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吸附材料AGS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pdf
5 6 0 化 lT 环 保 E N VI R ON ME N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C H E MI C A L 1 ND US T R Y 2 0 1 3 年第 3 3 卷第 6 期 新型吸附材料AGS 在油气 回收中的应用 张红星,谈龙妹 ,吴京峰,尚祖政 中国石化 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l 摘要 ]考查 了自制疏水性硅胶吸附材料AGS 在加油站模拟油气回收装置及某油库现场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效 果,并与常用的柱状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活柱状性炭相比,AGS 对油气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较小 ,但是油气脱附效果更好;将二者混合得到的吸附材料同时具备二者的优点,既具有较高的油气吸附量又 具有良好的脱附性能,使油气回收装置具有更大的油气吸附量和更好的回收效果。 [ 关键词 ]吸附材料;油气回收;吸附速率;吸附量;脱附;废气处理 [ 中图分类号 ]X 7 0 1 . 7 ,X7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61 8 7 8 2 0 1 3 0 60 5 6 00 5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e w Ad s o r p t i o n M a t e r i a l AGS i n Oi l Ga s Re c o v e r y Z h a n g Ho n g x i n g ,T a n L o n g me i ,Wu J i n g f e n g,S h a n g Z u z h e n g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I NOP E C,Qi n g d a o S h a n d o n g 2 6 6 0 7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s o f s e l ma d e a d s o r p t i o n ma t e r i a l AGS,a k i n d o f h y d r o p h o b i c s i l i c a ,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t he s i mu l a t e d o i l g a s r e c o v e r y a n d i n s i t u, a n d c o mpa r e d wi t h t ha t o f c o mmo n c o l umna r a c t i va t e d c a r bo n. Th e e x p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Co mp a r e d wi t h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t h e a ds o rpt i o n r a t e a n d a d s o rp t i o n q ua n t i t y of o i l g a s a r e s ma l l e r ,b u t i t s d e s o rpt i o n e f f e c t i s b e t t e r ; Th e mi x t ur e o f AGS a n d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h a s h i g h e r a d s o rpt i o n q u a n t i ty a n d b e t t e r d e s o r p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wh i c h wi l l p r o l o n g t h e wo r ki n g l i f e o f o i l g a s r e c o v e r y u n i t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o i l g a s r e c o v e ry . Ke y wo r d s a d s o r p t i o n ma t e r i a l ;o i l g a s r e c o v e ry ;a d s o rpt i o n r a t e ;d e s o rpt i o n;wa s t e g a s t r e a t me n t 多年来 ,随着环保要求 的 日趋严格 ,石化行 业在油气 回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 院 自主研发的吸附一 吸收 回 收工艺 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 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该油气 回收工艺中,选择 吸附材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理想的吸附材料 应具备吸附容量高 、吸附速率 快、脱 附容易 、疏 水、强度高等特点 j 。颗粒状或柱状活性炭是 目 前常用的油气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发 达、表面疏水、油气吸附速率快等优点 卜 m J 。但活 性炭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定 的缺陷,如吸附放热 严重、脱附困难,以及易粉化等问题,不仅影响使 用 寿命 ,而且还会造成一定 的安全隐患u 卜 j 。为 解 决这些问题 ,研究人 员除了工艺上采取 的多种 手段 H 外 ,也积极开展替代 吸附材料的研发工 作,如对中孔活性炭、疏水硅胶以及树脂吸附材料 的吸附性能研究 j ,但 国内 目前还没有实现工 业化生产与应用 。 本工作对前期成功研制的新型吸附材料AGS 在加油站模拟油气 回收装置上进行 了放大试验,并 在某油库现场油气回收装置上进行了应用 。 l 实验部分 1 . 1 材料 、试剂和仪器 AGS 介孔材料 自制 ,球形 ,直径2 ~ 4 mm 柱状活性炭 P AC 粒径4 mm。液态正丁烷、液 氮分析纯 。 R I 一 4 1 5 型红外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日 本 [ 收稿日期 ]2 0 1 30 40 7 ;[ 修订日期 ] 2 0 1 30 60 4 。 [ 作者简介 ]张红星 1 9 7 2 一 ,男,山东省淄博市人,膊 士 ,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污染控制。电话 0 5 3 2~ 8 3 7 8 6 5 0 3 ,电邮 z h a n g h x . q d a y s i n o p e c .c o m。 [ 基金项目]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科技开发项 日 3 l 1 0 0 3 第 6期 张红 星等 . 新 型吸附材料AG S 在油气 回收中的应用 Ri k e n 公司;AS AP 2 0 2 0 M C 型物理吸附仪 美 国 Mi c r o me r i t i c s 公司;S 一 3 4 0 0 型S E M仪 日本Hi t a c h i 公 司 。 1 . 2 实验装置 D N T I 站模拟油气回收装置吸附罐容量为6 5 L;正丁烷 与氮气混合 气为模拟 油气 ;干式 真空 泵 标称功率4 k W ,用 于油气脱附 ;P L C 控制终 端 自制 ,用于装置的运行控制;气体流量计和温 度计 分别显示进气流量和床层温度 。 现场 油气 回收装置 位 于广东某油库 ,容量 为1 0 m ,汽油 日发油量约 1 0 0 0 t ,装置额定处理能 力为5 0 0m / h 。 1 . 3实验方法 1 . 3 . 1 吸附等温线 的测定 在物理吸附仪上将AGS 和P AC分别在 1 5 0 , 真空度1 . 3 3 1 0 。 P a 条件下预先抽真空4 h ,然后测 定二者在一 1 9 6 . 1 5 o C 条件下的氮气吸附等温线;材 料 的比表面积用B r u n a u e r E mme t t T e l l B E T 方法 计算得到 ,孔体积用B a 丌 e n J o y n e r Ha l e n d a B J H 方法计算得到。 1 . 3 . 2 吸附效果的测定 将一定浓度 p 的油气通人吸附罐,并实时 检测吸附罐的出口质量浓度 p ,当出 口质量浓度 达到入 口质量浓度的5 0 % 时,认 为吸附材料床 层 已穿透 。记录 。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得到穿透 曲线,随后将吸附罐的出口和入 口阀门关 闭,让吸 附材料充分吸附油气过夜 ,使吸附材料饱 和吸附油 气 ,然后再开启真空泵进行脱附,即所谓的 “ 钝化 处 理 ”。 钝化处理结束后 ,将 吸附罐 中通入油气 ,并 测定出 口质量浓度 ,待 出口质量浓度达到2 5 g / m , 停止 吸附并记 录进气量 ,然后启动真空泵脱附 1 5 mi n ,测定真空泵 的出口质量浓度 。在脱附最后5 mi n ,小心地打开吸附罐的反吹进气 阀引人少量新 鲜空气进行反吹。 1 . 4 分析方法 采用 S E M对 吸附材料 的微观 结构进行观察 , 观察前对材料进行喷金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吸附等温线 AGS 与P AC 的吸附等温线见图1 。由图1 可见 A GS 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Ⅳ型,表明AGS 为典型的介 孔材料,P AC 具有L a n g mu i r 型吸附等温线形状 ,是 典型的微孔材料;P A C 的吸附速率很快,在较低的 气体分压下就可达到很高的吸附量值,当气体分压 超过0 . 7 时,AGS 的吸附量开始大于P AC。 气体分压 图1 AGS 与P A C的吸附等温线 ●P AC -AGS AGS 和P AC的主要结构参数见表 1 。由表1 可 见AGS 的比表面积较小 ,平均孔径较大;- L S AGS 相比,P AC 的比表面积更大,平均孔径更小 ,这种 孔隙特征上的区别必将导致二者对油气吸附一 脱附 性能的差异 。 表1 AGS 和P AC 的主要结构参数 2 . 2 S E M照片 P AC a 和AGS b 表面的S E M照片见图2 。由 图2 可见 P AC 表面具有高度发达 的孔隙结构 ,且 在 内部很深处互相连通形成 大量沟壑 ,这是P AC 比表面积很大从而气体吸附量很大的原因;此外, P A C 的孔壁较薄容易因磨损产生粉末;A G S 的骨架 坚实,但是孔隙不够发达,造成比表面积较小。 2 . 3 油气吸附穿透曲线 当模拟油气质量浓度为1 1 4 0 g / m 、流量为3 . 0 m / h 时,P A C 和A G S 的吸附穿透曲线见图3 。由图3 可见 当进气时间为0 ~ 5 0 mi n 时,AGS 吸附罐 出口 质量浓度非常低 ,当进气时间为5 O ~ 7 0 mi n 时,出 第 6期 张红星等. 新型吸附材料AGS 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 吕 ● 蛙 Ⅱ 弓 了 脱 附 [t ,J lh] / mi n 图4 真空泵出口质量浓度随脱附时间的变化 A GS P AC 混合物 ; P AC;▲ AGS 2 . 6 现场油气回收装置应用效果 某 油库 的现场油气 回收装置有 两个吸 附罐, 编号分别为1 2 0 、1 3 0 ,容量均为 1 0 m 。为进行 比 较 ,1 2 0 罐装填P AC,1 3 0 罐装填AGS 与少量P AC 的混合物 。当油气入 口质量浓度为6 5 2 . 8 g / m 、流 量为3 3 0 m / h 时 ,钝化过程相关参数见表4 ,动态吸 附一 脱附结果见表5 。 表4 钝化过程相关数据 吸附罐吸附量/ m 出口质量浓度/ g I T I 处理效率/ % 由表4 可见,与P A C 相比,装有A G S 的吸附罐 的钝化时问更短 ,钝化过程中的温升值仅为5 0 , 既能有效地提高装置安全性 、又节约操作时间。 由表5 可见随着吸附量的增加,两个吸附罐 的出口质量浓度均逐渐增大,装置的处理效率均逐 渐减小;当吸附量小于6 0 m3 时,装有P AC 的1 2 0 吸 附罐 的出 口质量浓度和处理效率可同时满足相关指 标要求 出口质量浓度不大于2 5 g / m ,装置处理效 率不小于9 5 %l 1 ;而装有AG S 的1 3 0 罐的吸附量 小于9 0 m 3 时可满足要求。在1 3 0 罐中,A G S 7 置在 吸附罐下层 ,因此高浓度油气首先被AGS 吸附,吸 附后浓度有所降低的油气再被上层P AC 吸附。由于 AGS 对高浓度气体的吸附量大于P AC ,而P A C 对低 浓度油气的吸附速率更快,二者的结合使装置具有 更大的油气吸附量和更好的回收效果。 3 结论 a AGS 是一种典型的介孔 吸附材料 ,其 比表 面积较小、孔径较大。P A C 的孔隙发达,油气初始 吸附量和吸附速率I L A G S 大,但是A G S 的脱附效果 更好。 b AGS 与P AC混合使用 时同时具有二者 的优 点,既具有较高的油气吸附量 ,又具有 良好的脱 附 性能 。 C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P AC H 比,使用AG S 与少量P AC的混合物作为吸附材料可 以极大地提高装置的运行安全性,二者的结合使装 置具有更大的油气吸附量和更好 的回收效果 。 参考文献 [ 1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G B 2 0 9 5 0 --2 0 0 7 储油库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 [ S ]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 07 . [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G B 2 0 9 5 2 --2 0 0 7 加油站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 [ S ]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 0 0 7 . [ 3] 陈家庆,曹建树 ,王建宏 ,等. 基于吸附法的油气 回收处理技术研究 [ J ]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报 , 2 0 0 7 ,1 5 4 71 4 . [ 4] 姜春明,李俊杰 ,张卫华 ,等. 吸附法油气 回收装 置的研发与应用 [ J ] . 安全 、健康和环境 ,2 0 0 6 ,6 2 35 . [ 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装有真空泵的油气回收 装置中国,2 0 0 4 2 0 0 4 0 1 0 7 . 0[ P ] . 2 0 0 5 . 0 4 . 2 3 . [ 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有变频风机的油 气回收装置中国,2 0 0 7 2 0 1 5 7 2 6 4 .3 [ P ] . 2 0 0 8 0 9 1 2 . [ 7] S i r c a r S ,G o l d e n T C,Ra o M B. A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f o r g a s 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s t o r a g e l J J . C a r b o n ,1 9 9 6 ,3 4 1 1 1 2 . 1 8 ] Ma n j a r e S D,G h o s h a l A K. S t u d i e s o n a d s o r p t i o n o f 化 工 环 保 E NV I R 0 NME N I 1AL P R 0 T E C T 1 0N 0F C H E MI C AL l ND US T R Y 2 01 3 年第 3 3 卷 e t h y l a c e t a t e v a p o r o n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 J ] . I n d E n g Ch e m Re s , 2 0 0 6,4 5 6 5 6 36 5 6 9 . [ 9 ] S i r c a r S ,R a o M B,T h a e r o n C M A. S e l e c t i v e s u r f a c e flo w me mbr a ne f o r ga s s e pa r a t i o n, s e pa r a t i on s ci e n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J J . 1 9 9 9 ,3 4 1 0 2 0 8 1 2 0 9 3 . 1 1 1 ] 黄维秋,吕爱华,钟琛. 活性炭吸附回收高含量油气 的研 究 [ J J . 环境T程学报 ,2 0 0 7 ,1 2 7 3 7 7 . 『 1 2] 黄维秋 ,袁旭. 活性炭吸附汽油蒸气动力学性能测定 [ J ] . 油气储运,2 0 0 1 ,2 0 1 0 3 9 4 2 . [ 1 3] 字宙 L 程公司. 处理及回收废气中所含气态烃的方 法中国,1 1 1 0 3 4 5 C[ P ] . 2 0 0 3 0 6 0 4 . [1 4] 许茜 ,覃向荣,张会成. 吸附热效应对油气回收系 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J ] . 科技资汛 ,2 0 1 0,3 2 535 5. 1 1 5] 李俊宁,王丽娜 ,齐涛,等. 介孔气体吸附剂 [ J ] . 化学进展 ,2 0 0 8 ,2 0 8 8 5 1 8 5 8 . 黄维秋,自娟,沈泳涛 ,等. 活性炭一 疏水硅胶复合 吸附剂吸附油气 【 J ] . 化学 I 程 ,2 0 1 1 ,3 9 4 3 841 . 黄维秋 ,吕艳丽 ,自娟 ,等. 树脂 与活性炭 吸附油 气的实验研究 [ J ] . 环境 I 程学报 ,2 0 1 1 ,5 7 l 5 8 6一 l 5 9 1 . 株式会 社宇宙 总合研究 所. 吸附剂及 其制造 方法 和 使用冷凝法回收烃类蒸气的疗法 中国,1 2 6 5 0 5 0 A [ P ] . 2 0 0 0 0 3 一 l 1 . 焦婷婷. 炭质吸附剂吸附回收油气性能的研究 I D] .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化一 l 环境生命学部,2 0 0 9 . 彭星来. 吸附法轻烃回收系统研究 [ D] . 济南 L L 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2 0 0 7 . 编辑张艳 霞 1 J]j]J] J]J “ 加 rl r l r l r . L r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