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混输泵叶轮叶片重叠度数值模拟.pdf
2 0 1 1年 第 4 O卷 第 6期第 5 3页 石 油 矿 场 机 械 OI L F I EL D EQUI P ME NT 文 章 编 号 1 O 01 34 8 2 2 0 11 0 6 0 05 3 05 油气混输泵叶轮 叶片重叠度数值模拟 马希金 , 胡忠辉 , 周贯五 , 刘高博 兰州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兰州 7 3 0 0 5 0 摘要 基于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叶轮 的基本参数 , 利 用标准 / - 8模 型和 Mi x t u r e 模 型, 在 叶片重 叠 系数 1和 m一1 及不 同体积含气率下, 对单个压缩单元进行三维气液两相流场数值模拟。通 过对叶片Z - 作 面、 背面静压和速度 矢量分析 , 探 讨气液 两相介质在叶轮 内的流动规律 , 并绘制在 2 种重叠 系数 下效率和相对扬程与不 同含气率关 系曲线。结果表 明 压 缩单元叶片重叠 系数 m l 时 , 其效 率和 对流体 的 增压 能力 均 大于重 叠 系数 一1时 。 关 键词 油气 混输 泵 ; 叶轮 ; 重 叠 系数 ; 含 气 率 ; 数 值模 拟 中图分 类号 TE 9 6 4 文 献标识 码 A N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o f I m p e l l e r Bl a d e Ov e r l a pp i n g Co e f f i c i e n t s o f Oi l Ga s M i x i n g Pu mp MA Xi ~ j i n, HU Z h o n g h u i , Z HOU Gu a n wu , LI U Ga o b o S c h o o l o f En e r g y a n d Po we r En g i n e e r i n g, L a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o / Te c h n o l o g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 Ch i n a “““一 “”“”“” “ “”“” 卜 “ ’ 卜””” 卜 ”. - 卜 “ ’ 卜“ 使用的理想区间之内, 因此该传动箱的变速参数是 合理 的 。 2 各挡下, 各构件都没 出现过高转速 , 方案是 合 理 的 , 只是在 2挡 、 4挡 时 出 现 了 3 7 2 5 r / mi n的 情况 , 该转速在行星传动 中是经常应用的 , 但应注意 润滑 系统 的工作 正 常 。 3 倒挡时第 4行星排 行星架 的扭矩最大 , 为 1 4 3 5 N r f l , 这是构件强度的危险部位。 4 高速挡 4 、 5挡 时, 制动器或离合器 的扭 矩 比较小 , 在设计时相应的打滑扭矩也 比较小。当 采用高速启动或过载时, 该制动器或离合器 的扭矩 很容易超过打滑扭矩 。若 出现打滑现象 , 且打滑时 间过长 , 将发出大量的热 , 冷却 系统不能及时冷却 , 将烧坏摩擦片或 整个液压系统。因此 , 使用 中不能 用高速挡启动, 一般路面用 2 、 3挡启动 , 较差的路面 用 1 挡启动 , 在起下工作中应注意不要过载。 5 5挡效率最高 , 倒挡效率最低。因此 , 倒挡 时将 产 生大 量 的热 , 所 以应 尽量 减少 使用倒 挡 时 间 。 6 在各挡对应的制动器或离合器 制动时, 变 速部分就具有了一定的传动比, 当后部转速高时, 传 动比突然增加 , 后部转速由于惯性作用不能降下来 , 前部转速将升高。这时 由于变矩器是闭锁的 , 将带 动发动机曲轴旋转 , 损坏发动机, 并且制动器和离合 器将反 向打滑 , 同样产生大量的热而损坏。因此 , 使 用 中在高速下不能降挡 。在井场起下工作 中, 降挡 时应首先减小油门, 绞车刹车 , 然后降挡加油 门。 参考文献 E l ; Al l i s o n T r a n s mi s s i o n 5 0 0 0 / 6 0 0 0系列非公路 用传 动箱 维修手册[ K] . 1 9 8 6 . [ 2 ] 尹永晶 , 杨汉立. 石油修井机E M] .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 社 , 2 0 0 3 , 5 8 7 0 . [ 3 ] 孟宪克 , 吕阿波 , 党宁军 , 等. 刈 4 5 0型修井机转盘 传动 系统改造口] . 石油矿场机械 , 2 0 0 9 , 3 8 4 8 1 8 3 . 4 3 冯小琴, 韩春霖 , 苏卫东 , 等. 修井机用电喷柴油机与液力 变矩器性能分析E J 1 . 石油矿场机械, 2 0 0 9 , 3 8 6 8 7 8 9 . E 5 3 曲永哲 , 史永 庆 , 齐 洁 , 等. X J 9 0 2 9型修 井机 动力 匹 配方 案 设 计 计算 [ J ] . 石 油 矿 场机 械 , 2 0 1 0 , 3 9 1 0 37 4O .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2 - 2 7 基金项 目 甘肃省科技攻关项 目 KG9 5 4 3 1 1 作者简介 马希金 1 9 5 8 一 , 男 , 山西夏县人 , 研究员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 事流体机械方面 的研 究 , E ma i l ma x i j i n 1 2 6 1 2 6 石 油 矿 场 机 械 2 O 1 1年 6月 Ab s t r a c t De s i g n p a r a me t e r s o f i mp e l l e r a r e ma d e b a s e d o n h e l i c o a x i a l o i l g a s mi x i n g p u mp . Th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c e l l i s s t ud i e d a n d a n a l yz e d whe n bl a de ov e r l a p pi ng c o e f f i c i e nt i s m 1 a nd m 1 . St a nd a r d , £ mo de l a nd mi x t ur e m o d e l a r e a d o pt e d. W i t h d i f f e r e nt g a s v o l u m e f r a c t i on, t he t h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g a s - l i q u i d t WO p h a s e f l o w f i e l d i s s i mu l a t e d i n s i n g l e c o mp r e s s i o n c e l 1 . S t a t i c p r e s s u r e a n d v e l o c i t y v e c t o }o f b l a d e f r o n t s i d e a n d b a c k a r e a n a l y z e d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d i a g r a m o f 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r e l a t i ve he a d wi t h g a s v o l ume f r a c t i on a r e p a i nt e d i n t WO k i nds o f o v e r l a p pi n g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 Re s u i t s s ho w t ha t m 1 o f t he e f f i c i e nc y a nd p r e s s u r e bo o s t e d o f c o m p r e s s i o n c e l l a r e b e t t e r t ha n m 一 1 . Ke y wo r d s o i l g a s mi x i n g p u mp;i mp e l l e r ;o v e r l a p p i n g c o e f f i c i e n t ;g a s v o l u me f r a c t i o n ; nl 】 me r i c a 】s i m l2 1 a t i o n 随着 海上油 田和边 际油 田的开 发 , 油 气 混输 泵 以其有效的工作方 式和经济效益 已经成 为研究 的热点 ] 。对 于油气混输泵 , 要输送 两相介质 , 其 内部流 动复杂 , 需要 其具 有稳定 的性 能 。叶 轮作 为油气混输 泵 的核心 部件__ 2 ] , 可提 高两 相介 质混 合物的压能 , 直接 决定 着泵 的效率 和稳 定性 。设 计 高效稳 定性能 优 良的混输 泵 , 关键在 于 叶轮 的 设 计 , 但 目前 油气混 输泵 的水力设 计还 没有 一套 成 熟 的设 计 方 法 l_ 3 ] 。 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是开发新产品的 2 个重要 手段 , 对于混输泵 同样如此 。多相流动是交叉学科 , 而多相流体的输送更是其 中的难点 。由于试验的条 件和成本的限制 , 不可能对所有设计产品进行试验 。 数值模拟具有投入少、 周期短、 信息完整、 仿真模拟 能力强等优点 ] 。黄思__ 6 验证了 F L UE NT对气液 两相轴流泵计算分析的有效性 。为设计 出更加满足 要求的叶轮, 利用 F L UE NT模拟气 液混 输泵叶片 在不 同重叠系数下的流场 , 找出两相介质在叶轮 内 部的流动规律, 根据其流动规律改进 、 补充和完善设 计 , 从而 走 向 良性 循环 的轨 道 。 图 1 嗍格 划 分 1 . 2 气液两相介质物性参数及叶片泵操作参数 为便于模 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 比, 将计算 中使用 的气液两相介质物性参数及叶片泵操作参数 列 表 如表 1 。 表 1 气液介质物性及混输泵操作参数 参数 液相 水 气相 空气 泵总流量/ m。 h 泵转速 / r rai n 泵人 口操作 压力 / P a 泵人 口温度 / K 泵人 口密度 / k g r n 比热/ J K 粘度/ k g r n s 1 O 0 2 95 O 1 0 1 32 5 29 8 9 98 1 . 22 5 4 1 8 2 1 00 6. 4 1 .0 03 10 。 1 .79 1 0一 1 模拟计算前 处理 2 湍流模型 1 . 1泵过 流 区域 网格 生成 具体叶轮设计方法及建模步骤参考马希金、 曲 鑫等 剖的思想 。网格 的质量直接影响数值计算的 精度和稳定性 , 质量差的 网格甚至会 导致数值解的 发散 。I C E M~ C F D 网格划 分软件能划 分出高质 量 的六面体 网格、 四面体 网格和混合网格 , 对油气混输 泵叶轮和导叶的流道及其进 出 口部位进行 网格加 密 , 如 图 1 所 示 。 鉴于流道计算模型的紊流流场复杂, 网格数量 大, 采用标准 e模型运算 的误差 在误差允许范 围 内, 故选该模 型进行计算 。在数值计算过程 中, 已假 设流动不可压 , 且不考虑源项 , 则标准 £模型变为 , c 方程 , 即 1 l 一 3 a 差 G e 1 第 4 0卷第 6期 马希金 , 等 油气 混输 泵叶轮叶片重叠度数值模拟 其 中 ,G c 差 e 方程 为 P 1 £ Ij £ 一 2 表 明叶 片 相 互 重 叠 ; m1 , 通过改变压缩级叶片的重叠系数 一1和 l两种情况, 含气率 a在 0 ~0 . 9 5范围内, 用 F L U E NT软件对同一模型在不同含气率情况下进行模 拟。通过模拟 m一1和 1时压缩级在不 同含气 率下获得的叶片静压和速度矢量分布 , 对 叶轮 内部 流动情况进行分析 , 如图 2 ~5所示 。 4 . 1 叶片 静压 力分 析 图 2 ~3分 别 为 当含 气 率 a 一0和 a 一0 . 5时 , 2 种重叠系数下叶片工作面及背面静压分布情况 , 左 边 为工 作 面 , 右边 为 背面 。 a m1 b,n1 图 2 a 一0时叶片工作面及背面静压 图 a , n l b “ l l 图 3 a 一0 . 5时叶片工作面及背面静压 不同含气率下 , 两重叠系数下 叶片工作面的静 压均成径向分布 , 静压力随半径增大而增加 , 因为工 作面是传递给介质能量 的主要部位, 而该 能量与半 径大小成正 比。由于叶轮流道甩 出的流体动能较 大 , 叶片工作面直接受到静叶的干涉 , 使其出口处的 压力 分布 不均 匀 , 压力梯 度 较 大 , 尤 其 是在 m 1时 较为 明显 , 而且 含气 率越 大 , 压力 梯度 越大 。由于重 叠系数大的叶片与重叠系数小的相 比弦长较长, 在 相 同的 时间 间隔 内导 叶对 叶 片 尾 部 造 成 的 干 涉 面 广, 所 以 m 1时压 力分布 的不 均匀性较 为明显 。 因为含气率小的流体密度 大, 含气率大 的流体密度 小 , 由伯努利方程知 , 流体速度改变受到流体密度大 小的影响 , 密度大 的流体动能改变小 , 压力梯度 就 小 ; 密度小的流体动能改变大 , 压力梯度就大 。 不 同含气率下 , 叶片背 面的压力沿 轴 向分布 。 轴向压力的分布体现轴流式压缩级内的整体压力增 石油 矿场 机械 2 0 1 1 年 6月 加趋势 。叶片背面靠近进 口边有一 明显的低压区, 这是叶片上最容易发 生空蚀 的部位 , m1时叶片 背面前端与 一1时相 比, 有着较大范围低压 区, 这 是 由于从 过渡段 端 面流人 叶 轮段 的来 流方 向基 本沿 轴 向进 入 ; 1时 的 叶 片 进 口安 放 角 比 m一1时 小 , 从而与来流有着较大的负冲角 , 冲击损失大造成 较大范 围低压区。 由上述模拟结果 可知, 2种重叠 系数的压缩单 元叶片表面 的压力在各 种含气率下分布 都 比较均 匀, 能为两相流体在含气率宽广范 围内变 化时提供 压 力 能 。 4 . 2 叶 片表 面速 度分析 图 4 ~5分别为 当含气率 a 一0和 a 一0 . 5时, 2 种重叠系数下叶片工作面及背面上速度矢量分布情 况 , 左 边 为工作 面 , 右边 为背 面 。 h, H l 图 4 。 一0时 叶片工作 面及背 面速度矢量 。 . 搿 巷 b , n 1 图 5 一0 . 5时叶片工作面及背 面速度矢量 由叶片工作面及背面速度矢量分布可知, 上游 来流流体对 叶片的头部靠近轮毂处 的冲击较小 , 在 靠 近轮 缘处 造 成 的 冲 击 较 大 , 且 重 叠 系 数 一 1时 的叶片头部产生的冲击范围比 m1时大 。原 因是 在设计时为使 叶轮能够适应较 大范 围内含 气率变 化, 尽量减少气液分离的发生 , 在其进 口边进行了后 掠修圆处理口 。模拟结果显示 , 这种形式能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对叶片头部的冲击。在叶片头部轮缘处 的冲击大有 2 个原 因 一是过渡段流出的流体在靠 近外 壁面 处受 到外 壁边界 层 的影 响 , 轴 向速 度较 小 , 实际来流相对液流角小于叶片外缘相对安放角 ; 二 是叶轮轮毂沿轴向存在半锥角, 叶轮段的过 流断 面 面积沿着轴向逐渐减小 , 在流体进入叶轮流道后会 受到轮毂部的流体 向外的排挤作用。在叶片背面轮 缘处 1的中部, m一1的尾部速度 明显较大 , 由 于叶片周期性的影 响, 这 2个部位刚好是相邻 叶片 在轴线方 向所对应 叶片头部 的位置 , 由前面分析知 这是 由于相邻叶片工作面上 的外缘速度较大而对其 产 生 的影 响所 致 。之所 以重 叠 系 数 Ⅲ一1的叶 片 头 部产 生 的冲击 范 围 比 m 1的大 , 是 由 于二 者 的后 掠角不同, 前者大于后者。 尽 管 在 叶 片 的表 面上 会 产 生 一定 的冲 击损 失 , 但在各含气率下 , 2种重叠系数 的叶轮无论是工作 面还是背面其速度 分布都 比较均匀 , 流动情况 比较 理 想 。 4 . 3 叶轮扬 程及 水 力效率 的预 测 混输泵的扬程是指泵出 口和泵人 口之间单位质 量 流体 的能 量差 , 用 H 表 示 为 H 一 1 --X HI H 6 式 中, 为单位时间 内流过泵的气体与气液混合物 的质量 比, 即 P g Qg , ~ 一 其 中, Ql Q 1 ~ G Q 一 Q G F 式 中, Q为单位时间内流过泵的气液混合物的流量 。 对 于水 平放 置 的气液 混输 泵 , 则 H 一 二 2 2 8 p l g zg H 一 9 p gg £g 式 中, 为介质速度 ; g为重力加速度。 在上式 中, 下标 g 、 1 分别表示气相和液相 , 下标 i n 、 o u t 分 别表 示泵 进 口和 出 口。 C ◆ 。 Ⅵ . _ 赣趱簟■●隧 疆 l{ ml h n、 毓 譬 - 露 a 第 4 O卷第 6期 马希金 , 等 油气混输泵 叶轮 叶片重叠 度数值模 拟 考虑叶片数为 4 , 得叶轮的水力效率为 r / . 一 ㈣ 一 式中, M 为叶片正面、 叶片背面和轮毂表面受到 的 绕旋转轴的力矩之和; p n为混合物的密度 , 即 ⋯ 2 种重叠系数下效率与含气率关系曲线如图 6 所示。由图 6可 以看出 2种重叠 系数 的效 率均随 着含气率的增加而降低 , 但 m 1的叶轮效率明显 高于 m一1时的效 率, 这是 由于前者的弦长大于后 者 , 流道 比较长 , 对流体 的束缚能力也强 , 叶轮传递 给流体的能量就 比较多 , 所 以效率高于后者。 图 6 效率 与含气率关 系曲线 2种重叠系数下相对扬程与含气率关 系曲线如 图 7所 示 。 由图 7可 以看 出 二者 的相 对 扬 程 都 随 着含气率的增大而降低。在相 同的含气率下 , 1 时的相对扬程大于 m一1时的情况 , 这表明在 同种 含气率下前者有着较大的增压性能。在相对扬程相 同时, 1的含气率大 于 m一1的含气率 , 这 表明 在保证同样增压性 能的条件下 , 重叠系数大的叶片 更能适应含气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但重叠系数越 大 , 叶片 也越 长 , 除 了 引起 叶片 的 沿 程 阻力 增 加 外 , 叶片对流体的排挤 能力也随着增加 , 这将会造 成损 失的增加 , 降低整机效率。 f 图 7 相对扬程 与含气率关系曲线 5 结论 1 通过对 2种不同重 叠系数 的内部流动 情况和外特性分析知 , ml时整机性 能无论是 效 率还是对流体的增压能力均大于 m一1时的性能。 2 对叶片头部倒圆和叶片进 口边后掠修圆处 理 , 减小了叶片头部冲击损失 , 有效降低了高含气率 工况时的气液分离程度。 3 叶片重叠系数越大 , 流体流动的稳定性越 好 , 流体从叶片获得的能量越大 , 但是大的重叠系数 也会引起沿程 损失的增加和加剧对 流体 的排挤程 度。因此在设计叶片时 , 不可片面地过于追求大 的 重叠系数 , 应该兼顾效率与增压性能。 参考文献 [ 1 ] Mt i l l e r - I i n k D , J a s c h k e A, S c h r 0 d e r G Mu l t ip h a s e b o o s t i n g i n o i l a n d g a s p r o d u c t i o n [ G] . I P T C 1 O 1 4 3 , 2 0 0 5 . r- 2 3 刘文霄 , 朱 宏武 , 薛敦松. 水 下立式螺 旋轴 流式 多相泵 的结 构 设 计 探 讨 [ J ] . 石 油 矿 场 机 械 , 2 0 0 9 , 3 8 2 4 7 51 . E 3 ] 李临华 , 孙宝全 , 于庆 国, 等. 井下混抽泵增压单元 数值 仿真[ J ] . 石油矿场机械 , 2 0 0 8 , 3 7 9 3 1 - 3 5 . [ 4 3 孙宝全. 多相混 输泵 叶轮 叶片强度有 限元 分析 r- j ] . 石 油矿场机械 , 2 0 0 8 , 3 7 7 3 4 3 8 . [ 5 ] 马希金 , 王 智 , 张明紫. 基 于 C F X软 件油气混输 泵压 缩级流场模拟及分析[ J ] . 石 油矿场机 械 , 2 0 1 1 , 4 O 3 3 2 3 6. E 6 ] 黄思. 多级轴 流式混输 泵 内气液两相 流 的数 值计 算 r- J ] . 水泵 技术 , 2 0 0 7 6 1 8 2 3 . [ 7 ] 马希 金 , 曲 鑫 , 肖兴均. 轴流式 油气混输 泵 叶片 的三 维建模 _ J ] . 排灌机械 , 2 0 0 8 , 2 6 1 1 5 1 7 , 3 2 . [ 8 ] 马希 金 , 邵莲 , 曲 鑫 , 等. 油气混输泵叶片参数 匹配 的优 化[ J ] . 西华 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 版 , 2 0 0 9 , 2 8 2 74 76。 9 9. [ 9 ] B r a t u , C h r i s t i a n . R o t o d y n a mi c t W O p h a s e p u mp p e r f o r ma n c e C]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S P E An n u a l Te c h n i c a l Co nf e r e nc e an d Ex hi b i t i o n, v Pi , n p t 1 , Pr odu c t i on Op e r a t i o ns a nd Eng i n e e r i n g, 1 99 4, 5 55 56 7. [ 1 O ]Hu a n g S i , X u e D u n s o n g .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g a s o i l t wo - p h a s e f l o w i n h e l i c o n a x i a l b o o s t 。 e r p u mp i mp e l l e r [ C ] /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1 s t i n t e r - n a t i o na l Conf e r e nc e o n En gi ne e r i ng The r mo phy s i c s, 1 9 9 9, 6 7 4 6 7 9 . [ 1 1 ] 关 醒 凡. 现 代 泵 技 术 手 册 [ M] . 北 京 宇 航 出 版 社 , 1 9 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