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系统站库节能潜力分析.pdf
邓海 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黑龙江省大庆市1 6 3 0 0 0 摘要 针对油气集输 系统能耗情况存在的吨油耗气、 吨液耗电等 能耗上升较快的问题 , 认 为主要是 由于老 区三次加密及 外围油 田低产低效井数增加 、 集输油系统处于低 负荷运行状态、 部分加 热炉设备老化、 效率下降等原因, 提 出了降低能耗的思路 应从加 强运行管理、 提 高设备效率入手 , 从而减 少能源消耗 。 关键词 集输 系统 ; 站库; 节能潜力; 分析 2 0 1 D 年第5 期 7 D 月出版 鸽 翳 囊 1 集输系 统站库能耗现状 油 田集输生产 消耗天然气 , 主要集 中在 中转站 和脱水站 , 特别是中转站承担油井的掺水 、 热洗等任 务 , 天然气消耗量很大 , 接近油 田集输生产消耗天然 气总量 的 8 0 %。近年来 , 油 田吨油耗气持续 上升 , 2 0 0 9 年全厂 自耗气量计划为4 9 7 0 x 1 0 m , 吨油耗气计 划 为3 5 m / t , 与 2 0 0 8 年 自耗气 4 7 7 9 1 0 m3 7 吨油耗气 3 2 . 2 9 I n / t 相比, 分别上升4 %和 8 . 4 %。由于低产低效 井的增多, 集输吨油耗气较高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见表 1 表 1 2 0 0 9 2 0 1 9 年耗气趋势预测表 2 集输系统站库能耗上升原因分析 2 . 1 老区产油量下降 , 运行能耗上升 目前 , 葡北油田综合含水已达到9 0 .8 2 %, 进入高 含水期 , 平均单井产液为 l 6 t / d , 现有双管掺水流程集 油管道的热力条件差 , 只能靠 提高油井掺水量维持 生产 , 使得集油能耗上升 。如葡北油 田吨油 自耗气 由2 0 0 1 年 的3 0 . 2 5 m / t 上升到 2 0 0 9 年的4 5 r n / t , 高出 全厂能耗水平。 2 . 2 系统低负荷远行 , 效率偏低 进入高含水期 , 为 了合理开发 , 需调整注采系统 以及对高含水井关井 , 计量站平均辖井数不断下降 , 造成转油站站内设施平均负荷率偏低。为了满足集 输热力条件, 提高掺水量维持生产, 造成系统平均自 耗气及耗 电上升 , 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2 . 3 部分加热炉等设备老化 , 效率下降 , 集输系统能 耗升高 如葡北油 田是采油七厂投产最早的区块 , 转油站 内设备在经过长期运行后 , 有 2 8 台加热炉运行效率低 于7 8 %。在 7 座站库 中, 还有 5 9 面超期服役低压配电 屏, 这些设备的低效率运行, 使得集输系统能耗升高。 2 . 4 低产低效井增加 , 单井产能低 , 吨液能耗高 全厂 自“ 十一五” 以来 , 加大外围敖南地 区和扶 余油层开发力度 , 根据油 田开发规划安排 , “ 十一五” 期间基建油水井 2 0 9 1 口, “ 十二五” 期 间基建油水井 1 8 0 9口, 这部分新井的吨液耗电比老区高一倍 , 部分 区块更大, 如扶余油层地区吨液耗点达到 1 0 k W h / t , 吨油耗气在 5 0 m / t 以上 , 能耗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 吨 液能耗呈现上升趋势。 2 . 5 部分新工艺、 新技术能耗较高 敖包塔作业 区新 区产能井的井 口电加热器和管 线 电热带在 2 0 0 8年 1 1 ~ 1 2月份在 敖南地 区集 中应 用 , 总功率 6 9 9 k W, 测量月耗电为6 8 . 6 x l O k W h , 年 耗电为 8 2 3 x 1 0 k W h , 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3 减少能耗上升措施及效果分析 针对 油 田站库 能耗状况 , 降低能耗 的思路应当 从加强运行管理 , 提高设备效率人手 , 从而减少能源 消耗 。 2 。 7 。 年笨5 期 7 0 月出版 3 . 1 严格执行 降温集输工作实施方案 , 做好季节 调控。 降温集输 2 0 0 8 年, 通过降温集输工作的开展 , 全厂实际耗气 4 7 7 9 x 1 0 m , 与2 0 0 7 年相比, 累计节气 3 8 8 x 1 0 m 。降 温集输工作重点 老区葡北地 区继续开展停掺水集 输及降掺水集输 , 重点在于最大限度的控制集输掺 水量 ; 外 围地 区由于原油凝 固点高 、 含水低 、 集油距 离 远 等 不 利 因素 , 转 油 站 掺 水 出站 温 度 控 制 在 推 广 与应 6 5 ~ 7 0‘℃之 间, 相对其他区块集输 掺水温度较高 , 具 有一定 的降温节能潜力。经计算敖包塔地区每降低 回油温度 1 , 可节气 1 . 3 3 x 1 0 m / d 。 3 . 2 推广节能设备及材料 , 不断降低站库系统电、 气 消耗 2 0 0 8 年 , 全厂地面工程积极应用各项技术改造 措施 , 主要完成 7 项节能项 目, 年可节气 1 7 6 x l 0 4 I l l , 节电5 7 0 x 1 0 k W h , 地面工程节能效果明显, 见表 2 。 表 2 2 0 0 8 年地面系统技术改造节能措施效果统计表 3 . 2 . 1 优化简化 , 突破常规 , 采用集输新模式取得节 能效果明显 葡北 8 、 1 0 转油站集油系统投产于 1 9 8 0 年 , 该地 区辖转油站 3 座, 计量间2 3 座 , 油井 1 6 9口, 采用双管 掺水集油工艺 , 综合含水已超过了9 0 %。2 0 0 8 年 , 在 葡北 8 、 1 0 站调整改造 中, 解放思想 , 打破常规 , 合理 优化设计 参数 , 采取 管道深埋 、 单管 多井 串联 、 多井 树状不加 热流程与单管环 状掺水流程相结 合 的方 式 , 同时对集油阀组 间至转油站的掺水 、 外输管线进 行了优化, 年可节气 1 6 1 X 1 0 m , 节电1 2 8 . 1 2 x 1 0 k W h , 开创了大庆外 围油 田高含水集油工艺简化新模式 , 3 . 2 . 2 机泵应用涂膜技术 , 减少集输耗电 2 0 0 8 年 , 为了改善集输系统和注入 系统 的泵体 内水力磨阻及原泵壳长时 问运行形成的水力缺 陷, 降低耗电量 , 提高泵效 , 对 6 9 台低压泵和 2 台高压注 水泵应用涂膜技术 , 年可节电1 3 2 . 4 7 x 1 0 k W- h 。 201 0 5 1 0 3 . 2 . 3 采用 自动掺水控制装置 , 实现单井智能控水 随着降温集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 为了方便油 井生产参数控制 , 安装 了 自动掺水控制装置 。数据 采集装置采集油井井 口出液温度 、 回油压力值后 , 通 过无线远传至计量问流量 自动控制装置, 流量 自动 控制装置根据井 口参数及时调整瞬时掺水量。2 0 0 8 年安装 1 5 套 自动掺水控制装置 , 通过远程参数调节 , 实现了掺水温度 、 同油压力控制 目标 , 年可以节约气 1 5 xl O 1q 1 。 3 . 2 . 4 注水泵减级技术改造 葡南地 区属 于低渗透油 田, 在不同时期 不同阶 段注水量和注水压力都发生变化 。因此为满足不同 时期注水压力和注水量的需求 , 对葡三联 3 注水泵进 行减级技术改造 , 南原来的 1 0 级减到9 级 , 当夏季油 田用水量大时 , 运行另外 2 台 1 0 级注水泵 , 当冬季油 田注水量小 时 , 运行 9 级 注水泵 , 达到节 能的 目的。 镶 减级后泵压降低 2 . 1 MP a ; 泵管压差降低 1 . 7 MP a ; 注 水单耗降低O .5 3 k W h / m 3 , 年可节电1 7 .4 9 x 1 0 k W h 。 3 . 2 . 5 注水站前置变频技术应用 前置变频技术通过变频调速技术优化 出系统中 各泵的运行参数 , 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调度 , 使整个 系统在最优 的状态下运行 , 达到既保证系统的注水 量要求 , 又达到节能降耗 的目的。太 2 注水站现有2 台离心泵安装前置变频后 , 注水泵运行进一步得 到 优化 , 泵压 、 管压 、 耗 电及注水单耗明显下降, 同时注 水 量 有较 大 增 加 。泵 压 和 管压 平 均 比以前 下 降 0 . 8 MP a ; E t 耗电平均减少 2 0 4 0 k W h ; 注水单耗平均 下降了3 .4 k W h / m , 年节电6 7 . 3 2 x 1 0 k W h 。 3 . 2 . 6 葡一联地区注水系统管网优化运行 葡一联地区注水系统 2 0 0 8 年通过应用前置变频 技术和采取单井局部增压 的措施 , 降低注水站出 口 压力 , 达到节能 的 目的。通过开展葡一联地 区注水 系统改造 , 取得 了以下认识 对于老区注水系统 , 可 以对别 的区块注水 系统进行分析 , 对高压注水井 占 较小比例的区块实行站内注水泵减级且安装前置变 频 , 站外对 高压注水井安装增压泵 。通过对 站内及 站外采取优化措施 , 降低注水管网压力损失 , 减少注 水系统能耗 , 进一步优化注水系统运行 , 预计改造完 成后年可节电 1 9 4 . 9 1 x 1 0 k W h 。 3 . 2 . 7 应用低压泵变频技术 2 0 0 8 年全厂在柱 塞泵 、 离心泵应 用低压变频 8 套 , 1 1 月份全部投产运行 , 平均节电在 1 0 %以上 , 年 可节 电 2 2 . 6 7 x l 0 4 k W h 。 3 - 3 加强站库运行管理 , 优化机泵运行和匹配 , 提高 输油输液系统效率 一 是在产量变化不大的情 况下 , 通过开启不同 排量 的泵或者通过 改变泵 的运行台数 , 使输油输液 泵始终在泵 的高效区运行 , 从而提高输油输液系统 效 率 ; 二是根据产量 的变 化 , 更换不 同技术 参数 的 泵 , 使泵的排量和产量更加匹配; 三是在排量扬程波 动较大的区域 , 考虑实施变频调速技术 , 降低输油输 液耗电。 3 - 4 摸清新工艺新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 , 达到生产 节能两不误 针对加 热管线及井 口加热器耗 电较大 问题 , 摸 清 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状态。一是降低电加热管线 及井 口加热器的温度 , 2 0 0 8 年将 7 3 6 队 2 条伴热管线 温度由7 0 C 下调至 6 0 C; 将 电加热器温度由6 0 ℃下 调到4 5 ℃, 累计节电3 2 . 7 7 x 1 0 k W h 。二是停运部分 井 口加热器, 2 0 0 8 年累计停运井口电加热器 6 l 台次 , 节约电量 8 4 . 4 8 x 1 0 4 k W h 。2 0 0 9 年将继续摸索井 口 电加热器停运及电伴热管线降温规律。 4 几点认识 1 是精 细生产管理 , 优化生产运行方式 , 靠管 理节能。继续深入推广 降温集输技术 , 制定集输界 限 , 延长降温时间 , 扩大降温集输规模 , 减少油 田生 产耗气。 2 是加大调整改造力度 , 简化集输工艺。通过 认真总结葡北 8 、 1 0 站调整改造经验 , 继续开展葡北 9 、 1 1 站系统 调整改造 , 采用单管冷输模式 , 简化集 油工艺, 降低生产能耗。 3 是依靠科技进步 , 推广节能技术 , 靠技术节 能。通过注水系统单井增压技术 、 更换节能变压器 、 加装高压无功补偿等技术 推广应用 , 降低各系统能 耗 , 提高系统效率。 参考文献 [ 1 1 刍B 龙庆, 常玉连,杨超. 对油 田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研究. 石油规划设 计, 2 0 0 2 , 1 3 1 2 22 4 . [ 2 ] . 贾光政, 常玉连. 油 田大型注水系统调速节能技术. 大庆石油学院学 报, 2 0 0 4 , 2 4 1 5 86 2 .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5 2 0 编辑巩亚清 静 2 D 7 D 年第5 瑚 1 0 -] 出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