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麦地区钻井难点分析与提速关键技术.pdf
第 3 9卷 第 6期 2 0 1 1年 1 1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ETR0I I UM DRI I I I NG TECHNI QUES Vol _ 39 No .6 N O V ., 20 11 . 一 深 井超 深 井钻 井提速 专题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1 . 0 6 . 0 0 3 巴麦地 区钻 井难点分 析与提速关键技术 赵 国顺 , 郭 宝玉 , 蒋金 宝 中国石化 中原石 油勘探局塔里木钻井公 司, 新疆库尔勒 8 4 1 0 0 0 摘 要 巴麦地 区是 中国石化在 西北地 区的勘探 开发 新 区, 钻 井过 程 中存 在 中上部地层 阻卡严 重, 二 叠 系、 石 炭 系井壁稳定性 差 , 深部地层 可钻性 差、 机械钻速低等技 术难 点。针 对这些技 术难点 , 进行 了高压喷射钻 井技 术和 优化水力参数 的研 究与现 场试验 , 优选 了钻 头和螺杆类型 , 进行 了涡轮 复合 钻井技术研 究与现场试验 , 提 出了微 裂 缝地层井壁稳定技 术。结果表 明 高压喷射钻 井技 术与常规钻井相 比, 平均机械 钻速提 高 2 6 . 0 ~2 9 . 3 ; ≠ 3 1 1 . 1 和 乒 2 1 5 . 9 mm 井 眼 段 采 用优 选 的 钻 头 , 机 械 钻 速 分 别提 高 2 9 . 0 和 4 3 . 0 ; 二 开 和 四 开 井段 采 用优 选 的 螺杆 , 机 械 钻速提 高 2 7 . 0 ~1 0 0 . 0 ; 高速 涡轮 复合钻 井与常规 钻 井相 比 , 机 械钻 速提 高 1 4 6 . 0 , 与螺杆 复合钻 井相 比 机 械钻速提 高 2 0 . 0 ; 中速涡轮复合钻 井与螺 杆复合 钻 井相 比 , 机械钻 速提 高 2 3 . 0 ; 应用微 裂缝地层 井壁稳定 技 术后 未 出现井壁失稳 问题 , 实现 了微裂缝地层安 全钻 井。 关键词 深井钻 井 高压喷射钻井 螺杆钻具 涡轮钻 具 机械 钻速 巴麦地 区 中图分类号 TE 2 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1 0 6 0 0 1 卜O 4 Dr i l l i ng Di f f i c u l t y Ana l y s i s a nd Ke y Te c hno l o g y f o r I nc r e a s i ng Pe ne t r a t i o n Ra t e i n Ba m a i Ar e a Zha o Gu o s h u n, Gn o Ba o y u, J i a ng J i nb a o T a r i m Dr i l l i n g C o mp a n y, Zh o n g y u a n Pe t r o l e u m Ez p l o r a t i o n Bu r e a u, Ku e r l e , Xi n j i a n g, 8 4 1 0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ma i Ar e a i s a n e w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r e a i n No r t h we s t Ch i n a .A s e r i e s o f d r i l l i n g p r o bl e ms o c c u r r e d d u r i n g d r i l l i n g, s u c h a s d r i l l p i p e s t uc k i n u p p e r l a y e r s , p o o r we l l b o r e s t a b i l i t y i n Pe r mi a n s ys t e m a n d Ca r bo n i f e r o us s y s t e m, l o w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i n d e e p l a y e r s e t c .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t h e s e p r o b l e ms ,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j e t d r i l l i n g a n d h y d r a u l i c p a r a me t e r s o p t i mi z a t i o n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t e s t e d a t we l l s i t e . Dr i l l i n g bi t a nd s c r e w we r e op t i mi z e d, c o m po un d PDM d r i l l i ng t e c hn ol o gy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d t e s t e d a nd t h e we l l b o r e s t a bi l i t y t e c hn ol o g y f o r mi c r o c r a c k s f o r ma t i o n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e d . T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j e t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 r e a s e d a v e r a g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b y 2 6 . 0%一2 9 . 3 c o mp a r e d wi t h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Th e o p t i mi z e d d r i l l b i t i mp r o v e d a v e r a g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b y 2 9 . 0 a n d 4 3 . 0 f o r 4 3 1 1 . 1 a n d 4 2 1 5 . 9 mm h o l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Op t i mi z e d c o mp o u n d PDM s c r e w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 r e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r a t e b y 2 7 . 0 一 1 0 0 .0 d ur i ng s e c o nd a nd f o ur t h s pu d. H i g h s pe e d t u r bi ne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i q ue i nc r e a s e d p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by 1 4 6 .0 c o mpa r e d wi t h c on ve nt i on a l dr i l l i ng, t he p e ne t r a t i o n r a t e i n c r e a s e d by 2 0 .0 c o m p a r e d wi t h c o rn p o u n d P DM s c r e w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T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we l l b o r e s t a b i l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l v e d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we l l bo r e i ns t a b i l i t y a n d a c hi e v e d s a f e d r i l l i ng i n mi c r o c r a c ks f or ma t i on. Ke y wo r d s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 g ;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j e t d r i l l i n g; s c r e w d r i l l t o o l ; t u r b i n e t o o l ; p e n e t r a t i o n r a t e ; Ba ma i Ar e a 巴麦 地 区是 中 国石 化在 西北 地 区 的主要勘 探 开 发 新 区 , 位 于塔 克拉 玛 干沙 漠西南 部 新疆 和 田和 喀 什境 内 , 包括 巴士 托 、 小海 子和 麦盖 提 3个 区块 , 面 积近 5 1 0 k m 。该 地 区钻 遇 地 层 从 上 至 下 依 次 为第四系、 第三系、 三叠系 、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收稿 日期 2 O l l O 9 1 0 ; 改回 日期 2 O l l l 1 一 O 8 。 作者简介 赵国顺 1 9 6 3 一 , 男, 1 9 8 5年毕业于华东石 油学院钻 井 工程专业, 副经理 ,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钻井技术管理与推广应用工作。 联 系方式 0 9 9 6 2 2 1 0 7 0 8 , j s f z b 6 6 6 s o h u . c o rn。 基金项 目 中国石化集团石 油工程技术先导试验项 目“ 巴麦地 区 深 井 钻 井提 速 技 术 先 导试 验 ” 编 号 S G1 0 0 9 8 部 分研 究 内容 。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和奥 陶系等 地层 , 岩性 和 压 力 系统 较 为 复 杂 。复 杂 的地 质环境 严重 制 约 了该 地 区的钻 探 速 度 , 急 需 开 展技 术攻关 与 现场试 验 。 1 钻井难点 由于 巴麦 地 区地 质 条 件极 为 复杂 , 给该 地 区钻 井 施工 带来 了一 系列 的技 术难 题 , 严 重 制 约 了 巴麦 地 区的勘探 开发进 程 。 1 . 1新近 系地 层 阻卡 严重 新 近 系 以 上 地 层 可 钻 性 较 好 可 钻 性 级 值 3 ~5 , 机 械钻 速 高 4 0 m/ h , 环 空 岩 屑浓 度 高 , 在 钻 柱旋 转作用 下易 粘 附 在井 壁 上 造 成 人工 缩 径 ; 该 地 层 的砂 岩层 段 易形 成 虚 厚 泥饼 , 泥 岩 层 段水 化 膨 胀性 强 , 易发 生缩 径 卡 钻 事故 。在 已完 钻 或 正钻 的 9口开发评 价井 中, 有 5口井 在新 近 系发 生 阻 卡 , 其 中 B K2井处 理阻 卡事故 用时 2 7 d , 占总 复杂 时间 的 4 7 ; B K 4 H 井 处理 阻卡用 时 4 d , 占总复 杂 时间 的 5 5 1 . 2二 叠系 、 石 炭 系井壁 稳定性 差 二 叠 系 和石 炭 系小 海 子 组 、 卡拉 沙 依组 为 硬脆 性地层 , 易 垮塌 掉块 , 卡钻频 繁 。在 已完钻 或正钻 的 1 5口井 中 , 有 7口井 在 钻 进二 叠 系 、 石 炭 系 地 层 时 发生 井 壁 失 稳 , 其 中 B K2井 、 B K6井 、 B K8井 和 YB 1井 因井壁 失稳 , 造成 卡 钻 ; B K3井 因 发生 掉块 , 造成 测井 时 间延 长 ; Y B 1 1 井 和 Y4井 因二 叠 系 地 层井 壁失 稳造成 填井 侧钻 。 1 . 3 石 英砂岩 发 育 , 深部 地层 机械钻 速低 巴麦地 区深部 地 层石 英 砂 岩发 育 , 地 层 可钻 性 差 可钻性级值 7 . 5 ~8 . 5 , 机械钻速低, 钻头使用 寿命短。单只 P DC钻头平均寿命为 5 8 . 4 6 h 与常 规地层的牙轮钻头寿命相 当 , 单只钻头平均进尺仅 5 4 . 5 9 m, 平 均机械 钻速 1 . 0 5 m/ h 。 2 巴麦地区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针对以上钻井技术难点, 开展 了强化水力参数 优快钻井技术、 难钻地层复合钻井技术和微裂缝地 层井壁稳定技术研究 , 并在该地区进行 了试验应用 , 取得了较好的提速效果。 2 . 1 强化 水 力参数优 快钻 井技 术 2 . 1 . 1 2 4 ~2 6 MP a高压喷 射钻 井技 术 2 0 1 0年 , 塔河油 田进行了 3 5 MP a高压 喷射钻 井 试验 , 取得 了较好 的提 速效 果 , 但 3 5 MP a高压 喷 射钻井对设备要求较高 。采用 2 O ~2 2 MP a喷射钻 井 技术 在钻 进该地 区 中上部地 层 时因阻 卡严重 导致 钻 井 时效较 低 纯钻 时效低 于 4 0 , 钻进 中下部 地 层时水力破岩能量不足 钻头压降在 3 MP a以下 。 为此 , 针对 巴麦地 区的 地质 特 点 , 利 用 现有 设 备 7 0 型 钻 机 , 1 6 0 0型 钻 井 泵 , 通 过 优 化 钻 井 参 数 , 在 YB 1 1 井 、 YB 1 2 X井 和 Y2井进 行 了 2 4 ~2 6 MP a 高 压喷射 钻井 试验 。 常 规 喷射 钻井 是 采 用最 小 排量 , 通 过 降低 循 环 压耗 , 利用小喷 嘴提高钻头压降和钻头水功率_ 2 ] 。 而 巴麦 地 区中上部 地 层 极 易发 生 阻 卡 , 需要 采 用 大 排量来降低环空中的岩屑浓度 , 从而减少阻卡 , 因此 在进行 水力 参数优 化设 计时 , 采用 “ 强化水 力参 数 适 当钻头压 降” 的方 法 进 行水 力 参 数 优化 设 计 。 图 1为水 力 参 数 优化 设 计 框 图 , 表 1为 巴麦 地 区 高压 喷射 钻井水 力参 数优化 设计结 果 。 r _ j 流量O l l钻具组合 是 钻头压降小于预期值 射流速度小于预期值 钻杆 钻铤 堡 霉 篓I 压 丽 喷嘴直径 图 1 水 力 参 数 优化 设计 框 图 n 昏 1 Ca l c u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d i a g r a m f o r h y d r a u l i c p a r a m e t e r s 高压喷射钻 井与 牙轮钻 头配 合在 Y B 1 1井 1 0 0 7 1 8 7 3 m 井段 和 Y B 卜2 X井 1 5 0 0 ~ 2 5 7 8 m 井段 进行 了试 验 , 平 均 机 械钻 速 2 8 . 2 4 m/ h , 与 常规 钻井 技术 2 2 . 4 2 m/ h 相 比提 高 了 2 5 . 9 6 。高 压 喷 射钻井与 P D C钻头配合在 Y2 井 1 0 5 3 3 0 4 7 m井 段和 YB 1 2 X 井 1 8 7 3 3 2 0 0 m 井段 进行 了试验 , 平 均机械钻速 l 1 . 8 2 m/ h , 与常规钻井技术 9 . 1 4 m/ h 相 比提高 了 2 9 . 3 2 。 第 3 9卷 第 6期 赵 国顺等. 巴麦地 区钻 井难点分析与提速 关键技术 表 1 巴麦地 区高压喷射钻 井水 力参数优化 设计 结果 T a b l e 1 Re s u l t o f h y d r a u l i c p a r a me t e r s o p t i mi z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f o r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j e t d r i l l i n g i n Ba ma i Ar e a 2 . 1 . 2 强化 水 力参数 高效钻 井技 术 巴麦 地 区 中上 部地 层 可钻性 好 , 机械 钻速 高 , 环 空岩屑浓度较高 , 易发生阻卡, 需要强化水力参数来 防止阻卡 。为此 , 该地区在钻进中上部地层时, 采用 ≠ 1 3 9 . 7 mm钻杆降压增排技术 和大排量高压高效 钻 井技 术来 解 决 中上部 地层 因排 量不 足引 起 的阻卡 问题[ 。 B K9 H 井 在 井 深 2 8 0 0 . 0 0 m 以 浅 井 段 使 用 1 2 7 . 0 mm 钻 杆 , 多次 出现接单根 困难 问题 , 在 钻至 井 深 3 0 7 1 . 0 0 m 时更换 为 f 5 1 3 9 . 7 mm钻杆 并将排量 由 3 8 L / s 提 高 至 4 5 L / s , 问 题得 到根 本 解 决 。B K7 井 在钻 进 3 1 1 . 1 mm 井 段 时 , 使 用 了 j 5 1 3 9 . 7 mm 钻杆 , 钻进过程 中接单根正常 , 短起下钻井眼通畅。 2 0 1 1年 , 在 巴麦 地 区 的 YB 1 1井 、 YB 1 2 X 井 和 Y2井 开展 了大 排 量 高 压 高 效 钻 井 试 验 , 二 开 短 起 下 时 间 4 7 . 0 h 较 邻 井 2 0 ~ 2 2 MP a 同 井 段 6 4 . 5 h 缩短 2 7 . 1 3 。 2 . 2难 钻地 层 复合钻 井技 术 2 . 2 . 1 钻 头优 选 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建立 地层特性参 数与钻头 类 型匹配关系 , 同时借鉴邻井 实钻资料 , 对 钻头进 行 了优 选 , 结 果 为 二 叠 系 、 石 炭 系 小 海 子 组 及 卡 拉 沙依 组 地 层 掉块 严 重 , 用 牙 轮 钻 头 作 为 过 渡 , 其 他层段均可使 用 P D C钻头 ; 上部 软一 中硬地 层使 用 j 5 1 9 mm 大复合片 5刀翼 P D C钻头 ; 硬地层使用 1 3 ~声 1 6 mm 复 合 片 5 ~ 6刀翼 P D C钻 头 ; 特 硬 地 层或含细石英砂层使用 8 ~j 5 1 3 mm复合 片 6 ~7 刀翼 P D C钻头 。 B T 7 井 、 Y B 1 1井 、 Y B 1 - 2井 和 B T 6井在钻 井 时 , 根据钻 头优选 结 果选 用钻 头 , 声 3 1 1 . 1 mm 井 段 平 均机械钻速 5 . 4 m/ h , 与邻井同井段 4 . 2 m/ h 相 比 提 高 了 2 8 . 5 7 ; 2 1 5 . 9 mm井段 平均 机械钻 速 1 . 3 O m/ h , 与邻井同井段 0 . 9 1 m / h 相比提高了 4 3 。 2 . 2 . 2螺 杆 复合钻 井技 术 针对钻井过程中由于螺杆选型不合理引起的断螺 杆事故 , 通过理论分析并根据不 同地层物性特征 、 井眼 尺寸、 所用钻具组合, 结合螺杆钻具转速和扭矩, 优选 出适合不同地层、 不同井眼尺寸的螺杆类型, 优选结 果 为 ≠ 3 1 1 . 1 mm 井 眼 选 用 5 L Z 2 4 4 X 7 . 0型 螺 杆 , 2 1 5 . 9 mm井 眼选用 5 L Z 1 7 2 X 7 . 0型 和 5 L Z 1 6 5 X 7 . 0 型螺杆 , 1 4 9 . 2 mm井 眼选用 5 L Z 1 2 0 X 7 . 0型螺杆 。 Y B 1 1井和Y B 1 2井在 二 开井段 根据 上述 结果 选用螺杆 , 平均机械钻速 6 . 0 4 m/ h , 与邻井相比提高 了近 1 倍 。B T 7 井 四开井 段根据上述 结果选 用螺杆 , 机械钻速 0 . 9 7 m/ h 与邻井 B T6井 0 . 7 6 m/ h 相 比提 高 了 2 7 . 6 3 。 2 . 2 . 3涡轮 复合钻 井技 术 为提高 巴麦地 区高研磨性地层 的钻井速度, 针 对 巴麦 地 区的石 炭系 、 奥 陶系高 研磨性 地层 , 开展 了 高 速 涡轮 和 中速 涡轮 复合钻 井试 验 。 由于 涡 轮钻 具 自身压 耗 比较 高 , 在 优化 钻 具 组 合 时 , 采 用复 合钻 具组 合 ] 。为 了充 分发 挥涡 轮 钻 具 水功 率 , 对 钻 井液 排 量 进 行 了优 化 。在 排 量 一定 条件下 , 涡轮钻具的扭矩与钻压密切相关, 为了获得 最 大扭矩 , 对 钻 压 进 行 了优 化 设 计[ 3 ] 。利 用优 化结 果 在 B T5井进行 了“ 高 速 涡轮 孕 镶 金 刚 钻 头 ” 复 合 钻井试 验 , 在 B T7井 进 行 了“ 中速 涡 轮 孕 镶 金 刚石 钻 头” 复 合钻井 试 验 。 B T5井 的试 验 井 段 为 3 1 4 0 . 1 0 ~3 1 9 7 . 5 0和 3 2 5 4 . O O ~3 5 7 3 . 5 0 m, 层 位 为 奥 陶 系 鹰 山 组 。钻 井参 数 钻压 6 0 ~ 8 O k N, 转 盘 转 速 4 5 r / mi n , 排 量 5 0 L / s , 泵 压 2 4 MP a 。钻井 液密度 1 . 2 0 k g / L, 黏度 4 7 s , 试 验 总进尺 3 7 6 . 9 0 m, 纯 钻 时间 1 6 8 h , 平 均钻 速 2 . 2 4 m/ h , 与牙 轮钻头 钻进 的邻井 段 0 . 9 1 m/ h 相 比 , 机 械钻 速提 高 了 1 4 6 , 与螺 杆 复合 钻 进 的邻 井段 1 . 8 6 m/ h 相 比, 机械钻速提高了 2 0 。 B T7井 的试 验井 段 为 4 6 8 2 . 5 0 ~4 8 O O . 5 0 m, 钻遇地层为石炭系 巴楚组泥岩地层 。钻井参数 钻 压 3 0 4 0 k N, 转 速 5 0 r / mi n , 排 量 2 3 ~2 5 L / s , 泵 压 2 2 MP a 。试验井段的机械钻速 1 . 3 4 m/ h , 与 B T6 井 同井段“ 螺杆 P D C钻头” 复合钻井 1 . 0 8 m/ h 相 比 , 机 械钻 速提 高 了 2 4 . 1 。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 3微 裂 缝地层 井壁 稳定技 术 巴麦 地 区二 叠 系玄 武 岩 地层 含 有微 裂 缝 , 在 钻 井液液柱与地层压力差作用下 , 钻井液滤液侵入微 裂缝 , 造成岩石有效应力降低, 坍塌压力升高 , 导致 井壁 失稳 __ 7 ] 。 利用 室 内模拟 的方 法 , 分析 了微裂 缝 对孑 L 隙压 力、 流体运移速度及岩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 裂缝会加速压力和流体的传递速率 与孔隙相比可提 高数十倍 , 且随着含水率的上升, 微裂缝岩石强度急 剧下降, 岩石的最终强度仅为干燥岩石的 1 0 。而 近井壁孔隙压力 、 流体浓度上升和岩石强度下降 , 都 会 加剧 近井 壁岩 石 失 稳 。 因此 , 要 强 化对 微 裂 缝 的 封堵 , 以保持 井壁 稳定 。 根据上 述分 析结 果 , 提 出 了“ 强化裂 缝封 堵 合 理密度支撑降低滤液活度” 的稳定微裂缝地层井 壁 的基本 思路 。依 据上 述 思 路 , 探 索 出了适 用 于 微 裂缝 地层 的钻井 液基 本配 方及 封堵材 料 。钻井液 基 本 配 方 为 3 . 5 ~ 4 . 5 膨 润 土 0 . 1 ~ 0 . 3 Na OH 0 . 5 ~ 1 . 0 LVCMC/ L P 0 . 1 ~ 0 . 3 KP AM/ p2 . 0 % ~4 . 0 S MP一 12 . 0 ~ 4 . 0 S PNH 3 . 0 ~ 5 . 0 KC1 0 . 5 ~ 1 . 0 DS 一 3 0 2 2 . 0 ~ 3 . 0 S YA0 1 1 . 0 ~ 2 . 0 F D一 1 0 . 5 ~1 . 0 非渗透处理剂1 9 / 5 QS 一 2 2 . 0 ~5 . 0 原油。合理控制钻井 液密度 鹰 山组 1 . 3 0 k g / L左 右 , 开 派 兹 雷 克 组 1 . 4 5 k g / L 左 右 。 强 化对 地层微 裂缝 的封 堵 加 入 足量 低 荧 光 乳 化 沥 青 , 控 制滤失 量 ; 加强 对 钻 井 液膨 润 土 含 量 的测 定 , 使用抗温性能好的处理剂。同时制订了稳定微裂缝 地 层井 壁 的技 术 措 施 钻 至 易 塌 井 段 前 , 甩 掉 稳 定 器 , 装 上震击 器 ; 避 免在 易 垮 塌 井段 进 行 定 点循 环 ; 选 用合 适 的 钻压 与 转 速 ; 遇 到 异 常 情 况 停 钻 分 析 。 YB 1 2 X井直 井段 、 Y B I - 1 井定 向段 、 B T6井和 B T7 井 奥 陶系 火 成 岩 段 应 用 了微 裂 缝 地 层 井 壁 稳 定 技 术 , 未 出现井 壁 失稳 问题 。 3 结论与建议 1 巴麦地 区是勘探开发新区, 钻井地质环境较 为复 杂 , 需 要针 对上 第三 系 以上 地层 阻卡 严重 、 二叠 系 和石炭 系井 壁稳 定 性 差 、 深 部地 层 机 械 钻 速低 等 主要 钻井 技术 难点 开展 技术攻 关 与现场试 验 。 2 针对 巴麦地区钻井技术难点 , 开展了高压喷 射钻井技术 、 难钻地层复合钻井技术 钻头优选 、 螺 杆复合钻井技术和涡轮复合钻井技术 和微裂缝地 层井 壁稳 定技术 的研 究与 现场试 验 , 提速 明显 。 3 巴麦地 区钻 井地 质环 境复 杂 , 建议 加 大地 质 环 境认识 , 为钻 井提 速技术 优选 提供 依据 ; 引进其 他 地 区成熟 钻井 技术 , 最大 程度地 实现 巴麦地 区提 速 ; 建立技术 、 安全和管理一体化的提速理念 , 实现综合 提速 。 参 考 文 献 Re f e r e n c e s E 1 ]王兴武 , 赵 国顺 , 孙雪 , 等. 巴楚探 区深井钻井 难点分析 与技术 对策 [ J ] . 石油钻采工艺 , 2 0 1 1 , 3 3 3 1 - 4 . W a ng Xi n g wu, Z ha o Gu o s h u n, Su n Xue , e t a 1 . Te c h n i c a l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n d a na l y s i s o n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g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i n Ba c h u e x p l o r a t i o n b l o c k [ J ] . Oi l D r i l l i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Te e h n o l o gY, 2 01 1 , 3 3 3 1 - 4 . E 2 ] 张广峰 , 易灿 , 闫振来. 基于水力能量利用效率的超深井钻井提 速技术[ J ] . 石油钻采工艺 , 2 0 0 9 , 3 1 5 3 3 - 3 5 . Z ha n g Gu a n gf e n g, Yi Ca n, Ya n Zh e n l a i . R0P i n c r e a s ing me t h 0 d b a s e d o n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h y d r a u l i c p o we r f o r t h e u l t r a d e e p we l l s [ J ] . O i l D r i l l i n g 8 L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9, 3 1 5 3 3 - 3 5 . [ 3 ] 董 明键 , 肖新磊, 边培明. 复合钻井技术在元 坝地 区陆相地层中 的应用[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3 8 4 0 . Do n g Mi n g j i a n , Xi a o X i n l e i , B i a n P e i mi n g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rn p o u n d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t e r r e s t r i a l f o r m a t i o n i n Yu a n b a Ar e a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q u e s , 2 0 1 0 , 3 8 4 3 8 - 4 0 . [ 4 ] 李伟廷. 元坝 1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9 , 3 7 2 9 4 9 9 . L i W e i t i n g . Ul t r a d e e p d r i l l i n g t e c hn o l o g i e s u s e d o n W e l l Y u a n b a 一 1 E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l l i n g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9 , 3 7 2 9 4 9 9 . [ 5 ] 蒋祖军 , 肖国益 , 李群生. 川西深井提高钻井速度 配套技术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3 0 3 4 . J i a n g Zu j u n, Xi a o Gu o y i , Li Qu n s he n g . Te c h n o l o g y t o i n c r e a s e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i n We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0, 3 8 4 3 0 3 4 . [ 6 ] 高航献 , 瞿佳 , 曾鹏珲. 元坝地区钻井提速探索与实践[ J ] . 石油 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2 6 - 2 9 . G a o Ha n g x i a n , Qu J i a , Z e n g P e n g h u i .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r a c t i c e t O i mp r o v e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i n Yu a n b a Ar e a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 n g Te c h ni q u e s, 2 01 0, 3 8 4 2 6 - 2 9. [ 7 ] 蒋金宝. 西部深层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研究[ D] . 濮阳 中原石油 勘探局博士后 工作站 , 2 0 1 1 . J i a n g J i n b a o .Ke y d r i l l i n g s pe e d e n h a n c e m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f or d e e p l a y e r i n We s t Ar e a [ D] . Pu y a n g Z h o n g y u a n P e t r o l e u m Ex p l o r a t i o n Bu r e a u. Po s t d o c t o r a l W o r k s t a t i o n, 2 0 1 l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