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北地区深井快速钻井技术.pdf
第 3 9卷 第 6期 2 O 1 1年 1 1月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PE TR0LEUM DRI LL I NG TECHNI QUES V0l _ 3 9 No. 6 NOV ., 2 O1 1 . . 深 井超 深 井钻 井提速 专题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8 9 0 . 2 0 1 1 . 0 6 . 0 0 7 玉北地 区深 井快速钻 井技术 易 浩 , 白彬珍 , 赵 志 国。 , 李 平 1 .中国石化西北油 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新疆乌鲁木齐 8 3 0 0 1 1 ; 2 .中国石化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 院 , 北京 1 0 0 1 0 1 ; 3 .中国石 化西北油 田分公 司工程技术处 , 新疆乌鲁木齐 8 3 0 0 1 1 ; 4 .中国石化西北油 田分公 司科技与外事处 , 新疆乌鲁木齐 8 3 0 0 1 1 摘要 玉北地 区是 中国石化 西部地 区的重点勘探 开发 区域, 玉北 1井在 奥 陶系鹰 山组地 层钻遇 良好油 气显 示, 但 该地 区古近 系膏岩层 易蠕 变缩径、 二 叠系火成 岩地层 易垮塌掉 块 、 古生界 地层 可钻 性差 , 导致钻 井过程 中复 杂情 况多、 机械钻速低 、 钻 井周期长。为此 , 通过 处理分析 测井 资料 和岩 心三轴应 力测试数 据 , 建立 了玉北地 区地 层压 力剖 面和 地层 可钻 性剖面 。利用地层压力剖 面对 井 身结构进行 了优化 , 利 用地层 可钻性剖 面优 选 了钻 头 , 利 用优选 出的 P D C钻 头与螺杆钻 具配合进 行 了复合 钻 井试 验 。根据 不 同地层的特 性和 失稳 机理 , 优选 出 了强抑制 性聚磺钻 井液 和强抑制非渗透 钻 井液 2种 防塌 钻 井液。钻 井 实践表 明 , 采 用优 化后 的井 身结构 , 利 用优 选 出的 P D C钻头与螺杆钻具配合进行复合钻 井, 使 用优选 出的防塌钻 井液 , 钻 井过 程顺利 , 没有 出现缩径 、 阻卡 和垮塌掉 块等复杂情 况, 平均机械钻速提 高了 2 2 . 6 ~2 8 . 6 , 单 井钻 井周期 缩短 了4 7 . O O ~9 O . 7 8 d 。 关键词 快速钻井 P D C钻头 螺杆钻具 防塌钻 井液 玉北地 区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8 9 0 2 0 1 1 0 6 0 0 2 7 一 O 4 Fa s t e r Dr i l l i ng Te c hn o l o g y i n Yu b e i Ar e a Yi Ha o , Ba i Bi nz h e n , Zha o Zh i g u o 。, Li Pi ng 1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n gi n e e r i n g, S i n o pe c No r t h we s t Oi l f i e l d Br a n c h, Ur u mq i , Xi n j i a n g, 8 3 0 0 1 1 , Ch i n a; 2 .Si n o pe c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n g i n e e r i n g, Be i j i n g, 1 0 0 1 0 1 , Ch i n a; 3 .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i n o p e c No r t h we s t B r a n c h, U r u mq i , Xi n j i a n g, 8 3 0 0 1 1 , C h i n a ; 4 .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Fo r e i g n Af fa i r s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i n o p e c No r t h we s t Br a n c h, Ur u mq i , Xi n j i a n g, 8 3 0 0 1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Y u be i i s a n i m p or t a nt e xp l or a t i o n a nd d e v e l o pme n t a r e a of Si no pe c we s t e r n r e gi on s .W e l l Yu be i 1 ha s go o d o i l a nd ga s s h ow i n Or d ov i c i a n Yi n gs ha n f o r m a t i o n. W hi l e d ue t o t he c r e e p a n d s hr i n ki n g i n Pa l e o ge ne gy ps u m f or ma t i o n, c o l l a ps e i n Pe r m i a n I g ne o u s r oc ks a nd p o or r o c k d r i l l a bi l i t y i n Pa l e o z o i c f or ma t i on, a l ot o f d r i l l i ng p r ob l e ms o c c ur r e d, s u c h a s l o w pe ne t r a t i o n r a t e a nd l o ng d r i l l i n g t i m e .Th e r e f o r e 。 r e s e a r c h a nd p r a c t i c e t o i n c r e a s e dr i l l i n g r a t e we r e c o ndu c t e d.For ma t i on pr e s s ur e pr o f i l e a n d r oc k d r i l l a bi l i t y we r e e s t a bl i s he d . By o pt i m i z i n g c a s i n g p r og r a m , bi t a nd a s s o c i a t e d t e c h no l o gy, t h e f a s t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ol og i e s s ui t a bl e f o r Yu be i Ar e a we r e f o r m e d. The a pp l i c a t i o n s ho ws t ha t t h e r a t e o f p e n e t r a t i o n wa s i nc r e a s e d by 2 2 .6 一 2 8 .6 , a n d d r i l l i n g c y c l e t i m e wa s r e du c e d b y 4 7 9 0 .7 8 d a y s . Ke y wo r ds f a s t e r dr i l l i ng; PDC bi t ; s c r e w d r i l l t o ol ; a n t i s l o ug hi n g dr i l l i n g f l u i d; Yu be i Ar e a 玉北地 区位于 塔里 木 盆地 塔 克拉 玛 干沙 漠西 南 边缘 , 属 于麦盖提 斜 坡构 造 带 , 是 中国石 化 西部 地 区 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域 。由于该地区古近系膏岩层易蠕 变缩径、 二叠系火成岩地层易垮塌掉块、 奥陶系灰岩地 层易漏 , 导致钻井周期长、 机械钻速低 、 复杂情况多。 为了缩短钻井周期, 加快勘探开发进程, 中国石化西北 油 田分公 司开展 了快速钻 井技术 研究 与应 用实 践 , 初 步形成了玉北地区深井快速钻井配套技术 , 实现了钻 井提速 目标 , 达到了高效勘探开发 的 目的 。 1 钻井技术难点 玉 北地 区普 遍缺 失 中生代 地 层 , 由上 至 下 主要 收稿 日期 2 0 1 1 一 O 8 2 4 ; 改回 日期 2 0 u一 一 。 作者简介 易浩 1 9 8 O 一 , 男, 湖南岳 阳人 , 2 0 0 2年 毕业 于西南 石油学院石 油工程 专业 , 2 0 0 5年获西南石 油学院油气井工程专业硕 士学位 , 工程 师, 主要从事钻井及相关科研 工作 。 联 系方式 0 9 9 1 3 1 6 1 1 7 8 , z j s y i h a o 1 2 6 . c o m。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钻 遇 的地 层有 成 岩性 差 的第 四系 、 新 近 系 , 膏 泥 岩 发育 的古近系, 地层压力和坍塌压力较高的二叠系、 石 炭系 和地层 压力较 低 的奥 陶系 。钻 井过 程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有 1 古近系地层泥膏岩发育 , 在钻井过程 中石膏 溶 解侵 入钻井 液 , 使钻井 液性 能变 差 , 而 且石 膏溶解 后附近岩层的支撑遭到破坏 , 导致井壁失稳 、 掉块 、 垮塌。古近系地层 的含膏泥岩层段易水化膨胀引起 井眼缩径 。因此, 在钻遇该地层时常常发生扭矩增 大 、 阻卡等 复杂 情况 。 2 钻进 古近 系 地 层 的 泥 膏岩 及 含 膏 泥 岩 层 段 时 , 需要采用高密度钻井液 , 而采用高密度钻井液上 部低 压力 地层存 在压 差卡 钻 的风 险 。 3 古近 系 与二 叠 系 沙 井 子 组地 层之 间为 不 整 合 面 , 奥 陶系灰 岩地 层裂 缝 、 溶 洞发 育 , 易 发生井 漏 。 4 二叠 系火 成 岩 地 层 在 钻 井 过 程 中易 发 生 井 壁坍塌 、 掉块 , 造成阻卡 , 甚至发生卡钻故障。 5 古 生 界 地 层井 段 长 , 岩 性 差 异 大 、 部分 井 段 岩石抗 压 强度 1 0 0 ~ 2 4 5 MP a , 属 中硬一 硬地 层 , 研 磨 性强 内 摩 擦 角 4 2 。 、 可 钻 性 差 可 钻 性 级 值 6 ~7 , 从而 导致 机械钻 速低 、 钻井 周期长 。 2 快速钻井技术 2 . 1井 身结构 优化 针对 玉 北地 区井 深及 地 质条 件 复杂 的特 点 , 综 合考虑安全 、 快速、 物资装备等因素, 通过处理分析 完钻井资料 、 测录井资料, 利用钻井工程测井资料分 析软件对完钻井 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 , 建立 了该地区的地层压力剖面 见表 1 , 为井身结构优 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_ 1 ] 。 表 1 玉 北 地 区地 层 压 力 当 量 密 度 Ta b l e 1 Equ i v a l e n t d e n s i t y o f f o r ma t i o n p s u r e i n Yu b e i Ar e a 地层 /压力 k g . L- Q 1 . 1 0 ~ 1 . 1 5 1 . 8 O ~ 1 . 8 7 N E 1 . 1 5 ~ 1 . 2 5 1 . 8 0 ~ 2 . 1 0 P 1 . 2 0 ~ l _ 3 0 1 .8 o~ 2 .1 0 C2 X 1 . 3 5 ~ 1 . 4 0 1 . 8 4~ 2 .1 0 C 1 k l C l b 1 . 2 O ~1 . 3 0 1 . 4 ~2 . 1 0 01 一z Y 1 . 0 3 ~ 1 . 0 6 1 . 7 0 ~ 1 .9 0 玉北地 区奥 陶系以上 地层无异常压 力体系存 在 , 属于正常 压力体 系 , 而 目的层奥 陶系属于 异常压 力体 系 , 借鉴塔 河油 田钻井实践 经验 , 对井 身结构 进行 优化 。优化后的井身结构为 一开, 4 4 4 . 5 mi n钻头 1 5 0 0 m, ≠ 3 3 9 . 7 mm套管 1 4 9 8 I n , 3 3 9 . 7 mm 套管封隔第 四系与新 近系上 部欠压实地层 ; 二 开, 3 l 1 . 1 mm钻头 4 0 0 0 m, 2 4 4 . 5 i n m 2 5 0 . 8 I T I I I I 技术套管3 9 9 8 m, 2 5 O . 8 r n m厚壁套管封隔古近 系地层 ; 三开 , 声 2 1 5 . 9 m l T l 钻头 6 0 0 0 m, j 5 1 7 7 . 8 r f t m 尾 管 5 9 9 8 m, 1 7 7 . 8 mm 尾 管 下 至石 炭 系底 部 ; 四开 , 1 4 9 . 2 r n m 钻 头 6 2 0 0 m, 采用裸 眼完井 。 2 . 2钻 头优选 通过分析玉北 1 井测井资料及岩石三轴应力测 试数据, 利用 GMI软件分析 计算岩石力学特性参 数 , 建 立 了地 层 岩石力 学特性 剖 面 , 并进 行 了钻 头优 选E ] 。玉北地区岩石力学特性参数及推荐 的钻头 类 型见表 2 。 表 2 玉北地 区岩石力学特性参数及推荐的钻头类型 Tab l e 2 M e c h a n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r o c k a n d r e c omm e n de d b i t t y pe i n Yu b e i Ar e a PDC 牙轮 P DC 奥陶系0l 一 2 Y 2 1 O ~2 4 5 ~ ~ ~ ~ ~ ~ ~ ~ 蛎 ~ ~ . 卜 ~ 5 O O P 口 P 叠 二 第 3 9卷第 6期 易 浩等. 玉北地 区深 井快速钻 井技 术 2 . 3 “ P D C钻 头 螺杆 钻具 ” 复合 钻 井试验 “ P DC钻头螺 杆钻具” 复合钻井与常规转 盘 钻井相比, 具有钻速快、 钻头寿命 长、 井眼轨迹容 易 控 制、 下 部钻 具 组合 相对 简 单、 井 下故 障少 等优 点 。玉北 地 区 除 古 近 系 膏 岩 层 、 二 叠 系 火 成 岩 等 不稳 定 地层 选择 转 盘 钻 进 方 式外 , 其 他 地层 只要 循 环 条件 满 足 , 应 尽 可 能 采 用 “ P DC钻 头 螺 杆 钻 具 ” 复合钻 进方 式 , 以发 挥其 特有 的优 势 。该技 术在 玉 北 卜1 井 、 玉 北 卜2井 和玉北 3井等 进行 了试 验应 用 , 均 取得 了明显 的提速 效果 。 玉北 卜 2井 新 近 系安 居 安 组 及 以 上 地 层 采 用 G S 6 0 5 F型 P D C钻头配合螺杆钻具进行复合钻进, 平 均 机械 钻 速 2 5 . 4 6 m/ h , 较 玉 北 1井 相 同地 层 提 高 7 9 . 0 。玉北 3 井 和 玉北 卜 2井二 叠 系 沙井 子组 地 层采 用 P D C钻 头 配 合螺 杆 钻具 进 行 复合 钻 进 , 平 均 机 械钻速分别 为 3 . 1 6和 2 . 5 6 m/ h , 相 比玉 北 1井相 同地层提 高 1 6 . 0 ~ 3 O . 7 。玉北 3井 和 玉北 1 - 2 井二 叠系南 闸组 、 石炭系小 海子组 和卡拉 沙依组 地层 采用 P D C钻 头配 合 螺杆 钻 具进 行 复合 钻 进 , 平均 机 械钻 速分别 为 2 . 3 6和 1 . 9 3 m/ h , 相 比玉北 1 井 相 同 地层提 高 9 8 . 9 ~1 3 8 . 0 。 3 钻井液 防塌技术 玉北 地区古近 系地 层 以泥膏 岩和石膏 为 主 , 由于 石膏蠕 动 、 泥岩水 化膨胀缩径造 成钻井 过程 中阻卡严 重 。二 叠系开派 兹雷克组地层 以玄 武岩 为主 , 微裂 缝 发育 , 钻 井过程 中易垮 塌 掉块 , 造 成 卡钻 故 障 。针 对 不同地层特点 , 从力学和化学两方面考虑 , 优选出了 适合于古近系地层 的强抑制性聚磺钻井液和适合于 二叠系玄武岩地层的强抑制性非渗透钻井液1 ] ” ] 。 3 . 1 强 抑 制性聚 磺钻 井液体 系 基本 配 方 为 3 . 0 ~ 4 . 0 膨 润 土 0 . 1 ~ 0 . 2 烧碱 0 . 1 ~0 . 2 纯 碱 0 . 2 ~0 . 4 聚 丙烯 酸钾 5 . 0 ~ 8 . 0 KC 1 2 . 0 ~3 . 0 聚合 醇 防塌 剂 2 . 0 ~ 3 . 0 沥 青 防 塌 剂 1 . 0 ~ 1 . 5 低黏羧 甲基纤维素 3 . 0 ~5 . 0 磺化 酚醛 树脂1 . 0 %~2 . 0 褐煤树脂1 . 0 ~2 . 0 oA乳化 石蜡1 . 0 %~2 . 0 有机硅醇抑制剂 。密度控制在 1 . 7 1 ~1 . 7 4 k g / L, 以抑制膏岩蠕动。同时增大抗盐 降滤失剂加量, 维护钻井液性能, 降低石膏和盐水对 钻井 液性 能的影 响程度 , 控制 A P I 滤 失量小 于 6 mL, 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 1 5 mL 。加入 KC 1 和聚合物包 被剂 , 防止 钻屑水化分散 , 增 强钻井 液 的抑 制性 , 防止 泥岩水化 引起 的掉块 和缩 径 。玉北 卜1 井和玉北 1 - 2 井在钻进古近系地层时使用了强抑制聚磺钻井液, 钻 进 比较顺 畅 , 钻井 时间相 比玉北 1 井缩短一半 。 3 . 2 强 抑制 性非渗 透钻 井液 体 系 基本 配 方 为 2 . 5 ~ 3 . 5 膨 润 土 0 . 1 ~ 0 . 2 9 / 5 烧 碱 0 . 1 ~ 0 . 2 纯 碱 5 . 0 ~ 8 . 0 KC 1 2 . 0 ~3 . 0 聚合 醇 防塌 剂 2 . 0 ~3 . 0 沥青 防 塌 剂 1 . 0 ~ 1 . 5 低 黏羧 甲基 纤 维 素 2 . 0 ~3 . 0 磺 化 酚醛树脂 1 . O ~2 . 0 褐煤 树 脂 1 . 0 ~ 2 . 0 有 机 硅 醇 抑 制 剂 1 . 0 ~ 1 . 5 有机 硅腐 植 酸钾 0 . 5 ~1 . 0 润 滑剂 。密 度控制在 1 . 4 O ~1 . 4 5 k a / L, 使用软化点与地层温 度相匹配的沥青封堵微裂缝 , 并加入磺化材料提高 钻井液的抗温性, 保障钻井液性能稳定 。加人超细 碳 酸 钙及 无 侵 入 非 渗 透 材 料 改 善 泥 饼 质 量 , 控 制 AP I 滤失 量小于 4 mL , 高 温高压 滤失 量小 于 1 2 mL, 使 钻井液具有 良好 的防塌性 、 抑 制性 和润滑性 。从三 开平均井径扩大率看, 玉北 卜1井、 玉北 1 - 2井和玉 北 3井 的 井 径 扩 大 率 分 别 为 1 1 . 3 、 8 . 9 和 1 2 . 4 , 相 比玉 北 1 井 2 1 . 9 明显减 小 。玉北 卜2 井 和玉 北 3井三 开安 全钻进 无事 故 。 4 存在 的问题 玉 北地 区通 过 开 展 井 身 结 构 优 化 、 钻 头 优 选 、 “ P D C钻头 螺 杆钻具 ” 复合 钻 井技 术 和钻井 液 防塌 技术 等快速钻井 配套技术攻关及 实践 , 取 得 了较好 的 提速效果, 玉北 3 井、 玉北 卜1 井和玉北 卜2 井等全井 机 械钻速与 玉北 1 相 比, 提 高 2 2 . 6 ~2 8 . 6 , 钻 井 周期缩 短 4 7 . O O ~ 9 O . 7 8 d 。但 从 实 钻 情 况 来 看 , 钻 井新 问题 也逐 渐 出现 , 主要表 现在 以下方 面 1 古近 系膏岩层蠕变应 力不 同区域差 异大 。东 部 的玉北 1井 、 玉北 3井和玉北 卜1 井 、 玉北 卜2 井钻 井液密度 要提高 至 1 . 7 2 k g / L才能 抑制膏 岩层蠕 动 ; 西部 的玉北 4井 采 用密 度 1 . 6 8 k g / L的钻 井液 才 能 安全钻 穿古近系 地层 ; 皮 山北 2井 以密度 1 . 5 5 k g / L 的钻井液 安全 钻穿 古 近 系 地层 , 后 因膏 岩 层 蠕 变缩 径将钻井液密度提高至 1 . 6 2 k g / L。 2 二叠 系库普库兹满组出现辉绿岩地层 。玉 北 4井在二叠系库普库兹满组 4 8 5 8 . O 0 ~4 8 9 2 . 0 0 n l 井段 钻遇 辉绿 岩 。该 井采 用 涡轮钻具 钻进该 地层 过 程中掉块明显增多 , 且扭矩不稳 , 有憋泵现象 , 换用 牙轮 钻头 钻穿该 地层 的 , 后 继续 使用 涡轮钻 具钻 进 , 3 0 石 油 钻 探 技 术 2 0 1 1年 1 1月 但因硬脆性辉绿岩剥落垮塌造成卡钻 。 3 古近系与二叠系交界面地层漏失问题突出。 从实钻情 况看 , t , t L 地 区 目前 已有 6口井完 成 二开 , 其中 5口井在二开钻进或中完作业过程中发生漏失 。 玉北 3 井 和玉北 卜2井二开采 用单级 固井 , 替 浆时发 生井漏 ; 玉北 卜 1井 二 开采 用 双级 固井 , 4 2 4 4 . 5 r n m 套管下到位循环时发生井漏; 玉北 4井采用密度 1 . 6 8 k g / L的钻井液钻 至井深 3 7 6 5 . 6 9 古近 系地层 底 及 3 8 1 7 . 5 3 m 沙井 子组 时发 生井漏 , 逐步 将钻井 液 密 度 降至 1 . 5 0 k g / L , 堵漏后完成 固井 作业 ; 皮 山北 2 井 二开套管下至井深 3 1 5 0 . 0 0 m 时发生井漏 , 将钻井 液密度降至 1 . 5 0 k g / L , 堵漏后完成固井作业 。 4 奥陶系地层易发生井斜。部分区域奥 陶系 地层存在断层或地层倾角偏大情况 , 在钻井过程 中 井 斜 角增加较 快 , 影响 到井身 质量 , 玉北 卜2井 四开 最 大井 斜角达 1 8 . 4 8 。 井 深 5 4 2 9 . 0 0 m 。 5 结论与建议 1 通过采 用井身结构优化 、 钻头优选和应用 “ P D C钻头螺杆钻具” 复合钻井技术等深井配套 快速钻井技术, 玉北地区深井钻井速度得到提高 , 钻 井周期得以缩短 。但还应进一步加强钻头与井下动 力钻具 配套 的研 究 , 以提高深 部地 层 的机械 钻速 。 2 井壁 稳定 是玉北 地 区应用 “ P D C钻头 螺 杆 钻具 ” 复合钻 井 的前提 , 良好 的钻 井液性 能是 在该 地 区推 广应用 “ P D C钻 头 螺 杆 钻 具 ” 复合 钻 井 技 术 的关键 。实践证明, 优选出的强抑制性聚磺钻井液和 强抑制性非渗透钻井液可以满足井壁稳定的需要。 3 目前玉北 地 区勘探 开发 程度 较 低 , 对地 层 特 性认识不足 , 对地层分布规律掌握不准确, 探井钻井 过程 中极 易发 生 突发 情 况 , 钻 井 风 险大 。需 针 对 古 近系 膏岩层 蠕 变 、 古 近 系 与二 叠 系 地 层交 界 面 漏 失 及奥陶系地层易井斜等问题进行技术攻关 。 [ 1 ] [ 2 ] 参 考 文 献 Re f e r e nc e s 王永清 , 陈志学 , 于文华 , 等. 青 西油 田地层 压力预测技 术的研 究 与应用口]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5 , 3 3 4 2 9 3 1 . W a n g Yo n g q i n g, Ch e n Zh i x ue , Yu W e nh u a。 e t a 1 . R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o r ma t i o n p r e s s ur e t e c h n o l o gy i n t he Qi n gx i Oi l f i e l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5 , 3 3 4 2 9 3 1 . 卫怀 忠. 西部地 区深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探讨[ J ] . 石油钻探技 术 , 2 0 0 6 , 3 4 2 2 9 3 1 . W e i Hu a i z h o n g . Di s c u s s i o n s o n e a s i n g p r o g r a m d e s i g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We s t e r n C h i n a[ J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6, 3 4 2 2 9 - 3 1 . [ 3 ] 高养林, 陈天成 , 姜春堂 , 等. 西部地 区深 井优快钻井 技术初探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6 , 3 0 4 2 9 3 1 . Ga o Ya n g l i n, Ch e n Ti a n c h e n g, J i a n g Ch u n t a n g, e t a 1 . Di s c u s s i o n s o n h i g h q u a l i t y , f a s t e r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d e e p we l l s i n We s t Ch i n a Di s t r i c t s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 r i l l in g T 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6, 3 0 4 2 9 - 3 1 . [ 4 ] 李梦刚 , 楚广J i I , 张涛 , 等. 塔河油 田优快 钻井技术 实践与认识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8 , 3 6 4 1 8 - 2 1 . Li M e n g g a n g, Chu Gua n g c h u a n, Zh a n g Ta o, e t a 1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 p t i mu m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i n Ta h e Oi l f i e l d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8, 3 6 4 1 8 - 21 . [ 5 ] 王成岭 , 李作宾 , 蒋金宝 , 等. 塔河油田 1 2区超深井快速钻井技 术[ J ] . 石油钻探技术, 2 0 1 0 , 3 8 3 1 7 - 2 1 . W a n g Che n g l i n g,L i Zu o b i n, J i a n g J inb a o,e t a 1 .Fa s t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n u l t r a d e e p we l l s i n B l o c k 一 1 2 , T a h e O i l f i e l d [ J ] . P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0, 3 8 3 1 7 - 2 1 . [ 6 ] 梁启明 , 邹德永, 张华卫 , 等. 利用测 井资料综合 预测岩石可 钻 性 的试验研究[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0 6 , 3 l 1 1 7 - 1 9 . Li a n g Qi mi n g,Z o u De y o n g,Z h a n g Hu a we i , e t a 1 .Pr e d i c t i n g r o c k d r i l l a b i l i t y b y we l l l o g g i n g a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 J ] . P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0 6, 3 1 1 1 7 - 1 9 . [ 7 ] 张召平 , 苏新亮, 葛洪魁 . 利用岩石 三轴抗压强度 优选 P D C钻 头[ J ] .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5 , 2 9 6 3 8 4 0 . Zh a n g Zh a o p i n g, Su Xi n l i a n g, Ge Ho n g k u i .Se l e c t i o n o f p o l y c r y s t a l l i ne d i a mo n d c o m p a c t b i t s b a s e d o n t r i a x i a l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r o c k [ J ] .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China Ed i t i o n o f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2 0 0 5, 2 9 6 3 8 4 O. [ 8 ] 周 后俊 , 周思柱 , 华剑. 基于 岩性识 别 的 P DC钻头选 型研 究 [ J ]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2 0 0 9 , 3 1 3 3 3 6 3 3 8 . Z h o u Ho u j u n , Z h o u S i z h u 。 Hu a J i a n . S t u d y o f P D C b i t s e l e c t i o n b a s e d o n l i t h o l o g i c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J ] . J o u r n a l o f O i l a n d Ga s Te c h n o l o g y, 2 0 0 9, 3 1 3 3 3 6 3 3 8 . [ 9 ] 高航献 , 瞿佳 , 曾鹏珲. 元坝地 区钻井提速探索与实践 I J ] . 石油 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2 6 2 9 . Ga o Ha n g x i a n, Qu J i a , Ze n g Pe n g h u i . Re a s e a r c h a n d p r a c t i c e t o i mp r o v e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i n Yu a n b a Ar e a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0, 3 8 4 2 6 2 9 . [ 1 O ] 蒋祖军 , 肖国益, 李群 生. 川西深 井提 高钻 井速 度配 套技 术 [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3 0 3 4 . J i a n g Z u j u n , X i a o Gu o y i , L i Qu n s h e n g . Te c h n o l o g y t o i n c r e a s e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 g s p e e d i n We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0, 3 8 4 3 0 3 4 . [ 1 1 ] 董明键 , 肖新磊 , 边培明. 复合钻井技术在 元坝地 区陆相地层 中的应用[ J ] . 石油钻探技术 , 2 0 1 0 , 3 8 4 3 8 4 0 . Do n g Mi n g j i a n, Xi a o Xi n l e i , B i a n Pe imi n g .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rn po u nd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e r r e s t r i a l f o r ma t i o n i n Yua n b a Ar e a [ J ] . P e t r o l e u m Dr i l l i n g Te c h n i q u e s , 2 0 1 0 , 3 8 4 3 8 - 4 0 . [ 1 2 ] 王建. 适用于深井钻井的 KC 1 / 聚磺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 J ] . 重庆科技学 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0 , 1 2 5 8 8 9 1 . W a n g J i a n . Re s e a r c h o n KC 1 / P 0 l y s u l f 0 n a t e wa t e r - b a s e d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y s t e m i n d e e p we l l d r i l l i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2 0 1 0, 1 2 5 8 8 91 . [ 1 3 ] 邱正松, 韩祝 国 , 徐加放 , 等. KC 1 / 聚 合醇协 同防塌作用 机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