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油气管道保护措施研究.pdf
第 3 6卷第 6期 石油工程建设 3 3 一潦 j 马学海,许研新 ,董 浩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廊坊o 6 5 o o o 摘 要多条 管道共用管廊带可以节约用地 ,便 于统一规划及管理 ,但必须处理好安全 问题 ,尤 其是 山区段 ,地形 复杂、地质灾害 多发 、维抢修 困难 。文章 简要地分析 了并行管道 失效的原 因, 并以中卫一贵阳天然气管道与 兰州一成都原 油管道并行段 为例 ,从 线路 用管、施工要 求、地质 灾 害治理、预 防第三方破坏等方面提 出了安全措施 ,为其他并行管道设计提供参考。 关 键词 油气 管道 ;并行敷 设 ;管道 失效 ;保 护措 施 中图分类号 T E 9 7 3 .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1 2 2 0 6 2 0 1 0 0 6 -. - 0 0 3 3 0 3 0 引言 当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时 ,因一条管道失效而影 响相 邻管道 正 常输送 或造 成失 效 的可能 性增加 。虽 然加大间距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但在很多地 区受 各种因素制约是难以实现的.如地形原因、城镇规 划、环境敏感点 、压矿、文物等 ,都可能迫使管道 近距离并行 ,甚至同沟敷设 。 由于并行敷设管道的最小安全间距没有标准规 范 可 以 采 用 , 1 9 9 9年 美 国 国 际 管 道 研 究 委 员 会 P R C I 委 托 B a t t e l l e M e m o r i a l I n s t i t u t e进 行 研 究 , 建立 了计算模型 ,确定 了油气并行管道 的合理 间 距 ,在一条管道破裂时 ,另一条管道可 以正常运 行。2 0 0 2年 P R C I 发布了 管道断裂和并行管道间 距报告。为了解决以西气东输二线为代表的并行 管道 问题 ,管道建 设 项 目经 理部 组织 开展 了专题 研 究 ,并编制了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设计规定 。该 标准对并行管道的间距做了要求 ,并规定了各种 间 距下的施工方式。 当油气管道并行间距大于安全距离时,无需采 取保护措施 当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结合工程 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1 并行 管道 的失效 形 式 根据 西气东输二线并行敷设管道关键技术研 究 ,当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时,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 性 ,液体管道事故形成的破坏力远小于气体管道 , 故应以气体管道失效作为研究重点。研究表明,输 气管道 P 1 以下同发生事故对临近管道 P 2 以下 同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 1 输气管道 P 1 破 裂 ,通过周边土壤传递的 地 面压力 可能 导致 临近 管道 P 2径 向屈 曲失 稳 。 2 输气管道 P l 破裂并燃烧 ,在泄漏 的高压 气流作用下使临近管道 P 2失去覆盖物 。P 2受热辐 射作用而失效。 1 . 1 地 面压力导致临近管道失效 2 0世纪 7 0年代美国 P R C 1 开展 了 “ 爆 炸物的 爆破作业对临近管道影响”试验 ,积累了大量的试 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计算方法。输气管道 P 1 破裂所产生的地面压力与输送压力 、管沟回填 土类型有关 ,回填土越密实 ,所传递的地面压力越 大 ,当地面压力大于管道的压溃压力时 ,P 2将屈 曲失稳 。当管道并行 间距大于安全 间距时 ,P 2不 会 发生 失稳 。 1 . 2热 辐射造 成 临近 管道 失效 当输气 管道 P 1 破裂时 ,喷射 出的气流吹掉临 近的土壤形成弹坑 ,使相邻管道 P 2的覆盖物被揭 开。假设 P 1喷出的气体被点燃 ,并形成羽流 ,相 邻管道将受热辐射影响,热能通过管壁沿轴向和环 向传导 ,当 P 2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则会 因材 料 的强度降低而发生破裂 ,见图 1 。 2 并行管道保护措施 当油气管道并行间距大于安全距离时 .无需采 取特殊保护措施。下面重点讨论当并行间距小于安 斗 蝌 l ~ 牛 j; __* 辫 _ ★ ★ ★ ★ ★ ★ 石油工程建设 2 0 1 0年 1 2月 图 1热 辐 射 造成 临近 管 道 失效 示 意 全距离时 ,应如何 防护 。 降低输气管道 P l的事故概率 ,应首先明确管 道 失效 的原 因 ,欧洲 天然气 管道事故 数据 组织 E u r o p e a n Ga s p i p e l i n e I n c i d e n t d a t a G r o u p,E GI G 发布的第四版欧洲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报告涵盖了 1 9 7 0 1 9 9 8年 长距 离输 气管道 的意外 泄漏 事故 。 E G I G将失效原因分为 第三方破坏 、腐蚀 、施工 及材料缺陷、地质灾害和其他 ,其中第三方破坏占 3 5 %,腐蚀原 因占 2 5 %,施工及材料缺陷占 2 0 %, 地质灾害 占5 %,其他 占 1 5 %。以上数据虽来源于 欧洲 ,但对于国内管道仍有参考意义 ,只是各国情 况不同、比例不同而已。下面以中卫一贵阳天然气 管道与兰州一成都原油管道并行段为例 ,详细讨论 近距离并行段的保护措施 。 中卫一贵 阳天然气管道全长约 1 6 3 6 k m,管 径 1 0 1 6 m m,设计压力 1 0 MP a 。兰州一成都原油 管道 全长 8 7 8 k m,管 径 6 1 0 m m,设 计 压力 8 ~ l 3 . 4 M P a ,采用加热密闭输送。两管道在秦岭山区 段并行敷设 ,并行段长度 2 2 9 k m,其中并行间距 大 于最 小安 全距 离 5 . 3 m的 l 1 7 k m,共 用 隧道 4 3 k m,其 余 6 9 k m 需 同沟 敷设 ,间 距保 持 1 . 5 m。 根据两条管道具体情况 ,结合沿线地形 、地 质特 点 ,制订了相应保护措施。 2 . 1同沟敷设段 设置 每段同沟敷设段落不宜过长 ,即在大段 同沟的 中间特意设置一些不同沟的段落 ,以减小施工安装 的难度,增加维护检修的空间。 2 . 2 并行段用管 对于并行的油气管道来说 ,风险主要来 自气管 道,因此应从设计系数 、钢管质量、焊接质量等多 方面提高管道 自身的安全性。 并行 段地处 秦 巴山区 ,除 一些沟谷 地段村 庄稍 微密集外 ,其他地段均村落较少 ,人 V I 稀疏。根据 目前的设计规范 ,严格来讲 尚达不到二级地区的划 分标准,考虑到该地区地形复杂 ,不可预见的地质 灾害较多,从便于施工和保障管道安全上考虑 ,并 行段统一划分为二级地区 ,设计 系数选用 0 . 6 。另 外 ,中贵天然气管道在并行段采用 X 7 0钢管 非 并行段为 X 8 0材质 ,这样钢管壁厚 由 1 5 . 3 mm增 加至 l 7 . 5 m m,从预防第三方破坏 、防腐 、止裂等 方面有效地提高了管道安全性。 对兰成原油管道来讲 ,根据 西气东输二线并 行 敷设管 道关键技 术研究 可 知 ,增 加原油 管道壁 厚 可 以提 高抵 抗 地 面 压力 引起 管 道 屈 曲失 稳 的能 力 ,但不能完全避免天然气管道热辐射造成 的失 效。即在天然气管道发生破裂并着火时,仅靠增加 原油管道壁厚是无法确保安全的。应重点加强气管 道 的安全性 ,从源头抓起 。但考虑 到沿线地形复 杂 、地质灾 害多发 ,在一 些敏感地 段 、人 口密集 地 段 ,管道壁厚需提高一个等级。 2 . 3 钢管质量要求 为保证并行段的钢管质量 ,避免钢管本身存在 缺陷,应对以下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中贵管道和兰 成管道的制管用板卷均采用 T MC P工艺轧制 ;严格 控制板材 中的碳含量 ,降低硫磷含量;严格控制钢 管晶净粒度及金属夹杂物等级严格控制管材屈服 强度 ;保证两条管道的韧性指标 ,要求原油管道不 起裂 ,天然气管道能在 2根钢管长度内进行止裂 ; 制管用板材采用超声波进行全面探伤,以防止存在 夹层和缺陷;钢管全焊缝进行 X射线检查 ,同时 要求在水压试验前后分别进行焊缝全长全焊缝区域 纵横向缺陷超声波检查 ;工厂内水压压力要求达到 0 . 9 5 o r s or 为屈服强度 ,试压时间不小于 1 5 s ; 对 中贵管道的钢管提 出抗 S C C 硫化物应力开裂 和 H I C 氢致开裂要求。 2 . 4现场施 工要 求 1 对于同沟敷设段 ,为避免沟上焊接完成 后 ,下沟 过程 中难 以控制 下沟 质量 ,导致下 沟后两 管间距不足 1 . 5 m,要求管道采用沟下焊接 .确保 两管间距。 2 为防止管道投产后由于温差引起热位移 , 导致间距不足,要求在回填过程中,两管之间采用 土工袋装土进行柔性隔离 ;同时每隔 2 0 m设一道 浆砌石 隔离墙 ,将两 管道 刚性隔 离 。 第 3 6卷第 6期 马学海等 并行油气 管道保护措施研究 3 5 3 在坡降 ≥1 % 的河道 内同沟敷设管段 ,每 隔 2 0 m设一道浆砌石做截水墙 ,管沟上面采用石 笼压护 ,防止河水淘刷未密实的管沟土。 4 管 道 焊 口除采 用 1 0 0 % 的射线 探伤 外 ,还 需 进行 1 0 0 % 的超 声波 探伤 ,以免 超标 的焊 接 缺 陷 漏 检 。 5 管道分段试压,结合本段复杂山区的大落 差情况 ,要求试压段高点压 力不低于设计试验压 力 ,低 点处管 道 的环 向应力 不超 过钢 管屈 服强 度 的 9 5 %.同时强度试压要求稳压 4 h ,严密性试压要 求 稳压 2 4 h 。 6 对于并行段 ,管道 投产前 应进行智能测 径 ,提前发现施工过程 中由于落石冲击等原因造成 的管道超标变形 ,对超标处应进行换管处理。 2 . 5预 防第三 方破 坏 并行段有 7 0 % 沿沟谷敷设 ,沟谷 内有村庄间 续分布 ,同时在六巷河谷地和康县境内,管道经过 了大量矿区 主要为探矿区,管道通过的廊带未开 采 ,该区段 内建设施工较多 ,对管道的危害主要 来 自机械动土 ,误伤管道,因此设计时需要高度关 注这些地段并采取相应措施。 1 加密地面标识 、警示设 置 ,铺设警示带 。 所有标识能清晰分辨出对应的管道 。 2 并 行段 埋设 预警 光缆 。当管道 附近发 生异 常振动或动土时,报警信息上传至就近的站场及运 营单 位 ,管理人员通过对波形分辨 .判断振 动原 因 ,并 派人 到现 场巡 视 。 3 运营单位应加强巡线管理 ,严格按照管道 保护条例对采矿单位 、施工单位进行监管 。 2 . 6 地 质 灾害预 防及 处理 通 过对 兰成 渝 、兰成 、中贵输气 管道 三线 并行 段 礼县一广元沿线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统计 ,调 查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点 4 7 4处 .其 中滑坡 9 2处 . 崩塌 危岩2 6 0处 ,泥石流 1 0处 ,潜在不稳定 斜坡 4 5处 ,沟河 道 水 毁 5 7处 ,坡 面 水 毁 1 O处 。 其 中 兰成 与 中贵 管 道 并 行 段 发 育 地 质 灾 害 8 3处 . 主要包括崩塌 、滑坡和不稳定斜坡 。 2 . 6 . 1 崩塌 危岩 崩塌对管道 的危害主要是在施工或 运营过程 中,当崩塌体高空坠落时,可能冲击到管道 ,造成 管 道变形 或破 损 。 山区管道 在劈 山修 路过程 中 .有 可能诱发潜 在的崩塌或危岩 。崩塌体包 括 3种情 况 一是施工前已经 自然存在的;二是劈山修路过 程中产生的三是管道投产后暴雨或地震诱发的。针 对上述 3 种情况应分阶段治理,施工前对于 自然形成 的崩塌体应提前清除 ,当崩塌体规模较大时,如地形 条件允 许首 先考 虑避 绕 ,无 法 避绕 时应对 其分 解清 除。对于劈山造成的潜在崩塌体,应彻底清除,当坡 面破碎 ,稳定性较差时,应考虑护坡或护面进行加 固。对于管道投产后形成的潜在崩塌 ,应提前发现, 即时清除。为了确保管道安全,还应在危岩密集区管 道上方设置垫层 。减小危岩对管道的冲击。 2 . 6 . 2滑坡及 不稳 定斜 坡 滑 坡 对 管 道 的危 害是 当 管 道 埋设 在 滑 坡 体 时,如发生滑动 ,管道会同步变形 ,当滑坡体规模 较大且滑移严重时有可能剪断管道。处在滑坡边界 的管道 ,在滑坡发生时,将会受到挤压,增加不安 全因素。对于稳定性差 、危害性高的滑坡体必须避 绕。对于危害性一般的滑坡 ,应首先考虑避绕 ,在 避绕有困难时,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判断滑坡 成因及类型 ,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常用的处理措 施包括卸载 、抗滑桩、支挡等。 2 . 6 . 3 水 害影 响 并行段管道的水害主要是 中小型河流穿越地段 和沿河道敷设地段容易遭受河水冲刷 ,造成管道露 管 、悬空。在中小型河流穿越中 ,对于中型河流 , 设计按 5 0年一遇洪水频率计算 的冲刷深度控制埋 深 ,埋在冲刷线以下不小 于 1 m。若河床为石 方 , 管道采用混凝土连续覆盖进行 防护 。对 于小型河 流 ,最小埋深不小 于 2 m,如果河床为基岩 ,应嵌 入基岩深度不小于 0 . 5 m,并用现浇混凝土进行浇 注,避免管道遭受河水冲刷。 对 于受 地 形 限 制 ,迫 不 得 已顺 河 道 敷 设 的 地 段 ,因河道形态 、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有宽浅式河 道,也有 “ V”型河谷 ,对于河床地层为砂土和砂 卵砾石的河道,管道必须埋设在设计最大冲刷线以 下 1 . 0 m,并采用混凝土压块作 为配重 。当河道纵 坡降大于 1 % 时 ,应每隔 2 0 m设一道管沟截水墙 。 当河床为基岩时 ,则应在基岩上开挖管沟 ,并将管 道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嵌 固在基岩里 作 者简介 马学 海 1 9 7 5 - ,男 ,天津 宝坻人 ,工程 师, t 9 9 8年毕业 于西南石油学 院油气储 运专业 .现从 事管道线 路 工 程 设 计 工 作 。 收 稿 日期 2 0 1 0 0 4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