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钻井螺旋扶正器携岩举升数值计算研究-.pdf
201 0在 第4 卷 第5 期 天 然 气 技 术 Na t u r a l Ga s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4. No. 5 0c t . 2 01 0 d o 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6 7 3 9 0 3 5 . 2 0 1 0 . 0 5 . 0 1 5 常规钻井螺旋扶正器携岩举升数值计算研究 陈正茂 熊继有 1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 1 0 5 0 0 ;2 .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南充6 3 7 0 0 2 摘要 在常规钻井中,螺旋扶正器随钻柱高速旋转,钻井液通过螺旋扶正器时,螺旋扶正器产生的强烈旋 流必然会对钻井液携带岩屑举升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多相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并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该模型进行计算,定量评价了螺旋扶正器的携带岩屑举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入口岩屑的上 返初始浓度对携带岩屑举升能力影响较大,随着初始岩屑浓度的增加,出口岩屑最快上返速度相应加快;颗粒直 径越 大,螺旋扶正 器产生的强烈旋流携带效果越 明显 。 关键词常规钻井携带岩属举升螺旋扶正嚣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T E 8 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 9 0 3 5 2 0 1 0 1 0 5 0 0 4 4 0 3 O引言 常规钻井 中,大量岩屑颗粒 流经螺旋扶正 器 , 螺旋扶正器的携带岩屑举升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 钻井速度 。如果举升效果较差 ,大颗粒岩屑将会滞 留在井底 ,造成钻头牙齿重复切削 ,反之 ,将有利 于举升井底岩屑 ,加快岩屑 向井 口运移的速度。国 内外学者对空气钻井中的岩屑运移机理进行 了大量研 究n ,但很少涉及到常规钻井旋流对岩屑举升的影 响,仅有少数文献对螺旋扶正器的环空压降和流动 规律进行 了初 步研究 。笔者 以多相流理论为基 础 ,建立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 ,对螺旋扶正器的携 带岩屑举升能力进行数值分析 ,并研究不 同岩屑颗 粒群 流经螺旋 扶正器 时的速度 、浓度分 布变化 规 律 ,以及颗粒直径对螺旋扶正器携岩能力的影响 。 笔者得出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研究成果对常规钻井中 螺旋扶正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 螺旋扶正器的携岩举升力学模型与边界条件 钻头牙齿切削岩石产生大量岩屑后 ,随钻井液 沿环空向上运移 ,当运移至螺旋扶正器处时,经过 螺旋扶正器的导向,钻井液携带岩屑流向螺旋流 道 ,此时 ,岩屑颗粒和钻井液随螺旋扶正器高速旋 转 ,岩屑颗粒浓度发生变化。在流经螺旋扶正器 的 过程 中,岩屑不仅要承受重力及浮力 ,同时还要受 到离心力以及螺旋流给与的多种力作用 ,使岩屑颗 粒 可能会发生堆积 ,影响螺旋扶正器的携带岩 屑举 升能力。 螺旋扶正器 的携带岩屑举升实质上是一个液 固 两相流问题 ,岩屑颗粒为离散相 ,作为载体的钻井 液为连续相。当岩屑浓度低于0 . 5%时 ,颗粒之间的 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因此,笔者采用M ix t u r e 模型对 这种情况进行计算。 1 . 1 力学模型 在建立力学模型之前 ,先用式 1 对流经螺旋扶 正器的钻井液进行流型判别 。 尺 e丝 1 式中 为雷诺数 ,若 小 于 2 0 0 0 ,钻井液流动属 层 流;若 大于2 0 0 0 ,钻井液流动属紊流。 为截 面平均速度 ,i n/s ;d为截 面直径 ,m; 为黏度 , mPa s o 对于层流,采用以下连续方程 收稿 日期2 0 1 0 0 2 0 3 修订 日期 2 0 1 O 一 0 9 1 4 本文受到 家 『 1 然科学 基金项 目 编号 9 0 6 1 0 0 1 3 的资助 。 作者简 介陈 茂 1 9 6 9 一 ,博土 ,讲师,从事营销竹删 、项 H规划 及技术经济 价 、过程控制 与风险评估的教学 j 研究T 作 . . E ma i l / I Z I I I C W I u s i l l a . C O I l 1 44 / N a t u r a l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总第2 3 期 天然气技术 钻井工程 啬 p V p 0 08. 135RR e 盯 ⋯e _ 1 。 。0 0 ⋯ , 式中p 为流体混合密度 , / n l ;谚 为流体混合后 的平均速度 ,I n /s ; 为时间 ,s 。 其 中 一 O l k pk V k 一 生L一 3 m J / 式 中k 为相数 ;O / 为第 后 相 的体积分数 ,%;p 为第 k 相 的密度 ,k g /m ; 为第 k相流体 的平 均速度 , m /S 。 p . 4 p m ‘ 动量方程 盖 p 方 V p 才 才 一 V p V v 方 ] p 客 5 式 中 为压力 ,P a ;/ 1 . 为流体 混合 黏度 ,mP a T 为转置 ;g 为重力加速度 ,m/ s 2 ; 为体积力,N 。 . 6 m 式中 为第k 相的黏度,m P a S 。 岩屑颗粒的体积份数方程为 景 p V p 一 V 由 , 7 式中P为岩屑颗粒 ; 为岩屑颗粒的体积分数 ,%; 为岩屑颗粒 的密度 ,k g /m ; . 为岩屑颗粒 的 漂移速度 ,m/s 。 . 和 通过式 8 相联系 ∑ 8 tI m 式中 为岩屑颗粒 与流体 的相对 速度 ; 为岩屑 颗粒与第k 相的相对速度。 9 式 中 为岩屑颗粒的弛豫 时间 ,s ;a为岩屑颗粒的 加速度 ,m/s 。 根据参考文献[ 8 ] , 可表示为 1 o 一1 式中 为岩屑颗粒直径 ,m; 为曳力 ,N;/ X q 为岩 屑颗粒黏度 ,m P a s 。 天然气技 术 / 4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 卷 陈正茂,等常规钻井螺旋扶正器携岩举升数值计算研究 第5 期 图2螺旋扶 正器局部放大图 高速旋转 ,导致 部分岩 屑紧贴 于叶片上 跟随其转 动 ,但此处的岩屑不会沉积及引起螺旋流道堵塞。 3 参数敏感性分析 3 . 1 岩屑浓度对携带岩屑举升能力的影响 螺旋扶正器 的优劣在于是否降低了岩屑 的上返 速度和引起岩屑沉降 ,而评价其携岩效果的好坏 , 则主要是 比较螺旋扶正器上方的岩屑速度及岩屑浓 度的变化 。人 口岩屑上返初始浓度对携带岩屑举升 影响较大,随着初始岩屑浓度的增加,螺旋扶正器 的出口岩屑最大上返浓度相应增加 图 3 ,同时 ,出 口岩屑最快上返速度相应加快 图 4 ,说 明螺旋扶正 器的高速旋转引起 的旋流有利于岩屑颗粒 的举升。 图3 入口岩屑上返初始浓度与出口岩屑上返浓度间的关系图 图4 入口岩屑上返初始浓度与 出口岩屑最快上返速度间的关系图 3 . 2 颗粒直径对携带岩屑举升能力的影响 是否能携带并举升不 同直径 的岩屑颗粒 ,是评 46 / N a t u r a l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价螺旋扶正器优劣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图5 表明,随 着岩屑颗粒直径的增加 ,螺旋扶正器 的出口岩屑最 大上返浓度逐渐增大 ,呈线性关系 ,而岩屑平均上 返浓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说明岩屑颗粒越大 ,越不 易引起沉降或堆积在螺旋扶正器下方。从图6 可以看 出螺旋扶正器对岩屑的举升效果 ,随着岩屑颗粒直 径 的增加 ,出口岩屑的最快上返速度逐渐加快 ,这 说明颗粒直径越大,螺旋扶正器产生的强烈旋流携 带效果越明显 。 岩屑颗粒直径/ m m 图5 岩屑颗粒直径与出口岩屑上返浓度间的关系图 岩屑 颗 粒直 径/ m m 图6 岩屑颗粒直径与出口岩屑最快上返速度问的关系图 4 结论 1 入 口岩屑上返初始浓度对携带岩屑举升能力 影响较大 ,随着初始岩屑浓度 的增加 ,出口岩屑最 快上返速度相应加快 ,这说明螺旋扶正器的高速旋 转引起的旋流有利于岩屑颗粒的举升。 2 岩屑颗粒直径越大,螺旋扶正器产生的强烈 旋流携带效果越明显 。 3 数值计算方法及研究成果对常规钻井中螺旋 扶正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1 ]孟英峰,练章华,李永杰 ,等. 气体钻水平井的携岩研究 及在 白浅 l 1 l H井的应用 [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0 5 ,2 5 8 5 o 一 5 3 . 下转第6 o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 卷 张良万,建南地区克服窄安全密度窗口的钻井技术 第5 期 力系数低而孔隙发肓好 、极易发生漏失的产层 ,可 应用屏蔽暂堵产层保护技术 ,在钻进过程 中对其进 行有效保护,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为安 全钻开下部产层创造条件。 5 实施高密度 随钻堵漏浆钻进技术。对于地层 压力高 ,但承压能力难 以提高的地层 ,在钻进 中可 采用高密度随钻堵漏浆钻进。 6 选 择合适的堵漏方法。由于地层漏失点多 , 情况 复杂 ,使得 长裸 眼井段 喷漏 同存无 法完全 避 免 。建南地区的井上部地层承压能力应以固井水泥 浆 的密度为基准 ,并采取钻开一层 、封堵一层 、试 压合格一层的技术措施 ,堵漏剂 和堵漏方法 的选择 应根据地层性质来决定。 7 固井前提高承压 。固井前采用桥浆或非渗透 抗压处理剂 K S Y 提高承压后 能保证水泥浆返至地 面,以提高固井质量效果。 4 . 2 防漏堵漏措施 根据不 同地层的漏失特点 ,应采取不 同的防漏 堵漏 措施 。对 于上部 承压能力 要求不 高的渗漏 地 层 ,应采取加入 随钻堵漏剂和静止堵漏相结合 的办 法 ;对于要求承压 的渗漏地层 ,应采取加入 随钻堵 漏剂和小颗粒堵漏剂的桥浆进行封堵并适当蹩压的 方法 ;对于要求承压的裂缝性地层 ,应采取加入复 合堵漏剂 的桥浆进行封堵并蹩压至所要求的承压值 的方法。其具体措施为 1 对于漏速低 于 1 5 m /h 的渗透性漏失 ,使用 Q s 一 2 、F T 一 3 8 8 等填充材料及D F 一 1 、S D L 等细颗粒堵 漏材料进行随钻堵漏。 上接第4 6 页 [ 2 ]C h i u . I k o k u , J . J . A z a r , C . R a y Wi l l i a ms .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t o V o l u m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A i r a n d G a s D r i l l i n g[ R ] . S P E 9 4 4 5 一MS . [ 3 ]胡小房. 干空气钻井环空携岩理论研究 [ J ] _ 石油钻井工 程 ,1 9 9 6 ,3 2 1 - 7 . [ 4 ]舒秋贵. 在旋流器作用下环空液体流动规律的研究与应用 [ D] . 成都西南石油大学 ,2 0 0 4 . [ 5 ]舒秋贵. 在旋流器作用下环空流场旋流衰减规律研究[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0 5 ,2 5 9 5 7 6 0 . [ 6 ]舒秋贵. 在旋流器作用下环空液体流动规律的实验研究 60 / N a t u r a l G a s T e c h n o l o g y 2 在 目的层 出现渗漏时 ,使用屏蔽暂堵剂对漏 层进行封堵。 3 对于因密度窗口窄而出现的漏失 ,采取静止 6 ~ 8 h 、 适当降低钻井液密度、降低钻井液的结构强 度 、减小排量 降低环空返速 、起下钻时放慢速度的 措施 ,以减小激动压力来平衡漏失。 4 对于漏速高于 1 5 m 。 /h的裂缝性漏失 ,选择 使用桥浆 、水泥浆 、桥浆 水泥浆对漏层进行封堵。 5 针对裸眼地层承压能力不足的问题 ,根据地 层特点 ,通过提高桥浆钢性多棱角材料 的尺寸及浓 度 ,丰富堵漏材料的几何形状及添加钢性可溶纤维 粒子等措施优化桥浆 的配方 ,以提高裸 眼井段的承 压能力。 6 在喷漏同存、不具备起钻条件的情况下,采 用 D F 一 1 、S D L 、Z D 一 1 等细颗粒堵漏材料 ,然后逐步 加大尺寸 、丰富形状 、提高浓度 ,再通过控制一定 的回压或提高钻井液密度 的方法逐步提高地层的承 压能力。 4 - 3 桥浆堵漏工艺措施 堵漏方法确定后 ,在堵漏剂 的选择上应根据地 层裂缝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堵漏材料 ;桥浆的配方应 考虑不 同粒级 、不 同形状 、不同硬度及变形粒子的 合理搭 配 ;堵漏 材料 的浓度应 根据漏 失速度来选 取。主要桥浆堵漏配方见表 1 。 在堵漏工艺上 ,应采用桥浆 水泥堵漏 ,并适 当蹩压,通过优质 致密、高强度 内、外滤饼的形 成 ,达到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具体过程为 ① 根据漏速 、地层岩性 、钻时变化 、前期施工情况 [ J ]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0 5 ,1 7 1 0 5 5 5 8 . [ 7 ]舒秋贵,刘崇建,刘孝良,等. 在旋流器作用下环空螺旋 流场压降研究E J ] . 天然气工业 ,2 0 0 6 ,2 6 2 8 6 8 7 . [ 8 ] M.Ma n n i n e n ,V. T a i v a s s a l o ,S .K a l l i o .O n t h e Mi x t u r e M o d e l fo r Mu h i p h a s e F l o w[ M] . 芬 兰 V 1 T r P u b l i c a t i o n s , 1 99 6. [ 9 ] V i c t o r Y a k h o t , S t e v e n A. O r s z a g .R e n o r m ali z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a l y s i s o f t u r b u l e n c e l J J . J o u r n a l of S c i e n t i f i c C o mp u t i n g , 1 9 8 6 。1 1 3 5 1 . 编辑卢栎羽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