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泡低密度钻井液研究进展.pdf
第 4 3 卷第 8 期 2 0 1 4年 8月 化工技术与开发 T e c h n o l o g y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Vo 1 . 4 3 No . 8 Au g . 2 01 4 微囊泡低密度钻井液研究进展 武金贤 ,邓 强 ,李 泓 。 ,孙欢 ,陈 刚 1 .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2 .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 3 . 江苏三星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 1 2 2 0 0 摘要针对微囊泡低密度钻井液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介绍了泡沫钻井液体系的特征与应用,进而对特殊 的泡沫钻井液体系囊泡钻井液的结构特点、作用性能及其封堵裂缝的机理等进行了综述 , 并对囊泡钻井液技术 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钻井液; 微囊泡 ; 低密度 中图分类号T E 2 5 4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9 9 0 5 2 0 1 4 0 8 . 0 0 2 5 . 0 4 综观国内外钻井液技术的发展 , 随着各种复杂 和特殊情况出现, 新技术、 新体系不断出现。正是由 于一系列新体系新技术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钻井液工艺技术的进步。在生产中结合复杂地质 结构特点国内外提出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 国外相 继推出了聚合醇钻井液、 甲酸盐钻井液和微泡钻井 液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基防塌钻井液体系, 其 中微泡沫钻井液 , 在稳定性 、 防漏堵漏效果 、 储层保 护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1 泡沫钻井液体系概述 表面活性剂是泡沫钻井液的核 心 , 好 的发泡剂 应具有以下特征 ①起泡性能好, 微泡沫基液与气体 混合搅拌后可产生大量粒度较小的微泡沫; ②微泡 沫稳定性强, 能在长时间的循环剪切和高温条件下 稳定; ③抗污染能力强, 与钻井液其他处理剂配伍性 好 , 钻遇地层水时性能稳 定 【 1 】 。表 面活性剂有 2个 重要的性质 , 一是在各种界面上的定 向吸附, 另一个 是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 按 照离解或不离解分为离子表 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 离子表面活性剂又可按产生离子电荷的性 质分为阴离子 、 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 对于活性剂产生气核的能力 以及稳定性 , 一般 而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成核能力强, 半衰期长, 其 次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 基液增加膨胀很小, 半衰期很短, 成核能力差, 并且 气核稳定性差 【2 】 。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的成核能力相当, 且气核较稳定, 但是由于两 性表面活性剂价格远高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因 此, 一般采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泡沫钻井液 体系的起泡剂。 单一的发泡剂溶液形成的泡沫稳定性差, 还需 要加入稳泡剂和辅助稳泡剂等添加剂来提高其稳定 性 稳泡剂是泡沫钻井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能 使泡沫在钻井液体系中稳定存在, 提高泡沫的寿命。 而泡沫的稳定性受到表面张力、 内外压力差、 气泡膜 的弹性与韧性等作用的影响。从分子结构来说, 高 分子量、 高密集度的分子结构、 复合网络状的泡沫稳 定性强。 稳泡剂按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利用表面 活性剂的协同作用来增强界面吸附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 使界面吸附膜强度增大, 从 而提高泡沫稳 定性。第二类是添加增稠剂来提高液相的黏度, 降低流动度, 减缓泡沫排液速度 [3 】。常用的泡沫 稳 定剂 主要有 以下几 类 脂肪 酰胺 R C O N H 、 脂 肪 酸乙醇酰胺 R C O N H C H 2 C H O H 、 长链脂肪醇 R O H 、 N . 烷基亚氨二醋酸钠盐、 烷基甜菜碱磺酸 R C H 2 N C H C H C H 2 S O 。 一 、 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等。常用的增稠剂有瓜尔胶 G H P G 、 羟甲基纤维 素 C M C 、 羟乙基纤维素 H E C 等 [4 ]。稳泡剂的加 量根据不同体系是不同的, 在满足微泡体系稳定性 的前提下尽量少加稳定剂, 因此高性能的稳泡剂是 作者简介 武金贤 1 9 7 2 - ,陕西省延长县人 ,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 ,技术员,主要从事石油工程方面的工作 通讯联 系人 邓强 1 9 6 5 一 ,男,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油田应用化学 ,E m a i l d e n g 6 3 1 2 6 . t o m,电话 0 2 9 8 8 3 8 2 6 9 3 收稿日期 2 0 1 4 . 0 7 . 0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8期 武金贤等 微囊泡低密度钻井液研究进展 2 7 囊泡具有很好的亲水性, 故称 ‘冰性改善膜” 。 2 . 2 微囊泡钻井液封堵机理 微囊泡钻井液的封堵机理可解释如下 1 如果遇到大于囊泡直径的地层渗流通道 大 的裂缝 或溶洞 , 在压差及温度作用下, 囊 泡流动速 率大于水溶液速率, 并且体积越来越大, 堆积成横放 圆锥状, 分解了液柱压力, 实际作用于最前方气囊的 压力很小。较小压差下, 流体无法进一步进入地层。 同时, 由于流动速度降低, 体系黏度增大, 封堵地层。 2 如遇与囊泡直径相当的漏失通道 中高孔渗 地层 , 囊泡向低压区移动, 靠近漏失通道的气囊被 “ 吸”进地层 , 拉长充填漏失通 道 , 通过流动增阻和 贾敏效应增加漏失 阻力 , 液相 中的其它囊泡在压差 作用下持续堆积在漏失通道入口处, 体系黏度增大, 从而达到封堵地层 的效果 。 3 如遇小于囊泡直径的漏失通道, 囊泡工作液 在进人储层渗流通道前, 由于靠近井壁的流动速度 很低, 工作液低剪切速率下的高黏度特性使得凝胶 强度增大, 聚合物吸附地层 , 增大了进入渗流通道的 阻力。与此 同时 , 囊泡在气液密度差 的作用下吸附 在低压微孑 L 或微裂缝的人口处。封堵入口的囊泡静 止后, 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聚集形成扩散层, 凝胶强度进一步增大 , 强化封堵效果 。 3 囊泡钻井液 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囊泡 首次被报 道是 在 2 0世纪 7 0年 代 的化妆 品领域 , 高分子化学领域就开始研究嵌段共聚物在 溶剂中的胶束化问题 , 8 0 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和 研究这一载体技术, 并将其逐渐应用于药物的靶向 传递 n ” 。囊泡是一种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 它是 由密闭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球形或椭球形单间或多间 小室结构。目前人们对囊泡的聚集性质及囊泡的稳 定性 方面进行 了很 多研究 [ 1 。根据 I s r a e l a c h v i l i 理 论 , 双亲分子是否能 自发地形成囊泡与其临界堆积 常数 P有关 P V / a o f , 式中 是分子的体积, 是 表面活性剂尾链 碳氢链 的长度 , a 是表面活性剂 分子 的有效头基 面积 , 公式 中的 。 表示一个 圆柱 体的体积 即分子的头尾面积相等 , 形成囊泡的必 备条件是 0 .5P 1 .0 u 。 K u n i t a k e 等人首次采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 铵制得了囊泡, 此后大量的研究证实很多具有双链 结构的两亲分子都可形成囊泡 fl 。K u n i t a k e 等人还 发现氟表面活性剂也可形成囊泡, 并且合成了一系 列单链、 双链和三链氟表面活性剂, 发现它们与其所 对应 的以碳氢链 为疏水链 的两亲分子在形成缔合 结构 的规 律基本 相 同。R e g e n研究 了 D O D AM 双 十八烷基二甲基 甲基丙烯酸铵 在水 中经超声处 理形成小尺 寸囊泡 后 , 加人 聚甲基丙烯酸 包裹 , 在 6 0 ℃下 , 2 2 5 4 n m下 聚合 1 2 0 mi n后形 成聚合 物包 裹 的囊泡 。 在对双链两亲分子囊泡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的 同时, 研究者也在探索以单链两亲分子制备囊泡。 K a l e r 等人报道了在十六烷基三甲基 甲苯磺酸铵 C T A T 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 D B S 的稀混合溶液 中可以形成单室囊泡。关于单链两亲分子的成果已 经很多, 但是国内对囊泡的研究起步较晚。 余娜等采 用阳离子表面沿 l生剂 十六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 分别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 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复配, 在适 当条件下三种 体系的水溶液均可自发形成囊泡[ 16 ]0但关于微囊泡 钻井液方面的研究迟缓, 2 0 0 8 年郑力会等在第六届 国际多相流测量技术大会上推测了微泡微观结构 , 研究了含绒囊结构的新型低密度钻井液。囊泡钻井 液已经在石油、 天然气、 煤层气等领域钻井、 完井、 修 井作业成功。含囊泡结构的钻井液、 完井液和修井 液, 不仅具备无需附加设备即能实现无固相密度低 于 1 .O g c m 控制漏失等优点, 还能承受高温高压的 条件。如 M 8 0 一 C 1 井第一次使用完成的一口开窗侧 钻井 , 应用井深 2 9 0 0多米 , 全井无漏失。绒囊工作液 在川中、 冀东等油气田试用 l 0 余井次, 成功率 1 0 0 %。 利用新型囊泡材料, 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钻井、 完井、 修井作业, 解决了几大问题 1 欠平衡钻井利用附加 设备注入气体问题; 2 随钻防漏和静止堵漏提高地 层承压能力问题; 3 复杂结构井悬浮携带岩屑、 降低 摩阻问题 ; 4 储层伤害控制问题。 4 囊泡钻井液技术 的发展前景 目前, 许多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在复杂储层 钻井过程 中经常发生严重漏失和压差卡钻 , 阻碍了 油田的深度开发。以水湿性砂岩为主储层 , 致密页 岩层和枯竭砂岩层常常互为间层而且往往存在大裂 缝, 需要使用多套压力体系的钻井液。使用普通钻 井液体系, 容易产生过大的压差是发生漏失和压差 卡钻的主要原因, 因此, 使用通常的钻探设备很难顺 利钻穿该类地层。目前, 可以采用充气钻井液或欠 平衡钻井技术解决部分问题, 但是需要配置价格昂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化工技术与开发 第 4 3卷 贵的设备, 而且充气钻井液无法稳定上部地层。近 来开发 出具有独特结构的微泡沫基钻井液可以顺利 钻穿枯竭储层。 堵漏防漏技术已成为世界级的难题 。研究人员 已经投入很大 的工作 , 但效果都不明显 。在钻井工 程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 在钻进压力衰竭地层、 破碎或弱胶结地层、 裂缝发育地层及多套压力层系 等时, 井漏问题非常严重, 甚至可能使油气井报废, 经济损失巨大。2 0 0 3 年, 全球钻井堵漏费用高达 8 亿美元, 其中还不包括井漏造成事故后处理事故的 花费。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急迫需要找到高效的防漏 堵漏材料 。对于防漏堵漏材料人类已想到所有的可 用材料如橡胶、 水泥、 聚合物、 沥青等, 但效果都不理 想。要找到合适的封堵材料需要阐明材料与漏失通 道相匹配的关系, 研究者先后提出了 1 / 3 架桥规则、 2 / 3 架桥规则、 理想充填等理论, 但是应用都有一定 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地下岩石的孔隙大小、 裂缝 宽度等地质因素很不均匀, 几乎无法测量其大小, 与 理论研究 和室 内实验研究相差很大 , 因而无法利用 理论逐个计算材料对应的漏失通道。 在封堵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 研究者采用了软物 质 , 例如泡沫 、 微泡、 囊泡等。囊泡钻井液可以 自发地 堵漏, 自 行调节性能, 全面封堵漏失地层, 称为 “ 自 匹 配封堵” 。含绒囊结构的新型钻井液已经在国内取得 显著效果, 如n D井位于山西柳林县, 钻五分支井。 实施工期比设计周期缩短2 8 d , 大幅度节约了钻机、 定 向、 录井的费用, 控制漏失速率 0 .5 1 .0 m 3 【】 。囊 泡钻井液具有低密度、 性能稳定、 携砂能力强 、 承压能 力强、 低剪切速率利于井眼清洁和提高钻机速度等优 越性, 尤其是具有高效防漏堵漏性能, 不需增加欠平 衡钻井的特殊设备、 成本低, 因而该技术在将来油气 井开采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左凤江,贾东民,郭卫 ,等 .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技术 研究与应用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2 ,1 9 6 8 5 . 8 8 . 【 2 】郑力会, 孔令琛, 曹园, 等 . 绒囊工作液防漏堵漏机理 田. 科学通报,2 0 1 0 ,5 5 1 5 1 5 2 0 - 1 5 2 8 . 【 3 】赵川宁,张颖 ,陈大钧,等 . 微泡钻井液技术研究 叨. 内 蒙古石油化工,2 0 1 1 1 5 8 4 . 8 6 . 【 4 】方雷,白永慧,韩斌虎 . 微泡沫钻井液的稳定性的研究 与应用 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 0 1 1 9 1 1 0 . 【 5 】许启通,孙举,刘彬 . 国内泡沫钻井流体应用与研究进 展 【 J 】 . 中外能源 ,2 o 1 2 ,1 7 1 4 3 4 | 6 . 【 6 】郑力会,左锋,王珊,等 . 国内可循环泡沫类钻井液应 用现状 [ J ] . 石油钻采工艺,2 0 1 0 ,3 2 1 1 0 - 1 6 . [ 7 】崔文青.可循环泡沫类钻井液在中国石油钻井工程中的 应用 【 J 】 .消费导刊 科学论坛, 2 0 0 9 2 4 2 0 5 . [ 8 】马勇, 崔茂荣, 孙少亮, 等 .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体系田. 特种油气藏,2 0 0 5 ,1 2 2 5 - 8 . [ 9 】郑力会 ,曹园,韩子轩 . 含绒囊结构的新型低密度钻井 液 【 J ] . 石油学报,2 0 1 0 ,3 1 3 4 9 0 -4 9 3 . [ 1 0 】杨瑞 ,王淑君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研究进展 【 J 】 . 中国药剂学杂志,2 0 0 8 ,6 3 1 2 4 1 3 1 . [ 1 1 】刘晓霞,江明 . 高分子囊泡和空心球的制备和几个研究 亮点 【 J 】 . 高分子学报 ,2 0 1 1 9 1 0 0 7 . 1 0 1 9 . [ 1 2 】余娜,任殿福,刘春丽,等 .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 配 自发形成囊泡的研究 叨.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2 0 0 7 ,4 5 4 6 5 2 - 6 5 6 . 【 1 3 】周文婷,徐晓明,蓝琴 . 囊泡形成和破坏的动力学 【 J ] . 化学学报,2 0 0 7 ,6 5 2 0 2 2 7 9 - 2 2 8 4 . 【 l 4 】于网林,赵国玺 . 囊泡的形成与两亲分子结构 阴. 化学 通报,1 9 9 6 6 2 1 . 2 5 . 【 1 5 ]郑力会 . 仿生绒囊钻井液煤层气钻井应用现状与发展前 景 【 J 】 . 石油钻采工艺,2 0 1 1 ,3 3 3 7 8 - 9 0 . Pr o g r e s s o f M i c r o v e s i c l e Lo w De n s i t y Dr i l l i n g Fl u i d WUJ i n - x i a n , DE NG Qf 册 , L I Ho n g 。 , S U NHu a n e , C HE N G a n g e 1 . Z i c h a n g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 Y a n c h a n g O i l fi e l d C o . L t d . , Y a n ’a n 7 1 6 0 0 0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E n g ine e r i n g , Xi ’a n S h i y o u Un i v e r s i t y , Xi ’ an 7 1 0 0 6 5 , C h i n a ; 3 . J i a n g s u S ant a c c C o . , L t d . Z h e n i ang 2 1 2 2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n e w s y s t e m we r e a p p e a r i n g c o n s t a n t l y a l o n g wi t h t h e a p p e a r i n g o f v a r i o u s c o mp l e x a n d s p e c i a l i n s t a n c e . T h e t h e o r y s t u d y and l o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l o w d e n s i ty mi c r o - v e s i c l e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wa s s u mma r i z e d i n thi s p a p e r .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o a m d ril l i 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 An d t h e n the s p e c i a l foa m d ri l l i n g fl u i d s y s t e m, mi c r o - v e s i c l e l o w d e n s i ty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wa s i n tro d u c e d i n d e t a i l o f s t r u c t u r e , p e r f o r manc e and the me c h ani s m o f b l o c k i n g t h e r i mo s e wa s s u mma r i z e d .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i c r o v e s i c l e l o w d e n s i ty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wa s p r o s p e c t e d . Ke y wo r d s d r i l l i n g flu i d ; mi c r o - v e s i c l e ; l O W d e n s i ty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