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公司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pdf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总第 2 5 期 天然气技术 科学发展 2 0 1 1 芷 构 ,为实现减排 目标做 出重大贡献 ,这也是油气 田 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2 . 2四大 挑 战 1 清洁能源供应压力加大。 目前我国正处 于经 济增长的高峰期 ,对能源需求 日益增大 ,而现在的 能源消费仍 以煤炭为主 ,国有石油企业要承担更多 责任 ,有义务超前发展清洁能源。油气 田公 司作为 清洁能源的生产者 ,提供 以天然气 为主的清洁能源 供应 的责任和压力 巨大。 2 节能减排遭遇挑战。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 的生产模式 ,其核心是节能减排和提 高能源利用效 率 ,这也 是推 进低碳 经济 发展 最现 实最 有效 的途 径 。油气 田公 司在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上与 国际 大公司先进水平相 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缩短这一 差距 ,困难很多 ,任务十分艰巨。 3 低碳技术与管理等方面 尚处于落后地位。随 着我 国逐渐承担起减排温室气 体的国际责任 ,在政 策法规方面对环保 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企业 的生产 经营环境将会发生 巨大变化 ,对高碳经 营的行业和 企业的约束将会 日益严格 。 目前油气 田公 司尚没有 形 成系统 化 、规章化 的碳 排放 管理 ,管理 相对 粗 放 ,难 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对技术和管理提 出的更 高要求 。 4 全员低碳理念有待建立。油气 田公司全员低 碳发展 的理念还不够牢 固,低碳生活方式 的形成任 重道远 。强化员工低碳理念和节能减排意识 ,教育 员工 以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为己任 ,坚持把企业 的 发展与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相结合 ,并把节能减排 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 内 上接第5 3 页 创新活动的核心动力要素 ,人 才开发 是其关键和核心 。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 的创 新 能力才 可 能完成 管理创 新过 程 ,主要 有创新 能 力 、转化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能力 。学 习能 力是管理创新 主体 的重要能力。第二 ,根据天然气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的战略 目标 ,健全和完善管 理创新绩效考评体 系 ,主要包括管理创新绩效考评 的机 构 与职责 、对象 和分 类 以及 考评 的程序及 流 程 、标准及方法 、内容与结果的跟踪 与反馈等 。第 三 ,通过制度创新来建立与技术创新 同等公平 、高 容 ,使践行低碳理念成 为员工 的 自觉行动 ,在这方 面尚需付 出艰辛 的努力。 3 适应低 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 国政府 已提 出明确的减排指标 ,我 国油气行 业无疑要承担相应的减排任务 。因此 ,油气 田公司 应从 战略层次重视低碳 管理 ,宣传相关低碳 理念 ,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 . 1 加强低碳管理 。制定总体规划 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管理 ,在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下 ,油气 田公司可制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 的总体规 划 和实施 方 案 ,将 推进低 碳经 济发展 纳入“ 十二 五”规划 ,积极推行 和实施 。从基层人手 ,建立既 能衡量 c o 的排放数值 、又能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 理念切实贯彻到位的考核指标 。强化节能减排制度 建设 和基础工作 ,将节 能减排贯穿 到勘探 、开发 、 生产 、炼化 、运输等环节的全过程。将减少 c o 排放 作 为重要 的生产 、技术 和管理 变量 ,考虑 整体效 益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节能减排管理水平 。 3 . 2 抓好节能减排 。提供高效清洁能源产 品 油气 田公 司要持续不断地 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 企业活动 ,有效推进节 能减排 。实施 能效管理 ,提 高能源效率 ,减少碳排放 。要将天然气工程作为战 略性 和成长性工程 ,加快产能建设 的步伐 ,实现天 然气产 量快 速增长 ,同时加快 天然气 储运 设施建 设 ,配套完善天然气供应安全体系 ,积极开拓终端 市场 ,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3 . 3 形成低 碳技 术体 系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 和核心 ,是实 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 1 ]邓跃玲. 试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J ] _ 求索 , 2 0 0 5 7 . [ 2 ]王彩霞. 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 J ] . 哈尔滨学院 学报 ,2 0 0 7 2 . [ 3 ]姜子昂 ,姜尔加. 要素组合创新增值机制与天然气产业增 长方式转变 [ J ] _ 管理现代化 ,2 0 0 6 6 . [ 4 ]周本玉. 石油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 J ] . 中国 能源 ,1 9 9 7 8 . 编 辑 陈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5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4 卷 于智博,等油气田公司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6 期 现节能减排 的关键因素之一 。油气 田公 司应实施低 碳科 技创新 ,形成低碳技术体 系 ,提高 自主创新能 力 。具 体措 施为 结 合公 司 的业 务重 点和 技术 实 力 ,组织力量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 技攻 关 ,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优先开发新型 、高效 的低碳技术 ;完善低碳科技创新机制 ,组织低碳和 节能减 排重 大研 究和技 术工 程示 范 。建立 技术 开 发 、制造 和使用 “ 三位一体 ”的创新机制 ;推动环 境 友好低碳技术管理体 系建设 ;完善低碳技 术创 新 成果评 估标 准和 知识 产权保 护措 施 ,抢 占技术 高 点 ;加大科技投入 ,增 强 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着眼 于中长期低碳技术的储备 。 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 术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大低碳技术的 研发 ,大力开发低碳 技术 和低碳产 品;继续把 转变 油气开发生产方式 和加快淘 汰落后 炼化生产 能力 、 工艺 、设备和装置 ,提升装备规模和技术作 为降低 碳排放的重要举措 。 3 . 4 重视低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引进利 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人 才 ,特别是 与绿 色 产业 相关 的研 发人 员 和技 术 人 员 。在“ 引 、留 、 用 、养”中注重 “ 用养结合 ” ,进一步完善业绩分配 激励机制 ,以优厚 的待遇和发展机遇吸引人才 、留 住人才,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 . 5 加强低碳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整 合低碳技术 资源 ,完 善低碳技术 服务体 系 ,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能源信息 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 的建设 ,并完善低碳 技术创新成果评估标准和知识 产权保护措施 。建议 在经济技术研究机构建立 低碳 科 技信 息 中心 ,负责低 碳科 技研发 与 能源 利用信 息、碳排放信息的收集、处理 、分析和发布以及各 种数据库 的维护 ,为低碳技术研发及科学决策提供 及时有效的支持 。 3 . 6 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加 强国际低碳方面 的技术交流 ,积极参 与国际 能源技术和碳交易市场活动 ,加强低碳技术 、低碳 产品的贸易与合作 ,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发达国家对 我国的技术转让 ,促 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是学习 国 外油气公 司推进低碳 发展 的制度与经验 ,共同应对 气候 变化 ;二是加 强 国际低碳技 术 的合作与 交流 , 特别是应加强与欧盟 、美国及跨 国油气公司的低碳 56/ Na t u r a l Ga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c o n o my 合作 ,包括学术 、研究 、管理 、培训机构之间以及 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问 的合作 ,引进消化先进 的低碳 、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3 . 7 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 ,培育低碳文化 加强宣传 ,培育低碳 消费文化 。充分发挥新 闻 媒体 的重要作 用 ,广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及 意义 ,形成全员参与 的浓厚氛围。把发展低碳经济 纳入公司社会责任体系 。低碳责任与文化体系涉及 到 国家 、企业和公民3 个层次的责任与文化建设 教 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低碳发展理念 ,转变生产生活 方式和消费习惯 ,从我做起 ,从细微之处做起 ,厉 行节约 ,杜绝浪费,努力建设绿色矿区 、和谐矿区。 3 . 8 建设低碳矿区和低碳石油生活小区 积极打造 “ 低碳 经济发展矿区”“ 低碳经济发展 作业 区”和 “ 低碳生活小区” ,把节能、节水 、 节地 与削减污染物排放融入 日常工作 和生活 中。先期选 择某一个 矿区作为试点 ,取得经 验后再逐步推广 , 创建具有油气 田 自身特色的低碳文化品牌 ,建设绿 色矿区 生活小区 、和谐矿区 生活小区 。 4 结束语 在面对低碳 经济发展 的全球化趋势和国家减排 目标的要求下 ,油气 田公 司面临着相 当大的减排压 力 ,承担着义不容辞 的减排义务 和责任 。油气 田公 司只有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才能在未来发展 中占 据有利地位 。要加快产业 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天然 气 ,转变发展方式 ,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采取适应 企业 自身情况 的策 略 ,在低碳发展 的浪潮 中乘风破 浪 ,为推进低碳经济 的发展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靳俊喜. 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J ] . 西部论坛 , 2 0 1 0 4 9 7 1 0 3 . [ 2 ]穆献中,冯孝刚 ,张志强. 石油企业应在发展低碳经济中 有所作为[ J ] . 石油科技论坛,2 0 1 0 1 2 4 2 7 . [ 3 ]张娥,冯跃威. 石油石化企业如何适应低碳趋势[ J ] . 中国 石油石化。2 0 0 9 2 2 2 7 3 0 . [ 4 ]杜伟. 低碳经济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 J ] . 国际石油 经济 ,2 0 1 0 1 3 2 3 7 . 编辑 蒋龙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