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度预测新模型.pdf
第 2 9卷第 4期 2 0 1 2年 7月 钻井液与完井液 DRI LLI NG FLUI D COM PLET1 0N FLUI D VoI .Z J o. 斗 J u l y 2 0 1 2 【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 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度预测新模型 杨雪山 , 鄢捷年 , 马鹏程 , 周昊 , 盛炜炜 。 1 .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 2 .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公司,江苏扬州 ; 3 .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杨雪山等 . 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度预测新模型 f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1 2 ,2 9 4 5 - 8 . 摘要在高温高压井中,当钻遇复杂地层时需及时调整钻井液的密度。目前所建立的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 条件下的密度预测模型都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经验模型,尽管这些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但 当钻井液密度 发生改变时,其模型中的各项回9 -5 系数就不再适用。建立 了一个新的密度预测模型,其特点是,当油基钻井液配 方不变时,可根据某一给定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含温度、压力的密度模型,准确地预测其加重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的密度。并且, 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 加重材料的加入会对钻井液造成一个附加的体积变化, 因而经本研究修正后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密度 ; 高温高压 ; 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T E 2 5 4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5 6 2 0 2 0 1 20 4 0 0 0 5 0 4 O 引言 油基钻井液 由于其优 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 深井 、超深井及地质条件复杂 的地区。由于钻井液 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压缩,因 此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钻井液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 力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温高压井中,当所钻地层的 孔 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接近时 ,井底压力控制是 非常重要的,采用井口的钻井液密度计算井底压力 必 然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Ke e l a n A d a ms o n Ⅲ等人讨 论了高温高压对钻井液密度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 足 以导致井壁失稳和钻井液漏失 ,并要求对高温高 压井 的井底压力预测精度在 2 % 以内。 目前所建立 的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 的密度预测模型 ,一般 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经验模 型,但 当钻井液密度 发生改变时 ,就需要重新 回归模 型中的各项系数 , 这显然不便 于进行现场应用。因此研究了当钻井液 配方不变时,根据某一密度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 条件下的密度模型, 预测加重后的油基钻井液密度。 1 影响油基钻井液密度在高温高压下 变化的因素 关于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密度的影响规律,国 内外均开展 了一系列研究。Mc Mo r d ie [2 等人测量 了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密 度,实验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的密度受温度和压 力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水基钻井液。鄢捷年 p 的实 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各种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规律基本相同,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钻井液密度 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高温时压力的影响程度 比 常温时大,油基钻井液的密度与压力的关系图呈指 数曲线形式。管志川 根据P e t e r s t 和 Mc Mo r d i e t 】 等提供的油基钻井液的实验数据发现,当压力恒定 时, 不同油基钻井液密度 的倒数与温差成线性关系 , 其斜率与压力有关,压力越高,其斜率越小,但与 压力并不构成线性关系。这表明压力对密度 的影响 规律 比温度更为复杂 。 油基钻井 液 的组 分包括 油相、水 相 、化 学处 基金项目 国家8 6 3项 目 2 0 0 6 A A0 6 Z 2 3 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9 7 4 1 2 9的部分研究内容。 第一作者简介 杨雪山,在读硕士研究生,1 9 8 5年生,研究方向为油气井化学与工程。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1 8 号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邮政编码 1 0 2 2 4 9; 电话 0 1 08 9 7 3 3 8 9 3; E - ma i l x u e s h a n 7 7 9 1 2 6 . t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1 2年 7月 理剂 和加重材料。一般认为加重材料的可压缩性与 油和水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当温度和压力改变的时 候,钻井液体积的变化主要是油和水的体积变化。 B a r k lm[6 等人测定了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 蒸馏水、 C a C 1 盐水 、 柴油、 矿物油 、 线性石蜡基油 、 线性 仅. 烯烃基油、内烯烃基油的密度, 并做出当温度恒定 时,这些流体密度的变化值随压力的变化图。根据 该文献的实验结果可知,这些液体的密度随温度和 压力的变化规律大体是类似的,但受影响的程度不 同,其中C a C 1 盐水是受温度和压力影响最小的, 线性 一 烯烃基油是受温度影响最大的,而线性石 蜡基油的压缩性是最大的。 油基钻井液配方中选择的基油不 同,其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例如, 在密度相 同的情况下 ,矿物油钻井液 的可压缩性 比 柴油钻井液略大 , 但热膨胀性略低于柴油钻井液 [ 3 】 。 当钻井液的油水比改变时 ,这种影响也会随之 改变 ,油相含量越高 ,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就越大。 当钻井液配方不变时 ,添加加重材料可使其密度增 大。一般影响规律是 ,加重后钻井液的密度越大 , 其所含的固相含量越高,因而受热膨胀和受压缩小 的液相体积也就越小,表现为钻井液密度的变化幅 度减小 见 图 1 。 O. O 4 5 0 . 0 40 0. 0 3 5 0 . 0 3 0 0 . 0 2 5 0 . 0 2 0 0 . O1 5 0 . 01 0 O.0 0 5 一 1 6 9 6k g / m3 - - _ . 0 20 . 7 41 .4 6 2. 1 8 2. 8 1 0 3 . 4 p/ M P a 图 1 2 5℃时加重前后钻井液密度的变化幅度与压力的关系 2 预测高温高压下油基钻井液密度 的 数 学模 型 国内外 已提 出多种数学模型预测高温高压条件 下油基钻井液的密度。归纳起来 ,主要是从 以下 2 种途径建立预测模型 一种是根据钻井液的组分在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的组分预测模型 ; 一 种是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油基钻井液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得到的经验模型。 H o b e r o c k 【7 等人认为,钻井液中加重材料和添 加剂的体积不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物 质平衡原理 ,提出了水基和柴油基钻井液密度 的组 分预测模型。但该模型的使用较为复杂,需分别对 钻井液不同组分进行实验, 掌握其规律后才能应用。 管志川 [4 将钻井液作为一个整体,在模型中引 入了膨胀系数和压缩系数,提出了预测油基钻井液 密度的倒数模型。根据该模型,当压力恒定时,油 基钻井液密度的倒数与温差呈线性关系 ; 当温度恒 定时 ,钻井液密度 的倒数之差与压差呈指数关系。 S o r e l l e f8 ] 提出了预测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密 度的多项式模型 ,并回归了模型中的经验系数 ; 鄢 捷年 、汪海阁 、张金波 m 等分别提出了预测高 温高压条件下油基钻井液密度的指数非线性模型。 上述经验模型都是根据某一配方的油基钻井液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密度的实验数据建立起来的, 对于这种配方的油基钻井液可以达到很高的拟合精 度 。但是 ,当钻井液 中油水 比或密度发生改变 时, 再使用这些经验模型就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3 高温高压条件下油基钻井液在加重 后的密度计算新模型 3 . 1 预测模 型的建立 首先考虑常温常压 P 。 ,T o 下密度为 P 。 的油 基钻井液,取质量为 m 。 、体积为 的该钻井液, 则 P 。 m J Z o 。设其加重后的密度为 P 。 ,加重材料的 密度为 P ,根据下式 j m s P s 1 I 1 P o m。 一 2 可以得到需要加入的加重材料的质量 m 和体 积 。将温度和压力的因素考虑进去,由于与液相 相 比,加重材料的可压缩性和热膨胀性均很小 ,假 设加重材料的体积不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则加重 材料的质量 m 和体积 可视为常数。当质量 m 。 为 定值时, 是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取加 重后钻井液密度的倒数, 则有下式成立。 1 3 m o 十m s m q t m 当质量 m。 为定值时, , 尸 与密度P 。 T , P 的倒数成正 比,即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 9卷 第 4期 杨雪山等 油基钻井液在 高温高压下的密度预测新模型 7 P 】 T , P 。. P o T , P 一 4 0十 s 0十 s 式中,m o / 0 和 m。 均是常数项, 因此 可根据高温高压下某给定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密度,求 得加重后任意密度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度。 3 . 2 实 例分析 基 于 以上建 立 的预测模 型 ,根 据 Mc Mo r d i e [2 等提供 的油基钻井液 配方如下 的实验数据 ,以 密度 为 1 0 9 2 k g / m。 的油基钻井液在 高温高压下的 密度实验数据来计算其加重后的密度分别为 l 4 2 3 和 1 7 9 3 k g / m 的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度, 计算结果见表 1 。根据表 1 可知,所有计算点的相 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 2 . 4 %,从 而表明,可以通过 某一密度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 的密度 ,得到加 重后任意密度 的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 的密度。 2 9 8 mL柴 油 5 2 mL水 5 g有机土 5 g乳化 剂 2 g氢氧化钙 1 5 g氯化钙 3 . 2 . 1 预测误差的分析 密度为 1 4 2 3 k g / m 的油基钻井 液密度 的计算 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见图2 。 从图 2可以看出 ,在压力为定值的情况下 ,通过该 模型计算得到的密度值比实验值偏大,且随温度的 升高,相对误差绝对值有所增大 ; 而在温度为定值 的情况下,通过该式得到的密度值比实验值偏小, 随着压力的增大 ,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也有所增大 。 由此表明,该模型的相对误差不是随机的,而是具 有很强的规律性的。 2.0 1 . 6 1 .2 鋈 0 . 8 0.4 簧 0 . 0 .0 . 4 .0 . 8 图2 密度为 1 4 2 3 k g / m 的油基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值 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根据体积均为 1 m 、密度分别为 1 0 9 2 、1 4 2 3 和 1 7 9 3 k g / m 的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 密度,还可计算出所需加入重晶石的质量,计算结 果见表 2 。 表 1 加重后油基钻井液密度的实验数据与计算值的对比 2 1 . 1 4 1 .3 8 1 1 2 9 . 4 6 1 4 6 7 .7 0 1 4 5 6 8 1 1 4 6 7 .5 8 1 8 4 1 . 8 6 1 8 2 2 . 6 1 1 8 5 1 3 7 3 7 . 8 4 1 . 3 8 l 1 2 1 .4 8 1 4 5 3 .7 4 1 4 4 9 .6 7 1 4 5 8 .5 0 1 8 3 0 . 8 9 1 8 1 6 .4 2 1 8 4 0 .5 1 6 5 .6 4 1 3 8 1 0 9 6 5 4 1 4 31 .7 9 1 4 2 7 . 3 7 1 4 3 2 6 0 1 8 0 5 9 5 1 7 9 7 .0 7 1 8 1 2 . 4 0 9 3 . 3 4 1 .3 8 1 0 7 8 .5 8 1 4 1 1 .8 3 1 4 1 1 .3 l 1 4 1 2 . 6 1 1 7 8 3 . 9 9 1 7 8 3 . 1 4 1 7 8 8 . 7 5 1 21 . 1 4 1 .3 8 l 0 5 9 . 6 2 1 3 8 9 .8 8 1 3 9 4 . 3 6 1 3 9 1 .3 8 1 7 6 2 . 0 4 1 7 6 8 .4 3 1 7 6 3 - 3 6 1 4 8 . 9 41 .3 8 1 0 4 0 . 6 6 1 3 7 0 . 9 2 l 3 7 7 . 4 2 1 3 6 9 . 8 4 1 7 3 9 . 1 0 1 7 5 3 .7 3 1 7 3 7 . 0 8 1 7 6 . 7 41 .3 8 1 0 1 9 .7 1 1 3 4 7 9 7 1 3 5 8 . 6 8 1 3 4 6 2 4 1 71 8 . 1 4 1 7 3 7 .4 7 1 7 0 8 . 4 6 2 0 4 .4 41 3 8 1 0 0 5 . 7 4 l 3 2 6 . 0 2 1 3 4 6 . 1 9 1 3 2 8 . 5 5 1 6 9 5 . 1 9 1 7 2 6 .6 4 1 6 8 4 .4 0 注 p 计 算 为修正模型的 计算值。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8 钻 井 液 与 完 井 液 2 0 1 2年 7月 表 2 根据加重前后钻井液密度计算重晶石的加量 由表 2可以看出 ,当压力为定值时,随温度升 高,所需加入重晶石的质量有所减少 ; 当温度为定 值时,随压力升高,所需加入的重晶石的质量有所 增大。这表明当温度和压力改变时,不应忽视钻井 液中加重材料对钻井液体积造成的影响。 加重材料对钻井液体积造成 附加变化的原 因有 2 个方面 ①重晶石的体积实际上是随温度和压力 而改变 的,只不过与液相相比,其影响程度很小而 已 ; ② 由于重晶石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它会吸附钻 井液 中的部分水 ,因为 固体表面的影响,重 晶石表 面的水由于水分子排列较为规则 ,与钻井液 中游离 的水相 比它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规律是不 同的 ,要 比钻井液 中游离的水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大一些 3 . 2 . 2 预测模型的修正 以上 2 个方面产生的体积变化量 , 可以通过修 正加重材料的体积表示 ,修正模型是温度和压力 的 函数 。 , P k r 一 , k PP o 一 通 过 密 度 为 1 0 9 2 k g / m 和 1 4 2 3 k g / m 的 油 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密度的实验数据,得 到 的 回归 系 数 为 ‰ 1 . 0 2 0; k r 0 . 7 2 6 1 0 ~; 一2. 1 47 1 0一 。;k r r 0 .0 02 1 0一 。 将修正的 代人式 5 ,可得到预测加重后 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密度的修正模型。 , P 上 ,P 型 6 。 m0 ms 0 m 根据修正后 的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见表 1 ,加 重后 密度 为 1 4 2 3 、1 7 9 3 k g / m3 的油基 钻井 液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分别小于 0 . 3 % 和 O . 8 %。由此可见 ,使用修正后的模型求得 的密度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4 结论 1 . 根据实验数据并运用多元线性 回归 的方法 , 建立了高温高压下油基钻井液中加重材料 以重晶 石为例 体积的数学模型,有助于钻井液密度的精 确计算。 2 . 使用某一密度 的油基钻井液含温度 、压力的 密度新模型,可求得加重后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 下的密度值 。 修正后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3 . 加入加重材料后 ,当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加 重材料对油基钻井液会造成 一个 附加的体积变化 。 如不考虑该变化 ,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 参 考 文 献 『 1 ] Ad a ms o n K, B i r c h G, G a o E, e t a . Hi g h - p r e s s u r e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we l l c o n s t ruc t i o n [ R ] . O i lfie l dR e v i e w, 1 9 9 8 . [ 2 】 Mc mo r d i e J r W C,Bl a n d R G,H a u s e r J M. E f f o r t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p r e s s u r e o n t h e d e n s i t y o f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 R] . S P E 1 1 1 1 4.1 9 8 2 . 【 3 】 鄢捷年, 李元 . 预测高温高压下泥浆密度的数学模型 [ J ] . 石油钻采工艺 ,1 9 9 0 ,1 2 5 2 7 . 3 4 . [ 4 ] 管志川,温度和压力对深水钻井油基钻井液液柱压力 的影响,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 0 0 3 ,2 7 4 4 8 5 2 . [ 5 ] P e t e r E J . Oi l mu d A mo d e l f o r p r e d i c t i n g t h e d e n s i t y o f o i l - b a s e d mu d s a t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a n d t e mp e r a tu r e [ R ] . S P E 2 03 91. [ 6 】 B a r k l m,C u n h a J C . Ol e fi n - b a s e d s y n t h e t i c d r i l l i n g fl u i d v o l u me t r i c b e h a v i o r u n d e r d o w n h o l e c o n d i t i o n [ R] . S P E 1 0 8 1 5 9 ,2 0 0 9 . [ 7 ] Ho b e r o c k L L,T h o ma s D C,Ni c k e n s H V. B o t t o m h o l e mu d p r e s s u r e v a r i a t i o n s d u e t o c o mp r e s s i b i l i t y a n d t h e r ma l e f f e c t s I A DC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n f e r e n c e [ R ] . Ho u s t o n,M a r c h 9 - 1 1 , 1 9 8 2 . [ 8 】 S o r e l l e R R,J a r d i o l i n R A,Bu c k l e y P,e t a 1 . Ma t h e ma t i c a l fie l d mo d e l p r e d i c t s d o wn h o l e d e n s i t y c h a n g e s i n s t a t i c d r i l l i n g f l u i d s [ R ] . S P E 1 1 1 1 8 . 1 9 8 2 . [ 9 】 汪海阁,刘岩生,杨立平 . 高温高压井中温度和压力对 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 J ] . 油田化学,2 0 0 0 1 5 6 . 6 0 . [ 1 0 ]张金波,鄢捷年 . 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J ] . 钻井液与完井液,2 0 0 6 ,2 3 5 1 - 3 . 收稿 日期2 0 1 2 一 O 1 . 1 8 ;HG F 1 2 0 4 W5 ;编辑 汪桂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