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地区海洋优快钻井配套技术.pdf
第 2 8卷 增刊 2 0 1 1 年l 1 月 钻井液与完井液 DRI LLI NG FLUI D COM PLETI ON FLUI D V o 1 . 2 8 S u p p l e me n t NO V .2 0l 1 文章编号1 0 0 1 5 6 2 0 2 0 1 1 S O 一 0 0 3 8 . 0 4 渤海湾地区海洋优快钻井配套技术 王多万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摘要渤海湾地 区钻井面临大港滨海区块深井复杂井施工困难、冀东南堡区块东三段玄武岩地层钻速较慢等 技术问题,导致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井下复杂情况较多,钻井速度下降。为提高钻井速度,优选出高压喷射钻井、 井下动力钻具配高效钻头和海洋深井优快钻井配套技术,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并推广应用到钻 井生产中。在滨海8井的试验表明,高压喷射钻井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钻井机械钻速,如果在上部相对较软、胶 结性不好的地层井段使用高压喷射钻进,提速效果就会更明显。 关键词 渤海湾 ;海洋 ; 优快钻井 ; 配套技术 ; 钻井速度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2 . 9 文献标识码 A 包括辽河、冀东、大港 3 个油区的渤海湾地区 具有相同的地层层序,但各层厚度和埋藏深度以及 岩性差别较大,主要区别在于大港油区明化镇组地 层造浆性较强 ,滨海地 区东营组 、沙河街组漏层多 , 深部地层井温较高 ,冀东 、辽河两油 区明化镇组地 层以中细砂岩为主,基本不造浆,但馆陶组地层渗 透性较好 ,易发生渗漏 ,形成的泥饼较厚 ; 冀东油 区的馆 陶 . 东营组地层有较厚 的玄武岩 ,岩性硬度 强但胶结差 ,易垮塌造成井壁失稳 ,辽河燕南断层 跨越区域较广 ,地层较复杂 , 存在较大地应力现象 。 1 高压喷射钻井、井下动力钻具及 高 效钻头 的协 同应 用技 术 “ 高压喷射钻井与井下动力钻具配个性化钻头 提高钻井速度”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 3年 科技攻关的重点,为全面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公司的提速要求 ,在大港和冀东区块进行了高压喷 射钻井、耐高温马达的应用试验,以实现钻井速度 的整体提高。 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通过与宝石厂合作对中油 海 6 平台进行了设备改造,更换为耐高压的缸套、 耐高温的凡尔体、大功率的喷淋泵以及高压水龙 带 ,达到了高压喷射钻井 的设备条件 ,在滨海 8井 的 4 9 8 0 ~5 0 1 2 m井 段 采 用 了 3 0 MP a的 高压 喷 射钻井试验,该试验使用的钻具组合为 2 1 5 .9 mmH J T 5 3 7 GK牙 轮 钻 头 水 眼 1 0 mm1 l mm 1 2 mm 4 3 0 4 1 0浮 阀 西1 6 5 mm 钻 铤 1根 L WD MWD仪器 b 1 6 5 mm钻铤 5根 西1 2 7 mm 加重钻杆 2 0根 西1 2 7 mm钻杆 1 2 3 柱 转换接头 西1 3 9 .7 mm钻杆 ; 使用的钻进参数为钻压为 8 ~ 1 5 t ,排量为 3 l L / s ,转速为 1 2 0 r / mi n ,泵压为 3 0 MP a 。应用结果表明,在相 同层位高压喷射钻井 的 机械钻速 比常规钻井提高 9 . 8 %,在细砂岩地层高 压喷射钻进的钻速比常规钻进增大明显,深层的高 压喷射钻井同样成效明显。由此可见,即使在地层 压实强度高、性较硬的深部地层,采用高压喷射钻 井后机械钻速也有提高 『 】 ] 。目前各区块正常钻井泵 压在 2 0 MP a以上 ,将在深井施工 中继续推广高压 喷射钻井技术 。 在中油海 5 平台的南堡 1 . 8 0 井进行 了抗高温 1 5 0℃ 螺杆钻具的试验,收到理想效果,与胜利 油田施工的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 1 0 4 .5 %,与中油海 5 平台的其他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 3 0 .7 7 %,具体见 表 1 。 通过总结以往经验,在大港、冀东区块实施 第一作者简介 王多万,助理工程师,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中路丰和大厦 1 8 2 2室 ;邮政编码 1 0 0 0 2 8;电话 1 5 8 1 0 8 4 9 8 0 8; E - ma i l wa n g d w.c p o e c n p c . c o m. c n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8卷 增刊 王多万渤海湾地区海洋优快钻 井配套技术 3 9 了 P D C钻 头 导 向马达 MWD的应 用 ,优 化 了 钻井参数,采用定向井大功率的马达,结合钻头生 产 厂家和各大石油 院校针对不 同区块 的地层 进行 的岩石力学分 析和地层可钻性 研究结果 ,对 比了 P D C钻头在不同区块、不同地层的使用情况,并 进行了个性化钻头设计,以全面提高钻井速度。以 针对冀东油 田的玄武岩地层进行个性化设计为例 , 在 南 堡 1 2 99 7井 应 用 了一 只个 性 化 设 计 钻 头 G P 1 6 4 5 E X ,该单只钻头钻进进尺为 l 7 8 8 m,机 械钻 速 为 2 6 . 7 6 m/ h 。 表 1 抗高温螺杆使用情况对比 井号 钻进井段/ 机械钻速/钻压/转速/ 泵压/排量/ m m/ h t r / m i n M Pa L / s 注 南 1 . 8 0井使用 MD 5 1 7 钻头,南堡 1 、南堡 1 5和老 堡南 1 井使用 HA T 5 3 7 GL钻头 ; 钻头尺寸均为 1 5 2 . 4 mm。 2 深井优快钻井配套技术 大港滨海 区块的井设计井深为 4 6 0 0 m左右 ; 一 般为直井,主要钻探滨海构造下第三系沙一段、 东营组含油气情况。 为达到优快钻井的目的,首先,尽量简化钻具 组合,并进一步推广 P D C钻头 马达的应用。为 简化钻具 , 尽可能少用钻铤 ,减少下部钻具的钢性 , 用加重钻杆代替部分钻铤,减少钻具与井壁的接触 面积 ,减少滑动钻进摆工具面的难度。 第二,在深井钻进中应尽可能提高上部软地 层段 的机 械钻速。例如 ,滨海 8 井 4 4 4 . 5 mm井 眼钻深 为 2 0 0 3 m,西3 l 1 . 1 mm井 眼钻 深为 4 1 1 2 m,可见上部大井眼井段长、地层软,如何提高该 部分井眼的机械钻速,同时控制好井身质量是整 口井的重点,在实际钻井中采用 P D C钻头 马达 MwD 顶驱的复合钻进方式,尽量实现高压喷射 钻井,提高机械钻速,为保证井眼清洁控制一定的 排量和环空返速也很关键,为此使用了5 5 ~6 5 L / s 的大排量,另外使用了 西1 3 9 .7 m m S 1 3 5 钻杆,以 减少 循环压耗 ,提高环 空返速 ,使 顶驱转速达到 1 2 0 r / mi n以提高携砂能力 。通过以上手段 ,井下复 杂情况明显减少,井身质量也控制得较好。 第三,在深井钻探过程中,特别是可能较复杂 的深井中, 配合使用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减 少复杂情况,从而提高效率。例如,在滨海 8 井四 开井段使用了麦克巴钻井液、贝克休斯 E C D井底压 力监测、L WD随钻测井等先进技术。贝克休斯E C D 监测仪器可随时监测井底循环当量密度的变化,及 早发现井底压力变化 ,为滨海区块下部窄密度窗 口 井段的安全钻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降低了钻井风险。 L WD无线随钻测井成本较 高,但 可以提高复杂深 井的综合效益,并且可在地层刚被揭开的时候进行 测井,从而避免或降低受钻井液污染的影响 『2 】 。 第四, 深井井下较复杂, 在稳扎稳打的前提下, 在钻具组合中加入随钻震击器可以确保井下安全, 并进一步简化钻具结构 ,如果必要 ,则无论是 P DC 还是牙轮钻头 ,全井采用加重钻杆钻进 ,靠加重钻 杆代替钻铤加压,也可考虑将 MWD仪器上面的无 磁钻铤换成无磁承压钻杆。如果深部钻具扭矩控制 困难,则避免在裸眼段使用大直径钻具,可降低钻 进时的磨阻,减少托压,同时有利于定向井摆工具 面、 扭方位等操作, 同时减少井下事故或复杂发生 ] 。 3 南堡油田奥陶系钻井技术 通过细化钻井措施 ,配合使用优质低固相钻井 液体系,在冀东南堡油田奥陶系潜山构造的钻进取 得 了新突破 。 南堡油田奥陶系井较深,穿过的地层复杂,从 平原 、明化、馆陶、东营至奥 陶系,其 中明化镇组 下部泥岩 、馆陶组 中下部黑色玄武岩和底部砂砾岩 发育,东二段泥岩集中发育,东三段大段火成岩发 育,奥陶系灰岩风化壳卡层段发育,地层压力系数 较低 ,易漏,而钻至奥陶系前的东一至东二段为高 压异常。所以,如果在奥陶系上部中途完钻,如何 卡准层位非常关键。 根据邻井资料,在预计进入奥陶系潜山风化壳 前,必须降低钻速以卡准风化壳层位,如钻速突然 增快,停钻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提示,地质录井加 密捞砂频次,并及时进行盐酸滴定分析,确保进人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1 1 年 1 1月 奥陶系风化壳层的进尺少 ,避免发生井漏 。 奥陶系上部 的中途完钻 固井很关键 。为了避免 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针对奥陶系潜山风化壳层的 易漏特点 ,优化 固井方案 ,充分调整钻井液性能以 满足固井要求 ; 精确计算以确保水泥浆返高 ; 下套 管前的通井循环期间检测井底灰岩段的承压能力, 上部井段使用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以减小井底液 柱压力,降低漏失风险,在领浆和井底以上 3 0 0 m 的硅粉水泥浆中加入适合比例的纤维材料,提高防 漏性能 ; 优化顶替方案,在压力平衡后即开始慢替, 降低漏失风险,通过固井优化方案和缜密的现场组 织保证 固井质量 [4 ] 。 4 钻井液防塌、防漏技术 南 堡油 田馆 陶组玄武岩质地坚硬 、可钻性差 , 以长石为主,泥质胶结,裂缝发育,易水化膨胀, 内有凝灰质充填物,且易遭破坏,易漏易垮塌,安 全密度窗口窄 [5 ] 。针对玄武岩易漏易塌的特点,根 据地质预测 ,在进入玄武岩层之前 5 0 ~ 1 0 0 m深度 处,开始调整钻井液性能,即增大降滤失剂加量, 控制滤失量小于3 m L , 同时保持钻井液的强抑制性, 加人一定量 的封堵剂 、防塌剂和抑制剂 ,如成膜封 堵剂、 磺化沥青、 超细碳酸钙和单向压力封闭剂等, 对玄武岩缝隙进行封堵,改善泥饼质量、增强体系 的封堵防塌堵漏能力,同时依靠钻井液密度进行力 学支撑井壁,实现物理防塌,依靠化学药剂减少失 水对岩层的浸泡而避免发生井壁坍塌,以保证井壁 的稳定性 ,实现化学 防塌,从而从物理和化学 2方 面保障玄武岩段施工安全。在钻进过程中观察返砂 情况 ,一旦有掉块现象则立即加重 均匀缓慢 ,防 止井漏 。 大港区块沙一、沙二段大段泥页岩易剥落垮塌 , 为了控制高压地层流体侵入,防止井下漏失,避免复 杂情况的发生,预防或减轻该段泥岩垮塌是首要的 条件。总结出以下做法 ①施工中钻井液密度保持 为设计上限,密切注意返出岩屑情况,如发生掉块 及时与甲方沟通,调整钻井液密度 ; ②使用抗高温 防塌能力强的钻井液体系,增加抑制剂、防塌剂和 抗高温降滤失剂的用量,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控 制钻井液滤失量和地层水化分散,提高钻井液的抑 制水化能力,增强钻井液的造壁封堵性能 ; ③中途 打通循环尽量避开不稳定易塌井段 ; ④起下钻操作 平稳 ,控制起下钻速度 ; ⑤到井底开泵时排量要 由 小到大 ,逐渐 恢复正常 ; ⑥起钻时注意灌满钻井液 , 防止因井内液面下降过多引起压力失衡造成井壁垮 塌 ; ⑦尽量减少钻井液对井壁的浸泡时间,避免因 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不稳定地层的周期性垮塌。 5 井身轨迹控制技术 控制井身轨迹十分重要 ,因为钻出平滑规则 的 井眼 , 对预防各种井下复杂情况会打下 良好的基础。 东营及沙河街组地层倾角大 3 0 。 ~4 5 。 ,在直井 、 定 向井中全部应用导向马达配合 MWD跟踪,坚 持直井段每 1 0 0 ~1 5 0 m测单点一次 ,根据井斜情 况及时调整钻井参数 ,通过优化轨迹剖面 ,超前采 取施工措施,及时跟踪调整施工方案,保证了直井 的 “ 防斜打直 ”和定 向井 的准确 中靶 。在深井防斜 打直方面 ,通过动力钻具的使用和合理的钻井参数 严格控制上部井段井身质量 ,尽可能控制全角变化 率在设计范围。随着井深增加,温度升高到井下动 力钻具范围之外后,采用常规钟摆钻具,通过合理 钻井参数控制井斜,保证井底位移达到要求。深井 钻井施工到较深地层时建议在钻具组合上甩掉扶正 器 ,减少卡钻风险 ,加大下部负重钻具重量 ,增加 加重钻杆数量 ,减少钻具组合 中的钻铤数量 ,并定 期倒换钻具位置 ,既能有效控制井斜增 大趋势 ,也 能扩大钻压选择范围, 减小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 , 防止压差卡钻及断钻具 的情况发生。 6认 识 与 结论 1 . 通过在埋藏层位较深、岩性较硬 、可钻性相 对较差 的滨海 8 井试验及其与历年相 同区块 、相 同 钻头的钻井实际经验 比较 ,高压喷射钻井能够较大 幅度地提高钻井机械钻速,从而缩短钻井周期。如 果在上部相对较软、胶结性不好的地层井段使用高 压喷射钻进,提速效果就会非常明显。但喷射钻进 对设备要求较高,只有设备达到安全要求时才能够 进行高压喷射钻井 ,再者由于钻时较快,产生的岩 屑多,钻井液携砂能力要好 ,为了减少环空压力消 耗,钻井液流变性也不能差,只有这样才能够较快 地提高机械钻速而又保护设备降低能耗。 2 . 存在多套压力系统的深井施工中,提高井壁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8 卷 增刊 王多万渤海湾地区海洋优快钻井配套技术 4 1 承压 、预防井下漏失 ,防止卡钻和杜绝井喷是关键 。 3 .在 深井 防斜打直方面 ,通过动力钻具 的使 用和合理 的钻井参数严格控制上部井段井身质量 , 尽可能控制全角变化率在设计范围。 随着井深增加, 温度升高到井下动力钻具范围之外后 ,采用常规钟 摆钻具,通过合理钻井参数控制井斜,保证井底位 移达到要求 。 4 .深井钻井施工到较深地层 时建议在钻具组 合上甩掉扶正器,减少卡钻风险,加大下部负重钻 具重量 ,增加加重钻杆数量 ,减少钻具组合 中的钻 铤数量,并定期倒换钻具位置,既能有效控制井斜 增大趋势 ,也能扩大钻压选择范围 ,减小钻具与井 壁的接触面积,防止黏卡及断钻具的情况发生。 5 .加强化学防塌 ,严格控制滤失量 ,增强 泥 饼质量以稳定井壁,在钻进油层段时,适当提高钻 井液黏度并适当降低泵排量,减轻钻井液对井壁的 水力冲刷,完井电测前在钻井液中加足润滑造壁材 料形成较规则的井眼 ,保证电测施工顺利。 参 考 文 献 [ 1 ] 王太平,程广存 , 李卫刚, 等 . 国内外超高压喷射钻井 技术研究探讨 [ J ] . 石油钻探技术,2 0 0 3 ,3 1 2 3 2 . 3 4 . [ 2 ] 史建刚 . L WD地质导向无线随钻测量仪器现场使用问 题探讨 [ J ] . 钻采工艺,2 0 0 8 ,3 1 2 1 4 3 . 1 4 5 . [ 3 ] 李梦刚,楚广川 , 张涛,等 . 塔河油田优快钻井技术实 践与认识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8 ,3 6 4 1 8 2 1 . [ 4 ] 姜伟 . 现代优快钻井技术在渤海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J ] . 中国海上油气,2 0 0 2 ,1 4 6 1 8 - 2 3 . [ 5 ] 张卫平 . 喷漏同层井段全井高密度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8 ,2 5 4 5 8 6 0 . [ 6 ] 孙金声,杨宇平 , 安树明, 等 . 提高机械钻速的钻井液 理论与技术研究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9 , 2 6 2 1 - 6 . 收稿 日期2 0 1 1 - 0 8 2 1 ;HG F I 1 S O W1 ;编辑 汪桂娟 上接 第3 7 页 国外钻头厂商已有一些型号的钻头 如 H u g h e s 公司的 A T X、 A T M、 MAX系列, S mi t h公司的 MF 3 H、 M2 S D系列等 可以在这个转速下工作几十甚至上 百小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动力钻井工具的要求。 国外在这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5 . 5 改善钻井液流变性能 良好的钻井液流变性能,不仅可以提高井底和 钻头的净化能力,还能在大井眼环空低返速条件下 提高携岩能力,保证井眼的净化。这都必须由钻井 液固控设备来保证。合理控制固相含量,不仅能够 提高钻井速度,还可避免一些井下复杂情况。 5 . 6 采用适当的钻井工艺 改变钻井方式 ,采用 “ 2次成孔 ”的方法 ,先 用 2 1 5 . 9 mm或 西3 l 1 . 1 1 T I 1 T I 钻头钻出井眼后再用 带领眼钻头的 西4 4 4 . 5 mm 的牙轮扩孔钻头或 P DC 扩 孔 钻 头扩 至 西4 4 4 . 5 mm,这 样 可 缓解 西4 4 4 . 5 m m钻头机械能量和水力能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6结论 与建议 1 . 当前深井大直径钻井技术的根本问题是钻井 工具、钻头、钻井装备与大直径井眼的钻井工艺要 求不相适应 ,在实际中主要问题是 ①井底 比水功 率低导致井底和钻头清洗不良 ; ②环空返速低导致 岩屑携带能力下降 ; ③钻压不足导致机械破岩能量 明显不足 ; ④大尺寸钻头系列不全,齿面结构和水 力结构设计不合理,破岩效率低 ; ⑤钻井装备有时 也不能满足钻井工艺 的要求。 2 . 解决深井大直径钻井 问题的关键是要进行装 备配套,使之与深井大直径井眼的钻井工艺要求相 适应,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①采用大尺寸钻杆和 钻铤,提高水力能量和机械能量 ; ②改进大尺寸钻 头齿面结构和水力结构 ,完善钻头系列 ; ③发展大 直径井下动力钻井工具提高钻速 ; ④强化钻井装备 配套 ,加强固控管理 、改善钻井液流变性能 ; ⑤在 适应地层中推广使用金刚石类钻头。 参 考 文 献 [ 1 】 刘希圣 . 钻井工艺原理 [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 9 9 8 . [ 2 ] 钻井手册 甲方 [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 9 9 0 . [ 3 ] 张国龙 ,曹满党,倪益明 . 深井大尺寸井眼钻速低的原 因及对策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0 1 ,2 9 2 2 4 . 2 5 . 收稿 日期2 0 1 1 - 8 2 5 ;H GF I 1 Z F 3 ;编辑付王 目 颖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