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5306-87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pdf
S丫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标准 S Y 5 3 0 6 - 8 7 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1 9 8 8 - 0 4 - 1 8 发布1 9 8 8 - 0 6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标准 s v 5 3 0 6 - 8 r 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石油钻 采机械加工零件的一般要求,特殊要求应按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钻采机械加工零件。 弓 I 用标准 G B 1 8 0 4 -7 9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 差 GB 4 4 5 7 - x 4 4 6 0 -8 4 机械制图 G B 3 1 0 0 .3 1 0 2 -8 6 量和单位 G B 1 1 8 4 -8 。 形状与位置公差 G B 1 1 8 2 -1 1 8 3 -8 0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 号及其 注法 3 技术要求 3 . 1 零件加工后 ,应符合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并符合 本标准的要求. 3 . 2 零件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图 样规定,如需代用,应经设计或技术主 管部门批准。 3 . 3 零件毛坯必须经 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机械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铸、锻缺陷需要修补 时,应按 铸、 锻件缺陷修补的有关规定执行。 3 . 4 零件应按工序加工、检查、验收。 前道工序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 3 . 5 零件淬火后的 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精加 工后的表面不应有退火、烧伤及磨裂现象。 3 . 6 零件的已加工表面不应有沟痕、 碰伤等 损坏表面、 降低零件强度及寿命的缺陷。 全 部毛 刺应清除 干 净 。 3 . 了 图 样未注明倒角尺寸,又无保留 锐棱要求的棱边、尖角,一律倒钝。 轴、 套类零件按规定加工 见图1 ,表1 ,其它零 件按0 . 5 X 4 5 0 - 3 X 4 5 0倒钝。 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许值R a 2 5 , 〔 一 x 4 5 户 江 立{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1 9 8 8 - 0 4 - 1 8 批准1 9 8 6 - 0 6 - 0 1 实施 S Y 5 3 0 6 - 8 7 表 1 n 6-- 10 } 1。 一 18 30 3 0 - 5 0 5 0 - - 8 0 8 0 - 1 2 0 1 2 0 - 1 8 0 0. 5 } 一 { 3 04 . 0 D , 2 6 0 - V 3 6 0 .. 3 6 0 - 50 0 1 5 0 0 -- 6 3 0 6 3 0 - 8 0 0 8 0 0 . 1 0 0 0 i 10 0 0 -- 12 50 1 25 0- 1 6 0 0I i I 6 . 08 . 01 0 . 01 2. 01 6 . 02 0 . 02 5. 0 一一一 一值︸-值 3 . 8 轴、套类零件的台 7处,如图 样未注明圆角 r 值, 也未要求清根时,按图2 ,表2 加工。 表面粗 糙 度为R a 1 2 . S . , 一 途月 图 2 表2 mm D - d7 - 4 4 -8 }8 -1 0}1 0 - - 1 5 1 5 -2 0{ 2 0 -2 5一 2 5 3 0 1 0 } 3 0 -- 4 0 { , D - d 4 0 - 5 5 1 0 0 1 1 0 0 - 1 4 0 1 4 0 - 1 8 0 1 3 8 0 - 2 3 0 1 2 3 0 - 3 0 0 { 3 0 0 - - 3 7 0 r 七 1 20 1 25 1 30 I 40 1. 50D-d 1370-,-4601460-5501550--6601660 5 - 1 2 1 2 - 2 5 2 5 - 5 0 0 . 2 50. 5 000 5 02 . 5 0 3 . 1 0 图样未注明的尺寸公 差值, 根据G B 1 8 0 4 -7 洲公差与配合 未注公差尺寸 的极限偏 差 第2 , 第 3 条 规 定 为 I T 1 4 级 , 一 般 孔为 H 1 4 ; 轴为 h 1 4 ; 长 度 为 J S 1 4 或 i s , 取 “ ” 值 表 4 。 2 S Y 5 3 0 6 -8 7 表4 刀 】 刀 I 基本尺寸 I - 3 { 3 - 6 一 6 - 1 0_ I 10 - V 1 8 1 8 - 3 0少 3 0 - 5 0 5 0 - 8 0 8 0 - 1 2 0 孔 轴一 k度 士 j 1本尺一 寸 孔轴一 长度 士 0 .3 00 .15 叶 0 . 3 60 . 4 3 0. 5 20 . 6 20 . 7 4勺. 8 T 代一1。 0. 3 了0. 4 3 5 6 3 0 8 0 0 1 8 0 0 - 1 0 0 0 30 一巨不一曰一一 一一翻叫-一 0. 1 80. 21 50. 2 6 0 . 3 1 2 5 0 3 一, } 3 15 4 0 0 i 4 0 0 5 0 0巨 5 0 0 6 1 530 6 5 了 5 { 0 . 6 5 71.400 .70 1. 5 5{ 7 52 . 0 0 0. 7 750 . 8 7 50O 一夕一一一 仁-0.一挂一1一。一一乡 1 Y 本 尺 寸 1 6 0 0 - 2 0 0 0 「 2 0 0 0- 2 5 0 0 2 5 0 0- 3 1 5 0 孔 轴 一 长度 4.4 0 3 01 一 551 . 852 0 , } 5 . 4 。 一 ,}2 . 7 0 -一 丁 一 祖 若工作基本尺寸超过表4 规定的范围时,可按照G B 1 8 0 4 -7 9 的规定, 选取相 应的尺寸公差值. 3 . ” 图样未注明的 配合 锥度和角度公差值, 选用J B 1 -5 9 锥度公 差 的9 级精度 图3 、表5 ; 对 于非配合的锥度和角度公差,选用J B 7 -5 9 自由角度公差的3 级精度 图3 、表6 。 今安 图3 表5 韭本尺寸 L 1 - - 3 金n ll l 3 - - 6 6 - 1 0 1 0 - “ 1 8X 1 8 - 3 0 3 0 - 5 0 公差 士 从本尺寸L 3 22 5 , 2 0 1 6 } 」n 】」 吧 5 0 - 8 0 8 0 - 1 2 0 公差 士 8,6 1 2 0 - 1 8 0 5 , 1 8 0 - 2 6 0 2 6 0 - - 3 6 0 3 6 0 - 5 0 0 4 , 3 2 3 0 “ 一一一一1 L ①锥度公差按锥体母线长度L 决定; ②角度公差按角度短边长度L决定. 表6 全 口 件升牛 仁 注①雏角公差按锥体毋线长度L决定 ②角度公差技角度短边长度L决定. S Y 5 3 0 6 - 8 7 3 . 1 2 图 样无特殊要求时,磨削加工的内 外圆和端面交接处,允许按J B 3 -5 9 砂轮越程槽 的规 定加工出越程槽 图4 ,表7 。 处放 大 表7 d}‘ 5 0 } }, . 。 } } } 3 . 1 3 图样未注明的盲孔深度公差值,不得超过如下规定 孔深5 0 -1 0 0 m m 时,公差为5 m m s 孔深1 0 0 mm时,公差为8 m m, 3 . 1 4 图样未注明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值,按G B 1 1 3 4 -8 0 形伏和 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 选用。 3 . 1 4 . 1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公差值为C 级精度 表8 , 3 . 1 4 . 2 同轴度和对称度的公 差值为C 级精度 表9 。 3 . 1 4 . 3 圆度公差值为尺寸公差值的一半。 3 . 1 4 . 4 圆柱度公差值 a . f} l 柱表面标有符号 E 时,为尺寸公差值的一半; S Y 5 3 0 6 -8 7 b . 圆柱表面不标符号 E 时,由圆度和直线度的未注公 差值和 要素的尺寸公差分别控制。 弓 . 1 4 . 5 平行度公差值 a . 平行 要素标有符号 E 时,布 在尺寸公 差范围内; b . 平行要素不标符号 E 时,由 平面度、 直线度的未注公差值和平行要素间的尺寸公差分别 拭 七 制。 3 . 1 4 . 6 垂直度和倾斜度由角度公差控制。 31 4 . 了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公差 值不 应大于该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的 未注公 差的综合值。 表8 一-- --一-- 一--一一一 , 基本尺寸L 1 6 一 2 5 - 2 5一 4 0 40 63 1 0 0 1 6 0 1 0 1 0 - 1 6 6 3- 1 0 0 0. 1 0 0 - 1 6 0- 2 5 0 0 . 1 2 00. 1 5 0 ,一一一 直线度、 平面度 基本尺寸L 25 00.40 00二 000300 6 3 0 0 - V 1 0 0 0 0 直线度、 平面度 0. 2 0 0 0. 2 5 00. 80 0一 1 . 0 0 0 1|1一 0 . 4 0 0 {0 . 5 0 0 【0 . 6 0 0 表9 dR dB︸ 注 在基本尺寸中, d D 为轴 孔 直径, B 为槽宽,L 为长度。 3 . 1 5 润滑油槽必须光滑、 平整 ,倒钝锐边。 3 . 1 6 零件的中心孔应符合G B 1 4 5 -5 9 中心孔 的规定。图 样上未注明保留中心孔时, 应符 合工 艺要求。 3 . 1 7 经过滚压加工的表面,不准有脱皮现象,同一表面的滚 压次数不得超过3 次,滚压前的表面 粗 糙度不得低于R a 3 . 2 . 3 . 1 8 销 轴上或螺栓上销孔的边 缘应倒掉毛刺,或者加工成9 0 0或1 2 0 0 的沉头角, 沉头角子 L 直径为销 孔的1 . 2 -1 . 5 倍。 3 . 1 9 螺纹加工应符 合下列要求。 3 . 1 9 . 1 图样未注明的螺纹侧面粗糙度不低于Ra 1 2 . 5 , 3 . 1 9 . 2 螺栓、 螺柱、螺钉无螺纹部分的尺寸公差,在图 样上未注明时, 不得超过螺纹大径公 差。 3 . 1 9 . 3 切制的螺纹 表面,不允许有黑皮、压偏、乱扣及阻 碍量规旋入的毛刺等缺陷。 3 . 1 9 . 4 图样未注明的 普通螺纹收尾、肩 距、 倒角及退刀槽,按G B 3 -7 9 螺纹 收尾、肩 距、 退刀 槽和倒角 的规定加工 图5 、表1 0 、图 6 、 表1 1 和图7 ,表1 2 。 如果图 样及工艺 文件未注明对二 、二 、 , 。 、6 , , a , a l 、的要求时,按 “ 一般”情况加工。 5 S Y 5 3 0 6 - 8 7 表 1 0 螺 倒 角 }1d G 一 一么 槽 一公 尸 0 . 5 0 . 弓 卜一 0 . 73.54d- i . 1 0 . 7 5d- 1 . 2 0. 8 } ; 5 1 5 d- 1 . 3} 0 . 8 1} 6 , 7 8︸10授︸14 2 5 1 .51 .75 2. 5 J2 舍 1 6 22 2 4, 27 3.5 3 0, 3 3 座卜座座e.,6s 4 .5 5 . 5 d - i . 61 d - 21 . 2 d - 2 . 31 一 5 一 一 {__ d - 3 {一 d - 3 .6 } d - 4 . 4 一 1 2一 d- 5 i 。 一 一 d - 5 . 了 } d - 6 . 4 d - 7 d- 7 . 7 注 ①外螺纹倒角和退刀槽过渡一般按4 5 -倒角,也可按6 0 或3 0 -倒角.当螺纹按6 0 或3 0 0 倒角时, 倒角深 度约等于螺纹深度 ②肩距a 是螺纹收尾L 加螺纹空白的总长.设计时, 应优先考虑一般肩距尺寸, 短的肩距只在结构需要时采 用 。 ③对于细牙螺纹,按本表螺距尸选用 图 5 6 S Y 5 3 0 6 一 8 7 图 6 表 1 1 螺 距 粗牙螺纹 直径 螺纹收尾乙 不大于 肩距a 不大于 退 刀 槽 6 ‘ d 。 d 长的 一般一百落 犷 般 窄 的 {} 1. 5 洲一一一州 3 . 51 . 8 3. 2 4一 8 乏 3 一 55。 6 4一 52 一 3 3. 8 O‘ 2 o 46. 4 l 」2 3 }8 12 5 } 8 一 2 ‘ 5 3o 8石1 0 }, 1‘ 5l 03 4。 57l 26 4 1. 7 5 }5一 29 1 47 2 ‘4 , ,6}4 6l 0 }3 5 2. 5 绘 2 {5 7. 5生 2 】 。 6 3 { ; , 了 6 9l 4 } 2 7 3 5 1 3 。 , 3 3 7 1 。 。{ 1 。 1 ‘ 攀 4{ 3 o3 , 8 } 1尽 2 仔 1 公 9 4 . 5 4 24 5 91 3 . 5 2 1 2 9 1 8 0 5 ‘ 8 。2 } , 0 15 2 3落22 01 5。 5 5 “ , ‘ 。 { , , } 2 5 3 5 一 , 2 6 { 2 , 3 8 d0 . 3 约等干 0 o 5 尸 川一到川一叫一州一一叫一川一叫一1 d 0 . 5 主①内螺纹倒角一般是l20’ 锥角,也可以是9 0’ 锥角. ②肩距山是螺纹收尾岛加螺纹空白的总长. ③窄的退刀槽 只在结构需要时采用。 ④对细牙螺纹按本表螺距尸 选用. s v 5 3 0 6 -6 7 表 1 2 mm 洲 ’尸距 }一 ghL a 臼一州 一二- - } 1}b, I r. 牛 一一 6 .5 8. 5 1 0. 5 1 4. 5 18.5 2 2 . 5 2 7 . 5 3 3 . 5 4 2.5 4 8 . 5 60 . 5 7 7 。 5 9 1 . 5 注①本表适用于米制锥螺纹. ②外螺纹倒角和螺纹退刀槽过渡角一般按4 5 倒角,也可按6 0 或3 0 倒角,当 按6 0 或3 0 倒角时, 倒角 深度约等于螺纹深度。 ③内螺纹倒角一般是1 2 0 锥角,也可以是9 0 锥角。 .d 为基面上的螺纹大径 对内螺纹即为螺孔端面的螺纹大径 . c x 谁6 120珍 y一 井二 人处 放 大 图 7 3 . 2 0 键槽的加工应符合下述要求。 3 . 2 0 . 1 单键槽的中心平面 对其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 差值, 如图样未注明时,按G B 1 1 8 4 -8 0 C 级精 度选用 表s 。 S Y 5 3 0 8 - 8 7 3 . 2 0 . 2 在圆 周上作双键槽时,必须配作 即用样板控制 。如图 样未注明位置度要求时,两键槽的 位置偏移不得大 于1 1 5 1 。 4 标志、转运、贮存 4 . 1 检查合格的零件经防锈处理后放在干燥通 风、 避雨雪、无腐蚀的仓 库内 保管。转移工序时, 应 防 止表面损伤及变形。 4 . 2 要求打印的零件,按 “ 产品主 要零件打印”的 有关规定进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 石油工业部机 械制造司提出。 本标准由 石油勘探开发 设备材料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云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