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前陆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主控因素.pdf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石油天然气地 质 2 O 1 5年 l 0月 2 1 ,最大渗 透率 3 0 0 0 mD [ _ 。下 Go r u组砂 岩储层 在盆 地 中部和南 部获 得众 多油气 藏发 现 ,且 盆地 内 发 现 的油藏 均来 自该套储 层[ 8 ] 。 中始新统 Ha b i b R a h i 组灰 岩为 盆地 内获得 油气 发 现第 3大储 层 ,尽 管 该套 储 层 在盆 地 内 仅发 现 气 田 3个 ,但其 储量 规模 均较 大 ,如 Ma r l 气 田在 该套 储 层 中获得 2 2 6 5 . 6 1 0 r n 。 的 町采 天然 气 储 量 图 1 。该 套储 层在 分布 范 围上 几 乎 与 S u i Ma i n组 灰 岩 相 当 除 了在贾 科 巴德 高地 北 段 局 部 缺 失 “ 。此 外 ,盆地 内还发 育前寒 武 系一 中新 统多套 潜在 储层 图 3 。 J 。 3 . 3 圈 闭 盆地 内主要 发育 前寒 武系 陆 内裂 谷层序 、古 生代 含盐 构造层 序 、 白垩 系被 动大 陆边缘 层序 ,新 生代 经历 的构 造挤压 作用形 成 了一 系列 的相关 圈 闭 。 J ,且 十分发 育 。 盆地 内发 育多 个低 幅隆起 带 ,西部发 育近 南北 向延伸 的西 缘断 褶带 ,在这 2大类构 造单元 上发 育大 量 的背斜 圈闭 ,区内的 主要油气 发 现都与 其有 关 。如位 于马里 高地上 的 Ma r l 背 斜 图 1 ,圈 闭面 积达 6 5 0 k m ;位 于西缘 断褶 带前 端 S u i 气 田所 在 穹 窿背 斜 含 气 面 积 达 1 4 5 k m 图 1 。上述 2类 圈 闭发 育 带 ,尤其 西缘 断褶 带上仍 有大 量待 钻圈 闭 。此 外 ,盆地南 部 陆上发 育一 些陆缘 断块 圈 闭 ,南部 海 上发育 一 些 待钻 礁滩 相岩性 圈 闭E l 0 ] 。 3 . 4储 盖组 合特征 印度 河 盆地 主要储层 上部 均有 相 应 盖 层 发育 ,封 盖条 件 较 好 。盆 地 内区域 性 盖 层 主要 有 白垩 系 上 Go r u 组 和下 Go r u组 发 育 的 区域 性 泥 岩 、下 始 新 统 Gh a z i j 组 区 域 性 泥 岩 ,局 部 盖 层 主 要 有 古 新 统 Kh a d r o组 泥岩 、下始新 统 下 Al a b组页 岩 、中始新 统 Al a b组 页岩 ,同时伴有 部分 蒸发 岩 j 。 盆地 内重要 的储盖 组合 主要有 下 白垩 统 Go r u组砂 岩一 泥 岩 的储 盖组 合 、下 始新 统 S u i Ma i n灰 岩 Gh a z i j 组 泥岩 的储盖 组合 、中始 新统 Ha b i b Ra h i 组灰 岩一 上 Al a b组 页岩 的储 盖 组合 图 3 。 4 油气富集规律 4 . 1典型 油气藏 印度河 盆地存 多个 大型 构造 圈闭 内 的始 新统 灰岩储 层 中获得 了储 量可 观 的气 藏 发现 ,如 S u i 气 田和 Ma r i 气 田 ,同时亦在 下 白垩统岩 性 圈闭 中获天 然气 和凝析 油发 现 ,如 S wa n油气 田 。 4 . 1 . 1 S u i 气 田 位于苏莱曼断褶带南端 的 S u i 气 田发现于 1 9 5 2年 ,为盆地内第一大气 罔 1 。S u i 气 田储层 为 始新 统 S u i Ma i n组 和 S u i Up p e r 组灰 岩 ,二 者被 厚约 2 0 m 的 Gh a z i j 组 页岩所 分 割 ,其 中位 于下部 的 S u i Ma i n组 灰岩 为主力 储层 占总储量 的 9 2 ,其 厚度 4 0 0 ~4 5 9 m,孔 隙度 2 ~ 2 5 平均 1 2 、渗 透 率 0 . 0 1 ~2 2 6 mD 平 均 2 3 mD 。S u i Ma i n组 灰岩 为发育 在 内一 中陆架 上 的 ,向上变浅 的碳 酸盐 斜坡 沉 积 。 ,局部 高孔 渗储 层 与 裂 缝 相 关 。位 于 上部 的 S u i Up p e r组 灰 岩 平 均 厚 度 3 1 1 m,孔 隙 度 5 ~ 1 5 ,平 均渗 透率 为 2 2 . 3 rod。S u i Up p e r 组 灰 岩 段 下 段 以 灰 岩 、泥 质 灰 岩 为 主 ,上 段 以 泥 页岩 为 主 , 夹 薄层灰 岩 、石 膏 岩 。 S u i 气 田处于与 D h o d a k气 田和 Ma z a r a n i 气 田相 似 的构 造位 置 ,发育 于其 两侧 的深大 断裂 有效 沟通 了 白垩 系烃源与始新统储 层 ,下 白垩统 S e mb a r 组生 成 的天然 气沿 断裂运 移至 S u i Ma i n 组 和 S u i U p p e r 组储 层 ,并在 储层 内向高点聚集成藏 图 4 。有利储 层分布和其 上部盖层条件 是控制该类气 藏的主要 因素 。 4 . 1 . 2 Ma r i 气 田 位 于盆地 中部 马里 高地 的 Ma r i 气 田发 现 于 1 9 5 7年 ,是 盆地 内第 二 大气 田。Ma r l 气 田主力 储 层 段 为 始新统 Ha b i b R a h i 组灰 岩 。储 层 顶 部被 上 Al a b组 页岩 封 盖 。 Ha b i b R a h i 组 灰 岩 可划 分 为上 、下 2 段 , 上部 泥质 灰岩 段厚 约 1 0 . 7 m,下 部灰 岩段 厚约 9 1 . 4 m。下段 为 主力储 层段 ,其 孔 隙 度 1 9 ~2 5 , 渗 透率 5 ~7 0 mD。 Ha b i b Ra h i 组储层 在 平 面 上 可 分 为 东 、西 、南 3段 ,其 中 东 段 平 均 孔 隙 度 2 5 、渗 透 率 4 0 ~ 7 0 roD;西段平 均孔 隙度 2 0 ,渗透 率 1 0 ~ l 5 r n D;南段 平 均 孑 L 隙度 l 8 ,渗透 率 5 ~9 mI 。下 部 断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3 7 卷 第 9 1 0期 李林涛 等 印度河前 陆盆地 油气富集规律 与成藏主控 因素 5 . 3 圈闭和 断裂 条件 苏 莱曼褶 皱带 、凯 萨尔 褶皱带 、马里高 地 和贾科 巴德 高地 为盆 地 内主要 构造 圈闭发 育 区 , 了盆 地 内大部 分气 田 图 1 L 8 , I 3 ] 。与 构造 圈闭 相伴 的深 大 断 裂 为油 气 提 供 了纵 向运 移 通 道 , 的冉 活 动也对 始新 统灰 岩进行 了差 异性 裂缝 改造 ,改 善 了储层 条件 ,控 制 了优 质储 层展 布 5 . 4古 地形地 貌 条件 陔区 聚集 同时 断 裂 盆地 中部 马里 高地 和贾科 巴德 高地 自白垩纪 以来 一直 处于 构造 高部位 ,发 育 了盆地 内最 优质 的始 新 统灰 岩储 层 ,该 区又 紧邻 盆地 生气 中心 ,油 气 沿 深 部 断 裂 运移 至始 新 统 灰 岩储 层 ,形成 了 多个 大 型 气 田。盆地 南部 已探 明油气 田主要受 下 白垩统 下 G o r u组 有利储 集 相 带控 制 ,该 储 集相 带 为古 角洲 沉 积 环境 主要 受早 白垩 世古 陆架坡 折带 控制 图 6 。 6 结论 1 印度河 盆地 为 印度板块 与 欧亚 和阿 富汗板 块 汇 聚形 成 的新 生代 前 陆 盆地 ,盆 地 中生代 以米 主要 经历 了 克拉通演 化 阶段 、被动 大陆 边缘 演化 阶段 、主 动大 陆边缘 演化 阶段 和前 陆盆 地演 化 阶段 ,可将 其 划 分 为 1 2个二 级构 造单 元 。 2 区 内稳 定分 布 的下 白垩统 S e mb a r 组 海 相 页 岩是 盆 地 内最 主 要 的 烃 源岩 ;盆地 中部 和 北 部 主受 发育始 新统 S u i Ma i n组 、S u i Up p e r 组 和 Ha b i b R a h i 组 灰岩 储层 ,盆 地南部 主要 发 育下 白 统 下 Go r u 组 砂岩 储层 ;主要储 层顶 部均有 区域性 泥岩 盖层发 育 。 3 盆 地 中部和北 部 在隆起 带 和西缘 断褶 带上 发育 “ 构造 圈闭 始 新统 灰岩 储层 ”下 生 上储 型 气 F 日; 盆地南 部在 台地 斜坡 带发 育 “ 构 造 下 白垩统 砂 岩 储 层 ” 自生 自储 型 油 气 田。盆 地 整体 具 有 “ 南 老北 新 、下 油上 气” 的油 气分 布特 征 。 [ 参考文献] [ 1 ]B e n d e r F K,R a z a H A.Ge o l o g y o f P a k i s t a n [ M].B e r l i nGe b r u d e r B r o n t r a e g e r .1 9 9 5 . [ 2 ]Ka d r i 1 B .P e t r o l e u m G - e o l o g y o f P a k i s t a n[ M].F e r o z s o n sP a k i s t a n Pe t r o l e u m L i mi t e d ,l 9 9 5 . E 3 ]林卫东 .印度河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 与成藏模 式 [ J _.天然气 丁业 ,2 0 0 8 , 2 8 8 1 9 ~2 1 . [ 4 ]E d wa r d s R A, Mi n s h u l l T A,Wh i t e R S .E x t e n s i o n a c r o s s t h e I n d i a n Ar a b i a n p l a t e b o u n d a r y t h e Mu r r a y R i d g e[ J ]. ; e o p b y s ic a l J o ur n a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2 0 00,1 4 24 7 I ~47 7 . 5 ]Wa n d r e y C J ,I . a w I { E, S h a h H A.S e mb a r Go r u / Gh a z ij c o mp o s i t e t o t a l p e t r o l e u m s y s t e m, I n d u s a n d S t d i a ma n Ki r l b a r g e u l l c p r o v i n c s ,P a k i s l a n a n d I n d i a r J ] .US G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B u l l e t i n, 2 0 0 4 ,2 2 8 1 4 ~ 2 3 . [ 6 ] [ 7 ]S i d d i q u i N K.S u i Ma i n L i me s t o n e R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y a n d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o r i g i n a l p r e s s u r e s o f a c l o s e d s y s t e m r e s e r v o i r i n c e n t r a ] P a k s t a rt[ J ].AAP G B u l le t i n ,2 0 0 4 ,8 8 7 l 0 2 7 ~1 0 3 5 . [ 8 ] [ 9 ]S e r c o mb e W J ,P i v n i k I A,Wi l s o n W P,e t a 1 .Wr e n c h f a u h i n g i n t h e No r t h e r n P a k i s t a n F o r l a n d口].AAP l [ c l in.1 9 9 8 .8 Z 1 1 2 0 23 ~ 2 0 3 0 . [ 1 0 1 R o l fi s o n C R,S mi t h M A, Ro y l e R A.Or g a n i c f a c i e s i n C r e t a c e o u s a n d J u r a s s i c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o u r c e r o c k s . S o u t h e r n I n d u s b a s i l 1 . P I k is t a n E J I.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o a l Ge o l o g y ,1 9 9 9 ,3 9 2 4 5 ~2 5 5 . [ 1 1 ]Ah ma d S, Al a m Z,Kh a n A R.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o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P a k i s t a n[ J ] .P a k i s t a n P e t r o l e u m I n [ o r n t a { io n S e r v i c e , J 9 9 6, 1 57 0~ 7 2 . [ 1 2 ]Z a i g h a m N A,Ma l l i c k K A.P r o s p e c t o f h y d r o c a r b o n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f o s s i l r i f t s t l ’u c t u r e s o f t h e s o u t h e r n I n d u s h a s m,I f t k i s t t n [ J . AAPG Bu 1 l e t i n,2 0 00 , 8 / i 1 1 】 8 4 3 ~ 1 8 4 8 . [ 1 3 ]S h e i k h R A,S a q i M 1 ,J a mi l M A.Ch i l t a n l i me s t o n e a n d Z i a r a t Na l a S e c t i o n a n d i t s r e s e r v o i r p o t e n t i a l i n We s t e r n S u l a im I n a n i Ki r t h a r R a n g e a n e l e me n t a r y a p p r a i s a l[ J ].I s l a ma b a d ,P a k i s t a n ,2 0 0 2 ,1 5 9 9 ~1 0 5 . [ 1 4 ]K a z mi A H,J a n M Q.Ge o l o g y a n d t e c t o n i c s o f P a k i s t a n [ M].Ka r a c h i Gr a p h i c s P u b l i s h e r s ,1 9 9 7 . [ 1 5 ]S h u a i b S M.Ge o l o g y a n d h y d r o c a r b o n p o t e n t i a l o f t h e o f f s h o r e I n d u s B a s i n ,P a k i s t a n [ J ].AA I G B u l l e t i n ,1 9 8 2 .6 6 7 9 , 1 0 ~ 9 4 6 . [ 编辑 ] 邓 磊 a N d n a n e m P n M ] 口 n a k a P e m e m p O e V e D n o ∞ m d y H ● K o o _ 兽 y y 嘈 e 8 ~ 肌 6 ● K 1 a P , 3 . 0 M A , S e U h o S s 甜 0 _三 。 。 H _ 暑 Ⅲ n 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