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工程中地应力场反演研究的发展.pdf
第 3 1 卷 第 1 期 2 0 0 9年 2月 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 L DRI L LI NC PRODUCT I ON TECHN0LOCY V0 1 . 31 No .1 Fe b .20 0 9 文章编号 1 0 0 07 3 9 3 2 0 0 9 o l 一0 0 0 1 0 5 油气 井工程 中地应 力场反演研 究的发展 练章 华 曾 久 长 乐 斌 宋 周 成 林 铁 军 林元 华 1 . 西南石 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重点 实验室, 四川成都6 1 0 5 0 0 ; 2 . 华北油田公 司开发部 , 河北任丘0 6 2 5 5 2 ; 3 . 塔 里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新 疆库 尔勒8 4 1 0 0 0 ; 4 . 塔 里木 油田分公 司, 新疆库 尔勒8 4 1 0 0 0 摘要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 地应力研究区块较大, 而测量的已知参数信息量少, 直接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的结果往往与 实际情况有较 大的偏差 , 这 些问题成为地应力理论 分析和数值模拟的“ 瓶颈” 。 为此提 出将反演理论引入 油气勘探 开发的“ 深部” 复杂地层地应 力研 究, 并详细论述 了地应力场反演研 究在油 气井工程 中的应 用和发展 。将岩 土工程反 演理论和有 限元数值模 拟相结合, 引入油气井工程深部地层中地应力分布与勘探井、 开发井准确定井位以及生产井中套管损坏机理的研究中, 将在该 领域 突破理论和方法上 的研 究 “ 瓶颈 ” 。最后对于推动地应力场反演理论在油气井工程 深部地层 中的应用与发展 , 提 出了研 究 中应 解决的关键技 术问题。 关键词 岩 石力学 ; 地应力 ; 反演方法 ; 数值模拟 ;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E 2 1 文献标识码 A De ve l o pm e n t o f i n v e r s i o n s t u dy o n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fie l d i n pe t r o l e um e n g i ne e r i ng L I A N Z h a n g h u a , Z E N G J i u c h a n g , Y U E B i n , S O N G Z h 0 u c h e n g 4 ,L I N T ie j u n , L I N Y u a n h u a 1 . S t a t e Ke y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Oi l -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Ge o l o g ya n d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U n i v e r s i ty , C h e n g d u 6 1 0 5 0 0 , C h i n a ; 2 De v e l o p me n t De p a r t m e n t ofHu a b e i o i til e l d , R e n q i u 0 6 2 5 5 2 , C h i n a ; 3 T a r i m B u r e a u o fG e o p h y s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 , K o r l a 8 4 1 0 0 0 , C h i n a 4 . T a r i mO i lfie l dc o m p a n y , K o r l a 8 4 1 0 0 0 , C h in a Ab s t r a c t I n t h e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i s e x t e n s i v e . Bu t f o r t h e l i tt l e i n f o r ma t i o n i n c l u d e d i n t h e me a s u r e d p a r a me t e r s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e n h a v e a l a r g e d e v i a t i o n f r o m p r a c t i c e i f fi n i t e e l e me n t me t h o d F E M n u me r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i s u s e d d i r e c t l y . T h i s b e c o me s t h e b o t t l e n e c k f o r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n u me r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o f t h e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 S o t h e i n v e r s i o n t h e o r y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t o s t u d y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i n d e e p a n d c o mp l e x f o rm a t i o n , a n d a r e v i e w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 v e r s i o n s t u d y o n i n s i tu s t r e s s i n o i l a n d g a s we l l e n g i n e e rin g wa s a l s o d e s c rib e d i n d e tai l . Ba s e d o n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g e o t e c h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v e r s i o n t h e o ry an d F E M n u me ri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 b o t t l e - n e c k wi l l b e b r o k e n t h r o u g h i n t h e a c c u r a t e l o c a t i o n o f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n we l l a n d t he e xpl o i t a t i o n wel l a s we l l a s t he me c h an i s m s tud y o fc a s i n g f a i l u r e . Fi n a l l y , t he k e y t e c h ni qu e i n t he s tud y wa s pr e s e nt e d i n t he pa p e r , whi c h wi l l p r o mo t e t h e a p pl i c a t i o n a n d de v e l o p m e nt oft h e i n s i tu s t r e s s i nv e r s i o n t he or y i n t he d e e p f o rm a t i on i n p e trol e um e n gi ne e ring . Ke y wo r d s r o c k me c h ani c s ; i n s i tu s t r e s s ; i n v e r s i o n me t h o d ; n u me r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tud y 构 成 空 间研 究 区块 地 应 力 场 的力 学 系 统 , 由地 层错动、 地层倾角 、 地层断距及其落差 、 地质构造运 动、 构造应力 、 岩石黏弹塑性流动 、 岩石蠕变、 岩石遇 水膨胀及上覆岩层重力等所产生的空间三维力学系 统称为空间复杂力学系统。该力学系统研究井段的 地层称为 “ 复杂力学系统地层 ” , 该课题简称为 “ 复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 “ 基于数值模拟 的复杂地层地应力场反演研 究 ” 编号 5 0 7 7 4 0 6 3 。 作者简介 练章华, 1 9 6 4年生。1 9 9 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机械工程专业, 获博士学位, 现在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 室、 完井中心从事 C A D / C A E / C F D、 管柱力学、 地应力及射孔 完井等教学与科研 , 教授, 博士生导师。电话 0 2 8 8 3 0 3 2 2 1 0 , 1 3 3 0 8 0 7 2 8 1 3 ; E ma i l c w c t l z h s wp u . e d u .c a 。 2 石油钻采工艺 2 0 0 9年 2月 第 3 1 卷 第 1 期 杂地层 ”l I J 。 地应力的研究是 当前 国际上的一个前沿课题 , 也是 国际石油界 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实际问题 , 是油气勘探开发 的一个新理论 、 新思维 、 新概念及新 趋势 [ 2 ] 。地下应力场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油气 田的开 采 。油气藏开发工程是地下岩层中渗流场 、 应力场 、 温度场等的耦合 问题 , 其 中地应力 的作用 占有重要 地位。在油气 田开发过程 中, 地应力对采注井网的 布置、 对水力压裂 的设计 、 水压裂缝 的延伸扩 展规 律 、 开采过程 中的出砂 问题 、 钻井套管的变形 问题 、 对井壁 的稳定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地应力作用形 成的储层裂缝 、 断层及构造 , 是油气运移 、 聚集通道 和场所之一。现代应力场影 响油气 田在开发过程 中 油 、 气 、 水 的动态变化 ; 采油过程中岩石孔隙压力和 裂缝孔 隙压力下降, 岩体收缩 , 导致岩石中应力发生 变化。在勘探井 中, 如果能够准确模拟 出开发 区块 的地应力场分布大小 , 划分 出整个 区块 的张应力 区 和压应力 区 张应力才可能使地层岩石产生拉断形 成裂缝发育带 , 油气运移和聚集均发生在裂缝发育 区 , 那么根据张应力区, 就可以确定 出裂缝发育区 , 为油气勘探井和开发井 确定井位 时提供 准确的位 置。在生产井 中, 如果能实时动态模 拟出注入和采 出过程 中开发层段 区块 内的地应力 场 , 那么调整开 发区块的注采参数 , 改善地应力场的合理分布 , 将 对 油气 田开发 的整体效益 、 安全 和环保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 用, 同时为复杂地层预防套管损坏提供理论依 据。因此开发区块地应力场的研究 以及地应力场反 演研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应力测量及其反演在岩土工程 中的应用 与发展 App l i c a t i o n a n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i n - s i t u s t r e s s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i n v e r s i o n i n g e o t e c hn i c a l e n g i ne e r i n g 目前测量地应力 的方法很多 4 , 如震源机制解 法、 原地应力测量法 、 跨 断层位移测量法 、 地形变测 量法 、 井壁崩落法 、 水压致裂法 、 地面电测法 、 波速各 向异性法 、 天然地震反演法等。但 只能在研究 区块 有 限地进行测量 , 不可能将整个 区块的地应力都进 行详细测量 , 要获得整个研究 区块的地应力场分布 , 最有效 的办法就是用有限元数值模拟 的方法来研究 整个连续介质 区块 的应力分布。由于在石油勘探开 发中, 研究 区块较大 , 而测量的 已知参 数信 息量少 , 直接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所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 有较大的偏 差 , 这就成为地应力理论分析 和数值模 拟的 “ 瓶颈 ” , 而反演分析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 的途径之一 [ 4 】 。为此提出将岩土工程反演理论引入 油气勘探开发的 “ 深部 ”复杂地层地应力研究。反 演理论在 “ 浅部 ”地层的岩土l丁程 中研究地应力方 面 日趋成熟且应用较 多 [ 5 - 1 0 ] 0而其在 “ 深部 ”复杂 地层地应 力与套管损坏 机理研究方 面的报 道不多 1 - 1 2 ] 。近年来 , 计算机软硬件的高速发展, 使得大型 通用有限元仿 真软件也迅速发展 , 反演方法与有限 元数值模拟相结合成为深部复杂地层地应力场研究 的有效手段 。 1 9 1 5年哈斯特开始测定初始地应力 , 开创 了通 过 现场量测信息 反演确定初始 地应力 的历史。上 世纪 中叶 , 国内外在结合 矿山开采及重大T程建设 进行 的地质勘查工作 中, 发展 了钻孔应变反演分析 地 应 力 计 算 法 [ 1 。2 0世 纪 6 0年 代 末 , B a c k u s和 Gl i b e 求取 最佳分辨率为 出发点 , 发展 了一套反演 方法 , 称之为 BG方法 ] , 随后 出现 了试错法 、 网格 搜索法 、 单纯形替换法 、 样板搜索法 、 蒙特卡罗法 、 模 拟退火非线性反演算法、 遗传算法反演 方法等 。由 正演方法无法预测和计算 出原 因, 通过 已知结果可 以反演 或称反 分析 、 或称 为反算 出其未 知的原 因。从 2 0世纪 7 0年代 由 K a v a n a g h和 C l o u g h , 提 出 反演弹性固体 的弹性模量的有限元法 I l 之后 , 1 9 7 6 年在约翰尼斯堡 J o h a n n e s b u r g 的岩土工程勘测研 讨会上 Ki r s t e n提 出了量测 变形反分析法 I 】 ; 随后 S a k u r a i 1 9 8 3年提 出了反算隧洞围岩地应力及岩体 弹性模量的逆解法 , 到 1 9 9 1 年 , 在二维 、 三维 的弹性 、 弹塑性 、 黏弹性及黏 弹塑性 的反演计算 和初始地应 力 的均匀分布 、 线性分布 、 函数分布以及 均质 、 非均 质材料 的反分析等方面取得 了显著进展 [ 1 6 ] 0近 2 0 年来反演理论不断地发展 , 日本的樱井春辅提出 了位移 一应变反演确定初始地应力与地层参数值的 有 限单元法 ; 粘精斌 1 9 8 8年用有 限元确定土层的模 型参数 ; 杨林德 1 9 9 0 年用边界元反演硐室围岩初始 地应力及黏弹性模型参数 ; 徐 日庆 1 9 9 4年在研究土 的应力路径非线性行为时采用正反分析方法确定 了 模 型参数。在 2 0世 纪 9 0年代后期 , 反演分析 的 研 究由初始地应力的研究逐步发展为求解各种地质 参数 的全面的理论和数值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 , 数值方法 的研究成 为反演分析 的重点。有 限 元 、 边界元方法 的计算机计算程序已经基本完善 , 成 练章华等 油气井工程中地应力场反演研 究的发展 3 为反演分析的有力 I l 具。 岩土 I 程反演是岩石力学 和地质力学新近 出现 的一种T程方法 , 反演方法可按在现场量测信息和 待求参数之间建立基本关系式的途径分为解析法和 数值法 【 6 j 。对 于几何形状简单 、 相应 的正演分析具 有解析解的工程问题, 解析法有理论推演严谨 、 计算 过程常较简单 等优点 , 但在丁程实践 中普遍适用性 较差。 目前已经建立 的弹塑性 问题的位移反演分析 计算法多数属于数值法, 并可分 为边界单元法和有 限元法两类。有限元数值模拟反演可考虑材料 自动 选用任意形式的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包括对硬化 、 软化 、 理想弹塑性模型及横观各 向同性材料性态的 模拟等。近几年 【 旧 反演方法已经在岩土工程中的 拱坝坝体 、 地基 、 隧道围岩稳定性 以及边坡泥板岩体 等岩石力学参数反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地应力反演在油气井工程 中的应用与发展 Ap pfi c a f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i n - s i t u s t r e s s i n v e r s i o ni no i l a n dg a swe l l e n g i ne e r i n g 反演方法在油气井工程 中 “ 深部 ” 地层地应力 与套管损坏研究方 面以及 勘探井 、 开发井研究地应 力分布 的张应力 区定井位方面还没有 文献公 开报 道 , 2 0 0 3林元华等 提 m并引入用 “ 反演方法 ” 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来研究油气井_丁程中现代地应 力分布与套管损坏机理研究 的新方法 , 并取得 了理 论 突破 。 在油气田开采中, 有关地应力与套管损坏机理 , 国内外过去的研究方法如下 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 K F h a l f比较详细地实验研究 了深部黏塑性盐岩层 塑性流动破坏套管 的机理 , 但这仅仅是空问复杂力 学系统的一种特例, 因此具有局限性。2 0世纪 9 0年 代初 , 美国研制 了一套套管性能实验机 , 国内石油天 然气集 团总公 司管材研究中心 西安 1 9 9 3年引进 了该设 备, 但它也不能模拟复杂地层任意非均匀地 应力的作用 。2 0世纪到 9 0年代初期前苏联 a r y 6 o B H H等 , 建立了一套模拟套管外壁受岩石黏弹性流动 挤压的实验装置。并给出了管壁应力随不同时刻岩 石发生黏弹性膨胀而变化 的曲线。其实验结果对复 杂地质条件下套管破坏机理 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实验装置不能模拟整个地层结构复杂力学系统下 套管破坏过程, 其研究仅处于简化的实验水平 , 没有 从现代地应力变化的角度来研究套管损坏机理。 2 0世纪 9 0年代末, 美国学者 B S Aa d o n y根 据 地层裂缝数据 I l 1 ] , 用反演方法研究了井眼附近地应 力预测 , 没有研究整个 区块的地应力场分布。2 0 0 1 年美国休斯顿大学 和美 国哈利伯顿能源研究 中心 , S a t h i s h S a n k a r a n等 开始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反演 方法对井跟远场地应力进行了评估研究 。他们研究 的出发点都是近井 眼的稳定性 问题 , 没有涉及到 固 井后套管长期服役环境的现代地应力变化问题。近 年来 , 反演方法在油气井测井1 二 程和地震资料研究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但反演方法在复杂地层地应 力与套管损坏机理研究中, 还没有见到公开报道。 国内外学者 9 ] 广泛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 件来研究地应力与套管 的破坏过程 , 这是研究手段 发展 的大趋势。这些学者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在地应 力作用下套管破坏的力学模型, 在某一地层力学条 件下 , 详细地研究 了套管的失效过程 , 为预防套管损 坏提供 了理论依据, 这些模型的出发点主要是 为解 决工程实际应用问题 , 因此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做 了大量的简化 , 没有建立地应力与套管破坏的反演 分析数学一力学模型。 除苏联和美国外 , 西德克劳塞尔 C l a n s t a 1 技术 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 M B u r k o ws k y和 日本住友金属 工业公 司 S u mi t o m 中心研 究实验室的 K Ni s h i k a 等人对套管破坏机理进行 了大量 的试验研究 , 但仅 局限于地层均匀载荷实验 , 主要还是基于前苏联和 美国的研究。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M B Du s s e a u l t 教授 , 也仅仅对地层剪应力 、 地层错动等综合地应力对套 管的破坏进行了初步定性分析。 在国内, 2 0世纪 7 0年代末才对套管破坏机理进 行研究 , 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这方面所进行 的理论探 索也十分活跃。2 0世纪 8 O年代 中后期 , 国内学者运 用岩石流变学理论对套管变形机理进行 了定量的理 论研究 , 并得到 了一些有益 的启示 。由于当时的研 究条件和软硬件的限制 , 未能全 面考虑和研究复杂 地层力学 系统地应力反演问题 , 以及在油气井注入 和采出过程 中地应力场的重新分布问题。近年来 ,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非线性黏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的发 展,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让计算机仿真模拟地应力 分布与套管变形 、 错 断和弯曲等破坏过程 , 为研究套 管损坏机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 近两年笔者在油气井工程 “ 深部 ” 地层 中, 应用 反演理论对某油田新勘探区块进行了地应力场反演 数值模拟研究 图 1 , 根据张应力区的划分, 准确找 到了裂缝发育区, 并成功地确定 出了探井井位。 4 石油钻采工艺2 0 0 9年 2月 第 3 1 卷 第 1 期 - a 油组底构造图 3 0 0 0 m b研 究层段 数值模 拟网格模 ● ⋯ C研究层段位 移场 等直线分布d研 层段地 应力场分布矢 最圈 图 1 某油田研 究层段反 演的位移场和地应 力场分布 Fi g. 1 I n ve r s i ve di s pl a c e m e nt fie l d a n d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fie l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t u d i e d s e c t i o n i n a n o i l fi e l d 图 2是笔者对某油田开发 区块注入与采 出过程 中, 用反演数值模拟地应力场变化、 孔隙压力场变化 以及地层位移场变化的关系与 “ 套管群 ”的受力环 境 的研究成果 。图 2中仅给出了注入和采出第 5年 的地应力场与套管群受力环境的孔隙压力场 、 位移 场和地应力场分布结果 。调整注入 和采 出参数 , 可 以改善地应力场分 布与套管 的受力环境 , 延 长套管 使用寿命 , 提高其服役期 , 保证原油产量稳产 、 高产 , 该成果 已非常成功地直用于该油田。 一一 a 构造、断层 、套管横剖面 b孔 隙压力分布 一一 c淀 采lx块 垂向位 移场 分布d注采 区块地应力 分布 注入 和采 出第 5 年 的反 演结果 图 2 某油 田注采 区块全井段 反演的孔隙压力场、 位移场和地应力场分布 F i g . 2 I n v e r s i v e p o r e p r e s s u r e fe l d ,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fi e l d a n d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fi e l d d i s t rib u t i o n o f wh o l e we l l l e n g t h i n s o me i n j e c t i o n p r o d u c t i o n b l o c k o f a n o i l fi e l d 尽管不少国内外专家在有关地应力与套管损坏 机理的研究方面 , 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但这些研 究均基于常规 的研究方法 , 在理论 和方法上没有取 得突破。基于上述原因, 笔者将 岩土工程 中的反演 理论与有限元数值模拟 的方法引入 “ 深部 ”地层油 气井工程和油气 田开采工程中的现代地应力分布研 究中。该项 目的研究 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 价值, 又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也是地 应力场反演理论在油气井工程 “ 深部 ” 地层 中的应 用 与发展方 向。 3 结论 Co n c l us i o n s 要推动地应力场反演理论在油气井工程 “ 深部” 地层 中的应用与发展 , 在研究 中应该解决 以下几个 方面的问题 1 根据测井资料 , 建立研究井段复杂地层 区块 的岩石力学特性参数反演的数学模型。 2 建立盐岩层 、 软泥盐层及注水地层塑性 的蠕 变参数及其蠕变速率反演 的数学一力学模型。 3 根据地震资料 、 测井资料和多臂井径测井信 息, 建立现代地应力反演模型边界条件参数 的计算 模 型。 4 建立研究井段复杂地层地应力反演研究的各 种 反演黏 弹塑性 的数学一力 学模 型, 开发 出具有 自 主知识产权的油气井工程 中现代地应力反演分析计 算 软件 , 对现代地应力场 的分布进 行数值模拟反演 研 究。最终为勘探井 、 开发井 的准确定井位提供理 论数据 , 同时为生产井合理控制注采参数 、 调整现代 地应力分布 以及寻求预 防复杂地层套管破坏 的方法 提供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 Re f e r e nc e s [ 1 ] 练章华, 韩建增, 董范, 等 . 基于数值模拟的复杂地层套 管破坏机理研究 [ J ]. 天然气工业, 2 0 0 2 , 2 2 1 4 8 5 1 . LI AN Zh a ng h ua , HAN J i a n ze ng , DONG Fa n , e t a 1 .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c a s i n g f a i l u r e me c h a n i s m o f c o mp l e x f o r ma t i o n b y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l J J . Na t u r a l G as I n d u s t r y , 2 0 0 2 , 2 2 1 4 8 5 1 . [ 2 ] 李志明, 张金珠 . 地应力与油气勘探开发 [ M]. 北京 石 油 工 业 出版 社 . 1 9 9 7 . 0 9 . LI Zhi mi ng ,ZHANG J i n z hu .I n s i t u s t r e s s a nd e xp l or a t i on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o i l a n d g a s[ M J. B e i j i n g P e t r o l e u m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 1 9 9 7 - 0 9 . [ 3] 马寅生 . 地应力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作用、 意义和研究 现状 [ J ]. 地质力学学报, 1 9 9 9 , 3 2 4 1 . 4 6 . M A Yi n s h e n g . T h e r o l e a n d s i g n i fican c e o f c r u s t a l s t r e s s i n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and i t s p r e s e n t s i tua t i o n[ J ]. J o u r n a l o f G e o me c h a n i c s , 1 9 9 9 , 3 2 4 l _ 4 6 . [ 4] 王芝银 , 杨志法, 王思敬 . 岩石力学位移反演分析回顾 及进展 [ J ]. 力学进展, 1 9 9 8 , 2 8 4 4 8 8 4 9 8 . WANG Z h i y i n , Y A NG Z h i f a , WA NG S U i n g . A r e v i e w o n in v e r s e a n a l y s i s o f d i s p l a c e me n t s i n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l J J.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练章华等 油气井工程 中地应力场反演研 究的发展 5 Ad v a n c e s i n Me c h a n i c s , 1 9 9 8 , 2 8 4 4 8 8 49 8 . 『 5 1 徐果明 . 反演理论及其应用 [ M ] .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20 03 06 . XU G u o mi n g . I n v e r s i o n t h e o r y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M j B e i j i n g S e i s mo l o g i c a l P r e s s , 2 0 0 3 0 6 . [ 6] 杨林德 . 岩土 工程 问题 的反演理论 与工程 实践 [ M ]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 l 9 9 6 . Y ANG Li n d e . I n v e r s i o n t h e o r y a n d e n g i n e e rin g p r a c t i c e o f g e o t e c h n i cal p r o b l e ms[ M]. B e ij i n g S c i e n c e P r e s s , 1 9 9 6 . [ 7] 刘健, 练继建 . 李家峡拱坝坝体弹性模量及基岩 变形模 量 的 反 演 [ J ]. 岩 石 力学 与 工 程 学报 , 2 0 0 5 , 2 4 2 4 4 46 6. 4 471 . L I U J i a n , L I A N J ij i a n . B a c k a n a l y s i s o f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 s o f l ij i a x i a a r c h c o n c r e t e d a m a n d d e f o r ma t i o n mo d u l u s o f i t s f o u n d a t i o n l J 1 .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5 , 2 4 2 4 4 4 6 6 - 4 4 7 1 . [ 8 ] 胡立锋, 林兵华, 俞亚南. 成层软土地基粘弹性参数反 演及沉降预测 [ J ]. 中南公路工程, 2 0 0 5 , 3 0 4 9 1 2 . HU Li f e ng ,LI N Bi n gh ua , YU Ya ’na n .Ba c k a na l ys i s o f v i s c o e l ast i c pa r a me t e rs o f l a y e r e d s o f t g r o un d a n d s e t t l e me n t p r e d i c t i o n[ J ]. Hi g h wa y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0 5 , 3 0 4 9 - 1 2 . [ 9] 张开银 , 陈发 明, 叶方千, 等 . 隧道 围岩稳定性判定的应 变反演方法 [ J ]. 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 , 2 0 0 5 , 2 7 1 0 5 6 5 9. ZHANG Ka i yi n ,CHEN Fa mi n g, YE Fa n g qi a n ,e t a 1 . St r a i n i n v e r s io n me t h od f o r j u d g i n g 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ck ’s s t a b i l i t y i n t u n n e l l J j .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Un i v e r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5 , 2 7 1 0 5 6 - 5 9 . [ 1 0] 胡斌, 冯 夏庭 , 王国峰 , 等 . 龙 滩水 电站 左岸 高边坡泥 板岩体蠕变参数的智能反演 [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 , 2 0 0 5 , 2 4 1 7 3 0 6 4 3 0 7 0 . H U Bi n , F E NG Xi a t i n g , WANG Gu o f e n g , e t a 1 . I n t e l l i g e n t i nv e r s i on of c r e e pi ng pa r a me t e r s o f l e f t b a nk h i gh s l o pe s h a l e r o c k m a s s e s a t l o n g t a n h y d r o p o we r s t a t i o n l J J. Chi n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oc k M e c h a n i c s a n d En g i n eer i n g , 20 0 5 , 2 4 1 7 3 0 6 4 - 3 0 7 0 . [ 1 1 ] A AD NO Y B S . I n v e rsi o n t e c h n i q u e t o d e t e r mi n e t h e i n - s i t u s t r e s s fi e l d f r o m f r a c t u r i n g d a t a[ R]. S P E 1 8 0 2 3 , O t t o be r 1 9 8 8 5 5 - 67 . [ 1 2] S A T H I S H S ANKAR AN, WOL F GANG DE E G , MI CHAEL NI K0LA0U e t a l 。 M e a s u r e me n t s a n d i n v e r s e mo d e l i n gf o r f a r - fi e l d s ta t e o f s t r e s s e s t i ma t i o n l R J. S P E 7 l 6 4 7 . Oc t o b e 2 0 0 1 1 - 1 5 . [ 1 3 ] 武晓晖, 宋宏伟 . 岩土工程反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