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区海相油气勘探选区评价研究.pdf
第 3 5卷第 5期 2 01 3年 9月 石 油 察 鼯 沾 届 P ETRoLEUM GEoLoGY EXPERⅡ ENT Vo 1 . 3 5. No. 5 S e p . , 2 0 1 3 文章编号 1 0 0 1 - 6 1 1 2 2 0 1 3 0 5 - 0 4 7 3 0 7 d o i 1 0 . 1 1 7 8 1 / s y s y d z 2 0 1 3 0 5 4 7 3 下扬子 区海 相油气 勘探选 区评价研 究 金之钧 , 刘光祥 , 方成名 , 张长江 , 彭金宁 1 . 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北京1 0 0 0 8 3 ; 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 无锡2 1 4 1 2 6 摘 要 下扬子 区中古 生代 发育了多类型的盆地 , 构建了海相下组合 、 上组合 2套成油气组合 , 但受印支期一 中燕 山期 、 晚燕山期一 喜 马拉雅 期构 造改造 和盆地叠加 , 海相层系油气生成演化 、 运聚成藏 十分复杂 , 难 以用传 统的方法进行有利 区带 优选。从“ 源一 盖控烃 ” 出发 . 通过对加里东末期 、 印支末期 、 中燕 山末期 及现今等关键时期烃源灶 与盖层 的匹配组合关 系研究 和有 利油气 聚集 与保存 区的预测 , 利 用多层 多期 多元复合成藏预测模 型预测 了有利油气勘探 区。 关键词 下组 合; 上组 合; 烃源灶 ; 盖层 ; 源一 盖匹配 ; 海相油气勘探 ; 下扬子 区 中图分 类号 T E l 3 2 . 1 文献标识码 A Ev a l ua t i o n o f s e l e c t e d a r e a s f o r pe t r o l e um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m a r i ne s t r a t a o f Lo we r Ya n g t z e r e g i 0 n J i n Z h i j u n , L i u G u a n g x i a n g , F a n g C h e n g m i n g , Z h a n g C h a n g j i a n g ,P e n g J i n n i n g 1 . S 1 NO P E C E x p l o r a t i o nP r o d u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 2 . Wu x i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Wu x i , J i a n g s u 2 1 4 1 2 6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Fr o m Pa l e o z o i c t o Me s o z o i c,mu l t i p l e t y p e s o f b a s i n s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h e L o we r Ya n g t z e r e g i o n,f o r mi n g 2 s e t s o f p e t r o l e u m a s s e mb l a g e s o f m a r i n e f a c i e s t h e l o w e r o n e a n d t h e u p p e r o n e .I n fl u e n c e d b y t h e t e c t o n i c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b a s i n s u p e r p o s i t i o n d u rin g I n d o s i n i a nmi d d l e Ya n s h a n i a n a n d l a t e Ya n s h a n i a n Hi ma l a v a n p e rio d s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e v o l u t i o n,mi g r a t i o n a n d a c c u mu l a t i o n o f p e t r o l e u m i n ma r i n e s t r a t a a r e v e r y c o mp l i c a t e d.As a r e s u l t ,i t i s d i f fic ult t o s e l e c t f a v o r a b l e z o n e s f o r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wa y s .Ba s e d o n t he the o ry o f “ s o u r c e a n d c a p r o c k s c o n t r o l h y dr o c a r b o n”.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e t we e n h y d r o c a r bo n k i t c h e n a n d c a p r o c k a t t he e n d o f Ca l e d o n i a n,t he e n d o f I n d o s i n i a n,t he e n d o f mi d d l e Ya ns ha n i a n a n d p r e s e n t da y s a r e di s c u s s e d,a nd t h e f a v o r a bl e z o ne s f o r pe t r o l e u m a c c u mul a t i o n a n d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a r e p r e d i c t e d.An a c c u mu l a t i o n p r e di c t i o n mo de l o f mu l t i p l e l a y e r s,s t a g e s a nd e l e me nt s i s a p pl i e d t o p o i n t o u t f a v o r a b l e z o n e s for e x p l o r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l o we r a s s e mb l a g e;u pp e r a s s e mb l a g e;h y d r o c a r bo n k i t c h e n;c a p r o c k;s o u r c e a n d c a p r o c k s c o nt r o l h y dr o c a r b o n;pe t r o l e um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ma rin e s t r a t a;L o we r Ya ng t z e 针对下扬子 区中、 古生界海相油气 的勘探 已经 历了 5 0多年的历史 , 时断时续 。 通过早期区域普查 与评价 1 9 5 6 -- 1 9 8 2 , 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 ① 发 现众多油气显示 , 容 2 、 容 3井在青龙群 T . q 分别 获 6 . 6 m / d和 1 0 . 1 m / d工业油流 , 真 4 3井在中 寒武统 E , P 获 4 m / d短暂工业 油流; S 1 7 4井在 志留系获少量原油 ] ② 发现黄桥含烃 C O , 气藏。 在随后 1 9 8 3 -- 1 9 9 7 的以印支面及古生界 内幕构 造为主的勘探阶段 . 尽管在上古生界发现了众多的 油气显示 , 但均未获油气 突破。 由此认为 , 上古生 界构造复杂 、 破碎 , 下古生界构造相对稳定 , 油气保 存条件较好 , 基于此认识 . 部署了圣科 1 井 . 但未获 突破 。近年来中国石化华东分公 司以晚期成藏评 价体系为指导 , 在黄桥 、 句容地 区海相二叠 系和三 叠系相继获工业油气流 , 展示了下扬子区海相油气 具 良好 的勘探前景。 1 盆地一构造演化与生储盖组合 晚震旦世至早古生代 。 扬子板块经历了陆块离 散、 洋壳增生和陆块拼贴 的大地构造旋 纠。震 旦纪至早奥陶世 , 扬子东南缘与北缘形成被动陆缘 盆地 , 沉积物 向上变细 、 变薄。 从 台地碳 酸盐岩到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5 0 7 ; 修订 日期 2 0 1 3 0 8 0 6 。 作者简介 金之钧 1 9 5 7 ~ , 男, 博 士 , 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 从 事盆地分析评 价与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 - ma i l j z h j . s y k y s i n o p e c . t o m。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 0 0 8 Z X 0 5 0 0 5 0 卜 o 3 资助。 4 8 6 石 油 察 鼢 沾 届 第 3 5卷 报 , 2 0 1 1 , 1 7 2 1 5 8 - 1 6 2 . [ 5 ] 康玉柱 . 准 噶尔盆地古生界油气前景与勘探方向[ J ] . 新疆石 油地质 , 2 0 1 0, 3 1 5 4 4 9 - 4 5 4 . [ 6 ] 徐兴友. 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美丽地 区石炭系烃源岩研究 [ J ] . 油气地 质与采 收率 , 2 0 0 5, 1 2 1 3 8 4 2 . [ 7 ] 张 义杰 , 齐雪峰 , 程显 胜 , 等. 准噶尔 盆地 晚石炭世和 二叠纪 沉积环境[ J ] . 新疆石油地质 , 2 0 0 7, 2 8 6 6 7 3 - 6 7 5 . [ 8 ] 王绪龙 , 赵孟军 , 向宝 力 , 等. 准 噶尔盆地 陆东一 五彩湾 地区 石炭系烃源岩[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 0 1 0, 3 7 5 5 2 3 5 2 8 . [ 9 ] 国建英, 李志明.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特征及气源分析[ J ] . 石油实验地质, 2 0 0 9 , 3 1 3 2 7 5 2 7 8 . [ 1 O ] 杨迪生, 陈世加, 李林 , 等.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成因及成藏特 征 [ J ] . 天然气工业 , 2 0 1 2 , 3 2 2 2 7 - 3 1 . [ 1 1 ] 赖世新 , 韩晓黎 , 曲伟 , 等. 准噶尔盆地 三南一滴 水泉 凹陷及其 周缘石炭系勘探前景[ J ] . 新疆石油地质, 2 0 0 9 , 3 0 3 2 9 7 3 0 0 . [ 1 2] 陈建平 , 梁狄刚 , 王绪龙 , 等. 彩南油田多源混 合原油 的油源 一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 特征 与生物标 志物 特征 [ J ] . 石 油勘探 与开发 , 2 0 0 3, 3 0 4 2 0 2 4 . [ 1 3] 陈建平 , 梁狄 刚, 王绪龙 , 等. 彩南油 田多源混 合原油 的油源 二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分类 与典 型原油 油源 [ J ] . 石 油 勘探与开发, 2 0 0 3 , 3 0 5 3 4 3 7 . [ 1 4] 李秀鹏 , 于 洁. 准 噶尔 盆地 乌夏 断裂 带 稠油类型及成因机 理[ J ] . 断块油气田, 2 0 1 2 , 1 9 2 1 8 2 - 1 8 6 . [ 1 5 ] 高波 , 周雁 , 刘全 有 , 等 . 湘西王村古油藏沥青地球化 学特征 及成因探讨[ J ]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1 1 , 3 3 1 6 1 6 5 . [ 1 6 ] 卓勤功 , 赵孟军, 谢会文, 等. 库 车前陆盆地大北地 区储层沥青 与油气运聚关系[ J ] . 石油实验地质, 2 0 1 1 , 3 3 2 1 9 3 1 9 6 . [ 1 7 ] P e t e r s K E, Mo l d o w a n J M. T h e b i o ma r k e r g n d e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 1 8 ] [ 1 9 ] [ 2 0 ] [ 2 1 ] [ 2 2 ] [ 2 3 ] [ 2 4 ] [ 2 5 ] [ 2 6 ] [ 2 7 ] [ 2 8 ] mo l e c u l a r f o s s i l s i n p e t r o l e u m a n d a n c i e n t s e d i me n t s ,p r e n t i c e H a l l [ M] . N e w J e r s e y E n g l e w o o d C l i ff s , 1 9 9 3 1 0 - 2 6 5 . 李林 , 陈世加 , 杨迪 生 , 等. 准噶尔盆地石东地 区油气成 因及 来源 [ J ] . 石油实验地质 , 2 0 1 1 , 3 3 5 5 3 6 - 5 3 9 . 路俊刚, 陈世加, 王绪龙, 等. 严重生物降解稠油成熟度判 识 以准噶尔盆地三 台一北 三台地 区为例 [ J ] . 石 油实验 地 质 , 2 0 1 0, 3 2 4 3 7 3 - 3 7 6, 3 8 6 . 蒂索 B P , 威尔特 D H . 石油生成与分布[ M] . 郝石生, 译.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1 9 8 2 . 陈世加, 付晓文, 沈昭国, 等. 天然气分段捕获原理及在成藏 研究中的应用[ J ]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 0 0 1 , 2 3 5 4 7 . 帅燕华 , 邹艳荣 . 彭平安. 天然气 甲烷碳 同位素动力学模型与地 质应用新进展[ J ] . 地球科学进展 ,2 O 0 3 , 1 8 3 4 0 5 - 4 1 1 . 徐 永昌. 天然 气成 因理论 及应 用 【 M] . 北 京 科 学 出版社 , 1 9 9 4 8 4-1 02 . 周兴熙, 王红军. 略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索的累积效应[ J ] . 石油勘探 与开发 , 1 9 9 9, 2 6 1 1 O 一 1 2 . 李艳霞 , 赵靖 舟 , 刘新社 , 等. 鄂 尔多斯盆地东 部上古生界不 同含气组合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J ] . 石油实验地质, 2 0 1 2 , 3 4 1 7 2 7 7 . He a d I M , J o n e D M, L a r t e r S R. B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in t h e d e e p s u b s u r f a c e a n d t h e o r i g i n o f h e a v y o i l [ J N a t u re, 2 0 0 3 , 4 2 6 3 4 43 5 2. A i t k e n C M, J o n e s 1 3 M, t a r t e r S R. A n a e r o b i c h y d r o e a r b o n b i o d e g r a d a t i o n i n d e e p s u b s u r f a c e 0 i l r e s e r v o i r s [ J ] . N a t u r e , 2 0 0 4 , 4 3 1 2 91 -2 9 4. 陈世加 , 范小军 , 路俊刚 , 等. 沥青对储集层物性及油 气富集 的影响[ 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1 0 , 3 7 1 7 0 - 7 5 . 编辑黄娟 上接第 4 7 9页 [ 1 3 ] [ 1 4] [ 1 5 ] [ 1 6 ] [ 1 7 ] [ 1 8 ] 金 之钧 , 蔡 立 国. 中 国海 相层 系 油气 地质 理 论 的继承与创 新[ J ] . 地质学报 , 2 0 0 7, 8 1 8 1 0 1 7 -1 0 2 3 . 金之钧. 我国海相碳酸盐 岩层系石 油地质基 本特征及 含油 气远景 [ J ] . 前 沿科学 , 2 0 1 0, 4 1 1 1 - 2 3 . 戴少武 . 贺 自爱 , 王津 义. 中国南方 中、 古生界油气勘 探的思 路[ J ]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 0 0 1 , 2 2 3 1 9 5 - 2 0 2 . 戴少武. 中国南方油气晚期成藏勘 探实践及 讨论 [ J ] . 天然 气 工业 , 2 0 0 4, 2 4 1 7 - 9 . 杨方之 , 闰吉柱 , 苏树安 . 等. 下扬子地 区海相 盆地 演化及油 气勘探选区评价[ J ] . 江苏地质, 2 0 0 1 , 2 5 3 1 3 4 1 4 1 . 邱旭明. 下扬子海相中、 古生界地质结构特征及选区评价[ J ] . 江汉石油学院学 报, 2 0 0 1 , 2 3 增 1 3 1 5 . 【 1 9 ] [ 2 O ] [ 2 1 ] [ 2 2 ] [ 2 3 ] [ 2 4 ] 郭念发 , 赵红格 。 陈红 , 等. 下 扬子地 区海相地 层油气赋存 条 件分析及选 区评价 [ J ] . 西北大学 学报 自然 科学 版, 2 0 0 2, 3 2 5 5 2 6 5 3 0 . 马永生 , 郭彤楼 , 付孝悦 , 等. 中国南方海相 石油地质特征 及 勘 探潜力 [ J ] . 海相油气地质 , 2 0 0 2 7 3 1 9 - 2 7 . 金 之钧 .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 层系油气形 成与 富集规律 [ J ] . 中国科 学 地球科学 , 2 0 1 1 , 4 1 7 9 1 0 9 2 6 . 金之钧 . 王清晨 . 中国典 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 富集 与分布预 测[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7 3 2 5 3 2 9 . 罗璋. 余杭泰山古油田[ J ] . 浙江地质, 1 9 9 5 , l 1 1 6 3 6 7 . 王守德 , 郑冰, 蔡立国. 中国南方古油藏与油气评价[ J ] . 海 相油气地质 , 1 9 9 7, 2 1 4 4 5 0 . 编辑徐 文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