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极地海域油气田开发方式的选择.pdf
第 38 卷 第 1 期 2016 年 1 月 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L DRILLING Sakhalin; oil and gas fields; development modes; ERD well 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大陆架上油气资源丰富, 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也是俄罗斯远东、 韩国 和日本的天然气重要来源地。由于萨哈林岛地处高 纬, 属于亚极地气候环境, 海上油气田开发面临着海 冰重、 风速高、 地震频繁等诸多困难[1-2]。对于该区 域不同特点油气田的开发方式选择, 业内尚无统一 的指导性意见。通过分析萨哈林 1 号、 2 号等项目有 成功开发经验的区块, 对油气田离岸距离、 水深、 单 井造价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总结, 从而回答 了亚极地海域不同特点的油气田对不同开发方式的 适应性问题, 指导了本区域中俄联合作业的 WEINI 凝析气田开发方式的选择。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科研项目 “北维尼凝析气田大位移井钻完井技术研究” (编号RS012009) 。 第一作者王建宁(1981-) , 2008 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海洋钻井专业, 硕士研究生, 现主要从事海洋钻井技术研究, 工程师。 通讯地址(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 6 号 ) 、 1 号楼 1422 室。 电话13269397382。E-mailjnwang.sipc 石油钻采工艺 2016 年 1 月(第 38 卷) 第 1 期74 1 萨哈林海域油气田开发的主要困难 Main difficulties in development of oil/gas fields in Sakhalin waters 萨哈林海域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水深 10100 m 范围内。海上气温 –4030 ℃, 平均最大浪高 15 m, 最大风速 130 m/s。海上海冰持续期长, 冰期一般从 每年的 12 月下旬, 一直到来年 6 月下旬。在冰期, 最大单层冰厚 1 m, 最大流冰速度 2 m/s[3-4]。区域 内无经年冰山发育, 但有叠式冰脊活动, 可对 35 m 以内深度的海底造成 “犁划” 效应, 最大划入海底深 度 2 m。在冬季近海建筑物迎冰一侧, 壅冰高度可达 6 m 以上。萨哈林岛还位于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和 北美版块的交汇处, 地震灾害频繁, 10 年中最大地震 烈度 6.5 级。地震不仅对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而 且还影响到油气生产的安全运行[ 5]。 2 萨哈林 1 号项目油气田开发方式 Development mode for oil/gas fields of Sakhalin Project 1 2.1 萨哈林 1 号项目概况 Overview of Sakhalin Project 1 萨哈林 1 号项目下辖 Odoptu、 Chayvo 和 Arkutun- Dagi 等海上油气田[6]。Odoptu 油气田离岸 310 km, 水深 735 m, 使用大位移井技术进行“海油 陆采”式开发。Chayvo 油气田离岸 515 km, 水深 1030 m, 离岸距离近的部分采用陆基大位移井开发 方式, 离岸较远的部分采用坐底式平台开发方式[7]。 Arkutun-Dagi 油气田离岸 2130 km, 水深 3050 m, 采用混凝土重力式平台进行开发。 2.2 萨哈林 1 号项目主要钻采设施 Major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for Sakhalin Project 1 萨哈林 1 号项目共用钻机 3 台, 分别为 Yastreb 号, Orlan 号 和 Berkut 号, 钻 机 主 要 参 数 见 表 1。 Yastreb 号钻机配备 TDX-1250 型顶驱, 名义最大钻 井深度 12 000 m, 有能力开发离岸 10 km 以内的海 上油气田[8]。Orlan 号由 3 部分构成, 分别为下部钢 体支撑结构、 中部混凝土抗冰结构和上部钻采模块, 其开发半径为 5.5 km。混凝土重力式平台 Berkut 号 离岸距离 25 km, 设计开采半径 7 km。 3 萨哈林 2 号项目油气田开发方式 Development mode for oil/gas fields of Sakhalin Project 2 3.1 萨哈林 2 号项目概况 Overview of Sakhalin Project 2 萨哈林 2 号项目下辖 Piltun-Astokhskoye 油气 田和 Lunskoye 天然气田。Piltun-Astokhskoye 油气 田离岸 1218 km, 水深 2535 m, 开发始于 2005 年。 Lunskoye 气田北距 Piltun-Astokhskoye 油气田 110 km, 离岸距离 1520 km, 水深 3055 m, 2008 年正式 投产, 日产天然气 5 000104 m3。 3.2 萨哈林 2 号项目主要钻采设施 Major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for Sakhalin Project 2 针对上述两个油气田的开发, 萨哈林 2 号项目 共使用 3 座平台, 分别为 Malikpaq 号、 PA-B 号和 表 1 萨哈林 1 号项目钻机参数 Tab.1 Drilling rig parameters for Sakhalin Project 1 钻机名称钻机类型所在油田 所在 水深 /m 预留 井位 / 口 已钻井 数量 抗冰 厚度 /m 适应 温度 /℃ 抗震 级别 抗风能力 / m s-1 Yastreb陆地钻机Chayvo/Odoptu0无限46–408139 Orlan叠层式坐底平台Chayvo1522221.8–409130 Berkut混凝土重力式平台Arkutun-Dagi354522–449139 表 2 萨哈林 2 号项目平台参数 Tab.2 Plat parameters for Sakhalin Project 2 钻机名称钻机类型所在油田 所在 水深 /m 预留 井位 / 口 已钻井 数量 抗冰 厚度 /m 适应 温度 /℃ 抗震 级别 抗风能力 / m s-1 Malikpaq坐底式平台 Piltun- Astokhskoye 3032201.5–458139 PA-B混凝土重力式平台 Piltun- Astokhskoye 3045302–458139 LUN-A混凝土重力式平台Lunskoye4645212–458139 75王建宁亚极地海域油气田开发方式的选择 LUN-A 号, 3 座平台主要参数见表 2。Malikpaq 号 坐底式抗冰平台自重 37 500 t, 内部充砂 350 000 t, 外置碎石 27 000 t。PA-B 和 LUN-A 是姊妹型混凝 土重力式平台, 也是俄罗斯首批重力式平台, 前者具 备油气双相外输能力, 后者仅具有天然气处理和输 送能力, 两平台均安装有摩擦式抗震轴承。 4 Kirinskoye 气田开发方式 Development mode for Kriinskoye gasfield Kirinskoye 气田距萨哈林岛海岸约 28 km, 平均 水深 90 m 。该气田开发始于 2013 年 10 月, 共钻开 发井 4 口, 采用水下井口开发模式, 所采天然气通过 海底管道送到岸上处理。由于水深较深, 海冰作用 影响不到海底, 所以水下井口非常适合该气田的开 发。目前该气田年产天然气 55108 m3。 5 不同开发方式的适应性和单井成本情况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and cost of single well 从萨哈林大陆架已有的油气田开发经验可以看 出, 亚极地海域油气田的离岸距离和水深情况直接 影响到开发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离岸距离在 10 km 以内时一般会选择陆基大位移井开发方式;离 岸较远且水深较浅区域一般采用坐底式抗冰平台进 行开发;离岸较远且水深大于 30 m 但又小于 50 m 的海域应采用抗冰抗震的混凝土重力式平台进行开 发;而 50 m 以上水深区域由于海冰不会对海底之 上 10 m 范围内的生产设施产生威胁, 则可考虑采用 水下井口开发模式以降低海面设施投资。 在亚极地海域油气田开发成本较高[9]。利用式 (1) 对上述油气田的钻井成本进行分析, 得出在不同 开发方式下单井钻井成本和钻井总数的对比关系, 如图 1 所示。 0.5 1 1.5 2 2.5 51015202530 单井成本/亿美元 需钻开发井总数 大位移井方式 坐底式平台方式 重力式平台方式 水下井口方式 图 1 不同开发方式下总井数与单井成本的关系 Fig.1 Relation of total well number un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and cost of single well 由图可知, 不同开发方式下的钻井成本相差较 大, 可以作为指导新油气田开发方式的选择依据。 无论哪种开发方式, 由于成本均摊效应, 随着钻井数 量的增加, 单井成本都会有所降低。当所钻井数在 10 口以下时, 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单井成本差距较大, 这种差距会随着钻井数量的增加而变小。 C CCCC N s pwlo (1) 式中, Cs为单井成本, 美元;Cp为平台成本或总租 金, 美元;Cw为建井物资成本, 美元;Cl为外输油 气管网造价, 美元;Co为其他工程服务成本, 美元; N 为所钻开发井总数, 口。 6 WEINI 凝析气田开发方式的建议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mode of WEINI condensate gasfield 中国石化集团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联合作业 的 WEINI 凝析气田同样位于萨哈林岛东北部大陆 架上, 离岸距离约 10 km, 水深 1040 m, 设计开发井 数量在 10 口以内。区块内冬季单层最大冰厚 1 m, 流动冰脊活动频繁对海底有 “犁划” 效应。冰脊对 海面和海底设施威胁巨大。由于海冰影响严重, 国 内常用的导管架平台不适合该气田的开发。结合上 述亚极地海域油气田开发方式选择的原则, 并考虑 工程经济可行性。WEINI 凝析气田的离岸距离在陆 基大位移井的可达范围之内, 又由于该气田拟钻开 发井数量在 10 口以下, 从图 1 也可以看出在经济效 益上是以陆基大位移井开发方式的单井成本最低。 所以大位移井开发方式对于 WEINI 凝析气田来说 应是首选的开发方案。 7 结论 Conclusions (1) 在亚极地海洋环境下, 不同特点的油气田应 选用不同的开发方式, 将离岸距离和水深条件这 2 个最关键影响因素作为选择依据, 选择陆基大位移 井、 坐底式抗冰平台、 重力式抗震平台和水下井口等 开发方式。 (2) 在亚极地海域油气田开发中的单井成本不仅 取决于所选择的开发方式还取决于所钻井的总数。 开发井数越多单井成本越低, 并且由于单井成本下 降的幅度不同, 随着所需钻井数量的增加还可能直 接导致不同开发方式经济效益的排序发生变化。 (3) 中俄联合作业的 WEINI 凝析气田由于离岸 距离较近、 拟钻开发井数量较少, 适合采用陆基大位 移井方式进行开发。采用该开发方式有利于降低 WEINI 凝析气田的开发成本、 提高开发效率。 石油钻采工艺 2016 年 1 月(第 38 卷) 第 1 期7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王建宁, 艾中华, 刘畅, 田院生, 郑力, 万州亮, 沈海 超 . 亚极地海域 SW5 井快速建井技术[J] . 长江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12 (8) 47-50. WANG Jiannning, AI Zhonghua, LIU Chang, TIAN Yuansheng, ZHENG Li, WAN Zhouliang, Shen Haichao. Fast Well Building Technology in Well SW5 in A Sub- arctic Marine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5, 12 (8) 47-50. [2] Oil companies international marine forum. Offshore vessel operations in ice and/or severe sub-zero temperatures in arctic and sub-arctic regions[R]. London, 2014. [3] 王建宁, 艾中华, 刘畅, 沈海超, 田院生, 万州亮 . 俄罗斯 远东亚极地海域钻井取心技术[J]. 石油钻采工艺, 2015, 37 (2) 35-38. WANG Jianning, AI Zhonghua, LIU Chang, SHEN Haichao, TIAN Yuansheng, WAN Zhouliang. Drilling and coring technologies for polar offshore areas of Russia Far East[J]. Oil 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15, 37 (2) 35-38. [4] 王建宁, 刘畅, 艾中华, 沈海超, 陈保华, 万州亮 . 萨哈林 NV-3 井长筒取心技术 [J] . 石油钻探技术, 2015, 43 (3) 130-134. WANG Jianning, LIU Chang, AI Zhonghua, SHEN Haichao, CHEN Baohua, WAN Zhouliang. Long barrel coring technology for the Well NV-3 in Sakhalin Island [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2015, 43 (3) 130- 134. [5] MCDERMOTT J R, VIKTORIN R A, SCHAMP J H, BARRERA M W, FLEMING J M, KELLER S R.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ERD) technology enables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remote offshore field in Russia [R]. SPE 92783, 2005. [6] WALKER M W. Sakhalin extended-reach well pushes ERD envelope to a world record [J]. World Oil, 2012, 23 (10) 23-27. [7] GUPTA V P, YEAP A H, FISCHER K M, MATHIS R S, EGAN M J. Expanding the extended reach envelope at Chayvo Field, Sakhalin Island [R]. SPE 168055, 2014. [8] 王建宁, 刘畅, 沈海超, 万州亮, 田院生, 郑力 . 井工厂式 极地专用大位移钻机介绍 [J] . 西部探矿工程, 2015 (3) 73-76. WANG Jianning, LIU Chang, SHEN Haichao, WAN Zhouliang, TIAN Yuansheng, ZHENG Li. Introduction to a multi-well pad ERD rig in the Arctic areas[J]. West- 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2015 (3) 73-76. [9] PILISI N, MAES M, LEWIS D B. Deepwater drilling for arc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develpoment a conceptual study in the beaufort sea[R]. OTC-22092-MS, 2011.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5-12-18) 〔编辑 李春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聂海光, 王新河 . 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工程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NIE Haiguang, WANG Xinhe. Well drilling operation in oil and gas fields [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2. [2] 马林虎 . 国外对事故的认识与落鱼打捞 [J] . 钻采工艺, 1990, 13 (3) 23-25. MA Linhu. Foreign understandings on accident and fish fishing [J]. 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1990, 13 (3) 23-25. [3] 张荣军, 苗芷芃, 周传喜, 付寅, 张建国, 李华锋 . 连续管 烂鱼头打捞工具的研发与应用[J]. 石油机械, 2015, 43 (3) 92-95. ZHANG Rongjun, MIAO Zhipeng, ZHOU Chuanxi, FU Yin, ZHANG Jianguo, LI Huafeng.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ishing tools for coiled tubing lost fish[J]. 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2015, 43 (3) 92-95. [4] 陆益萍 . 最新石油修井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与通用技术 标准实用手册[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27- 31. LU Yiping. The safety operation rules and general technical standards of the new petroleum workover tools [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10 27-31. [5] 苏义脑 . 螺杆钻具研究及应用[M]. 北京石油工业 出版社, 2001. SU Yinao.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crew drilling tool [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1. [6] 刘永辉, 付建红, 林元华 . 弯外壳螺杆钻具在套管内通 过能力的有限元分析[J]. 钻采工艺 .2006, 29 (6) 8-9. LIU Yonghui, FU Jianhong, LIN Yuanhua.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n the through capacity of bent screw drills in casing [J]. 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06, 29 (6) 8-9.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5-11-26) 〔编辑 景 暖〕 (上接第 5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