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废水地下灌注技术及其环境风险分析.pdf
第 3 2卷 增刊 2 0 1 0年 1 1月 石 油 钻 采 工 艺 I L DRI LLI NG PR0DUCTI ON TECHN0L0GY Vo 1 . 32 S u p. NO V .2 0l 0 文章编号 1 0 0 0 7 3 9 3 2 0 1 0 S O 0 1 6 2 0 5 油气 田废水 地下灌注技术及 其环境风 险分 析 壬 政 唐春凌 胡 金燕 周大为 银小兵 熊 军 f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 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 , 四川成都6 1 0 2 1 3 摘要 国家对环境保护 与环境 污染治理 重视程度 不断增加 , 解决 油气田废水的 出路 与气田开发 息息相 关, 一些常规油气田 废水处置方式 已经不能 满足 可持 续发展的要求 为此研究 了深部地 下灌注技 术在油 气回废 水处置 中的运用 , 并 结合 国内油气 田废水特征总结出一套地下灌注技术方案, 最后针对此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评价, 并提出了相应 的 防 治措 施 . . 关键词油气田废水;地下灌注技术; 方案;环境风险; 评价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 号T E 3 5 7 . 6 1 文献标 识码 A U n d e r g r o u n d i n j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r i s k a n a l y s i s o f o i l - g a s fi e l d wa s t e wa t e r WA NG Z h e n g , T A NG C h u n l i n g , H U J i n y a n , Z H O U D a w e i Y I N X i a 0 b i n g X 1 0 N G J u n 1 S q f e O ,, E n v i r o n me n t &T e c h n o l o L g S u p e l v i s i o n R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0 , S o u t h w e s t O i l &Ga s fie l dC o m p a n y , P e t r o c h i n a , C h e n g d u 6 1 0 2 1 3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Al on g wi t h i nc r e a s e d a t t e nt i o n of e nvi r o nme n t a l p r ot e c t i o n a n d po l l ut i o n t r e a t me nt , s o me r e g ul a r wa s t e wa t e r d i s po s a l wa ys f o r o i l g as fie l d s c a n no t me e t t he r e qui r e me n t of s us t a i na bl e d e ve l o pme nt .M e a n whi l e ,h ow t o di s po s e wa s t e wa t e r h a s c l o s e r e l a t i o n t o t h e o i l g a s fi e l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e e p u n d e r g r o u n d i n j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or o i l g a s fi e l d wa s t e wa t e r t r e a t me n t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I n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o me s t i c o i l g a s fi e l d wa s t e w a t e r , o n e s o l u t i o n f o r u n d e r g r o u n d i n j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s u mma r i z e d . F i n a l l y ,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r i s k i n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s b r i e fl y a n a l y z e d a n d a s s e s s e d , a n d s o me c o r r e s p on di n g pr e v e nt i ve me a s u r e s a r e p ut f o r wa r d . Ke y wo r d s o i l g a s fi e l d wa s t e wa t e r ; u n d e r g r o u n d r e i n j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p l a n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r i s k ; a s s e s s me n t ; p r e v e n t i n g a n d c o nt r ol l i ng me a s u r e s 地下灌注技术简称 UI C U n d e r g r o u n d i n j e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I n d u s t r i a l Wa s t e 技术 , 是通过井将液体 污染 物 灌注液 注入地下多孔 的岩石或土壤地层 的污 染物处置技术 。该技术将灌注液排放到地下饮刖水 资源下面一段距离的深地质层 , 于有岩石层隔离, 灌注液不会污染地下饮用水层。地下灌注技术足一 种新的污水处理技术 , 实践 证明 , 同其它处理技术相 比, 具有 污染风险小 、 处 成本低 的特点 , 可以作为 业 、 城市处理 、 储存液体f 弓染物 的于段 , 它通过将 污水灌注到深井中, 最终达到隔离处理的 日的。 美国 1 9 7 4年的 安l△饮用水法 简称 S D WA 把所有用于灌注的井分为 5 类 一类井, 灌注井, 灌 沣危险性废物 、 其它 I 业和市政废液以及放射性废物 剑最低可饮用含水层之下 US D W , 在所有地下引用 水源下 , 一般深度是 5 0 0 ~ 3 0 0 0 m;二类井 , 石油和天 然气灌注井 , 主要是处理石油和天然气采掘过程 中伴 生的盐水;i类井, 采矿井, 向井中灌注一种液体, 所 要采掘 的矿石溶解在液体 中, 然后将饱和液体抽出地 而, 再将矿物质从液体中提取 出来;四类井 , 位于地 下饮用水层之 _ 卜 ‘ , 足浅层有害和放射性物质灌注井 , 已被禁止使用 ;五类井 , 一般性浅处理井 , 包括 以上 几类井不包括的其他类井, 无明确定义 , 比较浅。 作者简介 王政, l 9 8 2 年生, 2 0 0 9 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 主要从事油气田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研究工作。 电话 0 2 8 8 5 6 0 4 5 5 3 E ma i l wa n g z h e n g 0 2 p e t r o c h i n a . C O l3 1 c n 王政等油气田废水地下灌注技术及其环境风险分析 1 6 3 根据美国国家环保署 2 0 0 7年统计 , 美同 目前用 于危险废物处置的 I 类深 井超过 1 0 0广 】 、 五类深井 的总量 超过 6 0万 n。 1 地下灌注技术在油气 田废水 处置 中的运用 国内大部分油气 田已进入石油 、 天然气开发的 中期和后期 , 采 f } 1 油 中的含水 量为 7 0 %~ 8 0 %, 有 的 油 田甚至 已高达 9 0 %, 日产 含油污水量非 常大 。如 果不经处理直接 排放 , 不 仅会造成 土壤 、 水源 的污 染, 有时甚至会引起污油着火事故 , 威胁人民的生命 安全 , 造成 国家的经济损失 , 同时也会危害油田自身 的利益 ;反之 , 如果对油气废水进行适 当处理 , 并用 于深部地下 回注 , 则不仅可满足油 } H 开采过程 中注 水量 日益增长的要求 , 同时也可以节省水资源 、 减少 环境污染, 为油 田带来经济效益, 有利于油 田的可持 续发展 。 1 . 1 采出水 水质特 征 由于各油气 田油 质 、 气质组分 的差异及地质构 造 、 水文地球化学特 征不一样 , 采 水水质各异 , 但 是又有相 同的特性。 1 含各种有机物 。油气 ⋯采 水 1 _1 有多种原 油有机成分和各种化学药剂 , 化学需氧量高。例如 西南油气 出采 水 中化学需氧量 为 7 1 4 mg / L, 青海 油田采 } { J 水中化学需氧量大于 5 0 0 mg / L, 远大于热 采锅炉给水和同家污水综合排放的水质标准。 2 高矿 化 度。油 田采 水 矿化 度 最低 也 在 1 0 0 0 mg / L以 , 高可达 1 41 0 mg / L, 西南油气 田 采 水总矿化度高达 8 ~ 1 4 1 0 mg / L, 青海油 田 采 出水矿化 度 为 1 l l 1 0 mg / L, C 1 一 达 6 9 9 6 mg / L , 高矿化度加速 了腐蚀速度 , 同时也给废水生化处理 造成 难 。 3 含油量高。一般采 I叶 J 水巾含油量均在 1 0 0 0 mg / L左 右, 远大 于各种 处置方 法所要 求的水 质标 准 。 4 水中禽微生物。采m水中常见微生物有硫酸 盐还原菌 、 铁细菌 、 腐生菌 , 均为丝状菌 , 多数采 水 中细菌含量为 1 0 2 ~ l 0 个/ m L , 有的高达 1 0 个/ m L , 细菌大量繁殖不仅腐蚀管线, 还造成地层严重堵塞。 5 含有 大 量牛 成 垢 的 离子。采 水 中含有 H C O 一 、 C a 、 Mg 、 B a 、 C r 2 等生成垢的离子。 6 悬 浮物含量高。水巾悬浮物含量高, 颗粒细 小 , 容易造成地层堵塞。 除此之外 , 部分油气阳采出水中还含有 S 。 1 . 2 污水水质预处理 1 . 2 . 1 回 注水 质 指 标 要 求 为 了 防止 回注 水 结 垢 , 尽可能减小 回注水 中硫酸盐和碳酸盐浓度 ;同 时 为了 防止 回注水 管线 及 回注装置 腐蚀 , 严格 控 制 回注 水 中 H , s含 量 ; 气 田水 回注 方 法 S Y / T 6 5 9 6 2 0 0 4 中对悬浮物 、 含油量等指标 的要求 , 是 回注水质 的最低要求 , 因为它们 沣入压力 、 注入容 量及地层流体的兼容性直接相关。 1 . 2 . 2 处理工艺 回注水处理一 艺必须考虑 的因素 包括 处碑后 的污水 } 亏 地下水的配伍性 ;回注水 的 特定指标 ;降低投资 ;尽量降低运行成本 ;设 备易 维护 ;滤料再生能力;减少在污水处理过程 中带来 的二次损害及产生污泥量 ; 各 单元_T艺 的选型和设 备选型对运转可靠性的影 响;各集成单元的迁移性 能 。T艺流程如图 1 。 反冲水 图1 气 田 水 回 注 工 艺 流 程 另外 , 气 田水 中的碳酸盐和硫酸盐 , 因压力 、 温 度和值等条件的变化 , 会 析出结 晶并沉积到管壁 f 形成垢另外 , 气 田水 中可能还含有悬 浮物和泥砂等 也会沉积到管壁上结垢。因结垢可能 引起管道 、 地 层堵 塞 , 给作 业带来 r 木 ] 难 , 甚至造 成巨大 的经济 损 失 , 故注人水水质必须进行预处婵 。往人水水质 预 处理包括防垢 、 防腐 、 杀菌即防和隔氧等。 1 . 3 地 下回灌 方案 制定 灌注方案的制定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选择灌注 井 、 选择灌沣层 。灌沣井选址 和灌 注层位 的确定在 废水 回注过程 中是至关 重要 的1 作 , 对后期环境风 险也起到 了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 , 拟选定 的灌 沣井 与灌注层位需要具 备以下特点 。 1 灌注层需要有足够的厚度 , 并 且具有足够的 孔隙率 , 以便 接纳 以设想 的灌注速度进行灌注 的废 弃物, 而不致引起灌注压力过分增大的现象发生 2 灌注层区应有足够 的空间, 这样可以降低灌 注压力 , 灌注废弃物就不会达到排水区。 3 灌注层应该 “ 均匀 ” 没有高渗透率 的扁豆 状矿体或矿物痕 , 以便防止废 物与地层 水接触 , 这 样会使废弃物移动模型和监控变得 困难。 4 结构地质条件应该简单 , 没有复杂 的断层和 1 6 4 石油钻采工艺2 0 1 0年 1 1月 第 3 2卷 增刊 褶皱现象 。 5 灌注区受地震破坏影响小 , 地震活动少。 6 在 自然条件下 , 灌注层 的流体仅有缓慢的横 向活动 , 以防止废液快速地从灌注现场流走 , 以致可 能流到排水区。 7 构造液体压力正常或较低 , 这样就不需要过 大的流体灌注压力。 8 构造温度正常或者较低 , 这样就降低 了不需 要的化学反应速度。 9 污水能与岩石矿物相容, 或经过处理后 可以 相容。 1 0 处理地层 内的底层地下水没有 明显的经济 价值 、 使用价值。 1 1 灌注层应与饮用水区水平 以及纵 向有足够 的隔离。 1 2 废液灌注不会危及现在或将来 的矿物资源 的开发使用。 1 3 废液灌注不会影响现有 的或者计划的储气 或储水层 。 1 4 在处理现场附近 的地层范 围内, 没有未封闭 的或者未经废 弃处理 的灌注井, 防止污染其他 自然 资源。 2 灌注过程中的环境风 险预测分析 2 . 1 灌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回注站处理装置 设备 腐蚀 、 结垢严重 。由 于绝大部分气 田水水型主要分为 C a C l , 和 Na HC O 型 , 其中碳酸盐 、 硫酸盐在压力 、 温度和 p H值等变化 时 , 会析 出结晶并附着在壁管一 k 结垢 , 气 田水 中的悬 浮物 、 泥沙也会沉积到管壁上结垢 , 从而引起 回注泵 压上升或堵塞地层 , 影响处理能力。同时, 南于气 田 水腐蚀性较强 , 处理站设备 、 管线及井下管串腐蚀现 象较严重;加上处理药 剂使用不 当, 也 能致使设备 结垢 , 并产生新的污染物 , 需进行再处理。 2 回注压力较高 , 影响污水处理 。部分 回注井 由于是回注层位岩层渗透率低 , 随着 回注时间的延 长 , 地下压力增大, 势必会影 响回注。 3 车载拉运气田废水 , 运行成本高, 风险大。回 注的废水来源广 , 分布广 , 产生 的气 f f 1 水 主要通过管 输 、 车载等方式就近运至回注站回注 , 据西南油气 田 公 司重庆气矿统计 , 其 中车载量 占总产水量的 4 0 % 左右 , 该 方式运行成本 较高。2 0 0 6年 , 全矿共产气 田水 2 4 . 6 61 0 m , 车运污水 9 .2 51 0 m , 费用达 5 0 3 . 6 8万元;同时, 该方式容易发生偷排 、 漏排现象 , 环境风险和交通安全风险较大。 4 悬浮物及石油类指标高 , 易造成地层堵塞。 m于大部分井站 的 回注水 中悬浮物及 石油类指标 高, 超过 碎屑岩油藏 流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 法 s Y / T 6 5 9 6 --2 0 0 4 的指标要求 , 容易造成地层 堵塞 , 影响处瑚能力。 2 . 2 灌注过程中的环境风 险分析 2 . 2 . 1 灌注过程 中的环境风险分析根据美国联邦 环保局的研究 , 有选择地对化学工业废液进行一类 地下灌注 比其他处理方式都要安全。但是 , 环境风 险仍然是存在 的, 尤其是在灌注层位 的选择上应该 是一个独立的 、 封闭性 良好的圈闭范围。 首先 , 对污泥干化池的选址 和施工质量应予以 重视 , 要避开不 良地质或岩土松散的地段 , 防止运营 期问因滑坡 、 暴雨等 自然灾害导致污泥干化池垮塌 、 渗漏或溢 污染 附近农 田土壤 、 作物 、 地下水以及蓄 水 塘等。气 田水外溢, 首先会 污染污泥干化池外 的 上壤 , 可能流入农 田和耕地 , 如果外溢量 大, 还将污 染井场周边 的小水沟和水塘。 其次 , 在气 田水 回注过程 中一旦井筒发生破裂 , 叮能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污染气 田水外 泄处的土壤 , 影响土壤结构 , 对地表农作物和植物生 长有较大影响 ;另外外泄的气 田水对井筒 附近的浅 层地下水也将产生一定 的影响 , 从而影响当地居 民 的生产生活用水 。 一 般情况下 , 灌注过程中, 存在以下几种环境风 险问题 1 在废水转运过程中, 发生泄露 , 导致地表 水受到污染 ; 2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污水池发生泄露 或 者储水罐发生泄露 、 倒塌致使污水外溢污染地表 水 ; 3 在灌注期间, 灌注井井筒 由于磨损 、 腐蚀发生 回注的污水沿井筒外泄 , 污染浅层地下水 资源和土 壤 ; 4 由于回注层位封闭性不好 , 发生回注水窜层至 其他地层或者地表 , 造成地表水 、 地下水资源污染 。 2 .2 .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地下灌注井渗漏的 关键问题是选择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 尽量避开可 能存在的断层 。 虽然很难找到没有断层出现的地块 , 但可 以避开那些 明显属于有活动嫌疑 的断层 , 避开 那些区域性的穿过隔离层甚至饮用水源的断层 。 灌注层应该是有效储层的地质单元, 沉积岩是 储集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中国大陆沉积岩分布广泛, 新生代盆地多属陆相沉积, 古生代盆地多属海相沉 积。由于历 经多重构造运动 , 多数海相沉积地层 已 王政等 油气田废水地下灌注技术及其环境风险分析 1 6 5 经不是好的储集层 ;但在海相沉积盆地 中, “ 华北地 台”和扬子准地 台以及西北某些地区的古生代和 中 新 元古代地层是可供选择 的存储层。江汉 、 苏北 盆 地为砂泥岩互层 , 也可 以在其构造相对简单 的部位 选 择灌注层。另外在灰岩底层 , 只要地质构造资料 确切 , 周围有 良好的隔离层 , 能够确保饮用水源的安 全 , 应当予以充分注意 。 中国东部在选定的灌注地层的上部一般都可以 找 到数百米厚 的大套砂岩作为隔离层 , 这些在 区域 性分布的以泥岩 为主 的不渗透岩 系地层 中, 一般都 夹有多层地层水总矿化度大于 3 0 0 0 mg / L的地段 。 这些砂岩地层恰好可以作为缓冲层使用 。万一发生 泄露 , 工业废液可 以首先进入缓冲层 , 它们是保护可 饮用水源不受污染的第一道屏障。 中国地震分布具有规律性 , 选择在今后 一定 时 期 内, 发生地震 的机率较 小的地 区。灌注井所在地 点的地面加速度值在容许范 罔之 内。 除此之外 , 建议 回注期间 , 随时做好灌注井井筒 完整性检查 , 并 对灌注井井周围居民取水井和部分 地表泉眼泉水做好长期跟踪监测措施 , 以防止井筒 泄漏造成污染事故 , 确保地下水环境不受到污染。 2 . 3 数 值模 拟风 险预 测 2 . 3 . 1 背景资料本次模拟的是西南地 区某 n地下 灌 注井 , 污水 回注层位 为须家河组 T 3 x 。回注层 分布于地下 1 8 2 0 . 6 ~ 2 3 7 5 . 9 m范围, 总厚度 5 5 5 - 3 m, 储层厚度为 7 6 . 9 m, 岩性主要为由砂岩 、 粉砂岩和页 岩组成 的河流相 , 平均裂 隙率 1 5 %, 考虑 污水 回注 后 , 将变为饱和的承压含水层 。 在构造上 , 须家河组在该地区可以被分成两个 独立的断层区 , 这两个 区域被一条逆断层分开 1 0 0 m左 右的断距 。这两个 区都在东南方被一条逆断 层封 闭 , 这条断层在梁高 山尖灭。大断距 的逆断层 具有很好 的封闭性。同时根据地震资料 , 这些逆断 层 消失在距地表超过 1 0 0 0 m 的梁高 山一 自流井组 以下, 这两组 中的页岩 可以形成很好 的纵 向封 闭。 因此可把断层作为污水 回注模拟的西南 、 东北界线。 西北部界线在灌注井向外延伸 4 k m处 , 东南边界为 回注层上游 1 . 5 k m处。 边界条件和源汇项 模拟区为地下 1 8 2 0 . 6 2 3 7 5 . 9 m, 不存在降雨 、 河流等的补给。模拟区的西南 、 东北 界均为断层构造 , 故将其定为隔水边界。其他均定为 通用水头边界, 其渗透系数值定义为 0 . 0 0 1 5 。 为进行数值模拟 , 将上述区域进行离散 , 以 5 0 m 5 0 m为基本单元 , 在注水井附近加密 , 单元尺寸为 2 m。最大单元不超 过 5 0 m5 0 m, 则上述 区域平 面上剖分为 1 4 3 8 0个有效单元格。 2 _ 3 . 2 预测模型 为较准确掌握污水 回注后在回注 层的运移及污染状况 ,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 预测 回注 水在 回注层 的扩散 、 迁移 , 进而分析其污染状况。污 染物在三维地层中的扩散 、 迁移的数学模型为 0 D O C O C ] O C 毫 D ⋯ O C D O C O C ] 一 O C 一 喏一 J, 式 中, c为污染 物浓 度 , mg / L; 0为含 水率 , O n ; D. . 为水 动力弥 散系数 , m / d , i x , , z , j x , Y , z ; , 和 分别为 X , Y , z方向的渗透速度 , m / d ; I 为源汇项 ; 为含水层孔隙率 。 水动力 弥散 系数是渗透速度 的函数 , 在笛卡尔 坐标系中, 有下列式子成 [ a L bl 2 ] / D a £ 一a T / D O y z a £ 一a 1g x b l / Oz x D [ 以 a L U ] / U 2 D z a a T 、 “ v z / 面 D r [ 甜 “ “ ] / / n; u /n; u V z / , z 丽 3 式 中 a 和 a 分别纵 向弥散度和横向弥散度 , m; , “ 和 I g z 分别为 x , Y , z 方 向的实 际流速 ; 为平均 流 速 , m/ d 。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拟软 件 , 其 中最著名的是 V i s u a l Mo d fl o w和 GMS , 本论文 使用 GMS进行地下水污染模拟。G MS G r o u n d wa t e r Mo d e l i n g S y s t e m 是 美 国 B r i g h a m Y o u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的环境模型研究实验室和美国军队排水T程试验i l l 作 站 在 综 合 MO DF L OW、 F E MWA T E R、 MT 3 DMS 、 RT3D 、 SEA M 3D 、 M OD P ATH 、 SEEP2D 、 N UFT 、 l 6 6 石油钻采工艺 2 0 1 0年 1 1 月 第 3 2卷 增刊 U T C HE M 等 已有地下水模 的蔡础 开发的一个 综合性的 、 用于地下水模拟 的图形界而软件 。本次 选取 GMS软件 中的 MODF L O W 和 MT 3 DMS模块 预测污染物的扩散 、 迁移 。 2 - 3 . 3 预测结果通过预测 , 模拟结果 见 2 。 } j j 0 { 垂 c~ a⋯一 一 ⋯; 一” ⋯ * ~ ~一 一一 { i ; 1 年 5 } 器 一 £ ; ⋯⋯⋯ ~ | I ⋯ 1 0 i 1 “ 水 4 一 } ⋯ 一 一 ~⋯⋯ ⋯ j 图 2 石 油 类 1 0 0年 后 的 污 染 荤 从模拟结果看 , 石油 的污染范 , 在须家河组 1 年后水平方 向污染长度 约为 8 0 IT I , 5年后 约为 1 5 0 IT 1 , 1 0年 约后 为 2 8 0 I T I , 1 0年 的污 染域 为以注 水井 为中心的椭网, 随后 , 污染域的范 随水流向下游移 动 , 到 1 0 0年后 , 污染域最远距离距灌注井约为 8 5 0 m, 面积约为 0 . 3 5 k m 可见在服务年限内, 污染运 移范同有限, 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污染。 3 结束语 1 引入深部地下灌渖技术的慨念 , 并介 了地 下灌注技术在发达 闰家的运用 , 结合 国内油气 田废 水特征, 总结} { 1 了一套地下灌注技术方案 。 2 通过 沦述 , 油气 废水地下灌注成功的关键 取决于以下两 点 一是灌注井的选择 , 二是灌注层 位 的确 定 。 3 为 了确保灌注作业 的安全顺利进行 , 需对废 水进行适当的处碑。 4 通过分析发现 , 地下灌注存在如下几种环境 风险问题 在废水转运过程中, 发生泄露 , 导致地表 水受到污染 ;在污水处理过程 中, 污水池发生泄露 或者储水罐发, j 三 泄露 、 倒塌致使污水外溢污染地表 水;在灌注期 间, 灌注井井筒由于磨损 、 腐蚀发生 回 注的污水沿井筒外泄 , 污染浅层地下水资源和土壤 ; 南于 回注层位封『 才 J 性 好 , 发生 回注水窜层至其他 地层或者地表, 造成地表水 、 地下水资源污染 。对这 些风险进行 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分析。 5 以西南某油气 ⋯废水地下灌注井为例 , 通过 数 值模拟进 行 了环境风险预测 , 模拟结果证 明风险 在可摔范 内。 参考文献 l]刘倩, 唐连荣, 喻宁 . 气田水回注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J ] . 钻采工艺 , 2 0 0 6 , 2 9 9 5 8 6 2 . [ 2] 杨旭, 喻平仁, 卢富国. 气田水回注的水质问题及灌注 井选择 J ]. 油气田环境保护 , 1 9 9 6 4 6 - 9 . [ 3 l 叶燕 , 曾刚 , 陈昌文, 等 . 四川气 田水 回注有 关问题 的探 讨 J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 2 0 0 3 3 2 l 1 2 l 3 . 『 4] 张兴儒, 吴振, 】、 . 油气田环境保护 [ M ]. 北京 石油工 业 出版 社 , 1 9 9 5 0 1 1 8 7 一 l 9 4 . f 5] 陈文峰 , 李景方 . 油田污水锅 炉回用处理技术现状和发 展 趋势 f J j. 油气田气面工程 , 2 0 1 0 , 2 9 5 7 l - 7 2 . 收稿 日期2 0 1 0 0 9 2 5 [ 编辑付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