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pdf
建标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 限内部发行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年月日 北京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批准发布油田油气集输 工程建设标准和原油长输管道 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 建设厅计委计经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号和建设部国家计委 建标字第号文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计标 号文的安排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编制的油田油气集 输工程建设标准和原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标准业经有关 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标准予以发布自一九九三年六月 一日起施行 两项建设标准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年月日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 号关于制订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和建 设部国家计委建标字第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计标号 一九八八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制订计划的安排由中国石油 天然气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 总院会同大庆胜利华北新疆江汉等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 研究院共同编制的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 多年来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和 生产实践的经验遵循艰苦 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贯彻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 有关政策多次征求了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最 后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 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六章总则项目构成建设规模的确定 工艺与装备建筑与建设用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标准系首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 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总院标准规范处地址 北京市学院路信箱邮政编码以便今后修订时 参考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年月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项目构成 第三章建设规模的确定 第四章工艺与装备 第一节集输流程 第二节油气处理站与矿场油库工艺流程 第三节装备 第五章建筑与建设用地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加说明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油田油气集输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 理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提 高投资效益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油田开发建设可行 性研究报告中油气集输工程部分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 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陆上一般地区新建油田从采油井 口起将采出的油气水等井产物加以汇集处理储存和矿 场内输送的油气集输工程老油田调整改造和海滩沙漠中新油 田的油气集输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必须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 方针和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国家有关的政策坚持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节能降耗的原则 综合利用资源注重投资效益 第五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必须根据油田地质勘探成果油 气物性油田地质开发设计采油工艺设计油田所处自然环境 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坚持地面适应地下地面地下相结 合达到总体优化按照国家确定的油气产品的销售对象和运输 方式的要求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第六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项目 构成 第七条新建油田的油气集输工程一般由采油井计量 站接转站油气集中处理站矿场原油库和油气集输管 线构 成 第八条采油井由井口装置及相应的采油设备构成 第九条计量站由分离计量及加热设施构成 第十条接转站由分离缓冲输油加热及控制仪表设施构 成 第十一条油气集中处理站由油气分离缓冲设施原油脱 水加热稳定设施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设施原油储存 油气计量输送控制中心及其他辅助设施构成本建设标准不 包括含油污水处理注水以上变电三部分工程内容 第十二条矿场油库由原油储存输油加热计量及其他 辅助设施构成 第十三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多种功能 和不同规模的各种站库 第十四条油气集输管线包括出油管线集油管线集气管 线输油管线输气管线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建设规模的确定 第十五条油气集输工程的建设规模应按油田地质开发设 计的最大产能确定其建设的集输能力应按油田产液量预测经 综合分析比较分步确定实施第一期工程适应期应与油田地质调 整改造期相协调一致宜为 第十六条计量站应设在所辖采油井组的适中位置计量站 管辖采油井数宜为口 第十七条站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单井原油日产量生产 总井数油田开井率或年生产天数确定 第十八条采油井的集油 距离大于时宜设接转站 其转输的液量不应大于当接转站所辖的最远采油井 距集中处理站或脱水转油站的距离大于时该接转站 可设事故储油罐其储液量应按的转输液量计 第十九条新油田应控制集中处理站的设置数量对于产能 小于且油田面积不超过时宜建一座集中处 理站若油田内各个储油构造相互距离较远需分散建设集中处 理站时每座站的规模不宜小于 第二十条油气混输管线的管径应按地质开发设计提供的最 大产液量和产气量计算油井出油管线的管径不应小于 输油输气管线的管径应按输油输气量的倍计算 第二十一条油田原油储罐总容量的储备能力不包括各类 站场的作业罐以管线外输原油为主的油田宜为以 铁路外运原油为主的油田宜为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四章工艺与装备 第一节集输流程 第二十二条油气集输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密 闭流程有条件时应采用不加热输送宜两级布站采油井口压 力应满足第一级油气分离器合理的压力要求 第二十三条根据加热保温方式的不同油气集输基本流程 为以下四种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井口加热单管流程井口掺 水双管流程井口热水伴热三管流程 第二十四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应根据轻质原油中质原 油重质原油和稠油的不同类型及油田所处地理条件自然环 境单井原油日产量油气比等选定一种适应本油田特点的油 气集输流程 第二十五条凝点低于集输系统环境温度的轻质原油或井口 出油温度高于集输系统要求的中质原油且生产气油比大于 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选用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 第二十六条凝点高于油气集输系统环境温度的轻质原油或 中质原油单井原油产量大于生产气油比大于 且采油井能连续生产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选用井口水套炉加 热单管流程 第二十七条高含蜡量高凝点高粘度的中质原油重质 原油且单井原油日产量不高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采用井口 掺水双管流程对于稠油当有条件时也可采用井口掺轻质油 的双管流程 第二十八条凝点高于集输系统环境温度的轻质原油中质 原油单井原油产量小于且生产气油比小于的油 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选用井口热水伴热三管流程 w w w . b z f x w . c o 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十九条采油井口压力不能满足集输系统总压降的要求 时油气集输系统宜增设接转站 第三十条接转站宜采用密闭流程事故停电时依靠采油井 口压力自压越站单管流程接转站宜用于井口加热或不加热的 单管流程双管流程接转站宜用于井口掺液双管流程掺入介 质根据工艺需要确定三管流程接转站宜用于井口热水伴热三 管流程 第二节油气处理站与矿场油库工艺流程 第三十一条油田建设应配套建设原油稳定轻油回收等油 气处理设施原油稳定和轻油回收工艺应力求简单适用经济合 理宜采用负压闪蒸分离原油稳定工艺和压缩与浅冷处理轻油回 收工艺 第三十二条原油稳定和轻油回收装置所需动力及热源应综 合利用充分利用上游装置的位能和压力能宜采用一热多 用技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第三十三条油气集中处理站可根据油气分离原油脱水 原油稳定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原油储存计量与输送等不 同工艺过程的需要建设不同功能的处理站 第三十四条油气分离及原油脱水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 为原油自油气分离器经沉降脱水加热后再进入电脱水器 第三十五条负压闪蒸分离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为含水 合格的原油经泵送入负压闪蒸塔自塔顶经负压压缩机抽出的富 气送至轻油回收装置自塔底经泵抽出的稳定原油送至原油储 罐 第三十六条甘醇吸收天然气脱水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 为甘醇的贫液在吸收塔中与天然气对流接触吸收天然气中的 水分甘醇富液经换热闪蒸过滤后在再生塔中脱水冷却后 循环重复使用 第三十七条压缩与浅冷处理天然气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为将低压富气用压缩机增压至与外加冷源换热 至在低温分离器中使天然气凝液轻油与天然 气分离轻油经脱乙烷塔再进入稳定塔自稳定塔顶分出液化石 油气自塔底分出稳定轻油 第三十八条管道输送矿场原油库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 为稳定原油进入储油罐经输油泵增压再经计量和加热后外 输至用户 第三节装备 第三十九条油气集输工程应立足国内采用适用的先进技术 装备当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时应进行单独的技术经 济论证 第四十条站库内的储油罐应采用钢质储罐单个储油罐的 容量小于时宜采用固定顶油罐单个储油罐的容量大 于或等于时宜采用浮顶油罐 第四十一条各类站库原油加热炉的设置台数宜为台 不得设备用加热炉按设计热效率不低于选用 第四十二条输油泵应按高效率工作区运行选用排量大于 的油泵泵效应大于排量小于或等于的油 泵泵效应大于同时运行的泵不宜超过台设备用泵 台 第四十三条原动机选型应结合所在地区能源供给情况和国 家的能源政策综合考虑当有可供利用的电源时应选用电动 机当无可供利用的电源时可选用内燃机或燃气轮机宜采用 热电热动力联供系统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原动机调 速时可选用变频调速或机械调速 第四十四条油气集输工程自动化水平应根据油田所在地区 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地区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井站库 宜采用就地集中控制方式对于人烟稀少环境条件恶劣地区的 油田应采用井站库分区域的集中控制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五章建筑与建设用地 第四十五条油气集输工程建筑标准应贯彻安全生产和节约 用地的原则根据站场的建设规模所处地区环境条件确定 第四十六条井站库的生产厂房应采用砖混结构或预 制大板结构建筑抗震宜比国家规定设防烈度高一度对于大功 率机泵还应考虑减振隔音和消声的措施大型站场的值班化 验库房及维修等辅助设施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大于 第四十七条油气集输系统埋地敷设钢质油气管道的防腐绝 缘应采用石油沥青防腐绝缘涂层严格控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 料保温和聚乙烯防水结构的采用地上设置的钢质油气管道和容 器应采用常规材料保温 第四十八条各类井站库的永久占地应严格控制站库 内的生产管理及生产辅助设施宜合理联合建设中小型油气站 场的土地利用系数应为大型油气站场的土地利用 系数应为 第四十九条采油井场建设用地包括井场固定设施用地及 油井作业场地井深小于或等于的井其建设用地不应大 于井深大于的井其建设用地不应大于 第五十条计量站的建设用地包括计量间水套炉及辅助设 施的占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 计量站建设用地指标表 序号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座 井及以下 井 第五十一条接转站的建设用地包括分离缓冲罐加热炉 输油泵房事故罐天然气干燥器及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其 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接转站建设用地指标表 序号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座 接转液量 接转液量 接转液量 接转液量 接转液量 接转液量 接转液量 注建设用地指标无流程之分除序号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含座事故罐外其 余均含座事故罐 第五十二条集中处理站建设用地包括原油脱水稳定加 热储存外输油田气干燥供热锅炉房消防及其他公用和 辅助设施的占地不包括轻油回收装置的用地其建设用地指标 不应大于表的规定 集中处理站建设用地指标表 序号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座 外输油量为 外输油量为 外输油量为 外输油量为 外输油量为 外输油量为 外输油量为 注日输量与年输能力的关系如下 约合 约合 约合 约合 约合 约合 约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五十三条轻油回收装置建设用地包括压缩区工艺装置 区储罐区灌装区火炬消防及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其 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 轻油回收装置建设用地指标表 序 号 规模建设用地指标 套 处理气量 处理气量 第五十四条矿场油库建设用地包括输油泵房储罐区加 热炉区锅炉房消防及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其建设用地指 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 矿场油库建设用地指标表 序号 库容建设用地指标 座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油库总容量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五十五条采油井场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的规 定 采油井场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井场名称 单 位 北京年 基价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 接费万元 单管不加热自喷井场套 单管加热自喷井场套 双管掺热水自喷井场套 三管伴热自喷井场套 型抽油机不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双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三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不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双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三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不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双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三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不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加热井场套 型抽油机双管井场套 型抽油机三管井场套 注抽油机井的指标不包括抽油杆和抽油泵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五十六条计量站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的规定 计量站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计量站名称 单 位 北京年 基价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 接费万元 单管井式加热计量站座 单管井式加热计量站座 双管井式计量站座 双管井式计量站座 三管井式计量站座 三管井式计量站座 注井以下用井式井及以下用井式 第五十七条接转站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的规定 接转站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接转站规模单 位 北京年基价 万元 其 中的 基 本直 接 费 万元 一单管流程接转站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二双管流程接转站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三三管流程接转站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接转液量座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五十八条集中处理站包含油气分离及原油脱水原油稳 定天然气干燥原油储存与输送消防设施等工程内容其工 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的规定 集中处理站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规模单 位 北京年基价 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接费 万元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注本指标中不包括轻油回收和天然气压缩 本表规模系按外输油量计算 第五十九条天然气甘醇脱水装置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 表的规定 天然气甘醇脱水装置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规模单 位 北京年基价 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接费 万元 座 座 注本表规模系按处理气量计算 第六十条轻油回收装置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的 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轻油回收装置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规模单 位 北京年基价 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接费 万元 套 套 注本表规模系按处理气量计算 第六十一条矿场油库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的规 定 矿场油库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规模单 位 北京年基价 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接费 万元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座 注本表规模系按油库总容量计算 第六十二条油气集输管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宜符合表 的规定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油气集输管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表 序 号 管线名称与规格单位 北京年 基价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接费 万元 单 管 油 气 混 输 泡 沫 保 温 管 沥 青 防 腐 管 双 管 油 气 混 输 保 温 管 防 腐 管 双 线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续表 序 号 管线名称与规格单位 北京年 基价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 接费万元 三 管 油 气 混 输 单 保 温 管 两 管 保 温 三 线 输 油 管 线 泡 沫 保 温 管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续表 序 号 管线名称与规格单位 北京年 基价万元 其中的基本直接费 万元 输 油 管 线 沥 青 防 腐 管 集 输 气 管 线 沥 青 防 腐 管 第六十三条工程投资估 算指标中的 基价是以北京地区 年材料预算价格为基础编制的使用时应按下式进行时间 地区差价调整 调整后的使用基价北京年基价基本直接费 式中调整系数详见条文说明 第六十四条油田油气集输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应按国家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五条新开发油田的油气集输系统固定生产人员数 应根据油田所处自然环境条件地质构造分散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确定宜按平均每口采油井人的指标配备采油厂的非生 产人员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 第六十六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能耗每集输 原油的自耗天然气量不应大于 第六十七条油气集输系统 密闭率新油田 不应 低于 老油田不应低于原油损耗率新油田不应大于 老油田不应大于天然气利用率新油田不应低于 老油田不应低于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加说明 本建设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总院 参 编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华北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主要 起 草 人程祖亮郭兆考刘厚玲韩发善张泽江 徐保和孙云婉王金太贺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