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互换性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pdf
第 4 3卷第 1 2期 2 0 1 4 年 1 2 月 当 代 化 工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 o 1 . 4 3.N o . 1 2 D e c e mb e r ,2 0 1 4 天然气互换性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杨诗怡 ,杨兴振 ,李银莉 。 ,许彭理 I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 2 . 新疆新捷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0 0 3 .贵州燃气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0 ;4 . 成都华润燃气设计有 限公司 ,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摘 要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国产天然气、进 口 管道气和进 口液化天然气的多气源供应格局。各气源由于气质和组分的不同,进入同一管网时易导致天然气互 换性问题,直接影响燃烧设备的燃烧特性。综述了华白数法、A G A指数法、韦弗指数法、德尔布法和达顿法等 天然气互换性判别方法。分析了世界各国解决互换性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未来天然气互换性研究进行了 展望,建议通过实验建立符合我国气源现状的互换性判别方法。 关键词 多气源;供应格局;互换性;判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T E 6 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4 6 0 2 0 1 41 2 2 6 5 5 0 3 De v e l o p me n t S t a t u s a n d T r e n d 0 f Re s e a r c h 0 n Na t u r a l Ga s I n t e r c h a n 2 e a b i l i t y Y ANGS h i - y i L , Y A NGXi n g - z h e n ,L I Y i n l i j ,XU Pe n g - l i 1 . S c h o o l o f Pe t r o l e u m E n g i n e e rin g . S o u t h w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 S i c h u a n C h e n g d u 61 0 5 0 0 , Ch i n a ; 2 . Xi n i i a n g Xi n j i e Ga s C o . , L t d , Xi n J i a n g Wu l u mu q i 8 3 0 0 0 0 ,C h i n a ; 3 . Gu i z h o u GAS h e a t De s i g n Co . . L t d . Gu i z h o u Gu i y a n g 5 5 0 0 0 0, Ch i n a ; 4 . Ch e n g d u Ch i n a Re s o u r c e s Ga s De s i g n Co . , L t d , S i c h u a n Ch e n g d u 6 1 0 5 0 0,Ch i n a A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g r o wi n g c l e a n e n e r g y d e ma n d an d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d u s t r y i n Ch i n a ,mu l t i g a s s o u r c e s u p p l y p a e m o f d o me s t i c n a t u r a l g a s ,i mp o p i p e l i n e g a s a n d l i q u e fie d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Ch i n a h a s b e e n g r a d u a l l y f o r me d . Ea c h s o urc e wi t h d i ffe r e n t t e mp e r a me n t a n d d i ffe r e n t c o mp o n e n t i n t o t h e s a me n e t wo r k i s e a s y t o 1 e a d t o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i l i t y p r o b l e m. wh i c h wi l l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the c o mb u s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c o mb u s t i o n e q u i p m e n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he d i s c r i mi n a n t me tho d s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i l i t y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 s u c h a s Wo b b e n u mb e r m e t h o d , AGA i n d e x , W e a v e r i n d e x me t h o d , De l me t h o d a n d S O o n . Th e me a s ur e s t o s o l v e t h e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i l i ty p r o b l e m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we r e a n a l y z e d ,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i l i ty r e s e a r c h i n Ch i n a wa s d i s c u s s e d , i t ’ S s u g g e s t e d th at t h e d i s c r i mi n a n t me t h o d b a s e d o n th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g a s r e s o u r c e i n Ch i n a s h o u l d b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e x p e r i me n t s . Ke y wo r d s Mu l t i p l e g a s s o u r c e ; S u p p l y p a t t e r n ; 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i l i t y ; I d e n t i fi c a t i o n me t h o d 2 0 1 3年 ,我 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了 1 6 7 6 亿 m ,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至 5 . 9 %。天然 气进 口量达 5 3 0亿 m ,同比增 2 5 %,天然气对外依 存度首次突破 3 0 %,达到 3 1 . 6 %。横跨多个 目标市 场区域的管网系统,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调 度灵活化的供气格局将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天然气 气源供应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有以陕甘宁气 、塔 里木气和 四川气为代表 的国内管道气 ,缅甸 、土库 曼斯特和哈萨克斯坦的进 口管道气 ,澳大利亚 、卡 塔尔和马来西亚为代表 的进 口 L N G,以及以新疆广 汇为代表的国产 L N G 。 天然气供应多元化提高了我国天然气供应系 统的安全性 , 各种天然气产地及生产工艺通常不同, 各气源 ,特别是管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组分及 燃烧特性差异较大 ,如果同时进入一个管网,易导 致天然气互换性 问题嘲 。国产气与进 口气热值存在 较大的差异 ,我国 目前多种气源的高位热值变化范 围为 3 6 . 2 9 ~4 3 . 3 2 M J / m 。 我国某些城市 已经出现 了 不稳定供气与用户稳定要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 具有 L N G接收站的沿海省市 , 因此 , 开展天然气互 换性研究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1 天然气互换性判别方法 天然气互换性定义为 在不明显改变运行安 全、效率和性能、或者不会明显增加空气污染物排 放量的情况下 ,在燃烧设施 中采用一种燃气替代另 外一种燃气的能力。 2 0 世纪 3 0 年代美国就开展了燃 气互换性方面的研究 ,提出了美国燃气协会 A G A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5 - 2 6 作者简介 杨诗怡 1 9 9 0 一 ,女 ,四川成都人,在读硕士生,现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研究方 向从事城市燃气方向的研究工 作。E - m a i l 3 5 9 2 0 8 4 1 3 q q . c o m 。 2 6 5 6 当 代 化 工 2 0 1 4年 1 2月 判定法和韦弗判定法。 2 O 世纪5 O 年代欧洲开始使用 天然气 ,随之也进行 了互换性研究 ,相继发展 了德 尔布法,吉尔伯特一 普里格法,达顿法等判定方法。 1 . 1 指数判定法 1 . 1 . 1 华 白指数法 华 白指数法是天然气互换性研究领域最早应 用的一个判别方法 ,它是表征燃气热负荷的特性数 据 ,天然气互换时如果华白数保持恒定 ,则燃烧器 热负荷和一次空气系数就基本稳定。目 前,世界各 个国家规定的华白数允许范围大多不一样,但是作 为燃具输入热量的基础指数 ,很多国家规定其变化 范围在 5 %左右。华白指数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 互换性判别方法 ,它仅从热负荷的角度来考虑互换 性,并没有考虑稳定燃烧所包含的其它因素,在实 际应用中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 。 1 . 1 . 2 A G A指数法 由于气源种类增多,采用华白指数 已不足以控 制燃气的质量,2 0 世纪 7 O年代美国燃气协会提出 了以回火指数 、离焰指数 五 和黄焰指数 这 3 个 指数作为判断燃烧稳定性的准则,即 A G A指数法。 该方法使用的前提是燃气的高热值必须大于 3 2 M J / m 。 , 其中基准气和置换气的性质服从容积百分比 混合法则 。该方法是作为天然气和非天然气燃气互 换的可靠判据 ,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 和普适性 ,在新 兴气源 如 L N G 与天然气 的互换性 问题上 ,A G A法 的有效性还有待评估 。 1 . 1 . 3 韦弗指数法 韦弗指数法主要通过回火指数 、不完全燃烧 指数 、热负荷指数 、 脱火指数 、 引射因数 ., A 、 黄焰指数 和 6个指数作为判别依据 ,其判别依 据见表 1 。 表 1 韦弗指 数法判断依据 Ta bl e 1 Ju dgmen t o f W e a ve r i n de x 1 . 2 图形判定法 1 . 2 . 1 德尔布法 法 国燃气公司的实验表明 ,不同气源的燃气在 同一种燃烧器上燃烧时 ,回火 、离焰和 C O三条曲 线主要取决于与内焰高度有关 的因素 ,而黄焰 曲线 则与 内焰 高度无关 。该法选取 的判别指数为华 白 数 和燃烧势 , 用 构成的坐标系上的曲线 表示燃气允许互换的范围。 1 . 2 . 2 达顿法 达顿法根据燃 气组分进行天然气互换性 的预 测 ,该法认为任何一种实际的燃气能够由甲烷 、其 他烃类 、氢和惰性气体构成 ,其他烃类可用当量丙 烷和 甲烷表示嘲 。 上述 5种天然气互换性判别方法 的特点如表 2 所示 。 表 2 天然气互换判定方法的比较 T a b l e 2 Co mp a r i s o n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e x c h a n g e me t h o d s 判定方法 特点 2 世界各国解决天然气互换性问题 的 方法 2 . 1 美 国 在世界各国中, 美国是天然气使用量最大、 遇 到 问题最多的国家 。美 国国家天然气委员会 N G C 牵头成立了互换性研究工作组 简称 N G C , 开展了 相关的燃气可互换性的研究 , 在 2 0 0 5年发布了 天 然气可互换性及非燃烧应用白皮书 , 给出了相关的 解决方案,其方法主要有下面 3 种 1 天然气产地 早期 L N G在出产地均会进行凝析处理 , 分离 出 戊烷、己烷和更重的烃类组分,避免在液化工艺中 造成冰堵故障。 2 L N G接收站 ①凝析处理法 采用凝析分离工艺对 L N G进行 处理 ,降低 N G L成分 ;②掺混气体法 掺入氮气 、 空气 、烟气等气体 ,降低其华 白数 ;③不同气源掺 混法 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在 L N G接收站内进 行两种 L N G的掺混 ] 。 3 用户端 ①调节气源 燃气公司通过在城市门站处掺混 空气 ,解决了地区性的燃气互换性问题 ;②调节用 户设备 对燃具进行调查和检测,必要时根据气源 的变化对燃具进行调节 。 2 . 2欧洲 欧洲 国家众多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差异造成了 各 自的标准相差较大。2 0 0 2年 3 月 ,欧盟 6个基本 成员 国在 巴黎成立 了欧洲 能源 燃气 交 易协会 第 4 3卷第 1 2期 杨诗怡,等天然气互换性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6 5 7 E A S E E g a s , 借鉴美 国互换 问题模型解决互换性 方法 。 问题 。 英国拥有大量陈旧的民用燃气设备,在多气源 互换性的问题上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目 前推荐的天 然气热值为 3 9 . 8 M J / m ,计价标准为 k Wh / m 。 法 国建设了两种不 同类型的输配管 网,分别输 送不同热值的天然气,两种天然气的热值范围分别 为 3 4 . 2 ~ 3 7 . 8 M J / m 和 3 8 . 5 2 ~ 4 O . 0 8 MJ / m。 。 荷兰由于本身的天然气存储设施容量大, 将热 值不同的天然气进行混合混配,向用户输送符合热 值需求的混合气体 。 2 . 3亚 洲 在亚洲各国中,日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天 然气消费主要依靠进口L N G 。日本相关的法律规定 天然气的高热值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规定进 口 L N G的热值不允许低于 4 1 . 2 M J / m ,然后增热至 4 5 M J / m 。其增热方案主要是通过在 L N G中添加液 化石油气达到预定热值, 最低的高热值为 4 4 M J / m 3 , 平均 为 4 6 M J / m 。 3 我 国天然气互换性研究现状 1 9 7 6年在英 国伦敦 召开 的世 界燃气 大会 WG C 上 ,国际燃气联盟 I G U 根据互换性概 念利用华白数和燃烧势对燃气进行了分类, 2 0 世纪 9 O年代我国参照 I GU 的研究成果 ,颁布 了 G B f 1 3 6 1 1 城市燃气分类 。2 0 0 6年颁布了 城镇燃气 分类和基本特性 ,对 G B /T 1 3 6 1 1 气种分类等进行 了修改,但使用华 白数和燃烧势进行分类的基本原 则没有变化 “ 。 我 国在天然气互 换方面制定 了一 些规范和指 标 ,但我 国天然气互换性研究领域主要采用 了国外 判别方法, 包括 A G A指数法、 韦弗指数法等, 而我 国气源成分、燃具类型都和国外有较大差距 ,且没 有掌握国外的实验数据资料,很难进行深入探讨。 因此 ,我 国需要在分析比较国外天然气互换成 功经验的基础上 ,以相关实验为基础 ,通过理论分 析和实验数据归纳 ,绘制 出适合我国燃具现状 的互 换图,提出符合我国天然气气源实际现状的互换性 4 结 论 1 随着我国气源多元化、 供应网络化的供气 格局的逐渐形成,成分不稳定的气源与要求相对稳 定的用户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城市中将会越来越多的 出现,开展天然气互换性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 2 国外现有的互换性判别方法都是各国根据 本 国的气源状况通过实验研究得 出来 的,我 国应立 足现有气源实际现状 ,提出符合我 国实际情况的互 换性研究方法 。 3 对于存在多气源互换性问题的地区, 应根 据管道走向、气质成分、管输压力等因素合理选择 适应性高的天然气互换性方案,沿海城市引入进 口 L N G时,应选择与已有气质互换性较好的气源。 参考文献 [ 1 ]王冠培, 苏清博, 郭开华.多气源混输管网的供气方案fn油气储 运,2 0 1 3 ,3 2 1 0 6 - 7 . [ 2 ]秦朝葵 , 吴之觐. 多气源天然气的互换性问题[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0 9 , 2 9 1 2 9 0 9 1 . [ 3 ] 郭开华,王冠培 ,皇甫立霞.中国天然气气质规格及互换性标准 问题【 J 】 . 天然气工业,2 0 1 1 ,3 1 3 9 7 1 0 1 . [ 4]孙秀丽 ,秦朝葵 ,郭甲生.浅谈天然气互换性的对策研究[ J 1. 上海 煤气 ,2 0 0 8 ,1 5 4 2 0 ~ 2 3 . [ 5]张倩倩 , 李振林.天然气互换性判定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f J 1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 0 1 3 ,2 1 3 3 1 3 5 . [ 6] 邹雪春 ,梁栋.燃气互换性几种常用判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叨. 广州大学学报,2 0 0 7 ,6 3 8 8 8 9 . [ 7]周理,郭开华 ,皇甫立霞.天然气互换性判别方法研究[ J 】 _石油与 天然气化工 ,2 0 1 3 ,4 2 6 6 4 3 6 4 4 . [ 8] 张玉坤 ,许文晓,陈勇.天然气气质及其互换性 『 J 1 .石油与天然 气化工,2 0 1 2 ,3 7 6 1 5 2 3 5 2 5 . [ 9]李猷嘉. 论液化天然气与管道天然气的互换性f J 1 .城市燃气, 2 0 0 9 , 4 2 6 4 - 5 . [ 1 0] 李明,罗东晓 ,华贲.天然气互换性判别方法研究阴. 上海煤气 , 2 0 0 6 ,1 3 1 1 7 - 8 . [ 1 1 ] 王楼明 , 叶锐钧. 我国液化天然气标准的现状和展望[ J ] .上海煤气, 2 0 0 9,1 6 4 2 4 2 5 . [ 1 2] 刘艳华.美 国国家天然气委员会对于 L N G 和管道天然气可互换 性 的研究『 J 1 . 城市燃气 ,2 0 0 6 ,3 9 8 2 2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