 mm 筛管下深 3 1 7 2 . 4 7 m。鱼 骨井段设 计数 据见 表 1 。 表 1 鱼骨井段设计数据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9 1 1 ; 改 回 E l 期 2 | 1 l J Ij 3 作 者 简 介 张 辉 1 ‘ 7 6 . 男 . 甘 肃 靖 远 人 . 2 0 0 0年 毕 也于 江 汉 石油学院石油Z - 程专业. Z - 程 师. 主要从事钻井现场施工及水平乒技 术研 究工 作 联 系方 式 0 ,1 2 7 7 6 1 l l 3 . z } mn g h 1 . g \ v d c a 1 p c . ㈣n 1 . 1 第 3 8卷 第 3期 张 辉 边 台一 H3 Z双 层 鱼 骨 型 分 支水 平 井 钻 井技 术 2 技术难点 2 . 1井眼轨迹 控制 1 设计井眼轨 道复 杂 , 尤其 水 平井 段 窗体 设 计 较窄 , 垂 向1 IT t , 横 向2 r o , 井 眼轨迹 控制难度大 ; 2 两个 主井 眼分支 , 有三段 大斜 度井段 ; 3 主 井 眼 分 支 2属 “ 增一 稳一 降一 稳一增 降稳” 轨迹类 型 , 属 阶梯状 , 且 双连 弧垂 深 差较 大 , 落差 5 3 . 0 0 m, 设计最 大井 斜角 1 0 0 。 。 2 . 2 分 支侧 钻 由于分支侧钻点处于含石英混合花岗岩的潜山 地 层 , 可 钻性差 , 研磨 性强 , 悬空 侧钻 难度很 大 。 2 . 3管柱 重入 边 台一 H3 Z双 层鱼 骨 分支 水平 井 在每 个 主分 支 内采用 了由近 到远 的 自然 施 工 顺 序 , 即在 第 一 主 分 支 内施工顺 序 为“ 第 一 主 分 支井 眼一 鱼 骨 1 一 第 一 主分 支井 眼一鱼 骨 2 一 ⋯⋯ ” , 这 种顺 序 可对 分 支 侧 钻提供 一个 较好 的条 件 。 同时 , 在前 面分 支 井 眼完 成后 , 必 须保 证在 下 步工 序 中管 柱不 再 进 入 前 面 的 分支井 眼 , 完 全在 主井 眼 内, 实现管 柱重 入 。该 井 主 分支管 柱重 入采用 低 边 侧 钻进 行 轨 迹 控制 , 管柱 下 人时依靠重力只沿井眼低边前进 , 实现主分支管柱 重入 。 2 . 4分 支 窗体 由于第二 主分 支眼井 段较 长 , 分 支 比较 多 , 起 下 钻 频繁 , 容易损 坏 窗体 ; 第 二 主 分 支 井 眼完 钻 , 预 开 孑 L 筛 管 的下人 与第一 主分 支井 眼矫 正 成为分 支窗 体 技术 难点 。 2 . 5技术 套管 固完 井 由于 中完 完 钻进 入 潜 山 面 1 0 0 . 0 0 r n多 , 压 力 层 系 不 同 , 容 易 导 致 井 漏 , 技 术 套 管 外 径 比 较 大 2 4 4 . 5 mm , 下 深 比较 深 , 导致多 方 面的 固井 问题 。 因此采 用 以下方法 固井 1 采用 C X 一 Ⅱ 高效 冲洗液 。共用 C X l I高效 冲洗液 2 0 1T I 。 , 环空液 柱 高度在 2 5 0 m 以上 , 紊 流接 触 时间在 1 0 mi n以上 , 有 效 清洁 了套 管 界 面 , 改 善 了套管 和地层之 间界 面 的亲水性 , 确保 了固井质 量 。 2 实施 近 平 衡压 力 固井 。准 确 计 算 固井 施 工 过 程 中井底 潜 山地 层 最 大 当量 钻 井 液 密度 , 采 用 低 密度双凝 水 泥浆体 系 , 实 现 了平 衡压 力 固井 , 有效 防 止 了 固井 施工 中井 漏 的发 生 。 3 主要技术措施 3 . 1 井眼轨迹 控 制技术 井 眼轨迹控 制技 术是 水平井 核心 技术之 一 。轨 迹控 制难 度 与 油 藏 结 构 及 对 其 了解 程 度 有 密 切 关 系 , 要 针对 油藏特 点来 确定施 工方 案 。 1 选 用合适 弯度 的单 弯螺 杆钻 具 , 采用 变 曲率 分 次定 向 , 即在满 足设计 造斜 率 的条件下 , 采用 转盘 旋 转复 合 钻 进 和螺 杆 钻具 滑 动钻 进 交 替 进 行 的方 式 , 使井 眼轨 迹 圆滑 。 2 为保证造斜率 , 采用 高钻压、 低排量滑动钻 进 方式 增斜 , 大排量 循环 方式携 岩 , 确保 同时满 足造 斜率 和井 眼清 洁两 方面 的要求 。 3 做好井底预 测和待钻井眼设计 , 以入靶 点 “ 软 着陆 ” 为 目标 点 进 行 待钻 井 眼 设计 , 使 实钻 井 眼 轨迹 与设 计井 眼 轨道 尽 量 接 近 。同 时 , 在人 靶 前及 时调 整好 轨迹姿 态 , 确 保准 确入靶 。 4 在 稳斜 段 和 水 平段 控 制 中 , 采 用 小钻 压 、 大 排量旋 转钻 进 , 减 小增 斜率 , 或采 用螺杆 间歇造 斜调 整井 眼轨迹 。 3 . 2动 力钻 具 的选择 与钻具 组合 优选 在 造 斜井 段 , 选 用 工具 造 斜率 能 力 略高 的螺 杆 钻 具 , 确保造 斜率 。在 井 斜角 大 于 3 0 。 后 , 采用 倒 装 钻 具组 合 , 以保 证 钻 压 的传 递 。在 能 保 证 井 眼轨 迹 控 制 的前提下 , 尽 可能简 化钻具 组合 。 3 . 3井眼清洁 与安 全钻 井 提高 钻井 液携岩 能力 , 增大 循环排 量 , 提 高环 空 返速 , 确保 井 眼清 洁 ; 强化 钻 井 液 的 固相 控 制工 作 , 使用 好 固相控 制设 备 , 保 证 固相控 制 效 果 。定期 进 行短起 下钻 作业 , 在井 眼轨 迹允许 的条 件下 , 尽 量 多 转动 钻具 , 最大 限度 破 坏 岩 屑床 , 防止 砂 桥 的形 成 。 尽量加快接单根速度, 采用晚停泵、 早开泵, 缩短停 泵 时 间 , 避 免沉砂 卡钻 。下钻 遇 阻 , 采用 螺杆钻 具定 向滑 动划 眼 。 3 . 4钻 井液 体 系优 选 在 不 同井 段采 用 合适 的钻 井液 体 系 , 保持 合 理 的流变性, 使其具有较好的动切力和静切力 , 保持低 返速 下 的黏 度和凝 胶 强 度 , 使其 具 有 较 好 的悬 浮 能 力 , 以保证充 分携岩 。 二开造斜段 地层 以泥岩为主夹少量 砂岩 , 泥 岩造 浆 比较严重 。在 实 际施工 中, 采 用硅 氟 混油 钻井 液 , 对 其性能进行适 当 调整 , 及 时补 充膨 润 土 , 并加 人 封 堵剂、 流型改进剂 , 使其具有 良好的流变性和携岩造 壁性。同时补充适量的柴油以改善泥饼质量, 降低摩 阻; 充分利用振动筛、 除砂器等设备加强固相控制 ; 加 入柴油、 机油和石墨粉, 提高润滑性 , 降低摩阻。 三开 水平 段及 分 支 井段 的关 键 问题 是 携 岩 、 润 滑及保 护油层 。水平 段钻进 时 , 因钻井 液性 能稳定 , 其维护 处理 主要 以补 充钻 井 液 量 为 主 , 同时 加 强 固 相控制 , 严格控 制 钻 井 液密 度 。工 程 与钻 井 液 要相 互 配合 , 进行必 要 的短起下 钻和通 井 , 这 样才 能破坏 岩 屑床 , 避免 出现遇 阻遇卡 现象 , 携岩不 充分 时可采 用 打“ 稠 塞” 的方式 进 一 步清 洗井 眼 , 防止 卡 钻 事故 的发生 。 3 . 5窗 口保护 措施 为保 护窗 口, 钻第 二主分 支井 眼时需 注意 1 下螺杆 钻具 过程 中 , 钻 头经 过 窗 口时下 钻速 度 要慢 , 下钻遇 阻不 可超 过 5 O k N, 遇 阻后 , 上 提 钻 具 , 使钻 头 处 于 导 斜 器 上 面 2 . O 0 m 处 , 钻 具 转 动 9 0 。 , 再 次下放 , 多次试 探后 找到合 适 的方 向通 过 ; 2 起螺杆钻 具过 程 中 , 钻头 或稳 定 器经 过 窗 口 时起 钻速度 要 慢 , 钻 头 在 窗 口位 置 遇 卡 时 , 下 放 钻 具 , 钻具转 动一定 角度 上提 , 多次试探 后找 到合适 的 方 向上提钻 具 ; 3 钻 头在 窗 口遇 阻时 , 不 可 以在窗 口处 , 导 斜 器斜 面上直 接转 动 , 否 则容 易 出 现卡 钻 和钻 头 损 坏 等 复杂情况 ; 4 每 次钻 进 后 , 起 钻前 要 充 分循 环 钻 井 液 , 使 井 眼 内的岩 屑返净 , 避 免在窗 口处沉 积 , 给以后 的完 井施工 带来 麻烦 。 3 . 6套管 内分支 完井技 术 由于套管 分 支 处 井 斜 角较 大 井 斜 角 2 3 。 , 套 管壁较厚 2 4 4 . 5 mm 套管 的壁 厚 为 1 1 . 9 9 mm , 开窗点地层岩性为混合花 岗岩 , 质地坚硬 , 可钻性 差 , 为 了确 保 窗 口的高 度 与宽 度 满 足后 续 的 完 井施 工 , 成 功置换 导斜器 , 该井 采用 了辽河 油 田 自主研 制 的导斜工 具 。 1 主 井眼准 备 首先 采用 ≠ 2 1 5 . 9 mm 专 用通 径规通 技术 套管 内径 , 试 探 技 术套 管 内的 可通 过 能 力 , 顺 利 下 钻 至 井 深 2 0 0 0 . O 0 r n , 无 遇 阻显 示 说 明 套管 内坐导斜 器 的条 件 良好 ; 将 导斜 器 底座 送 人 预 定位置 , 丢手 ; 然后 下 定 向套 , 利用 有 线 随钻 测 量仪 测底座 内定 向套 的斜 面 和 高边 ; 最 后 将 下入 导 斜器 管柱组 合并 坐在底 座 上 , 使 导斜 器 斜 面 方 向设 在 预 定 的高 边方 向 。 2 开 窗与 修 窗 采用 2 1 5 . 0 mm 铣锥 , 优选 合 适 的开窗 参 数 , 进 行 开 窗侧 钻 , 待 开 窗 成 功 后 上 提 , 转动钻具并慢速下放 , 修复窗 口, 直至上提下放 畅通无 阻 。 3 Z 2分 支完 井作业 首先 下 入 6 2 . 0 mm 捞 矛将导 斜器 打捞 出来 , 下 钻 充 分 冲洗 定 向套 内的沉 砂 和水 泥 ; 再将 空 心导斜 器送 至定 向套 位置 , 调整好 方 向, 然 后 用 ≠ 2 0 0 . 0 mm 弓 l 子试 过 窗 口 , 若 无 异常 情 况 , 证 明窗 口对 正 情 况 良好 。最 后用 钻 杆 将所 有 管柱下 至预定 位置 , 使 悬 挂 器 坐挂 在 空 心导 斜 器尖 部 , 并丢 手起钻 。 4 贯通作业首先用 j 5 1 6 0 . 0 mm可退捞矛打捞 出内衬 管 , 再 将 j I 1 5 2 . 4 mm钻头 下到 Z 1 分支 井眼 内 钻穿水 泥 塞 。然 后 用 7 3 . 0 mm 钻 杆 j l 1 2 7 . 0 mm 钻杆试下, 若进入 z 1分支井 眼的内筛管 , 证明两个 主 分支井 眼都 可重人 。 3 . 7悬 空侧钻 技术 该井采用 “ 2 1 5 . 9 mm主井 眼 2 O O . 0 mm分支 井眼” 复合井 眼侧 钻技 术 , 在不 影 响开发 效 果 的前提 下 2 o o . 0 mm 井眼 比 2 1 5 . 9 m m 井 眼 在储 层 内 的 裸露面积减少 7 , 可成功解决悬空侧钻的难题。 复合 井 眼侧 钻 技术 是 在分 支 自然 顺 序施 工 中 , 首先选 用设计 尺 寸钻 头 钻 至 分 支点 , 然 后选 用与 设 计欠 尺寸钻 头钻 分支井 眼 , 待 分支 井眼完 成后 , 再选 用设计尺寸钻头钻分 支主井 眼。这 样 , 在分 支侧钻点 处形成大小井 眼交 界 台阶 , 可 以实现 加压 侧钻 , 完全 解决 了悬 空侧 钻 的难 题 , 侧 钻 时 间 由原 来 的 1 2 0 ~ 1 5 0 h降 至 7 ~1 2 h , 侧钻效 率 提 高 了 1 O倍 以上 , 实 际钻井 周期 比设计 缩短 了近 4 5 d 。 1 要防止钻具或完井管柱再进入各分支井眼。 在鱼骨 型分支 水平 井 各 分 支井 眼的 轨迹 控 制 中 , 必 须 保持 最终形 成 的主井 眼垂 向轨迹 在各分支 井眼 的 下 部 , 使 钻具或 完井 管 柱 在 重力 的作 用 下沿 主井 眼 前行 。 2 必须保证分支井眼与主井眼之间开始分叉的 夹壁墙快速形成并具有不易坍塌的特性 。为防止侧 第 3 8卷 第 3期 张 辉 边 台 H3 Z双 层 鱼 骨 型 分 支 水 平 井 钻 井技 术 钻分支井 眼与主井眼之 间的夹壁 墙坍塌 , 井壁稳 定是 施工 中的一 大难 题 。因此 , 在侧 钻过 程 中 , 必 须快 速 形成夹壁墙 , 并且夹壁 墙形状不可形 成单 一的垂 直方 向。使最终形成 的夹 壁墙 在垂 向和水 平方 向上都 产 生分离 , 以防止夹壁墙 在重力作用下坍 塌 。 3 悬 空侧 钻 施 工过 程 中 , 可 按 照 划槽 、 打 窝 和 控制定 向钻进 速度 3个 步骤进 行主 井 眼的侧钻 。该 井主要采 用控 制定 向钻进 速度 进行 悬空侧 钻 。 4 新 的主 井 眼形 成 后 , 当下 钻 至分 支 处 后 , 依 靠 钻具重 力 的作用 , 确保顺 利进 入主 井 眼中 。 3 . 8夹 壁墙 的保护 在悬 空侧钻 时 , 主 要 以 降斜 为 主 , 略 摆 方 位 , 尽 量不 要让 分支井 眼与 主井 眼形成 上下井 眼 。起钻 与 下钻 时在 分 支 点 应 该 控 制起 下 钻 速 度 。正 常钻 进 时 , 若 出现 憋泵现 象 , 应 分 析 原 因并 及 时 采 取措 施 , 以防止 夹壁 墙倒 塌 。 4 实钻数据 边 台一 H3 Z 井 钻 成 了 2个 主 井 眼 , 1 1个 分 支 井 眼 , 总进 尺 6 6 5 8 . 0 0 m, 储 层 内进尺 4 8 8 5 . 0 0 m, 分 潜山面 1 7 7 4 m 3ll 1 2 44 5 支 井 眼总进 尺 2 1 0 1 . 0 0 m, 平均机械钻速 4 . 5 5 m/ h 。 该井主井 眼 Z 1和 Z 2的完钻井 深分别 为 3 2 4 8 . 0 0和 3 1 l 0 . 0 0 r n , 其水平段 长分别为 9 7 5 . 0 0和 7 4 4 . 0 0 m, 其最 大水 平 位 移 分 别 为 1 2 7 9 . 4 2和 1 2 7 9 . 2 l m。 该井钻 井周 期 1 7 1 d , 建井 周 期 1 9 1 d 。该井 主 井 眼 和分支 井 眼实钻 数据见 表 2 , 实钻井 身结构 见 图 1 。 表 2边 台- H 3 Z 井主分支 井眼和分支井眼实钻数据 5 结论与认识 图 1 边 台- H3 Z井 实 钻 井 身 结 构 地 层 的分 支侧 钻效率 。 1 自主完 成 了 国 内第 1口同 向双 层 鱼 骨 型 分 支水 平井 , 形 成 了一 套 古 潜 山裂 缝性 储 层 鱼 骨 型 分 支水 平井钻 井工 艺技术 。 2 应 用复 合 井 眼 分 支侧 钻 技 术 提 高 了古潜 山 mi ll x3 1 1 0m rai n31 O 9m mi l l X3 2 4 8m ml T l 3 24 7m 3 采用主井眼低边侧钻技术 , 实现 了主水平井 眼 管柱重人 , 起下钻及下筛管没有出现遇阻 、 井塌现象 。 4 采用 了优质 的钻井 液 体 系 , 保 证 了井 眼清 洁 效果 , 降低 了摩 阻和 扭矩 , 保 护 了储层 。 5 钻好 直井段 , 对后 期施 工 影 响很 大 。若 直井 段漂 出 的位 移较 大 , 进 行 后续 的造 斜 段及 分 支 井 眼 施 工时 , 摩 阻会 增大 , 发 生井 下事故 和 出现井下 复杂 情 况 的概 率会增 大 , 影 响钻井 安全 和速度 。 参 考 文 献 [ 1 ] 耿应春 , 韩来聚, 王爱 国, 等. 胜利油田 C B 2 6 B Z P 1鱼骨状水平 分支井钻井技术_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7 , 3 5 5 5 2 5 4 . [ 2 ] 王正湖 , 唐志军 , 王敏生 , 等. 国 内第一 口分支水平井钻 井技术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1 , 2 9 1 7 - 9 . E 3 ] 安克 , 王敏生. 胜利油 田分支井 钻井技术现状 及展望[ J ] . 石油 钻探技术 , 2 0 0 3 , 3 1 6 7 - 9 . E 4 ] 林 晶, 王新 , 宋朝晖. 新疆油 田浅层稠油鱼骨型分支水平井技术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7 , 3 5 2 1 1 一 l 4 . I s ] 王新 , 宋朝晖 , 李 晓军 , 等. 新疆油 田 L u HW3 I O Z双分支水平井 钻井技术[ J ] . 石油钻探技 术, 2 0 0 9 , 3 7 5 1 1 8 - 1 2 0 . [ 6 3 郑毅 , 黄伟和, 鲜保安. 国外分支井技术发展综述[ J ] . 石油钻探 技 术 , 1 9 9 7 , 2 5 4 5 4 5 7 . [ 7 ] 崔海林 , 唐洪林 , 闫振来 , 等. 鱼骨状水平 分支井建3 5 一 支平 1井 钻井技术[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2 2 3 - 2 7 [ 审稿 都振川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Do u b l e La y e r Fi s h b o n e Ho r i z o n t a l M u l t i l a t e r a l W e l l Dr i l l i ng Te c h no l o g y o n Bi a nt a i - H3 Z W e l l Zh a n g hu i Se c o n d Dr i l l i n g Co mpan y ,Gr e a t W a l l D r i l l i ng Expl o r at i o n Co r po r at i o n,CN PC,Li n ghai ,Li ao n i ng,1 2 1 2 07,Chi n a Ab s t r a c t Bi a nt a i H3Z W e l Ii S t he f i r s t a c c o r d a nt d o ub l e l a y e r f i s hb o ne h or i z o n t a l we l I c o m p l e t e d wi t h TAM L4 t e c h no l o gy i n Ch i na .Thi s pa p e r de t a i l s t e c h ni c a l c h a l l e n ge s o f t h i s we l l ,i nc l u d i ng we l l p a t h c o n t r o l ,m u d m o t o r s e l e c t i o n,b ot t o m h ol e a s s e mbl y a n d dr i l l i ng f l ui d o pt i m i z a t i o n,s i de t r a c ki n g,pr o t e c t i o ns t o l a t e r a l dr i l l i ng a n d c o mpl e t i o n i ns i d e c a s i n g s t r i ng s .Th e s uc c e s s i n t hi s we l l p r o vi de s a n e w m e t h od t o de ve l o p t he ha r d t o r e c o v e r r e s e r v e s i n bu r i e d h i l l r e s e r v oi r ,t o i mpr o v e t he r e c o v e r y f a c t o r,s i ng l e we l l p r o d u c t i o n,t o r e d u c e t h e p r o j e c t c o s t a n d t o e n h a n c e e c o n o mi c b e n e f i t s . Ke y wo r d s h o r i z o n t a l we l l ; mu l t i l a t e r a l we l l ; h o l e t r a j e c t o r y ; Li a o h e Oi l f i e l d ; We l l B i a n t a i H3 Z 矫 不 ’ } 矫 也 ; { ’ 欢迎订阅 2 0 1 0年 石油钻探技术 期刊 石油钻 探技 术 创 刊于 1 9 7 3 年 , 是全 国 中文核 心 期 刊和 历 年 中 国科 技论 文 统 计 源 刊 , 被 美 国 石 油 文 摘 、 中国石油 文摘 和 中国地质 文摘 等大量 摘录 。 本刊 主要报道 国内石 油工 程 包 括钻井 、 钻井 液 、 固井 、 完井 、 开采 等专 业 以及 钻采 机械设 备与 自动化方 面 的科技进 展和 现场经 验 , 适 当介绍 国外石 油工 程技术 发 展 的水平 和 动 向。栏 目包 括 教 授专 家 专栏 、 钻井 与完井 、 固井与泥浆 、 工具与设备、 试井与开采、 现场与经验、 管理与发展、 动态与信息。适合于石油、 海洋、 地 矿行业 广大 钻井工 程技术 人员 、 高等 院校师 生和 经营管 理者 阅读 。 本 刊 自 1 9 9 3 年 开办彩 色广 告 以来 , 成效 显著 , 已成 为石 油 、 海 洋 、 地 矿 、 机 电 、 化 工 、 轻 工 、 冶金 、 煤 炭 、 军 工 、 建 材 、 信息 等行业 科技人 员联 系 的纽带 、 科 研人员 交 流信 息 的园 地和 高校 师 生 了解 现 场的益 友 。本 刊广 告 刊 出及 时 , 收费合 理 , 欢迎 随 时联系广 告业务 。 本 刊逢单 月末 出版 。2 0 1 0年每期 定 价 1 2元 含 邮 寄费 , 全 年 6期 共 7 2元 。 自办发 行 , 邮汇 与 信汇 均 可 。欢迎 有关单 位 和个人及 时订 阅 。订阅办法 1 . 认真填写订阅单及汇款单 , 切勿潦草, 以免因地址不详而无法邮寄。可破季订阅。 2 .银 行汇款 请寄 工行 北京市 海淀 支行 , 帐号 0 2 0 0 0 4 9 6 2 9 2 0 0 7 0 2 2 1 9 , 户名 “ 中国石油 化工股 份有 限公司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开户行代码 1 0 2 1 0 0 0 0 4 9 6 0 , 并注明“ 期刊” 字样。 3 . 邮局汇款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 8号北辰时代大厦中国石化工程院 7 1 0房间; 收款人 石油钻 探技术 编辑部 . 由 编 l 0 0 1 0 1 。电话 O 1 0 - 8 4 9 8 8 3 1 7 , Ema i l s y z t v i p . 1 6 3 。 c o m,传真 O l 0 - 8 4 9 8 8 3 1 7 , 网 址 h t t p ∥w ww. s y z t . c o m. c n 。 石 油钻探技 术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