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油气富集因素分析.pdf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油气富集因素分析 杨丽英 张放东 邓已寻 库国正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摘要 桑合地区的油气勘探始于1985 年,完钻的白参1井获得良好油气显示,未 见油流, 1996年查2、查3井突破工业油流 关,并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5104t ,基 本打开了该区油气勘探的局面,但仍未找到 油气富集;直到2003年结合查5老井试油, 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桑合构造的地层、 构造、沉积储层及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在认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弄清 了油气富集因素,找到了油气富集块,部署 评价井6口,一举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0 104t以上。实现了该凹陷多年来油气勘探的 重大突破。 主题词 白音查干凹陷 地层 构造 油气富集 白音查干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颜淖尔盟乌 拉特中旗北部,构造位置位于二连盆地川井坳陷。 是发育在海西褶皱基底之上的中生代沉积盆地,为 受边界正断层控制的北断南超的箕状凹陷。勘探面 积约3200km2。 桑合地区位于白音查干凹陷的西北部,是塔拉 断裂构造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勘探面积约 120km2。截止2002年底,在该构造上共钻井7 口,上报探明含油面积213km2,探明石油地质储 量75104t ,成为白音查干凹陷一个重要的含油三 级构造。 一、勘探历程 该凹陷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完 钻4口探井,除凹陷中心的白参1井见到良好油气 显示外,钻于其它构造高部位的3口井均为干井, 油气勘探受阻。1994年中原油田接手白音查干凹 陷的油气勘探,首次在凹陷南部斜坡带突破工业油 流关,掀起了该凹陷油气勘探的第一次热潮。受二 连盆地勘探经验的影响, 19941996年间勘探的 主要目的层选择了深层,即腾格尔组底部和阿二 段,目的层的勘探效果不理想,但在目的层之上的 腾格尔组顶部发现了达尔其、桑合两个小油田,实 现了勘探目的层的第一次上移,即主探腾格尔组, 兼探阿二段,效果仍然不理想。1998年的达7井 在主要目的层腾格尔组落空的情况下,在浅层都一 段发现了规模稠油油藏,带来了该凹陷油气勘探的 第二次热潮,也实现了勘探目的层的第二次上移, 即主探腾格尔组,兼探都一段,将都一段作为目的 层首次提出。到2000年为止,在腾格尔组的勘探 虽有发现,却无建树,导致了“实物工作量停止, 研究工作不断”的勘探局面,勘探再次走入低谷。 2002年在桑合构造查5井都一段进行老井试油, 获得高产,确立了都一段为主力含油层位的地位, 从而实现了2003年的勘探目的层再次上移,即主 探都一段,兼探腾格尔组。实践证明,这次目的层 再次上移,找到了油气富集,带来了勘探的突破, 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 二、地层特征 白音查干凹陷是在上古生界海西褶皱基底上发 展起来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地层为上太古界 上古生界变质岩和不同期次的岩浆岩。沉积盖层主 要为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和厚度不大的上白垩统二连 达布苏组。局部发育第三、第四系。巴彦花群自下 而上发育阿尔善组、腾格尔组、都红木组和赛汉塔 拉组。阿尔善组二段、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一段 是凹陷的三套烃源岩层,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一 段是凹陷的主要储集层,都红木组二、三段是凹陷 的区域盖层。在对桑合构造的钻井、电测、地震资 料的充分研究后发现,桑合构造在都一段和腾格尔 之间存在一较大的地层角度不整合。在不整合面附 近,钻井地层剥蚀厚度在80~150m之间,地震反 射波削截明显。这一新发现解决了以前该区地层对 比困难的问题,也为重新认识该区的构造特征、油 气成藏机理奠定了基础。虽然白音查干凹陷在形 成、发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沉降、抬升 与剥蚀[1 ,2],形成了多期不整合,但新发现的不整 合上至区域盖层都二段之下,下至主力烃源岩层腾 格尔组,并与多条油源断层沟通,因此,对桑合地 区的油气运移、成藏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地层对比 93 杨丽英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油气富集因素分析 表明,该不整合就位于“梳状电阻”底部,红色地 层顶部,电阻率曲线自下而上由减阻到增阻的转折 处。 三、构造特征 桑合构造为三维地震资料所覆盖,良好的地震 资料条件通过人机联作精细解释,编制出桑合三维 油层顶 T 61构造图。桑合构造分为东西两大部 分,西部是受塔拉南二级断层控制形成的鼻状构 造,东部是受不整合控制的不整合圈闭。西部鼻状 构造亚带是桑合构造的主体。 该区断层十分发育,其主要断裂有控制凹陷发 育的塔拉边界断裂、控制二级构造带的塔拉南断 层、控制三级构造的桑合断层。其中查5、查12 两条 Ⅲ 级断层将桑合西部鼻状构造分割为三大块, 即查9块、查8块和查12块。 查8块地层主体南倾,为受塔拉南断层控制的 鼻状构造,被一组斜交断层切割成断块,所钻查8 井位于鼻状构造圈闭范围之外,未见油气显示。 查9块地层主体南倾,呈鼻状构造形态,局部 为受查5反向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被一组斜交断 层切割成反向屋脊断块。 查12块地层主体西倾,属鼻状构造的西翼, 呈鼻状构造形态,依附于查12断层上升盘,被一 组小断层复杂化。 四、油气富集因素分析 1 ,油气资源条件 根据最新的资源量计算结果,凹陷西部资源量 共有114108t ,其中北坡5000104t ,南坡9000 104t。虽然北坡的资源量小于南坡,但从资源丰 度看,西洼面积约1900km2,南坡构造面积约 1100km2,单位面积储量丰度约8118104t。南坡 构造面积大,圈闭分散,单位面积储量丰度低。北 坡面积约380km2,单位面积储量丰度约13104t , 北坡主要集中于桑合、古尔和扎木北,圈闭相对集 中,储量丰度高。再者,北坡的腾格尔和阿尔善组 储层物性差,储油空间小,下部生成的油气应主要 向地层埋藏浅、储层物性相对较好的都一段圈闭中 运移,从而使北部单位面积储量丰度更高。所以, 储量丰度高是桑合构造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 2 ,运移通道 桑合构造发育一系列的顺向正断层,这些顺向 正断层大部分断开了三套烃源岩,活动时期相对较 长,如桑合断层、塔拉南断层等,它们为油气的垂 向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条件,洼陷内烃源岩生成 的油气顺利地垂向运移到构造的较高部位,在圈闭 中形成富集。因此,油源通道发育为油气富集提供 了便利途径。 3 ,沉积与储层物性条件 目前的钻井资料证实,由于桑合构造近物源, 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的储集层物性较差,储层以砂 砾岩为主,孔隙度大都在10 以内,难以形成有 效的油气储层,而都红木组都一段地层埋藏浅,砂 岩以粉砂、细砂和含砾砂岩为主,储层物性相对较 好,孔隙度最大达3714 。因此,水下扇网状水 道砂体为油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仓储空间。 4 ,盖层条件 桑合构造的盖层条件较好,都红木组一段上部 为稳定发育的都二段区域泥岩盖层,厚度大于 300m ,且浅层断层不发育,阻止油气向上运移, 形成了良好的封盖条件。 五、结论 把握油气生成、运移与构造形成演化及储集砂 体发育状况之间的匹配关系[3],选准勘探目的层 是勘探成功的关键。依据上述研究新观点、新认识 与勘探新思路,将勘探目的层上移至都红木组都一 段,兼探腾格尔组油藏。共部署评价井6口,已完 钻5口,均见油气显示, 4口井电测解释厚油层, 2口井试油获高产油流,共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00 104t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区的突破不仅 带来桑合地区勘探的新局面,同时对白音查干凹陷 的其它地区,以及相邻的查干凹陷的勘探具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放东.白音查干凹陷构造样式与油气勘探.断块油气 田,19991 6 增刊 ,12 ~15 2任建业,李思田.二连断陷盆地群伸展构造系统及其发育 的深部背景.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3卷 第 6期,1998 ,11 3张新建.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藏特征与成藏控制因素.断 块油气田,1999 6增刊 ,19 ~22 收稿日期 200401 04 04 国外油田工程第20卷第6期2004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