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研究进展.pdf
2015 年 第 6 期Pipeline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2015 No. 6 收稿日期2014-11-25 收修改稿日期2015-06-20 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研究进展 孙云峰1,李 毅2,王中良1,梁 晶3 1.中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北京 100007;2.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3.中石油规划总院,北京 100083 摘要以国内外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 特点,列举了国内外直流杂散电流腐蚀测试方法,同时总结了目前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防护技术与防 护方案。 基于国内外对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测试与防护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测试;防护措施;腐蚀 中图分类号TE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614201506-0034-03 Development of DC Stray-current Corrosion Protection Study on Oil and Gas Pipeline SUN Yun-feng1, LI Yi2,WANG Zhong-liang1,LIANG Jing3 1.Petro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Control Center,Beijing 100007,China; 2.PetroChina Southwest Pipeline Company,Chengdu 610041,China; 3.PetroChina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C stray-current corrosion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ech- 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C stray-current corrosion were analyzed. The DC stray-current corrosion test s at home and a- broad were lis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DC stray-current corrosion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protection scheme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DC stray-current corrosion at home and abroad, advices on testing s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are given by comparision. Key words oil and gas pipeline;DC stray-current;monitoring;protection; corrosion 1 直流杂散电流腐蚀机理及特点 当直流电流沿地面敷设的铁轨流动时,直流电流 从铁轨绝缘不良处泄漏到大地,进入管道,沿管道流 动一段距离后,又从管道流入土壤,在电流流出的部 位,管道发生腐蚀,即杂散电流腐蚀。 杂散电流腐蚀 示意图见图 1。 Thomas J. Barlo 和 Alan D. Zdunek[1]认为杂散电 流的腐蚀特性具有以下特点腐蚀强度大;腐蚀集中 于局部位置;腐蚀范围广,随机性强。 2 杂散电流测试方法 传统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2]管地电位测量法; 现有的电气连接监控;电压和电流检查;整流器/ 变压 器电压和电流检查。 近几年,经过研究实验,国外学者对传统的测试 方法做出了一些改进,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K. Looijenga 等[3]提出利用试片法对管道直流干 扰进行测试。 该方法的现场测试方案见图 2。 在腐蚀 图 1 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腐蚀示意图 试片上制造一定大小的防腐层缺陷,来模拟管道上的 防腐层缺陷,然后将试片埋设在管道附近并通过测试 桩内的数据记录器与管道连接,同时参比电极也通过 数据记录器与管道连接。 这样,数据记录器就可以测 量记录直流电流密度、阴极保护断电极化电位 Eoff等 参数,对管道杂散电流腐蚀情况作出评价。 Kenneth. J. Moody[4]提出 3 种新的杂散电流测量 方法在铁路沿线埋设一系列锌阳极参比电极,通过 第 6 期孙云峰等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研究进展35 图 2 试片法现场测试方案 测量各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化对杂散电流的变化 进行监测,这种方法缺点是成本太高;在变电所周边 埋设永久 Cu/ CuSO4参比电极,通过测量变电所周围 电位变化和电流方向监测杂散电流,这种方法只在沿 线轨地电阻较稳定时较准确;在铁轨下方混凝土道床 内嵌入测试网监测杂散电流,这种方法成本较高。 W. Parker 和 James Walton 提出利用电磁杂散电 流测绘仪以及相关分析软件,对测量管线周围的电磁 场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完成对杂散电流的检测和分 析[5]。 同时提出对于动态杂散电流,可在管道沿线 利用信号发送器和接收器完成监测;对于外部阴极保 护系统造成的静态杂散电流,可在外部阴极保护系统 上安装断流器,然后对杂散电流进行测量。 台闯、李博文等[6]在了解仪器特点的基础上,结 合国内外标准研制了 SCM-4200 型交直流杂散电流测 量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的要求。 但是, 还需要大量的现场实践去检验和完善。 国内外学者利用新方法及仪器对杂散电流进行 监测,现场实验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有些测试效果 可以保证,但投资较大。 3 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方法 目前杂散电流防护设计方法可分为 2 类控制杂 散电流产生的源头,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对已产生 的杂散电流采取排流措施,减轻其腐蚀危害。 3.1 源控制法 1提高牵引网压。 2合理设置变电所。 缩短供电半径,增设变电 所,采用双边供电。 3 降低回流回路的阻值。 增大钢轨横截面积; 走行轨尽量选用重型轨如 60 kg/ m 型轨,且钢轨应 焊接成长钢轨;各段走行轨之间都应有畅通的电气连 接,在道岔与撤岔的连接部位设置电缆连接;安装均 流电缆,可以将回路电阻降至原来的 l/4 左右。 4 增加杂散电流流通路径的电阻。 可采用以 下措施 增加轨道对地的过渡电阻。 合理调整混凝土配 料,Jack Tinnea 和 Ryan Tinnea[7]经过反复实验证明, 由标准水泥、减水剂、防水剂、矿渣、粉煤灰、浓缩二氧 化硅等矿物质混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 电阻明显提高;Ian Cotton 等[8]通过模拟证明,使用浮 动轨道可以有效地减少杂散电流的泄漏。 增加埋地金属管线的阻值。 管道支架、穿结构套 管与管道之间加绝缘橡胶垫;管道需安装绝缘接头或 绝缘法兰;管道外部覆盖层要求完整无针孔,与金属 管道结合牢固;管道和铁轨交叉采取垂直方式,交叉 处管段采取特加强防腐。 3.2 排流保护 排流保护法可以分为直接排流法、极性排流法、 强制排流法和接地排流法。 杨华、史秀敏[9]研制了一 种管道杂散电流智能排流装置,该装置既能独立进行 管道杂散电流的实时在线监测和自动排流,也可以作 为管道杂散电流监测防护系统的一部分,将装置的工 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等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远传到监控 中心。 但此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3.3 阴极保护 3. 3. 1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杂散电流干扰存在时,通常根据实测管地电位调 整阴极保护系统外加电流大小,使受干扰管道处于保 护电位-0. 85 V,而由于管/ 地电位测量中土壤 IR 降的存在,实际管道电位并未处于保护电位。 根本原 因是 Eon E off IR 1 式中Eon为通电保护电位;Eoff为断电瞬间极化电位, 是真实电位,也是相关准则所确认的-0.85 V 电位;IR 为土壤电阻电压降,随杂散电流变化而变化。 可见,Eon处于 - 0. 85 V 时,真实电位 Eoff小于 -0.85 V。 为此,L. Lazzari 等[10]提出一种基于真实电位检 测的杂散电流防护方法。 首先,在理论上进行了推 导,得出如下结论 ∂Eon ∂t k ∂Iprobe ∂t 2 式中k 为常数;Iprobe为通过腐蚀试片的电流。 这一方程说明,Iprobe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 Eon相 同。 经过理论推导与实验研究,L. Lazzari, M. Or- 36 Pipeline Technique and EquipmentNov. 2015 mellese 认为测量试片电流值以电压信号测得,并以 此作为依据使阴极保护系统改变外加电流大小,设定 一个最小阴极保护电流 IP,I 为测得试片电流值,则 ΔII-IP,依据 ΔI 来改变外加电流大小,这样可以有 效改进阴极保护系统,消除 IR 降的影响,改善杂散电 流防护效果。 他们提出的测量方案见图 3,包含试片 的探测器结构见图 4。 图 3 试片电流测量方案 图 4 探测器内部结构图 3. 3. 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在矿井的井套管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方面, I.A.Metwally等[11]将一根不使用的井套管作为牺牲阳 极去保护与其并行的正在使用的井套管,取得了良好 的保护效果,同时对井套管的布置方式做了说明,如 图 5 与图 6 所示。 图 5 废弃套管保护 1 个相邻的在役套管 图 6 废弃套管保护 3 个相邻的在役套管 对于受杂散电流腐蚀较严重的管段,可以考虑将 一段废弃的管道作为牺牲阳极按照一定间距与被保 护管段平行铺设,缓解这一管段的杂散电流腐蚀。 3.4 杂散电流收集法 由于道床钢筋更靠近钢轨,是杂散电流的第一层 收集网,将道床钢筋纵向焊接形成一层纵向电气通 路,并赋于道床钢筋一定的截面, 就形成了杂散电流 收集钢筋网。 这是主要针对运营期间,当先期防护措 施逐渐失效或渗水等因素造成大量杂散电流时而采 取的防护措施。 Ian Cotton 等[8,12]研究了土壤电阻对直流轨道系 统以及地下设施杂散电流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明,道床下的土壤特征对道床中杂散电流收集网的收 集效果有很大影响土壤电阻越大,收集效果越好。 对于水平土壤特征模型图 7,上层土壤电阻小于下 层时,收集网效果较好,即土壤电阻随土壤深度增大 时收集网的效果较好。 图 7 两层水平土壤特征模型 竖直土壤特征模型如图 8 所示,A、B、C、D 四层土 壤,电阻小的土壤层中收集网效果较差,泄漏杂散电 流较多,管道腐蚀较严重。 因此,获得轨道沿线土壤 特征的详细信息,对杂散电流收集网的设计与优化有 重大意义。 图 8 4 层竖直土壤特征模型 4 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外埋地管道直流杂散电流的测试方 法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投资费用以及测试的准确 性,推荐采用腐蚀试片法进行杂散电流的监测。 通过对国内外埋地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防 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认为 1全面采用国内外的各种源控制方法,力争从 源头上消除杂散电流。 下转第 39 页 第 6 期罗鹏等Q235 钢在冻土区管线土壤腐蚀性研究39 相差最大。 2. 2. 2 测试结论 1随着含水量的不断升高,Q235 钢在土壤样品 中的腐蚀速率存在逐渐扩大的趋势。 这是因为水分 能使土壤形成电解质进而形成腐蚀原电池,含水量显 著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金属的土壤腐蚀行 为。 2温度越高,Q235 钢在土壤样品腐蚀速率越 高。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氧含量升高,Q235 钢在土壤 样品中主要起着阴极去极化的作用,去极化导致自腐 蚀电流增加,土壤对 Q235 钢的腐蚀作用增强[6]。 其 腐蚀反应为 Fe→Fe 2 2e 阳极反应 1 2 O2 H 2O2e →2OH-阴极反应 3在同一温度下,沼泽湿地的土壤腐蚀性要高 于山坡林地的土壤腐蚀性,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理化性 质所决定的。 3 结论 在同一温度下,冻土区沼泽湿地的土壤腐蚀性高 于山坡林地的土壤腐蚀性,随着温度上升,土壤腐蚀 性呈增强的趋势。 随着土壤样品含水量的增加,电 荷转移电阻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梁平, 李晓刚, 杜翠薇, 等. Cl-对 X80 管线钢在 NaHCO3 溶液中腐蚀性能的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0 7 735-739. [2] 伍远辉, 蔡铎昌, 何晓英, 等. Q235 钢在不同湿度的青 海盐湖盐渍土壤中的腐蚀行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12 98-101. [3] HOWARD D M, HOWARD P J A.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2evolution, moisture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for a range of soil types.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1993, 2511 1537-1546. [4] 林玉珍, 杨德钧. 腐蚀和腐蚀控制原理. 北京 中国石化 出版社, 2007. [5] 李谋成, 林海潮, 曹楚南. 湿度对钢铁材料在中性土壤 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0, 12 4 218-220. [6] 梁庚白, 孔令军. 宝浪油田土壤腐蚀性评价研究. 全面腐 蚀控制,2003,176 16-18. [7] 曹君飞, 陈普信, 徐克, 等. 温度对不同含水率土壤中碳 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材料保护, 2008, 413 11-14. 作者简介罗鹏1982,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油气管道腐 蚀与防护技术研究工作。 E-mail kjluopeng 上接第 36 页 2将传统排流方法与阴极保护相结合。 对于外 加电流阴极保护,为消除 IR 降对阴极保护效果的不 利影响,可采用电流作为保护判据,按照 L. Lazzari 和 M.Ormellese等提出的方案改进阴极保护系统。 对于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I.A.Metwally 等利用废弃井套管作 为牺牲阳极保护临近在用井套管的方法值得借鉴。 3采用杂散电流收集法时,了解轨道沿线土壤 特征的详细信息,如土壤电阻大小、横向纵向土壤电 阻的变化等,对杂散电流收集网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 义。 参考文献 [1] BARLO T J,ZDUNEK A D. Stray Current Corrosion in Elec- trified Rail SystemFinal Report,1995. [2] 王平,石秀山,何仁洋,等.杂散电流测绘仪在埋地钢质管 道杂散电流检测中的应用.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617 -18. [3] GREENBERGER S,LOOIJENGA K,HEILIG T. Stray Cur- rent Exchange Between Electric Rail And Underground Utili- ties. Corrosion 2007 NACE international,2007. Paper No. 07644. [4] MOODY K J.Maintenance Testing of Stray Current Control Equipment On DC Transit SystemPresent and Future.Cor- rosion2003.Paper No.03712. [5] PARKER W ,WALTON J. Non-Contact Stray Current Meas- urements in a Multi-Line, Multi-Crossing Pipeline Corridor. Corrosion2007.Paper No.07649. [6] 台闯,李博文,郑敏聪,等. SCM-4200 交直流杂散电流测量 仪研制及应用.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4,26181-85. [7] TINNEA J,TINNEA R.uation Concrete Resistivity Re- ducing Stray Current From DC Streetcars. Corrosion2007. Paper No.07276. [8] COTTON I,CHARALAMBOUS C,AYLOTT P,et al.Stray Current Control in DC Mass Transit Systems. IEEE Transac- 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05,542722-730. [9] 杨华,史秀敏.管道杂散电流智能排流装置的研制.管道 技术与设备,2014241-43. [10] LAZZARI L , ORMELLESE M.Stray Current Control By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True Potential Monitoring. Corro- sion2007.Paper No.07041. [11] METWALLY I A ,AL-MANDHARI H M ,GASTLI A,et al.Stray current of ESP well casing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 Elements,2008,32132-40. [12] CHARALAMBOUS C,COTTON I. The Influence Of Soil Characteristics On Coupling Between DC Traction Systems And Buried Utilities.Corrosion2007.Paper No.07645. 作者简介孙云峰1986,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液体管道 调度运行工作。 E-mailsunyunfengchinasun 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研究进展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研究进展 作者孙云峰, 李毅, 王中良, 梁晶, SUN Yun-feng, LI Yi, WANG Zhong-liang, LIANG Jing 作者单位孙云峰,王中良,SUN Yun-feng,WANG Zhong-liang中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北京,100007, 李毅,LI Yi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梁晶,LIANG Jing中石油规划总院,北 京,100083 刊名 管道技术与设备 英文刊名Pipelin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年,卷期20156 引用本文格式孙云峰.李毅.王中良.梁晶.SUN Yun-feng.LI Yi.WANG Zhong-liang.LIANG Jing 油气管道直流杂散电 流腐蚀防护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管道技术与设备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